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超联赛的外籍球员有哪些-乒超联赛的外籍球员

tamoadmin

1.中国乒乓联赛全面禁止外援参赛,如何看待此政策?

2.如何看待中国乒乓球养狼的利弊?

3.王越古的职业生涯

4.外国人怎样看待中国乒乓球?

中国乒乓联赛全面禁止外援参赛,如何看待此政策?

乒超联赛的外籍球员有哪些-乒超联赛的外籍球员

乒超联赛本应该是百花齐放、欣欣向荣的场景,外援禁令一出议论纷纷,那么这对中国乒乓球,对世界乒乓球的发展到底好不好呢?

其实这样做多少显得不太职业化,看看NBA有没有对外籍球员的限制呢,根本没有。NBA就是一个大熔炉,只要有实力就可以在NBA的舞台上尽情的展现自己,这是世界公认的篮球第一联赛。

欧洲五大联赛有对外籍球员的限制吗?也没有,欧洲赛场上那么多外籍球员不是好好的吗,联赛的繁荣对全世界球迷都是一种,我们可以看到更加精彩的、不分国籍的比赛。

中国乒乓球作为世界霸主本应该拿出乒乓球强国该有的气魄出来,乒超联赛的水平毋庸置疑。都说中国乒乓球运动员拿世界大赛冠军不算什么能在全运会夺得冠军才是厉害。

情况也确实如此,面对国内众多高手杀出重围着实不易,有国家一队的,有国家二队的,还有省队的高手。乒超联赛何尝不是如此呢,能在高手如林的乒超联赛连胜更是一种实力的体现。

刘国梁之前就提出过养狼,此举就是为培养外国优秀的乒乓球运动员而生。一方面给其他国家乒乓球的发展带来一丝曙光,另一方面也有利于促进我国乒乓球的持续繁荣。

在国乒教练组经历动荡之后养狼不复存在,对此日本媒体反应强烈,他们的主观态度是这是对日本乒乓球近两年迅速崛起做出的回应。

实际上平野美宇和石川佳纯在乒超联赛的战绩并不如意,比起国内的运动员她们还是稍逊一筹,不过通过与高手的对抗确实能提高她们的自身水平,这也是国乒比较担心的问题。

像CBA和中超联赛引援的目的都是带动球队前进,外援在中国赛场上大包大揽是再正常也不过了,而乒超赛场上外援在很大程度上是球队的软肋,即使是那些大名鼎鼎的国际球员也不例外。

禁止外援参赛是乒超不职业的一种体现,在乒乓球在世界范围内不温不火,甚至有乒乓球可能会剔除奥运会项目的各种声音下,作为乒乓球运动开展的最好的中国理应做出表率作用,为乒乓球在世界范围内的推广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现在的想法显然是太过狭隘了,一个真正强大的有水平的运动是不怕其他国家运动员冲击的,正是在与不同地区的高手交手的过程中提高自己。退一步讲即便乒乓球现在是国球,但是竞技场上哪有什么一成不变的东西,被击败才能更好的从失败中汲取教训。

国乒改革在路上,从教练组开始,从乒超联赛开始,可改是改了却貌似朝着我们不希望看到的方向发展。

如何看待中国乒乓球养狼的利弊?

中国乒乓球的技术水平并不总是那么高超,它有一个发展的过程。或者说,直到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才在乒乓球这项运动中崭露头角,这项原本由欧美、日本等国主导的运动才成为中国运动员的特长。在乒乓球领域,曾经有一个笑话,说中国乒乓球运动员赢得世界冠军很容易,但赢得中国冠军却很难。可以看出,中国乒乓球运动员中有一大批技术很高。这么多乒乓球人才的出现,不是一天建成的。由此可见,我们的乒乓球运动员在漫长的蛰伏期,从未丧失斗志。这叫逆流而上的勇敢精神。

乒乓球作为中国的优势运动,多年来在国际上一直处于垄断地位。在这种情况下,不仅不利于这项运动在中国的发展,还会使体育失去自己的趣味。养狼体现在我们引进了许多优秀的外国运动员进入中国,让他们在我们的联赛中发挥,实现共同进步。但这无疑是有被国外玩家超越的可能,所以我们称之为养狼。

所谓“养狼”,关键是训练对手变成狼,而不是把自己从狮子变成羊。主动降低自己的力量不符合人性,也违背了竞技体育“更高、更快、更强”的宗旨。横滨世乒赛上,中国乒乓球男双全部开启新组合,女双只保留了一对李/的老搭档,混双更是新面孔满满,夺冠痕迹明显,只能算是非常情况下“养狼”的权宜之计。

“养狼”的重点应该是让对手变强。除了在比赛中适度“放水”,更重要的是实现中国乒乓球与国际乒乓球更多的双向国际交流,激活乒乓球在全球范围内的活力。比如吸引更多的外籍球员参加乒超联赛,派遣教练和运动员到海外执教打球等,都是可行的策略。

王越古的职业生涯

王越古在13岁时曾入选中国国家二队,与世界头号女将中国的张怡宁是同一时代的球员,两年后还进入中国国家一队。19年,王越古连败前世界冠亚军王楠和李菊,获得中国全国乒协杯赛亚军。她之后由于右脚踝受伤,接受了手术,继而失去了国家队的位置。 王越古的爸爸王北川是超级的乒乓球爱好者,舅舅是一个专业的乒乓球运动员,在这样的家庭氛围里,王越古练习乒乓球成了必然。6岁那年,王北川把她送到了乒乓球教练石海梅那里。当时王越古身体条件并不好,经常咳嗽,但是就是这个个子不高的孩子,打球却非常有灵性,在所有同龄孩子中,一打就是冠军。石海梅经常鼓励王越古,打球一定要拿冠军,而且要拿世界冠军。当时,王越古还并没完全理解世界冠军的概念,但是如果比赛要输给了对手,她就必须要和对手再赛一局,直到将对手打败。王北川有世界冠军情结,他和爱人李敏的一致意见是将王越古培养成世界冠军。

1990年,王越古在夺得了一项全国少儿比赛的冠军后,被八一体工队选中,成为一名军人、一名专业的乒乓球运动员。一次,在全国14岁以下的少年女单决赛中,王越古遇到了张怡宁。当时张怡宁在全国已经小有名气,结果被王越古击败后哭了鼻子,让王越古名声大噪。当时,许多乒乓专家预言,王越古几年后肯定会成为世界冠军。王越古也向这个方向努力,很快,她成了八一女队挑大梁的球员,经常参加国内的重大比赛,成绩斐然。

19年,全国乒协杯比赛,王越古一举击败了国家女队的绝对主力球员李菊、王楠,她的优异表现打动了蔡振华,将她召入国家队。 真正让王越古一炮而红的,是19年的中国乒协杯赛。她一败了国家女队两名主力队员李菊和王楠后,被当时的国家队总教练蔡振华征召入队。李菊当时已参加了两届世乒赛,王楠则是刚绽放光芒的新秀。

王越古解释:“那一届乒协杯赛有很多国家队主力没有参加,如邓亚萍、乔红等等。这一年,我什么比赛都打,结果脚还扭伤了两次。”

场上看似严谨,场外却十分迷糊的王越古,第一次摔下楼梯,扭伤了右脚踝。不过,她受伤后一周,便忍痛参加乒协杯。第二次是她在练弹跳力,落地时踩中哑铃,又扭到了同个地方。

这次脚伤好了以后,王越古的脚踝却习惯性地经常扭伤,加上年纪小,抗压能力较弱,身体开始出现不胜负荷的迹象,导致国家队内部比赛越打越差。

王越古接受手术把受伤部位的一块碎骨取出后,正式退出中国国家队。她说:“我觉得,乒乓球太痛苦了,已经没有了之前爱打球的感觉,所以退了下来。” 1998年,王越古在代表八一队备战一项重大比赛时,积劳成疾,训练中意外扭伤了右脚脚踝,被迫休息了一段时间。由于赛事重大,八一女队又无人可用,王越古作为八一女队的头号运动员带伤参战,结果那场球王越古的脚踝伤势加重,不得不退赛、休养。经过几个月的休养,王越古脚伤好了,她又回到了八一队,重返中国女乒。不过,在国家队一次训练中,王越古又受伤了,还是相同的位置!为了疗伤,她走遍了北京的医院,经过专家会诊、手术,最终在她的受伤部位取出了一块碎骨。专家说,如果恢复不好,她不能再打球了,如果恢复好,她的活动也会受限制,打起比赛脚部会很疼痛。刚满18岁的王越古,不得不离开了国家队。

蔡振华为她开绿灯对于王越古受伤的情况,当时的总教练蔡振华非常了解。当时,中国乒协和世界各国有交流球员的合作,中国运动员可以到其它国家参加比赛,推动当地乒乓球运动的发展。2001年,经过蔡振华的批准,王越古成为唯一一名公派至日本的中国球员,开始在日本打联赛。当时,前国手何智丽在日本是最具实力的球员,名气最大,但是王越古来到日本后,所向披靡,何智丽也成了她的手下败将。在日本,王越古一打就是四年。其间,她曾经回国,与孙晋一起代表八一队参加了乒超联赛。

选择新加坡她在家人统一意见后,选择了新加坡女乒。2005年,王越古来到了新加坡,当时她是新加坡女乒里世界排名最高的运动员。 正好王越古这时有机会到日本打球,于是经过蔡振华的批准,她成为唯一公派到日本打日本联赛的中国球员。在日本的四年,王越古重拾对打球的热忱,期间还击败一代名将何智丽。

不过,父亲还是希望王越古离开日本,而这时正巧有机会到新加坡发展。于是,王越古在2005年上海世乒赛后,正式加入新加坡国家队。

2005年6月,王越古首次代表新加坡参加韩国公开赛。尽管是阔别六年首次参加国际赛,但她却把握机会,获得女双亚军,并打入女单复赛。

自此,王越古参加了不少国际赛,而让她真正受到瞩目的是2006年日本公开赛。她在女单决赛中,爆冷击败中国好手郭焱,勇夺冠军,一鸣惊人,年底世界排名因此飙升到第10名。 2007年2月正式成为新加坡公民后,王越古继续在国际赛上屡创佳绩,包括夺得2009年共和联邦锦标赛女团、女单和混双三料冠军,2008年巴西公开赛女单冠军、2009年东运会女团和混双两枚金牌等等。

不过,真正让王越古攀上事业巅峰的,却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世界团体锦标赛。新加坡女乒摘下女团银牌,并在上个月底勇夺世界女团冠军,这位世界第10号的女将两次都是功臣之一。

她说:“我爸爸的心愿是要我参加奥运会和世乒赛,我不但参加了,还得到了奥运银牌和世界冠军,可说是‘超额’完成了他的心愿!”

为了这两项殊荣,王越古一年到头南征北战,最渴望回到的是在新加坡的家。她到这里发展后不久,便与母亲买下了离乒总不远的公寓,方便往返训练。

她告诉联合早报《新汇点》:“中国给我打了基础,日本让我找回热忱,新加坡则让我综合这两点,给了我创造第二段事业的舞台。我很确定,新加坡将是我的国家终点站,已经和(外籍)未婚夫说好了。” 2012年伦敦奥运会乒乓球女子单打,王越古在八进四的比赛中负于日本新生代的人气球星石川佳纯,无缘四强。

外国人怎样看待中国乒乓球?

实际上,在欧洲众多国家他们都会打乒乓球,但只是觉得这是一项体育活动,没有人多少人把这个项目看得太重。桌上的网球和真正的网球完全不在一个层次之上。当然,如果是在德国、瑞典、法国三个欧洲发达国家,乒乓球还是比较热的,一个是他们的国家运动水平比较高,同时他们也对于乒乓球的地位没有“歧视!”在很多外国人眼中,中国乒乓球的强大,就像是巴基斯坦的曲棍球,印度的板球强是一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