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象甲积分榜最新排名
2.请问当今中国象棋棋坛上有无棋德高尚的典范人物?并求此方面的逸事。
3.关于象棋的各种布局
象甲积分榜最新排名
象甲积分榜最新排名:江苏队、杭州队、河南队、京冀联队、深圳队、厦门队、广东御圣队、上海金外滩队、浙江民泰银行队、梅州队。
2023年全国象棋男子甲级联赛是由中国象棋协会主办的中国象棋赛事。2023年全国象棋男子甲级联赛的第一阶段赛会制于2023年5月15日至22日举行。全国12支顶尖男子象棋战队在河北省遵化市集结,进行常规赛前8轮的比拼。
杭州队在第16轮比赛中与江苏海特队打平,暂居积分榜第二。北京京冀联队不敌深圳弈川象棋俱乐部队,随着河南队战胜厦门象屿队,河南队上升至积分榜第三,京冀联队滑落至第四。深圳队、厦门队、广东御圣队、上海金外滩队、浙江民泰银行队、梅州队分别位列第五至十名。16轮比赛过后,江苏队和浙江波尔队暂时排名最后两位。
2023年全国象棋男子甲级联赛赛事进程
2023年4月16日,2023年全国象棋男子甲级联赛预选赛在宁波慈溪揭开战幕,共有15支队伍参与该次预选赛的角逐,争夺两个象甲联赛常规赛的参赛名额。
2023年5月15日,2023年全国象棋男子甲级联赛在河北省遵化市开赛,12支队伍在此展开常规赛前八轮的比拼。当天比赛中,河南楚河汉界弈强队4:4战平四川成都懿锦金弈队,上海金外滩队6:2战胜江苏海特队,京冀联队6:2战胜梅州喜德盛队,浙江波尔轴承队2:6负于广东御圣队,深圳弈川象棋俱乐部队4:4平杭州环境集团队,浙江民泰银行队6:2击败厦门象屿队。
请问当今中国象棋棋坛上有无棋德高尚的典范人物?并求此方面的逸事。
杨官麟(1925一2008) 中国象棋手、教练员。广东东莞人。6岁时即以善奕知名乡里,少年时致力于古谱研究。40年代迁居广州,一度去香港。1950年回广州。50年代曾转战南北,战绩卓著。1956年、1957年、1959年、1962年四次获全国象棋赛冠军。1960—1987年作为广东队主力兼教练,为该队五次获得全国冠军起了重要作用。17年获中、菲、马、港象棋名手邀请赛冠军。1987年获健力士杯中国象棋国际名手邀请赛冠军。技术全面,精于中炮对屏风马的各种布局变化,擅长析解弃马陷车局。能攻善守,残局功力深湛,往往能用兵制胜,劣势谋和。1987年正式退役,此后致力于棋艺著述和培养后进。 1982年获象棋特级大师称号。1956—1966年间曾主编《象棋》月刊。著有《弈林精华》(共三集)、《弈林新编》、《象棋春秋》、《橘中秘新注》,与人合著《棋坛元戎杨官麟专集》、《中国象棋谱》(共三集)。
胡荣华8岁习弈,1960年15岁首次参加全国比赛即夺取冠军。以后直至19年,连续10届蝉联全国冠军,独步弈林20年,以十连霸闻名中外。1983年和1985年又获两次全国冠军。多次在国际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是连续6届亚洲杯赛团体冠军中国队主力队员。年获第一届七星杯国际邀请赛冠军,1991年和1993年获第5、6届亚洲名手邀请赛冠军。 1982年国家体委授予其中国象棋特级大师称号,并授予体育运动荣誉奖章。1988年被亚州象棋联合会授予中国象 胡荣华
棋国际特级大师称号。 称雄棋坛四十余年,至2000年底保持着五个第一:十五岁成为最小的全国冠军、唯一成为十连霸的棋手、五十五岁成为年龄最大的全国冠军、唯一获得十四届全国个人冠军的棋手、唯一称雄棋坛四十余年的棋手。 2006年9月29日,61岁的“胡司令”在全国象棋排位赛中获得冠军,创下了中国象棋史上花甲之年夺冠的新纪录,也是他自15岁首次登上全国冠军宝座以来,第15次获得全国个人比赛的冠军。 60年代初至70年代末,胡荣华、杨官璘双雄并立,80年代棋艺发展,棋坛繁荣,柳大华、李来群,吕钦、徐天红、赵国荣、许银川等新星崛起并立。胡荣华虽年过不惑,公务缠身,但是凭著坚强的毅力和深厚的功力,始终在棋坛上与群雄拼搏,且战功赫赫。在国内最高水平的五羊杯全国冠军赛中曾5次捧杯,并因连续3届捧杯而永久保有五羊杯。在1982年至1992年全国个人赛中,曾获4次亚军,2次季军。他为上海队获得5届全国团体冠军, 胡荣华
立下了战功。胡荣华在1982年首届三楚杯、北方杯、上海杯,年昆化杯、第3届三楚杯、1986年第2届天龙杯、1988年木建杯、净安杯、首届棋王赛、1989年金角杯、1991年宝仁杯世界顺炮王争霸战、1992年华山杯赛中均荣获了冠军。 胡荣华天资异禀,记忆力惊人,曾创盲目1对14人的记录,其棋路全面,灵活多变,开、中、残局都有深厚的功力。在30多年的棋坛生涯中,他对象棋理论的研究,象棋全局古谱的发掘、整理,取得了很大成就,对古谱中的过宫炮、飞相局、反宫马、顺手炮等皆有重大的创新,使之成了当代流行布局。主要著作为反宫马专集,国内外均已出版。胡荣华飞相百局则是由北斗棋苑、宝岛象棋联合出版。
柳大华闭臣震山东
一九八五年十一月六日,特级象棋大师湖北柳大华在参加了“柳泉杯”中国象棋大师邀请赛的闭幕式之后(“柳泉 杯”是纪念聊斋志异作者蒲松龄而由山东淄博市西河镇河南 村农民棋友集资兴办的,有二十九位男女大师参加,盛况空前,轰动国内外),马不停蹄,当晚应邀去淄博市淄川区作 了一场闭目以一敌八车轮大战。上场的八位选手,都是各区、 县的近届比赛中名列前茅的表表者。一般认为,柳已久战力疲,且又来者不善,恐难应付。岂知特级大师身怀绝技,他不仅有条不紊地运用各种布局应战,而更令人叹服的,就是思 路敏③什若悬河,有如三国志中的“诸葛亮舌战群儒”。 或智取,或力擒,只见来将纷纷落马,总计会战不到三个小时,获得了七胜一负的优良战果,使山东省各地的棋艺爱好者大开眼界,大饱眼福,诚是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奇(棋) 人奇事了!
赛后,柳大华对屠景明说道:“这次闭目表演,有两个 收获:第一,每局棋的着法严谨,很少错漏,在复盘时,我还可以帮助他们核对记录。第二,七胜一负,虽然是美中不足,但却给我以很好的启示和教益。这盘输棋,原是应胜之局。当时我以车、马、兵攻其车、双兵,以为易如探囊取物, 但一则对方顽抗,二乃自己为胜利冲昏了头脑。既疏于防范, 又急于求成,结果马失前蹄,反遭败绩,真是酒未到口,还访失手啊
许银川, 15年8月出生,广东省惠来人。中国象棋特级国际大师。
许银川五岁开始学棋。师从全国著名象棋教练章汉强,12岁调入广东棋队。
1988年许银川获全国少年冠军,1989、1993、1999、2000年广东省队获全国团体冠军主力队员。广东队获2000年全国体育大会象棋团体赛冠军,许银川是主力队员之一。
1991、19年许银川获全国个人赛第三名,1993年、1996年、1998年、2001年、2006年五次获全国冠军,1995、2000年获全国亚军,是1989、1993、1999、2000、2001、2002年六届全国团体冠军广东队及2004年“将军杯”、2006年“启新高尔夫杯”全国象棋甲级联赛冠军广东队主力,2003年首届象甲联赛中许银川获得最高胜率奖。许银川三次获得“五羊杯”冠军, 2007年1月许银川再获第27届五羊杯冠军。1994年首届“高科技杯”冠军,1995年第六届“银荔杯”全国象棋冠军赛获得冠军、第一、二届“嘉丰房地产杯”王位赛冠军,同年许银川在“阿信杯”第五届棋王挑战赛中夺魁,获得挑战权。许银川是第七、八、九届亚洲杯团体冠军中国队主力队员,1995年第七届亚洲名手赛冠军,1999年和2003年分别获得第六届、第八届世界象棋锦标赛个人冠军,2001年获得BGN世界象棋挑战赛冠军。2005年获得威凯房地产杯全国象棋排名赛冠军、世界象棋大师赛冠军。2007年11月,许银川又获得第10届世界象棋锦标赛冠军、第2届亚洲室内运动会象棋个人赛冠军。
2007年12月,当选第六届“广东省十大杰出青年”。许银川是继赵国荣、吕钦之后第三位集世界、亚洲、全国冠军于一身的“全冠王”。许银川有“少年姜太公”之称谓。
黄少龙
男,南开大学象棋研究中心教授,17年获全国象棋个人赛第3名,被授予国家第一批象棋大师称号。17年参加中国对菲律宾象棋赛,1985年参加中国对法国象棋赛,均取得优胜成绩。19年参加象棋名人国际邀请赛获国内组冠军。1982年起主持电脑象棋的研究,与别人合作制成国内第一个象棋软件。1986年在香港设擂,获香港奥林匹克金奖。1990年参加在伦敦举行的第二界世界计算机奥林匹克大赛,获第3名铜奖。曾出版《象棋开局战理》、《象棋实战中局谱》、《象棋对局论》、《马炮争雄》、《象棋战术大全》、《象棋实战攻杀技巧》等40多部著作,并发表象棋论文300余篇。本人事迹入选1998年中国国际交流出版社出版的《世界名人录》。
黄少龙是我国老一辈著名的象棋大师和象棋理论家。他长期从事象棋教学工作,对象棋行棋规律和攻杀技巧进行过专门的探索和研究,积累了丰富的资料和经验,并以此编著成书。
关于象棋的各种布局
[编辑本段]中国象棋的简介
象棋是由两人轮流走子,以“将死”或“困毙”对方将(帅)为胜的一种棋类运动,有着数以亿计的爱好者。它不仅能丰富文化生活,陶冶情操,更有助于开发智力,启迪思维,锻炼辨证分析能力和培养顽强的意志。
对局时,由执红棋的一方先走,双方轮流各走一着,直至分出胜、负、和,对局即终了。轮到走棋的一方,将某个棋子从一个交叉点走到另一个交叉点,或者吃掉对方的棋子而占领其交叉点,都算走一着。双方各走一着,称为一个回合。
象棋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不仅在国内深受群众喜爱,而且流传国外。
[编辑本段]中国象棋的历史
中国象棋即军际象棋,具有悠久的历史,发源于山西沁县(古称铜鞮)。战国时期,已经有了关于象棋的正式记载,如:《楚辞·招魂》中有"蓖蔽象棋,有六簿些;分曹并进,遒相迫些;成枭而牟北周象戏,呼五白些。"。《说苑》载:雍门子周以琴见孟尝君,说:"足下千乘之君也,……燕则斗象棋而舞郑女。"由此可见,远在战国时代,象棋已在贵族阶层中流行开来了。据上述情况及象棋的形制推断,象棋当在周代建朝(公元前11世纪)前后产生于中国南部的氏族地区。
中国象棋大约起源于战国时代,那时盛行着一种文博象棋,每方有棋子6枚。
唐代,象棋在中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有了一些变革,已有“将、马、车、卒”4个兵种,棋盘和国际象棋一样,由黑白相间的64个方格组成。后来又参照我国的围棋,把64个方格变为90个点。
宋代,中国象棋基本定型,除了因火药的发明增加了“炮”之外,还增加了“士”、“象”。宋代的《事林广记》中就记载着中国目前所能看到的最早的象棋谱,比西方15世纪出现的国际象棋谱早200多年。这就对长期以来流行的“中国象棋起源于印度”的说法提出了异议。
到了明代,可能为了下棋和记忆的方便,才将一方面的“将”改为“帅”,和现代中国象棋一样了。
现在,中国象棋已流传到十几个国家和地区。在日本、菲律宾还成立了中国象棋协会。
象棋的发源
早期的象棋,棋制由棋、箸、局等三种器具组成。两方行棋,每方六子,分别为:枭、卢、雉、犊、塞(二枚)。棋子用象牙雕刻而成。箸,相当于骰子,在棋之前先要投箸。局,是一种方形的棋盘。比赛时,"投六箸,行六棋",斗巧斗智,相互进攻逼迫,而制对方于死地。春秋战国时的兵制,以五人为伍,设伍长一人,共六人,当时作为军事训练的足球游戏,也是每方六人。由此可见,早期的象棋,是象征当时战斗的一种游戏。在这种棋制的基础上,后来又出现一种叫"塞"的棋戏,只行棋不投箸,摆脱了早期象棋中侥幸取胜的成分。
秦汉时期出现雏形
秦汉时期,塞戏颇为盛行,当时又称塞戏为"格五"。从湖北云梦西汉墓出土的塞戏棋盘和甘肃武威磨嘴子汉墓出土的彩绘木俑塞戏,可以映证汉代边韶《塞赋》中对塞戏形制的描写。三国时期,象棋的形制不断地变化,并已和印度有了传播关系。至南北朝时期的北周朝代,武帝(公元561~578年在位)制《象经》,王褒写《象戏·序》,庚信写《象戏经赋》,标志着象棋形制第二次大改革的完成。隋唐时期,象棋活动稳步开展,史籍上屡见记载,其中最重要的是《士礼居丛书》载《梁公九谏》中对武则天梦中下象棋频国天女的记叙和牛僧孺《玄怪录》中关于宝应元年(公元762年)岑顺梦见象棋的一段故事。结合现在能见到的北宋初期饰有"琴棋书画"四样图案,而以八格乘八格的明暗相间的棋盘来表示棋的苏州织锦,和河南开封出土的背面绘有图形的铜质棋子,可以得到这样的结论:唐代的象棋形制,和早期的国际象棋颇多相似之处。当时象棋的流行情况,从诗文中诸多记载中,都可略见一斑。而象棋谱《樗薄象戏格》三卷则可能是唐代的著作。宋代是象棋广泛流行,形制大变革的时代。北宋时期,先后有司马光的《七国象戏》,尹洙的《象戏格》、《棋势》,晁补之的《广象戏图》等著术问世,民间还流行"大象戏"。
唐代之后的象棋发展
唐代以前,象棋只有将、车、马、卒4个兵种。宋晁无咎的“广象棋”有棋子32个,与现代象棋棋子总数相同,但是不知道棋盘上有没有河界。宋、元期间的《事林广记》刊载了两局象棋的全盘着法。明、清时期,棋书出版较多,尤以明代徐芝的《适情雅趣》、明末清初朱晋桢的《桔中秘》、清代王再越的《梅花谱》和张乔栋的《竹香斋象戏谱》更为著名。1956年起象棋列为我国国家体育项目,近年来,在全国性比赛中,除男子个人赛,又先后增加了男子团体、女子个人、女子团体等比赛项目。成绩优异的棋手由国家体委授予“象棋大师”和“特级大师”等称号。古代象棋具
近代模式象棋成型
经过近百年的实践,象棋于北宋末定型成近代模式:32枚棋子,有河界的棋盘,将在九宫之中等等。南宋时期,象棋"家澈户晓",成为流行极为广泛的棋艺活动。李清照、刘克庄等文学家,洪遵、文天祥等政治家,都嗜好下象棋。宫廷设的"棋待诏"中,象棋手占一半以上。民间有称为"棋师"的专业者和专制象棋子和象棋盘的手工业者。南宋还出现了洪迈的《棋经论》、叶茂卿的《象棋神机集》、陈元靓的《事林广记》等多种象棋著述。元明清时期,象棋继续在民间流行,技术水平不断得以提高,出现了多部总结性的理论专著,其中最为重要的有《梦入神机》、《金鹏十八变》、《桔中秘》、《适情雅趣》、《梅花谱》、《竹香斋象棋谱》等。杨慎、唐寅、郎英、罗颀、袁枚等文人学者都爱好下棋,大批著名棋手的涌现,显示了象棋受到社会各阶层民众喜爱的状况。
国家体育项目——象棋
新中国建立之后,象棋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1956年,象棋成为国家体育项目。以后,几乎每年都举行全国性的比赛。1962年成立了中华全国体育总会的下属组织——中国象棋协会,各地相应建立了下属协会机构。40多年来,由于群众性棋类活动和比赛的推动,象棋棋艺水平提高得很快,优秀棋手不断涌现,其中以杨官璘、胡荣华、柳大华、赵国荣、李来群、吕钦、许银川等最为著名。
[编辑本段]中国象棋的走棋
帅(将)
红方为“帅”,黑方为“将”。
帅和将是棋中的首脑,是双方竭力争夺的目标。它只能在"九宫"之内活动,可上可下,可左可右,每次走动只能按竖线或横线走动一格。帅与将不能在同一直线上直接对面,否则走方判负。
仕(士)
仕(士)是将(帅)的贴身保镖,它也只能在九宫内走动。它的行棋路径只能是九宫内的斜线。
塞象眼
象(相)
红方为“相”,黑方为“象”。
相(象)的主要作用是防守,保护自己的帅(将)。它的走法是每次循对角线走两格,俗称“象走田”。相(象)的活动范围限于"河界"以内的本方阵地,不能过河,且如果它走的"田"字中央有一个棋子,就不能走,俗称“塞象眼”。
车(jū 车)
车在象棋中威力最大,无论横线、竖线均可行走,只要无子阻拦,步数不受限制。因此,一车可以控制十七个点,故有“一车十子寒”之称。
炮
炮在不吃子的时候,走动与车完全相同。
马马走日与蹩马腿
马走动的方法是一直一斜,即先横着或直着走一格,然后再斜着走一个对角线,俗称“马走日”。马一次可走的选择点可以达到四周的八个点,故有"八面威风"之说。如果在要去的方向有别的棋子挡住,马就无法走过去,俗称“蹩马腿”。
兵(卒)
红方为“兵”,黑方为“卒”。
兵(卒)在未过河前,只能向前一步步走,过河以后,除不能后退外,允许左右移动,但也只能一次一步。
[编辑本段]中国象棋的吃子
任何棋子在走动时,如果一方棋子可以到达的位置有对方的棋子,就可以把对方棋子拿出棋盘(称为吃子)而换上自己的棋子。只有炮的"吃子"方式与它的走法不同:它和对方棋子之间必须隔一个子(无论是自己的还是对方的),具备此条件才能"吃掉"人家。一定要注意,中隔一个棋子,这个棋子俗称“炮架子”。帅和将被吃或不能动弹即输棋。
[编辑本段]中国象棋棋子和棋盘
关于棋子
象棋是一种双方对阵的竞技项目。棋子共有三十二个,分为红黑两组,各有十六个,由对弈的双方各执一组。兵种是一样的,分为七种:帅(将)、仕、相(象)、车、马、炮、兵(卒)。
红方持有棋子
帅一个,仕、相、车、马、炮各两个,兵五个。
黑方持有棋子
黑方有将一个,士、象、车、马、炮各两个,卒五个。
注:其中帅与将;仕与士;相与象;兵与卒的作用完全相同,仅仅是为了区别红棋和黑棋而已。
关于棋盘
棋子活动的场所,叫作“棋盘”。在长方形的平面上,绘有九条平行的竖线和十条平行的横线相交组成,共有九十个交叉象棋棋盘点,棋子就摆在交叉点上。中间部分,也就是棋盘的第五,第六两横线之间末画竖线的空白地带称为“河界”。两端的中间,也就是两端第四条到第六条竖线之间的正方形部位,以斜交叉线构成“米”字方格的地方,叫作“九宫”(它恰好有九个交叉点)。
整个棋盘以“河界”分为相等的两部分。为了比赛记录和学习棋谱方便起见,现行规则规定:按九条竖线从右至左用中文数字一-九来表示红方的每条竖线,用阿拉伯数字‘1’~‘9’来表示黑方的每条竖线。对弈开始之前,红黑双方应该把棋子摆放在规定的位置。任何棋子每走一步,进就写“进”,退就写“退”,如果像车一样横着走,就写“平”。
“楚河汉界”指的是河南省荥阳市黄河南岸广武山上的鸿沟。沟口宽约800米,深达200米,是古代的一处军事要地。西汉初年楚汉相争时,汉高祖刘邦和西楚霸王项羽仅在荥阳一带就爆发了“大战七十,小战四十”,因种种原因项羽“乃与汉约,中分天下,割鸿沟以西为汉,以东为楚”,鸿沟便成了楚汉的边界。现在鸿沟两边还有当年两军对垒的城址,东边是霸王城,西边是汉王城。 现汉霸王城面临坍塌的危险,有关部门正在保卫我国的古战场。
[编辑本段]中国象棋的国际化
象棋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不仅在国内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而且在国外,尤其是东南亚的侨胞和外籍华人中也广泛流传。许多海外华侨、华人和港澳同胞把象棋看作是侨胞与祖国联系的桥梁和纽带,把开展象棋活动看作是炎黄后裔对自己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发扬。近几十年来,随着贸易和文化交往的不断发展,象棋在英、美、法、加拿大、联邦德国等国家也发展了不少的爱好者。象棋正从它的发源地,经过亚洲,传播到世界各个角落。
现在从亚洲来看,不仅港澳等地棋风很盛,而且在泰国、新加坡、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尼,日本等国的华侨和外籍华人中,象棋也很普遍。那些地区和国家每年都举行象棋比赛,而且都已分别成立了象棋总会或象棋协会。
18年11月间,在东南亚一些地区和国家的侨胞名流和棋界人士的发起和合作下,亚洲象棋联合会应运而生。现在,菲律宾、马来西亚、泰国、新加坡、印尼、中国、文莱、西马来亚和香港、澳门地区都是"亚象联"成员。香港名流霍英东先生出任本届会长。
自从"亚象联"成立以后,亚洲地区的象棋活动更加活跃,亚洲各国和地区之间的象棋交往和比赛活动逐年增多,棋手水平普遍提高,涌现出不少有前途的青年棋手。新加坡、菲律宾和泰国等还专门培养了一些女棋手,女子下象棋的也逐渐增多起来。体现亚洲棋手友谊和水平的"亚洲杯象棋锦标赛"现已举办五届。亚洲城市名手邀请赛从1981年创办,现已举办三届。第4届亚洲城市名手赛据悉将在澳门举行。"亚象联"还多次举办各会员国和地区之间的友谊赛和互访。
近年来,象棋在欧美人中间有了可喜的发展。美国、法国、联邦德国、加拿大等国,纷纷成立象棋协会或象棋社。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国家的国际象棋大师也下起中国象棋来了,象我国一些中国象棋手一样,成了两项象棋都擅长的"双枪将"。为了进一步促进象棋的国际化,吸引更多的欧美人下象棋,使东方的棋道推向全球,以便全世界人民都能分享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从中取得无穷的乐趣,"亚象联"委托中国象棋协会举办"七星杯"国际邀请赛,每两年一次,现已举办两届。第2届"七星杯"国际邀请赛有菲律宾、泰国、美国、加拿大、联邦德国、西柏林、法国、中国、香港、澳门等10个国家和地区的20名棋手参加比赛。据悉,参加"七星杯"赛的各国和地区象棋组织将通过今后几届比赛酝酿筹组象棋国际联合会,以进一步促进象棋的国际化。
为了鼓励和吸引非华人血统的外国人积极参加象棋活动,提高象棋技艺,香港霍英东先生悬赏50万美元的巨额奖金,准备奖给在有"十连冠"胡荣华参加的国际性中国象棋比赛中荣获冠军的非华人血统的外国人。另外,"亚象联"已筹集了三百万港市的推广象棋基金,准备以每年的利息翻译棋书,举办教练员和裁判员训练班,以利在纯粹的外国人中发展象棋爱好者,把象棋推向世界。
18年,成立了亚洲象棋联合会。象棋在欧美人中间也有了可喜的发展。美国、法国、德国、加拿大等国,纷纷成立了象棋协会或象棋社。一些国际象棋大师也下起了中国象棋。
为了推动象棋的国际化,在此基础上,“中国中国象棋联合会筹委会”于1988年在北京成立。
第1届世界杯象棋锦标赛于1990年在新加坡举行。
[编辑本段]中国象棋的记谱方法
中国象棋的记谱方法一般由四个字组成
介绍
第1字是棋子的名称。如“马”或“车”。
第2字是棋子所在纵线的数码。
第3字表示棋子移动的方向:横走用“平”,向前走用“进”或“上”,向后走用“退”或“下”。
第4字是棋子进退的格数,或者到达纵线的数码。
举例
“炮二平五”,表示红炮从纵线二平移到纵线五。
“马8进7”,表示黑马从纵线8向前走到纵线7。
“车2退3”,表示黑车沿纵线2向后移动3格
当一方有2个以上名称相同的棋子位于同一纵线时,需要用“前”或“后”来加以区别。例如,“前马退六”(表示前面的红马退到直线六)、“后炮平4”(表示后面的黑炮平移到直线4)
兵卒在特殊局面下的记谱方法(主要创作排局时遇到的多,实战也可遇到)
当兵卒在同一纵线达到3个,用前中后来区分,达到4个,用前二三四区分,达到5个,用前二三四五区分.
当兵卒在两个纵线都达到两个以上时,按照旧的记谱方式举例:前兵九平八,此时可省略兵(卒),记做前九平八,以达到都用4个汉字记谱的要求,此表示方式已在中国象棋DhtmlXQ动态棋盘上实现,是对中文记谱方法的一个重要完善.
[编辑本段]中国象棋常用术语
照着 凡走子直接攻击对方将帅者谓之“照着”,又称“照将”或“将军”。 (惯例走照着时告知对方)
杀着 凡走子企图於下一着听将或连续叫将,令对方无法解救者, 谓之“杀着”。
捉着 凡走子攻击对方将帅以外之任何一子,企图于下一着吃去之者, 谓之“捉着”。
兑着 凡走子可互换吃去者,谓之“兑着”。
拦着 凡走子拦阻对方子力之左右进退移动者,谓之“拦着”。
献着 凡走子送吃者, 谓之“献着”。
闲着 凡走子不属於照,杀, 捉, 兑, 拦, 献者, 谓之“闲着”。
长照 凡走子连续不停照将, 演成归原状态者, 谓之“长照”或“长将”。
此项诠释适用於“长拦”“长兑”及“长献”。
长杀 凡连走杀着者, 谓之“长杀”
长捉 凡甲方连走捉着,而乙方被捉之子, 每着均走逃避着法, 或以他子每着直接 消解之, 而甲方仍每着捉之者,谓之“长捉”。 解杀 凡走子直接化解对方之杀着者,谓之“解杀”。
此项诠释适用於“解照”与“避捉”。
反照 凡走子化解己方被照,同时又还照对方者, 谓之“反照”。
此项诠释适用于“反杀反捉”, “解杀反捉”, “解照反照”。
有根 凡被捉子如有另子保护,可以反吃者, 谓之“有根”否则谓之“无根”。
真根 凡有根子之“根”(即保护子) 于该子被对方吃去时, 确可反吃敌子者, 谓之“真根”。
根 凡有根子之“根”於该子披吃去时, 不能移动反吃敌子者, 谓之“根”。
一照一杀 凡走照着后续走杀着者,谓之“一照一杀”。
此项诠释适用於“一照一捉”, “一照一闲”, “一杀一捉”, “一杀一闲”, “数照一杀”, “数照一闲”。
二照一还照 一方步步叫将, 另一方在解照同时, 两步中有一步是还照, 谓之“二照一还照”。
二捉一还捉 一方步步捉子, 而另一方在解捉之时, 两步中有一步是还捉者, 谓之“二捉一还捉”。
二捉二还捉 一方连续两步循环捉子,另一方亦在解捉同时, 两步连 续捉子, 谓之“二捉二 还捉”。
连续3次以上走相同着法
一照一杀 违例判负
一照一捉 违例判负
一照一闲 和
一杀一捉 违例判负
一杀一闲 和
数照一杀 违例判负
数照一闲 和
[编辑本段]重要的象棋赛事
全国象甲联赛
五羊杯全国冠军邀请赛
全国象棋锦标赛(团体)
全国象棋锦标赛(个人)
全国象棋等级赛
[编辑本段]关于象棋的歇后语
小卒过河顶大车
小卒一去不回头
重炮将——无子垫
马回头——不如驴
一盘象棋下三天——棋逢对手
象棋斗胜--纸上谈兵
豆腐板上下象棋--无路可走
围棋盘里摆象棋——不对路数
[编辑本段]中国象棋的残局
残局即为下到最后阶段的不完整的棋局。残局
残局是象棋的基础,正规学棋的都是先学残棋,再学开局,然后中局。残局一般分为实用残局和江湖残局两种。实用残局可以在下棋时知道何种情况下可以简化局势进入例胜或例和或继续维持复杂局面,无论是例胜、例和、或维持复杂局面都需要掌握残局技巧,否则和棋和不了、赢棋赢不下、胡乱兑子造成败局!学好实用残局是对局势审视的重要一部分。
另一种是江湖残局,江湖残局咋一看几步棋就可以取胜,其实不然,它变化莫测,处处都是陷阱,每个变化都有几个分支,着法较长,一步不慎就落入败局,研究江湖残局对思维能力会有很大的提升,对中局会有很大的帮助,对开局转中局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编辑本段]五羊杯的冠军榜
届数 比赛时间 参赛棋手 冠军
1 1981年1月 胡荣华、杨官璘、柳大华 柳大华
2 1981年12月 胡荣华、杨官璘、柳大华 胡荣华
3 1983年1月 胡荣华、杨官璘、柳大华、李来群 柳大华
4 年1月 胡荣华、杨官璘、柳大华、李来群 李来群
5 1985年1月 胡荣华、柳大华、李来群、吕钦 胡荣华
6 1986年1月 胡荣华、柳大华、李来群、吕钦 胡荣华
7 1986年12月 胡荣华、柳大华、李来群、吕钦 胡荣华
8 1988年1月 胡荣华、柳大华、李来群、吕钦 胡荣华
9 1989年1月 胡荣华、柳大华、李来群、吕钦 吕 钦
10 1990年1月 胡荣华、柳大华、李来群、吕钦
徐天红 吕 钦
11 1991年1月 胡荣华、柳大华、李来群、吕钦
徐天红 吕 钦
12 1992年1月 柳大华、李来群、吕钦、徐天红 吕 钦
13 1992年12月 胡荣华、柳大华、吕钦、徐天红
赵国荣 吕 钦
14 1993年12月 胡荣华、柳大华、李来群、吕钦
徐天红、赵国荣、许银川 许银川
15 1995年1月 胡荣华、柳大华、吕钦、徐天红
赵国荣、许银川、陶汉明 许银川
16 1995年12月 胡荣华、柳大华、吕钦、徐天红
陶汉明 吕 钦
17 1996年12月 胡荣华、柳大华、吕钦、徐天红
赵国荣、许银川、陶汉明 胡荣华
18 1998年1月 胡荣华、柳大华、吕钦、徐天红
赵国荣、许银川、陶汉明 许银川
19 1999年1月 胡荣华、柳大华、李来群、吕钦
徐天红、赵国荣、许银川、陶汉明 赵国荣
20 1999年12月 胡荣华、柳大华、吕钦、徐天红
赵国荣、许银川、陶汉明 吕 钦
21 2001年1月 吕钦、陶汉明、许银川、柳大华
胡荣华、徐天红 吕 钦
22 2001年12月 吕钦、胡荣华、许银川、赵国荣
徐天红、柳大华、于幼华、刘殿中
万春林、陶汉明 吕 钦
23 2002年12月 许银川、陶汉明、胡荣华、孙勇征
徐天红、吕钦、柳大华、赵国荣、
王斌、于幼华 许银川
24 2003年12月 许银川、陶汉明、胡荣华、徐天红
吕钦、柳大华、赵国荣、王斌、
于幼华、蒋川 吕 钦
25 2005年1月 许银川、陶汉明、胡荣华、 洪智
徐天红、吕钦、柳大华、赵国荣、
刘殿中、于幼华 许银川
26 2005年12月 许银川、陶汉明、洪智、蒋川、
徐天红、吕钦、柳大华、赵国荣、
汪洋、于幼华 洪 智
27 2006年12月 许银川、陶汉明、吕钦、徐天红、
李来群、赵汝权、柳大华、赵国荣、
汪洋、 洪智、于幼华、李锦欢 许银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