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人怎么看待2008年北京奥运-外国人评价08年奥运会

tamoadmin

1.08年西班牙男女篮就用眯眯眼拍照天将雄师三只松鼠不要偷换概念

2.怎样向外国人介绍2008年奥运会?

3.奥运会给中国带来什么影响,外国人对中国有新的认识吗

4.2008年北京奥运会如何帮助外国人了解中国文化

08年西班牙男女篮就用眯眯眼拍照天将雄师三只松鼠不要偷换概念

外国人怎么看待2008年北京奥运-外国人评价08年奥运会

最近雄狮少年还有三只松鼠的事闹的沸沸扬扬,2008年奥运会西班牙篮球国家队的定妆照就做出眯眯眼这个带有歧视的动作,大家怎么看?

08年这个也被网友议论纷纷,国外有个网友发文如下:

这个国外网友发文正解了,忽略 历史 等因素,nigger在意义上确实就是指黑人的意思,没有任何歧视。但结合了 历史 和现实因素,nigger这个词就是带有歧视。

同理,华人确实有眯眯眼,眼睛小、眯眯眼是正常,但结合当时美国的 历史 现实因素,做这个动作就是歧视。

所以现在有人跳出来说“难道我眼睛小就不配当中国人吗?”,这纯属是偷换概念、扭曲本意,不排除这是为外国人洗地而找出的新点子,将舆论带偏离,让雄狮少年和三只松鼠这件事最后不了了之。

我这里说的偷换概念是指大家不要被这些舆论带偏离了,因为由始至终都是在指责雄狮少年、三个松鼠这些资本方和品牌方的问题,本身没有问题,网暴是不对的,但如果连本人都做出这样的动作,我不知道她意图何在。

怎样向外国人介绍2008年奥运会?

北京正全力以赴筹备奥运,力争把第29届奥运会办成一届“高水平、有特色”的奥运盛会。相关进展情况简要介绍如下:

奥运场馆建设:第29届奥运会自2008年8月8日起,历时16天,共进行28个大项,302个小项目的比赛,使用37个比赛场馆和63个训练场馆。在37个比赛场馆中,除在香港、上海、青岛、天津、秦皇岛和沈阳等城市分别设有1个场馆外,其中31个均设在北京,包括新建场馆12个,改扩建场馆11个,临时场馆8个。

奥运票务销售:2008年北京奥运会预计门票总量900万张,可售门票700万张,含开闭幕式门票18.2万张。可售门票中的20%-25%将由北京奥组委通过各个国家和地区奥委会销往海外。奥运会比赛门票最低价为30元,最高价为1000元。其中,预赛门票最低价为30元,最高价为300元;决赛门票最低价为60元,最高价为1000元。奥运会开幕式门票最低价为200元,最高价为5000元;闭幕式门票最低价为150元,最高价为3000元。

住宿设施:预计在2008北京奥运会期间,境外来京人数将达到50-55万人次,其中奥林匹克大家庭成员约5万人次左右,奥运会观众约26-32万人次,以旅游为目的入境游客约15-20万人次。因此,住宿将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问题。

交通:北京为进一步改善交通环境,正在扩建机场,修建新地铁、新环路和八条新的高速公路。到2008年,北京的高速公路将由目前的500公里增加到718公里,城市轨道交通也将由目前的114公里增加到300公里。此外,北京市交通管理部门已制定了奥运会期间的交通规划,并将设置奥运专用通道。届时,北京将保证让参加奥运会的人们出行快捷、准时、安全。

奥运志愿者报名:北京奥运会赛会志愿者总需求约为7万人,残奥会赛会志愿者总需求约?万人,主要在北京地区招募,以北京高校学生为主要来源。同时,面向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居民、港澳同胞、台湾同胞、海外华人华侨和留学生、外国人招募一定数量的赛会志愿者。赛会志愿者报名从2006年8月起陆续开始,至2008年3月底结束。2007年3月,港澳同胞、台湾同胞、海外华人华侨和留学生、外国人开始报名。港澳台、海外华人华侨志愿者,是北京奥运会、残奥会赛会志愿者群体的组成部分之一,其人数将根据实际需求和现实情况具体确定。

奥运会给中国带来什么影响,外国人对中国有新的认识吗

你提的这个问题太笼统了,下面只是从某个方面进行的分析:

“后奥运时代”的中国将对现有国际秩序带来何种程度的影响或冲击?世界媒体最近有不少声音,一个是奥运之后中国的壮大,在世界上的地位越来越高,另一个是俄格战争之后,美国老大的威严下降,而且美国国内经济也有衰退迹象。一些人就此做出在权力政治零和模式下,中国的后奥运时代就是世界的后美国时代之类的结论。有人甚至预测,后奥运时代的中国将会像在金牌榜上的排名那样超越美国,迅速上升为实力最为强大的国家,并且获取国际事务上的主导能力,使世界真正进入“后美国时代”。但是,“后奥运时代”果真就是“后美国时代”吗?

中美两国的国力差距仍很大

在这个普遍联系的时代,人们很难相信奥运奖牌与国家实力无关。世界银行最近发布了一份排行榜,根据国内生产总值(GDP)对各个国家进行排名。人们发现,在获得奖牌的所有87个国家中,奖牌榜与世界银行的排名之间的相关度着实让人吃惊。奖牌榜上位居前10名的国家中有9个跻身世界银行排名榜的前15名。这十分自然地成为人们思考后奥运时代国际政治经济格局走向的一个出发点。历史的巧合,使得人们轻易就将后奥运时代与世界秩序的一次深远转型联系起来。

国际关系中关于世界格局和世界秩序的变更是个老话题,自从现代国际秩序从欧洲诞生以来,大约每过几十年都会有类似的话题出现。其实,在国际体系中,大国发展不平衡是普遍的规律,因而权力转移也是一个客观的现象。然而,自从伟大的古希腊历史学家修昔底德在《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一书中提出,使得伯罗奔尼撒战争不可避免的原因是因为“雅典权力的增强以及由此而引起的斯巴达的恐惧”以来,权力转移必然是引起大国冲突已经成为了西方人的思维定式,这一点却是值得我们高度重视和认真对待的。

可惜,此种判断并不符合历史规律,甚至不符合常识。首先,中美两国的国力差距仍相当大。占世界人口4%左右的美国占据了世界GDP的27%、军费的50%。15年以后,80%的诺贝尔奖获奖者是美国人。中国的GDP是美国的27%,人均GDP不足美国的1/16。眼下,伊拉克问题令美国无暇关注外交政策领域的其他大多数问题。然而,伊拉克问题不能改变的一个事实是,美国是一个太平洋国家,美国在此部署了大量海军。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新兴国家都不可能在短期内具备这种能力。

第二,尽管经济实力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力量的重要指标,经济强国仍不会自动转化为军事、政治或道德大国。经济强国和军事大国之间没有绝对联系。前苏联是超级大国,但它的经济只有第三世界的水平。在国际政治的权力转移和秩序变迁中,秩序是远比格局变化更为久远的变化,“今天的西方秩序难以推翻,易于加入。”即便是时下流行的权力转移理论,也反对将内在经济发展产生的权力变更而出现的崛起中大国定义为“挑战国”,认为这种单纯的大国间实力变化趋近因而容易招致战争的论断事实上是人为地过于简化了战争起源问题的诸多复杂因素。美国学者兰姆克认为,中国即使在实力上超越美国,只要中国没有要求改变现有国际体系的组织原则,“权力转移”而产生的霸权战争就完全可以避免。

奥运会不会改变世界权力结构

事实上,北京奥运会不过是中国现代化的一次契机或加速器。北京奥运会将促使中国在现代化道路上继续迈进,并让中国更加开放。中国举办奥运后,面临更加复杂的挑战,中国仍然是发展中国家,这一点自有客观的判断标准,而非一场体育赛事所能改变。从历史上看,1980年的莫斯科奥运会,1988年的汉城奥运会,以及上世纪60年代的东京奥运会都没有改变当时的世界权力结构,或者说世界格局。前苏联举办奥运会后,世界仍处于两极争霸时期,这点没有改变,与莫斯科奥运毫无关联。2008年奥运会将作为辉煌的体育盛事载入史册,标志着中国融入世界,舍此而无其他。北京奥运之于中国的意义不宜被无限拔高,更不能作为一个时代分水岭。后奥运时代中国面对的挑战多于机遇。经济通胀现象、环境问题以及贫富差距等社会性问题,均说明中国目前正处在一个发展的节骨眼上。以人均收入计,中国在全世界排第100位,比纳米比亚略高,但落后于哥伦比亚。让经济更为繁荣的持续增长才是中国面临的最大挑战。对于后奥运时代,我相信绝大多数中国人和我一样,不企望得到更多赞誉,而是希望得到更多的理解,我们本质上并无不同,都生活在同一个世界,甚至拥有同一个梦想。

奥运之于中国国际地位的上升和影响力更是不宜过高估计,一场体育赛事充其量能够展示一个国家的实力(包括软实力),却不能实质性地改变该国实力和该国地位,这已为无数举办过奥运的国家或城市所证明。事实上,尚有一些较小的国家和城市因为举办奥运而在经济上背上包袱,中国虽不至于背上此类经济包袱,但因此就认为中国将取代美国,促使世界进入后美国时代则是绝无可能。持有此论者要么是过分乐观,要么是为了捧杀中国。

谈论中国取代美国只能加剧不信任

从保罗·肯尼迪发表《大国兴衰》以来,尽管关于美国和西方衰落的预测从未断绝,但西方和美国并未衰落,也没有从主导世界秩序的巅峰跌落下来。虽然今天的世界,最大的上市公司在北京,最大的炼油厂正在印度建设,最大的客机由欧洲制造,最大的投资基金在阿布扎比,最大的**产业是印度的宝莱坞,最大的在澳门,全世界十大富翁中只有两个是美国人。而仅仅10年前,美国在所有这些领域内几乎都稳居榜首。但我们也要看到,上述情况是全球化进程中必然出现的现象,而主导全球化进程的仍然是美国和西方发达国家。

笔者认为,世界秩序的变化仍将继续,但是现在的世界秩序有益于中国的和平发展却是铁一般的事实。未来的世界秩序变化更多的将是朝着互相协调的、以规则为基础的方向变化。尽管后冷战时代美国等西方国家要经受更大的挑战,但这其中最重要的变化或许是任何单一国家主导的局面将被打破、权力分散和国际社会多元化力量的参与,全球共济时代是历史大势,那种风水轮换和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的论调不过是对历史和时代变迁的过于简单化的理解。而从总体上看,中国文化所代表的多样性,对国际社会而言是一件大好事。

所谓世界将进入后美国时代的预言,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一些欧美人士对中国的担忧,仍是以不折不扣的冷战思维揣测中国未来走向而得出的片面结论。谈论中国取代美国地位的口吻,只能加剧安全困境想中各方互不信任的情绪,而与一个后奥运时代开放中国的真实环境毫无干系。坦白而言,中国极度缺乏以强力支配世界的传统文化,却有深厚的协和万邦、流水不争先的思想传统。未来经济实力更为强大的中国将会更有效的展示这一深厚的历史传统,从而推动战祸不止的国际体系向持久和平的国际社会转变。

奥运会为中国赢取了一个更友好和开放的国家形象,向世界传达了中国这个新兴经济大国希望和平、和谐的讯息。后奥运时代的表述,所强调的核心应该是奥运对于中国的影响,奥运带给中国许多新的价值和启示,而不仅是中国通过奥运对世界产生的影响。(作者是北京师范大学政治学与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副院长。)

来源:环球时报

回答:奥运文化传播使者 郝涌智

2008年北京奥运会如何帮助外国人了解中国文化

帮助外国人了解中国文化的方法如下:

1、充分利用各种媒体,有有系统地向国外介绍中国的传统文化。在中央电视台宣传的同时,各地方电视台可以利用卫士频道,开设人文奥运的专题节目,把各地的风土人情以电视系列节目的形式播出,节目的系统性和情景性强。

2、以其他在中国举行的国际活动为契机,让更多的人体验到中国文化的独有魅力。

3、利用圣火传递,对沿途的地方文化进行宣传介绍。圣火传递是历届奥运会的重要活动之一。它是奥运会开幕前一项重要的活动,因此会引起国内外人士的广泛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