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LP图雷773和LP德罗西银卡选哪个
2.可以随时来一次City Walk的公园,是这座绿色城市的宝藏
3.不好意思,本人是乒乓球大菜鸟,请高手帮我选个球拍,适合新手的。
4.被遗忘的小提琴大师柯冈
LP图雷773和LP德罗西银卡选哪个
个人觉得YY图雷比德罗西强
第一 YY图雷在曼城这么久中场无坚不摧,后腰的作用一直很明显。
看表妹成绩就知道
德罗西在罗马这么久,一直被看作是狼王的接班人,在国家队虽然位置一直都主力没怎么动摇,但是俱乐部确实没有YY图雷那么强悍。
就国家队而言德罗西比YY图雷还是好点,毕竟一个队友都是上档次的。
不管谁更强 都喜欢 德罗西硬汉 YY图雷就是一坦克
可以随时来一次City Walk的公园,是这座绿色城市的宝藏
1851年5月1日,世界上 第一届万国工业博览会 盛大开幕,地点位于伦敦海德公园内为其量身定做的水晶宫中。当时英国正处于工业革命,刚刚确立“世界工厂”的地位,也揭开了漫长的环境污染史。
170年过去了,如今的伦敦已经摘掉了“雾都”的称号,成为了一座 绿色的花园城市 。在暖春与初夏相逢的5月天,全城绿意盎然,花开成海,令人神往。
LP精心pick 伦敦10座适宜漫步的宝藏公园 ,和大家一起云city walk~快加入收藏夹,期待有朝一日可以逐一打卡!
绿 色 伦 敦
只要在一张伦敦彩色地图上瞟一眼,你就会被满眼的橄榄绿吓一跳。事实上,它在2019年被宣布为 世界上第一个国家公园城市 ,据估计,该市47%的土地被用于自然栖息地和绿色空间。
所有的公园都是免费参观的,并且全年向所有人开放,让人们有机会与大自然亲密接触。在COVID-19期间,因为对旅行有限制,开放时间可能有所不同。
01 海德公园和肯辛顿花园
Hyde Park & Kensington Gardens
伦敦的城市公园几乎是独一无二的,在那里能看到很多悠闲的本地人。仅 海德公园 的占地面积就高达142公顷;然而来到 肯辛顿花园 ,你还会发现更大的适合漫步的空间。
- 海德公园 -
1536年,亨利八世征用了这片原本属于教堂的土地,之后它成了国王和贵族们的猎场,再后来又变成了决斗、行刑及的热门地点。17世纪初,它成为 第一座对公众开放的公园 。
海德公园的东半部分覆盖着广阔的草坪,在阳光明媚的日子里,很多人聚集在这片开阔的地带野餐、嬉戏。这里也是1851年举办 万国工业博览会 的著名场所,
如果你喜欢多一些色彩(也多一些阴凉),可以前往 玫瑰园 ,这里一年到头都有盛开的鲜花。
在于海德公园的东北边有一处 演讲角 ,是卡尔·马克思、弗拉基米尔·列宁、乔治·奥威尔和威 廉·莫里斯过去经常发表演说的地方,这儿也是英国唯一一个者无须警方许可就可以进行集会的地方,这一特许颁布于1872年。
- 肯辛顿花园 -
海德公园与肯辛顿花园被L形的 九曲湖 隔开,这个小湖里的水曾经引自韦斯本河。从3月到10月,天气条件允许时,在公园各处都能租到折叠躺椅,很多人会聚集在这片开阔的地带野餐、嬉戏。
严格意义上说,这本是坐落在花园最西端的 肯辛顿宫 的一部分。这座建造于1605年的宫殿如今仍然是王室居所,剑桥公爵和公爵夫人(威廉王子和他的妻子凯特)以及哈里王子都住在这里。
在公园里游乐场旁边还竖立着可爱的 小精灵橡树 (Elfin Oak),这个900岁的树桩上雕着各种小精灵、侏儒、女巫及小动物。
乔治·弗兰普顿著名的 彼得·潘雕像 就位于湖畔,而令人叹为观止的 艾伯特纪念碑 位于肯辛 顿花园以南,它的浮华铺张,正如它谦逊的纪念对象一样引人注目。
镀金的亲王雕像高达4.25米,周围环绕的187个人物分别代表着大洲(亚洲、欧洲、非洲和美洲)、艺术、工业及科学,于1876年建造完成。
02 圣詹姆斯公园
St James’s Park
圣詹姆斯公园 的占地面积仅有23公顷,但装饰弥补了面积的不足,这是伦敦修剪最精心的绿色空间。这里的视野极佳,能看到伦敦眼、威斯敏斯特、圣詹姆斯宫、Carlton Tce和骑兵卫队阅兵场(Horse Guards Parade)。
从横跨中央湖泊的步行桥上看到的白金汉宫完美如画,这里是你能找到的最佳观赏位置。湖中聚集着鸭子、雁、天鹅和其他水禽,南面的岩石则是6只鹈鹕的休息站(每天14:30可以进行喂食)。
在林荫路和Horse Guards Rd的交叉路口矗立着 国家警察纪念碑 ,它由一根大理石柱和一根玻璃柱组成。这个纪念碑的构想是**导演迈克尔·温纳提出的,它向近4000名因公殉职的警察表达了敬意。
03 荷兰公园
Holland Park
这个漂亮的公园可以分成北边茂密的林地以及荷兰庄园边上的大片迷人草坪,南边可供比赛健身的运动场地以及几个可爱的花园,比如祥和宁静的 京都园 ,这是京都市为纪念英国和日本之间的友谊而赠送的礼物。
公园中饲养了许多美丽的孔雀,也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园内还为孩子们开辟了一个探险乐园。荷兰庄园在20世纪40年代几乎被纳粹德国空军夷为平地,现在是荷兰公园歌剧团的夏季演出场所。
04 摄政公园和樱草山
Regent's Park and Primrose Hill
摄政公园 是伦敦市中心众多公园中最大、最精致的,是首都最可爱的绿地之一。在它的北面是 樱草山 ,不仅可以俯瞰城市的天际线,还是一个散步或野餐的好去处。
- 摄政公园 -
你可以逃离拥挤的街道,沿着 摄政运河 延伸,享受伦敦北部的如画风光,走向曾经在首都货物运输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的运河。伦敦动物园也在这里。
不管是步行还是骑自行车,摄政运河的纤道都是穿过伦敦北部一条极好的近路。如丝带般的河水总共有9英里长,从小[摄政运河与大联盟运河(Grand Union Canal)在这里交汇]一直到泰晤士河的莱姆豪斯河段。
- 樱草山 -
樱草山地区面积不大,夹在“高端大气”的摄政公园地区和“肮脏破旧”的卡姆登地区之间,许多伦敦人做梦都想在这儿有一套房子,可惜房价令大多数人望洋兴叹。
夏季周末,樱草山公园里面挤满了来此就着城市美丽的天际线享用野餐的当地人,可平 时来这里的大多数都只是遛狗的人和大妈。这里非常适合静静地散散步,饿了就吃份三明治吧。
05 汉普斯特德荒野
Hampstead Heath
汉普斯特德荒野 地界广阔,林地草甸起伏连绵,感觉离伦敦市“十万八千里”——但事实上才4英里左右。公园占地320公顷,大部分都为林地、丘陵和草甸,里面大约生活着180种鸟类,23种蝴蝶,另有草蛇、蝙蝠以及种类繁多的植物。
这里是散步的绝好去处,若能爬到 议会山 山顶则更妙,因为那里能够一览伦敦之广大,也是伦敦最热门的放风筝的去处之一。
如果散步对你来说太过无趣,那么可以考虑这里的另一个主要景点——汉普斯特德荒野池塘。当太阳出来的时候,周围的草坪是晒日光浴和拍照的最佳地点。
06 伊丽莎白女王奥林匹克公园
Queen Elizabeth Olympic Park
这是伦敦2012年 奥运会 光彩夺目的中心场地,占地227公顷,内有主要奥运场馆、运动场、步道和自行车道、花园,同时集合了湿地、林地、草地和其他野生动植物生长环境,作为留给未来的丰饶遗产。
伦敦 体育 场 是主要的焦点,奥运会期间容量为80,000人,成为西汉姆联队主场后,容量缩减至54,000人。
公园里还有一处毁誉参半的螺旋钢铁雕塑——阿塞洛米塔尔轨道塔醒目地矗立在伊丽莎白女王奥林匹克公园南端。有一部升降梯从雕塑底部直通观景台(英国最高)。一道引人注目的隧道滑梯沿塔身向下,这是 全世界最高也最长的滑梯 ,盘绕178米直到地面。
07 格林尼治公园
Greenwich Park
这是伦敦景色最漂亮的绿地之一,内有一个玫瑰花园、若干景色如画的步道、 盎格鲁撒克逊墓地 。在山顶上靠近 乌尔夫将军雕像 (Statue of General Wolfe)的地方眺望,还能欣赏泰晤士河对岸金融区—— 金丝雀码头 的惊人美景。
公园包括 天文台 旁的可爱茶馆, 国家海事博物馆 身后的一家咖啡馆,一处鹿苑,西南部的网球场以及位于 王后行宫 一侧的一片泛舟湖,还有一个园林卫队宅邸。
坐落在格林尼治公园内的小山顶上的天文台是研究海洋、恒星和时间交汇的地方。1884年,在天文台地面任意画了一条线,即 本初子午线 。后来这条线被定义为0 经线,成了全球时间和经度计量的标准经线。
08 巴特西公园
Battersea Park
这片50公顷的超美绿地夹在艾伯特桥和切尔西桥之间,里面立有亨利·摩尔和芭芭拉·赫普沃斯设计的雕塑。在公园北边还有一座 世界和平吉祥宝塔 ——1985年,一群日本佛教徒为了纪念“广岛爆炸日”(8月6日)在巴特西公园筹建了这座宝塔,宝塔描绘了佛祖一生的四个阶段。
公园中除了湖泊,也有许多 体育 设施。园内还有一座 泵房美术馆 (Pump House Gallery) 以及一家儿童动物园。
09 里士满公园
Richmond Park
里士满公园 面积近1000公顷(是 欧洲面积最大的城市绿地 ),从庄重的花园、古老的橡树,到12英里外伦敦中心区的超凡美景,乐处多多。
辽阔的荒野中有几条小路交错,但是离开小路在绿地上静静地漫步,或是和孩子们一起野餐,也是非常惬意的,即便是在夏季里士满河岸人满为患之时仍然可以有此奢享。
公园内有超过600头马鹿和扁角鹿成群地躲在树下逍遥,更为公园增添了一份魔力,但是这些家伙在求偶季节(9月和10月)和小鹿哺乳期(5月至7月)可就没那么温顺了,所以要在此期间与鹿群保持距离(50米以外)。
植物爱好者应该参观一下 伊莎贝拉种植园 ,这是一片 “二战”后创建的林地花园,占地16公顷,美得惊人,在杜鹃花和山茶花盛开的4月和5月里尤其值得前来。
10 基尤植物园
Kew Gardens
基尤植物园 不仅是一个公共花园,也是一个超凡的植物研究中心,它被认为是 世界上植物种类最丰富的花园 。
如果你乘坐地铁来此,经维多利亚门进园,那么几乎第一眼就能看见巨大且建造精细的 棕榈馆 。建筑外体由700多面玻璃拼接而成,上有穹顶,是一座由金属和曲面玻璃共同构成的温室,建于1848年,里面生长着多种热带草木,精彩纷呈。
馆中有一条凌空步道,可以让你像鹦鹉一样俯瞰脚下的郁郁葱葱。这里巨大的 侏罗纪苏铁 (Encephalartos altensteinii)是 世界上最古老的盆栽植物 。
棕榈馆西北不远处便是 睡莲馆 ,馆体很小,氤氲朦胧,让人不忍离去,馆内庇护着巨大的 维多利亚睡莲 (Victoria cruziana),莲面足可支撑一个体形不大的成年人。
在植物园中还有一座棱角分明的 威尔士王妃温室花房 ,花房中的植物来自10个不同的气候带——从沙漠植物到红树林沼泽植物都有。值得看的包括拟石植物(目的是防止被食草动物吃掉)、食肉植物、巨型睡莲、仙人掌和一系列热带兰花。
植物园里尤为显眼的还有这座 中华佛塔( 建于1762年),高49.5米,共八面,是基尤植物园中最具代表性的建筑之一。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纳粹德国空军投下的碎片在塔身附近遍地开花,但佛塔安然无恙,英国国防部也曾秘密地在这里测试轨道(其中包括在每层楼上挖洞)。
你的城市里有哪些宝藏公园?
快来评论区
和我们一起分享吧~
不好意思,本人是乒乓球大菜鸟,请高手帮我选个球拍,适合新手的。
初学的话 没有必要买好的球拍,先弄一个差不多的,练自己的技术,能技术好了,你就知道自己的打法然后根据自己的习惯选择球拍了,好球拍不一定能打出好球,好球手不一定要用好球拍。
1.正胶海绵拍。正胶就是胶皮颗粒向上、高度与直径相等的胶皮。它弹性好,击球稳且速度快,适合近台快攻型的球员使用。如果觉得自己手腕动作灵活,而大臂和腰腹力量不够,那最好选择以速度制胜的正胶球拍。
2.生胶海绵拍。生胶就是颗粒向上、直径大于高度的胶皮。特点是击球有下沉,搓球旋转弱,适合近台选手使用。
3.反胶海绵拍,反胶就是粘贴时粗面向下、黏性较大的光面向上的一种胶皮,全欧洲的选手均用此种胶皮。反胶打球的旋转力特强,所以打法以旋转为主的球员(如弧圈球、削球)必谙此道。当然,反胶容易制造旋转,也容易吃转儿,掌握有一定难度。
4.防守型海绵拍。用拍一般以削球为主,属于旋转型打法,故而横拍削球手多以反胶为主,反手则花样繁多。
一、直拍握拍法
(一)快攻类型握拍法
快攻类型(包括左推右攻和两面攻两种打法)常见的握拍方法有以下三种:
1.球拍柄右侧贴在食指的第三关节处,以食指的第二关节压住球拍的右肩,食指的第一关节自然向内弯屈,拇指的第一关节压住球拍的左肩(拇指与食指之间的距离要适中)。其他三指自然弯屈斜重叠,以中指第一指节托于球拍背面,使球拍保持平稳。
这种握拍法,手腕比较灵活。可以在发球时利用手腕动作,发出动作相似而旋转、落点不同的球;也可以很灵活地打出斜、直线球;对台内球的处理也较为有利,由反手位用反手击球后再打正手位的来球,以及由反手位用反手击球后进行侧身正手攻球时,有利于正、反手两个技术动作的协调结合。对中路追身球,手腕可以自然下垂,通过手腕来调节拍形,对来球进行合理的回击。用这种握拍法进行正手攻球时,拇指与中指协调用力,食指相对放松,无名指微离中指,指尖轻托球拍背面,以保持发力时球拍的稳定。进行反手攻球或推挡球时,食指和中指协调用力,拇指相对放松。用手腕发力时(包括正、反手击球).以中指发力为主,拇指和食指保持拍形的稳定,同时作用力
2.握拍方法与第一种基本相同,但拇指与食指之间的距离较大(钳形较大)。这种握拍法有利于上臂和前臂的集中发力。因此,中、远台攻球,正手攻球,扣杀球都比较有力。但由于拇指与食指之间的距离较大,握拍较深,对手腕的灵活性有一定的影响,对处理台内球、转球、推挡球和追身球差。
3.拍柄右侧贴在食指第二、三关节之间,以拇指和食指的第一关节压住球拍的左,右两肩,两指间的距离适中(但比第一种握法要小一些),以中指的第一指节左侧将球拍背面托住,无名指和小指斜叠在中指之下,用无名指中指托住球拍背面,使球拍保持平稳。
这种握拍法为部分两面攻的运动员所用,其优点是进行反手攻球时,提起前臂后拍头朝上,有利于反手高压打球,使打出去的球快速有力。这种握拍法,由于沉手时拍形下垂,因此在进攻中路迫身球时比较协调。由于拇指与食指之间的距离较小,手腕比较灵活,因此易于处理台内球,对突击加转球也较好,其缺点是对正手离身球因拍形下垂而难以高压击球。同时因手腕比较灵活,拍形不易固定。
(一)动作要点(以右手为例) 1?正手攻球:近台中偏右站位左脚稍前,身体斜对球台,持拍手自然放松置于腹前,拍半横状。顺来球路线略向右侧引拍,约与台面齐高,拍面与台面约成80度左右,前臂与台面基本平行。当球从台上弹起,持拍手由右侧向左前上方挥动,以前臂快速内收发力配合手腕内转沿球体做弧线挥动,在上升期击球的中上部,击球位置在身体右前方一前臂距离处。 2?反手攻球:站位近台右脚稍前,持拍手自然弯曲置于腹前偏左,重心偏于左脚。顺来球线路向后引拍。当球从台上弹起,持拍手由左后向右前上加速挥拍,前臂发力为主,手腕外转,拍面前倾,重心移至右脚,左右胸前击球上升时期的中上部。 攻球的重点难点是挥拍发力和正确恰当的击球点。
乒乓球的打法
[编辑本段]
可以分为6大类型:
快攻打法
弧圈打法
弧圈结合快攻打法
快攻结合弧圈打法
以削为主的削球打法
削球和进攻结合的削球打法
打法分类细致一点,可以分为许多类型,现在的国际乒坛上主要有以下几种打法:
直拍左推右攻,例如中华台北的蒋澎龙、韩国的柳承敏、中国的杨影
直拍横打弧圈结合快攻,例如中国的马琳、王皓、李静
横拍弧圈结合快攻,例如中国的孔令辉、王楠、王励勤
横拍快攻结合弧圈,例如中国的邓亚萍、张怡宁
削攻结合,例如韩国的朱世赫、金景娥、中国的丁松
被遗忘的小提琴大师柯冈
造就时代需要英雄,人类文明同样离不开英雄。英雄者,或集风云际会于一身,登高一呼万众麋聚,或又双雄并起,双峰相峙,各领风骚,互为争奇。凡属后者的两人,必定是思维理念、个性举止均对比极其鲜明,反差异常强烈,音乐上如巴洛克时期的巴赫、亨德尔;歌剧全盛期的瓦格纳、威尔第;指挥台上的托斯卡尼尼、富特文格勒和钢琴界的阿劳,霍罗维茨等皆属之。在苏联的小提琴领域正好也有这样的两位大师,可以说正是他们的四只手,在二十世纪后半叶共同撑起了世界小提琴艺术的半壁江山,捍卫了苏联小提琴学派的荣誉和地位。大卫奥依斯特拉赫和列昂尼德柯冈的名字并不因为他们的去世、时事的变迁而销声匿迹;相反,随着岁月的流淌,新生代的不断涌现,知道、倾慕他们的人将会越来越多。
列昂尼德柯冈(Leonid Kogan)与大卫奥依斯特拉赫一样也来自乌克兰,只不过由于柯冈比后者小16岁,因而可以说至少在柯冈崛出之前,大卫在苏联乐坛上的地位还是一言九鼎、无人撼动的。1924年11月14日柯冈出生于乌克兰中部的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他的父母都是摄影师,父亲还是业余提琴手,从5岁起柯冈就拿着童琴学习,以后历经两任教师辛勤栽培终于成材。他的这两位老师都姓杨波尔斯基(Yampolsky),前一位叫菲利普,后一位叫阿拉姆,还都是奥尔的学生,但彼此之间没有一丁点儿的血缘关系。如果说家乡的菲利普杨波尔斯基培养他确立了对小提琴演奏的热爱和坚固的基础功底的话,那么从10岁迁往首都起,莫斯科的阿拉姆杨波尔斯基则一手缔造了他通向成功之路的坦途。从天才少年班到中央音乐学校(即莫斯科音乐学院附中),从大学再到研究生,柯冈师从杨波尔斯基长达17年,两人之间的情谊绝非一般的师生所能比拟。想当年,16岁的大卫奥依斯特拉赫以一曲《魔鬼的颤音》掀开了他艺术人生的第一页,而柯冈恰恰也是在16岁那年在莫斯科爱乐乐团的烘托下上演了他的处子作:勃拉姆斯的《D大调协奏曲》,以其精湛的琴艺和与年龄极不相称的成熟素养,轰动乐坛。这次成功原在人们的意料之中,须知此时的柯冈还仅是一位附中的学生呢。4年后,作为音乐学院二年级学生的柯冈已经以莫斯科爱乐乐团特邀独奏家的身份随团去国内外巡回演出,他那令人印象深刻的演技和鲜明艺术个性令听从们惊叹不已。然而,真正让世界感受到柯冈存在的是1951年在比利时布鲁塞尔举行的“第一届伊莉莎白王后国际音乐比赛”上,柯冈以一曲帕柯尼尼的《D在大调第一协奏曲》技惊四座,一举夺得大赛金奖。载誉而归的柯冈旋即被任命为母校的小提琴教授。所谓好事成双,不久,28岁的柯冈又当上了新郎,他的新娘正是比他大5岁的女小提琴家伊莉莎贝塔吉列尔斯。(Elizeta Gilels)
33岁的伊莉莎贝塔是苏联乐坛上最负盛名的钢琴大师埃米尔吉列尔斯的胞妹。说起来柯冈与伊莉莎贝塔的这段姻缘还亏得这位大舅在无形之中牵线搭桥呢。原来,在1949年,爱好室内乐的柯冈就与钢琴家吉列尔斯以及大提琴家罗斯特罗波维奇组成了一支钢琴三重奏组,经常在音乐会上演奏贝多芬、柴可夫斯基、肖斯塔科维奇和拉赫玛尼诺夫的三重奏作品。久而久之,吉列尔斯那同是小提琴专业的妹妹自然与柯冈也熟识起来。伊莉莎贝塔非等闲之辈,她早年曾拜斯托利亚尔斯基为师在敖德萨音乐学校学琴,后来在莫斯科音乐学院又师从阿拉姆杨波尔斯基,乃柯冈的正牌师姐。1937年,当“伊丽莎白国际小提琴比赛”的前身“伊萨依国际小提琴比赛”创办伊始,如日中天的大卫奥依斯特拉赫以29岁的“高龄”力拔头筹时,同时参赛的18岁的少女伊莉莎贝塔却也以不俗的琴艺取得了第三名的优异的成绩。此后的她虽未能大紫大红,却也一直活跃于音乐舞台上。伊莉莎贝塔倾慕柯冈的年轻有为,而柯冈也从这位师姐那里感受到更多的成熟和温情。两人喜结连理,不仅是彼此艺术上情感上心心相印的升华,也是苏联两个最知名音乐家庭的联姻。几年后随着儿女相继出世,更使柯冈夫妇的生活充满了喜悦,柯冈的事业也突飞猛进。1955年,他应邀前往法国巴黎举行的音乐独奏音乐会,这也是他首次在西方的音乐舞台上亮相。在首场演出中他一口气演奏了莫扎特、勃拉姆斯和帕格尼尼三部时代、风格皆大相径庭的协奏曲,使原本对东欧演奏艺术执有偏见的听众们只有心悦诚服的份。第二天法国的报纸上这样评论道:“柯冈的演奏之出神入化使听众们闭上眼睛就能体会到站在你面前拉琴的原来是位真正的魔法师。”
作为苏联小提琴学派共同的旗帜,大卫奥依斯特拉赫与柯冈之间的关系向鲜见于国内转述的各类文章之中。就一般而言,总是同行相轻,而具有不同个性、风格的学派领袖尤甚。柯冈与大卫奥依斯特拉赫的演奏风格是迥然有异的。柯冈以擅长表现音乐的戏剧性取胜,他与奥氏最本质的区别也许在于他的演奏追求雄奇险峻、声势豪迈的气质,这与情感温馨儒雅和音色细致入微的奥氏招牌形成泾渭分明的巨大反差。然而这种性格上、气质上区别并没影响到他们彼此之间的友谊。1951年当柯冈参加伊丽莎白五后比赛时,评委当中就端坐着奥依斯特拉赫。当柯冈在决赛中演奏完后,大卫对着同是评委的法国提琴大师蒂博不无得意地说:“你当然了解我们的培养方法是优秀的。我们的年轻人演奏得非常出色,他们完全成了听众注视的焦点。列昂尼德和米沙(指米哈伊尔瓦伊曼,他也是杨波尔斯基的学生,当年比赛的亚军得主)根本找不到激烈的竞争对手,我预言他俩将获得比赛的头两名。”比赛的结果一如奥氏所料,26岁的柯和24岁的瓦伊曼昂头挺胸站上了领奖台。柯冈成名后,作为一名后来者,他还经常出席大卫的演奏音乐会以及他晚上在音乐学院的授课。大卫尽管比柯冈大16岁,但却始终把柯冈视作一个平等同行而决非是竞争的对手。当然,在通常情况下大卫总是作为苏联小提琴学派的唯一代言人在各种场合频频亮相,而柯冈则由于天性内敛孤僻,总是尽可能地避免在公众场合抛头露面。至于谈到柯冈心目中的偶象,则非海菲兹莫属。每当回顾起海菲兹1934年的访苏之行,柯冈总是由衷地说:“我去听了他的每一场音乐会,至今我仍能清晰地记忆起他演奏的每一个音符……。”其实,只要留意柯冈唱片封套上的演奏肖像和实况录像的神态,就可发现他与海菲兹在演奏时都是神色冷峻凝重,毫无一丝快意,双眼都直直地逼视着琴上的弓和弦,何其相似乃尔!就连柯冈演奏的琴也大有讲究。据他的儿子帕维尔回忆,父亲在其早年的演奏生涯中使用的是音色更为柔和亮丽的斯特拉迪瓦里,后来他认为瓜尔内里那深邃沉郁的音色更符合自己的个性,于是就改用了一把制于1726年的瓜尔内里“杰苏”琴。此外,柯冈还收藏了一把1733年的瓜尔内里名琴,而这把琴还是大卫奥依斯特拉赫于60年代为他觅得的。俗话说琴为心声,两人的相敬相知由此可见一斑。不过,对于琴弓柯冈倒是更喜欢选用法国的弓,他几乎从不使用德国弓,这一点他又与海菲兹和大卫奥依斯特拉赫有截然不同的审美观。
柯冈一生远官场淡名利,讷于言而敏于行,尽管其生前集功勋艺术家、人民艺术家、列宁奖章获得者等诸多荣誉于一身,然而他与他家人的演奏录音都并不好找,尤其在国内,几乎是唱片爱好者收藏上的一个盲点。为此,谨就个人收集到的资料将其流变略述于后。以备有心者日后寻觅。
柯冈的录音其实不少,但苏联国家级的“旋律唱片公司”(Melodyia)发行的大都还止于LP的载体形态,于欣赏、收集都带来莫大的不便。与此同时西方世界对于柯冈艺术的价值似也远不如对大卫奥依斯拉赫那么看重,后者的唱片可谓俯拾皆是,可五大唱片公司发行的柯冈唱片却屈指可数。倒是几家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在这方面眼光独到,做出了值得嘉许的成绩。
意大利的“丑角”唱片公司(Arlecchinl)推出的《柯冈的艺术遗产》(Leonid Kogan Legacy)为30CD,虽未号称全集,却几乎涵盖了柯冈在各个重要时期演奏的不同风格、不同体载的作品,有全集之实。而日本的三全音乐株式会社以“希神”(Triton)也为30CD,其编辑思路与曲目编排与“丑角”又有所不同,曲目也并不完全重叠。以上两种是欲收藏全集的理想目标,至于选集类的CD,当首推英国“圣约”(Testament)的一套6张CD(编号为SBT1223—1228),这一套的重要性在于收录了柯冈所演奏的足以显示其鲜明个性和卓越琴艺的经典小提琴协奏曲,其中包括了贝多芬、勃拉姆斯、门德尔松和柴科夫斯基的所谓“四大协奏曲”还有他与夫人伊莉莎贝塔合作的泰勒曼、列克莱尔和依萨伊的小提琴双重奏鸣曲等,实为收藏之圭臬。倘再退而求其次,只求一碟在握以闻其音者,EMI唱片公司“名家档案系列”(Artist Profile)的柯冈专辑(2CD)无疑是首选(CD编号为ZS0777 76773223)。它遴选了柯冈演奏的贝多芬、勃拉姆斯和柴科夫斯基的三首D大调,外加一首拉罗的《西班牙交响曲》,由康德拉辛、西尔韦斯特里等名家指挥,为柯冈全盛时期的代表作。可惜该片已被EMI从目录上删除有年,不知今后会再版否?值得注意的还有韩国的“炎唐古典”唱片公司(Yedang Classica)发行经由美国“干线音乐公司”(Pipeline Music)从苏联获得版权,并进行了模转数处理的一批珍贵音乐档案,其中就有柯冈演奏的数种,由于这批CD唱片自2000年起才陆续问世,相比较而言,“炎唐”的唱片倒是柯冈爱好者们最易觅获的对象。
://ent.sina.cn/y/2006-08-29/165312222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