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女子钢架雪车首秀,钢架雪车到底有多惊险?
2.极限运动八项巅峰挑战有哪些?
3.在体育盛事奥运会中,最奇怪的比赛项目都有哪些?
4.在冬奥会上,最危险的竞技体育项目是什么?
5.冬奥会中,被戏称为“躺赢”的运动项目是哪一个?
中国女子钢架雪车首秀,钢架雪车到底有多惊险?
引言:在这一次北京2022年冬奥会当中,中国有两位运动员黎禹汐、赵丹参加钢架雪车比赛,这也是中国女子在钢架雪车项目上的首秀,而钢架雪车这个项目被称为最惊险刺激的冬奥会项目之一曾经也因为过于刺激惊险被两次取消冬奥会的正式比赛资格,一直到2002年科技的进步,有足够的能力给运动员提供保障,才有正式成为冬奥会的比赛项目。
一、中国女子钢架雪车首秀奥运会的比赛项目钢架雪车被称为是勇敢者的运动,在比赛时平均时速能够达到130km每小时,在此前的冬奥会当中,在这个项目上,中国还处于空白状态,在这次2022年北京冬奥会当中,中国女子钢架雪车选手首次在冬奥会的比赛上亮相,这一次代表中国队出战的两位运动员是黎禹汐、赵丹。在比赛当中,二人分别排名第四与第十,成功的晋级下一轮的比赛。选手赵丹是开幕式的骑手之中,2002年出生的他是这次参加钢架雪车比赛的25位选手当中,年龄最小的一位。而两人早前都是国家田径队的一名运动员,通过跨界加入了中国钢架雪车国家队。
二、钢架雪车项目危险性极高而钢架雪车这个项目被誉为是奥会当中最惊险刺激的项目,曾经两次被取消奥运会的正式比赛资格。一直到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能够给参赛的选手提供足够的生命安全保障,才在2002年又重新成为冬奥会的正式比赛项目。比赛时,运动员需要佩戴头盔,并且身穿由拉伸性材料制作而成的比赛服装,带着材料细腻柔软的手套,并且脚上还穿有专用的钉鞋,以保证能够在出发时与地面充分的接触。比赛时选手在车辆加速后迅速的跳跃到车上,全程以俯卧的姿态完成滑行,在比赛的过程当中,为了安全起见,允许运动员从车上掉落,不过在通过终点时,选手一定要在选车上才可以算作是完成了这次比赛。
由于钢架雪车自身没有转向装置与自动装置,车体也是底部被铅块加重的股价和两根固定的管状,刚认组成,非常的简单。车体上装有把手,是运动员们在出发时推动雪车时使用。现在随着技术的发展,车体前后装有缓冲装置,在比赛时对于车身的重量和运动员的体重都有严格的要求。主要就是为了能够给运动员提供足够的生命安全保障。
极限运动八项巅峰挑战有哪些?
1、emerging force 力之涌现(激流回旋)
2、birth of sky 天之降诞(定点跳伞)
3、awakening earth 地之觉醒 (高空跳伞)
4、life of water 水之生灵 (极限冲浪)
5、life of wind 风之永动 (翼装飞行)
6、life of ice 冰之固结 (速降滑雪)
7、master of six lives 命之主宰 (徒手攀岩)
8、act of ultimate trust 终极信任 (后仰高空跳水)
1、emerging force 力之涌现(激流回旋)
皮划艇激流回旋,是奥运会比赛项目,必须在规定的航道内穿越或绕过规定的障碍到达终点,极限漂流天然障碍难度极大。
2、birth of sky 天之降诞(定点跳伞)
不过珠穆朗玛峰伞降定点跳伞好像人类历史从来在山顶没有的壮举!最高定点跳伞的人类记录是俄罗斯极限跳伞挑战者瓦列里罗佐夫于2013年5月5日在珠穆朗玛峰北麓山顶23687英尺(约7220米)处完成定点跳伞。
3、awakening earth 地之觉醒 (高空跳伞)
跳伞者乘飞机、气球等航空器或其他器械升至高空后跳下,或者从陡峭的山顶、高地上跳下。在张开降落伞之前和开伞后在空中动作,并利用降落伞减缓下降速度在指定区域安全着陆。
4、life of water 水之生灵 (极限冲浪)
冲浪运动以浪为动力,要在有风浪的海滨进行。海浪的高度要在1米左右,最低不少于30厘米,虽说极限冲浪算是冲浪运动中相对安全的一项,但稍有不慎,被巨浪拍打到,超强的水压也是分分钟会让人送命的。全球有许多适合冲浪的海域,比如巴西里约热内卢,这里有大大小小约 54 个冲浪地点;美国加州沿岸也有约 500 个冲浪点;还有澳洲的帕斯、南非的开普敦、马尔代夫、越南美奈、夏威夷、西班牙的坎塔布里亚等等。
5、life of wind 风之永动 (翼装飞行)
作为世界上最疯狂的极限运动,翼装飞行诞生于上世纪90年代,由极限跳伞演变而来。翼装飞行是指运动员穿戴着拥有双翼的飞行服装和降落伞设备,从飞机、热气球、悬崖绝壁、高楼大厦等高处一跃而下,运用肢体动作来掌控滑翔方向,用身体进行无动力空中飞行的运动,飞行时速通常可达到200公里/小时左右,翼装飞行的滑降比约3:1,即在每下降一米的同时前进约三米。在到达安全极限的高度时,运动员将打开降落伞平稳着落。
说到翼装飞行,人类想要飞翔的欲望真是从来都没有改变啊。飞机和降落伞都满足不了,只好在自己身上长出翅膀了。最早的翼装装备,可以追溯到 1912 年的法国。有一个名为 Franz Reichelt 的裁缝以降落伞和羽毛为灵感制作了世界上第一套翼装装备。他从巴黎铁塔上一跃而
但作为翼装飞行的鼻祖,Franz 的行动让越来越多有胆量又有智慧的人加入研制和尝试翼装飞行的队伍中。终于在 20 世纪 90 年代,一个名为 Dean Potter 的极限运动大神成功创造出可以安全飞行的翼装。
翼装飞行有一种恐惧带来的快感。每小时 240 公里的飞行速度,比跳楼机还要恐怖的飞行体验,让飞行本身成为一种简单、危险且极具快感的挑战。除了对装备有严格的要求,还需要运动员本身保持稳定的力量以及对风向风速的把控力。毕竟肩膀和腿部的细微移动都可能会改变飞行的方向,导致不受控制的旋转,甚至坠落。因此,虽然飞行本身极具诱惑力,但至今全球只有 600 多名勇士敢于挑战这项极限运动。
6、life of ice 冰之固结 (速降滑雪)
速降滑雪,又称高山滑雪,高山滑雪于北极圈中生活的挪威人,他们在公元前3000年就以滑雪技术打猎。后来传至北欧与俄罗斯等地。1850年代,高山滑雪普及至欧、美等地。现代的高山滑雪是于1922年由一位英国人于瑞士所创立,于德国加米施-帕腾基兴冬季奥运中被列入比赛项目之一。
速降滑雪除了是一项体育赛事以外,也受到很多极限挑战者的青睐。
从海拔超高的雪山上(比如阿尔卑斯山!)纵身滑下,灵活地躲开沿路的巨石、凹地,速度飞快,呼吸之间与大自然紧密相连,即考验反应的灵敏度,又有肾上腺急速飙升的快感。
7、master of six lives 命之主宰 (徒手攀岩)
虽然没有摩托越野那么风驰电掣,也没有翼装飞行那么自由爽快,但依旧不妨碍徒手攀岩成为世界上十大最危险运动之首。它起源于 18 世纪的欧洲,运动者们在攀岩的时候不可依赖任何外在的力量,只能依靠自己惊人的力量、持久的耐力、极好的有韧性以及强大无比的内心来完成挑战。因此陡壁上的每一处突出的岩石、裂缝、突起的山石都将成为徒手攀岩挑战者的救命稻草。稍有不慎,便可能从悬崖上摔落山谷而死。
徒手攀岩的挑战者们嫌难度不够高,还自动加码,增加“作死”程度。他们在半空的峭壁上完成转身、引体向上、跳跃等超高难度的动作,虽然攀岩迷将这种极具视觉冲击的行为称为“峭壁上的芭蕾”,可光是想想万一失足摔下来怎么办,就让人不由得倒吸一口凉气。
8、act of ultimate trust 终极信任 (后仰高空跳水)
高空跳水是一种十分惊险的跳水运动。运动员从很高的悬崖上或特制的超高跳台上起跳并完成空中动作后入水。在地球的引力下有一个重力加速度,高度越高,到达水面时的速度越大,与水面撞击的作用力就越大,人或者物体受到的力也就越大,这样人体就承受不住那样大的力而受到破坏。
世界上挑战人体极限的高空跳水也不过20多米,几百米跳水居然不死似乎确实太终极了!
在体育盛事奥运会中,最奇怪的比赛项目都有哪些?
在体育盛事奥运会中,最奇怪的比赛项目有很多,比如鸵鸟赛跑、国际象棋拳击比赛、铁铲比赛、单车球比赛、藤球比赛等等,我一直以为奥运会比赛就是我们在赛事直播中看的那些,但其实并不是这样,奥运会比赛的项目是非常多的,大概有几百项左右,而其中就包括了一些特别有意思的比赛项目,我之前真是听都没听过,因为它们实在是太奇怪了。
首先我们就来说说鸵鸟比赛,鸵鸟我想大家都是非常熟悉的,因为在动物园里能经常见到,鸵鸟奔跑的速度是非常快的,据说时速可以达到70公里每小时,一次跳跃可以达到2.5米左右,真的是非常的强,这速度都可以赶上一辆汽车了,坐在鸵鸟身上比赛跑,真的是有点刺激,同时也是非常危险的,所以建议大家没有经过专业训练千万不要尝试。
国际象棋拳击比赛顾名思义就是把国际象棋和拳击结合到一起,两种看似毫不相干的运动竟然能够结合到一起,真的是有奇怪,很难想象当时的场面,铁铲比赛,铁铲竟然还能拿来比赛,真的太让人意外了,其实这个比赛跟滑雪比赛很相似,参赛者坐着铁铲从雪山上滑下,也是极限运动的一种,由于非常危险所以只创办了一次就结束了。
单车球比赛就是骑单车的同时还要进行抢球,也是非常有难度的一个比赛,非常考验灵活性,藤球比赛主要分成两队,然后用脚传递球,在这个过程中球是不可以落地的,不得不说奇怪的比赛还真是多,虽然这些比赛都很奇怪但它们的初衷都是好的,都是为了健康,也都象征着体育精神,所以说即使这些运动很奇怪,但也是有意义的。
在冬奥会上,最危险的竞技体育项目是什么?
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体育图标正式发布,标志着年冬奥会已经进入了“北京时间”。冬季奥运会运动损伤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结果,归纳了易于发生运动损伤的项目类型、损伤发生率、损伤性质、损伤部位及人群分布特点。冬奥会年举办一届,目前项目设置主要包含雪上项目和冰上项目两类。
雪上项目包括滑雪(越野滑雪、跳台滑雪、北欧两项、高山滑雪、自由式滑雪、单板滑雪、冬季两项);冰上项目包括冰球、滑冰(速度滑冰、短道速滑、花样滑冰)、冰壶和雪橇(有舵雪橇/雪车、无舵雪橇)和俯式冰橇/钢架雪车。
冬季奥运会运动损伤概况夏季奥运会和年冬奥会以来,国际奥委会(IOC)和各国奥委会(NOC)共同设立了监测系统。同时,IOC明确纳入统计的运动损伤定义及范围:1)肌肉骨骼系统症状或脑震荡;2)新发或再发损伤;3)发生于赛会期间训练或比赛中。
在年温哥华冬奥会中,2567名运动员共发生287次损伤,总体损伤发生率为11.2/100运动员,女子运动员损伤发生率稍高于男子运动员;年索契冬奥会损伤发生率为14/100运动员,女子运动员损伤发生率仍稍高于男子运动员;年平昌冬奥会损伤发生率为12.6/100运动员,男子与女子运动员的损伤发生率无明显差异。
上诉损伤中,61%~77%的损伤不会造成运动员缺席训练或比赛(NTL),6%~17%会导致运动员缺席训练或比赛1周以上,被定义为严重损伤。在所有严重损伤中,韧带扭伤/撕裂以及骨折发生率最高,各类损伤多发生于膝关节。总体看,绝大多数项目训练中损伤发生率高于比赛,仅有冰球比赛中损伤发生率高于训练。不同国家代表团由于其参赛项目差异等因素,冬季奥运会期间运动损伤发生状况有所不同。
与成年运动员相比,青年奥林匹克冬季运动会中运动员的运动损伤发生率较低,原因在于部分项目对参赛年龄的限制和技术动作要求的规定。总体看来,高山滑雪、各类单板及自由式雪上项目和冰球项目损伤高发,特别是严重损伤和膝关节损伤高发。
雪上项目运动损伤雪上项目是冬奥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最为大众熟悉和广泛参与的是滑雪运动。在对历届冬奥会和FIS世界杯赛事的追踪研究表明,滑雪项目运动损伤发生率高,易于出现严重损伤。
高山滑雪高山滑雪几乎是世界上无动力运动中速度最快、危险性最高的项目,运动损伤发生率高、严重损伤占比高。公认的致伤危险因素包括:核心力量不足或不平衡、性别差异、高技术水平、生理缺陷和器材因素。所有高山滑雪相关损伤中,上肢损伤约占14%,下肢损伤占43%~77%。预防高山滑雪相关损伤主要包括强化身体素质和技术训练、严格雪场管理、解除不良行为及心理影响。通过改进滑雪器材(特别是固定装置),滑雪损伤发生率在过去50年间降低了75%。
单板及自由式滑雪运动损伤单板或自由式滑雪是各类滑雪场及度村最常见的休闲滑雪项目,但运动损伤率也位居前列,滑雪者之间的互相撞击占大多数,其次是与静态设施间的撞击,加强安全意识培养以及遵守行为规范有利于降低此类损伤的发生率。
单板滑雪上肢损伤发生率较高,集中于腕关节及肩关节;自由式滑雪下肢特别是膝关节损伤发生率高,前交叉韧带断裂发生率高;不同滑雪技术水平的单板及自由式滑雪人群,发生相关损伤特点不同:业余人群滑雪相关损伤的突出特点之一是腕关节损伤和滑雪者拇指发生率较高,专业运动员上肢损伤少见而下肢特别是膝关节损伤多见。
在各项赛事中,单板障碍追逐和U型场地中运动员损伤发生率最高。障碍追逐赛由于其比赛过程中有4~6名运动员同时出发,出现无法避免的身体接触而导致了较高的损伤发生率。单板及自由式U型场地项目损伤发生的最主要机制是运动员腾空后失控与U型场地边缘或地面相撞。
冰上项目运动损伤滑冰运动的受众广泛,但在运动过程中各类损伤发生率高,90%的损伤机制是摔倒。
滑冰项目运动损伤在竞速滑冰比赛过程中,运动员需要长时间维持屈膝屈髋姿态,以下肢爆发力反复蹬地推动自身前行。在此过程中,多见过度使用性损伤,隐匿发病的膝关节症状和脊柱周围症状,分别占损伤总数的33.3%和22.2%,此外,由于碰撞和摔倒造成的冰刀切割伤在速度滑冰相关损伤中较为常见。
花样滑冰中,损伤发生率在双人滑运动员中最高,其次是单人滑,冰上舞蹈最低。足踝部是花样滑冰运动系统损伤最常见的部位,膝关节损伤常由过度跳跃和屈膝发力导致,髋关节损伤几乎仅见于双人滑和冰上舞蹈运动员。在花样滑冰各项目中,上肢损伤的发生率远低于下肢。
冰球项目运动损伤由于参赛人员密集、移动快速频繁、对抗激烈的项目特点,在历届冬奥会中,冰球的运动损伤发生率和严重程度都居于各单项之首。
成人男子冰球比赛中允许球员主动寻求身体对抗,用自身肩、上臂、肘、髋和躯干部位冲撞对方持球球员到球场周围的护板上以夺取球权,称为“bodychecking”,这是冰球相关运动系统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在所有损伤中,69%的比赛损伤与冲撞有关,而在训练中为38%,这是冰球比赛发生损伤发生率远高于训练的原因。在冰球运动相关损伤中,上肢损伤占比30%以上,在青少年中可达44%;其中肩关节损伤最为严重(占50%),下肢损伤发生率在30%~45%。
冰雪运动头部损伤冰雪运动,大多具有高速、转向频繁的特点,以及与其他参与者和静态物体发生撞击的潜在风险,易造成头面部损伤,脑震荡发生率高,某些情况下可能危及生命。温哥华冬奥会共有43例头面部损伤,其中20例出现脑震荡;索契冬奥会发生头面部损伤11例,其中3例为严重损伤;平昌冬奥会发生头面部损伤5例。
滑雪运动的头部损伤发生率高。对参加FIS世界杯赛事的高水平运动员进行了7年的追踪研究发现,总计2080起损伤中,头面部损伤占11.8%,其中脑震荡81.6%,约25%程度严重。
在滑雪度村中,自由式滑雪造成的头部损伤发生率为(0.77~3.8)/10万次滑行,单板滑雪造成的头部损伤发生率显著高于自由式滑雪;头面部损伤是冰球比赛中最常见的损伤,可占损伤总数的39.8%,除切割等致伤因素外,摔倒与撞击是头部损伤最主要的致伤机制;目前在速度滑冰中,头部损伤的具体发生率尚无准确数据,摔倒后头部与冰面撞击是主要致伤机制。佩戴头盔能够有效降低头部损伤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更深入的安全与风险意识宣教和更严格的规则制定,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冰雪运动相关头部损伤的发生,避免造成严重后果。
结论中国冬季运动开展,群众基础薄弱,运动水平较低,通过对高水平赛事和国家的冬季运动损伤发生率、特点、机制、危险因素等进行必要的总结和综述,提高运动员、教练和医务工作者的认识水平,以便科学安排训练和动作设计以规避损伤风险,在比赛过程中警惕各类潜在的损伤因素;出现损伤后结合项目特点和动作机制及时进行诊断和处理,避免潜在风险较高的损伤漏诊;与医疗和科研单位密切配合,建立长效的损伤监测与处理机制,对训练方法、动作模式和器材设计持续改进,提高安全性降低风险。
冬奥会中,被戏称为“躺赢”的运动项目是哪一个?
雪橇。
能躺赢的项目是雪橇,运动员需要坐在雪橇上出发,脚在前,头在后的躺姿,平均时速达到120~145公里进行滑行,保持平稳的心态和下滑的速度,是这个项目获胜的关键。
雪橇运动起源于瑞士,后逐渐在欧洲、北美和亚洲等地流行。雪橇最初为木制,后发展成用金属制作。1884年英国举行首次雪橇公开赛。1924年被列为首届冬奥会比赛项目,分有舵雪橇和无舵雪橇两种。
雪橇比赛规则
冬奥会无舵雪橇比赛共设男子单人,双人及女子单人3个项目。男子单人和女子单人每个国家和地区限报3人,双人不得超过2个队。男、女单人比赛为4轮,即每名运动员滑行4次,以4轮滑行累计的时间计算成绩,时间少者名次列前。
双人用2轮。男子单人、女子单人和双人均分别进行,单人2天,双人1天,通常安排在上午。比赛用单个出发。分组与有舵雪橇(雪车)相同。出发顺序第1轮通过抽签,从第2轮开始按照积分(即将每轮比赛获得的名次换算成分数),前15名按照排名的逆序出发,其他运动员则按升序。
团体为世界锦标赛项目。每个国家和地区限报1个队。每个队由1个男子单人、1个女子单人和1个双人组成。比赛2天完成,先进行男子单人,然后女子单人,最后是男子双人,三者成绩相加,时间少者名次列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