1.如果中国男篮想要获得成功,还需要进行什么改革?
2.CBA官方17日晚发布多项改革措施,姚明的愿望能实现么?
3.CBA09-10新规则
如果中国男篮想要获得成功,还需要进行什么改革?
中国男篮再次跌出亚洲杯半决赛,这次失利也是中国男篮自参加亚洲杯以来第三次无缘半决赛。不得不说,这是一次惨痛的失败。与此同时,我看到了韩国和菲律宾的成长,同时,随着澳大利亚的加入,可以说亚洲男篮的格局已经完全改变,甚至有球迷嘲讽中国男篮已经成为世界三流球队,不是说它称霸亚洲,如果不是分组的问题。男篮要崛起,就需要改革,换教练,抓训练,严要求,才能重回八强当然,也许大家会说,现在的中国男篮并不是中国最强的。毕竟小前锋易建联、丁彦行、中国版加内特周琦都没有参加,而现在的中国男篮只是中国队的第二队。
但平心而论,就算中国男篮全部集合起来,真的能和现在的澳洲袋鼠抗衡吗?不是别人的野心。显然,即使中国所有成员都参加了最好的成绩,他们也将是亚洲前三的队伍,所谓的亚洲霸权已经不复存在。当然,男篮要想崛起,必须从以下三点入手。密切关注训练、体力和力量训练中国队在第三节输了。可以说,当你上半场体力很强的时候,人家是利用不了的。下半场,人们看到你体力跟不上,然后开始发力。欧美球队都有这种风格,显然导致了自己的体力和实力。所以在未来的训练中,中国男篮还是要遵循宫队的指导。体力是革命路线,力量是胜利保证的原则。只有这样,男篮才不怕任何对抗。从比赛变得更加精彩,俱乐部和球员的收入也有所增加来看,姚主席的改革效果还是不错的。
本赛季CBA结束后,姚主席的CBA改革将升级到2.0版。很多球迷期待姚主席做出颠覆性的创新。然而,在边肖看来,由于中国篮球体制仍存在许多历史遗留问题,一次性颠覆是不可行的,但可以先进行“微创新”。从亚洲前8名到世界前8名,中国男篮需要姚明从三个方面改革CBA什么是「微创新」?边肖认为,“微创新”意味着不追求更多,不追求完美,而是在几个小的单一点上寻求突破性的创新。如果姚主席能在以下三个方面对CBA进行微创新改革,我相信中国男篮去年亚洲杯才进入前八,重回世界前八指日可待。微创新改革1:完善竞赛制度,使CBA竞赛更具对抗性赛制对一个联赛的成功起着重要的作用。在这方面,边肖认为CBA竞赛体系还有改进的空间。以球迷最关心的季后赛总决赛制度为例,本赛季采用“2-2-1-1-1-1赛制”:常规赛排名第一的广东比新疆多一个主场,先打前两个主场,然后在新疆打自己的两个主场。
这种赛制对广东特别有利,因为他们实力占优势,先打两场主场,所以胜算大。一旦大比分2-0领先,广东球员去新疆的时候心态会好一些,更有利于发挥。事实证明这是真的。广东队在主场赢得了决赛的前两场比赛。之后他们再接再厉,客场拿下了新疆的两场比赛,从而以4-0的大比分夺冠。总决赛才四场就早早结束了,对于球迷来说无疑是不够的。在边肖看来,只要稍微创新一下赛制(采用2-2-1-2赛制:新疆先打两场主场,然后广东两场主场,再新疆一场主场,最后回到广东两场主场),相信两队的比赛会更具对抗性,双方球员都能在激烈的对抗中激发更强的能量,取得更大的进步。因为如果先安排新疆打主场,常规赛主场击败广东的人自然会更有信心,或许前两场可以争取一场甚至两场胜利,这样至少不会出现0-4这样的一边倒大比分。建议姚主席在新赛季考虑这个赛制,可能会是一个很大的惊喜。
CBA官方17日晚发布多项改革措施,姚明的愿望能实现么?
2017年2月姚明当选为中国篮协主席,他的愿望无非就是希望中国篮球的明天越来越好。这次的改革措施肯定不可能做到一步就实现姚明心里的愿望,但慢慢推动中国篮球发展得更好是肯定的。
本次CBA推出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包括了新的球员注册及转会规定。其中最核心的内容就是所有俱乐部,所有球员的合同将会统一化,透明化。以前每个俱乐部和球员所签订的合同都有自己要求,最后的合同也不需要公之于众。但改革后情况就会发生很大的改变。
改革后所有的合被化分为5个类别:新秀合同、保护合同、常规合同、顶薪合同和老将合同。其中改革后核心的球员注册部分是这样规定的,如果一个球员18岁加入了俱乐部并和他所在的俱乐部签订了合同,这份合同的有限期只有4年。也就是说球员到了22岁这份合同就会到期了。
我们都知道22岁对于一个篮球运动员来说正是黄金时期,那么合约到期的他将会何去何从呢?很简单俱乐部可以再与球员继续签约合作,同时这份合约中球员的工资保障为80%,这份合约就是保护合同。当然这份合同也有时效,5年。等到这份合约又到期时,俱乐部就可以与球员签顶薪合同,时长同样也是5年。如果这位球员的打球时间满了14年就可以签保障率100%的老将合同。
这么看来的话改革以后的球员合同是相对不自由的。因为出台这样的政策还是希望推动俱乐部培养青年球员。我们都知道最近中国男篮输掉了比赛同时失去了小组出线资格和直达东京奥运会的资格,中国篮球的近况是不容乐观的。即使我们有易建联这样的篮球好手,但篮球终归是一项团队合作的体育运动,没有良好的团队配合,一枝花必然是难以独秀的。随着时间的推移易建联的年纪也在变大,肯定不会再有他巅峰时期的状态,发掘更多优秀的青年篮球运动员势在必行。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只要能够发掘新的年轻运动员,相信中国篮球的明天肯定会越来越好。
CBA09-10新规则
1:取消南北分区 赛程缩水仅战34轮
新规:赛季CBA联赛从09年12月19日打响,2010年4月30日收官。取消上赛季的南北分区赛制,常规赛改成18支球队的双循环比赛,一共进行34轮比赛
解读:
赛程缩短,场次减少,联赛受到的关注度必然会减弱,对于赞助商的吸引力大打折扣,俱乐部票房收入、球员教练的比赛奖金也会“缩水”。而对广大球迷来说,少了1/3的CBA比赛可看,真是饥渴难耐啊!
而另一方面,此前的一周三赛相对中国的交通状况、球队的伤病恢复水准来说略显密集,球员疲于奔命,影响了比赛的精彩程度,让许多场次形同鸡肋,如今赛程变疏,或许能够缓解球员的压力,比赛质量得到提升。
2:外援使用
新规:新赛季CBA联赛各队可聘请两名外援,联赛后6名球队可多聘一名亚洲外援,外援出场实施2人4节6人次的制度。而这其中不包括亚洲外援。
解读:
确实就是2人4节6人次。CBA联赛多年以来实施的是外援2人4节4人次的制度,而在去年篮协进行了大幅度的改革,全面放开外援的出场时间,让CBA比赛水平和观赏性得到提升。但这一激进的改革举措也遭到了不愿聘请外援的八一,以及一些财力不足请不起大牌外援的中小俱乐部的反对,一些媒体更是认为这样会耽误国内球员的成长而大肆抨击。
最终新赛季在支持者和反对者之间取了一个“平均值”,也算是兼顾了各方面的利益。
3:八一特例进一步细化
新规:各支球队在同八一队比赛时,仍继续执行08-09赛季上场外援2人4节5人次的规定,同时亚洲球员同外援一样计算上场人次。
解读:
和上赛季类似,不愿聘请外援的八一继续享受着篮协的照顾性政策,但照顾的幅度可以说是有所增强。假如一支下游球队本赛季聘请了两名美国外援,一名亚洲外援,这样他们对阵其他球队时,外援的总出场人次为:4节6人次+亚洲外援4节4人次=4节10人次。而对阵八一时,只能4节5人次,缩水了一半。
4:限薪令!国手外援收入齐缩水
新规:俱乐部教练员和球员的工资总额不得超过俱乐部总收入55%。
现役国家队队员以及国家队主教练工资不得超过100万,而两次入选国家队集训,国家二队主教练或国家队助理教练、助教的工资总额不得超过75万,国青队员和国青主教练工资不得超过50万,其他球员工资不得超过30万。外籍球员的月薪不得超过6万美金。
解读:
限薪令将国字号球员、教练员与普通球员、教练员的工资限定进行了区分,但篮协以往数次颁布限薪令,执行情况不敢恭维。如今的新版限薪令,很难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