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智丽汉城奥运会-何智丽战胜邓亚萍

tamoadmin

1.在08奥运有的参赛运动员中,有多少是改掉中国国籍加入他国来参加比赛的?

2.中国首位乒乓球奥运冠军为什么当年加入日本

3.国乒丢掉的唯一一枚奥运女双金牌,陈静焦志敏不敌玄静和梁英子

4.乒坛女将何智丽:打败邓亚萍大喊“呦西”!入籍日本后下场如何?

5.国外选手玄静和赢何智丽陈静,她到底有多强大?

在08奥运有的参赛运动员中,有多少是改掉中国国籍加入他国来参加比赛的?

何智丽汉城奥运会-何智丽战胜邓亚萍

海外兵团

也是在1990年北京亚运会上,乒乓球的“海外兵团”现象第一次出现。1988年汉城奥运会后,由于受“何智丽”风波的影响,中国女队进行了一次大换血。

无缘奥运会的老将戴丽丽、耿丽娟退役了,分别远走意大利和加拿大;拿到女单亚军的李惠芬在40届世乒赛女单比赛被爆冷出局后,也退役了,前往日本打球;被“让球”伤了心的焦志敏也退役了,她被公派到瑞典学习,很快,在瑞典,她和安宰亨登记结婚。加上此前挂拍的童玲以及汉城奥运会后持续低迷状态的陈静,中国女队不得不在北京亚运会中起用了新人,邓亚萍和乔红,与前辈相比,她们的打法更为先进,更为主动,进攻更为出色。

香港女队因为齐宝华和陈丹蕾的出色表现,最终获得团体铜牌。那时,媒体对于齐宝华和陈丹蕾的称呼是“别动队”,而不是海外兵团。

很难进行精确的统计,找出第一个代表中国乒乓球协会以外的协会参加国际比赛的原中国运动员。但是他们开始在世界大赛上威胁中国队却是从1991年开始的。

1991年日本千叶世锦赛,中国乒乓球队正处于低谷时期,而活跃在外的原中国籍运动员,却都有不错的表现。香港的陈丹蕾战胜了刘伟进入前八名;同样出现在单项比赛前八名名单中的,还有代表加拿大的耿丽娟,她曾为中国队获得过四次世界冠军。代表挪威的前北京选手王燕生、代表法国的前四川选手王晓明和代表香港的齐宝华。而代表加拿大的前广东籍选手黄文冠则直到今天仍然活跃在球场上。

1994年广岛亚运会,何智丽代表日本队出战,连续击败邓亚萍和乔红获得女子单打冠军。亚特兰大奥运会,黄文冠击败瓦尔德内尔,进入男子单打前八名;而女子单打前八名中,有三位中国选手和三位前中国选手,最终何智丽和陈丹蕾止步八强,陈静则和邓亚萍演出了一场经典的厮杀。

正是因为他们的出色表现,刺激了中国国内的非主力国手,九十年代后期开始,更多的前中国乒乓球世界冠军代表其他的协会参加国际比赛:

代表卢森堡的倪夏莲,获得过两次世界冠军;

代表日本的韦晴光,他获得过奥运会冠军和世锦赛冠军各一次

中国首位乒乓球奥运冠军为什么当年加入日本

乒乓球一直以来都说我国的国球,但是随着国内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很多运动员为了谋得更好的发展,或者说是为了参加世界大赛的资格,选择归化他国。

他,是中国第一个乒乓球奥运冠军,但是之后远赴日本打球,并且还是以奥运冠军的身份归化日本的,后来还成为了日本乒乓球队的主帅。他就是前中国乒乓球运动员韦晴光。

韦晴光于1962年7月出生于广西,在10岁的时候,韦晴光便开始接受专业的乒乓球训练,后来进入广西队。之后在年为广西队拿到了男单、混双、团体的全国冠军,第二年又拿到了乒乓球的男双全国冠军,之后进入国家队。到了1988年的汉城奥运会,韦晴光与陈龙灿合作拿到了男双冠军,这是中国历史上首枚乒乓球奥运金牌。

在韦晴光退役之后,他选择去日本发展,并于19年加入日本国籍,改名伟关晴光后来为日本一直效力到了2001年。

在这段期间,韦晴光为日本夺得过世锦赛的铜牌、亚锦赛的银牌、亚运会的铜牌。而且到了2004年,当时已经42岁的韦晴光还在日本的全国锦标赛上拿到了亚军,的确是一个不服老的运动员。后来退役之后,韦晴光担任过日本国家乒乓球队的主帅,像伊藤美诚、水谷隼等都是韦晴光带出来的,可以说是为日本培养了众多的优秀的乒乓球运动员。

国乒丢掉的唯一一枚奥运女双金牌,陈静焦志敏不敌玄静和梁英子

在历届奥运会乒乓球项目中,中国队仅丢掉了4枚金牌,其中丢掉3次男单,1次女双,这唯一的一次女双失利是在1988年汉城奥运会,玄静和/梁英子击败陈静/焦志敏,夺得女双金牌。

汉城奥运会乒乓球项目,中国与韩国平分秋色,各得两枚金牌,中国是女单、男双,韩国是男单、女双,因双打在单打之前,所以女双金牌是韩国乒乓球队首枚金牌。

玄静和/梁英子个人能力超强,在单打上是中国队的强劲对手,组成双打更是当世一流。

玄静和曾在1986年亚运会一鸣惊人,女团决赛对阵中国队,先是与梁英子搭档双打,击败耿丽娟/戴丽丽,接着在第四盘击败中国一号主力何智丽,玄静和率队击败中国队夺冠。

梁英子是1983、1987年世乒赛女单亚军。

1987年世乒赛,玄静和/梁英子在女双决赛击败戴丽丽/李惠芬夺冠。

1988年汉城奥运会,玄静和/梁英子位列女双头号,目标直指冠军。

玄静和/梁英子如愿进入奥运女双决赛,对手是中国组合陈静/焦志敏。

韩国组合是两个右手直板,梁英子是反胶,玄静和是生胶。

中国组合是两个左手横板,两个人都是正手反胶反手生胶,近台快攻结合中近台弧圈,站位一致,习惯相近,这种两个左手组合,较为罕见。

两人能打进决赛,并不是配合得有多好,完全是个人能力的体现。

首局韩国组合攻势较猛,中国组合15-19落后,韩国组合20-16拿到局点,韩国组合有点心急,连续失误3分,20-19,最后一球玄静和高抛发不转球,焦志敏正手拉起,梁英子反拉直线得分,21-19,韩国组合首局告捷。

第二局,中国组合还是没有多大改观,两人打着打着就撞到一起了,3-7落后,6-9落后,追成9平。

两人商量了一下,不要两人同时使用正手,这样容易撞车,要一个正手一个反手做好衔接,也能打落点打开。

这个战术起到了作用,很快以16-12领先,20-16拿到局点,韩国队反拉出界,21-16扳平。

第三局决胜局,第一轮发球焦志敏4个高抛发球效果不太好,韩国组合4-0领先,焦志敏改用低抛,得了一分,1-4。

开局不利,中国组合一直没能摆脱落后局面,韩国组合掀起得分高潮,9-1遥遥领先。

10-2这分球,焦志敏大范围跑动摔倒在地,韩国队打“空门”得分。巨大的分差一直保持,韩国组合21-10轻松拿下。

韩国组合2-1击败中国组合夺冠,焦志敏讪笑着频频摇头。

从此以后,中国女队再也没有让女子项目奥运金牌旁落,不管是女单、女双、女团,中国队都独霸天下。

乒乓网——太阳目标

乒坛女将何智丽:打败邓亚萍大喊“呦西”!入籍日本后下场如何?

“能够为日本赢得这次的冠军我感到很荣幸,实话说,这次的胜利让我感觉比以往任何一次都要更加开心”

在1994年的广岛亚运会上夺得冠军以后,日本女乒乓球运动员 小山智丽 面对着日本媒体的访镜头,说出了这么一段话。

而这次的访被撰写成稿子发布在报纸上以后,立刻在中国引起了轩然大波。

许多人对着报纸上面小山智丽的照片破口大骂,怒斥其是“叛徒”、“汉奸”、“见利忘义”。

为何一个日本人夺冠,却在中国遭受了如此的敌视呢?

只因为,这个小山智丽曾经是一名中国国家队的运动员...

1994年10月13日晚上8点多,在日本广岛举办的第十二届亚运会中,乒乓球女子单打决赛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众所周知,乒乓球一直以来都是我国最具有统治力的项目,而这一次代表中国队出战的,更是被誉为“初代大魔王”的 邓亚萍

这更让电视机前的诸多观众感到安心。

然而,当比赛开始以后,大家发现,比赛的过程似乎与想象中的不太一样。

虽然一开始邓亚萍凭借着凶猛的气势和势大力沉的扣球让日本运动员小山智丽感到极为头疼,并且顺利地取得了第一局的胜利。

可是,到了第二局,小山智丽很快就找到了自己的比赛节奏,不仅将邓亚萍的扣球一一化解,还用自己独有的发球和弧线来给邓亚萍不断制造麻烦。

“我当时知道她们是有些轻视我的,所以我一直取着紧紧咬住对手,然后等待时机反超的战术。”

正如赛后访中所说的那样,小山智丽的战术策略还是十分有效的。

或许也是感觉到了小山智丽有些难缠,邓亚萍开始加大了自己的攻势,伴随着一声声的怒吼,乒乓球像是一样,朝着对手的死角呼啸而去。

然而,小山智丽的策略就是不管你进攻多么凶猛,她就一直取着防守的战术,根本不跟你对拼。

所以,不管邓亚萍取哪种攻势和进攻技巧,却始终无法把拉开。双方一直战到了19:19。

这个时候,也许是在上没有摆脱对手而感到有些沮丧,又或者是体力开始逐渐下降,邓亚萍的攻势开始变缓了许多。

眼看时机一到,小山智丽握紧球拍开始转守为攻,而且每得一分就用日语大喊着极为刺耳的:“呦西!”

结果打得邓亚萍措手不及,连输三球,小山智丽成功将大扳成了1:1平。

可能是没有想到能够输掉一场比赛,也没有想到对手竟然如此难缠,邓亚萍的气势也因此下降了许多,最终又连输两局,也输掉了整个决赛。

也许是自己也没有想到能够战胜邓亚萍,在获得胜利之后,小山智丽竟然激动地哭了出来。

后来,在接受访的时候,小山智丽全程使用日语,她告诉记者:“这场胜利是自己这么多年来经历过的最开心的一次胜利,比曾经作为一名中国运动员得到冠军时还要开心。”

这番言论立刻引起了轩然大波。

曾经作为一名中国运动员,为何会代替日本出战?而且还要在比赛场上和访过程中使用日语,这期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小山智丽原本名叫 何智丽 ,1964年出生于上海的一个普通工人家庭。

在很小的时候,何智丽就展现出了自身的运动天赋。

在7岁那年被教练挖掘以后,何智丽被接连选入学校训练队和上海市的市队,经常代表上海市去参加全国的中小学乒乓球比赛。

1981年,年仅17岁的何智丽被选进了国家队当中,成为了一名“国字号”的球员,身披国家队服开始对外作战。

在经过短短的一年系统化训练以后,何智丽就斩获了 中国全国调 赛女子单打冠军。

从此成为了乒乓球界的一枚冉冉升起的“新星”。

后来,何智丽又跟随着国家队外出作战,接连获得了亚洲冠军和第38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女子团体冠军。

在她看来,自己从小就立下成为世界单打冠军的梦想已经是近在咫尺了。

然而,令何智丽没有想到的是,在实现梦想的路上,还有别的事情在阻碍着她。

1987年,第39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在印度的新德里举行。

何智丽十分看重此次的夺冠机会,在出发前的两个月,就开始加大训练量并且严格控制自己的饮食习惯,希望可以“临阵磨枪”,让自己在比赛场上能够发挥出最大的实力,从而夺得世界冠军的头衔。

而何智丽的发挥也果然没有让自己失望,在比赛过程中,她一路过五关、斩六将,十分利索地将对手“斩于马下”,成功杀到了半决赛。

何智丽在半决赛的对手,是同为国家队队友的 管建华。

眼看着能跟自己的队友相遇在半决赛,何智丽也是充满了开心和激动。

然而,这个时候,上级领导却在考虑一件事。

在当时,何智丽的排名并不如管建华高,不管是平时的训练成绩,还是在国际大赛上所取得的成绩,也都是管建华略胜一筹。

而且,相比于何智丽喜欢直来直去的“对轰式”打法,管建华的打法要显得更加稳当。

这样综合来看,如果管建华能够进入决赛的话,中国队的获胜几率尽可能会更大一些。

于是,领导就找到何智丽与她商量,让她在半决赛中“让球”,确保管建华顺利进入决赛。

“小何啊,我知道你心中有委屈,但还是要以国家利益为重,个人的荣誉要往后放一放。”

面对着领导的劝告,何智丽虽然心有不甘,可是还是答应了下来。

在得到了何智丽的保证以后,领导觉得这次的安排成行了,于是就提前开始研究起了管建华在决赛中可能会遇到的对手,并且分析起了对战的战术。

然而,让他们没有想到的是,事情的发展并没有按照他们的预料去走。

虽然在口头上答应了领导的请求,但是何智丽的心中的情绪却始终难以平复。到了比赛的时候,她还是没能控制自己,不仅没有丝毫的放水,反而进攻得更加凶猛,仿佛要发泄心中的不甘与怒火一样。

最终,在何智丽出人意料地以3:0的大,战胜了管建华,成功杀进了女单决赛。

这个结果显然是让诸多领导没有预料到的,他们对于何智丽出尔反尔、违背队内所作出的战术决定十分气愤,毕竟这种事情,在乒乓球队的 历史 上,这还是头一回。

不过马上决赛就要开始了,大敌当前,还是要以比赛为主,所以队内领导当时也没有多说什么。

后来,何智丽一鼓作气,在决赛当中战胜了韩国选手梁英子,一举夺得了当届世界锦标赛的冠军,完成了世界冠军的梦想。

当站在领奖台上的那一刻,何智丽内心十分激动。

她觉得,虽然是违反了对领导们的承诺,但是自己毕竟还是帮助中国队夺取了冠军,想必在看到自己的能力之后,领导和教练一定会重新考虑自己的培养地位。

可她的这一想法却过于天真了。

在当时,集体的利益高于一切,虽然何智丽成功夺得了冠军,但是她的这一行为却打破了队内原本的安排,给比赛平添了许多风险。

所以,在回国以后,上级领导立刻对这件事做出反应。

虽然没有对何智丽做出实质性的惩罚,但是却取消了她参加次年汉城奥运会的资格。

而队友们也因为这起开始对她进行“孤立”。

自己明明夺了冠军,却还要遭受这样的待遇。这让何智丽心中既委屈又愤怒。

于是,一气之下,她竟然选择了直接退役,从此告别中国乒乓球坛。

在从国家队退役之后,何智丽进入到了人生的一段低谷期。

在这个时候,她遇见了一个人,那就是来到中国进行交流的日本大阪府乒乓球协会常务理事 小山英之 。

两人在聊天时发现彼此之间有很多共同语言,于是感情日渐熟络,再加上当时何智丽心情比较落寞,需要找人排解,所以就日久生情,很快走到了一起。

后来,何智丽在一片惊讶的目光之中,与小山英之结婚,并且还做出了一个更加令人震惊的事情——改为日本国籍。

要知道,中国和日本在 历史 上是有旧怨的,虽然随着时间的流失,两者之间关系有逐渐缓和的迹象,但仍然是处在十分敏感的范围。

所以当何智丽做出这一决定之后,就引来了国内诸多质疑的声音。

面对着这些质疑,何智丽并没有做出任何回应。而那段时间,她也消失在了公众的视线范围之内。

一直到整整4年以后,何智丽在日本兵乓界宣布复出,并替代日本出征。

这个时候,大家才发现,她已经将自己的名字改成了跟随夫姓的“小山智丽”,彻彻底底地成为了一名日本人。

在经过两年的重新训练以后,1994年广岛亚运会,已经改名“小山智丽”的何智丽,先后击败了中国运动员陈静、乔红、邓亚萍,取得了最终的冠军。

在赛场上,看着曾经身穿国家队服的何智丽,如今却穿着日本队服站在对手的那一边,观看这场比赛的观众内心都五味杂陈,尤其是她在场上发出地那一声声“呦西”的喊叫,更是显得格外刺耳。

在何智丽全程用日语接受访之后,国内的舆论瞬间炸开了锅。

大家纷纷指责这个人是“数典忘祖”、“见利忘义”、“背叛祖国”。更有甚者,直接指责她是“汉奸”、“叛徒”。

一时间,铺天盖地的骂声席卷而来。

然而,何智丽却对这些舆论没有做出任何反应,仍然是继续代表着日本队在各大国际比赛中征战。

在1996年12月的新加坡亚洲锦标赛当中,何智丽又击败了中国选手王晨,再次取得了女子单打冠军头衔。

她的职业生涯也在这时发展到了顶峰。

不过,正所谓“得意,情场失意”。虽然在事业上有了新起步,但是何智丽的婚姻却发生了变故。

19年,小山英之被爆出与下属的女运动员有不正当关系,一向性格比较刚烈的何智丽在这场风波中选择了与其离婚。

在与丈夫分道扬镳之后,可能是再次产生了情绪问题,何智丽选择第二次退役,而这一次,她彻底告别了乒乓球运动员的身份。

后来,何智丽成为了一名乒乓球教练,在大阪池田银行俱乐部工作

2005年,当年的风波逐渐平息,告别职业赛场将近十年的何智丽,受到国家 体育 局的邀请,重新返回到了中国这片土地。

在辉煌的荣誉总有落幕的时候,当一切都尘埃落定之时,何智丽也曾经后悔过当初冲动之下所作出的决定。

“如果年轻的时候,没有那么激进就好了。”

在第48届世锦赛举行期间,何智丽在上海的工作室与 体育 局的领导交谈时,看似是玩笑的话语中,却充满了遗憾和感慨。

国外选手玄静和赢何智丽陈静,她到底有多强大?

盘点中外乒坛八位世锦赛金满贯得主(另七位是中国的林慧卿,曹艳华、刘国梁、王楠、王励勤、郭跃和刘诗雯),韩国选手玄静和是一个式的人物。因为她的出现,让国乒在女团,女单、女双和混双项目上分别梦断14,16、13和12连贯。她能够在人才济济的国乒手里拿走奥运会女双金牌,又能在邓亚萍辉煌年代里,战胜汉城奥运会女单冠军陈静拿到世锦赛女单冠军,还曾在17岁的年龄赢下世锦赛冠军何智丽,获得1986年亚运会女团冠军,不得不说玄静和真的是韩国女子乒乓球运动的优秀人物的代表。

她到底有多强大呢,小编欣溪6带大家一起去了解一下这位曾经的韩国乒坛****。

1,17岁就能担当重任的小姑娘,汉城亚运会小荷才露尖尖角。

1986年的汉城亚运会,中国教练组以为梁英子会打一号主力。但他们没想到那时候梁英子肝病初愈,体力已大不如前,没法连续出战,韩国教练组大胆改变用人战术,他们将新秀玄静和放在了第一主力的位置上。而玄静和表现出色,她不负众望,一人独得两分,开始了她经历。

那次女团决赛, 戴丽丽先下一城后,随后出场的何智丽却不敌梁英子 。双方打成1-1平,第三盘比赛是双打,很可惜,戴丽丽/耿丽娟负于梁英子/玄静和。中国队1-2落后,第四盘再次上阵的何智丽重压之下又输给了玄静和,中国队因此1比3告负,丢掉冠军。由于韩国队获胜,这次亚运会也让人们记住了这个打球颇具灵气和天赋的小姑娘玄静和。

2 ,技术日益成熟,她和搭档梁英子一起飞,勇夺1987年世锦赛和1988年奥运会女双冠军,留下一段佳话。

由于韩城亚运会的出色表现,玄静和被重点培养。在双打项目上,她与当时韩国一号主力选手梁英子开始搭档,出现在国际赛场上。梁英子比玄静和大五岁,是八十年代中国女乒的头号劲敌。她在1983年第37届世乒赛和1987年第38届世乒赛女子单打比赛中都打进决赛,分别输给曹艳华和何智丽。但之前都是表现很突出,1983年她在单打中战胜了耿丽娟、童玲和黄俊群进入决赛,负于曹燕华获得亚军。1987年世乒赛女单半决赛她战胜的是戴丽丽,决赛才负于何智丽。梁英子和玄静和两个人个人能力都非常好,1987年第39届世乒赛,玄静和与梁英子搭档在决赛中力克戴丽丽/李惠芬夺得冠军。

不但如此 第二年的1988年汉城奥运会,她们再次合作先在半决赛中战胜了日本组合内山京子/吉川晋级决赛,又在决赛中击败中国选手焦志敏/陈静,获得了乒乓球历史上第一枚奥运会女双金牌,这也是迄今为止所有的奥运会乒乓球女子双打金牌中,没有被中国选手获得的唯一的一枚。

3,20岁获得世乒赛混双冠军,22岁获得世乒赛女团冠军,24岁获得世乒赛女单冠军,玄静和成为唯一的获得世乒赛参赛项目上的金满贯国外选手。

1988年汉城奥运会后,玄静和延续了不错的好状态和成绩 。1989年40届世乒赛,玄静和和汉城奥运会单打金牌获得者刘南奎合作获得混双冠军。双打方面,尽管梁英子因为身体原因退役了,但她和新搭档洪次玉配合得也非常默契。1990年亚运会和第一届双打世界杯,玄静和/洪次玉两次问鼎,成为当时公认的配合最好的女双组合。

更让人刮目相看的是1991年41届世乒赛,玄静和率领朝韩联队在决赛中战胜了中国队获得女团冠军。她们打破了中国女队16年来对考比伦杯的垄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