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奥运会中,跳水项目存在的意义是什么?
2.中国跳水队的奥运史
3.中国第一个奥运跳水女冠军是谁?
在奥运会中,跳水项目存在的意义是什么?
跳水运动是人类在同自然界斗争中,伴随着游泳技能的发展而产生的一个运动项目。早在竞技跳水产生之前,就有了实用的跳水。在伦敦大不列颠博物馆里,陈列着一只陶质花瓶,这是公元前五百年时的一件文物,花瓶上描绘着一群可爱的小男孩,正头朝下作跳水的姿势。这是迄今为止见到跳水运动最早的图像。在我国一千年前的宋代就已有了跳水运动,而且具有一定的技术水平。宋代诗人王珪曾作过一首描述当时跳水的诗:“内人稀见水秋千,争擘珠帘帐殿前。第一锦标谁夺得?右军输却水龙船。”诗中所指的水秋千就是指花式跳水,它比欧洲的跳水竞赛要早六百多年。
所以跳水这项运动在我国一千年前的宋朝就有了,跳水运动的意义不仅仅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传统体育文化,同时经常从事跳水运动,可以使人的体态矫健,强健体质,不同的翻腾动作,有助于培养空中辨明方向和善于控制自己身体的能力。跳水还能够培养人们勇敢和顽强的意志等优良品质。因此,跳水也是航空员、伞兵、高空作业人员和海员的必要体育项目。
现在的人们都比较注重养生和健身,所以跳水现在也成了人们保健的项目之一。因为跳水能得到日光浴、空气浴和水浴的锻炼,通过各种自然浴的锻炼,有助于增强身体对疾病的抵抗力,促进身体的健康,加强身体免疫力。所以这项运动现在是很受大众喜爱的,没有尝试过跳水运动的小伙伴,可以尝试去挑战一下自己。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都喜欢上了跳水这个运动,跳水花样多,内容丰富,符合广大青少年、儿童好动爱跳的特点,所以,青少年儿童尤其爱好这项既惊险又精彩的跳水运动,比较有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每届奥运会跳水这项运动中国都会拿不少的金牌,给我们的祖国增添了很多光彩,发扬光大我国的体育精神,每届的奥运会跳水运动的比赛项目都是最精彩的,每一个环节的跳水比赛都很精彩,因而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也都喜欢和热爱这项运动,所以跳水的意义还是非常大的。
中国跳水队的奥运史
2004年 雅典 7金
罗雪娟 女子100米蛙泳
郭晶晶 女子三米跳板
郭晶晶/吴敏霞 女子三米跳板双人
彭 勃 男子三米跳板
胡 佳 男子10米跳台
田亮/杨景辉 男子10米跳台双人
劳丽诗/李婷 女子10米跳台双人
2000年 悉尼 5金
熊 倪:男子跳板单人、双人
肖海亮:男子跳板双人
田 亮:男子跳台单人
伏明霞:女子跳板单人
李娜/桑雪:女子跳台双人
1996年 亚特兰大 4金
熊 倪:男子跳板
伏明霞:女子跳板
伏明霞:女子跳台
乐靖宜:女子100米自由泳
1992年 巴塞罗那 7金
孙淑伟:男子跳台
伏明霞:女子跳台
高 敏:女子跳板
杨文意:女子50米自由泳
庄 泳:女子100米自由泳
钱 红:女子100米蝶泳
林 莉:女子200米混合泳
1988年 汉城 2金
许艳梅:女子跳台
高 敏:女子跳板
年 洛杉矶 1金
周继红:女子跳台
中国第一个奥运跳水女冠军是谁?
1912年第5届奥运会上,女子第一次参加跳水比赛。瑞典姑娘格·约翰松以39.6分的成绩获得女子跳台跳水第1名,使她成为第一个奥运会女子跳水冠军。
年,我国跳水运动员第一次参加奥运会,周继红就获得女子跳台金牌。
跳水奥运史话
远古时代,地球上布满江湖河海。为了获得生活资料,人类在同大自然的斗争中学会了游泳。而跳水是伴随着游泳技能的发展而产生的。
早期的跳水,技术水平的高低是以高度来衡量的。无论什么类别的动作,都力求从更高的地方往下跳。
现代竞技跳水是由花式跳水演变来的。花式跳水起源于德国。
1900年,跳水运动首次登上奥运会的舞台。瑞典运动员在该届奥运会上作了精彩的跳水表演,被公认为是最早的现代竞技跳水。1904年在美国圣路易举行的第3届奥运会上正式把跳水列为竞赛项目,美国选手德·舍尔顿以12.75分获男子跳台跳水冠军。
1908年,在英国伦敦举行第4届奥运会期间,成立了国际水上运动联合会,又重新制定了跳水竞赛规则,并增加了跳板跳水项目,从而为现代竞技跳水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912年第5届奥运会上,女子第一次参加跳水比赛。瑞典姑娘格·约翰松以39.6分的成绩获得女子跳台跳水第1名,使她成为第一个奥运会女子跳水冠军。
1920年第7届奥运会增加了女子跳板跳水项目。在这届奥运会上共进行了5个项目的比赛,即男、女跳板跳水,女子跳台跳水,男子10米跳台和男子10米跳台花样跳水。
1920年第7届奥运会增加了女子跳板跳水项目。在这届奥运会上共进行了5个项目的比赛,即男、女跳板跳水,女子跳台跳水,男子10米跳台跳水和男子10米跳台花样跳水。1924年第8届奥运会也进行了5个项目的比赛,其中男子跳台改为10米跳台跳水规定动作和10米跳台跳水自选动作。从1928年第9届奥运会起,取消了花样跳水,一直到现在,历届奥运会跳水比赛和国际性跳水比赛均进行男、女跳板跳水和跳台跳水4个项目的竞赛。
跳水活动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而竞技跳水运动在我国开展时间却不长。新中国成立前,我国跳水运动十分落后,跳水场地设施十分简陋,没有一座标准的跳台。在1933年的全国运动会上,第一次设男子跳水表演。1935年开始,女于才参加跳水比赛,当时只有两名运动员参加,而且水平很低。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跳水运动获得新生。1952年举行了全国游泳比赛大会。来自5个单位的15名加动员和4名女运动员第一次进行了跳板跳水比赛。从此以后,跳水项目就被列为我国体育竞赛项目之一,每年都举行全国性比赛。1957年在北京举行的全国游泳跳水锦标赛上,又增设了跳台比赛。从那时起一直到现在,全国性跳水比赛都进行男、女跳板跳水和跳台跳水。
1963年,我国运动员张秀伟在雅加达举行的第1届亚洲新兴力量运动会的跳水比赛中,获得女于跳台跳水第1名。这是中国运动员在国际比赛中获得的第一个冠军。
70年代前期,美国跳水队首次访问中国,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世界跳水运动发展的信息。我国广大跳水教练员、运动员胸怀祖国,放眼世界,在学习外国先进技术的同时,总结自己的经验,摸索攀登世界跳水运动高峰的道路。
年,我国跳水运动员第一次参加奥运会,周继红就获得女子跳台金牌。在1988年的汉城奥运会上,许艳梅、高敏又分别获女子跳台和跳板比赛的两枚金牌。1992年,在西班牙巴塞罗那举行的第25届奥运会上,我国跳水运动员在比赛中再建奇功,伏明霞和高敏分别摘取女子跳台和跳板桂冠,孙淑伟夺得男于跳台金牌。在1996年的亚特兰大奥运会上,我国跳水选手再次夺得3枚金牌,其中伏明霞一人独得女子10米跳台和女子3米跳板两枚金牌,熊倪获得男子3米跳板冠军,为祖国争得了荣誉。
我国跳水运动员具有灵巧性好的身体特点,较适合跳水的要求。经过多年的严格训练,不断总结提高,已逐步形成了动作难度大、翻腾速度快、动作轻巧、优美、入水准确、水花小的独特技术风格,在国际上被誉为当今世界跳水四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