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奥运会感动瞬间小随笔
2.奥运会感动的一幕写下来50字
3.奥运会的十大动人时刻
4.一个详细些的奥运会感人事
5.北京奥运会最感动是什么
奥运会感动瞬间小随笔
第一篇
2008-8-12
男子体操团体决赛~颁奖礼上搞笑的一幕
今天颁奖仪式上,倒是有一很搞笑的一幕。给亚军得主日本队发奖牌的时候。我们中国奥组委副主席刘敬民,在颁了一个银牌给从右往左数起,第二名日本运动员后。将第三块奖牌又要颁给第二位(本来应该到第三位的)。 [ft 结果人家运动员猛摇头啊,指指隔壁应该获发的那位同伴,示意应该是颁给那位。偶们刘爷爷还是不解其意,又把手举高,硬要往人家脖子上挂多一个银牌.
啊呀~我笑啊~
最后,那个第二位,拿着自己脖子上的银牌晃晃。刘爷爷终于放弃了他想让银牌叠加,“坠跨”人家脖子的愿望。顺利地帮剩余3位运动员挂上奖牌!
偶说吧~难道偶们刘副主席,其实是特意想帮第二位多拿一个银牌?还是说看第三位不顺眼了哩?那银牌不说意义,也是钱啊!一个保留一个卖的~赚翻了!!不知道男子团体体操奖牌,跟男子个人全能的奖牌一不一样哩?一样的话还可以冒充一下,嘻嘻说拿多一个牌牌哩(真抱歉啊,除了中国的其他都没咋记,就一美国队的体操做的难度挺不错,偶记住了。日本的偶连脸都一个没记住的。) 玩笑玩笑~戏言戏言~
上面那段是开完笑了啦~哈哈
在之前男子团体体操预选赛的时候,看到中国队的良好水平,就对中国队夺金很有信心!
所以,到今天,一路的观看比赛,直至夺冠。也在意料之外。
在看预赛的时候,看了蛮多国家的……直至中国队的出场,才又振奋起了精神。让偶不由地想到:看体操,就要看中国的好!
中国队的表现比其他队的都精彩!那腾跃,那动作……而且看其他国家的,落地的时候,基本上很少有站稳的。而中国队,落地大多都像钉子一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篇
2008-08-13
大概因为团体赛要顾虑到一整个团队,动作以稳定发挥为主。所以在各项目上,选手们的动作难度都没有拿出看家绝活,难度比今天低,观赏性也不如今天的精彩!
柳金
在13号的团体赛上,美国选手柳金在自由操项目上给我留下了蛮深的印象。
当时她是在美国队长首上自由体操出现重大失误后,第二个上场的。她身材高挑窈窕,比例均匀,身材的比例比较美好。跟美国队队长的对比留下了第一印象。
然后是她的自由体操。当时她做的自由体操动作难度并不高,但是整套动作连贯、优美、流畅,感染力很强。一套自由体操下来,如行云流水一般。高挑的身材,飘逸的动作,与这首俄罗斯民谣《黑眼睛》的旋律情调非常相溶。其中体操动作的韵律跟音乐节奏很是契合。整套动作虽然难度不大,但是她在连接体操动作中间的那些舞姿,加上她高挑身材的演绎,令整套自由体操非常的优雅、流畅,如泼墨般写意。没有什么停顿,像欣赏一场演出,很具观赏性。由她高挑均衡的身材所演绎的一个个舒展的动作,给人非常抒情清新轻柔的感觉,跟音乐非常非常的合拍。简直最佳拍档!赏心悦目啊!!!
怎么说呢,应该是这几天看自由体操。在自由体操上能够发挥得如果舞蹈一般,体操动作跟舞蹈动作结合得如此好的,偶第一次见吧。如果这不是自由体操,而是仅仅一个舞蹈的话,除去体操动作,对于音乐的理解和融合,节奏把握就是所有成功舞蹈所具备的因素。
但是因为有了其他选手的比较,所以觉得,这个观感一新,留有印象。
其实本来女子自由体操也要求动作和音乐的配合。但是前面选手在这方面感觉都没有柳金来得好。
因为其他的选手,动作难度虽然高,但是观赏性没有柳金强。整套体操,第一个在音乐的契合,节奏的掌握,旋律的意境上都没有柳金把握的好。然后,在体操的技巧性动作和技巧性动作中间(因为需要助跑,还有等等准备),使用的舞蹈链接没有那么优美和连贯,使整体感觉有点停顿。就像在INTERNET上正看着一部精彩的**,但是就是有点卡啊~一点点的瑕疵。而柳金的就不会。
团体赛那天自由体操上,只说偶看到的几个选手,自己看了感觉吧:在这个自由体操的音乐契合,节奏掌握,技术性动作间的舞蹈链接流畅,这些上,就中国江钰源是比较好,跟柳金并列。PS:当天江钰源和柳金的自由体操上,个人是比较喜欢当天柳金风格
第三篇
2008-08-14
14号 男子个人全能体操决赛
今天的男子体操全能决赛,觉得杨威发挥得没有在男团决赛上好。开始几个项目,觉得没有像在之前的比赛那么流畅,落地的时候,都没有在团赛的时候稳。难道因为是全能的关系?虽然最后是夺冠了。
其他的运动员也是同样这个状态似的……(当然只是偶个人角度)
日本的富田洋之,还有德国的一个运动员(忘名字了,外国人的中国译名太难记了!),在之前的比赛中的体操动作,让偶留下了一些的印象。还是蛮喜欢的。
可惜啊~富田洋之不但在鞍马项目上2次掉下了!!在之后吊环比赛中,更是狼狈落地~ 看他似乎是手上有点伤的感觉~ 非常非常的可惜啊觉得
大家也崩说我偏袒敌方,崇日什么的啊~奥运会,是体育项目,体育精神,本来就说了不夹杂政治啥的其他因素,纯粹的体育竞技,友好竞技。
当然啦,在争夺奖牌啥上,那个吧……自然是有感情偏向……还是偏向咱自己中国队D~
今天开场前的半个小时就起了,在电视机前守着,假设那台小DV机打算着拍下来,以后再次慢慢地欣赏过,放放慢动作什么的……
结果却是记错了播放台,放到CCTV1了。播的游泳赛事。不过也是很好看的。好像还没看完,就又到岸了……
然后偶看时间,都11点了,咋D还没到体操哩~还以为是时间的一点点误差呢……
然后,CCTV1在赛场休息时,插了一个分屏,把其他奥运台在播的赛事晒一晒~
偶一看,呀~有男子个人全能体操啊!!!!!!!!
汗啊,是CCTV5台,也就是CCTV奥运台……囧
偶转过去的时候,约11:10——11:15 左右,刚刚好是又到杨威出场……
注意吧~是“又”……
就是说 偶前面有一点没看到了 又没看全了……
录影……旁边忘记在录的,叫好哦~叫不好的~也收录了咯…… 也没什么……就感叹要是录像机的话就不用那么无奈,不能说话而已……
真正啥的是……最后冇电哇!!!3块电池都没电不单止……原来GSH早把充电器给弄丢了……-_-||| 怪不得N久都没用过那DV……
BY THE WAY :刚从游泳转过去体操的那一会……看体操N闷……N想转回看游泳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四篇
2008-08-15
15号 体操 女子个人全能 。柳金夺冠后,在领奖台上眼眶含泪,拼命呼吸着,调整自己不让自己在颁奖过程中哭出来。
不过我们所有人,都能感受到她的激动!充分的感受到她的喜悦!今天她的愿望“像父母一样拿奥运会冠军”达成了!!
偶是眼眶发热,眼睛想要下雨,嘴上笑着的看着这一幕的
今天的比赛是这3天来,体操赛事里面最精彩的!!女子体操巅峰对决哇
:柳金今天的自由体操,就把难度拿出来了。比起团体赛上她自由体操的表现。这次的不仅仅和音乐的旋律、节奏等契合,链接动作依旧的优美,而且难度上也有了!!非常非常的赞啊!!!!
肖恩
肖恩偶在这场全能赛上是非常关注她的。原因嘛~很囧。因为偶记错名字了……
由于柳金《黑眼睛》在团体赛上给我印象实在太深刻,所以这场比赛偶特别留意。因为在团体赛上感觉柳金的艺术感染力和表现力很强。没错,偶没打错,不是肖恩,是柳金!!!! 只不过嘛~人家很糗的……把留下印象的那个身影的名字记错了……记成肖恩了
肖恩今天给我的感觉,是总让人意外惊喜!另外下法非常非常的牛!
她的每一个项目的下法,都是她整套动作上的亮点!非常的难。
跳马。听评论员介绍:肖恩用的后直900的下发。在预赛上也只有3个人做到过。分别是中国队江钰源、程菲和肖恩。是目前女子的极限,要求运动员能力和空中感觉都非常高。是一个6.5的难度。 其中肖恩和江钰源都是今年才练的这个下法!
虽然,肖恩在落地的时候向前跨了一大步,也许有扣分,但是她在第一项项目跳马的分数,仍然是6位选手中的排名第一。
高低杠。高低杠是肖恩的弱项。器械上的动作似乎只有一个连接加分,而且整套动作没什么高难度。亮点依然是她的下法——直体后空翻加转720度旋下(后直两周720),6.4的难度。很难有女运动员完成!特别是女子在高低杠上完成!而在整场女子高低杠比赛中,没有女运动员使用!在那么高难度的下法上,落地还能纹丝不动,如钉子一般,就更加的难得
平衡木。采用了世界上最高难度的下法——后团两周360!
自由体操,更是整场全能赛下来,她比的所有项目中,发挥最为完美的一项!
但是,为什么说意外惊喜呢因为感觉肖恩在器械上的难度相对不太高,虽然整套动作下来看起来比较顺,采用稳妥但难度低精彩度不高的动作,有点闷。而且不是没有失误:跳马上,肖恩落地向前跨了一大步。平衡木上,有一个大晃。而高低杠上,杠上的动作更只是中规中距。所以感觉她最后赛果大概会排在3甲之后的4-5名左右。没想到最后的自由体操完毕后,跃居第二,获得银牌。
应该为肖恩骄傲的是。据央视的解说员介绍:16年前,美国当地为新生儿作一身体健康普查。分数为0-10分。10分代表非常健康。7分代表身体状况还可以。而当时肖恩的分数是0分。难以想象,这样一个每时每刻都需要医疗队细心呵护的小孩,在长大后会成为体操运动员,并成为世界级的运动员。由于她的身体条件比较差,肖恩是一个靠努力而成功的典型!
第五篇
2008-08-15
最后,在这场2008北京奥运 ,女子个人全能体操决赛。给偶留下一个感动、坚毅和伟大母爱的印象——对体操这个项目来说,高龄的,33岁的体运动员,这次代表德国比赛的许索维蒂纳 奥克萨娜?亚历山德罗芙娜。(央视解说员叫的读音是:丘索维金娜。大概是音译的不同)。体操上跨越了两个世纪的“祖母”级选手。
她已经是第5次,参加奥运会。16年来代表过3国出征奥运。原乌兹别克斯坦体操运动员,现国籍德国。7岁练习体操。90年就开始活跃在赛场上。那时候,这次与她同台竞技的许多选手都还没出生。曾7次参加世锦赛赢得7块奖牌。91年她就已经在印第安纳波利斯的赛场上就获得过自由体操金牌、跳马银牌。那时她16岁。她的强项是跳马,在92、93年的世锦赛上02年世锦赛跳马铜牌;01年世锦赛跳马银牌; 03年世锦赛跳马冠军……
她之所以一高龄奋斗在体操赛场上,是为了给她患有白血病的儿子挣医药费。而且为了多拿奖牌多获奖金,她在27岁时,高龄复出,并把自己由单项型选手向全能型选手训练。2002年末,丘索维金娜搬去了德国。训练是为了参赛,参赛是为了赚取奖金。而为了赚取奖金,只要有参赛机会,丘索维金娜总会把四个项目全都报上。当别的小选手在场上专攻单项时,这位妈妈级的运动员却不得不逼着自己向全能型发展。不敢病,不敢伤,不敢退,在2002年至2005年的那三年间,丘索维金娜总是时刻记着这三点,因为任何小小的意外都可能让她病床上的孩子失去生的机会。“一枚世锦赛金牌等于3000欧元的奖金,这是我唯一的办法。”
这次,我看了她高低杠这一个项目。啊~果真是老马识途吧。我看到很多选手,她们的手上都是有带防护用具,上场的时候都有紧张,需要深呼吸调整什么。但是丘索维金娜不愧是“祖母级”啊~她没有戴上防护用具,而且她的表情只让我想到“信步闲庭”一词。整套动作也非常老练。
非常恭喜她的是。在踏上这次北京奥运会场地的时候,她的纯粹和轻松终于可回来了。因为这位母亲终于从病魔手中救回了自己的孩子。从三年前开始,阿里什的病情就渐渐稳定,现在除了定期的血检外,他已经很少上医院了。丘索维金娜也可以笑谈退役的问题。这次她代表德国参加奥运会,一是为了报恩德国,二也是对于这项运动的喜爱使得她继续挑战自己。今后而出于对这项项目的喜爱,丘索维金娜,也许会继续在体操赛场上活跃,因为她曾说她的下次目标,是2010年,而且她会尽量地享受。
奥运会感动的一幕写下来50字
奥运会感动的一幕
-----------------伦敦奥运会开幕式,最感动我的是高唱国歌的那群孩子,一些是聋哑,一些永远站不起来,他们的国家没有忘记他们,给他们最好的机会让他们展现给全世界..........
奥运会的十大动人时刻
⑴刘翔田径“成为奥运冠军的感觉太让人惊讶了,太奇妙了。直到现在一切仿佛都是奇迹。”
21岁,成为奥运冠军对于任何一个相似年龄的人来说都是不可思议的。21岁,成为中国男子第一个奥运会的田径金牌获得者对于为中国田径的崛起煞费苦心的人来说都是梦寐以求的。21岁,在欧美人垄断的短距离直道项目上成为“跨栏飞人”,对于黄皮肤的人种是欣喜若狂的。而这一切,21岁的中国刘翔做到了。不仅如此,他还染指了保持十年无人企及的12秒91的世界纪录。要知道,十年前只有11岁的刘翔根本不懂得什么是跨栏。
毫不夸张地说,刘翔是第二个令全世界乍舌的中国男人,第一个是姚明。“阿兰”是明智的,因为他羞于在众目睽睽下输给刘翔,即便不是在决战的跑道上。于是还来不及同场竞技,第二轮他就用一个看起来最体面的“遗憾”匆匆离去。决赛后各大媒体纷纷在报道中对这个21岁的飞人画下惊叹号!法新社说“21岁的刘翔今天的胜利无可争议,虽然只是平了世界纪录,但当年杰克逊比赛时赛场风速达0.5级,而今天赛场上风速不过0.3级,刘的成绩显然更有说服力。”国际田联更是用“子弹出膛”来形容他的速度,并发出了“四年后的奥运会,他理所当然是最有希望卫冕的冠军”的预判。
点评:他用麦黄的皮肤和炮弹出膛的速度感动中国。
⑵杜丽射击“要说什么时候最美的话,我想是自己站在领奖台上的时候是最美丽的。”
她的最后一枪射落雅典奥运会中国的首枚金牌;她的每一枪不是打在靶纸上,而是深深射在观看者每个人的心脏上。当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将金牌挂上杜丽的脖子,妩媚的双眸、甜甜的酒窝,此刻的杜丽比往常更加美丽。胸前的这块金牌沉甸甸、金灿灿。
平日里你会看到这样的杜丽,一有大片就赶着去看,一买东西就疯狂到不问价钱只管喜欢,一改善伙食就嚷嚷着吃大馒头……然而射击场上你更多的是看到这样的杜丽,穿着十几公斤重的皮囊,越是不顺当就越是倔强不服输。“其实,今天的比赛一开始就不顺。进射击场通过安检,按规定要在衣服的钮扣上画一个记号,可那位粗心的保安忘了画,害得我临赛前接受第二次安检。资格赛,又两次将架子碰倒。以前从没发生过这种事情,子弹撒了一地,这对我们来讲不是个好的兆头。但我就是不信邪,越是不顺我就越要让自己冷静。其实今天我站在靶位前就特别的有感觉,我相信我能行。”于是,在雅典马可波罗射击场的决战第十枪后我们听到:“10.6环”“中国”“杜丽”!
点评:她用冷静和腼腆的笑容感动中国。
⑶王义夫射击“八年前的亚特兰大奥运会,我只夺得一枚银牌。我的女儿说:‘老爸,你很棒!’当女儿拿起我的那枚银牌亲吻的时候,我就默默地向女儿发誓,一定要让我的女儿亲吻一次父亲的金牌。”
八年前,一个6.5环葬送了那个意气风发的巴塞罗那卫冕冠军。当这个东北汉子轰然倒地,没有人还去关心那奖牌的颜色而是为“这把老枪”发出一声叹息。八年后,44岁的王义夫来到了缔造神话的希腊,他是来复仇的,只可惜捡走他八年前金牌的意大利人迪唐纳挺不住了。
倒数第三枪的8.6环之后,王义夫立即手捂胸口,令人担心1996年那一幕又会发生,“我当时不是旧病复发,只要有比赛,我的胸口都会挂一枚毛主席的像章,当时我摸了摸挂在胸口的毛主席像,让自己稳定再稳定。”最后一枪的9.9环实现了他八年前的誓言。
在去雅典之前,很多人质疑过王义夫的状态,只有王义夫自己信誓旦旦:“我的状态自己非常清楚,就和剥那个圆白菜一样,要一层一层地剥,只有剥完了才知道最里面的‘芯’是什么样的。”当他再度封王时,他禁不住老泪纵横:“当你站在领奖台上,看见五星红旗升起,听见义勇军进行曲奏响的时候不只是我一个人,还有全国人民。这枚金牌不代表我自己,而是代表着整个民族的荣誉。”
点评:他用执著的坚定和热泪的纵横感动中国。
⑷冼东妹柔道“要拿冠军,当然要比别人付出更多代价。”
冼东妹曾表示自己有3桩“遗憾”:一是领了结婚证后没有度蜜月;二是结了婚还没举行仪式;三是搬进新房了还没来得及享受。按这个逻辑推理,冼东妹应该是一个纯粹的“依人小鸟”。但这个广东妹在柔道场上却展现出逼人的杀气。67秒,一本的优势,被压在身下的对手还是来自令亚洲“思绪复杂”的东洋———这是一个民族的分量。如果这场胜利的意义仅仅存在于比赛,那么它至少教训了对手赛场上轻敌是作战的大忌。
熟悉她的人都知道东妹是刚强的,从田径改到摔跤最后换成柔道。29岁,先从队员晋升为教练,又因为后继乏人打回队员。东妹的刚强不仅仅有老公的支持,还因为她的身体里真正存在“钢”的物质。1996年,冼东妹在荷兰参加欧洲系列赛时受伤,韧带断裂,当时比赛不得不停止。回到省队后,医生建议她做手术,但因为要备战1997年的八运会,她只采取了保守治疗。东妹带伤坚持训练,那次她拿到了冠军。1998年,她做了手术,3枚钢钉植入了冼东妹的左腿,用于固定髌骨。所以现在的冼东妹,左腿的肌肉是逐渐萎缩着的。
对于这些她并不以为然,而这个冠军让东妹更加的信心十足:“我这次来雅典就是冲着金牌来的,这可能是我一生中最后一次重大比赛的金牌了,对我来说也是最重要的。”
点评:她用三枚钢钉和身下的分量感动中国。
⑸罗雪娟游泳“我要感谢养育我的父母,感谢他们的养育之恩!我还要感谢我的教练、所有关心我的朋友、所有爱我和恨我的人!”
这是一向率直的罗雪娟夺冠之后哽咽着说出的话。还记得九运会上17岁的她在百米蛙泳决赛中打破了全国纪录和亚洲纪录并获得了冠军,但给人最深印象的不是她的纪录和冠军,而是她那句“泳池里的水不太干净,而我是干净站出来的”,此话一出,满堂皆惊,也令许多人如芒在背。
“五朵金花”引退后,八年来,没有人能在奥运会的泳池中劈波斩浪为中国再夺得一枚游泳的金牌。多少人耿耿于怀,多少浪暗藏杀机。罗雪娟的夺冠不仅让中国的泳池在平静八年之后重新爆发,更让人看到了一片纯净又光明的碧波。100米蛙泳决战后为保存实力退出200米蛙泳决赛的罗雪娟,遭到了对手的各种非议和质疑。眼里容不得半点沙子的她,强忍身体的不适参加了女子4×100米混合接力的决战,之后体力耗尽被抬离场。谁都知道她是在为国家而战,为尊严和清白而战。外号“猛兽”的罗雪娟用自己的果敢扑下这枚金牌,更是用自己的生命捍卫了这份属于全体华人的荣耀。
点评:她用率真的个性和清澈的心灵感动中国。
⑹李婷/孙甜甜网球“中国网球今天创造了奇迹,也创造了历史。”———李富荣
伟大的革命导师马克思这样评价希腊神话:希腊神话是高不可及的范本。这使得众多后辈对发生在巴尔干南端、爱琴海西岸的这块神奇陆地上的任何奇迹都深信不疑。然而当皮肤黝黑、身席白衣、胸佩五星红旗的中国少女在雅典奥林匹克网球场的女双封王之时,还是有人会顿然无措,随后猛掐自己的大腿。当然,这不是梦,但它比梦来得更美、更甜。
李婷、孙甜甜———她们的名字霎那间传遍世界,知道网球的人会羡慕她们赢得了奥运金牌,不知道网球的人会羡慕他们黑又亮的皮肤,因为在崇尚阳光和健康的欧洲,这样的肤色意味着自己既有时间又有金钱。网球被欧美人冠以“贵族运动”,近百年来一直都是这两块大陆的选手在各种公开赛中封王称后。终于在奥林匹克回到故乡的当年,属于世界的网球桂冠被两个黑眼睛的中国人带到一块新的大陆。这一对“黑风双煞”不仅打破了欧美人对网球的垄断更是向所有的站在球网对面的人发出带有中国式的挑战。
点评:她们用配合的天衣无缝和突破垄断的华夏身影感动中国。
⑺滕海滨体操“这个时候再豁不出去,只能说明我在这个队伍里还不合格。”
他第一次参加世锦赛就获得团体和鞍马两项金牌被定为中国男队下一代****。他在雅典奥运会团体赛决赛中的三个项目上出现重大失误,导致中国男团惨败,而被认为是中国体操队的头号“罪人”。他在6天后摆脱团体比赛失利的阴影,在单项鞍马比赛中一举夺魁。他就是年仅19岁的滕海滨。
请注意这样一个细节:当团体比赛滕海滨第三次严重失误后,摄像机的镜头地盯住了滕海滨的双眼,似乎要在其中找到负罪的眼泪;当鞍马决战胜负揭晓的瞬间,还是这个镜头再次瞄向他的双眼,仿佛要在那里找到解脱的眼泪,然而这两次都没有成功。滕海滨用自己沧然的双眼和不屈的信念挽救了自己,在哪里摔倒就在哪里站起,这样的成功比一路顺风更有价值。从男团失利到鞍马夺冠间的6天,对于滕海滨而言是辗转反侧思绪万千的6天,“我有很大的罪恶感。教练和队员4年来的辛苦努力,全都毁在我身上了。”所有指责扑向滕海滨,所有怀疑导向滕海滨,但就是这枚重压之下依旧坚挺的金牌让中国体操保住最后的尊严———6天完成胜负逆转的人,无愧于王者之师的领衔接班!
点评:他用6天的坚强和承载的希望感动中国。
⑻张宁羽毛球“什么是奥林匹克精神,这就是奥林匹克精神!”———李富荣
当张宁的激情瞬时爆发,当张宁的球拍飞出赛场,当张宁与身边的教练紧紧相拥任泪水尽情挥洒,坐在场下督战的中国体育代表团副团长李富荣脱口而出:“什么是奥林匹克精神,这就是奥林匹克精神!”
她是中国羽毛球队本届奥运会上第一枚金牌的获得者,当羽毛球男队全军覆没,龚睿那半决赛失手,全队扬眉吐气的压力全部负荷在这个29岁老将的身上时,张宁挺住了!于是我们听到李富荣激动地说:“幸好是张宁进入决赛,以张海丽目前的状态,我看中国队内只有张宁能够击败她。只有拥有像她一样的意志品质,才能够在比赛中持之以恒。”———这就是张宁,坚韧执著的张宁、28岁才获得自己第一个世界冠军头衔的张宁。“十年磨一剑”张宁对此感触颇深。1994年正是张海丽在尤伯杯第五局中战胜了当时19岁的张宁带走了尤伯杯,十年后张宁用自己的坚韧和酣畅淋漓的胜利复得此愁。
除了赛后喊出“爽!”张宁最大的愿望就是回国后走上婚礼的殿堂,带上金牌的嫁妆,完成三年前就该实现的美丽新娘。
点评:她用坚定的信念和迟到的幸福感动中国。
⑼姚明篮球“打不进八强,我就不刮胡子。”
他是在另一个巅峰赛场为中国人赚足了荣耀。一个2.26米的巨人,一个年收入1.2亿人民币的巨富,一个妙语连珠豪情万丈的巨头———姚明,没有人会在这些注释下联想到其他的名字。他曾发出“不进八强,不刮胡子”豪言,曾放出“失望至极,想要退役”的怒言,更曾叹出“要么爆发,要么消亡”的感言,多面的姚明不止会给你两双的佳绩,还会给你言辞的惊喜。
当NBA巨星理直气壮地拒绝“梦六”纷纷投入紧张的季前赛备战时,有一些“好心人”向正在备战奥运的姚明发出疑问:“世锦赛你回国,奥运会你又回国,错过季前赛是笔不小的损失,你这么做究竟是为了什么?”从容的姚明坚定地回答:“BECAUSE I\'M A CHINESE PLAYER!”(因为我是属于中国的球员),此言一出,满座哑然。
点评:他用巨人的肩膀和男儿的血性感动中国。
⑽中国女排“我想坚定的意志是我们最终取胜的钥匙。”———陈忠和
“全场比赛中国队的防守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们的拦网极其有效,全队在本场比赛最佳球员队长冯坤的带领下组成了牢固的万里长城。”———路透社
这是本届奥运会上中国代表团惟一一块集体项目的金牌,还是那句老生常谈的开场白: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1981年11月16日“老女排”首次赢得世界冠军,2003年11月15日“新女排”重夺时隔17年的世界冠军;1984年8月8日郎平的最后一记重扣使“老女排”赢得了洛杉矶奥运会的金牌,而2004年8月28日张越红的一锤定音让“新女排”站在了雅典奥运会的最高领奖台上。这一隔整整20年,而相去的这20天则凝聚了其间为中国女排重新崛起印刻的每一个脚步。
胜利凝固———她们哭!哭到惊天动地、雨天水地、昏天暗地……俄罗斯人用2:0到2:3的艰难让我们深信只有经历了漫长努力达到伟大目标的人才能哭得那么美!加莫娃的哭是痛苦,而我们的哭是幸福!这就如同20年前的洛杉矶赛场,格林哭,我们也哭!
不必再重复过程的险阻,只要用心牢记这些幸福的名字:陈忠和、冯坤、赵蕊蕊、张萍、刘亚楠、李姗、杨昊、陈静、周苏红、张越红、王丽娜、宋妮娜、张娜。
点评:她们用钢铁的意志和新女排精神感动中国。
一个详细些的奥运会感人事
1、含泪的微笑
在13日进行的北京奥运会体子团体比赛中,中国队以188.900分击败实力超强的美国队,获得中国体操史上第一个女团奥运金牌,创造历史。
这是中国女队集体发挥最好的一次。在前两项跳马和高低杠的较量中,中国姑娘们凭借技术和稳定的心理顶住了美国队的攻势。完美结束高低杠比赛的美国队员拥抱相庆,但中国小丫却以更加完美的表现将压力留给了对手。
程菲,也经历了“走过自己”。在第三项最容易失误的平衡木上,以稳定著称的她第一个上木。在开场一个漂亮的后空翻串后,她一只脚踏空,身体出现剧烈晃动,观众的心也跟着晃了起来。程菲努力想控制住身体,但还是掉了下来——全场一片惊呼。但程菲没有沮丧,她只用了几秒钟调整,深吸了一口气重新上木。腾空、转体、落地……此后的动作她做得丝丝入扣,避免了更多的失分。
观众将最大的热情献给了创造历史的中国女子体操队。伴随着《掀起你的盖头来》的欢快音乐,全场观众、中国体操队教练、运动员一起和着节拍击掌,为场上进行自由操比赛的江钰源伴奏。最后出场的程菲在气势恢宏的《黄河》一曲伴奏下,以充满激情的表演,将中国人的豪情推向高潮……
在北京的奥运赛场,中国女子体操队与其说是战胜了对手,不如说是她们战胜了自己。而一向以现场发挥好著称的美国队,却连续出现重大失误,老将萨克拉莫平衡木掉木、自由操坐到地上,“全能女王”约翰逊自由操出界。她们输给了无畏的中国女子选手,也输给了自己。
13日随着中国体操史上首枚奥运女团金牌的产生,国家体育馆瞬间成为欢乐的海洋、笑脸的海洋、五星红旗的海洋。在巨大的欢呼声中,女队的6名选手抱成一团,哭了。
眼泪,属于中国女子选手;但欢笑,更属于中国女子选手。站在最高领奖台上,在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音乐声中,她们笑了,很美、很灿烂,虽然笑容里,还有泪光闪现。
2、奥运会不该遗忘的故事
本届奥运会即将结束,除了那些被历史记载的辉煌,还有很多小故事不该被我们遗忘。因为,我们的日常生活并不总是依赖那些伟大,更多需要人生的感悟。每一次奥运会都会有这样的人生故事,本届奥运会也不例外,随手撷取一点,以示不忘。
这名荷兰男子名叫范德韦登,他获得了男子1万米游泳的金牌。
本届奥运会第一次设置了男女1万米自然水域的游泳比赛,这项比赛也被称为水上马拉松。范德韦登获得这项比赛的金牌并不容易。2001年,范德韦登被诊断患有白血病,他战胜了血癌,重新开始训练,最终获得游泳比赛中最消耗体力的10公里马拉松项目的金牌。在他的光脑壳上,还有手术留下的坑,气喘的时候还会动!这种毅力是常人可以想象的吗?
在10公里水上马拉松比赛中,还有一位神奇的人物,她是一名女性,南非姑娘图依托。2001年,图依托在一场车祸中失去了左腿。康复之后,她开始了最艰苦的训练,获得女子10公里游泳的比赛资格。虽然她没有获得奖牌,只获得16名,但是,有几个四肢健全的人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
她叫帕蒂卡,一位波兰姑娘。
帕蒂卡是天生肢残,打乒乓球的时候,她用得是自己健全的左手,发球时,她用残缺的右肢来持球。虽然她没有取得任何名次,但是,在小组赛中,帕蒂卡居然赢了我国香港著名选手帖雅娜一局!图依托和帕蒂卡以残缺的身体参加了健全人的运动会,她们还将参加下月举行的残奥会,祝福她们。
这名美国小伙子名叫尚托。今年6月,美国奥运选拔赛之前,他被确诊患有癌症。他没有向外透露,坚持参加选拔赛,他获得了北京奥运会200米蛙泳的参赛资格。尚托决定在奥运会之后再接受治疗。虽然有人对他的决定感到不解,甚至反对,因为人们会问:到底是生命重要还是奥运会重要?但是,尚托说:不管我还剩多少天可活,能来到水立方已实现了我的目标。他没有得到任何名次,却创造了自己的最好成绩。尚托在美国游泳队也成为大家关心呵护的对象,甚至成为鼓舞他人的精神力量。菲尔普斯创造自己的奇迹,是否也有尚托的功劳?
这位姑娘名叫苏丽文,来自中国台湾。
跆拳道简单说就是用脚的拳击。苏丽文在比赛中受伤,但她坚持参加铜牌争夺战。她用一条腿支撑自己,用伤腿发动进攻,并且首先得分。比赛过程中,苏丽文十几次摔倒,裁判多次询问她是否继续比赛,她都咬牙坚持了。亲眼目睹的人都流下了眼泪,没有人强迫她,教练也希望她放弃,免得伤势严重,造成残疾。但是,她自己坚持下来。虽然她没有得到铜牌,但是,人们在心中送给她一块金牌。苏丽文受伤坚持比赛,有人把她与刘翔作比较。孰是孰非?我们已不忍心评论,苏丽文给了人们难得的感动,这就够了。
这个大块头是个德国人,名叫施泰纳。
施泰纳获得举重105公斤以上级金牌后,他站在领奖台上,一只手拿金牌,另一只手始终拿着自己妻子的照片。施泰纳2004年通过电子邮件与苏珊认识,2005年他们结婚了,他们一起为参加北京奥运会而攒钱。但是,2007年,一场车祸夺去了他妻子的生命,妻子临终前说:我多想和你一起去北京,你不要放弃,一定要得金牌。从此以后施泰纳总是随身携带亡妻的照片,训练场上,也永远摆着亡妻的照片。他没有辜负亡妻的心愿。发奖的时候,施泰纳迟迟不肯上领奖台,直到教练给他拿来亡妻的照片。一个虎背熊腰的硬汉子,当众流下了眼泪,我们似乎与他一起听到苏珊在天堂里的笑声。
奥运会是一场体育的盛会,但是,体育不能成为生活的一切。除了金牌之外,真正长久感动我们的,是平淡而勇敢的生活。感动我们的还有很多,每个人都会从自己的视角,发现感动自己的平凡元素。
北京奥运会最感动是什么
最让我感动的是一位伟大的母亲:丘索维金娜
母爱的力量有多大?丘索维金娜可以告诉你,当33岁的她在体操场上拿到一枚跳马银牌的时候,她幸福地说:“我为自己得到这枚银牌而自豪,而我会将这枚银牌带回家,送给我的儿子。”
这是一个坚强的母亲的故事。在2002年前,丘索维金娜是个快乐的体操姑娘。1975年出生,16岁就代表独联体夺得世锦赛女团和自由操金牌、跳马银牌;1992年首次代表独联体参加奥运会,摘得女子团体金牌;1996年至2004年她代表乌兹别克斯坦三次参加奥运会。过去的日子是为了体操,是为了梦想,丘索维金娜快乐地在体操场上抛洒着汗水,收获着辉煌。国际体操联合会以丘索维金娜的名字命名了三个动作。
1996年,丘索维金娜功成与前苏联著名的摔跤运动员库尔班诺夫结婚生子,一家三口的生活本该平静而快乐。然而造物弄人,两个优秀运动员的爱情结晶竟先天不足,2002年,在一次突然的呕血之后,3岁的儿子阿廖沙被确诊为白血病。而后体操对她不再是单纯的比赛,而突然变成了一项为了儿子治病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