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冠军耿丽娟-耿丽娟悉尼奥运会

tamoadmin

1.有关乒乓球的资料

2.中国乒乓球的发展历史

3.到目前为止,我国乒乓球健儿获了?个世界冠军

4.为什么把乒乓球说成中国的国球呢

有关乒乓球的资料

世界冠军耿丽娟-耿丽娟悉尼奥运会

 乒乓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球。

[编辑本段]乒乓球英语单词

1、table tennis, ping-pong∶在桌上进行的一种球类运动,用木制球拍和一个小塑料球进行。

2、table tennis ball∶乒乓球运动使用的球,用赛璐珞制成,直径四厘米。

乒乓球是我国的国球,我们国家在乒乓球历史上占有很强的地位,我们要继续努力,争取有更大的提高。

[编辑本段]乒乓球概述

乒乓球(英文为table tennis)是球类运动之一。

乒乓球和网球的规则基本一样,乒乓球运动是在桌子上进行的,因此有“桌子上的网球”之称。

打球的时候,由于球发出“乒乓”声,所以称为“乒乓球”。

现时的乒乓球直径40.00毫米,重量2.40~2.53克,白色,**或橙色,用赛璐珞制成,乒乓球台长274厘米、宽152厘米、高76厘米,中间有横网,运动员各站球台一侧,用球拍击球,球须在台上反弹后才能还击过网。以落在对方台面上为有效。比赛以11分为一局(有时长期实行21分制 最早甚至出现过100分制 )用五局三胜(团体)或七局四胜制(单项)。比赛分团体、单项(单打 双打 混双)。

乒乓球运动于十九世纪末起源于英国,相传起源于网球。相传当时几位大学生将桌子当作场地,用木板将酒瓶塞像打网球一样在桌子上推来推去,故称之为“桌上网球”,也就是乒乓球的英文“table tennis”的由来。1900年左右,由于轻工业的发展,球改成用赛璐珞制成的空心球。纽约的印刷工人海维特调制出一种外貌很像象牙,受热变软、遇冷变硬的人造塑料,取名为赛璐璐,1869年海维特用赛璐璐制造了一批乒乓球,很受人们欢迎。现在,乒乓球多用棉花制成的塑料加工而成。19世纪后,乒乓球运动便逐步发展起来。 第一次大型乒乓球比赛于1900年12月在英国伦球台敦皇后大厅举行,开创了乒乓球比赛的先河。参加比赛的有三百多人。比赛时,男运动员要穿上浆领子的衬衣和坎肩,女运动员要穿裙子甚至还要戴帽子。

1926年,国际乒乓球联合会(ITTF,International Table Tennis Federation)正式成立,并决定举行第一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五十多年来,乒乓球运动的发展大约经历了三个阶段。 初期,运动员使用的球拍虽形状各异,但都是木制的,击出的球的速度慢。力量小,谈不上什么旋转;打法也单调,只是把球推来推去。

1936年,第十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在匈牙利布格拉举行,大赛中出现了令人惊叹的局面。男子团体冠军争夺赛,在罗马尼亚和奥地利进行。比赛从星期天21时进行。熟料双方派出三名削球手,由于打法相同,双方水平又接近,且都用了蘑菇战术,不肯轻易挑板,而且企图从对手的失误中取胜。比赛进行到三时还是2:2。当地规定,公共场所必须在3时关闭,惹来了警察干涉,最终耗时31时奥地利才以5:4战胜。

1903年,英国人古德发明了胶皮球拍,有力地促进了乒乓球技术的发展。从1926年到1951年,世界各国选手大都使用表面有圆柱形颗粒的胶皮拍。击球时增加了弹性和摩擦力,可以使球产生一定的旋转,因而出现了削下旋球的防守型打法。这一打法在欧洲流行长久,不少运动员用这种打法获得了世界冠军。这一时期乒乓球运动的优势在欧洲,其中匈牙利队成绩最突出,在117项次世界冠军中,他们获57、5项次,占欧洲队的一半。但这种球拍只能以制造下旋为主。皆此,磨来守去,即使夺得了冠军也毫无意义。 20世纪50年代初,奥地利人发明了海绵球拍,日本运动员道德在世界比赛中使用,并一举夺取得第十九届世界锦标赛的四项冠军,打破了欧洲运动员的垄断地位。由于日本运动员利用这种球拍创造的远台长抽进攻型打法,具有正手攻球力量大,速度快,发球抢攻威胁大等优点,因而速度慢、旋转弱、攻击力不强的欧洲防守型打法被逐渐取代,使日本夺得了五十年代乒乓球运动的优势,1952年到1959年,在49项次世界冠军中,日本队夺得24次项次,占47%。这是乒乓球运动水平的第一次大提高。

1959年,容国团获得了第二十五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男子单打冠军后,中国运动员开始登上了国际乒坛。逐渐形成了以“快、准、狠、变”为技术风格的直拍近台快攻打法。在1961年第二十六届世界锦标赛中,中国队既过了欧洲关,又战胜了远台长抽加秘密武器——“弧圈球”打法的日本选手,第一次夺得了男子团体世界冠军。并连续获得第二十七、二十八届男子团体冠军。中国近台快攻的优点是站位近,速度快,动作灵活,正反手运用自如,比日本远台长抽打法又大大前进了一步。六十年代,中国乒乓球技术水平位于世界最前列,乒乓球运动的优势由日本转移到中国。这是乒乓球运动水平的第二次大提高。

在日本、中国乒乓球运动发展的同时,欧洲运动员从失败中总结经验教训,经过近二十年的努力,终于取日本弧圈球技术和中国近台快攻打法之长,创造出适合于他们的先进打法,即以弧圈球为主结合快攻的打法。代表人物是匈牙利的克兰帕尔和约尼尔。以快攻为主结合弧圈球的打法,是以正反手快攻为主要技术,用反手快拨快攻力争主动,以正手拉弧圈球寻找机会扣杀为得分手段。代表人物是瑞典的本格森、捷克的奥洛夫斯基等。这两种打法的特点是放置较强,速度快,能拉能打,低拉高打,回旋余地较大。乒乓球运动又推进到放置和速度紧密结合的新高度。这是乒乓球运动水平的第三次大提高。

20世纪70年代以来,由于国际交往和学习研究的加强,各种打法互取长短,使乒乓球技术得到了更快的发展和提高。比如,我国近台快攻、直拍快攻结合弧圈球、横拍快攻结合弧圈球等打法和技术,均有所发展和创新,在国际比赛中取得了优良的成绩。现在,乒乓球已发展成为各国人民喜爱的运动项目之一。国际乒乓球联合会亦已拥有127个会员协会/是世界上较大的体育组织之一。由国际乒联和各大洲乒联举办的世界锦标赛、世界杯赛、洲际比赛及各种规模和形式的国际比赛不胜枚举。1982年,国际奥委会关于从1988年起把乒乓球列为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的决定,必将激起世界各国对乒乓球运动的进一步重视,推动乒乓球运动更快地发展。

乒乓球得名的由来

1890年,几位驻守印度(India)的英国海军(ny)军官偶然发觉在一张不大的台子上玩网球颇为刺激。后来他们改用空心的小皮球代替弹性不大的实心球,并用木板代替了网拍,在桌子上进行这种新颖的“网球赛”,这就是table tennis得名的由来。

Table tennis出现不久,便成了一种风靡一时的热门运动。20世纪初,美国开始成套地生产乒乓球的比赛用具。最初,table tennis有其它名称,如Indoor tennis。后来,一位美国制造商以乒乓球撞击时所发出的声音创造出ping-pong这个新词,作为他制造的“乒乓球”专利注册商标。Ping-pong后来成了table tennis的另一个正式名称。当它传到中国后,人们又创造出“乒乓球”这个新的词语。

在日语里,乒乓球叫做“卓球”。乒乓球运动的很多用词是从网球变来的。打乒乓球所用的球叫ping-pong ball或table-tennis ball,乒乓球台叫ping-pong table,台面称court,中间的球网称net,支撑球网的架子叫net support。

乒乓球单人比赛一般取三局两胜或五局三胜制,所谓“局”,英文是set。发球叫serve。

乒乓球起源于英国,欧洲人至今把乒乓球称为“桌上的网球”,由此可知,乒乓球是由网球发展而来。19世纪末,欧洲盛行网球运动,但由于受到场地和天气的限制,英国有些大学生便把网球移到室内,以餐桌为球台,书作球网,用羊皮纸做球拍,在餐桌上打来打去。

20世纪初,乒乓球运动在欧洲和亚洲蓬勃开展起来。1926年,在德国柏林举行了国际乒乓球邀请赛,后被追认为第一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同时成立了国际乒乓球联合会。

乒乓球运动的广泛开展,促使球拍和球有了很大改进。最初的球拍是块略经加工的木板,后来有人在球拍上贴一层羊皮。随著现代工业的发展,欧洲人把带有胶粒的橡皮贴在球拍上。在20世纪50年代初,日本人又发明了贴有厚海棉的球拍。最初的球是一种类似网球的橡胶球,1890年,英国运动员吉布从美国带回一些作为玩具的赛璐珞球,用于乒乓球运动。

在名目繁多的乒乓球比赛中。最负盛名的是世界乒乓球锦标赛,起初每年举行一次,1957年后改为两年举行一次。

1904年,上海一家文具店的老板王道午从日本买回10套乒乓球器材。从此,乒乓球运动传入中国。

乒乓球运动大约在十九世纪末期起源于英国,随后传到美国、欧洲中部、日本、中国及韩国等地。乒乓球运动起初被很多人视为活动,但发展至今,已成为一项世界性的主要运动之一。乒乓球运动于1988年获得奥林匹克运动会承认,正式成为比赛项目,其中包括了男子单打、女子单打、男子双打及女子双打。

[编辑本段]乒乓球运动的改革

“小球”变为“大球”

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队囊括第三十六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7项冠军之后,就有人提出把乒乓球加大,把网加高等建议,但这一建议没有得到人们的重视。

此后,乒乓球运动技术不断发展,球速越来越快,旋转越来越强。不少运动员对阵时回合减少;有时球飞如闪电,观众还未看清,胜负已经决出,削弱了乒乓球爱好者的兴趣。为此,国际乒联前荻村伊智朗曾考虑把乒乓球加大。而徐寅生担任国际乒联后把这件事提上了议事日程。

1996年5月,国际乒联理事会同意试验大球的提案——为减缓球速和旋转,增加回合和观赏性,建议将乒乓球的直径增大两毫米。国际乒联准备次年在日本举行的青年锦标赛上做试验,但由于日本厂商意见太大而作罢。当时,改大球只是建议,厂商要生产大球,需要投入资金重制模具,调整工序,若建议最后被否决,资金就浪费了。

为支持乒乓球改革,上海红双喜乒乓集团毅然承担了试制任务,按要求生产出一批高质量的大球,由国际乒联送给各会员协会试用。世界上唯一拥有测量动态乒乓球速度和旋转仪器的中国乒协主动承担了测试工作。中国乒协科学委员会科研人员做了“不同直径和重量的乒乓球对击球速度和旋转影响的实验”。实验结论是:直径大的球,速度慢于直径小的球,旋转弱于直径小的球;直径相同的球,重量和弹力大的要比重量和弹力小的球速度快、旋转强。

19年第四十四届世乒赛期间举办了首次试验大球的比赛,但影响不大。1998年春天,由徐寅生提议举办的苏州国际乒乓球“大球”赛做了第二次试验。中国乒协主动承担了苏州试验比赛的经费。1999年,在丹麦哥本哈根又举行了一次试用大球的国际比赛。

1999年在大维第四十五届世乒赛期间举行的国际乒联代表大会上,“大球改革”提案因未获得四分之三多数票而被搁置,124名委员中有84人投赞成票,30人反对,10人弃权。当时新任的国际乒联沙拉拉说,有些代表因对这项改革措施将带来的影响不了解而投了弃权或反对票,他将做解释和说服工作。

2000年2月23日,国际乒联特别大会和代表大会在吉隆坡通过40毫米大球改革方案,决定从2000年10月1日起,也就是在悉尼奥运会之后,乒乓球比赛将使用直径40毫米、重量2. 7克的大球,以取代38毫米小球。

此外,乒乓球运动的改革还有“实行以‘11分制’取代‘21分制’”、“无遮挡发球”。从2008年9月1日正式实施“禁胶令”,改用无机胶水。有挥发物的溶剂胶水通常被称为有机胶水或快干胶水,其主要成分是黏合胶体和有机溶剂,后者是指低毒性、有挥发性、能溶解黏合胶体的化学溶剂,其中含有甲苯、二甲苯等有毒成分,国际乒联对胶水中的有毒成分有一定的限制标准。有机胶水能增加海绵弹性、提高击球速度,每名运动员在参赛之前都需要给球拍刷上数次胶水,这也被视为乒乓球比赛的必备武器。无机胶水既无色也无味,稀释度近似水,不会增加海绵弹性,只需要刷一次,这种胶水的底板易清洁,不留任何残留物。

[编辑本段]中国的乒乓球

乒乓球被誉为中国的“国球”

容国团,中国第一位世界冠军

邓亚萍,国际奥委会亲自为她颁发金牌

刘国梁,现任男队主教练

施之皓,现任女队教练

中国队在历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上获得的冠军

[编辑本段]中国乒乓球神话诞生地

1992年,张燮林率领中国乒乓球女队备战25届奥运会,首次进驻正定训练基地,16年间走出几十位世界冠军的正定国家乒乓球训练基地的前身,而很难想象的是,这座被蔡振华称作“世界上最好”的乒乓球基地,前身却只是一个小学的乒乓球运动队。

与女排的漳州基地、足球的香河基地不同,正定基地的发展并非依靠行政指令和国家投资,追溯正定训练基地发展历史,他的起点颇具戏剧性,能够最终成为“国球”的大本营,完全依靠一位体育老师的执着。

正定地处冀中平原,北连北京、石家庄,交通便利,这也是中国乒乓球队将训练基地设于此处的原因之一。

正定地处冀中平原,古称常山、真定,历史上曾与北京、保定并称“北方三雄镇”,是河北省会石家庄的北大门,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京广铁路、107国道、京深高速公路纵贯南北,石德铁路、石太铁路、307国道、石黄高速公路穿境而过,坐落境内的石家庄机场已开通20多条国内外航线

中国乒乓球的发展历史

一、旧中国的乒乓球运动

1904年,上海四马路一家文具店的经理王道平,从日本买来10套乒乓球器材:球台、球网、球和带洞眼的球拍,摆设店中,并亲自作打球的表演和介绍在日本看到的打乒乓球的情况,从而我国开始有了乒乓球活动,1916年,上海基督教青年会童子部添设了乒乓球房和球台,学生中也开展了乒乓球活动。以后在北京、天津、广州几个大城市也开展了该项活动,但参加的人数不多。

1925年上海举行了各种杯赛,其中有中华队与旅华日侨之间的秋山杯赛;1927年中华队赴日进行访问比赛,同年8月参加了在上海举行的第八届远东运动会中日乒乓球表演赛;1930年参加了在东京举行的第九届远东运动会乒乓球的比赛。不过技术水平不高,负多胜少。1935年中华全国乒乓球协进会成立,发起并组织全国性乒乓球竞赛大会,但实际参加比赛的只有上海、天津、浙江、江苏、南京、青岛、香港、澳门等几个队。1935年1月,国际乒联曾电邀我国加入国际乒联和参加第九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由于经费无着未能实现。

在黑暗的旧中国,由于统治和战争的影响,使广大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没有条件从事体育锻炼,乒乓球运动也不可能得到健康的发展。

二、新中国为乒乓球运动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条件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中国***和人民的重视和关怀下,我国乒乓球运动获得了新生。1952年10月在首都北京举行了有六大行政区(中南、华北、东北、西南、西北、华东)和铁路系统体协的62名男、女选手参加的"第一次全国乒乓球比赛大会",揭开了新中国乒乓球运动发展史上新的一页。与此同时中华全国体育总会乒乓球部加入了国际乒联

从此,全国乒乓球群众活动迅速发展起来,每年都要举行各种全国性的乒乓球比赛。

三、中国乒乓球队的成长

我国广大人民喜爱乒乓球,也关心我国乒乓球队。中国乒乓球队自1953年开始建立起,经历了一个从失败到胜利,由弱小到强大的发展过程。在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和各种国际比赛中获得了优异的成绩。中国乒乓球队的足迹遍及世界五大洲。通过比赛和友好访问,为增进世界各国人民的友谊,推动世界乒乓球运动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一)经受战斗的考验(1953-1957年):参加国际乒乓球比赛,是提高和考验乒乓球运动水平的最好机会。1953年春,中国乒乓球队首次参加了在布加勒斯特举行的第二十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在这次比赛中,虽然打败了奥地利、瑞典、西德等队,但却分别败于英国、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等强队。在团体比赛中,我国男队被评为第一级第十名,女队被评为第二级第三名。

当年轻的中国选手刚进入世界乒坛时,有些欧洲国家看不起我国传统的直拍快攻打法,认为直拍技术不如横拍技术全面。但我们认为直拍和横拍各有不同的优点,我国直拍选手所擅长的快攻具有自己的特色,只是对付削球的能力还较差,加上缺乏国际比赛经验,以致攻球的特点本能全部发挥出来。为了改变这种状况,使我国选手也具有多种多样的打法,我国开始提倡和培养一部分横拍运动员,学习研究欧洲削球选手的技本。

1954年夏,中国乒乓球队去匈牙利参加了第十二届世界大会,获得男单第三名和第四名,女单第三名,男双第三名,总分仅次于匈牙利而占第二位。显示了我国选手技术水平已比1953年参加世界锦标赛时有了较快的提高,因而开始引起国际乒乓球界的注意。

1955年8月,中国乒乓球队又参加了在华沙举行的第二届国际青年友谊运动会的乒乓球比赛,我国选手初露锋芒,分别战胜了日本、罗马尼亚、法国的优秀选手,获得了男单第二名和第三名,女单第三名和混双第二名。

1956年3月,中国乒乓球队在东京第二十三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中,男队先后战胜了亚洲冠军南越队和美国队,负于英国、日本和罗马尼亚等队。比赛结果,我国男队上升为第一级第六名,女队由二级队升为一级队

这届比赛虽然我国选手在攻球技术上取得了比较显著的进步,但由于准确性差,以致有许多已经领先并有可能取胜的场次,也被对方追回,反遭失败。由此使我国选手认识到: 攻球中的快和狠,必须与准结合起来才能更好的发挥它的作用。这种认识促使快攻选手们重视基本功的训练,逐步提高了拉攻和对攻的准确性,为后来创造良好成绩打下了基础。

1957年斯德哥尔摩的第二十四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中国男、女队分别战胜了队罗马尼亚队和英国队,双双获得了决赛权。我国选手王传耀在团体赛中打败了日本优秀选干荻村伊智郎,女选手孙梅英打败了英国优秀选手安·海顿,初步显示了直拍两面攻和左推右攻打法的威力。我国男队由第一级的第六名升为第一级的第四名,女队由第一级的第十一名升为第一级的第三名,取得较好成绩。

从1953-1957年短短的四年间。我国乒乓球队在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中,由默默无闻跃升到世界强队的行列,有力地说明了我国乒乓球运动所取得的进步,同时也显示了我们在贯彻"百花齐放"的方针,坚持以我为主的发展方向,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二)冲向世界高峰(1959-1965年): 1958年我国乒乓球队回顾了几年的战斗历程,分析了我队与欧洲队、日本队的情况,认为外国运动员能办到的,我们新中国的运动员也一定能办到。广东运动员容国团第一个制订出夺取世界冠军的,带动了我国运动员向世界乒乓球高峰进军。大家身在球场,胸怀祖国,放服世界,斗志昂扬,开展了大运动最训练和比、学、赶、帮、超的竞赛活动。中国乒乓球协会也不失时机地组织了几次各地优秀运动员的集训,对促进技术迅速提高起了很好的作用。

容国团不仅勤学苦练,而且善于巧练,他经常爱说"打球不仅是用手,更重要的是用脑"。他所创造的转与不转的发球、搓攻战术和拉侧上旋的技术,为丰富、发展我国传统快攻打法作出了重要贡献。在第二十五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中,他以过五关斩六将的气魄,为我国夺得了第一个世界冠军。整个中国乒乓球队也以跃进的姿态夺取了5项第三名,有6名男队员进入前16名。这是我国乒乓球队的极其重要的良好开端,对此后征途所产生的影响是很深刻的。

六十年代的第一春,中国乒乓球队吹响了向世界技术高峰全面进军的号角。在第二十六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前夕,集中训练了108将。他们树雄心,立壮志,在战略上藐视困难,在战术上重视困难,进行认真刻苦的训练。1960年,当日本发明了威胁较大的弧圈球时,中国集训队在思想上没有产生动摇,迅速进行调查研究,据此及时培养了几名弧圈球打法的选手,同时对我国近台快攻打法作了有针对性的技、战术训练,反复实践,不断总结经验,使运动员对弧圈球真王做到了战略上藐视,战术上重视,既有敢打、敢拚的必胜信心,又有一定的技术基础。

此外,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这次集训的目的性非常明确,每个运动员都把攀高峰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所以训练的自觉性很强,再苦再累也能保持旺盛的勤学苦练劲头,因而锻炼出一批既有广泛适应能力,又有自己独特风格的选手。第二十六届锦标赛前,遴选出70名选手组成平均年龄只有21岁的中国乒乓球队,以直拍快攻为主要打法的男、女队主力队员,在比赛中充分显示了实力,取得了3项冠军(男队第一次夺得了团体冠军,女队为我国夺得了第一个女子单打世界冠军,又一次夺得了男单冠军)以及4项第二名和8项第三名。

中国队在比赛和胜利的喜悦中深深地体会到: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在奋力攀登的过程中,首先必须建立明确的主攻日标,另一方面要勤学苦练,掌握过硬的本领,二者不可缺一。攀登世界乒乓球技术高峰与其他任何事物攀高峰一样,不怕水平低,就怕没志气,不怕困难多,只怕没干劲。有了明确的奋斗目标,再加上刻苦的锻炼,那就没有不可克服的困难,没有不可攀登的高峰。

中国乒乓队在第二十六届世界锦标赛的成绩,不仅大大鼓舞了中国所有的乒乓球运动员,也推动了全国乒乓球运功的蓬勃发展,在数以千万人计的青少年中掀起了"乒乓球热"。

1963年布拉格第二十七世界锦标赛中,中国女队的成绩不够理想,全队共获3项冠军,2项第二名,7项第三名。男队团体决赛,中国队上场的除了两名直拍快攻打法外,还上了一名直拍削球手张燮林,比第二十六届锦标赛显示了更大的优势。男双冠军由削中反攻的张燮林、王志良所获,表明了我国乒乓球运动的多种打法和技术风格都能攀登世界技术高峰。

对于准备第二十八届世界绵标赛,中国男队存在如何解决"从头越"的问题,而女队则着重解决如何打好"翻身仗"的问题。中国队在思想指引下,十分重视学习和运用唯物辩证法来指导训练、比赛和总结经验。在集训期间为了提高女队的信心和勇气,徐寅生同志给女队讲了自己打球的体会。同志在看了这次讲话后,认为这篇讲话充满了辩证唯物论,亲自作了《关于如何打乒乓球》的重要批示,给乒乓球队的同志们以极大的鼓舞,女队学习了同志的批示,进一步找到了在上届锦标赛失败的四个原因:思想上不敢胜利;技术上不过硬,队伍青黄不接;领导与教练员、运动员的三给合做得不好。继而取了种种措施,尤其是重点培养和大胆起用林慧卿、郑敏之、李赫男、梁丽珍等年轻运动员,鼓励她们树雄心、立壮志,苦练基本功,打好翻身仗。还从长远考虑,由国家体委、教育部、共青团中央联合发出通知: 大力开展全国女子少年乒乓球运动,并举办全国女少年乒乓球比赛。在这个号召下,涌现出了张立,郑怀颖、胡玉兰、黄锡萍等优秀少年选手,为以后培养了较雄厚的后备力量。

中国队在第二十八届世界锦标赛中,女队打了漂亮的翻身仗,男、女队共获5项冠军(男、支队双双获得团体冠军),5项第二,6项第三名,创造了中国队有史以来最好的成绩,国际舆论普遍认为中国是"世界头号乒乓球国家"。我国乒乓球队在这届世界锦标赛所取得的成绩,进一步推动了我国乒乓球运动的大普及。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有近九千万人不同程度地参加了乒乓球运动,所以有些外国朋友把乒乓球叫作中国的"国球"。

(三)新的行程(11一19年):进入七十年代以来,由于各国乒乓球技术的迅速提高,尤其是欧洲的复兴,使力量对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中国队在11年4月重新参加世界比赛后,从第三十一至三十五届我男队共取得6项半冠军(混双算半项),6项半第二名,6项半第三名,女队共取得10项半冠军,9项半第二名,10项第三名。

上述成绩的取得,除了我国直拍快攻打法有所发展外,还成功地创造了两面不同性能球拍守攻结合的打法。近些年来,我国直拍快攻在保持和发扬特长的前提下,开始掌握适当的旋转技术,力求达到以速度为主,辅以旋转,争取在比赛中做到能快攻则快攻,不能快攻则以一定速度的旋转与对方相持,然后再转为快攻,发挥速度,这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和发展了快攻打法。

但在前进的道路上,中国乒乓球队也存在一些缺点和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各种打法的基本功还不够扎实,对付弧圈球的能力还不够强,其次是身体素质也不够好等。尤其是快攻打法没有重大的革新,关键技术缺乏重大的突破,因而技术与打法的发展相应缓慢,这是在第三十五届比赛中男子项目受挫的原因之一。

我们从正反两个方面经验与教训中更加体会到:乒乓球技术是在不断地向前发展的,既要坚持以我为主,又要认真吸取国外的长处,不断丰富发展自己的汀法。只有这样,才能在比赛中攻克难关,夺取胜利。

1991年日本千叶世乒赛上,中国男队的主教练由许绍发换成了郗恩庭。两年前多特蒙德的失利使中国队意识到直拍快攻技术的落后,这届世乒赛,中国男团阵容中的马、王涛、陈志斌、张雷是清一色的横板,只有上届世乒赛男单第三名于沈潼是直板。可这支横拍队伍并未能给迷茫中的中国队带来曙光,在四分之一决赛的对手捷克队面前,中国男队便停止了前进的脚步,最后,仅获团体第七名。更令人痛心的是,陈志斌的横板正手弧圈竟拉不死朝鲜队金成熙的直板反手兜,在全世界范围内横向比较,中国男子乒乓球技术之落后已跌至历史最低点。而瑞典队已经成长成为世界男子乒坛最为强劲的队伍,他们在这届世乒赛上不但蝉联了男团冠军,还获得了男单和男双金牌。在中国男队失利的同时,中国女队也在团体决赛中负于朝韩联队,不得不将15年就落户中国的考比伦杯拱手让出。但也就是在这届世乒赛上,中国女队不世出的人物邓亚萍开始了席卷世界女子乒坛的历程。邓亚萍虽然在女团决赛中输给了朝鲜名将俞顺福,但她摘得了女单冠军,从这时候起,世界女子乒坛进入"邓亚萍时代"。此外,在本届世乒赛上,陈子荷/高军和王涛/刘伟还分别为中国队还摘得了女双和混双冠军。虽然在单项上也有收获,但男、女团体的双双失利,特别是男团跌至第七名,使从千叶归来的中国队上上下下蒙上了一层灰色,中国乒乓球队进入了一段极其困难的时期.

处在困境中的中国乒乓球队正在孕育新的希望。在许绍发的大力推荐下,1989年从意大利回国的蔡振华,在这个时候挑起了男队主教练的担子,他率领中国乒乓球队在泥泞中前行,人们以期冀的目光注视着这支队伍,希望它能早日重回世界巅峰。在当年举行的第2届世界杯团体赛上,中国男队在决赛中战胜瑞典,夺得男团冠军。

以孔令辉、刘国梁为代表的一批年轻小将此刻正在一步步走向成熟。1992年,在成都举办的中国大奖赛上,年仅16岁的刘国梁以一招"直拍横打"技惊四座。他在这次比赛中战胜了瓦尔德内尔、金择洙等世界名将,中国传统直板快攻打法的又燃起了新的希望。

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蔡振华决定将男子双打作为突破口,夺冠重任就落在了王涛/吕林的肩上,他们果然不负众望,在决赛中战胜德国名将罗斯科夫/费茨纳尔获得冠军。这块奥运会金牌为中国男队的复苏吹响了号角。而邓亚萍也在本届比赛中一人独得女单、女双两块金牌,成为巴塞罗那奥运会乒乓赛场上最耀眼的明星。

1993年第42届世乒赛在哥德堡举行。男团比赛吸引了最多的关注,中国队与老冤家瑞典队在决赛中会师,中国的决赛阵容是王浩、马和王涛。教练组考虑经验丰富的王浩不可能独丢两分,就把他排在了第一主力的位置,而把状态正处在巅峰期的马排为第二主力。没想到,首盘比赛王浩对阵瑞典队二号主力卡尔松,二人打到决胜局,王浩在19:16领先的情况下打得过于保守,被卡尔松连追五分取胜。第二盘,马轻松战胜瓦尔德内尔,第三盘,王涛又输给佩尔森,第四盘,心理压力过大的王浩没能顶住瓦尔德内尔的冲击败下阵来,中国队在这次比赛中再次与冠军无缘。站在亚军领奖台上的蔡振华教练心中不服,他对记者说:真恨不得把瑞典队从领奖台上拉下来再打一场。

在42届世乒赛上,一个新的名词闯入人们的视野:海外兵团。在这里,海外兵团特指那些从中国走出去代表其他协会参加国际比赛的人。他们中的多数人已经在中国练就了扎实的基本功并具备较高的竞技水平,而且对国内球员的技战术打法比较熟悉,在一段时间里,他们对中国队员的威胁要大于那些外国选手。这届世乒赛女单比赛中,第40届世乒赛女单冠军乔红和第41届世乒赛女单冠军邓亚萍分别被代表德国出战的施捷和代表新加坡出战的井俊泓淘汰。

海外兵团产生的原因多种多样,给人们留下印象最深的还是在1994年广岛亚运会上代表日本队出战的何智丽,一些球迷至今仍清晰地记得当时赛场那刺耳的"哟西"声。曾是第39届世乒赛女单冠军的何智丽此时已改名为小山智丽并代表日本队出战。在女单决赛中,她出人意料地战胜邓亚萍夺得了冠军。

1995年,第43届世乒赛在天津拉开帷幕。这是继1961年北京主办第26届世乒赛以来在中国举行的第二届世乒赛。占尽天时地利人和的中国男队发誓要在家门口打一场漂亮的翻身仗。此时的中国男队不仅拥有技战术都已经相当成熟的老将马、王涛,还有急于在世界大赛中一试身手的年轻小将刘国梁、孔令辉,此外,在这届世乒赛上,中国队还派出了一支秘密武器:削球手丁松。丁松右手握拍,正面反胶,反面正胶,削出的转与不转球十分稳蔽,且削中带攻,有很强的攻击力。

中国男团顺利杀入决赛,对手又是瑞典队。中国队排出的阵容是马、王涛和丁松,在比赛中,丁松果然起到了奇兵的作用,在前两盘双方打平的情况下,他轻而易举地攻破卡尔松这道防线,为中国队确定了领先优势。最终,中国队以3:2战胜了瑞典队,再次捧得斯韦思林杯。这一天让中国队等了足足六年。

受到男团打响翻身仗的激励,中国队在这届世乒赛上重演了36届世乒赛的辉煌,再次包揽了全部的七项锦标,其中邓亚萍一人获女团、女单、女双三枚金牌;王涛/刘伟连续第三次蝉联混双冠军,为此,国际乒联特别赠送中国队一座仿造的赫杜塞克杯以纪念他们的成绩;小将孔令辉与刘国梁在男单决赛中会师,最终孔令辉夺得冠军,这也是中国横板男选手夺得的第一个单打世界冠军,中国的横板技术已全面走向成熟。

挟43届包揽之余威,1996年,中国乒乓球队出征亚特兰大奥运会再度将四枚金牌全部收入囊中,在男单决赛中,小将刘国梁战胜师兄王涛夺得冠军,至此,我国年轻一代选手已经完全成熟起来。两届大赛的两度抡圆,使中国再度掀起乒乓热潮,孔令辉、刘国梁等年轻小将的横空出世将中国乒乓球带入了偶像时代。

19年第44届世乒赛回到了乒乓球的起源地英国的曼彻斯特,在这里,中国队收获了六枚金牌,只有男单冠军被瑞典选手瓦尔德内尔夺得。1998年的曼谷亚运会上,中国队再次痛失男单金牌,韩国名将金择洙在这届亚运会上表现神勇,在男单比赛中先后战胜孔令辉、刘国梁获得冠军。年轻小将王楠在这届亚运会上一人独得女团、女单、女双、混双四枚金牌,从而填补了邓亚萍退役后中国女队第一主力的空缺。

1999年第45届世乒赛原在南斯拉夫举行,但北约轰炸南联盟的炮火令世乒赛不得不改期易地。乒乓球,原本是和平的使者,这一次,却被战争扰乱了比赛。1999年8月,45届世乒赛单项比赛在荷兰埃因霍温举行,中国队拿到全部五枚金牌,刘国梁在这届世乒赛男单决赛中苦战5局力克队友马林夺得男单冠军,至此,刘国梁已成为世界乒坛继瓦尔德内尔之后的第二位大满贯选手。

2000年4月,45届世乒赛团体比赛在吉隆坡举行,中国女队顺利夺冠,而男队主力刘国梁却表现得极为失常,在与瑞典队的决赛中,他先后败给了瓦尔德内尔和佩尔森,一人连丢两分致使中国队最终失去斯韦思林杯。在此之前,刘国梁曾与瓦尔德内尔交手六次未有败绩。半年后人们才知道,那时刘国梁正因尿检问题而被国际乒联怀疑服用违禁药品,经过长达半年的检查,他终于证明了自己的清白,在等待清白的日子里,刘国梁承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压力。

从2000年10月1日起,国际乒联将比赛用球的直径改为40毫米。这项改革对现有的乒乓球技术带来很大影响,必将淘汰一批运动员,并将乒乓运动带入一个新的时代。2000年9月的悉尼奥运会小球时代的最后一次大赛,在这届奥运会上,中国乒乓球队再次包揽金牌,孔令辉在男单决赛中战胜瓦尔德内尔,成为世界乒坛第三位大满贯得主。

小球时代结束了,正值巅峰期的中国乒乓球队为自己的小球时代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一个月后,大球时代的第一场世界大赛:男子世界杯在中国扬州开赛,未能入选悉尼奥运阵容的中国选手马林在世界杯上夺冠,成为大球时代的第一位世界冠军,这枚金牌也预示着迈进大球时代的中国乒乓球队将继续辉煌与荣誉

到目前为止,我国乒乓球健儿获了?个世界冠军

世乒赛(共105.5个)

25届1959.3.7-4.5 男单:容国团 1

26届1961.4.5-4.14 男团 男单:庄则栋 女单:邱钟惠 3

27届1963.4.5-4.14 男团 男单:庄则栋 男双:张燮林、王志良 3

28届1965.4.15-4.25 男团 女团 男单:庄则栋 男双:庄则栋、徐寅生 女双:林慧卿、郑敏之 5

31届11.3.28-4.7 男团 女单:林慧卿 女双:林慧卿、郑敏之 混双:张燮林、林慧卿 4

32届13.4.5-4.15 男单:郗恩庭 女单:胡玉兰 混双:梁戈亮、李莉 3

33届15.2.6-2.16 男团 女团 2

34届17.3.26-4.5 男团 女团 男双:梁戈亮、李振恃 女双:朴英玉(朝鲜)、杨莹(中)3.5

35届19.4.25-5.6 女团 女单:葛新爱 女双:张立、张德英 混双:梁戈亮、葛新爱 4

36届1981.4.14-4.26 男团 女团 男单:郭跃华 女单:童玲 男双:李振恃、蔡振华 女双:张德英、曹燕华 混双:谢赛克、黄俊群 7

37届1983.4.28-5.9 男团 女团 男单:郭跃华 女单:曹燕华 女双:戴丽丽 沈剑萍 混双:郭跃华、倪夏莲 6

38届1985.3.28-4.7 男团 女团 男单:江嘉良 女单:曹燕华 女双:戴丽丽、耿丽娟 混双:蔡振华、曹燕华 6

39届1987.2.6-2.16 男团 女团 男单:江嘉良 女单:何智丽 男双:陈龙灿、韦晴光 混双:惠钧、耿丽娟 6

40届1989.3.29-4.9 女团 女单:乔红 女双:乔红、邓亚萍 3

41届1991.4.24-5.6 女单:邓亚萍 女双:陈子荷、高军 混双:王涛、刘伟 3

42届1993.5.11-5.23 女团 男双:王涛、吕林 女双:刘伟、乔云萍 混双:王涛、刘伟 4

43届1995.5.1-5.14 男团 女团 男单:孔令辉 女单:邓亚萍 男双:王涛、吕林 女双:邓亚萍、乔红 混双:王涛、刘伟 7

44届19.4.23-5.4 男团 女团 女单:邓亚萍 男双:孔令辉、刘国梁 女双:邓亚萍、杨影 混双:刘国梁、邬娜 6

45届1999.8.2-8.8 女团 男单:刘国梁 女单:王楠 男双:孔令辉、刘国梁 女双:王楠、李菊 混双:马林、张莹莹 6

46届2001.4.23-5.6 男团 女团 男单:王励勤 女单:王楠 男双:王励勤、阎森 女双:王楠、李菊 混双:秦志戬、杨影 7

47届2003.5.19-5.25 女单:王楠 男双:王励勤、阎森 女双:王楠、张怡宁 混双:马林、王楠 4

2004.3.1-3.7 男团 女团 2

48届2005.4.29-5.6 男单:王励勤 男双:孔令辉、王皓 女单:张怡宁 女双:王楠/张怡宁 混双:王励勤/郭跃 5

2006.4.24-5.1 男团 女团 2

49届2007.5.21-5.27 男单:王励勤 女单:郭跃 男双:马琳/陈玘

女双:王楠、张怡宁 混双:王励勤、郭跃 5

男子世界杯(14个)

1届郭跃华 1980

3届郭跃华 1982

5届江嘉良

6届陈新华 1985

7届陈龙灿 1986

8届滕义 1987

10届马 1989

13届马 1992

16届孔令辉 1995

17届刘国梁 1996

21届马林 2000

24届马林 2003

25届马林 2004

27届马林 2006

女子世界杯(10个)

1届1996 邓亚萍

2届19 王楠

3届1998 王楠

4届2000 李菊

5届2001 张怡宁

6届2002 张怡宁

7届2003 王楠

8届2004 张怡宁

9届2005 张怡宁

10届2006 郭焱

奥运会(16个)

1988汉城 女单:陈静 男双:陈龙灿、韦晴光 2

1992巴塞罗那 女单:邓亚萍 男双:吕林、王涛 女双:邓亚萍、乔红 3

1996阿特兰大 男单:刘国梁 女单:邓亚萍 男双:刘国梁、孔令辉 女双:邓亚萍、乔红 4

2000悉尼 男单:孔令辉 女单:王楠 男双:王励勤、阎森 女双:王楠、李菊 4

2004雅典 女单:张怡宁 女双:王楠、张怡宁 男双:马林、陈杞 3

以上是比较重大的国际赛事,共145.5个世界冠军。还有一些国际比赛, 所以世界冠军个数不止这么多。

为什么把乒乓球说成中国的国球呢

乒乓球为什么叫国球:

在新中国成立之前,中国从来没有得过世界冠军。参加过三次奥运会,一块奖牌也没拿到。外国人嘲笑中国人为“东亚病夫”。新中国成立后,号召“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乒乓球运动在全国开展比较好。1959年乒乓球运动员容国团为中国夺得了第一个世界冠军!世界瞩目!国人振奋!此后,中国的乒乓运动长盛不衰。在世界乒乓三大赛事中金牌数均居世界第一位。至2005年,共获冠军143.5枚,其中世锦赛100. 5枚,世界杯赛27枚,奥运会16枚。而且已有三次包揽世锦赛全部7个,两次包揽奥运会全部4枚金牌。可以断言,这样的成绩,任何外国都不可能超过。

乒乓球运动开展的条件不苛刻,可参与性强。男女老少都能打,天南海北都能打,室内室外都能打,有钱没钱都能打。条件好的可用高级球台打,条件差的水泥球台也能打,没有球台用几张桌子拼起来也能打。天气好在露天可以打,遇上大风大雪在一间不大的房间里就可以打。而且,乒乓运动又是一项全身运动,健体健脑又健心。相对于足球篮球等运动,它没有直接的身体对抗,自己可控制运动量,非常有利于普及。总之,这项运动特别适合中国的国情,得到了国人的普遍喜爱,普遍水平比较高,因此就可以称作国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