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届奥运会伊拉克运动员-北京奥运会伊拉克选手

tamoadmin

1.问奥运会女子短跑短跑里的一个选手 急

2.大家知道伊拉克的运动员达纳吗?

3.北京奥运会中异国运动员背后的故事

问奥运会女子短跑短跑里的一个选手 急

本届奥运会伊拉克运动员-北京奥运会伊拉克选手

伊拉克的达娜

相关背景:

他们在枪声中备战

穿二手跑鞋冒弹雨训练

“谁知道我能不能活到2012年。”

———伊拉克短跑选手达娜·侯赛因

短跑选手达娜·侯赛因是唯一代表伊拉克参加2008北京奥运会的女性运动员,她将参加100米和200米两个项目的比赛。她自己买比赛服,然后缝上国旗。训练的跑道是沥青的,高温把脚底都要烤焦。从家里到场地要经过一片教派冲突地区,经常有枪战。7月25日,伊拉克被正式宣布取消北京奥运会参赛资格后,达娜·侯赛因哭了整整4个小时,教练试图安慰她,说她还年轻,还可以参加2010年伦敦奥运会,她说“我不知道还能不能活到2012年。”幸好,通过中国和国际奥委会的努力,在奥运会开始前8天,伊拉克的参赛资格才得以恢复。

还有一个消息: 达娜·侯赛因原本是准备了一双二手跑鞋参加奥运会。一个美国妇女知道后,深受感动,通过邮寄资助了她一双新跑鞋:“你不能穿二手跑鞋参加奥运会的!”

大家知道伊拉克的运动员达纳吗?

在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当四名伊拉克运动员身穿统一队服,挥舞手中的伊拉克国旗步入会场时,现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为了这一刻,他们经历了很多波折。

据《法制晚报》报道,因伊拉克政府干涉本国奥委会的工作,7月24日国际奥委会决定禁止伊拉克参加奥运会。知道消息后,21岁的伊拉克运动员达纳哭了四个小时。30日,国际奥委会和伊拉克政府达成协议,禁令取消了,达纳成为首批确定参赛的运动员。

昨日上午,达纳参加了女子100米预赛,可惜没能晋级,她还要参加女子200米预赛。日前,记者来到奥运村,对她进行了独家专访。

训练条件

背景:2003年,16岁的达纳开始进行田径训练。训练条件十分艰苦,达纳的教练能提供给她的全部装备,只有毛巾、从约旦淘来的二手运动鞋和最普通的塑料秒表。

记者:对于伊拉克运动员来说,平时训练最大的困难是什么?

达纳:由于体育设施大多被战火破坏,我只能在巴格达大学上世纪80年代建成的运动场训练。在这样年久失修的运动场上训练,困难无处不在,比如:跑道上的塑胶早已不翼而飞,沥青路面也已开裂,随处是旧罐头盒、废铁管和其他杂物,一不小心就会被绊倒。

记者:你的训练装备如何解决?

达纳:短跑运动员由于训练需求,经常要更换新的运动鞋,而我换新鞋的速度总也赶不上旧鞋磨损的速度。靠我一个月150美元的补助,连基本生活都难以保障,更别提买双像样的运动鞋了。我的鞋子,都是教练从约旦或其他国家给我“淘”的二手鞋。

鞋子来之不易,我非常珍惜,旧了也不舍得扔,哪里开了线或裂口什么的就先自己缝补一下,再将就着穿。

巴格达夏季漫长而炎热,路面温度高达40摄氏度,训练过程中,脚上的旧鞋在高温摩擦下迅速变得滚烫,每到这时脚底总感觉灼痛难忍。

心理压力

背景:在伊拉克,传统观念并不支持女性参加体育赛事。人们鼓励进行体育运动,但传统观念和习惯却不赞同女性参与。

记者:在伊拉克,作为一名女运动员是否承受着传统观念的压力?

达纳:是的,按照传统观念,女性应该待在家里,而不是做这种抛头露面的事,这是很难改变的。

开始的时候,我的确承受着来自各方的压力,周围也有朋友劝我放弃,所幸的是,父母给了我全力的支持。有了家人的帮助,我顶住了压力。我在平时不训练的时候,都会按照传统注意自己的着装,再热的天都会把自己从头到脚裹严实,训练时才换上运动服。

生考验

背景:自6年前开始短跑训练,达纳已两度经历生考验。去年11月,她在巴格达市的体育场备战泛阿拉伯运动会时,一名狙击手向她开了枪。

记者:伊拉克的局势对你们训练有什么影响?

达纳:战后的伊拉克时局不稳,因为内战并未平息,爆炸、袭击事件时有发生。由于训练地离家太远,我和教练每天都要驱车几小时赶去训练,时常要穿越冲突的交火区。另外,在训练的过程中,也经常能听到枪声和爆炸声。

记者:听说你曾经遭遇过危险?

达纳:有两次经历很惊险。去年11月的一天,我正绕场做跑步练习,一阵枪声响起,我只觉得一发子弹朝这边射来,也许当时跑得太快了,子弹从我身边擦过后,打在了旁边的一棵树上。没等我反应过来,紧接着又射来一发子弹,我本能地停下脚步、蹲下身去,只感到脚底一阵凉风袭来。原来子弹竟从我的脚边穿了过去!我害怕极了,当场就晕了过去。

记者:后来呢?

达纳:没过多久,我醒了过来,教练说射击是冲着我们来的,必须马上撤离训练场。但半个小时后我们又回去了,换了个位置继续训练。因为比赛临近,我必须得加紧备战。

记者:那另一次是怎么回事?

达纳:那次我和教练训练结束后开车回家,路上突然一阵密集的子弹朝我们射来,教练叫我躺下,他把车开得飞快。我当时一直在哭,心里不断在想:想为国争光而参加比赛,为什么不能得到所有人的支持呢?但不管怎样,我们最终还是活了下来。

坚持理想

背景:据伊拉克奥委会的材料显示,自2003年起,已有104名伊运动员、教练及裁判等丧生,22名奥委会官员失踪。但是,为了实现奥运梦想,达纳并没有因为恐怖袭击的威胁而退缩,而是继续在奥运征途上努力。

记者:经历过这么多危险和困难,想过要放弃体育吗?如果有机会离开伊拉克,会选择到其他国家当运动员吗?

达纳:没有,从来没有想过要放弃,我也从未想过要离开家人到其他地方去当运动员。我是一名伊拉克人,我永远不会离开自己的祖国。作为一个伊拉克人,我们有权选择自己的道路,有权追求更有意义的活法。

记者:参加奥运会对你意味着什么?

达纳:作为一名伊拉克运动员,参加奥运会,为伊拉克争得荣誉,一直是我的梦想。为了让伊拉克国旗在奥运赛场上高高升起,让全世界都看到伊拉克人的坚强和勇敢,哪怕有再多的苦、再多的危险,我都会坚持下去!

■人物介绍

伊拉克运动员达纳侯赛因今年21岁,她参加的是北京奥运会100米、200米项目的比赛。虽然没有夺牌的希望,但她却成为国际传媒关注的焦点,并被美国《时代周刊》列为北京奥运会“100位最值得关注选手”之一。

北京奥运会中异国运动员背后的故事

1.19日北京奥运会男子举重105公斤以上级的颁奖仪式上演了感人的一幕:该项目冠军、德国选手马·施泰纳把亡妻苏珊的照片和奥运金牌高高举起,让人们不仅看到一个强壮的大力士,还深深感受到他对妻子深深的爱。这位德国大力士在比赛最后阶段上演大逆转,用一枚沉甸甸的奥运金牌来祭奠亡故的妻子,此情此景令人不禁潸然泪下,成为北京奥运会上感人至深的一幕。去年7月的一起车祸夺去了施泰纳妻子苏珊的生命,从此施泰纳就一直随身带着苏珊的照片,高强度的艰苦训练就成为施泰纳摆脱痛苦思念折磨的唯一途径。26岁的施泰纳在夺金后激动地表示,他的亡妻苏珊在比赛中一直陪伴着他,给予他夺金的勇气。他说:“我所有的期盼就是苏珊在今天可以看到我的成功。我不是一个迷信的人,但我可以肯定的是,苏珊在注视着我,她在我的心里,给予我勇气和力量。这是一场献给苏珊的胜利。”马·施泰纳夺得的这枚奥运金牌不仅是德国16年来获得的第一枚奥运举重金牌,更证明了爱能创造奇迹。

2. 她用一只手臂做到了常人用两只手都很难做到的事情。她的名字叫娜塔莉娅?6?1帕蒂卡,一个天生右下臂残疾的坚强姑娘,一个被誉为为乒乓球而生的波兰“维纳斯”。13日是帕蒂卡在本届奥运会的首次高调“出镜”,她代表波兰队与中国香港队进行女团小组赛的第一轮比赛,虽然最终以微弱分差惜败。但比赛中,这位独臂女侠还是赢得了全场的尊敬和掌声。在波兰排名第三、世界排名第147位的帕蒂卡,从7岁起就迷上了乒乓球,11岁参加残奥会,15岁赢得2004年雅典残奥会乒乓球冠军。今年她还在世乒赛首轮小组赛中打败了世界排名第六的新加坡名将李佳薇,证明了自己的实力。虽然帕蒂卡最终没有取得本届奥运会女单的入场券,但她却得以代表波兰乒乓球女队参加女团比赛,同时也力求在残奥会上捍卫金牌。作为残疾运动员,帕蒂卡用别样的美丽诠释着体育运动的真谛,也感动着世人.

3.伊拉克奥运代表团在奥运会开幕不到十天才得到参赛资格,他们的队员甚至连队服都没有。皮划艇上,其他国家的选手都穿着合适的队服,而伊拉克的选手则穿着已经起球的旧T恤,但他们仍然在顽强的比赛。 而由于资金匮乏,参加短跑比赛的伊拉克女选手达娜·侯赛因也只能穿着一双有些破损的“二手”跑鞋参加比赛。她的一句话曾让世界潸然泪下,她躲过了两次枪击后依然坚持训练,但是此前得知无法参加北京奥运会时,她一度崩溃了。教练安慰她,4年后可以参加伦敦奥运会,21岁的达娜脱口而出:“照伊拉克这个样子,我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活到2012年……”中国网友得知这一消息无不为之动容,在开幕式伊拉克代表团入场时,全场中国观众给予了不亚于东道主代表团的礼遇,报以热烈的掌声。当他们离开时,中国网友特意将自己准备的球鞋、衣服、福娃以及各种具有中国特色的礼物送给伊拉克代表团,伊拉克队员收礼物收到手软。伊拉克队的教练非常感动地说:“虽然我们远离家乡,但我们在中国感受到了温暖。希望大家有机会能到巴格达,让我们来回报你们。”

4.在北京奥运会体子个人全能决赛中,出现了一张并不年轻的面容,其眼神透出坚定与温柔。她就是已经33岁的德国老将奥克萨娜·亚历山德罗芙娜·许索维蒂纳。为了给患白血病的儿子治病,她曾以26岁高龄复出参赛,此次是她第5次参加奥运会比赛,并获得女子跳马银牌,现场观众对她表达了敬佩之情。许索维蒂纳的大儿子阿廖沙2002年被诊断患上白血病,由于治疗需要高昂的费用,生活并不富裕的许索维蒂纳一家实在难以支付,于是她选择了复出参赛,因为“一枚世锦赛金牌等于3000欧元的奖金,这是我唯一的办法”许索维蒂纳说。为了能够尽可能多的参加比赛,争取获得奖金的机会,许索维蒂纳每次都会把体操的4个项目全部都报上名。为了儿子,从26岁开始,许索维蒂纳朝全能型发展。“母爱胜于天”,中国这句老话很适合许索维蒂纳,目前,儿子的病情已经好转,只需要进行定期的检查,因此许索维蒂纳终于松了口气,她表示:“我参赛,不再是为了奖金,而是真的喜欢这项运动。在这个世界上,再也没有比它更可爱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