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奥运会直板冠军-第一枚奥运冠军

tamoadmin

1.乒乓球冠军有哪些?

2.盘点国乒10大直板男选手,谁才是王者-

3.乒乓球奥运冠军马琳简介?

4.昔日乒坛世界冠军陈龙灿近况如何?

5.奥运会的明星介绍

乒乓球冠军有哪些?

第一个奥运会直板冠军-第一枚奥运冠军

中国乒乓球冠军不计其数,主要有以下五位:

1、马龙

马龙,1988年10月20日出生于辽宁省鞍山市,中国男子乒乓球队运动员,奥运会乒乓球冠军。2014年任中国男子乒乓球队队长,乒坛史上第10位大满贯选手,首位集奥运会、世锦赛、世界杯、亚运会、亚锦赛、亚洲杯、巡回赛总决赛、全运会单打冠军于一身的超级全满贯男子选手。

2、张继科

张继科,1988年2月16日出生于山东省青岛市,中国男子乒乓球队运动员,世界冠军,奥运冠军。他是乒坛历史上第7位大满贯选手,也是继刘国梁、孔令辉后的中国男乒史上第3位大满贯选手。

3、张怡宁

原中国女子乒乓球运动员。现任中国乒乓球学院院长助理。 2005年,张怡宁夺得第48届世乒赛女单冠军,实现了个人世锦赛、奥运会和世界杯的大满贯。自2001年在世界杯首夺三大赛女单冠军以来,张怡宁赢得了5届世界杯和两届世锦赛女单冠军以及分量最重的两枚奥运会女单金牌。

与王楠搭档赢得了一枚奥运会女双金牌、3届世锦赛女双金牌,在08年北京奥运会赢得首枚乒乓球女团金牌。张怡宁在三大赛中一同获得了19个世界冠军,超越了邓亚萍。对张怡宁来说,她的运动员生涯堪称完美。

4、马琳

中国男子乒乓球队运动员,现任国家乒乓球队教练。1994年,在广东省运会上,马琳一口气为汕头队拿下乒乓球单打、双打和团体3枚金牌。后来,14岁的马琳在全国青少年比赛中就夺得了他人生中第一个男单冠军。在那场比赛中,他被蔡振华教练相中,开始了他的国家队生涯。

马琳是直板反胶打法,手感好,步法快,算计周密。其前三板技术当今乒坛无人能出其右,发球变化多,迷惑性强,往往能够创造抢攻机会;台内挑打既能挑直线,又能挑斜线,尤其是侧身一板暴挑质量很高;正手快带技术纯熟。马琳标志性的侧身暴冲是其最主要的得分手段。

马琳的反手以推挡结合直板横打为特点,在与对手反手周旋时配合一板侧切能够有效的打乱对方的节奏,并随时侧身用正手暴冲解决战斗。

5、王皓

中国男子乒乓球队运动员。王皓职业生涯共获得18个世界冠军,和马琳与邓亚萍并列排在国乒历史上的第三位。在中国乒乓球的历史上,王皓拥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从1998年底进入国家二队时起,王皓在中国乒乓球队待了16年,只差一步就能拿到所有的冠军。

这些年,他一直是国乒直板打法的代言人,直板横打的打法被他用得炉火纯青,至今无人超越。王皓是马琳之后中国新一代直拍选手,其直拍横打技术日臻成熟,已经形成了完整的攻防体系。

直拍反手的“拧、拉、撕、弹、冲”五大技术均已炉火纯青,在与任何一位横拍选手比赛时反手都能占有明显的优势;正手杀伤力大,中远台对拉能力强。

盘点国乒10大直板男选手,谁才是王者-

都说现在直板选手没落了,这话没错,但是只能说是人落后了(包括许昕等现役选手),而不是直板技术落后了。恰恰相反的是,直板现在不但不是落后技术,反而是世界上最强大的打法,没有之一!

为什么没人选直板了呢?从根源上讲国家培养一个横板比直板容易,再说五六岁的孩子怎么知道练什么,一切教练说了算。

其实直拍这个握法是日本人发明的,叫“日式直拍”,早在1902年日本人坪井玄道、下田次郎,从英国带著桌球运动到日本。大约在1904年,上海一家文具店的老板王道午从日本买回10套乒乓球器材。从此,乒乓球运动传入中国。

中国人自古就使用筷子,自然也习惯直板握法,只是我们发明了“中国式直拍”,具体分为5种:大钳握法、中钳握法、小钳握法、食指勾柄握法和削球握法。

建国以来,国乒直板选手名将辈出,每个时代都出了直板的世界冠军,今天就来盘点10位直板名将,来看看他们的技术特点和成就。

01 容国团:新中国第一个世界冠军

这位上古大神职业生涯仅有短暂的五六年,1959年获得世乒赛男单冠军,这是我国 体育 界第一个世界冠军!

容国团生于香港,从小喜欢打乒乓球,1958年入选广东省队,并立下誓言“三年夺取世界冠军”,谁料第二年就实现了,堪称奇迹。

他是传统的单面正胶,并发明了直板快攻打法。当他刚进入世界乒坛时,欧洲选手们压根看不起这种打法,认为一点也不先进,更不如横板全面。

但容国团教训了他们。比赛中,他充分发挥了平时苦练的绝技,球路广、变化多、发球精,攻、抽、杀、削、吊、拉、搓、推、挡诸技皆精,战术灵活多变,独具特色,他还创造了发转与不转球、搓转与不转球的新技术。

在取得了个人成就的2年后,他又率队参加第26届世乒赛男团比赛,并克服了队友失利的困难,一举逆转此前五连冠的日本队,艰难夺冠,荣获国家特等功!

很遗憾,“海外经历”让他在中受尽了磨难,并于31岁时上吊自杀,口袋里留着遗言——“我爱我的名誉胜过生命”。

在技术方法上,容国团发展了中国传统的左推右攻打法,为后世许许多多的直板选手奠定了强大的基础,国人受惠颇深,同时,他打下了中国乒乓球队“快准狠变转”的根基,种下了中国乒乓球长盛不衰的基因,可歌可泣。

02 庄则栋:蝉联三届世乒赛男单冠军

庄老是跟容国团一个时代的人,在容国团之后他的时代彻底开启了,可以说是当时的“球王”。

同时代的还有一位大神,他就是李富荣。两人连续三次在世乒赛决赛相遇,只是三次都是庄则栋夺冠,这种奇迹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马龙虽然在半个世纪后也荣膺复刻杯,但是他的对手分别是方博、樊振东、法尔克(瑞典)。

当容国团发出“三年内夺得世界冠军”时,庄则栋、李富荣刚好都在场,他俩相视一笑,还以为容国团在吹牛。后来容国团不但个人获得了世界冠军,还带着两位小弟也获得了世界冠军,顺便还带领女队获得了世界冠军。

一下子三个“第一”,极大地刺激了庄则栋、李富荣,一对“南北双雄”开始了自己的世乒赛之旅,只是一个三连冠,一个三连亚而已。

职业生涯中,庄参加了4届世乒赛,获得了8枚金牌,李富荣参加了5届,获得了4枚金牌。两人同为“小球转动大球”的见证者,功不可没。说庄则栋,不能不说李富荣,两人可以放在一起讲。

个人打法上,庄则栋是直拍中近台两面打法,这种打法进攻凶狠, 特点是“快”, 被人们称为“小老虎”。自庄老后,国乒选手这种打法就少了,在江嘉良和陈龙灿之后,几乎退出了 历史 舞台,之后才是刘国梁的反手横打体系的横空出世。

这种打法,后来还影响了韩国的刘南奎、金泽洙、玄静和,包括后来的柳承敏,只是这几位真正的杀手锏是侧身抢攻。

据说庄则栋的手腕结构与常人不同,在手指不拿开的情况下,光靠手腕就可以将反手直接扣倒在桌子上。这是常人做不到的,没有这样的手腕,是学不来庄则栋的反手攻球的,所以说,选择直拍两面攻打法是有身体条件的。

同样的道理,王皓之后,至今鲜有直拍横打的佼佼者,因为王皓手腕横向打开的角度之大,远远超越其他选手。

03 张燮林:长胶祖师,乒坛教练第一

张老与前文中的庄则栋、李富荣,加上徐寅生、周兰荪并称为“国乒五虎将”。只是张燮林的运动员生涯成绩不如他的几位兄弟,但是也先后取得了世乒赛男团冠军、男双冠军、混双冠军(与林慧卿,新中国第一位女子世界冠军)。

张老真正大放异彩的是教练生涯,自12年到1995年的二十多年里,他一直在国乒女队任主教练,取得了10次团体冠军、9次女单冠军、8次女双冠军、9次混双冠军和3次奥运会女单冠军!

此外,他的弟子们也是如雷贯耳,先后有张立、曹燕华、焦志敏、邓亚萍等国乒4代一姐,为此他被国际乒联授予了 “国际最高教练员荣誉奖”,这是世界乒坛教练员里最高大奖!

在个人打法上,张燮林是长胶的祖师爷,擅长长胶削球打法,被人们称为“魔术师”,经典动作是“海底捞月”。

其实张老不是练成的长胶绝技,而是误打误撞。有一天,他常用的胶皮没有了,就去库房换新的,此时一张红双喜的6号胶皮布满了灰尘,但是却吸引了他。

这张没人要的6号胶皮,颗粒极长,足有1.5厘米,他试着贴在自己的拍子上,简单训练了一阵时间后,他就在全国大赛上场了。这一上场不要紧,张老连克容国团、王传耀、庄则栋等名将,震动了整个乒坛。

这张怪异的长胶皮,后来打得日本人找不着北,犹如打到了杨柳枝或棉花团上,任你多大的力道,都会被张老轻易地接住。

当然,后来这种胶皮被禁止了,不过长胶技术却影响了很多人,像长胶女王倪夏莲、邓亚萍都是其中的佼佼者,张老功不可没!

04 郭跃华:被老瓦崇拜的国乒直板名将

提起郭跃华这个名字,他可是当年叱咤乒乓的顶尖高手。当年的瓦尔德内尔在一次访中被问到:“您最佩服的乒乓球运动员是谁?”老瓦非常干脆地说到:“郭跃华!”

郭跃华职业生涯共获得8个世界冠军((世界杯单打2个、世乒赛男单2个、团体3个、混双与倪夏莲1个),可以说是那个时代的统领者。如果当时有奥运会,他很可能是第一个大满贯的获得者。

郭跃华的打法特点是正胶改反胶,结合自己快攻优势和日本弧圈球技术,加上他独树一帜的高抛发球和灵活的跑动能力,一时间他在世界乒坛里鲜有敌手。

这种快攻结合弧圈球打法,既有中国近台快攻之长,又兼有欧洲弧圈中远台相持之妙,独特的“连珠炮”技术让他如鱼得水,发球变幻莫测,令人生畏,反手的大力推挡也足以让对方胆颤心惊。

05 江嘉良:直板快攻的一代天骄

“美男子”江嘉良是直板快攻的代表人物,也是与郭跃华后期的乒坛“霸主”。比赛中他步伐好,天生手感清晰,柔和,突击下旋技术无人能出其右。

作为直板正胶打法,虽然他的拉球一直受到质疑,但他的正手连续攻却绝对是直板快攻选手的典范,而反手推挡能力也是后辈直板快攻中所没有的,同时江嘉良还是第一个用直板横打的人。

江嘉良因击败过老瓦而名垂天下,这位80年代集颜值、实力、成就于一身的乒乓王子,共获得6个世界冠军(世乒赛蝉联男单2个,世界杯男单1个,世乒赛团体3个)。

他是典型的左推右攻,步伐好,手感清晰,前三板细腻,台内突击技术无人出其右,正手实力浑厚相持能力强,可以拉出正胶弧圈,综合实力独步天下,有“球王”美誉。

06 阎森:号称“直板的盖亭”“巨人杀手”

提起阎森,球迷们都会想到王励勤,其实阎森的直板技术也是独树一帜的。他的打法凶狠,正手出手速度极快,可以称得上是一个“直板的盖亭”,不过阎森的发球技术是盖亭所没有的。

韩国名将金泽洙和中国选手交手无数,除了怕王涛以外,最头疼的就是阎森。他曾经亲口说在中国的直板选手中,对他威胁最大的不是马琳而是阎森。

阎森在单打上虽然算不上是那种具有绝对夺冠实力的选手,但却是一个“人见人怕”的选手,任何人碰到他也不敢大意,曾经栽在他手上的顶尖高手不在少数,属于那种“自己拿不了冠军也要拉下几个人来垫背”的选手。

职业生涯中,他搭档王励勤拿下了1届奥运会男双冠军、两届世乒赛男双冠军、总决赛男双冠军,可谓互相成就了彼此。

07 刘国梁:承前继后的一代直板宗师

老刘除了大放异彩的教练生涯外,还是国乒男子第一位大满贯获得者。这位不懂球的胖子,在直板技术的改革中作出过巨大贡献,让千千万万的乒乓球爱好者都受益匪浅。

如果刘国梁说自己的前三板技术第二,那没人敢说第一!老刘以发球强攻为战术核心,技术精湛、变化多、旋转强,抢攻凶狠,这一招学会了,业余选手也可与专业选手一战。

此外,老刘的反手推挡与直拍横打相结合,为后来者开创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反手体系。当然,作为雏形,他的反手自然与王皓不同,更多的只是过渡或者是偶尔当奇招为之,不能长久地反手相持。

尽管如此,这也让他在大球时代占尽了风头,进入小球时代后,这些招式统统失灵而迅速地退役了。

08 马琳:传统直板技术的集大成者

二王一马里,数马琳的成就最高,毕竟是奥运会冠军获得者,生涯共获得过18个世界冠军,远超以上诸位前辈。

马琳是被公认为世界上直板打得最好的运动员,是传统直板技术的最强选手。这种直板反胶打法,手感好、步伐快、算计周密,前三板技术出神入化,加上侧身一板的爆冲,至今无人能出其右。

马琳的反手以推挡为主,但并不是说他不会直板横打(反之,王皓的反手推挡也很厉害),只是质量不够高而已。

尽管如此,马琳仍然是中国传统直拍打法的超一流人才,他完美地融入了旋转、弧圈、直拍反打,解决了过往直拍单面正胶或反胶的致命技术问题,集快、准、巧、狠、转、冲于一身。

马琳也承认练直板需要天赋,并坦言说,“和培养横板选手相比,对于各级队伍来说,培养一个直板选手可能要花费的东西就太多了,而且风险比较大。所以,能把直板打好的运动员,肯定是需要一些天赋的,而且要比打横板的运动员付出更多的努力,这才有可能打出来。”

09 王皓:直板横打第一人

作为马琳同时代的王皓,直板技术与师兄却大相径庭,他是反手最好的直板选手。

记得皓哥刚出道的时候,有一次在比赛中战胜了正值当打之年的萨姆索诺夫后。王皓接下来的对手找到老萨,试图探探底细。

萨姆索诺夫说了三个字:反手好!接下来的故事不难想象,我甚至可以脑补出那位选手初遇王皓时的情景:知道你反手好,也做了准备,但怎么可能这么好……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在王皓之前,如果一个不用推挡的直板选手说他想拿到世界冠军,是会被人耻笑的!

王皓的职业生涯十年里,12次打进了三大赛的决赛,绝对的“守区之王”,这一成就包括马龙、张继科都没有做到!

也许有人说刘国梁非常的钟爱他,其实能年年打进决赛的人,你当主教练你也会选他上场。

王皓彻底练成了直板横打,这得益于他的父亲,还有刘国梁等人的教诲,这是对传统直拍打法的革命性颠覆,为直拍选手开辟了一条全新的道路。

弧圏结合快攻打法,正手杀伤力大,中远台对拉相持能力强,反手彻底摒弃推挡,使用反面进行搓、挡、拧、拉、撕、弹、冲,形成了完整强大的反手攻防体系,实现了直拍横拍化。

在王皓之后,无数的运动员、民间选手都以学会直板横打为荣,可惜至今无人能达到他的高度,连接近他的机会都没有,不能不说是一大憾事。

这种打法算是“半个横板”,直接影响了他的徒弟小胖。如今看小胖就是拧拉开道,几乎是“半个直板”,难度颇大、威胁巨大,比王皓不逞多让。

10 许昕:最不像传统直板的搅局者

现役直板球手也不是说没有,但只有大蟒是直板“最后的荣光”了。

说实话,除了握法、发球、摆短,大蟒的身上很难找到直板选手的影子了,他更像是一位“三分之二”的横板选手。

天生的手感、极强的制造弧圈能力、出色的控台能力、广阔的跑位让他成了很多十佳球的创造者,也赢得了“人民艺术家”的美誉。

可是,二十多个世界冠军头衔里,只有一枚世界杯男单金牌,从这个层面来看,大蟒是悲情的。他没有刘国梁的发球,没有马琳的侧身爆冲,更没有王皓的反打,更多依赖的中远台缠斗和造弧圈能力。

也许,没有直板技术就是许昕最大的技术特色吧。

结语

其实外协选手里有很多直板高手,且并不输于国乒,比如刘南奎(奥运冠军)、柳承敏(奥运冠军)、金泽洙(亚运会冠军)、蒋澎龙(鬼之推挡)。

女选手就更多了,早期国乒大多数都是直板走天下,林慧卿、曹燕华、倪夏莲、杨影、李静、李楠、张蔷等人。外协里最强的应该是玄静和,其他的就是柳絮飞、高军、李娇、单晓娜等人。

这里总结一下历代国乒直板名将的特点——

容国团:最早的直板世界冠军获得者。

庄则栋:三次蝉联世乒赛男单冠军获得者。

张燮林:直板长胶的祖师爷。

郭跃华:传统直拍反胶单面拉王者。

江嘉良:中式传统直板正胶打法最杰出者。

阎森:直板双打大师。

刘国梁:新式直板正胶的开创者。

马琳:传统中式直板技术的集大成者。

王皓:直板横打第一人,直板反手最强者。

许昕:最不像直板的直板大师。

如果一位直板运动员集合了刘国梁的发球、马琳的正手、王皓的反手、许昕的缠斗等技术,相信会再出一位大满贯的。毕竟,十位大满贯里,只有一位是直板选手,即使邓亚萍是横板握法的直板实质选手。

乒乓球奥运冠军马琳简介?

汉语姓名:马琳

英语姓名:Ma Lin

俄语姓名:Ма Линь

性别:男

民族:汉族

国籍:中华人民共和国

籍贯:辽宁省沈阳市

 出生:1980年2月19日

身高:174cm

体重:75kg

项目:乒乓球

打球经历:7岁开始打球,13岁进广东汕头乒乓球学校训练,1994年2月进国家二队,1996年进国家一队。

世界排名: 第三

技术特点:右手直握球拍,正手极具杀伤力的暴冲弧圈结合直拍横打,器材配置为底板:YASAKA YEO 正手套胶:红双喜 天极2 反手套胶:蝴蝶 大巴。

称号:世界杯先生、拼命三郎、世乒小马王

国内荣誉

19 全运会男团冠军,男单亚军

1998 全国俱乐部甲级联赛冠军(代表八一队),全国锦标赛团体、混双冠军

国际荣誉

1996 亚洲杯男单冠军;

亚洲锦标赛混双冠军;

19 澳大利亚公开赛男双冠军;

马来西亚公开赛男双冠军;

1998 亚洲锦标赛男双及男团冠军;

马来西亚公开赛男单冠军;

1999 瑞典公开赛男双冠军;

法国公开赛男双冠军;

首届世界乒乓球俱乐部锦标赛男团冠军。

主要成绩

1999年第45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混双(与张莹莹)冠军,男单亚军,男团(2000年举办)亚军,并获得公平竞赛奖;

2000年第21届世界杯男单冠军(这也是中国乒乓球队在改大球后所夺取的第一个世界冠军);

2001年第46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男团冠军,男单季军,男双、混双八强;九运会男单、男双冠军;丹麦公开赛男单冠军、男双亚军;日本公开赛男单四强、男双冠军;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开赛男单、男双亚军,国际乒联巡回赛总决赛男单冠军

2002年美国公开赛男单、男双冠军,德国公开赛男单、男双冠军,波兰、丹麦公开赛男单冠军,荷兰公开赛男双冠军,国际乒联总决赛男双冠军,第14届亚运会男团冠军,男双(与孔令辉)季军、混双(与李楠)季军;

2003年第47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混双(与王楠)冠军、男双(与秦志戬)季军,男单八强,韩国、中国、丹麦公开赛男单、男双冠军,日本公开赛男单四强、男双冠军,德国公开赛男单亚军,瑞典公开赛男双冠军,国际乒联总决赛男双冠军,第24届世界杯男单冠军(这也是中国乒乓球队在11分赛制下夺取的第一个男单世界冠军);

2004年第47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男团冠军,希腊公开赛男双冠军,新加坡公开赛男双冠军。男单亚军,无锡站男单、男双冠军,总决赛男双冠军,男单亚军,第28届雅典奥运会男双(与陈玘)冠军,男单十六强;第25届世界杯男单冠军;

2005年卡塔尔公开赛男单、男双亚军,中国公开赛(哈尔滨站)男双亚军,第48届世乒赛男单亚军,男双季军(与陈玘),世界杯男单季军;

2006年卡塔尔公开赛男单亚军,科威特公开赛男单、男双冠军,第48届世乒赛男团冠军,第27届世界杯男单冠军,第15届亚运会男团冠军,混双(与王楠)冠军,男双(与陈杞)亚军,男单亚军;全国乒乓球锦标赛男单、男双(与陈杞)、混双(与王楠)冠军。

2007年49届世乒赛男双(与陈杞)冠军,男单亚军,混双(与王楠)亚军,并获得“印象最深刻男运动员”称号。世界杯男单八强,第5届世界杯男团冠军;克罗地亚公开赛男双冠军(与王皓),卡塔尔公开赛男单冠军,科威特公开赛男单亚军,中国公开赛男单冠军,法国公开赛男单冠军,国际乒联职业巡回赛总决赛男单冠军,男双亚军(与王皓)。

2008年第49届世乒赛团体赛男团冠军。卡塔尔公开赛男单冠军。国际乒联巡回赛日本站 男单冠军,团体冠军.韩国公开赛亚军,男双亚军(与马龙),第29届北京奥运会男团冠军、男单冠军(这也是中国乒乓球在11分赛制下的第一个奥运会男单冠军和中国乒乓球历史上第一个直板反胶男单奥运冠军)。

2008年中国乒乓球公开赛男双冠军(与王励勤)

2008年国际乒联总决赛男单4强

大王者杯4强

科威特公开赛男单4强男双冠军(与陈玘)

卡塔尔公开赛男双4强,男单亚军

2009年第50届世乒赛男单季军,卡塔尔公开赛男单亚军;

他是世界上唯一一个获得了四届世界杯冠军的选手,也是世界上第一个蝉联世界杯男单冠军的人。被誉为世界杯先生。他是全世界获得乒乓球奥运冠军最多的男运动员,也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一个集奥运会乒乓球男单、男双、男团三项冠军于一身的选手。在中国乒乓球队不断夺取世界冠军的50年历程中,他以15个世界冠军头衔的数量成为中国乒乓球男队获得世界冠军头衔最多的运动员。

马琳和张一的幸福爱情

体坛经历:马琳,7岁开始打球,13岁进专业队,1994年2月进国家二队,1996年进国家一队。他是世界上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获得了四届世界杯冠军的选手,也是世界上第一个蝉联世界杯男单冠军的人。被誉为“世界杯先生”。在29届夏季奥运会结束后,他获得了15个世界冠军,是中国乒乓球男队获得世界冠军头衔最多的运动员。

孔令辉与马苏的爱情时常见诸报端,王励勤与赵薇的绯闻也常常被媒体翻炒,看到队友的爱情被这样大肆的渲染,马琳退却了,他对自己的爱情取了“低调、低调、再低调”的态度,以至于已经做好在奥运之后迎娶新娘的马琳却没有让观众知道新娘是谁。在马琳紧张打比赛的时候,让我们也一起分享一下他甜美而神秘的爱情吧。

朋友介绍开始恋爱

马琳的女朋友叫张一,一个漂亮的女演员。张一14岁考入沈阳军区前进话剧团,之后入读北京**学院表演系,在学习期间先后接拍了《绝对》、《好想好想谈恋爱》、《天字一号》、《血色玫瑰》、《我们复婚吧》等电视剧。在上学期间曾经与范冰冰和林心如一起竞逐《还珠格格》的角色。张一比较忌讳别人提起她是马琳的女友,因为她觉得自己能够取得今天的成绩,全部是靠自己闯出来的,而不是因为自己是马琳的女朋友。

张一与马琳的相恋要追溯到2004年。有一次,她与另外一个演员被中国乒乓球队的朋友叫去吃饭,席间经过朋友介绍,她与马琳认识了。不知道朋友是不是有意要两个人相亲,反正两人当时对彼此的感觉很好,又正好同是沈阳的老家,所以聊起来特别投缘。马琳后来很感谢朋友的那顿饭,因为这顿饭让他认识了自己一生的挚爱。

中间没有经历过太多的波折,似乎是一见钟情的马琳和张一不久就确立了恋爱关系。

2005年,马琳带张一回沈阳与父母见面,母亲对张一的印象是,人长得大方漂亮、很有礼貌。张一也把马琳带回家给父母看了一下,张一父母对这个用智慧打球的世界冠军印象相当好。就这样,两家根本没别的意见就把未来的儿媳妇和女婿都定下来了。

一个玩具让两人的爱更深

由于工作关系,张一与马琳聚少离多,不过两人互相用行动支持对方的事业,以此增进彼此的感情。

刚开始,马琳并不太赞同张一拍戏,一个是觉得这样不太稳定,另外也是怕张一辛苦。但是后来看到张一的戏一部接一部,成绩也慢慢地有了很大的进步,马琳也就开始慢慢地对张一比较放心了。

而张一对于世界冠军的支持则是从一而终。在2006年“直通不莱梅”世乒赛国乒男队选拔赛中,马琳的状态很不好,遭遇四连败。他心情十分沮丧,躲在宿舍里不吃不喝。这时,张一成了调整马琳状态的关键砝码。张一知道马琳状态不佳后,特意去饭店订了鱼翅、燕窝等营养品,然后看着他一口一口吃完。临走前,她什么也没有说,只是送给了马琳一个玩具——一个由特殊材料制成的能屈能伸,变换各种造型的棍儿。

马琳手里拿着这个棍儿,不停摆弄了一下午。在接下来的比赛中,马琳突然有了状态,“见谁杀谁,眼睛充满着锐气”,硬把自己从悬崖边上拉了回来,最终拿到了通行证。而张一对待情感的智慧做法,也让心思细腻的马琳深深感动。从这以后,马琳对于张一的爱更深了。

生活中马琳是张一的小绵羊

别看在赛场上杀气腾腾,在生活中,马琳却完全不一样。张一幸福地称马琳是自己可爱的小绵羊。

张一说,家里所有的事情都是自己做,比如什么东西放哪里啊,DVD怎么开啊,马琳都要请示过张一才知道。张一每次外出拍戏,总要在拍戏之前抽空把家里的水电费、车牌费等交完了才能出门,这些事情她从来都不让马琳去做。有一次马琳打电话过来问张一说:”亲爱的,我要洗澡,水龙头怎么开啊。”张一幸福的说,当然这里面肯定有撒娇的成分在,不过马琳确实是一个只专注打球的男人,在生活中就是自己的一只小绵羊,但是却喜欢一直这样照顾他一辈子。

专心打完比赛再结婚

对于两个人的未来,张一很懂事地说,结婚怎么也要等马琳好好地把2008年北京奥运会打完再说,比赛永远是他们两个人的头等大事。而马琳也想在自家门口拿奥运金牌把新娘娶进门。

08奥运夺冠

2008年8月23日晚,北京奥运会乒乓球比赛在北京大学体育馆结束。在最后一场男子单打的决赛中,马琳4比1击败了王皓,获得金牌,王皓得到银牌。在之前的季军争夺战中,王励勤4比0击败佩尔森获得铜牌,中国选手包揽了前三名。本场比赛五局的是11比9、11比9、6比11、11比7和11比9。

两人晋级均一帆风顺

马琳在之前的比赛中发挥稳定,第三轮他先以4比1击败斯洛文尼亚的博扬·托克奇,随后又以两个4比0拿下希腊的卡林尼科斯·格林卡和韩国选手吴尚垠。半决赛中,马琳4比2击败队友王励勤进入决赛。

王皓在男子单打的首轮比赛中4比0击败了代表奥地利出战的削球手陈卫星,随后又以两个4比1的战胜了代表日本出战的韩阳和中国香港选手高礼泽。半决赛上,王皓4比1力擒瑞典42岁老将佩尔森,为中国提前锁定了金牌。

马琳限制王皓连胜两局

双方的第一局比赛,马琳在开局阶段表现出色,以4比1领先,随后王皓连续进攻得分,将扳成4比4平。进入本局中段,马琳以7比5再次获得微弱的领先优势,并以10比6拿到了四个局点。在如此的优势面前,马琳显得有些思想包袱,结果放手一搏的王皓连续冲杀得分,一度扳成9比10。关键时刻马琳反拉成功,以11比9获得首局胜利。

第二局较量,两人很快就展开了精彩的两面对拉。由于两位直板选手都具备了横打的能力,因此比赛看上去惊心动魄。相比之下,马琳的防守今天做得更好,因此在相持之后,他获得了优势,以5比1领先。此后王皓依然无法解决防守问题,对于马琳的摆短也没有办法,因此处于被动。虽然王皓和第一局一样追回了四个赛点,但是马琳仍以11比9再胜一局,大2比0领先。

马琳再胜两局勇夺冠

第三局比赛,双方在对拉了七板之后分出胜负,王皓首先得到一分。此后王皓的气势有所上升,以3比1取得了不错的开局。此后,马琳又一次利用摆短的战术取得了成功,将扳成5比5平,并在随后以6比5反超领先。关键时刻,王皓连得五分,又以10比6超出,并最终以11比6扳回一局,大1比2落后。

第四局,马琳开场连得两分取得优势,不过很快王皓就追成3平。在扳平之后,王皓的士气大振,此后又连续攻击马琳正手得分,以6比3反超取得领先。比赛中段,马琳重新找到了手感,他的回球让王皓多次拉球出界,结果扳成7比7平。之后马琳连续得到四分,以11比7获胜,大3比1领先。

第五局比赛,马琳开局就以3比1领先,并在此后将优势扩大到了5比2,王皓请求了暂停。暂停后,马琳依然控制着局势,最终以11比9拿下第五局,大4比1击败王皓,夺得男单金牌。

马琳夺金之路:

4比1胜博扬·托克奇(斯洛文尼亚)

4比0胜卡林尼科斯·格林卡(希腊)

4比0胜吴尚垠(韩国)

4比2胜王励勤(中国)

4比1胜王皓(中国)

昔日乒坛世界冠军陈龙灿近况如何?

对于这位昔日的奥运冠军,他的近况并不能以好坏作为评价,只能说他现在的生活十分平静幸福。陈龙灿,他是一位国家级别的乒乓球运动员。他在81年,被选拔进入乒乓球国家队,因为其实力出众,而被当时的教练们普遍看好。在88年他首次参加奥运会,与队友一同拿下了男子双打项目的金牌。这块金牌非常有历史意义,因为它是中国队在乒乓球这个项目上,获得的第1块奥运金牌。

陈龙灿擅长直板快攻打法,这种打法要求腕部要有着较强的力量,并且反应要敏捷,能够对对手的动作意向与打法有着较好的判断能力,发球时要稳准狠,快速制敌。因其是中国首位乒乓球项目上的奥运冠军,所以陈龙灿也是一位名动一时的著名运动员,除奥运会之外,他还获得了许多世界级别赛事的冠军与荣誉。在陈龙灿年仅17岁的时候就开始参加世界级别的比赛,为国家队效力。

历经了9年的职业生涯,他在91年的时候,年仅26岁,就宣布自己正式退役。在今天来看,他的举动着实令人费解。26岁,这并不能算得上是他的巅峰时期,但也绝对不是他江郎才尽之时。在89年,也就是他退役前夕,他还与队友一同获得了世界乒乓球比赛双打的第3名,完全还可以继续打几年的比赛。

陈龙灿退役之后,立刻淡出了人们的视野之中。他退役之后立即去了日本,在日本教授乒乓球,并在那里了10年之久。在01年他才正式回国,一边受邀做着球队的主教练,一边发展他个人的其他职业技能。后来他被聘为西华大学的教授,同样是负责乒乓球的比赛与训练。

奥运会的明星介绍

中国奥运明星介绍--中国篮球队

中国男篮是1996、2004年奥运会男篮第8名;1994年男篮世锦赛第8名。而在亚洲赛场上则是绝对的霸主,自15年首次参加亚洲男篮锦标赛以来,除1986、19、2007年外,其余13次全部夺冠。2007年由阿的江率领的中国男篮二队仅仅获得第十,创历史最差战绩。

中国男篮自从1994年历史性的杀进了世锦赛前八之后,就一直难以突破,再加上球队在这两年完成了新老交替,王治郅的回归,姚明在NBA的如日中天,易建联在NBA不断进步,一批小将的迅速成长,这一届的阵容实力总体较强。因此,本届奥运会便被寄予了很大的希望,前八之外,他们还希望能够更进一步。

姓名:尤纳斯-卡兹劳斯卡斯

绰号:恺撒

生日:1954年11月21日

国籍:立陶宛

职位:中国国家男子篮球队主教练

2004年2月20日被任命为中国男篮助理教练。

2004年8月28日,协助哈里斯率领中国男篮获得奥运会第八。

2005年4月被任命为中国男篮主教练。

执教风格:

强调防守,训练严格,临场指挥水平高。

姓名:姚明 Yao Ming (中国)

籍贯:上海 性别:男

生日:1980.9.12

身高:2.26米

体重:125公斤

最好成绩:

亚洲男子篮球锦标赛冠军

运动经历:

19年入选国家队;1998年入选中国篮球明星队;1999年入选中国篮球南方明星队; 2000年2月 入选亚洲全明星队;2002年赴NBA打球;2003、2004、2005、2006、2007连续五年入选NBA全明星阵容。2005被评全国劳模。

姓名:王治郅 Wang Zhizhi (中国)

国籍:中国 性别:男

生日:17.7.8

身高:2.16米

曾效力球队中国国家队,八一队,NBA达拉斯小牛队、洛杉矶快船队,迈阿密热队。

姓名:易建联 Yi Jianlian (中国)

籍贯:广东鹤山 性别:男

生日:1987.10.27

身高:2.12米

体重:110公斤

最好成绩:

2003-04、2004-05、2005-06CBA联赛冠军

运动经历:

1999年从事篮球训练,广东省深圳市体校,2002年入选广东队,2002年入选国家青年队,2004年入选国家队。2007年第六顺位被密尔沃基雄鹿队选中。

2004年易建联第一次入选国家队,在代表中国国家队出战的28场国际正式比赛中,易建联场均拿到8.6分、6.7个篮板球。在06年多哈亚运会上,易建联场均拿到16.6分和10.3个篮板球,成为继姚明之后第二位在国际比赛中拿到场均两场数据的中国球员。

主要成绩:

2002年亚洲青年锦标赛冠军

2002-03年CBA联赛亚军

2003-04、2004-05、2005-06CBA联赛冠军

2005-06CBA总决赛MVP

姓名:王仕鹏 Wang Shipeng (中国)

国籍:中国 性别:男

生日:1983.4

身高:1.96米

体重:93公姓名:朱芳雨 Zhu Fangyu (中国)

籍贯:广西柳州 性别:男

生日:1983.1.5

身高:2.01米

体重:100公斤

最好成绩:

2003年亚洲锦标赛冠军

运动经历:

1995年-1998年,广西体校,1998年-1999年,广东省青年队,1999年至今,广东宏远队,2000年入选国家青年队,2001年入选国家队.

姓名:陈江华 Chen Jianghua (中国)

国籍:中国 性别:男

生日:1989.3

身高:1.88米

体重:85公斤

姓名:杜锋 Du Feng (中国)

籍贯:新疆乌鲁木齐 性别:男

生日:1981.7.30

身高:2.07米

体重:100公斤

最好成绩:

亚洲锦标赛冠军

运动经历:

1993年入新疆乌鲁木齐竞技体校;1996年入选广东宏远队;2000年入选国家青年队;

2001年入选国家队。2004年代表中国队在雅典奥运会上获得姓名:李楠 Li Nan (中国)

籍贯:辽宁大连 性别:男

生日:16.9.25

身高:1.98米

体重:103公斤

1986年进入大连市体校,1988年进北京军区青年队,1994年调入八一队,

国家队经历:1991年入选国家青年队,1996年入选国家队,之后入选历届国家队。2004年助中国男篮获得奥运会第8名。

比赛作风顽强,善打硬仗,前场篮板争夺是他的突出特点,不但具有在外线进攻的能力,而且善于插入篮下,在禁区内进攻,是一位攻防全面的队员。

男篮第八名。

姓名:刘炜 Liu Wei (中国)

籍贯:上海 性别:男

生日:1980.1.15

身高:1.90米

体重:90公斤

最好成绩:

2003年亚洲锦标赛冠军

运动经历:

1992年上海市卢湾区少体校,1994年进入上海市青年队,1996年入上海一队,1996年进入国家青年队,2001年国家集训队,2002进入国家队。

姓名:孙悦 Sun Yue (中国)

籍贯:河北沧州 生日:1985.11.6 性别:男

身高:2.05米

体重:88公斤

1985年出生的孙悦,15岁的时候孙悦加盟北京奥运,在02-03第一个CBA赛季中他场均砍下3.6分、1.8篮板、1.3助攻。随后,奥神赴美参加美国ABA联赛。在05-06赛季,孙悦场均砍下9.5分、6.4助攻;06-07赛季,孙悦的数据达到了13.5分、10.5助攻、6.0篮板,并且还入选了ABA全明星阵容和ABA最佳阵容第一队。

2005年尤纳斯将孙悦选进中国国家队,在代表国家队出战的22场正式比赛中,孙悦场均拿到3.9分、2.2次助攻,2006年的多哈亚运会中国同乌兹别克斯坦队的小组赛中,孙悦砍下国家队生涯单场最高的22分。

姓名:王磊 Wang Lei (中国)

国籍:中国 性别:男

生日:1986.8

身高:2.02米

体重:95公斤

中国奥运梦之队介绍---中国乒乓球队

对于正在紧张备战的中国乒乓球队来说,在北京奥运会上包揽四金应该是他们唯一的目标,从实力分析来看,这一目标极有可能在8月23日的北京大学体育馆成为现实。

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之后,在国际乒联的斡旋和国际奥委会的批准下,原来的男女双打被男女团体所取代。尽管由于这一项目的改革让中国乒乓球队必然性地失去了再度包揽金银牌的可能,但在整体实力明显高于对手的情况下,对于东道主来说男女团体的锦标应该说要比双打更容易获得。

中国乒乓球队

男子团体:

参赛队员:王皓、马琳、王励勤,陈玘(替补)

主要对手:韩国、德国

王皓、马琳和王励勤分别排在最新一期国际排名的第1、第2和第4,三个人不仅实力高超,而且大赛经验丰富。在团体比赛中三个人都可以承担两盘单打比赛的重任,也可以相互配对进行双打比赛。在去年的团体世界杯和今年的广州世乒赛团体赛上由这三个人组成的中国男队都赢得了团体比赛的冠军。反观主要对手韩国和德国,多存在着三名参赛选手实力不平均的劣势。在三名参赛的韩国选手中,虽然柳承敏是超级球星,但是剩下两名球员吴尚垠和尹在荣难堪大任。一方面吴尚垠前一阶段因为伤病影响了训练,另一方面尹在荣实在是实力平平。而德国队的三名球员波尔、奥恰洛夫和苏斯也存在着同样的问题。波尔实力超群,可惜奥恰洛夫稍显不稳定,苏斯则状态非常一般。综上所述,乒乓球男团这块金牌对于中国男乒来说应该是十拿九稳的。

男子单打:

参赛队员:王皓、马琳、王励勤

主要对手:柳承敏、波尔、萨姆索诺夫

如果说中国包揽奥运会四金的存在什么阻碍的话,那么最大的困难就是在男子单打这个项目上。从1988年乒乓球正式成为奥运会比赛项目以来,中国队夺得了所决出的20枚金牌中的16枚,只有4枚没有得到。而这其中就有三枚是男子单打的金牌。在上届雅典奥运会上,中国选手王皓在决赛中不敌柳承敏,遗憾地屈居亚军。相对而言男线队员实力较为均衡,柳承敏、波尔和萨姆索诺夫这三大高手近来状态不俗,尤其是他们都憋着劲在奥运会上“搏一把”,所以王皓等三人的压力不小。不过从实力上来看,王皓日臻成熟,去年曾经赢得过世界杯的男单冠军,而王励勤和马琳是去年世乒赛男单的冠亚军,只要是正常发挥,应该可以帮助中国乒乓球队完成包揽四枚金牌的任务。

王皓,现世界排名第一。

今年24岁的王皓,早在1999年他16岁的时候,就获得过世界俱乐部团体冠军,亚少赛团体冠军。长期以来,效力于八一队的王皓都是国乒重点培养对象。四年前的雅典奥运会,王皓以4-1战胜王励勤进入决赛。决赛对手为韩国人柳承敏,当时柳承敏世界排名第三,而王皓在那之前对阵柳承敏的历史战绩为六战全胜,所有人都以为王皓胜利在握。王皓最终以2-4输掉了比赛痛失金牌。2007年的男乒世界杯,王皓在决赛中痛杀柳承敏,首次夺得自己职业生涯的单打世界冠军。

从奥运会设立乒乓球项目以来,中国男队赢得了迄今为止男子项目总共10枚金牌里面的7枚,丢掉的三个冠军都是男单,分别是1988年汉城奥运会、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以及上届的雅典奥运会。王皓今年肩负着捍卫国球男单尊严的重任。

王励勤 现世界排名第四

这次已经是王励勤第三次参加奥运会了,2000年悉尼奥运会,王励勤/阎森击败了奥运会男双卫冕冠军、队友刘国梁/孔令辉获得金牌。这对当时22岁的王励勤来说具有很重大的意义,这是他进入国家队7年后获得的第一个世界冠军。

王励勤在2001年大阪世乒赛之前,王励勤一直与世乒赛男单冠军无缘。那一年王励勤在大阪世乒赛男单决赛中以3-2胜队友孔令辉,首次夺得世乒赛男单冠军。随后王励勤在2002年釜山亚运会拿到了男单冠军。在2003年的巴黎世乒赛上,王励勤/阎森这对老搭档没有多少悬念,继续获得男双冠军。2004年雅典奥运会,王励勤在男单半决赛中不敌队友王皓。随后的日子里,王励勤在2005、2007年世乒赛上,再次获得男单冠军,实现了自己世乒赛男单的三冠梦想。

作为国乒的奥运会三朝老臣,王励勤非常渴望以一块奥运会男单金牌,来结束自己的职业生涯。最近两个月他的状态有所起伏,但相信经过最后几周的调整和磨练,王励勤能够以最佳的状态和精神面貌出战北京奥运会。

马琳,现世界排名第二

今年28岁的马琳,职业生涯最大的辉煌就是曾三次获得男乒世界杯的冠军。乒乓球在中国被称为国球,在全国比赛里夺冠被选手们一致认为难度远远大于世乒赛、世界杯这样的大赛,而到2007年年底之前,马琳已经连续八年摔队获得国内最高水平的赛事乒超联赛的冠军,乒超素有“得马琳者得天下”的谚语。

雅典奥运会上,马琳与队友陈玘搭档获得了奥运会男双金牌,这是马琳职业生涯的另一个辉煌的高点。马琳是右手直板反胶快攻结合弧圈型打法,属于型的选手,打法凶狠,非常善于在比赛中用脑子。马琳获得北京奥运会男团比赛冠军的希望非常大,而他能不能在对自己来说很可能是最后一次参加奥运会的关键时刻,在单打比赛中发挥出自己在乒超以及男乒世界杯上那种巅峰状态,去争取奥运男单金牌,我们热切地拭目以待。

女子团体:

参赛队员:张怡宁、郭跃、王楠,李晓霞(替补)

主要对手:新加坡、韩国、中国香港

与男团情况相类似,中国女乒在女子团体这个项目上同样有难以撼动的地位。张怡宁是上届奥运会两枚金牌得主,现在排名世界第一。王楠在悉尼和雅典奥运会上连续得到三枚金牌,去年又获得了女子世界杯和大王者杯的冠军,实力仍在巅峰期。小将郭跃也有参加上届奥运会的经验,她还是2007年萨格勒布世乒赛的女子单打亚军和2008年广州世乒赛的团体冠军成员。而主要对手新加坡(李佳薇、王越古、冯天薇)、中国香港(帖雅娜、林菱、柳絮飞)和韩国(金暻娥、朴美英、唐娜)的参赛选手实力不均衡,有明显的漏洞,即便是超水平发挥也很难从中国女乒手里抢走这枚金牌。

女子单打:

参赛队员:张怡宁、郭跃、王楠

主要对手:李佳薇、王越古、帖雅娜、唐娜、金暻娥

张怡宁、郭跃和王楠三名球员在最新一期世界排名榜上分别排名第一、第二和第五,三名球员均有丰富的大赛经验,其中张怡宁和王楠更赢得过奥运会冠军的殊荣。进入2008年以来,张怡宁的技战术磨合逐渐趋于稳定,心理素质更是强大到让对手恐怖;郭跃是女子男性化打法的标杆人物,在五月底刚刚赢得了国际乒联大奖赛韩国公开赛的冠军;而王楠尽管今年输给其他协会选手的场次多了一些,但这与她前一段时间缺乏系统训练有关,而经过了奥运会前的最后封训,她丰富的经验和强大实力同样可以帮助自己在奥运会上走得更远。

张怡宁 现世界排名第一

张怡宁奥运之路并非一帆风顺,2000年悉尼奥运会前,18岁的张怡宁凭借稳定发挥,已在人才济济的国乒初露锋芒。然而奥运名单出炉时,孙晋却凭借出色发挥以及亚洲区预选赛的出色战绩,挤掉了热门人选张怡宁。

在雅典奥运会决战中,张怡宁以4-0的战胜朝鲜怪球手金香美,获得奥运会乒乓球女子单打金牌,这也是张怡宁首次赢得奥运会乒乓球女单金牌。随后,她又与王楠搭档夺取女双金牌,成为继邓亚萍、刘国梁、王楠后,第四位包揽单、双打金牌的中国选手。2005年张怡宁夺得第48届世乒赛女单冠军,实现世锦赛、奥运会和世界杯的大满贯。

集这么多荣誉和头衔于一身,张怡宁的竞技状态依然是全世界女将里最出色的。张怡宁是继王楠之后的国乒现役第二代****,目前是国乒女线奥运阵容里状态最稳定,表现最出色的选手。在经常参加国际比赛一线战斗的核心队员里,张怡宁过去四年只输四场球的记录,而且有三场输的是没有奥运会参赛资格的中国香港选手姜华珺。今年张怡宁只参加了四站公开赛,她连续四次获得女单冠军。张怡宁将是国乒女线夺金的最坚实的中流砥柱。

郭跃 现世界排名第二

还不满20周岁的郭跃已经是第二次参加奥运会了,四年前郭跃和牛剑锋摘得雅典奥运会铜牌,年底她夺得了当时她职业生涯分量最重的单打冠军——乒联巡回赛总决赛桂冠。

发球好、抢攻好,前三板凌厉的郭跃是中国女乒的重点培养对象,2003年巴黎世乒赛她闯入女单八强初露锋芒,当年年底的乒联巡回赛总决赛她和牛剑锋配对夺得冠军。2004年第47届多哈世乒赛年仅16岁的郭跃就作为中国女队的主力出战,决赛中3-1力克中国香港名将张瑞,为中国卫冕考比伦杯立下战功。2005年上海世乒赛郭跃独得混双冠军、女双亚军和女单季军。2006年郭跃继续作为国乒绝对主力,参加了布莱梅世乒赛女团比赛,当时中国队获得冠军。

2007年萨格勒布世乒赛,19岁的郭跃在女单决赛中战胜队友李晓霞获得冠军。这为她争取北京奥运会参赛资格奠定了最坚实的一步。郭跃目前正全方位超越张怡宁,这次北京奥运会将是这名小将展现自我的绝好舞台。

王楠 现世界排名第四

2008年年初的广州世乒赛团体比赛之后,老将王楠已经获得了自己职业生涯的第23个世界冠军。她是国乒历史上获得世界冠军头衔最多的人。王楠的第一个世界冠军就是世乒赛女团冠军,那还是在19年第44届世乒赛上,当时她的队友是邓亚萍、杨影、李菊和王晨。在王楠之前,中国乒乓球队世界冠军最多的是邓亚萍,她一共拿到了18个,而王楠在两年前的不来梅世乒赛捧起考比伦杯时,就已经以第19个世界冠军成为“国球第一人”。随后王楠又拿到了萨格勒布世乒赛女双、世界杯女单与世界杯女团3项桂冠,将自己的纪录刷新至22冠。年初的广州世乒赛,王楠获得了她的第23冠。

王楠也是国乒的奥运三朝老臣,2000年悉尼奥运会上,当年22岁的王楠在女单决赛中击败队友李菊获得单打冠军;在当时的奥运会女双比赛中王楠与李菊搭档夺冠。四年前的雅典奥运会,王楠与张怡宁搭档获得女双冠军,但在女单1/4决赛中王楠1-4不敌新加坡选手李佳薇。第三次参加奥运会,王楠要克服许多困难,毕竟她现在是已经0岁的老将,不论精力还是综合实力都没法与自己巅峰时期相比。不过王楠的大赛经验依然是她最大的法宝,也是中国队囊括女线两块奥运金牌的重要保障之一。

中国奥运明星介绍---中国女子排球队

中国女子排球队参赛名单:

领队:徐利

主教练:陈忠和

教练:俞觉敏、张建章、包壮

队医:卫雍绩、王凯

管理:戴婉华

运动员:冯坤、魏秋月、赵蕊蕊、薛明、徐云丽、马蕴雯、周苏红、刘亚男、杨昊、王一梅、李娟、张娜

姓名:陈忠和(Chen Zhonghe)

性别:男

生日:1957.10.2

籍贯:福建

职务:国家级教练

姓名:杨昊 Yang Hao (中国)

性别:女 籍贯:辽宁大连

生日:1980.3.21

身高:1.83米

体重:75公斤 项目:排球 主攻

中国女排主力主攻手,虽然身材不高,但是力量很大,弹跳好,心理素质过硬,关键时刻敢于出手。她的得分手段多样,大力的跳发球也很有特点,曾经有“郎平第二”的美誉。

姓名:赵蕊蕊 Zhao Ruirui (中国)

性别:女 生日:1981.10.8

出生地:江苏南京

身高:1.米

体重:75公斤 项目:排球 副攻

中国女排的“第一高度”,在2003世界杯的技术统计排名上,赵蕊蕊的扣球列第一,拦网列第二,得分列第六,拥有1米96的身高,扣球出手点高,同时又擅打快球,拦网能力也很出色,2002年的一次重伤几乎毁了职业生涯,但是近年来进步神速,成为了队中头号得分手。

姓名:冯坤 Feng Kun (中国)

性别:女 籍贯:北京

生日:18.12.28

身高:1.83米

体重:75公斤 项目:排球(二传)

1990年12岁时开始练排球,教练王勤、张常潮;1994年入选北京队,教练李文秀;1995年入选国家队,教练郎平。主攻手出身,是继杨锡兰之后最好的二传手,也是中国女排历史上身材最高的二传手,她是本届中国女排的灵魂和核心,冯坤头脑灵活,思路开阔,在2003女排世界杯的技术排名上,以平均每局有效传球10.38个名列第一。除了传球之外,主攻手出身的冯坤擅打两次球,常常能够自己直接得分。2004年率领中国女排夺得雅典奥运会金牌并荣膺最有价值球员和最佳二传。

姓名:周苏红 Zhou Suhong (中国)

性别:女 生日:19.4.23

出生地:苏州

身高:1.82米

体重:75公斤 项目:排球 接应二传

在国家队,他的位置是接应二传,在2003世界杯女排的扣球榜上,她排名第六,是中国队仅次于赵蕊蕊的扣球手,2003联赛中,他曾经获得最佳扣球奖;而在防守中,曾经打过自由人的她是张娜之外的第二个防守点。

姓名:魏秋月 Wei Qiuyue (中国)

国籍:中国 性别:女

生日:1988年9月26日 身高:1.83米

体重:72公斤 项目:排球(二传)

作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适龄球员,其身体条件和潜力为行家称道,打法与冯坤相似,属进攻型二传。

2007年首度出任中国女排主力二传,随队夺得了瑞士精英赛和总统杯的冠军。

姓名:刘亚男 Liu Yanan (中国)

性别:女 生日:1980.9.29

出生地:辽宁大连

身高:1.86米

体重:73公斤 项目:排球 副攻

刘亚男是中国女排主力副攻手,2003年世界杯冠军队主力成员,来自辽宁,特点是技术全面,发挥稳定,跑位灵活,擅打“背飞”、“背快”,拦网出色。早年曾经打过二传和接应二传,这也锻炼了她全面的技术。

姓名:徐云丽 Xu Yunli (中国)

籍贯:福建 性别:女

生日:1987.8.2

身高:1.96米

体重:75公斤 项目:排球

司职副攻的徐云丽扣球高度为3.20米,拦网高度为3.06米,拦网是她的特长。表面安静,但有一股男儿气和霸气的她有一股不拼到底不罢休的劲头,不过在进攻和反应上徐云丽还有待提高。

姓名:薛明 Xue Ming (中国)

籍贯:北京 性别:女

生日:1987.02.23

身高:1.93米

体重:68公斤 项目:排球(副攻)

年仅17岁的薛明身高1.93米,身体素质和技术打法都与赵蕊蕊相似。薛明2001年入选北京女排一队,2003年逐渐成为北京队主力阵容并被选入国家青年队。许多专业人士都很看好薛明,认为她具有不小的潜力和发展空间。中国女排国家队主教练陈忠和也曾表示薛明是一名非常有发展潜力的小将。

姓名:张娜 Zhang Na (中国)

籍贯:天津市 性别:女

生日:1980.4.19

身高:1.81米

体重:70公斤 项目:排球(自由人)

天津籍选手,作风顽强,是中国女排队中唯一的自由防守人。她防守面积大,一传到位,擅长高难度救险,是国内当之无愧最出色的自由人,在2003世界杯自由人排名中,她以66.18%的防守成功率名列第二,是中国女排的“关键人物”之一。2004年雅典奥运会被评为最佳一传。

姓名:马蕴雯 Ma Yunwen (中国)

籍贯:上海 性别:女

生日:1986.10.19

身高:1.89米

体重:69公斤 项目:排球(副攻)

2002年被选拔到上海女排。由于从篮球改行排球,基础比较差。但她的聪明弥补了许多不足。今年全国排球联赛,她已经成为上海队的绝对主力副攻。中国女排主教练陈忠和也看好这名年轻队员:“她现在还嫩些,但她有一定的高度,潜力比较大。”

姓名:王一梅 Wang Yimei (中国)

籍贯:辽宁 性别:女

生日:1988.01.11

身高:1.90米

体重:80公斤 项目:排球(主攻)

王一梅在国青队就是主力队员,曾夺得2003年亚洲少年女排锦标赛的最有价值球员。身高与力量俱佳王一梅终于在2005年正式入选国家队,经过两年的磨练已经逐渐占据了中国女排主力主攻的位置,她的扣球高度达到3米15,拦网高度为3米02。

姓名:李娟 Li Juan (中国)

国籍:中国 性别:女

生日:1982.4.10

身高:1.87米

体重:72公斤 项目排球(主攻)

特点:基本功扎实,发挥稳定,能攻擅守,是一名技术全面的主攻手

作为雅典奥运会之后入选国家队的新人,李娟同样凭借多面手的表现在国家队赢得了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