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足球比赛中的“加时赛之王”是什么梗?
2.高分足球类题目~世界上哪支球队点球罚的最好?说明一条唯一的理由
3.中国国家奥林匹克足球队的奥运会
4.世界杯十大点球大战
5.点球大战罚球顺序有何讲究?头号点球手应该排在哪?
足球比赛中的“加时赛之王”是什么梗?
足球的魅力是无穷的,随着四年一度的世界杯的到来,平时看球的、不看球的都被这股狂热的足球风感染了。在世界杯八分之一决赛,克罗地亚凭借点球大战赢了日本,成功进入四强,因此“加时赛之王”这个老梗又火了。
如果你是一个体育爱好者的话,那么对加时赛这个概念不会陌生,看到加时赛之王一定能会心一笑。“王”顾名思义,就是强者,位于金字塔顶尖的人,因此“加时赛之王”就是指在加时赛上表现优异的强者。如果一次两次凭借加时赛获胜,就能称王的话,那么克罗地亚绝对是加时赛的“王中王”。下面先普及一下“加时赛”的概念,解释一下克罗地亚被称为“加时赛之王”的原因,最后再补充两种特殊的加时赛机制(“金”、“银”球制)
一、加时赛的概念
加时赛一般用在淘汰赛中,因为淘汰赛一定要决出胜负。加时赛在一般情况下不会用:不需要淘汰一支队伍,不会用;在正常的比赛时间内能决出胜负,也不会用。如果在常规的比赛时间内无法决出胜负,则会进入加时赛。就比如说克罗地亚和日本的这场比赛,因为他俩战平了,因此进入了加时赛。
加时赛并非是足球的专利,篮球也有类似的加时赛。足球的加时赛是30分钟,分为上下半场,每半场15分钟。如果加时赛还没法决出胜负,则会启动点球大战,直到决出胜负为止。点球大战虽然不限时,但它可以作为加时赛的衍生,如果加时赛是决胜负的方案A的话,那么它则是方案B。因此凭借点球大战获胜,也能被称为“加时赛之王”。
克罗地亚和日本踢得有来有回,一路从常规比赛踢到加时赛,又踢到了点球大战。点球大战是非常考验球员的体力和心理素质的。比赛进行到点球大赛时,哪怕是球迷也很疲劳了,更不要说在场上跑的球员了。而且加时赛后几乎没啥休息时间,直接进入点球大战(大部分球员可以在队长和裁判沟通以及投掷硬币决定顺序的时候,休息几分钟)。同时也非常考验主帅,因为他要在短短的几分钟内安排好上场的五名的球员,并给队伍打气。当然门将的压力也不小。虽然比赛进行到点球大战的场面,并不常见,但在点球大战中,我们经常能看到一个门将的精彩表现。
二、加时赛之王——克罗地亚
克罗地亚,是当之无愧的加时赛之王,点球大赛之神。克罗地亚在近8场国际大赛的淘汰赛中,有7场进入了加时赛(除了上届世界杯决赛)。
这7场加时赛,第一场是2008年欧洲杯1/4决赛,第二场加时赛是2016年欧洲杯1/8决赛,第三场是上届世界杯1/8决赛,克罗地亚与丹麦,第四场是上届世界杯1/4决赛,克罗地亚与东道主俄罗斯,第五场是还是上届世界杯,半决赛时克罗地亚与英格兰,第六场是去年欧洲杯1/8决赛中,克罗地亚与西班牙,第七场就是我们熟悉的克罗地亚战日本了。
克罗地亚的“门神”里瓦克维奇
虽然不是每一场加时赛,克罗地亚都打赢了,但是把这么多场比赛都打到加时赛,甚至点球大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估计没有哪个国家队,有克罗地亚这么丰富的“加时赛”经验了。
加时赛后面是点球大战,是球赛中最具看点的一个环节,球进或者不进,都很刺激。克罗地亚的门将里瓦克维奇,宛如门神,在点球大战中也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比赛如果来到了加时赛,也就差不多进入了克罗地亚的主场。论经验,克罗地亚有丰富的“加时赛”经验;论实力,克罗地亚有精准的点球射门技术以及强悍的门将。加时赛之王,克罗地亚当之无愧。
三、“金”“银”球制加时赛
本届世界杯采用的加时赛机制,是传统的。就是一场比赛三十分钟,分为上下半场,要打满30分钟。规则和前面的比赛一样,也会有红黄牌。但加时赛还有两种特殊的机制,金球制、银球制,在这里给大家普及一下。
金球制:也叫突然亡法,最早来自1992年的《泰晤士报》。如果两支球队在淘汰赛90分钟内打平,则进行上下个15分钟的加时赛。哪一队率先在比赛中进球,那么这支队伍就获胜了。这个球就显得非常的“金贵”,叫它“金球”,真不为过。
银球制:与金球制不同,不以一球定输赢,而是以半场定输赢。每个半场15分钟,如果一方在上半场比方高,则获胜;如果双方依旧比分持平,则进入下半场比赛,继续决胜负。与金球制相比,一个“球”的价值就没那么大了,因此把这球成为“银球”。不过银球制在2004年2月的时候被国际球联废除了。
虽然这两种球制已经被废除了,但它们在历史上曾留下过很多精彩的画面。多了解一些,也没有坏处。
高分足球类题目~世界上哪支球队点球罚的最好?说明一条唯一的理由
巴西
一只球队的点球能力,应该是综合评定,而不是靠一两个超级球星就够的.所以综合来说巴西是最好的.他们的每一个队员都会罚点球.但是由于实力强大,所以在比赛中巴西队其实很少通过点球决胜.不过在大赛中,他们在点球上往往都是笑到最后.
94年世界杯决赛&意大利
98年世界杯半决赛&荷兰
04年美洲杯决赛&阿根廷
中国国家奥林匹克足球队的奥运会
奥运会足球赛在1988年汉城奥运会之前不限制球员年龄,但是禁止职业球员参加。由于当时中国并没有职业联赛因此球员也是业余球员,因此代表中国参加奥运会足球赛的国奥队实际上就是国家队。
从1936年柏林奥运会开始中国国家队曾经七次参加奥运会及其预选赛,其中5次获得参加决赛阶段资格并3次参加奥运会的决赛阶段。1936年柏林奥运会和1948年伦敦奥运会上中国队都在第一轮被淘汰,分别以0-2和0-4不敌英国和土耳其队。
1952年赫尔辛基奥运会和1956年墨尔本奥运会,由于预选赛中中国的对手印度和菲律宾都弃权,因此中国队也获得了这两届奥运会决赛阶段的的参赛资格,但由于政治原因中国队均弃权,11月5日中国更是愤然更是中断与国际奥委会的联系,1958年8月19日中国奥委会正式宣布退出国际奥委会以及其下属体育运动协会。
1979年11月26日国际奥委会通过决议正式宣布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奥委会在国际奥委会的合法权利,中国重返国际奥委会。1980年中国队开始参加奥运会的预选赛,但在1980和1983年先后在预选赛中即被淘汰。1987年高丰文领军的中国队客场从日本队手中夺得1988年汉城奥运会决赛阶段门票,中国队时隔40年重返奥运赛场,但是小组赛0-3和0-2先后不敌联邦德国和瑞典,0-0平突尼斯,三战一球未进被评为“最没有进取心的球队”。 1:2负于巴西国奥
本报讯(记者 胡建明)18日晚上,武汉国际青年足球四国邀请赛继续进行,中国国奥队和巴西国奥队在武汉体育中心为赢得最后的冠军展开了硬碰硬的较量。最终,中国国奥队以1:2输给了对手,以一胜一平一负的战绩获得了亚军,而巴西队则以两胜一平的战绩夺得冠军。
在前两场比赛中,中国国奥队先后以1:1战平韩国队,3:1战胜了澳大利亚队,赢得了与巴西国奥队争夺冠军的机会。 国奥队这次碰上的对手果然强悍。比赛进行到第19分钟,巴西国奥队的卢卡斯就接队友的传中球,一脚劲射敲开了中国国奥队的大门。第44分钟,巴西队再进一球,席尔瓦接到队友做球从两名国奥后卫之间突破成功禁区右侧右脚大力打门破网,中国国奥0:2巴西国奥。 易边再战,中国国奥队在第64分钟由替补出场的廖力生赢得了一粒点球,他亲自操刀主罚命中,中国国奥队将比分改写为1:2。 尽管国奥队在最终时刻加强了进攻,但在对手的严防守下,中国国奥队最终还是以1:2败北,遗憾地获得了这次邀请赛的亚军。 三场比赛打完,国奥队主帅傅博给全队打出了6分的及格分:“如果大家的心态能更平稳一些,结果可能会更好些。” 巴西国奥队主帅伽罗赛后给了中国国奥队很高的评价,他认为,中国国奥队的表现超越了韩国和澳大利亚,进军里约奥运会很有竞争力。 2014年亚足联举办首届U22亚洲杯,2016年更名为U23亚洲杯,每逢奥运年即为奥运会预选赛。
历届成绩 年份成绩2014小组未出线2016小组未出线 自2002年釜山亚运会开始亚运会男子足球比赛要求参赛队员年龄在23岁以下,此后中国队都派国奥队参赛,一般是国奥队正式成立后参加的首项重大赛事,作为奥运会预选赛前的阶段性测试。
2002 年,沈祥福带领着超白金一代小组赛三战全胜晋级,八强赛中国0-1不敌日本痛失进军四强机会。2006年多哈亚运男足1/4决赛,85国奥队最终在点球大战中以9-10不敌伊朗,但是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令国人无比振奋。2010年亚运会小组赛和1/8决赛中89国奥队以两个0-3惨败给日本和韩国。
历届亚运会赛况 届次 时任主教练 成绩 2002年釜山亚运会 沈祥福 8强 2006年多哈亚运会 杜伊科维奇 8强 2010年广州亚运会 孙卫 16强 2014仁川亚运会傅博 小组未出线 东亚运动会是东亚地区的地区性赛事,要求年龄要在23岁以下,中国足协一般派遣国奥队或是准国奥队参赛。
首届东亚运动会于1993年在上海举行,中国首次派国奥队参赛并获得了第三名,而1997年代表中国参赛的是唐鹏举率领的国青队(非健力宝青年队),而在2005 年朱广沪挂帅临时组建的东亚运队(准国奥队)获得冠军,但2009年的东亚运动会上国奥队连小组都没能出线。
历届东亚运动会赛况 届次 代表队 时任主教练 成绩 1993年上海东亚运 国奥队 戚务生 季军 1997年釜山东亚运 国青队 唐鹏举 季军 2005年澳门东亚运 东亚运队 朱广沪 冠军 2009年香港东亚运 国奥队 刘春明 小组未出线 2013年天津东亚运国奥队赵旭东(代理)第五
世界杯十大点球大战
世界杯十大点球大战:
1、1994年世界杯:巴西3:2意大利。
1994年世界杯决赛,巴西和意大利都踢得比较保守,120分钟双方0:0战平,比赛进入残酷的点球大战,这也是世界杯历史上的第一次决赛出现点球大战。
巴西队第一个主罚的马西奥桑托斯将球罚丢,压力来到巴西队身长,但是意大利第一个主罚的巴雷西也将球罚丢,这样双方回到同一起跑线上。
随后巴西主罚的球员都将球罚进,但是意大利第四个主罚的马萨罗将球罚失,所有压力都集中在巴乔身上,随着,巴乔一脚将球踢飞,巴西3:2淘汰意大利,只留下巴乔失落的背影。
2、2014年世界杯:荷兰4:3哥斯达黎加。
2014年世界杯,荷兰对哥斯达黎加四分之一决赛,双方120分钟0:0战平,在即将到来的点球大战之前,加时赛的最后几分钟荷兰主帅出人意料的换上替补门将克鲁尔,随后在点球大战中,克鲁尔扑出乌马尼亚的点球,荷兰4:3晋级4强。
3、2006年世界杯:意大利5:3法国。
2006年世界杯决赛,大家印象最深的莫过于齐达内头顶马特拉齐被红牌罚下,与大力神杯近在咫尺却擦肩而过。而在随后的比赛中双方均无建树,比赛进入点球大战。点球大战中意大利球员五罚五中,而法国队第二个出场的特雷泽盖将球打到横梁,最终意大利夺冠。
4、2002年世界杯:韩国5:3西班牙。
2002年世界杯韩国队的表现时候证明是得到了裁判的帮助。在1/8决赛对阵意大利的比赛,韩国人就把意大利给做掉了,1/4决赛面对西班牙。
同样在裁判的帮助下,韩国战平西班牙,并且在点球大战中5:3淘汰西班牙,创造了韩国足球的历史,但是在违反体育道德的情况下,这样的成绩显然是不能被接受的。
5、1998年世界杯:阿根廷4:3英格兰。
英阿大战从来不缺少火药味。在这场比赛中追风少年欧文一战成名,接贝克汉姆传球单枪匹马突入禁区,晃过对方后卫,一脚低射攻破对方大门。
而在下半场贝克汉姆报复性的用后脚跟把西蒙尼勾倒,主裁判出示红牌将贝克汉姆罚下,这个判罚当时也是颇具争议。随后的点球决胜英格兰被阿根廷门将扑出两粒点球,3:4负于阿根廷,无缘下一轮。
6、1998年世界杯:巴西4:2荷兰。
1998年世界杯的一场经典大战,巴西对荷兰。当时巴西携卫冕冠军之余威,有加上实力强劲的罗纳尔多,攻击力不容小觑,唯一的问题是后防线年龄偏大。
荷兰队,兵强马壮加上巅峰格坎普,以欧洲冠军阿贾克斯为班底,全攻全守是荷兰国家队最鼎盛的时期之一。这场攻防大战,双方大开大合,最终1:1的比分保持到加时赛结束。
随后的点球大战,巴西门将法雷尔成为英雄,每次都能判断出对方罚球发现并扑出两粒点球,让巴西人赢得了此次世纪大战。
7、1990年世界杯:阿根廷5:4意大利。
1990年世界杯半决赛,阿根廷对阵意大利。这场比赛对阿根廷来说挺悲惨的,虽然点球大战淘汰了意大利,但是多名主力停赛,无缘接下来的决赛。常规时间双方战平,加时赛双方均未攻破对方大门,比赛来到点球决胜。点球大战中阿根廷人5罚全中,淘汰意大利进入决赛。
8、1986年世界杯:法国4:3巴西。
这场比赛被称为史上最唯美的比赛,双方精准的传控,皮球几乎不出边界。展现一场纯技术流的比赛,双方120分钟1:1战平。点球决战,法国4:3战胜巴西。
9、1982年世界杯:联邦德国5:4法国。
1982年世界杯半决赛联邦德国碰上了强大的法国队,常规时间双方战平,加时赛法国队依靠特雷索尔和吉雷瑟的进球将比分扩大为3:1,但是顽强的德国人随后连扳两球将比分抹平。
点球大战,联邦德国的施蒂利克先罚失点球,他自责的掩面痛哭,但随后出场的法国队员希克斯和西斯相继罚丢点球。最后出场的德国球员赫鲁贝什一锤定音,将法国淘汰出局。
10、2014年世界杯:阿根廷4:2荷兰。
2014年南非世界杯半决赛阿根廷和荷兰狭路相逢,荷兰1/4决赛通过点球大战淘汰了哥斯达黎加,神奇的是荷兰主帅范加尔临阵更换门将,取得了出人意料的效果。
所以,这场比赛双方都踢的比较保守,比赛比较沉闷,当120分钟双方0:0战平时,大家都期待着范加尔是否还会延续上一场的神奇。
然而上帝不可能眷顾一个人两次,幸运之神并没有再次垂青荷兰,这次有神奇表现的当属阿根廷门将罗梅罗,他扑出荷兰队两粒点球,最终阿根廷4:2点球淘汰荷兰,晋级决赛。
点球大战罚球顺序有何讲究?头号点球手应该排在哪?
点球大战是当两支球队在淘汰赛中踢出平局时,用来决定胜负的方法。和常规点球基本相同,唯一不同的是不允许补射,到点球大战的时候都是生存亡的关键时候,决定胜负的一瞬间两队将呈现截然不同的反应。如何安排球员出场非常重要。我将从规则、数据、战术等方面分析一二:
罚前: 教练排好5位球员主罚(结束比赛时场上的11人中选),将出场顺序给裁判不得更改。随后双方队长通过选择硬币正反面来决定哪队先踢 ,据FIFA官方统计,先踢的胜率接近60%。
第一阶段罚球: 双方按顺序轮流罚球,共罚5轮,5轮结束之后以累计进球数多的一方获胜。 2017/18赛季前罚球是“ABAB型”,那赛季开始部分比赛采取“ABBA”型( 游戏 里选英雄的顺序),那赛季社区盾杯就采取这一方式,英国《镜报》对新的点球规则发起投票:你是否支持ABBA点球顺序?
结果如下,绝大部分球迷表示“不适应,纯粹是为改而改”,只有少部分回答“适应,改动很有必要”。
2018年世界杯和2020年意大利杯都没有采用新规(目前只在低级别联赛或友谊赛推广试用), 新规或许公平些,但对于球迷来说老规则更刺激、更简单粗暴、更有观赏性。
第二阶段罚球: 如果5轮罚球结束双方仍未分出胜负,则采取“突然亡法”进行加罚, 这时候上场的球员不需要按顺序,自由决定谁上 ,只要一方进球另一方没进比赛马上结束。
下面是梅西和C罗两人参加点球大战的数据,梅西作为阿根廷队长和头号点球手(在巴萨没有遇到过点球大战), 不管罚不罚得进一直都是第1个出场,5罚4中,进球率80%,不过胜率只有40%。C 罗在三家俱乐部和国家队都参加过点球大战,2006年世界杯第一点球手西芒未上场,本应该队长菲戈主罚,但他将点球权让给C罗,C罗自此成为葡萄牙头号点球手。 C罗罚点球顺序比较乱,1、3、4、5都有罚,第5个出场偏多 (2016年C罗少有的选择第1个主罚,据报道是因为3天前梅西第一个出场罚丢点球) 。6罚4中,进球率66.7%,胜率83.3%(未计算未出场场次)。
从那以后C罗点球大战都是第5个出场,点球比较稳的拉莫斯在西班牙和皇马都是第4个出场。 一般而言,第一个罚的都是头号点球手或者队长,如果既是头号点球手又是队长也是第一个上 ,C罗在国家队是队长后第1个罚的比赛赢了,在皇马不是队长所以除非拉莫斯和卡西(门将)先上C罗没必要上,否则头号点球手先上几乎是大家的共识。
第1罚没有打进球队获胜的概率将变得非常低,因为非常影响士气,不过罚丢了还有补救的余地,罚进的话自然增加士气,而且至少能撑到第4罚,不少点球大战失利方都只能进行4罚 ,因此很多球队会在第4罚安排比较稳的来罚,本身领先第4罚可能终结,本身落后但没输第4罚会决定能不能撑到第5轮。 在不清楚是否先罚的情况下,第5罚有不小没机会出场的风险 ,C罗5次点球大战第5罚就遇到3次这样的情况,概率高达60%。
从心理压力来考虑,第1罚压力和第5罚差不多,其次是第四罚。有一个很基础的逻辑,第5罚能为球队带来胜利的前提是对方在前5轮内罚丢点球数比本队多,否则5轮没分胜负,后面每1轮都相当于第5罚,压力只会更大。第5轮未必能决定胜负,如果只是赌那个机会而选择压轴我认为冒着错失晋级或者夺冠的风险大可不必。
我们用最基本的数学思维,应该选择罚球越好的越先上,只要你进一个对方压力就会增加一分,自己队压力就会减轻一分,如果换上罚球不稳的球员先上,没罚进压力岂不是越来越大?第5个罚球即便一般,但只要本队四人全进自己心理暗示都觉得自己能进。
我的观点罚球重要性:1>5+>5>4>2和3
文/诺坎普矿工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