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品牌山地车好?
2.元朝蒙古铁骑的战斗力有多强?
3.蒙古铁骑如何横扫亚欧大陆
4.第2届中国-蒙古国博览会有哪些看点?
什么品牌山地车好?
车型和定位不同,根本没法单纯比哪个好。这好像说汽车,泰托拉和宝马哪个好?一个是重汽车,一个是家用轿车和跑车。虽然都是汽车业久负盛名的牌子。
看门狗(Commencal)是主要生产重型山地车的,以AM型(全山地越野)、Enduro型(全山地远程耐力越野)、DH型(速降/坠山)软尾山地车为主。而且车型的几何、强度、避震(包括前叉、后悬挂和后胆)等的设计与特征,是针对法国、英国的山地地形为主设计(山地车圈内都知道英法的山地和北美的山地不同,前者多巨石阵、大树根阵、陡峭、巨大落差,玩法也“更加粗野”)。 看门狗的硬尾山地车很少,入门型(比如捷安特的ATX700和800系列)、XC(越野)型(比如捷安特XTC800系列,闪电的Rockhopper系列、崔克的马林系列)是几乎没有的,硬尾有的是极少的几款重车(即AM型硬尾,这可是极少数体能、反应力和技术型大拿在山里玩的转)。看门狗山地车是以Enduro型和DH型为技术优势,在FR玩法(即Free Ride,“自由骑”,骑山地车的方式之一,骑重型软尾车在山野中不惧地形自由穿越,从山顶下冲或飞过巨大落差等等)的玩家和选手中是no1之一。 像前两年看门狗除了一种城市车,国外很多骑行网站都很惊讶式的态度,就可见这个品牌的传统定位。
?闪电,注意具体有两个牌子,S-works是高端和参加UCI的国际大赛之TEAM(即车队)版的牌子,以脑洞打开式的设计技术(主要是车架整合了仓储箱,打开小盖子里面可以放备胎、工具啥的)以及不计成本的竞赛级设计和用料(比如Fact 12M碳纤维车架是业内no1之一,甚至略强于捷安特最新的XTC ADV SL碳,十分轻、硬、刚) 和高昂的价格为特征(一般¥2-3万起步)。 Specalized是闪电的普及、平民化牌子(当然是针对欧美高收入高消费 人均月入合¥3-4万来说)。 ? 看门狗的重车,定位介于闪电这俩牌子之间。换句话说,“性价比”。?
闪电的两个牌子,涵盖了所有山地车种类,从型;XC型的入门、中、高端(比如知名的EPIC HT系列);XXC型(即带智能后胆或智能后胆与智能前叉的EPIC系列,闪电的EPIC拿过UCI的epic即马拉松越野世界杯5-6次冠军吧)、TRAIL(林道越野型,比如Epic EVO)、AM型(比如Stumjumper?)、Enduro型(比如Enduro Comp)、DH型(比如Demo)、从车种的丰富选择度上,看门狗不及闪电的(玩XC的就不要考虑看门狗了,车型不适合)。 最后,北美是山地车的创始和发源地,像佳能戴尔(Cannondale)、三条裤子(Santa Cruz)、 YETI(雪人)、闪电(S-WORKS和SPECIALIZED)、科娜(Kona)、诺克(Norco)、GT,包括1990年代的no1之一大名(Diamond Back)、蒙古士(moogoose)、落基山(rockmoutain),都是“近水楼台先得月”,拥有较好的民众基础和市场及人才,参与国际山地车赛事也较早,都是国际化的品牌(连FELT这样的专做TT计时和铁三型公路车的品牌也做山地车和大组型公路车而销往全球呢),实力雄厚,车种全面。欧洲品牌毕竟没那么财大气粗,而且国际化步伐较慢,所以普遍取了“差异化竞争”策略,以英国的Nukeproof、法国看门狗、波兰NS bike为代表(前者和看门狗类似,针对英国的山地地形设计重型软尾车、后者则以重车和本国民众喜欢的MBX花样特技、DJ土坡车为主——话说闪电也有BMX和DJ车但整体是不如NS bike的知名)。在法国,做和XC型山地车的主要是VITUS、Lapierre(拉皮尔,国际一线之一),与看门狗等差不多是“车种互补”(虽然拉皮尔也车种很全但重心在公路车和轻、中型山地车上)。?闪电山地车里zui有名的是(依次:XC硬尾,EPIC HT、XXC软尾EPIC、DH软尾DEMO)
看门狗的重车在资深玩家群体里犹如(Shen一般的地位甚至过于闪电),很多uic排名靠前的专业PRO们都是骑看门狗。
看门狗的车拿奖最多的是DH级 不少冠亚军
看门狗另一个专长是青少年山地车,尤其是给小学生和初中山专门设计的儿童和青少年勇的重型软尾!(也因此在国际的enduro和DH赛事上拿前几名的法国选手较多,从娃娃抓起嘛)
=
元朝蒙古铁骑的战斗力有多强?
一、不需要后勤
说打仗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可见粮草的重要性,一个军队出去打仗,后勤部队拖拖拉拉一大堆。
但是蒙古铁骑是不需要的,他们一个人三匹马,以战养战,从来不需要带什么粮草,没了,抢就是了。
占领城池,把城一屠就解决了管理和后顾之忧的问题。
这样的军队,在全世界谁能顶的住,谁有同款?他们是游牧民族,他们不会治理城池,他们也没有让人给自己准备粮草这个概念,对于他们来说,战争不仅仅是战争,战争是生活。
二、弯刀快马。
自从马鞍被发明之后,骑兵就成了战场的王者,所以在冷兵器战争史上,马鞍的被发明才是最伟大的最残酷带有最多鲜血的发明。
这些游牧民族出身的在马背上长大的蒙古铁骑们,对马的熟悉就像你们对自行车的熟悉,再加上弯刀,简直就是人头收割机。
那么,弯刀有什么不同之处呢,杀伤面积大,你挥一刀,直刀的话不带弯度,那么可以只有一部分碰到敌人,但是弯刀就不一样了,快马和弯刀相结合,让伤口变的更大,也提高了战力。
三、为战而战。
有些战争是为了和平,有些战争是为了自保,有些战争是为了发家致富。
但是蒙古人的战争是为了战争,因为只有战争才能让他们团结,否则闲下来他们做什么呢?毕竟他们只会打仗,打仗能解决所有的问题。
战争对于他们来说是狂欢,鲜血和财富的狂欢。
蒙古铁骑如何横扫亚欧大陆
蒙古军队欧亚大陆的优势:
首先是马匹素质,蒙古军队主要的战马用的是蒙古马,速度和负重其实都不出色,矮小粗壮类似野马,即使后期重骑兵用的改良混血蒙古马和欧洲马比起来也是如此,但主要强于耐力和坚韧,古代的马是常用的畜力和坐骑,特别是对草原民族而言,而现代马场里的马杂交优选的要求和当年蒙古铁骑不同,加上管理水平啊保障水平都上来了,即使是军马也比几百年前的蒙古马要娇贵,更别提民用马场用来拍戏和比赛的马了。然而今天在外蒙古用类似古代蒙古人豢养方法培育的马匹还是有着惊人的耐力,我记得曾看一个报道外蒙古每年有个那达慕大会,其中有一项比赛就是长途“马”拉松,是要几十公里的赛程全程跑下来比速度的。当然马匹不可能在长征途中时刻保持这样的行军速度,但是也从侧面反应以蒙古马作为长程高机动坐骑是可行的。蒙古马其貌不扬也没有什么威势,估计也没有大汉时代汗血宝马的神骏,但是他却很实用,其他国家的马匹普遍则存在长期随军远征饲养复杂的问题(特别是跨地区较大,容易水土不服),我不知道汉代是如何神奇的解决行军过程中马匹的饲养难题的,恐怕是因为其马匹本来就属于西域种和草原种的杂交,还是比较习惯当地环境的。蒙古马的特殊体质则可以保证较长一段的出征时间仅以草料喂食,这就从根本上使全骑兵部队的大规模征服行动能得以实现,可以说蒙古马作为一种武器,他的“性能”不是最强,但是综合战斗力绝对是领先的。
其次是后勤保障,像欧洲骑士和中东地区部分重骑兵有侍从骑兵或者仆从,而蒙古普通骑兵(其实就是草原老百姓)就其社会地位、整个蒙古民族的社会结构乃至军事体制来说,是不可能有私人的护卫或者侍从的,于是很多人有误解,觉得蒙古人是完全不带辎重的,事实上蒙古大军出动的话是有大帐有辎重后队的,必要的粮草啊帐篷啊将领的细软什么的还是要带的,只是不像中原军队讲究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他们的作战部队仍保有游牧部落历代传承的习惯,可以脱离这些辎重自持作战较长时间,对后勤依赖性不强。因为蒙古人自己就是牧民出身,照料管理马匹没有什么问题,而他们食用的干肉奶制品又可以保存食用很长时间,风餐露宿的生活无论是对于蒙古人还是蒙古马都是习以为常,这大大简化了蒙古军队的军需要求,我认为这是他们可以远征到欧洲最重要的筹码,可以说从古至今的战争,后勤保障始终是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并不是士兵能征善战敢打敢拼就能解决问题的,而蒙古人的生活作战方式是当时最先进的军事供给以及兵力投送模式,其能远征数千里后打败各种各样的强敌也是有道理的。
第三武器装备,蒙古骑兵属于轻骑兵,人戴盔无甲,马不着甲,身体唯一的防护就是一件生丝长袍,其重骑兵部队也只是相对于他的战友们稍微多穿戴了几片简单的鳞甲或者是锁子甲,精锐部队和卫队马匹有甲,普通重骑的马也就是几片皮甲护住,整个的防护性不要比较西方骑士或者南宋重步兵,就连阿拉伯轻骑兵普遍也比他们好一些。这种无防护打法主要是因为马匹和冶炼水平受限,蒙古人生产力不发达,无法大量生产高防护性也高度复杂的锁甲,板甲等重甲更是压根不会做,而蒙古马虽然解释耐用。。但是负重不强,相比于欧洲马差距明显,当时欧洲骑士和重骑兵骑的可不是我们今天看到的高高瘦瘦的温血热血,是各种冷血驮马,个子高大四肢粗壮力气异常大,欧洲人开始是拿它们来当牛使的啊有木有,只有这种马可以经受得了自己披甲再驮一个全副铠甲的壮汉,蒙古马的力量和冲击力和它无法比较,两种马撞一起估计蒙古马能被撞出一个跟头。另一方面蒙古人善使弓箭,对敌人进行远距离杀伤,弓箭在当时绝对是个大杀器,唯一不足是杀伤力准确度因人而异的厉害,像中原这种农耕文明想组织一支强弓军绝对需要长期的训练,而蒙古人从小就弯弓打猎,等于是从小开始就全民皆兵,他们手中弓箭的威力是其他人望尘莫及的,还有作为马背民族马上动作娴熟等等,这都减少了他们近身肉搏时防御力不足的缺陷。
第四是行军速度,南宋步兵在和蒙古骑兵长期对抗中吃尽了速度的亏,打得赢追不上打不赢逃不掉,以兵书和史料记载,步兵(普通步兵,非南宋那种超级重步兵)行军速度一天是不易超过六十里的,大队步兵考虑到辎重扎营等为题,普通行进历程是低于60里/天的,南宋步兵全身披甲重达数十斤,哪怕士兵再训练有素各个和现在特种兵似的,扛着这一身肯定也跑不赢蒙古人的短腿马。而且步兵携带物资有限,当时中原就没有蒙古士兵那种长期食用保存的干粮,所以哪怕是轻兵上阵,急行军和突击的速度范围也很有限。而骑兵当时普遍可以达到80~90公里,也就是达到了步兵行军速度的3倍左右,咱们骑自行车一般是15公里每小时,马匹的确不能保证整天的行军都达到这个速度,但你想古时候三百里都算是加急特快了,一支部队的日常行军速度有一百多里已然是风驰电掣了。请注意,蒙古人不是疯了一样瞎跑百来公里然后扎营休息的,基本马匹属于快走或者小跑的状态,同时蒙古人有备用马,虽然没有欧洲骑士和骑兵的多——按历史记载当时的十字军啦骑士团啦,普通骑士都是有3~4匹马的,有的是平时骑乘,有的是负重,而专有一到两匹是空载,作为战时用马——一般就只有两匹到三匹,骑着一匹牵着一匹,由于负重少,骑乘的这匹大多数也负担驮物的作用,只要留一匹不负重的马随时作为战斗使用即可,一个蒙古大汉百来斤的体重,驮着人和不驮着人,马的压力还是减轻很多的。这就使他们发现敌人或是遇袭的时候人和马都有充分的体力迅速投入战斗夺得先机。要是步兵这么急行军,现代战争用枪问题还不大,当时可是要靠冷兵器肉搏的,往往赶到了那里也是疲惫之师,未开战就落得下风了。每当追击敌人或者需要速度进兵奇袭的时候,斥候或者先锋在进一步削减重量的情况下,就用三匹马轮流换乘休息的办法在牺牲部分战斗力和马匹性能同时,速度就得到了较大的提升空间。在期间总结出的经验就是一定范围聚集优势兵力歼灭敌人,蒙古人要做到这一点显然比步兵和欧洲的重骑兵要容易,即使真打不过,撒开四条腿跑就是了,也就是遇到了同样用轻重搭配精于骑射的马木留克骑兵的情况下,蒙古骑兵才没有逃掉。
最后是作战技巧,蒙古人虽然彪悍但绝对不是无脑,他们略带原始的游击围猎策略不但打猎管用,打仗也很见成效。要明确一点,电视**里经常出现的碾压式结阵冲锋是真正的重骑兵做的事儿,那就是用一身盔甲的重量砸到人堆里撕开防线,蒙古人的“重骑”别说冲破重步防线,连突破三排以上拿着长枪严正以待的普通步兵都有困难,只能在敌人阵线不稳甚至出现溃散的时候才能发挥其冲击力。所以蒙古骑兵作战要领第一条就是化整为零,利用机动分割包围敌人,攻击敌人薄弱的后方。当遇到结阵的敌人,重骑轻骑列队在正面做适度突击,主要目的是吸引敌方出击然后轻骑从侧翼打击,或是先用弓箭打乱敌方阵型,然后重骑配合对敌人进行冲击,轻骑兵再追击歼灭。于是大家就知道为什么宋朝人到后来越来越讲究阵型,作为万年被骑兵坑的主,没有阵型真的很容易被一下子冲散,等冲散了哪怕是蒙古矮脚马的冲击力那都是可怕的,毕竟人畜有别,又不是都是武松鲁智深这类货。当遇到重量级或者死扎阵脚的对手的时候,蒙古人会派一支分队正面和敌军交锋,边打边撤,一边用弓箭消耗敌军,一边将他们引入主力部队的包围圈,被这种轻骑兵围住了,想突围是绝对困难的,欧洲骑士团就惨败在这种类似游击的战略之下。
骑兵,纵横千里驰骋沙场,是冷兵器时代的高机动先进兵种,很多对冷兵器战争情有独钟的军友应该都感觉的到骑兵的独特魅力,可惜由于地理和文明的因素,加之中原地区也不产马,故而中原主要以步兵为主,真正作为部队主力出征并取得巨大战果的只有大汉铁骑,无奈中国史学家记载太简略,所以我们对这支大汉骠骑的细节并不清楚。而后中国历史上最为有名的可能就要数蒙古铁骑了,可以说他们达到了冷兵器时代骑兵的最高成就。
第2届中国-蒙古国博览会有哪些看点?
首届中国—蒙古国博览会2015年在内蒙古呼和浩特成功举办,取得了良好效果,得到了中蒙两国及“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其他经贸伙伴的高度认可。第2届中国—蒙古国博览会将于9月26至30日在呼和浩特举办,本届博览会以“建设中蒙俄经济走廊,面向全球合作共赢”为主题,届时将取展览展示、会议论坛、投资贸易洽谈等多种形式,为参会各方提供更多更好地沟通交流平台。
中蒙国际文化交流活动周开幕式晚会
2017年9月25日
地点:内蒙古乌兰恰特大剧院
开幕式文艺演出旨在祝福中蒙两国人民世代友好、展望未来互利共赢。文艺演出会将长调、呼麦、马头琴等蒙古族文化特色艺术与国际化交响同奏,国际化的音乐与中国国粹、蒙古族音乐有机融合。演出阵容强大,演员皆为具有国家级、世界级艺术水准的表演团体。其中以内蒙古民族艺术剧院及国内顶级艺术团队为主要表演团队,辅以蒙古、俄罗斯等多国演员共同参演。
首届“草原之约”国际游牧音乐节
2017年9月27日
地点:内蒙古体育馆
本届游牧音乐节是顺应中蒙经济文化交流的大势而生的。从蒙古包、房车、帐篷、热气球到低空飞行,我们开创了前所未有的,内容丰富的“新游牧”概念。
第2届中国?国际蒙古舞蹈艺术展演
2017年9月26日—29日
地点:内蒙古民族艺术剧院音乐厅
本届舞蹈展演旨在努力推动蒙古族舞蹈艺术发展,繁荣蒙古舞蹈艺术创作,推出新人新作,促进蒙古舞蹈文化在国际上的相互交流,扩大蒙古舞在国内外的影响。
本届展演拟邀请蒙古国、俄罗斯等优秀舞蹈艺术院团、院校及舞者和中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央直属艺术院团、部队系统、艺术院校等参展。
2017年中蒙俄自行车邀请赛暨中蒙俄友谊骑行活动
2017年9月23日—24日
路线:草原丝绸之路公园-少数民族群众体育运动中心 ? 呼和塔拉路-生态路-野马图路
本届骑行活动旨在为中蒙俄交流增添更多体育文化等人文内容,助力内蒙古发展对外务实合作,进一步发挥内蒙古在国家向北开放格局中的重要作用。赛事活动定位为中蒙俄较高水平的公路自行车比赛和较大规模的自行车骑游活动,基本取赛事+骑游模式。所有参赛选手可获得特色纪念奖牌1枚。
内蒙古旅游暨“万里茶道”国际旅游推介活动
2017年9月26日
地点:巨际大酒店宴会厅
推介活动旨在发挥“万里茶道”国际旅游品牌效应,加强内蒙古与国内及蒙俄旅游交流与合作,推动“万里茶道”沿线地区旅游共享、旅游市场共拓、旅游信息互通、旅游客源互送,形成以内蒙古为核心的中蒙俄旅游圈。
中蒙投资环境与重点项目推介会
2017年9月26日
地点:新城宾馆国宾北楼会议厅
推介会旨在向中外客商和企业家,宣传内蒙古和蒙古国良好的投资环境及重点投资项目,开展项目洽谈。签约项目主要涉及“引进来”和“走出去”的境外经济合作项目。
推介会还将设立洽谈区域,面向广大投资人和企业提供蒙古国、内蒙古各盟市产业发展规划、投资优惠政策等方面的综合咨询服务,并就招商项目进行对接洽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