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会撑杆跳的杆子有多长-奥运会撑杆跳原理

tamoadmin

1.撑杆跳杆的材料 撑杆跳高比赛规则

2.撑杆跳是一项怎样的运动,是如何发明的?

3.撑杆跳高的杆用的是什么材质?为什么不会出现断裂的情况?

4.撑杆跳高的撑杆是什么材料做的,它的历史发展?跪谢!

撑杆跳杆的材料 撑杆跳高比赛规则

奥运会撑杆跳的杆子有多长-奥运会撑杆跳原理

 相信大家对撑杆跳高都不陌生,那大家知道撑杆跳高的杆是什么材料吗?跟随我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撑杆跳杆的材料

 撑竿跳高的横杆可用玻璃纤维、金属或其他适宜材料制成,长4.48~4.52米,最大重量2.25公斤。撑竿的长度和直径不限,但表面必须光滑。运动员一般都自带撑竿参加比赛。现代主要是玻璃纤维。

 撑杆发展历史

 ①木制竿阶段

 早年欧洲的撑竿都是木制的,竿子下端装以三股铁叉。运动员把木竿插在地上,沿竿迅速向上爬,当竿子将要倾倒时,便越过横杆,故称?爬竿跳高?。爬竿跳高到1890年被禁止。

 1896年第1届奥运会的撑竿跳高比赛,由美国运动员W.霍伊特用木竿跃过3.30米,获得冠军。

 ②竹竿阶段

 1905年欧洲人从中国和日本引进竹子,并于1909年用于撑竿跳高中。从此,正式定名为?撑竿跳高?。由于竹竿轻且有弹性,促使技术不断改进。1912年,美国的M.赖特以4.02米首破4米.大关。1924年,国际田联正式同意使用木质穴斗和沙坑。由于助跑速度加快,握竿高度提高,使运动成绩也不断提高。1942年,美国的C.沃梅达以4.77米的成绩创造了竹竿最高纪录。

 ③金属竿阶段

 由于竹竿易断,金属竿逐渐代替了竹竿。虽1930年就已有钢竿,但并未普及。1952年出现了铝合金竿。由于金属竿质地结实,运动员敢于提高握竿点,助跑速度加快,并加大了摆体幅度。1957年美国运动员B.古托夫斯基以4.78米打破了世界纪录。1960年美国运动员D.布雷格又以4.80米创造了金属竿的最高纪录。

 ④玻璃纤维竿阶段

 早在1948年已有人用玻璃纤维竿,但因动作掌握不好,运动成绩不理想。到60年代初,玻璃纤维竿又在美国问世。1961年美国运动员G.戴维斯以4.83米创造玻璃纤维竿第一个纪录。1962年,国际田联正式批准使用玻璃纤维竿,运动成绩不断 提高。美国运动员B.斯顿伯格和J.彭内尔先后跃过5.13米和5.20米。

撑杆跳高比赛规则

 撑竿跳高有下列之一情况即判犯规

 ①试跳后,由于运动员的试跳动作致使横杆未能停留在横杆托上;

 ②在越过横杆之前,运动员的身体或所用撑竿的任何部位触及插斗前壁上沿垂直面以外的地面或落地区;

 ③起跳离地后,将原来握在下方的手移握至上方的手以上或原来握在上方的手向上移握;

 ④试跳时,运动员用手稳定横杆或将横杆放回;

 ⑤无故延误时限;

 ⑥当裁判员通知运动员试跳开始后,运动员才决定免跳,当时限已过时,应判为该次试跳失败;

 ⑦当裁判员根据运动员登记的架距调整好架距后,计时员已开始计时,运动员再提出调整架距,则再次调整架距的时间应计入运动员的试跳时间内,如因此而超出试跳时限,则应判定试跳失败;

 ⑧无故错过该次试跳顺序;

 ⑨试跳中,当撑竿不是朝远离横杆或撑竿跳高架方向倾倒时,如有人接触撑竿,而有关裁判长认为,如果撑竿不被接触,将会碰落横杆,则应判为此次试跳失败。

撑杆跳是一项怎样的运动,是如何发明的?

在古希腊,有人用长矛、木棍等长物过河、越障,后逐渐演变成比赛。古代克里特岛和凯尔特人都有撑杆跳比赛。男子撑杆跳从1896年开始成为奥运会项目,2000年增加了女子项目。

奥运会追求“更高、更快、更强”。那么对“最高”最直观的追求就是跳高和撑杆跳。而人类跳跃的最高方式应该是通过撑杆跳。从这个角度来说,这项运动很有意义。从实用的角度来看,大部分奥运项目在现代社会都是不实用或者没有意义的。撑杆跳是田径运动中最复杂的技术动作之一,是运动员综合运动能力的直观体现(所以撑杆跳成绩差异很大)。虽然我自己的协调性是负面的,但是我真的很喜欢看运动员把所有的技术动作一气呵成地流畅连接起来。

撑杆跳杆从最早的木头开始,到韧性和弹性更好的竹竿,再到金属杆。直到今天,比赛杆都是纤维复合材料杆,通常是中间用树脂包裹玻璃纤维制成,现在加入了很多弹性纤维成分以减轻重量。撑条具有极好的弹性,跑者在助跑后会尽快达到最大速度(目前撑杆跳高顶尖选手一般跑20步左右),然后通过撑条的弹性积累势能,通过撑杆跳离地获得尽可能多的初始垂直高度。撑杆跳历史上的几个巨星,前山羊是乌克兰人物布布卡,近几年还有法国雷诺拉弗伦、美国坎德里克斯、瑞典天才杜普兰蒂斯等人——毫无疑问,拥有两项世界纪录且年龄最小的杜普兰蒂斯是目前无可争议的第一人。

撑杆跳的前身并不是以追求跨越高度为目的,而更像是一种简单的传递方式,在木杆的支撑下跨越河沟。从实用的角度来看,大部分奥运项目在现代社会并不实用。如果从群众基础来看,奥运项目中撑杆跳并不是参与度最低的。在欧美的大学田径队里,仍然有少部分人在训练撑杆跳。还有比撑杆跳更冷门的奥运田径项目,比如链球、竞走。

撑杆跳高的杆用的是什么材质?为什么不会出现断裂的情况?

现在撑杆跳高选用的材料目前为止是玻璃纤维制造,我认为就是因为它的材料原因,非常的坚固,而且有很大的弹性,质量也比较轻,所以在使用过程中就不会发生折断的情况。撑杆跳的杆子的材质有四种:木制竿、竹竿、金属竿、玻璃纤维竿。

根据时间的变化与发展,撑杆跳的杆子发生了变化,具体如下:1、木制杆阶段、在早年的时候撑杆材质都是用木材制成的,在第一届奥运会上美国运动员用木杆越过3.3米。2、竹竿阶段、美国运动员创造了撑杆跳高比赛的最高纪录,他用的撑杆就是竹竿。3、金属阶段、因为竹竿本身性能的问题不较容易段,所以金属杆替代了竹竿。4、玻璃纤维阶段、从1896年撑杆跳高就被列为奥运比赛项目,这个古老的运动发展至今,世界纪录也是一直被刷新。

随着横杆的不断升高,运动员手中的这根杆子,也在不停地升级更换。开始从木杆,发展成竹竿,再到金属杆,直到现在被广泛的使用到今天的玻璃纤维杆。制造这样的一个杆子,先要把成卷的玻璃纤维布裁剪成一定宽度的长条。然后用机器缠起来,把长条缠到空心的钢管上每圈的间隔要保持一致,可以让撑杆更有弹性。接着从相反的位置,开始缠第二层。这种交叉的缠法,可以让撑杆更加结实,而且不易被折断。然后把撑杆那泡过的树脂的玻璃纤维布包住钢管,受热的树脂有一定的粘性,用熨斗把边缘给烫好,滚进热滚筒中。直到全部缠到钢管上。这样重复二次,它可以控制撑杆的弯曲方向。在经过加热从液化到固化的过程。

他的制作非常的严格,选用了超高纤维度的材质,韧性特别强和弹性特别好,质量也是杠杠的,所以不会出现断裂的情况。

撑杆跳高的撑杆是什么材料做的,它的历史发展?跪谢!

撑竿跳高在刚成为田径项目时,所使用的撑竿是以木材制造;1905年开始使用重量较轻、有一定弹性的竹竿;1930年出现较为坚固的金属竿;1948年美国设计制造出重量更轻、弹性更强的玻璃纤维竿,目前使用该竿已突破了6米的高度。撑竿的长度和直径不限,但表面必须光滑。运动员一般都自带撑竿参加比赛。

撑杆跳高起源于古代人类利用木棍、长矛等撑越障碍的活动。据记载,公元554年爱尔兰就有撑越过河的游戏。撑竿跳高原为体操项目,流行于德国学校。1789年德国的布施(Busch)跳过1.83米,这是目前世界上有据可查的最早成绩。作为田径运动项目首先在英国开展,1843年4月17日英国职业选手罗珀(John Roper)在彭里斯越过2.44米。19世纪末开始流行于欧洲国家。

撑竿最早使用木杆,最高成绩为3.30米;1905年开始使用重量较轻、有一定弹性的竹竿,最高成绩达到4.77米;1930年出现较为坚固的金属竿,运动员无撑竿折断之虑,可以提高握竿点,加快助跑速度,最好成绩达到4.80米;1948年美国设计制造出重量更轻、弹性更强的玻璃纤维竿,目前使用该竿已突破了6米的高度。撑竿跳高的横杆可用玻璃纤维、金属或其他适宜材料制成,长4.48~4.52米,最大重量2.25公斤。比赛时,运动员必须将撑竿插在插斗内起跳;起跳离地后,握竿的手不得向上移动;可以在规定的任一起跳高度上试跳,但每一高度只有3次试跳机会。男、女撑竿跳高分别于1896年和2000年被列为奥运会比赛项目。

撑杆跳高发展

根据撑竿的变化,撑竿跳高运动的发展可分为4个阶段:

①木制竿阶段

早年欧洲的撑竿都是木制的,竿子下端装以三股铁叉。运动员把木竿插在地上,沿竿迅速向上爬,当竿子将要倾倒时,便越过横杆,故称“爬竿跳高”。爬竿跳高到1890年被禁止。

1896年第1届奥运会的撑竿跳高比赛,由美国运动员W.霍伊特用木竿跃过3.30米,获得冠军。

②竹竿阶段

1905年欧洲人从中国和日本引进竹子,并于1909年用于撑竿跳高中。从此,正式定名为“撑竿跳高”。由于竹竿轻且有弹性,促使技术不断改进。1912年,美国的M.赖特以4.02米首破4米.大关。1924年,国际田联正式同意使用木质穴斗和沙坑。由于助跑速度加快,握竿高度提高,使运动成绩也不断提高。1942年,美国的C.沃梅达以4.77米的成绩创造了竹竿最高纪录。

③金属竿阶段

由于竹竿易断,金属竿逐渐代替了竹竿。虽1930年就已有钢竿,但并未普及。1952年出现了铝合金竿。由于金属竿质地结实,运动员敢于提高握竿点,助跑速度加快,并加大了摆体幅度。1957年美国运动员B.古托夫斯基以4.78米打破了世界纪录。1960年美国运动员D.布雷格又以4.80米创造了金属竿的最高纪录。

④玻璃纤维竿阶段

早在1948年已有人用玻璃纤维竿,但因动作掌握不好,运动成绩不理想。到60年代初,玻璃纤维竿又在美国问世。1961年美国运动员G.戴维斯以4.83米创造玻璃纤维竿第一个纪录。1962年,国际田联正式批准使用玻璃纤维竿,运动成绩不断 提高。美国运动员B.斯顿伯格和J.彭内尔先后跃过5.13米和5.2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