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棋甲级联赛门票-围棋甲级联赛2020

tamoadmin

1.围甲和围乙是什么?

2.围棋是什么东西?

3.怎样进入围棋国家队

4.围棋甲级联赛队员收入多少

5.围甲是世界比赛吗

围甲和围乙是什么?

围棋甲级联赛门票-围棋甲级联赛2020

中国围棋甲级联赛和中国围棋乙级联赛。

除了第一年只有一轮之外,以后的每届比赛都有两轮22场,每个俱乐部可以派出6名队员之中的4名参赛。队员并不限于中国棋院所属棋手,大量韩日外援现身于甲级甚至乙级联赛。

2020年8月24日,华为手机杯中国围棋甲级联赛正式开幕。 2020年12月23日,2020华为手机杯中国围棋甲级联赛在成都结束,江西金达莱队夺得冠军 。

2021华为手机杯中国围棋甲级联赛,于2021年5月6日正式开幕。

摘牌制度

2015年底就已经形成了改革的意向。在2016年四月本赛季围甲联赛长兴站的开幕式上,已经与各队进行了沟通,在重庆丰都站比赛期间又进一步提出了初步方案。

目前(2016年)围甲联赛中各队一般是5到6名队员,每轮4人上场。现在(2016年)已经确定的转会方案是每队可以保留4个人的基数,然后将其他一至两名队员挂牌。

转会采用倒摘牌的形式,也就是2016年乙级联赛的第三名第一个摘牌,以此类推2016年甲级联赛冠军第14个摘牌,通过激活相对闲置的人力资源,更有利于均衡各队的实力,进一步增强联赛的竞争性和吸引力,而且还可以让更多的年轻人有机会下棋。

围棋是什么东西?

围棋是一种智力游戏,起源于中国。中日韩是现今围棋的三大支柱。

围棋的规则十分简单,却拥有十分广阔的落子空间,使得围棋变化多端,比其它棋类复杂深奥。这就是围棋的魅力所在。下围棋对人脑的智力开发很有帮助,可增强一个人的计算能力、创造能力、思维能力、判断能力,也能提高人的注意力和控制力。下围棋对儿童少年的智力发展起到积极作用,使他们能更好的分析事物。

围棋,在我国古代称为弈,在整个古代棋类中可以说是棋之鼻祖,相传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据《世本》所言,围棋为尧所造。晋张华在《博物志》中亦说:“舜以子商均愚,故作围棋以教之。”舜是传说人物,造围棋之说不可信,但它反映了围棋起源之早。

围棋规则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围棋的棋具

一、棋盘

盘面有纵横各十九条等距离、垂直交叉的平行线,共构成19×19=361个交叉点(以下简称为 “点”)。 在盘面上标有几个小圆点。称为星位,中央的星位又称“天元”。

二、棋子

棋子分黑白两色。均为扁圆形。 棋子的数量以黑子181、白子180个为宜。

第二条 围棋的下法

一、对局双方各执一色棋子,黑先白后,交替下子,每次只能下一子。

二、棋子下在棋盘的点上。

三、棋子下定后,不得向其他点移动。

四、轮流下子是双方的权利,但允许任何一方放弃下子权。

第三条 棋子的气

一个棋子在棋盘上,与它直线紧邻的空点是这个棋子的“气”。 棋子直线紧邻的点上,如果有同色棋子存在,则它们便相互连接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它们的气也应一并计算。 棋子直线紧邻的点上,如果有异色棋子存在,这口气就不复存在。如所有的气均为对方所占据,便呈无气状态。无气状态的棋子不能在棋盘上存在,也就是第四条——提子。

第四条 提子

把无气之子提出盘外的手段叫“提子”。

提子有二种:

一、下子后,对方棋子无气,应立即提取。

二、下子后,双方棋子都呈无气状态,应立即提取对方无气之子。

拔掉对手一颗棋子之后,就是禁着点(也作禁入点)

第五条 禁着点

棋盘上的任何一子,如某方下子后,该子立即呈无气状态,同时又不能提取对方的棋子,这个点,叫做“禁着点”,禁止被提方下子。

第六条 禁止全局同形再现

第七条 终局

一、无单官或其他官子时,为终局。

二、对局中,有一方中途认输,为终局。另一方中盘胜

第八条 活棋和棋

终局时,经双方确认,没有两只真眼的棋都是棋,应被提取。 终局时,经双方确认,有两只真眼或两只真眼以上都是活棋,不能提取。

第九条 计算胜负

第一小条 中国规则

1、贴3又3/4子的规则

第一步,把子捡掉。第二步,只数一方围得点(叫做目)并记录下来(一般围得点以整十目为单位),再数刚才那一方的子数并记录下来,再把目数和子数加起来。第三步,如果数的是黑棋,再减去3又3/4子,如果数的是白棋,再加上3又3/4子。第四步,结果和180又1/2(棋盘361个点的一半)比较,超过就算胜,否则判负。

2、让先与让子

让先不贴目,让子要贴还让子数的一半(就当被让方是预先收了单官)。

第二小条 日本规则和韩国规则

日本和韩国规则是一样的,采用数目法,黑棋终局要贴6目半。先数一方的目数并记录下来,再数另一方的目数并记录下来,然后黑棋减去6目半,最后和白棋比较,多者为胜。

第二章 竞赛规定

第一条 先后手的确定

对局的先后手,由大会抽签编排或对局前猜先决定。

第二条 贴子

为了抵消黑方先手的效率,现行全国性正式比赛在终局计算胜负时,黑方需贴出三又四分之三子。

第三条 计时

计时是保证比赛顺利进行的重要手段之一。一切有条件的比赛应采用计时制度。

一、时限

根据比赛性质的不同,应事先规定一局棋的每方可用时限。棋手用时不得超过规定时 限。 规定一局棋的时限可长可短,基层比赛可规定为1-2小时,全国比赛要求在一天之内 结束。

二、读秒

在采用读秒的比赛中,应事先规定在时限内保留几分钟开始读秒。全国比赛保留五分 钟读秒,基层比赛亦可保留一分钟开始读秒。 读秒时,凡一步棋用时不足一分钟的不计时间。每满一分钟则在保留时间内扣除一分 钟,但不得用完规定时间。 读秒工作由裁判员执行,在30秒、40秒、50秒、55秒、58秒、一分钟时各报秒一次。 每扣除保留的一分钟,裁判员应及时通知棋手“还剩 X 分钟”。最后一分钟读秒的 方式是30秒、40秒、50秒、然后1、2、3、4、5、6、7、8、9...以准确的语声逐秒 报出。最后的报法是“10,超时判负”。 快棋比赛的读秒办法,可根据具体情况由竞赛大会另作规定。

第四条 终局

一、除总则第七条的规定外,凡比赛一方弃权或因各种原因被裁判员判负、判和的对局, 也作终局处理。

二、双方确认的终局,确认的次序应是,先由轮走方,后是对方以异色棋子一枚放于已方 棋盘右下角的线外。

第五条 对局的暂停和封棋

规定有暂停的比赛对局中(如一日制比赛,中午须暂停等)暂停时间不计入对局时限。 重大的比赛,可采用封棋制度,当比赛到规定的封棋时间,而对局尚未结束。已下过子的一方应立即退场,轮下子的一方思考后,把准备下的点写在记录纸上,然后密封交裁判员。续赛时,裁判员当场启封,按所标记的位置下子,比赛继续进行。

第六条 赛场纪律

一、对局者不得无故弃权和中途退出比赛。

二、比赛时,对局者不得有任何妨碍对方思考的行为。

三、比赛中,对局者不得和其他人议论对局的棋势,或查阅有关资料。

四、比赛中,对局者不得随意在赛场来回走动,观看他人的棋局。

五、对局者应注意言行文明,保持衣着整洁。

第七条 对局者的权利和义务

一、读秒时,有询问已方还剩几分钟的权利。

二、如出现足以妨碍自己正常比赛的现象或发现问题,有向裁判员提出意见的权利。但除 较紧迫的事件外,对局者应在自己走棋的时间内提出。

三、终局计算胜负时,对局者有要求纠正数子和计算胜负失误的权利。

四、裁判员作出判决,对局者必须服从,如有疑义应通过组织程序立即向大会提出申诉。

五、对局者有遵守赛场纪律的义务。

六、在对手离席时下的子,有告诉对方棋子下在哪里的义务。

七、比赛终局后,对局者有整理好棋具和立即退场的义务。

第八条 行棋

一、一方并未表示弃权,另一方连走二步,判连走二步者为负。 二、棋子下完后,又从棋盘上拿起下在别处。判棋子放回原处,警告一次。如棋子确实是掉 落的原因,允许其拣起后任选着点。

三、对局中途发现前面下的棋子已有移动,在征得对局者一致意见后,可判移动之子挪回原处,或者判移子有效。在对局者意见不一致时,应立即报请裁判长处理。裁判长可根据移动之子对棋局进程的影响程度,判:移动之子挪回原处;移动之子有效;和棋;重下;如属故意移子,应判移子者为负。

四、对局中,因外界不可抗拒的原因导致棋局散乱,应经双方复盘确认后,继续比赛。如 双方没有能力复盘,则判和或重下。 如对局者确属无意散乱了棋局,可复盘续赛。不能复盘的,则判散乱棋局一方为负。 如对局一方故意散乱棋局,判负。

第九条 提子

下子后,误将对方有气之子提取,判误提者警告一次,把有气之子放回原处。

第十条 禁着点

棋子下子在禁着点上,判着手无效,弃权一次。

第十一条 全局同形再现

一、劫争马上回提,判回提者着手无效,弃权一次。

二、终局时,按照禁止全局同形再现的原则,不允许以“假生”作为活棋。

三、对双方互不相让的三劫、四劫循环,长生、双提二子等罕见特例,可判和棋或者重下。

四、根据禁止全局同形再现的原则,对局者不得将其作为不能终局的理由。

第十二条 其他

一、凡裁判法所未包括的犯规现象,裁判员根据总则或竞赛规程的精神,作合理的判决, 对不能确认的判例,应及时申报裁判长处理。

二、对局者被判的警告,应记录在案,在一局棋里满二次者,判该局为负。

[编辑本段]围棋术语

飞 门 广 子 长 双 切 引 方 手 气 立 打 平 扑 卡 轧 札 目 行 吃

尖 冲 关 夹 曲 托 并 压 吊 杀 约 地 先 收 伸 扳 连 攻 补 劫 纽

形 芇 投 步 位 拐 虎 征 顶 刺 拦 拆 味 松 空 狙 退 挺 挡 挖 贴

封 枷 点 挤 竖 拶 拱 持 厚 重 轻 举 侵 断 消 觊 悔 接 粘 盖 望

掖 捺 弸 勒 兜 盘 崩 着 眼 提 镇 搭 渡 联 逼 嵌 握 筋 搪 跳 跨

碰 罩 滚 跷 置 斡 蜷 聚 撇 墙 靠 觑 毅 踔 薄

大飞 大龙 大关 大眼 大盘 大跳 小飞 小尖 小目 小盘 小侵 子力 上扳 下扳

下侵 飞压 飞攻 飞补 飞枷 飞封 飞镇 公活 公气 双活 双关 双打 双虎 双吃

双劫 双盘 内扳 内气 反夹 反打 反敲 反提 反吃 反征 反点 反扳 引征 开拆

开劫 开花 不入 长生 长考 长气 见合 见损 气合 气数 方向 手筋 手割 欠点

计算 中线 分先 分投 风铃 太极 打吃 打劫 打过 打将 打入 打挂 打谱 叫吃

切断 外扳 外势 外气 包吃 正征 正着 正应 扑劫 四劫 台象 半眼 半先 本手

巧着 巧手 失着 对弈 对杀 让子 先手 先二 先两 后手 棋 收后 收气 共话

尖顶 尖封 尖冲 尖侵 回夹 回提 曲镇 托渡 托角 争劫 寻劫 场合 有趣 向背

次序 自灭 优势 劣势 行棋 过门 交换 延气 杀气 扳头 扳渡 扳断 连扳 连劫

还夹 还提 纽断 扭断 闷吃 攻击 攻逼 护断 补断 补劫 劫争 劫材 劫活 劫杀

找劫 应劫 抛劫 投劫 投子 投入 两劫 两分 两活 两持 局面 步调 弃子 坚实

低位 形崩 龟甲 妙手 妙着 妙棋 冷着 完胜 完败 伸气 围空 围地 单关 单劫

抱吃 征子 实地 实利 实空 实眼 孤棋 废子 废着 定型 定先 盲点 败线 败着

虎口 奇着 奇手 变着 试着 松着 松气 软着 细棋 受子 受先 拆棋 肩冲 肩侵

浅浸 浅消 转换 治孤 狙击 净杀 净吃 净活 终盘 终局 直胜 挺头 侵分 侵入

侵消 活棋 追杀 点眼 点空 点目 结构 厚壁 残子 顺序 选点 要点 急所 俗筋

俗手 重复 逆转 便宜 胜线 胜着 胜势 矩形 鬼手 持棋 饶子 复局 复盘 倒扑

透点 破眼 造劫 损劫 套劫 紧劫 紧气 浮子 浮石 浮棋 速度 配置 恋子 高位

钵形 秤砣 涩手 弱着 恶手 敌手 谈棋 悔棋 通型 真眼 虚夹 虚实 虚眼 盖帽

盘征 盆渡 盘面 象步 象眼 脱骨 脱壳 脱九 脱先 做眼 做活 做劫 粘劫 授子

弹性 断点 断眼 崩溃 崩形 眼形 眼位 庸着 假眼 常型 常先 猜先 续弈 棋形

棋筋 棋精 棒粘 帽子 提劫 提空 装劫 缓急 缓着 裂形 硬腿 强手 嵌子 欺着

骗着 骗棋 惜着 搜根 滚打 感觉 解剖 简明 愚形 新手 新型 暗目 填空 数空

数目 摆谱 腾挪 鼻顶 鹗立 疑问 漏着 瞎劫 趣向 撞气 凝形 整形 整眼 戴帽

一方地 一手劫 二段劫 三连扳 三段扳 三羽乌 大斜飞 大局观 大局感 大头鬼

小斜飞 万年劫 天下劫 天王山 无忧劫 无理棋 不入子 不计胜 不战胜 中盘胜

中局胜 中押胜 斗笠形 长生劫 双倒扑 本身劫 打劫活 打劫杀 生劫 台象形

对子棋 让子棋 北斗七 关门吃 回纹征 回龙征 先手劫 先相先 后手劫 后手眼

后手 后中先 多元劫 团子棋 扭羊头 找劫材 补劫材 两手劫 两手先 两后手

连环劫 求投场 投场求 胀牯牛 胀牛 松气劫 金井劫 空三角 试应手 命令手

想思断 穿象眼 重鋂劫 鬼头刀 胜负手 倒脱靴 紧气劫 紧对子 宽气劫 通盘劫

射子法 桃花五 接不归 做劫材 第一感 梅钵形 随手棋 猜子法 隔二关 装倒扑

缓气劫 循环劫 猴子脸 猴脸形 赖皮劫 摇槽劫 舞剑劫 疑问手

一石三鸟 二五侵分 三五侵分 三六侵分 三劫连环 三劫循环 中途半端 长期打挂

手割分析 双方先手 双方后手 打二还一 四劫连环 四劫循环 自由让子 形势判断

拆二单关 拆二斜飞 征子关系 金鸡独立 松气三角 粘劫收后 朝天拆二 滚打包收

缠绕战术 愚形三角 愚形之筋

二连星布局、十王走马势、十九路棋盘、十六路棋盘、入腹争正面、三连星布局、

大眼杀小眼、小林流布局、千层宝阁势、双活不作地、分组循环制、手评十八局、

手批十八局、互挂型布局、中国流布局、公活烂包皮、乌龟不出头、长气杀有眼、

不完整曲四、不完整板六、四大景盘式、四大景盘字、四家世系谱、四连星布局、

四角星布局、对角星布局、对角型布局、对面千里势、平行型布局、未完成定式、

打单不打双、让子棋还子、耳赤之妙手、压强不压弱、有眼杀无眼、多局决胜制、

全队循环制、吴清源时代、两三三布局、秀策流布局、秀荣流布局、重屏会棋图、

总缔型布局、特殊型布局、起好手诸式、准先手官子、积分编排制、积分循环制、

斜行型布局、超一流棋手、程白水遗局、棋从断处打、棋从断处生、强迫抽签制、

错小目布局、擂争十番棋、蟹眼式布局、

一三五型布局、一子解双征图、一子解双征势、二子之头必扳、三大难解定式、

大雪崩型定式、应氏围棋规则、两打同情不打、弈乐园三十局、相对小目布局、

高中国流布局、

昭和一三五布局、六子沿边活也输、左右同形适其中、台象生根点胜托、

秀哉名人的小目、金角银边草肚皮、积分编排淘汰制、逢棋难处用小尖、

象眼尖穿忌两行、提子开花三十目

[编辑本段]段位和级位

棋手围棋水平的高低用段位和级位来区分,分为职业段位、业余段位和业余级位。

职业段位按低到高是:初段、二段、三段、四段、五段、六段、七段、八段、九段

业余段位按低到高是:1段、2段、3段、4段、5段、6段、7段、8段(日本授予业余围棋世界冠军的荣誉称号)

业余级位按低到高是:30级、29级、28级、……、3级、2级、1级

2005年初,国家体育总局(以下简称总局)召开关于运动员技术等级的会议,部分总局中心和省、直辖市体育局派代表出席了此次会议。会议内容是征求大家对重新修订运动员技术等级的意见,并向大家传达了总局对于运动员技术等级管理的想法,介绍了总局和国家教育部关于运动员上大学的一些最新的优惠政策。(详见教育部和总局的相关文件)重点强调了严格管理运动员技术等级的重要性,并要求相关等级的运动员今后在获取等级称号之前需要公示,以做到公平、公开、公正。业余段位是围棋运动员(1级运动员及以下称号)技术等级参照的重要标准,根据总局的精神,协会同样需要对业余段位严格管理,同样做到公平、公开、公正。

协会早在1992年就制定了《中国围棋业余段位制》,当时借鉴了他国的一些经验,主要目的是提高围棋爱好者的兴趣。另外,当时运动员上大学的政策在围棋项目中体现得不是很明显,因此大家并未把业余段位严格地与等级认证联系起来。现在,业余段位必须按等级认证加以管理。可以说《中国围棋业余段位级位制》和《中国围棋业余段位级位制实施细则》与1992年《中国围棋业余段位制》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此。

一、公示

1、 获得中国围棋协会颁发的业余7段、6段(可申请1级运动员)、5段、4段(可申请2级运动员)证书的棋手须在中国棋院围棋网上公示。

注:2级运动员以上已经可以享受较大优惠政策,因此,必须严格要求。

2、 各省、直辖市体育局所辖棋院、棋类协会或围棋协会(以下简称一级代理机构)须记录自己辖区的获得业余1段以上证书的棋手的信息,并报协会备份。

注:希望地方棋协加强信息管理,更好地为围棋爱好者组织活动。协会掌握了全国围棋爱好者的信息,便于统计,便于提供资讯,便于为爱好者之间搭建互动平台。

二、鉴定

1、 首先由一级代理机构向协会推荐鉴定棋手,协会认可后生效。

注:增强地方棋协权威性。

2、 鉴定棋手所推荐的业余棋手应年满18岁,通过鉴定而获得的业余段位,不能作为申请等级运动员的依据。

注:18岁以下的业余棋手是运动员技术等级最为敏感的群体,矛盾也最尖锐,我们鼓励小棋手通过自己的努力,在比赛中创出好成绩,获得符合自己实力的业余段位。

三、年审

为了地方棋协更好地贯彻总局和协会的要求,从2005年起,协会对一级代理机构实行年审制度。

注:对于弄虚作假、滥发证书或不作记录的单位加以监管。对于长期不作为的一级代理机构也会采取相应措施。

四、证书

1、 统一预定。一级代理机构于每年12月1日至31日向协会预定所需证书数额,并在通过了年度审核后领取预定的证书。

注:统一预定,便于管理,减少工作量。

2、证书编号。段位证书的编号共9位,编号方法为:前3位是各省(市)身份证号的前3位数、中间2位是年号、后4位是当年发放各等级的序列号。中国围棋协会编号前3位为000。

注:便于统计。

五、级位制

采纳地方棋协建议,增加级位制,便于普及推广。

自92年协会制定《中国围棋业余段位制》以来,这次是首次修订。13年来,围棋在全国更加普及,围棋被更多人喜爱,社会影响力也有所增强。围棋的业余段位作为衡量棋手水平的尺度被社会所熟知,段位证书作为等级认证也被社会所接受。这是围棋发展的结果,是我们广大围棋爱好者倾心支持的结果,也是来之不易的结果。业余段位越反映棋手实际水平,社会的认知度就会越高,真正在围棋上刻苦用功的棋手就越会得到应有的回报。反之,如果我们疏于维护这一体系和标准,社会认可度必将渐行渐远。

总之,协会对业余段位的管理,一方面要遵照总局关于运动员技术等级的管理规定,另一方面要吸取广大围棋爱好者和各地方围棋协会的建议,逐步完善。

[编辑本段]围棋的头衔

头衔,是某些比赛冠军的特定称呼。

中国的头衔战现有天元、名人和新人王。以前还举办过棋王和棋圣。其他几项比赛,冠军没有特殊的荣誉称呼,也就是没有头衔。

韩国的头衔有:天元、新人王、王中王等。

日本有七大头衔:棋圣、本因坊、名人、十段、小棋圣(碁圣)、王座、天元。

日本围棋历史上有四大家,分别为:本因坊、安井、井上、林这四家,即人们常说的“棋院四家”。其中本因坊一门特别瞩目,一世本因坊算砂、四世本因坊道策和本因坊秀策都是日本围棋史上的标志人物。本因坊算砂(1559-1623)是京都寂光寺的高僧,是近世日本围棋开山鼻祖,也是本因坊家始祖,1603年以弈出第一个“天览棋”而著称于世。本因坊道策(1645-1702)是江户前期的围棋大师,号称“天下无敌”。是他整合了段位制度,栽培了众多优秀弟子,被尊为“棋圣”。同样被誉为“棋圣”的本因坊秀策(1829-1862)确立了“秀策流”布局,奠定了近代布局的基础。

而本因坊、名人、棋所几个称呼的来历,都和一世本因坊算砂直接相关。说来话长了:

本因坊,原是一处寺院的名字。日本第一世本因坊,俗名叫加纳与三郎,生于嘉靖年代(1557左右),此时正是日本岛国历史上有名的的“战国时代”。为躲避战国风尘,其父便把他送到寂光寺去当和尚,法名日海。日海小和尚聪明绝顶,极具棋才。他在颂经念佛之余,对也围棋大感兴趣。当时日本岛国历史上有名的英雄人物织田信长也是个棋迷,经常邀请日海和他对弈。织田信长对自己棋力颇为自负,不料日海让他五子,还是游刃有余。织田对日海的棋技拜服之极,在日海弈出妙手后,夸赞道:“你可真是个名人啊”,织田信长开了金口,这便是围棋名人的起源。当时在亲町天皇的天正六年(1578),日海还只有二十二岁。

到了天正十年(1582)年,织田信长设下棋宴,邀请日海和另一著名高手鹿盐利贤来对弈,自己和手下的大将静坐观战。结果出现了罕见的三劫无胜负,双方只好达成协议将其作为无胜负的平局。当晚子夜,部将明智光秀反叛,织田信长和其子信忠于乱箭烈火之中。这就是日本岛国历史上有名的本能寺之变。所以直到今天,日本棋坛还有三劫不祥的说法。

日海此人极讲义气,在叛军还正得势的风头上,公开召集僧众为织田父子作水陆道场,大张旗鼓地为信长父子祈求冥福。时人皆认为日海此举危险,日海却义无反顾,其勇气确实值得钦佩。不久后丰臣秀吉回师平叛明智光秀,闻得日海的义行,十分钦佩。丰臣秀吉也爱下棋,认为弈理与兵法相通,所以大力提倡。在秀吉的协助下,日海扩建改造了寂光寺,自己改号为本因坊,改名为算砂。这便是本因坊一门的由来。

丰臣秀吉同时为日海立下了一个“棋所”,作为第一国手的荣誉,每年拨给300石禄米的津贴,由国家出钱把棋手供养起来。就于现在的“国家棋院”了。

那时的段位审定极其严格,除了实力的因素还要熬年头,比之现在的高段棋手满天飞大不相同。段位除了实力还代表在棋界的身份,当时五段即为高段棋手,七段称之为“上手”即意味着进入了一流高手的行列,30岁前能获得七段便是很了不起的事了。八段即为准名人,同时代最多有两三位。九段为最高段位,却只能有一人,即为“名人”,同时代只能有一个名人。一旦晋升为九段,就意味着随时会被任命为“棋所”,因此,二者可看作是同义词。本因坊家是四家中最兴旺发达的一家,对日本围棋技艺发展的贡献也最大。日本围棋史上的10位名人(九段、棋所),本因坊一门就占了7个。

在今天,虽然古时的棋士家族门派体制已不复存在,但“本因坊”之名,仍然和“名人”头街一样,作为日本最高级别棋赛的冠军称号之一,成为顶尖棋士们角逐的目标。

日本的围棋史我们今天看来象是小说,很有意思。但是在当年,是棋手性命相搏的战场。如果你知道这些历史,看《棋魂》会更有意思。

[编辑本段]围棋的赛事

国内棋战

中国天元战

中国名人赛

全国个人赛

中国新人王战

招商银行杯

阿含桐山杯

理光杯

倡棋杯

烂柯杯

西南王赛

中国围棋甲级联赛

世界棋战

七大杯赛:春兰杯、应氏杯、富士通杯、丰田杯、三星杯、LG杯、BC卡杯

团体赛:亚洲杯电视快棋赛、农心杯三国围棋擂台赛、正官庄杯女子围棋锦标赛

中日棋战

中日天元对抗赛

中日新锐对抗赛

NEC杯中日对抗赛

阿含桐山杯

中韩棋战

中韩天元对抗赛

中韩新人王战

[编辑本段]职业围棋棋手

中国:

聂卫平、马晓春、俞斌、江铸久、芮乃伟、罗洗河、常昊、周鹤洋、古力、陈耀烨、周睿羊、孔杰、朴文垚、丁伟、刘小光、刘星、谢赫、柁嘉熹、王煜辉、刘菁、王汝南、陈祖德等。

日本:

吴清源、木谷实、小林光一、大竹英雄、武宫正树、加藤正夫、藤泽秀行、王立诚、坂田荣男、赵治勋、林海峰、万波佳奈、梅泽由香里等。

韩国:

刘昌赫、曹薰铉、李昌镐、李世石、朴永训、崔哲瀚、姜东润、睦镇硕、韩尚勋、赵汉乘等。

中华台北:

周俊勋等。

怎样进入围棋国家队

18岁以下的话可以去参加定段赛的考试,每年一次,成功的话就能成为中国棋院在编的专业棋手,然后参加每年的段位赛可以升段。假如愿意与各省队伍签合同的话,可以去打围棋甲级联赛,或围乙。每年的世界比赛拿到前面的名次也可以拿到奖金。至于围棋国家队,比赛成绩好那个时候自然知道怎么进国家队了。不过现在国家队的那些棋手都是老一辈,大多退出第一线了。

围棋甲级联赛队员收入多少

 围棋职业选手收入调查

在中国,“收入”是大家很感兴趣的敏感话题,无论哪个行业,都有一种比较心态,特别是本国不同行业收入的比较,更牵动大众的神经。现在我们换一个角度,用不同国家的相同行业来比较一下或许更为轻松也更有趣味。围棋是一个相对好比较的行业,主要原因在于职业棋手的收入最主要的部分是比赛的奖金与对局费,这些都是完全公开的。职业棋手和其他行业的从业者一样,人与人之间在收入上是有天壤之别的,不过倒是没有人质疑顶尖职业棋手的高收入是否不合理。

日本棋手“窝里横”就有高收入

作为竞技项目,棋手要取得高收入,一定要有过硬的真功夫,绝对不能靠运气,更没有所谓的“潜规则”。围棋比赛的冠军拿得越多,收入自然越高,问题是在国内比赛中,有可能拿冠军的看上去可能有30人左右,但实际上冠军往往都集中在几个一线顶尖高手中,更不用说竞争更为激烈的世界性比赛了。

围棋与其他职业化程度高的体育项目一样,都是贫富悬殊,中国的顶尖高手在中国算得上是富翁,而大多数底层棋手的收入却只相当于普通白领。2009年是中国顶尖围棋手收入最高的一年,古力在各项大赛中拿到的奖金据统计达到700万元,在当年的中日韩顶尖棋手中收入排名第一,扣除个人所得税和上交中国棋院的管理费之后,古力拿到手的奖金约为250万元。如果将古力的其他收入如围棋甲级联赛等计算在内,2009年古力的总收入有300多万元。像古力这种年入300万元的中国棋手是极为罕见的,即使是古力本人,实际年收入达到300多万元的情况也仅出现一次而已。2009年能拿到这么多钱,主要原因是古力当年一口气拿下了3个世界冠军,国内比赛的冠军也拿了不少。

由于日韩棋手的税和管理费都没有中国棋手这么高,因此若是按个人实际收入来计算,2009年古力的收入肯定不如日本棋手,收入也成不了围棋界的“世界第一”。日本棋手这些年战绩糟糕,在各项世界比赛中往往连8强都进不了,更不要说世界比赛的奖金,就算是世界比赛的对局费他们也拿得不多,但日本顶尖高手的年收入却总是超过中国甚至是拿过多个世界冠军的韩国高手,因为日本国内最大几项比赛的奖金不亚于世界性比赛,日本的顶尖高手虽然面对中韩高手时难有胜算,但他们只要能够“窝里横”,年收入就往往不会少,这也是日本棋手相对更为重视国内比赛的真正原因。

中国棋手实际收入低于日韩

世界围棋手年收入前10排名实际上就是中日韩三国顶尖棋手的收入排名。2010年世界围棋收入谁最高呢?有人根据公开的资料作了统计,日本棋院的张栩九段以844万元人民币高居榜首,他的实际收入约为650万元人民币。排名榜前3位都是日本棋手,排名第2的山下敬吾九段的税后收入约为620万元人民币,第3名井山裕太九段税后收入约为396万元人民币,中国的孔杰九段排在第4位。2010年孔杰拿了3个世界冠军,他的税前收入约为395万元人民币,扣除个人所得税和中国棋院的管理费之后,实际收入约为190万元人民币。韩国排名第一的李世石去年实际收入约308万元人民币,但他的税前收入比孔杰少10万元人民币,因此只能屈居孔杰之后排名第5。

中国棋手的实际收入要比日韩棋手低很多,因为中国棋手在世界性比赛中得到的奖金除了要交所得税外,还要交中国棋院的管理费,以前中国棋手所获国际性比赛的奖金,实际到手部分只有奖金总额的28%,近两年中国棋院对管理费标准作了修改,现在棋手大概最终能拿到奖金总额的三分之一。对中国棋手来说,如果仅算经济效益,拿国内高奖金比赛的冠军更合算。例如,拿15万美元的世界大赛冠军奖金,真正到手的钱与国内一个40万元人民币的比赛冠军奖金差不多,国内比赛的奖金可能还多一点,因为国内比赛的奖金不用交中国棋院管理费。

在世界围棋界的十大“富豪”中,日本棋院棋手占了6名,中国棋手仅占两席,他们是孔杰和古力,韩国也是两人——“大李”李昌镐与“小李”李世石,李昌镐以130万元人民币实际收入排在第10位。

韩国棋手靠国际大赛“致富”

世界职业围棋棋手收入前10名每年都不一样,但在前10中位居前列的基本上都是日本棋手,但这并不表明日本棋手的世界比赛成绩好,而是他们的国内比赛多、奖金高,日本大三冠(名人、本因坊、棋圣)的比赛冠军奖金竟比世界比赛的冠军奖金还高。再深究起来,日本的职业围棋历史最长,发展最好,最近这30年来围棋虽然在日本的人气不足,但其高尚地位却一直得以保持,再加上日本作为经济大国的实力也能支撑围棋比赛的高奖金。

中国去年的GDP总量虽然超过日本跃居世界第二,但富裕程度还是不及日本。日本赞助围棋比赛的企业比中国多,投入的资金也比中国企业多。甚至还有日本企业或团体赞助中国的比赛,但从未听说有中国企业去赞助冠名日本国内的比赛。

韩国顶尖棋手的年收入虽然不及日本棋手,但以前一直远超中国棋手,最主要的原因是,最近这十几年,韩国棋手几乎垄断了所有世界大赛的冠军,直到最近这几年中国棋手实现了突破,世界围棋的格局才大为改观。最近这几年,中国顶尖棋手拿了不少世界冠军,如古力和孔杰的收入已与韩国顶尖高手有得一比了。韩国有一些大企业赞助围棋世界性比赛,但韩国的国内比赛奖金并不高,不要说和日本的国内比赛奖金相比,甚至还不如中国国内的比赛,因此,韩国棋手如果拿不到世界冠军,他们的年收入将不如中国棋手。

中国棋手奖金“含金量”最高

虽然中国棋手的年收入远远不及日本棋手,实际到手也不如韩国棋手,但他们收入的“含金量”却要高于日韩棋手。首先是中国的物价除了房价外,其他还相对便宜;其次,中国顶尖高手的年收入与中国人的平均年收入相比已经高出许多,我们现在特别强调“幸福感”这个词,从这个角度来说,中国棋手的“幸福感”应该是最强的。

光比顶尖棋手是不够的,要全面看三国棋手的收入,最主要还是要看一般棋手的收入,这更能说明三国围棋的本质问题。

现在有一种说法,说是日韩特别是韩国棋手都很羡慕中国棋手,说中国棋手收入稳定且有保障,用中国棋院前院长陈祖德的话来说就是:“中国棋手正享受着市场经济时代和计划经济时代带来的各种好处。”以中国国家围棋队棋手为例,无论编制在国家体育总局的正式棋手,还是编制在地方队的集训队员,每人在北京中国棋院都可享受一间免费宿舍。另外,国手们每个月有国家体育总局和地方体育局发给的固定工资和伙食、训练津贴,钱不算很多,但棋手的日常生活就没有多少后顾之忧了。按中国棋院领导的说法,中国的国手以及能参加中国甲级联赛的一线高手(60多人)目前的综合条件和生活待遇可能是“世界上最好”的,而日韩棋手几乎没有享受国家给予的各种生活补贴和保障。

但中国一线棋手之外的那些底层棋手,收入就很一般,他们实力不足,也没有名气,平时比赛的机会很少,只能靠其他途径谋生,他们或许在转型后过得更好,或许还在棋坛苦苦奋斗,各人都有不同的境遇。而日韩的职业棋手都属于棋院,即使是成绩不佳的棋手,生活也能较为安定,因为他们都可以参加比赛,拿对局费和津贴,再不济还可以通过讲棋得到一些收入。

围甲是世界比赛吗

不是。

围甲是中国的围棋甲级联赛,主要参赛选手来自于全国各地,以省级名义为代进行参赛。

中国围棋甲级联赛的每届比赛都有两轮,共22场,于1999年开始举办,于2015年进行改革,其中著名的围棋选手是柯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