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致我们已经和终将逝去的青春(一起在一中的日子)
2.阿勒泰市一中的校园环境
3.新疆奇台一中2019年中考分数线是多少?
致我们已经和终将逝去的青春(一起在一中的日子)
一位哲人曾经说:我们不是天才,但是我们努力让自己的普通充实而完整。
一
大清早,跟着叮咚作响的二干渠水走在上班的路上,每当看见太阳为高陵塔披上霞光的时候,就快到一中了,看着曾经清静的一中逐渐被繁华所包围,一时不知道是不是应该高兴。
高陵一中位于县城东南,门口的一中路与210国道相接,双向两车道笔直地通向学校。路旁国槐的阴凉覆盖住整个路面,显得安静宁谧,早晨常有散步和锻炼的人,也算是闹中取静的好地方。学校门口巨大的电子屏上打出:日拱一卒无有尽,功不唐捐终入海。
二
小时候每次走亲戚快到县城的时候,远远地看见隔着大片麦田耸立的高陵塔,像陶醉于麦浪的农人的背影,又仿佛波浪起伏的大海中立着的灯塔,煞是好看。后来知道那里是高陵的最高学府,再次经过时就想着自己要是能在这儿上学,就能登上这座高塔远望。那么高,能看到回家的路吗?
19年8月31日,我和同学兴奋地蹬着自行车奔向一中报到,终于能近距离观看高陵塔了。细看那砖灰色宝瓶状的塔身秀丽挺拔,红色的塔尖像一块新扎的抹额,如一位守护千年、饱读诗书的老先生,迎接着四面八方涌来的翩翩少年。
走近学校,红黄白三色粉饰的高大门楼巍然,上面彩旗招展,门额上书“高陵县第一中学”七个大字,遒劲有力。走进校门,中路两旁高大笔直的白杨树和着秋风哗哗作响,荫凉着教学楼。右手边砖砌的宣传栏贴满了红色的光荣榜,写着本年度高考上榜学生的名单,惹得好多新来的同学围在跟前指指点点。
中路右边一块平整的篮球场上正热火朝天地进行篮球比赛。不时的进球引得掌声阵阵,欢呼连连。篮球场旁边植了一圈柏树,围着十几个水泥板做的乒乓球台,这里也有许多同学挥舞着球拍,脚下那块地已蹭得发白,感觉能反射光亮。
中路的尽头是一棵三人合抱的白杨,我想这可能是古塔以外最古老的见证了。除了一栋三层的教学楼和女生宿舍,一水儿全是脊高檐低的大瓦房,也都已经有些年岁了。
白杨树的左边是学校食堂,勾起味蕾的是郭力炒面、校警烩卜刀、花干夹馍、肉包子、凉皮等一众小吃,想起来也没有什么精致的 美食 ,但仍旧能泛起满嘴口水。开学第一周,家里不知道我能吃多少,就多给了些钱,自己也舍不得花,就天天买凉皮,花钱不多还好吃。直到周五的时候走路晕晕的,像脚踩了棉花,似乎是吃坏了身体,结果回到家一口气吃了两碗干面,惊得爸妈连问是不是给的钱不够。从此知道不能惯了嘴巴饿了肚子,实在馋了还要偶尔打个牙祭。
白杨树右边往前走不远就是男生宿舍院,院里一共四排瓦房,都是原来的教室改的,一间教室隔成三间宿舍,里面用木头搭成两个双层通铺架子床,一层4个铺,一共睡16个人。那时候住宿舍的学生家里条件都不好,来学校的时候都背一袋锅盔馒头和一瓶咸菜,头两天基本上都吃干粮,吃完了就可以盘算着家里带的钱给自己改善改善。也有特别困难的,基本上顿顿回宿舍吃馍就咸菜。还有个别的,家里钱不富余也怕孩子饿肚子,就每月给带些粮食在食堂换粮票,每个食堂粮票不一样,又催生出了换票圈,换了后就可以“吃遍天下”了。
晚上下晚自习的时候最热闹,宿舍里吃着、喝着、吹着牛,直到宿管催着睡觉才慢慢消停,可人吃饱了,饿肚子的老鼠却找上了门,摸索着寻找馍袋子。开始的时候老鼠胆子还比较小,人看见了喊一声就跑了;后来,竟然经常从头上脸上爬来爬去,吓得人哇哇大叫,还有人被老鼠咬了鼻子啃了耳朵的。最的还是隔壁铺的老刘,不喜欢叠被子,他常说:大丈夫不拘小节。一次周日下午返校,他爬上二架掀开依旧没叠的被子正准备睡觉,竟然发现被窝中粉嫩粉嫩的一窝小老鼠。我去,直接炸锅了,惹得整个男生院都来参观。这也成了老刘人生中第一次面临的难题,毕竟初为鼠父这事不是谁都能遇到的。
三
还记得初进校园的兴奋劲,毕竟考上了梦寐以求的高中。这在当时的乡镇中学很是少见,能考上的都是佼佼者。加上人们对一中的赞誉有加,仿佛昂然迈进大学校门只是时间的问题。
可当走进教室,看到的则是另一番景象,教室里挤满了桌椅,后墙已经被最后一排同学的衣服蹭出来了包浆。两个人一张课桌,对这些正在拔节生长的大姑娘小伙子越发拥挤,也经常因为桌子间距闹不愉快。而前几排的同学似乎以前就认识,早早就打成了一片,后来也证明了他们才是天选之子。
当我看到一大片陌生的面孔时也略显紧张,局促地走了进去,由于去得比较迟,留的位置已经没几个了,就坐在了墙角。后面几年,基本上很难坐在前几排了。
现在回想过来,那个时间是一个转折点,我与初中的生活彻底作别,接下来各种难以预测和杂乱生长完全占据了生活的整个版面。而自己还没有做好心理准备。正如《阿甘正传》里说的:Life was like a box of chocolates ,you never know what you're going to get.
而这恰恰就是生活的真谛。
这时候,也是我真正成长的开始。没有了父母的庇护,摘掉了优秀学生的标签,仿佛也远离了老师的目光。从此面临的一切,都需要自己独自来面对。
翩翩少年,而今不惑;彼时童颜,风雨雕琢;冲刺球场,闪转腾挪;橘黄灯下,求知若渴;教室烛火,星光闪烁;佳人倩影,梦中寻得;敝履寒窗,如切如磋;宿炕苦读,如琢如磨;时光如水,岁月如歌;风雨兼程,各得其所!
四
进入高中, 体育 活动火热了起来,学校随处可以看到恣意挥洒着青春的影子,闻到处流淌着汗水的味道。同学们隔三差五地就会组织篮球赛、排球赛、足球赛。在城里学生的带动下,农村学生开始慢慢学习,逐渐融入这多彩的高中生活。我是在同桌磊的怂恿下开始踢球的。磊毕业于高陵四中,是高陵唯一一所县办初中。他逢人总是笑嘻嘻的,说话间时不时向上吹一吹额头的刘海,很帅气。手上一笔好字已经令我非常羡慕,还踢得一脚好球。他问我会踢球吗?碍于面子我强撑着说会,结果上场后,看着球滚过来,飞起一脚却踢空了,越着急越踢不着,一不小心踩到球上,四仰八叉摔得眼冒金星。从此成了磊挂在嘴边的笑料。而我丝毫没有在意,因为农村学生基本上都和我一样。后来从他那里知道了马拉多纳,没事了竟然开始翻看起了体坛周报。
说到足球就必须谈到哲,我一直认为是学习拖累了他的足球天赋。哲和我从初中一块考上一中,中等个子,身材很结实的那种,多少年来一直穿运动鞋。他在六班任 体育 委员,我在七班默默无闻。哲家境较为殷实,所以基本上没有消费恐慌。但是自从有了足球,这成了他学习以外唯一的兴趣,也包揽了他吃饭之外所有的消费。他开始研究各种 体育 杂志,只要有足球,都会饱读一番,从不放过。高二还买了足球,只要有球踢,他周五可以饿着肚子踢完球再踩着自行车奔波20多里地回家,周日可以早早到校,跑到县城的 体育 场开一场球再回学校上晚自习。
那时候,国内足球联赛如火如荼,陕西国力冲进甲B后似一枚魔戒令 “哲们”着迷,最终也没抵挡住诱惑,约了三五个跑到西安看球赛了。而后体坛周报也成了他为班里订阅的公共报纸。高三时候,因为踢球右腿骨折,工作后,踢球又使左腿骨折。母亲为了照顾他,也在杭州住了半年之久。我经常感慨,国足要有哲这样的精神,哪有战胜不了的球队。
记得当时热播《灌篮高手》,成了处在青春期的我们绝佳的催化剂。学校刮起了一阵篮球热。每次教学楼前灯光球场有比赛的时候,不仅球场四周里三层外三层,就连教学楼的护栏边也挤满了人。当心目中的球星进球后,女生的尖叫总是最给力的加油,而队员们则为此更卖力地挥洒汗水。校篮球队的那些主力队员,后面经常可以看到一群小迷妹。
昭也喜欢打篮球,球技很不赖,属于二线校队的那种。丢到人堆里就像黑芝麻堆里的白芝麻,一眼能找到。白皙的脸庞上点了两颗黑葡萄,乌黑发亮,刀刻般瘦削的脸庞很有力度,个子不高却挺拔。我一直试图把他放进当年爆火的一部,男主角名叫“萧遥”。
前年快过年的时候在街上碰到他,我让女儿叫他哥哥,女儿竟丝毫没有犹豫。有时候不得不相信,上天也有宠儿,他的长相让男人也觉得羡慕,这已经不公平了;但如今由内而外散发出来的还是20多年前的青春活力,恍若时光忘了他一般,就让人非常妒忌了。知道了他要在老家待几天,就顺便组了个酒局。席间,又回忆起了20年前的青葱岁月,当时我们班里一共有70多名同学,也分为城里学生和农村学生,吃饭穿衣用度,泾渭分明一般。而昭是能和城里学生和农村学生都能玩得很好的。他的学习成绩斐然出众,一直作为班里的尖兵。而我作为泯然的一员也经常混迹在尖兵当中。
最令我吃惊的是一直没记得他和哪个女生暧昧,这与他的俊朗的外形和优秀的学习成绩结合起来,更是令人不可思议。
五
谈起学校,绕不过的肯定是老师。当时我物理学得算是最好,所以对李元昌老师记忆尤为深刻。李老师个子不高,浓黑的眉毛下一双大眼炯炯有神,黝黑的脸庞,一看就是关中汉子。他的板书特别好,粉笔字写的刚正不阿,我们时常惊叹于他不用教具画出来的各种笔直线条。讲起课来那更是燃烧,声音随着内容的进行抑扬顿挫,到重难点部分更是音高拔调,以至于每堂课都感觉是李老师在表演一幕话剧。他的这种敬业精神和对教育事业的热爱,是我们一生学习的榜样。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每当想起这首《望岳》,耳旁响起的总是李晓宁老师的声音。李老师是我们高一时候的语文老师,她中等个,一头短发,圆圆的脸蛋红扑扑的,显得十分精干。讲的第一节课就是李健吾的《雨中登泰山》,当漂亮的粉笔字从她指尖流淌出来的时候,我为她深深地打动,当她富有感情地朗诵了这篇课文后,我发现了朗诵也是一门艺术。李老师那年刚毕业,一脸青春的气息扑面而来,而年轻的老师总是更容易获得学生们的喜爱,我也不例外。于是就和老师积极互动,举手回答问题,赢得了她赞许的目光。可能老师已经忘记,却是我铭记一辈子的感恩。只记得当时教室嘈杂的声音让老师生了气,但是,我宁愿认为那是青春期的叛逆,不知道如何让老师更为关注而故意为之。
沈文武老师和李军芳老师是一对伉俪,上世纪八十年代从新疆调回高陵,他俩都是一口流利的普通话。沈老师酷爱摄影,高陵的角角落落都曾留下他追寻美的脚印,但是,他最热衷的还是一中这片热土,上学来去,运动会中,元旦晚会,无时无刻不在记载着一中和我们的青春。前阵子在高陵网发现了一个,中间都是沈老师照的老照片,结果发到朋友圈却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几千次的点赞,几百条的留言,从六八级到零零后,无不流露出对自己母校的怀念和对青春岁月的缅怀。
李老师是我们的数学老师,印象中她一直在高三担任数学老师,这也算是一种实力的象征。高三开始总复习时,每一章节的角角落落都不放过,那种扎实细致的作风现在想来也钦佩不已,也不知道多少孩子的命运从她课堂中延伸出去,最终走向自己的梦想。
七
经过了三年的葳蕤生长,有心栽花的结果不能令人满意,无心插柳却意外得到收获。我成为当年 体育 考生上榜的人里面高考成绩最高的,最后上了 体育 专业。不管什么结果,总归有了这么一个果实,同样值得珍惜。
感谢一中,给了我们这些农民子弟插上了理想的翅膀,可以飞出去看到外面的精彩。
八
快到单位了,回过头,高陵塔依旧挺拔,看着周围的高楼大厦慢慢越过了自己的头顶,仿佛父辈看着子女的成长感到欣慰;恍惚间又想起云槐精舍的那位老先生,手握书卷,诵读着“耕田不深无高稼,治学不深无端行”……
后记:这里有你未褪去的青涩,有你挑灯夜读的身影,有你心动的“那一个”,有你吹过的牛皮,有你纵情的“灯光球场”,有你“初心”发芽的“农场”,有你傍晚漫步的“多瑙渠”,还有那位屹立千年眺望远方的老先生指引着你回家的路!
2022年3月16日夜于泾渭河畔
阿勒泰市一中的校园环境
校园:校园基本成长方形,东西长约130米、南北宽约110米。占地面积约为19234.03平方米。偏西为学生学校后勤用房、厕所、运动角,有突出德育、美育、体育方面的文化墙。园中有塑胶篮球场三个。大门正面为一号立德楼、二号文博楼。东面为三号艺韵楼,四号敏行楼。南面为五号弘志楼,五号教学楼下有突出德育、智育、美育方面的文化墙。每一栋楼外、楼内都有独特的文化特色。
一号立德楼:建于2009年,总面积5081.7平方米,总投资约610万元。内设有36间教室、阅览室、办公室、复印室,分别为六、七、八、九年级教室。
文化特色:一楼体现“民族团结”教育主题,以介绍家乡新疆、阿勒泰内容为主。
二楼体现“榜样学习”教育主题,以介绍古今中外杰出人物事迹、故事内容为主。
三楼体现“爱祖国”教育主题,以介绍中国的大江、湖海、名胜古迹内容为主。
四楼体现“学生心理”教育主题,以介绍调解心理压力的方法、名人经历经验内容为主。
二号文博楼:建于2003年,总面积5328.5平方米,总投资约530万元。内设有实验室、劳技室、远程教育室、电子备课室、学生微机室、会议室、档案室、教师办公室、校长室等20类工作间,有六年级和维语高中教室6个。
文化特色:二楼体现“文科类”教育主题,以介绍国学国粹内容为主。
三楼体现“自然科学”教育主题,以介绍生物化学与人类生活影响等内容为主。
四楼体现“自然科学”教育主题,以介绍物理与人类生活影响等内容为主。
五楼体现“现代科技”教育主题,以介绍信息技术与人类生活影响等内容为主。
三号艺韵楼:建于1986年,总面积2091.44平方米,总投资约80万元。内设有音乐室、美术室、体育形体室、多功能室、图书室、学生阅览室、卫生保健室、总务室、团委室等14类工作间。
文化特色:一楼体现“读书”教育主题,以介绍作家名人等内容为主。
二楼体现“美育”教育主题,以介绍美术、名人、名画等内容为主。
三楼体现“音乐”教育主题,以介绍新疆民族乐器等内容为主。
四号敏行楼:建于1991年,总面积3300平方米,总投资约210万元。内设有教室、实验室、卫生保健室、多功能室、少先队室、学生微机室、广播室、教师办公室等9类工作间,有一、二、三年级30个教室。
文化特色:一楼体现“幼苗”教育主题,以介绍在阳光下茁壮成长学生内容为主。
二楼体现“成长”教育主题,以介绍健康、快乐学习等内容为主。
三楼体现“足迹”教育主题,以介绍立志成长等内容为主。
五号弘志楼:建于19年,总面积3705平方米,总投资约240万元。内设有教室、实验室、多功能室、少先队室、办公室等,有四、五年级18个教室。
文化特色:一楼体现“七彩阳光”教育主题,以介绍梦想开始、健康、快乐学习内容为主。
二楼体现“理想”教育主题,以介绍梦想从这里起飞学生成长、健康、快乐学习等内容为主。
三楼体现“红领巾”教育主题,以介绍学生自己留下的足迹等内容为主。
新疆奇台一中2019年中考分数线是多少?
新疆奇台一中2019年中考分数线是大概570分。
奇台一中创建于1951年,是昌吉州最古老的一所中学,奇台一中是新疆现今规模最大的一所高级中学,高中教学班66个,在校生4450余人,教职工329人。其中有特级教师3名,高级教师98名,中学一级教师107名,中学二级教师近60名,形成了以高级教师为学科带头人,一级教师为核心,青年教师为骨干的合理科学的教师队伍。
学校高中部占地面积近12万平方米,生均占地面积37.6平方米,校舍面积5万平方米,有教学楼三幢,有标准教室96间,面积10650平方米,实验楼一幢,建筑面积2533平方米,有理、化、生各科实验室11间。
学校还有专用微机室7间,多功能音乐厅一间,面积达500平方米,综合体育馆一幢,面积近3300平方米,运动场地20500平方米,校园环境优美,景色宜人,人文景观突出,被自治区评为精神文明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