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对阵罗马尼亚-意大利对阵罗马尼亚时间

tamoadmin

1.请问二战为什么罗马尼亚和芬兰的军队比意大利军队优秀?

2.意大利 永远的?

3.二战意大利都干了什么?

请问二战为什么罗马尼亚和芬兰的军队比意大利军队优秀?

意大利对阵罗马尼亚-意大利对阵罗马尼亚时间

因为网上黑意呆黑的太狠了,其实意大利表现还是不错的,意大利国力底子就弱、战前准备不足、加上国内除了法西斯党(就是党内都有很大的反对意见)忠外本来就普遍反对和德国结盟,所以战绩不如英德美苏等一流强国,但是比罗马尼亚之类还是强多的。

意大利 永远的?

意大利还有机会

还需要我们支持

接下来的一轮比赛,分为几种情况:

若意大利胜罗马尼亚,荷兰胜或平法国,那么最后一轮,意大利只要战平法国即可出线。

若意大利胜罗马尼亚,荷兰负法国,最后一轮分为几种情况:1.意大利胜法国必出线,2.意大利负法国必遭淘汰,3.意大利平法国,则需要看另一场比赛的结果,(1)荷兰胜或平罗马尼亚,意大利出局;(2)荷兰负罗马尼亚,意大利靠胜负关系挤掉罗马尼亚,和法国携手出线。

若意大利负罗马尼亚,意大利肯定被淘汰。

若意大利平罗马尼亚,意大利需要最后一场胜法国,同时必须罗马尼亚不胜荷兰,才能出线。

从各种情况来看,意大利要想重获出线的机会,必须在下一场战胜罗马尼亚才能和大家回到同一条起跑线上,否则,即便是战平,也将像4年前一样,命运将不掌握在自己手中。

闯过这一关

我们意大利还是冠军

二战意大利都干了什么?

意大利是混世的。如果德国是拿着AK的精良士兵,那意大利就是拿菜刀的炊事员。要不是法西斯的创立者,德国才不愿意和他是盟友呢。他的作用是帮德国添加伤亡人员。1943年意大利投降,1944年罗马尼亚,匈牙利,保加利亚,芬兰全部投降。他还没那些小国挺得时间多。窝囊废一个。南斯拉夫这么个小国,意大利几年都没打下,德军来了,几个月就摆平了。1943年还被关在大萨索山,幸亏斯科尔兹尼带领德军突击队把他救了出来。西西里岛战役时,主要就是德军2个师抵抗盟军几十万。在突尼斯被盟军俘虏的人差不多比阵亡人数还多。

意大利的参战对德国来讲是百害而无一利的,在二战中它的作用是常“帮倒忙”,孙子曰“主不可怒而兴师,将不可愠而敌战”正相反,感情用事得狠,可国家大事的决定不可意气用事,必须冷静合理。“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说的就是意大利吧!

假使战争爆发,意大利最好能守中立,这样或许可以牵制敌方10个师,假使它投入对方,则德国只要用5个师可以将其击败,但假如加入德国方面作战,则德国反而要用20个师去保护它”这是在战前德国有一个流行的笑话。

严令禁止意大利在巴尔干采取任何行动,以保证对侵俄战争计划的实行,可1940年10月28日意军入希腊把的战略计划完全打乱,于是无能的意军给了英国人暂时翻本的机会。不得不丢下“巴巴罗萨”来收拾这巴尔干的烂摊子,接着有碰上了南斯拉夫政变又增加成本,1941年4月6日德军发起进攻,4月17日征服南斯拉夫,4月27日德军进入雅典,看起来是一场漂亮的胜利(尤其是对克里特的奇袭),但事实上是得不偿失,意大利造成了两个对德国不利的后果

1)发动侵俄战争的时间受到了延缓。

2)一部分的德军(克莱斯特部)在巴尔干战役后又立即加入侵俄的南线,来不及休整,作战受到影响。

同样在北非战场上的失败,使得将隆美尔派到北非,但相信失去了“沙漠之狐”雅号而在苏德战场上的隆美尔其价值应远远大于在沙漠中的作用。

反而意大利有对同盟国作了间接的贡献:

1)破坏了用间接路线孤立英国的计划。

2)使英国惨败之后获得重整士气的机会。

3)北非战役使联军有了用武之地并为未来奠定基础。

所以我认为意大利不应该参加轴心国,应该参加同盟国

为什么意军的表现如此糟糕,甚至有令人作呕之感,凯塞林元帅在其回忆录中有着详细的解释,概括如下:

1)意大利全国上下从来不对战争采取认真的态度,这与其民族性有关。

2)本人的政绩都是虚有其表,经不起考验。

3)意大利无意充分利用起战争潜力,造成许多浪费。

4)意大利军官缺乏职业精神,不务正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