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邓卓翔:伤病是无法回避的话题,让我痛苦也让我成长
2.吕征再炮轰北体大,足协为什么不用银行流水账证明?
3.北京体育大学就读体验
邓卓翔:伤病是无法回避的话题,让我痛苦也让我成长
17岁就踢上了中超联赛,18岁成为中超主力并斩获首球,21岁进入国家队并穿上了10号球衣,国脚生涯的前两粒进球,对手分别是韩国和法国,22岁作为中场核心拿到中超联赛冠军……这是22岁之前邓卓翔的履历,放在任何时间段的国内足坛来看,虽然不能说是多么卓越,但也绝对可以说是非常不可思议的。
然而,在这样的高光表现之后,老天似乎和邓卓翔开了一个玩笑,2011年8月他因伤病退出国家队。在随后几年的黄金运动生涯里,伤病成为了他挥之不去的阴影,2011年和2015先后经历的两次重伤,成为他职业生涯进一步发展的阻碍。从主力到替补再到无球可踢,从中超到中甲,他体会到了从天堂跌落至谷底的痛苦,同时也让他逐渐从一个大男孩成长为了一个真正的男人,会更加从容地去面对困难、处理问题。
由于疫情的影响,身为武汉人的邓卓翔和家人在外地无比地想念着自己的家乡,看到全国各地医护工作者来到武汉援助,他非常感动,同时也默默地在为武汉加油。目前回到了武汉的邓卓翔时刻都不忘保持日常训练,期待着抗疫战争尽快取得胜利,期待着快点归队,期待着新赛季能够早点打响,期待着继续自己的职业生涯,期待着将自己的经验传授给更多的年轻人。
近日,刚回到武汉没多久的邓卓翔接受了本报的独家专访,聊起了他前十四年的职业生涯,关于韩国队的那粒进球,关于那些年受伤后的心路历程,关于那些挥之不去的流言蜚语,以及自己的未来……
▲如今的邓卓翔也在经营自己的运动康复工作室
◆《足球》:邓卓翔你好,你是土生土长的武汉人,在这次疫情发生时,你身处何地?是如何度过这两个多月的?
邓卓翔:在随球队(北京北体大)冬训结束后,就和家里人一起去海南了,在武汉封城之前没能回到武汉,所以就在海南度过了这两个多月。在隔离了十四天后,一直都待在酒店里面,基本生活是没有问题的。
◆ 作为一名长期在外征战的职业球员,听到武汉封城之后,当时第一想法是什么?
首先觉得不管疫情发生在哪里,都是一件很悲伤的事情,何况它在我的家乡武汉。因为很多家人朋友都在武汉,很担心他们,同时希望疫情能早点过去。其实,我也有武汉的朋友轻度感染了,看到朋友当时的情况,确实心里很不好受。
◆ 这段时间是如何保持自己的状态的?
球队那边每天都会发训练过来,我每天就按照那个来自己训练,保质保量地去完成。
◆ 这两个多月,应该是你在家里待得时间最长的时间了,有没有什么感悟?
我觉得还是生命高于一切,人只有活着才有希望。在这种重大疾病面前,没有什么比和家人在一起、家人的平安 健康 更重要的了。
◆ 最近两个月关于武汉、关于疫情,有没有什么难忘的事情?
每天看到新闻上的那些数字,都很难受,感觉生命非常脆弱。好在国家在抗击疫情方面做得很好,全国各地都在援助武汉,特别是那些冲在一线的医护工作者们,他们是英雄,这让我们非常感动。另外特别想说的就是,这个疫情不光发生在武汉,与全国甚至是全世界都是息息相关的,在这个过程中,也有一些对武汉不好的声音,作为一名武汉人,有时候还是会觉得很难受。
◆ 4月8日武汉已经解封了,你什么时候回的武汉?回武汉之后做的第一件事是什么?
11日就回武汉了,当时和家人商量了一下还是觉得要回家,毕竟外面待得再久也没有家的感觉。第一件事?回到家就是洗澡睡觉,睡了近两个月最舒服的一觉。这几天基本上都在家里,因为小区还没彻底解封,出去也挺麻烦的。
▲武汉解封
◆ 《足球》:这一晃,你已经在职业联赛征战了十四年了,怎么评价一下你之前的职业生涯?
邓卓翔:总体来说,还是感觉有点大起大落吧。最开始在武汉光谷,感觉我一辈子都不会离开武汉去别的地方,但是2008年遭遇了退赛,2009年裴导(裴恩才)将我们几个武汉的带到了江苏,年底就直接进了国家队,并且表现不错。2010年和鲁能一起拿了联赛冠军,但是第二年就突然一下遭遇了伤病,再从舜天去申花之后又遭遇了伤病。可以说,伤病是我职业生涯不可回避的问题。
◆ 在俱乐部方面,有没有让你印象深刻的瞬间?
如果说印象最深刻的瞬间,那肯定是2008年退赛了,退赛对武汉队、武汉球员的打击还是很大的。其他的主要也集中在刚踢球的那几年,那时候踢球早,2006年17岁开始踢中超,第二年有了第一个中超进球,2008年退赛后去了江苏然后就进了国家队,随后在鲁能拿到冠军。
◆ 最开心的时刻呢?
最开心、最单纯的时刻当然是2006年-2008年在光谷时期,那时候一起踢球的全都是从小一起长大的哥们儿,对足球的理解非常单纯,没有掺杂其他任何东西,包括2009年在江苏和2010年在鲁能也是一样。总体来说,在受伤之前那段时间,都算是比较开心的。
◆ 走过了很多俱乐部,有没觉得自己在哪里留下过遗憾?
也不能说是遗憾吧,就是中国足球对于伤病、医疗上面的忽视可能会有点,但是这都是自己经历的东西,不可能回到过去,也不可能忘掉,一切都没法重来。
▲北体大时期的邓卓翔
◆ 因为伤病,2017年不得不从中超踢到中甲,当时有没有心理落差?
没有落差。2017年和申花还有合同,之前有近两年的伤病期,所以租借去了黄海保持状态,那一年在黄海踢得还比较顺利。之后2018年高导(高洪波)给我电话说去北控,我一看是高导就同意了,其实当时还是有很多中超球队找我,但是我选择了跟随高导。
◆ 上赛季,在北体大取得了第八名,对球队、个人的表现怎么评价?
其实去年球队冲超的希望还是很大的,但是赛季初浪费了一些机会。个人而言,主要还是赛季初小腿受伤休息了一个多月,所以上半程受到了影响,但是下半程我基本上都打了,状态也挺好,好像我参加的比赛最后的结果都还不错。
◆ 你前面也说到了高洪波,你觉得他是怎么样一个教练?
最早认识高导是在2009年入选国家队的时候,那时候高导算是比较年轻的教练,所以他征召了很多年轻球员,85后球员很多。当时球队的目标很一致,氛围很好,我们合作非常非常愉快,建立了很纯粹的师徒关系。他一直都是我的恩师,对我们非常器重,我们之前也非常了解。现在虽然见面不多,但是逢年过节都会联系。另外,我遇到什么事很难解决时,都会问问他的意见。
▲舜天时期的邓卓翔和高洪波
◆ 《足球》:大家对你印象最深刻的就是2010年东亚杯对韩国的进球,你对那场比赛还记得清楚吗?
邓卓翔:前几天还有人问到我那个进球,其实在那之后每当聊到国足、聊到韩国,好像都会提到那个进球。我记得那个时候国足的整体氛围都很轻松,可能是因为中国足球刚经历了反赌扫黑风波,是最混乱的时候,所以对国足期望不高,给了我们比较宽松的环境,所以有了那个进球、对韩国的大胜以及东亚杯的胜利。在东亚杯夺冠后,我记得奖金是50万美金,最终团队的决定是所有国足成员,不管是主力球员还是替补、教练员或是后勤团队,一起平分奖金,当时的氛围真的非常棒。
◆ 之后6月份热身赛对法国那场比赛也非常经典,你打进了一粒非常精彩的任意球,战胜了世界杯亚军,当时是什么情况?
那是南非世界杯之前,法国找我们热身,因为他们上一届找过我们热身最后拿了世界杯亚军,所以可能是想延续这个好的运气吧。我的那个任意球对于守门员来说确实很难守住,球有点飘,加上运气好,进了。不过比赛获胜也是有原因的,因为我们那一届年轻球员很多,大家拼劲都很足,并没有因为对手很强而缩手缩脚,我们当时的想法是“你们是世界杯亚军,我们什么都不是”,最终大家团结一致,用这个心态拼下了法国队。
◆ 外界当时把你称为“国足最强10号”,对此你怎么看?
这个谈不上,足球是十一个人的运动,还有教练团队和后勤人员,是一个大团队的事情。我们当时就是靠整体,大家彼此间都非常信任,加上高导坚持传控足球打法,所以那段时间国足会有一个比较好的状态。现在看来,我们那一批人都比较受益。
▲东亚杯对阵韩国,邓卓翔的进球让人铭记至今
◆ 在国足时期,有没有什么遗憾?
说一说2011年亚洲杯吧,当时赛前高导就说过,亚洲杯就当是练兵,我们的目标是之后的世预赛。所以大家心态都比较放松,球队打法也比较成熟了,亚洲杯之前还在热身赛3比2赢过上一届冠军伊拉克,状态非常好。记得在第一场赢了科威特之后,我们没有想那么多,所以在第二场比赛首发上做了四个位置的轮换,最后输给了卡塔尔,谁知道赛后突然一下舆论压力就变得非常大了,当时我们觉得很奇怪。最后一场打平了没出线,算是在国足比较遗憾的一件事。
◆ 2011年8月因伤退出国家队后,当时有没想过下次再回到国家队?
肯定的,当时还很年轻,想到应该要不了多久就伤愈了,然后就能够回归国家队。但是没想到,因为伤病,随后的职业生涯没有按照我的预期进行发展。
◆ 去年还看到你发了88年龄段国少聚会的照片,这样类似的聚会多吗?
本来去年年底还要聚的,但是当时王大雷他们要踢足协杯,加上国家队集训,所以聚会推迟了。其实私下小范围聚会还很多,但是人数较多的聚会暂时还没有,不过大家一直在找机会,希望能聚到一起聊聊以往的故事。
◆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武汉卓尔队又开始为国家队输送人才了,明天、刘云等武汉籍年轻球员在国足开始崭露头角,对此你怎么看?
这当然是好事,这是一个积极的信号,希望他们能在国家队站稳脚跟。同时,也说明武汉足球正在复苏,现在武汉还有湖北省内一些城市的足球发展都非常好,都走在全国前列,武汉足球也将会越来越好。
▲武汉光谷时期的邓卓翔
◆ 《足球》:外界也经常说你是“被伤病毁掉的天才”,你认同吗?
邓卓翔:我不是天才,因为天才是不需要经历这些的。但是,伤病确实对我的影响非常大,不管是在踢球状态还是心理上,都会一定影响。在伤病出现之前,感觉做什么事都是顺风顺水,但是受伤之后,很多事情外人都无法想象和体会,只有靠自己熬过来。
◆ 能简单说下你经历过得几次大的伤病吗?
第一次是2011年8月,当时是脚踝的四个游离骨掉在了关节腔里面,但是拍了CT没人看出来或者是没有在乎,说只是骨挫伤,后来慢慢地打封闭比赛训练,10月份再次受伤。又有了积水、加上韧带撕裂,脚踝被卡住了,直到第二年4月才去德国手术,当时德国的医生都说“从来没见过这种伤病”。到了年底我在最后一轮联赛复出了,但伤情又出现了反复,直到2013年下半年才再次复出。
第二次是膝盖问题,2015年4月刚打了几场比赛后发现膝盖不舒服,应该是肌腱劳损把髌骨带脱了,磨到软骨了,导致了膝盖受伤。但当时在诊断上没有做出对伤病康复有利的决策,最后直到10月份去重庆找了力帆的队医,才找到了病根做了手术,直到2016年下半年才慢慢恢复。
◆ 你是怎么样从伤病中走出来的?
作为一名球员,对于伤病能做的很有限,状态不好可以调整,知道怎么训练,遇到伤病能做的很少。其实,我的职业生涯看似有十几年,但是其中的黄金时间大概有四年在跟伤病做斗争,而足球生涯里面这四年还是非常重要的。不可否认的是,伤病对于人的身心打击还是蛮大,因为你刚刚有一个向上升的趋势,突然又经历伤病,别人没办法帮我去承受这个,只能自己慢慢走过来。
◆ 最困难的时候,你有没想过放弃足球?
放弃的念头偶尔也会有,特别是在受伤之后恢复的那个周期,对于人的摧残还是很大。但是放弃的想法很快被自己消除掉,当时我时刻告诉自己:“为什么走不过去?为什么要放弃?你还行!”一个人不可能没有负面情绪,只有正面情绪也是不可能,它们会相互影响,但是我相信正面情绪最终会战胜负面情绪!
▲饱受伤病困扰的邓卓翔
◆ 这些伤病对你现在还有影响吗?
谈不上影响,现在就是尽量维持身体状态,保持一颗积极向上的心。现在踢球的话,就是踢一场是一场,踢一场赚一场,伤病太难把握住,很难避免它。只能想得比较淡一点,尽力做好自己,坚持每天训练,并且保持训练完之后恢复以及矿物质维生素补充,争取延续自己的职业生涯。
◆ 和伤病相伴的,还有各方面的质疑,你是如何应对的?
那个时候也很傻,会看到有一些特别不真实的报道,说看不到也不可能。不过当时看到之后又没有第一时间回应,有些传言还传得很邪乎,那时候真的是只能自己在家骂骂人。现在回过头来想想,如果当时站出来正面回应一下,也许会少一些不明真相球迷的误解。
◆ 凡事有另外的一面,经历伤病之后会让你更加成熟吗?
其实,我骨子里是一个想法比较简单、希望安静平淡的人。不过经历了伤病和起起伏伏之后,我现在想法会多一些,做事会考虑更加周全,不像以前由着自己的性子,现在更希望把事情做的更圆满一些。
◆你觉得如果没有伤病,自己职业生涯会是什么样的走势?
这个没法预估,毕竟你不可能把过去不好的东西都剔除掉,而只经历好的。不管是好的坏的,这都是我三十多年来不可忘记的财富,对,我觉得是财富。让我和没经历过这些的人有不同的看待事物的想法,再次遇到类似的困难时,我会知道怎么去应对。
▲如果没有伤病,他是否能够“飞翔”更高?
◆ 《足球》:平时除了踢球之外,还有些什么爱好?
邓卓翔:其实我的生活比较简单,基本上没有什么业余生活。平时喜欢看看、听听音乐,更多的时间就是在待在家里陪陪老婆孩子和家人,偶尔也会和朋友聚聚聊聊天。
◆ 现在小孩多大了?会刻意让小孩接触足球吗?
小孩两岁多一点了,有时候家里人没事让他踢踢球,然后我要是在家也会陪他踢上两脚。但是至于他今后是否会走上职业足球道路,我觉得还是顺其自然,要是他自己喜欢我当然支持,如果不喜欢我也不会强迫他。毕竟我们80后这一代人在 育儿 方面可能和老人不一样,更多的是让他选择自己的路。
◆ 你从小到大有没什么特别梦想或者是想从事的行业?现在实现了吗?
其实,我小时候的梦想是做一名医生。不过,现在我在做运动康复行业,也算半个医生吧。
也看到了你2017年才开通微博,简介是“一个被足球耽误的运动康复师”,为什么会这样写?
之前一直没开微博是不想看到一些负面的东西,随后朋友说可以开着看看,所以就开通了。简介上,就是随便写的一个段子。因为我在2015年受伤期间,和朋友一起开了一个关于运动康复的工作室,到现在都有五年多了。
◆ 运动康复工作室?能否简单介绍下?
可能是因为久病成医的原因吧,经历了那么多伤病之后,对于国内外运动康复这块有了一些了解,所以后来和朋友一起于2015年在汉口开了第一家运动康复工作室。这个不光是面向职业运动员受伤(非疾病)后的康复,对于那些对运动有要求的普通老百姓也是受用的。
在国内现有的医疗观念里面是没有运动康复这一说的,包括医院的康复科也只是简单的康复而已,没有说在受伤之后尽快恢复运动能力。我们这个团队就是通过合理的治疗让运动员减少受伤的几率,能在第一时间处理急性运动损伤,特别是损伤术后的运动员,更应得到更加系统的康复,缩短治疗周期,让运动员更早重返赛场,延长比赛寿命,所以我也觉得做这个领域非常有意义。
◆ 现在工作室经营得怎么样?
因为这算是一个比较新兴的行业,所以还需要更多的时间和人力去做。现在已经在武昌又开了一家分店,目前运营得还不错,可以说是越来越好,因为我们主要是做口碑,品牌都是口口相传,从来没有花一分钱在广告投放上面,很多人都是慕名而来。
▲国脚们去邓卓翔的运动康复工作室
◆ 《足球》:你现在和北体大的合同到期了吗?接下来有什么打算?
邓卓翔:嗯,确实去年底和球队的合同就到期了,不过一直都在谈续约的事宜,因为疫情的原因暂时耽搁了。现在球队还没有集合,加上北京暂时去不了,所以就只能先在武汉自己保持训练维持状态,等到疫情结束解封之后,再去和球队谈续约的事情。
◆ 你现在已经31岁,对于一个职业球员来说,其实还是黄金年龄,对于接下来的职业生涯,有什么想法?
31岁不算太老,确实是属于一个足球运动员比较成熟了的年龄段,在今后的职业生涯里,我更多的是会把自己的经验、想法告诉年轻球员,希望对球队和年轻球员的未来有一些帮助,让他们尽量少走弯路,这才是更重要的事情。至于你说的比赛成绩、荣耀,我也基本上都拿过了,不会过多地去追求。
◆ 现在武汉足球的青训非常火热,几乎每个职业队的一线队或梯队中都会武汉籍的球员,你作为一个从武汉走出去的球员,有什么想对年轻人说的?
足球这项运动最重要的就是多思考,脑子比其他的更重要。在足球的各个方面,都需要不断去思考,去做出正确的决定,才能取得进步。
◆ 除了踢球、做运动康复之外,将来还有什么打算?
在青训方面还是有想法去做的,但是现在大部分时间在踢球,加上小孩还小,暂时没有那么多精力去做。等小孩长大了之后,我可能会去考证,做青训方面的工作。毕竟踢了这么多年球,对于足球还是有自己的想法和理解,希望将更多先进的理念传授给更多的年轻人。同时,国家培养了我们这些职业球员,也是我们回报国家、回报中国足球的时候了,希望通过自己努力,让中国足球越来越好。
吕征再炮轰北体大,足协为什么不用银行流水账证明?
1985年2月25日 出生于北京;
2004年进入山东鲁能一线队 ,共随队三次获得中超联赛冠军和一次足协杯冠军,共代表山东鲁能队出场198次,攻入29球。
2014年12月14日,吕征正式转会至上海绿地申花 ,跟随上海申花获得一次足协杯冠军。 2018年,加盟北京北体大足球俱乐部。
一切都源自于去年年底与北体大俱乐部总经理孙哲东的一次面谈 ,根据吕征的个人描述,正是由于这次火药味很浓的谈话,让他毅然决然选择退役, 那么到底在这次谈话中,两个人都说了什么呢?
1、关于出场时间:
孙哲东: 质疑吕征的出场时间,认为出场时间比进球更重要,吕征在2019赛季只出场四次数据很差!
吕征: 自己出场四次200多分钟,就进了五个球,自己的贡献有目共睹!
2、关于上场时间的决定权:
孙哲东: 质疑吕征的出场时间,认为其出场时间不足!
吕征: 出场时间根本就不是自己说了算,谈话中,孙哲东赤裸裸的威胁自己说他有权利决定自己是否出场,以及去留问题,这更说明了根本不是自己不上场,而是被孙哲东所操控!
吕征的这第二次出击,如果最终证明是事实的话,那么对于北体大将是致命的打击:
5月23日上午,中国足协官方宣布共有11家俱乐部因为欠薪等原因被取消职业联赛注册资格,其中便有曾经大名鼎鼎的辽足! 由此足可以看出足协政治俱乐部不规范行为的决心,那么 一旦吕征举报的北体大工资奖金表一事属实,那也就意味着足协依然没能除恶务尽,不能说颜面扫地,但最起码有走过场之嫌!
中国足球冲出亚洲走向世界的历程有些过于漫长了,老百姓从期待支持到失望透顶,一次次的在透支着国人的忍耐极限!而国足的一次次的所谓刮骨疗伤,目前看起来也还远远没有任何实质性的进展和效果!
到底是像某些人说的黄种人就不适合踢足球,还是因为确实是我们体制内部深层次原因所致?但愿,吕征的这次举报可以引起足协的高度重视,不要再一次毫无缘由的草草结束了事!
其实把欠薪,黑白合同,薪酬水平管起来没多难。关键是一碗水端平!所有俱乐部都找保人(解决欠薪)。俱乐部从银行开出不可撤销期票给足协。足协给每个球员,教练直接办个卡。每月俱乐部报分配方案。足协监督。凡不是这个卡的收入都是不合法的。凡是在足协备案合同按这个办。黑白合同足协讲明不保护。打到国际足联也没用。
银行流水当然有了……
吕征两年前就因为奖金不满意,玩过不签确认表这套,知道当时告到足协的是谁吗?申花……
申花是出不起他一点奖金的主吗?
知道为啥申花之后就没中超队敢要他的道理了吧?
因为这请的哪是个球员,这分明是请了个大爷得供着啊……
开玩笑,真用流水来证明,那还怎么“圆”回足协想要的结果,不连解释权都没了么?
北京体育大学就读体验
我是北京体育大学的一名学生,在北京体育大学就读的几年中,我对母校的感情愈加深厚,我个人对在北京体育大学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有着不同的个人感受,下面我将分几个方面来介绍我的母校和我的就读体验,希望能够带领大家对北京体育大学有所了解。
学生证
1、 学校概况
北京体育大学简称“北体大”,是由国家体育总局直属的全国重点院校,是体育类院校中唯一一所211工程院校,也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
北京体育大学是所有体育生的梦中情校,俗称“体育生眼中的清华北大”,也因此,北京体育大学每年为国家体育事业的发展发挥卓越贡献,为国家输送大量优秀运动员,在国际重大赛事中取得不俗成就。就2022北京冬奥会而言,夺得奥运奖牌的运动员武大靖、任子威、隋文静、韩聪等多名运动员都来自北京体育大学。
学校西门
除优秀的运动员之外,北体大还培养大批优秀的教练员,校内的体育教育学院就是专门的“教练员培养基地”,从体育教育做起,为国家体育事业的发展添砖加瓦。
此外,北京体育大学还设有运动人体科学院、心理学院、运动医学与康复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人文学院、体育商学院等多个学院,学科布局设计教育学、理学、医学、管理学等9个学科门类,培养各个方向的优秀人才。
冠军之路
2、 校园建设
北京体育大学占地面积约75.5万平方米,是北京市占地面积排行第三的大学。校内有两栋教学楼、一个图书馆以及一百多个大大小小的运动场馆,分布在学校的各个角落。
一教是全校学生上理论课程的主要场所,一共五层,教室呈“口”型分布,中空。去年刚建成电梯,每个教室都设有空调,可以供学生自习至晚上11点。二教最大的用处是机房,用于上英语视听说课等需要上机的课程和上机考试。
教学楼
图书馆共4层,内设空调,藏书丰富,尤其是体育类书籍、报刊。图书馆用线上选座系统,入馆需要刷学生卡,入座需要签到,不过图书馆座位数量不够富余,每当期末考试月来临,总是“一座难求”。图书馆一层还设有打印店和咖啡机、开水房,方便同学们学习之余打印资料和补充水分。
图书馆内
北体校内运动场馆极多,除了普通的田径场、网球、足球、排球、篮球场,还有体操馆、举重馆、跆拳道馆、拳击馆、气膜冰场等等数不清的室内场馆,不过这些室内场馆普通学生一般无法进入,仅供上课和训练使用。校内最受欢迎的场馆当属“网球综合馆”,它是北体大校内的免费健身房,跑步机、椭圆机、动感单车、以及各种器械一应俱全,每天傍晚都能看到网球综合馆外大排长龙,都是等待运动的少男少女。
网球综合馆
3、 食堂
北体只有一个主食堂,一共三层,一层主要是基本伙,便宜量大,有时三五块钱就能美美饱餐一顿,二层汇聚全国各地美食,从宜宾燃面到海南鸡饭,从福建小吃到重庆小面,一应俱全,菜品丰富,三层有清真食堂和最美时光西餐厅,西餐厅内装潢时尚,虽然价格相比于其他窗口稍贵些,但是菜品精致不输外面的餐厅,且用餐环境很好,也是很受学生们欢迎的餐厅。不足之处也和图书馆一样,是空间不足的问题,早晨11点15或12点下课以及下午6点下课是用餐的高峰期,食堂挤得水泄不通,座位同样一座难求。
三楼自选
清真麻辣香锅
二楼炒面
除主食堂外还有小白楼餐厅和西餐厅两个餐厅,食物同样美味,不过都面积较小,无法容纳很多学生。
小白楼炒饭
4、 宿舍
北体宿舍分750、900、1200三个等级,三个等级的宿舍均为6人间,上下铺,有空调,宿舍6人共享一张大桌子,每人有一个柜子,楼道里有公用洗衣机。区别之处在于900价位的宿舍多一个阳台且面积较大,1200价位的再多一个独卫且面积更大,不过就算有独卫,洗澡也需要去公共澡堂。校内有一个公共澡堂,离公共澡堂较远的宿舍楼内会有小澡堂。澡堂也是前两年刚加了隔板,没有帘子。公共澡堂旁边有水房,学生们可以洗澡顺路打个开水回宿舍。
宿舍环境
5、 学校周边
北体位于北京市北五环边,旁边的地铁站是上地站,距离学校北门400多米,附近的公交车站是西门对面的北京体育大学站和西南门旁边的正白旗站,距离都很近,因此交通十分方便。北体边上就是清华大学和圆明园,过了这两处差不多就来到了五道口,因此有很多同学骑行到五道口吃饭逛街,不到半个小时的骑行里程。北体到中关村也很近,与到五道口差不多的路程,中关村有海淀医院、小吃街食宝街和领展购物中心等多个商场,也是北体同学常去的场所。更近一点还有上地华联购物中心和清河万象汇,这两个商场都能从北体步行直接到达,十分方便。
食宝街
6、 师资教学
北京体育大学的任课老师几乎都是名校博士生或是海外留学归来,资历更老的老师更是行业内的顶尖人物,师资力量不容小觑。校内的教学设备,各种实验仪器、教具、教学环境同样十分完备。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一名学科生(非体育生),北体会安排两个学期的体育选修课,有拳击、网球、游泳、健身健美、跆拳道等等多种体育课供学生选择,并且任课教师很可能就是退役的世界冠军或知名运动员等。
跆拳道课
7、 就读体验总结
我认为在北京体育大学就读,大的方面我都很满意,无论是校园环境还是教学质量,我喜欢北体大永远充满青春活力的校园氛围,喜欢这个学校展现着青春荷尔蒙的俊男靓女,喜欢学校时常为学生们考虑,为离家的学子带来温暖;不过,还是有很多不足的地方,比如很难占到位子的食堂和图书馆,比如不对学生开放的场馆等等。这些好与不好,构成了我亲爱的母校。
总结:我认为在北京体育大学就读体验还是很不错的,北京体育大学是一所值得报考的大学,欢迎学弟学妹们踊跃报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