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二十二中学篮球比赛-北京二十二中学篮球

tamoadmin

1.东城区22中学是区重点吗

2.北京二十二中和陈经纶学校哪个好

3.现在北京22中和北京25中哪个更好

4.北京市第二十二中学的办学条件

东城区22中学是区重点吗

北京二十二中学篮球比赛-北京二十二中学篮球

东城区22中学是区重点中学。

1、?历史沿革

学校前身为北京市私立大中公学,首任校长蔡元培,董事长李石曾。1949年9月更名为北京市私立育德学,1952年9月更名为北京市第二十二中学。2020年5月,入选北京市中小学科技教育示范学校名单。

2、?师资力量

多年来该校已形成一个务实、锐意改革、不断进取的领导班子,建设了一支业务扎实、作风严谨、敬业爱岗的教师队伍,学校有教职工218人。其中,特级教师4名,市区学科带头人8名,中学高级教师58名。

3、?办学成果

北京市第二届“登陆杯”中小学生篮球超级联赛男子高中组冠军。北京市第二十二中学六年蝉联“蓝天杯”高中男子组冠军。2020年5月,入选北京市中小学科技教育示范学校名单。2023年4月,入选北京市中小学艺术教育特色学校 。

4、?知名校友

"北京市中学模范校长"成希春,第九届代表、"全国师德标兵"、"北京市人民教师"、特级数学教师孙维刚等。

5、?办学规模

学校占地约1.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2万平方米。学校是六年完全中学建制,现有教学班44个,学生1500余人。

6、?办学思想

以人为本,以德治校、以质求发展,以多样性为特征,以创新教育为核心,立足北京,面向全国,走向世界,把二十二中建设成为“研究型、开放式、高质量、信息化”的现代化示范中学,为学生的终生学习和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东城区22中学的校训、校风及社团活动

1、校训

求实、创造、勤奋、奉献

2、校风

以“教师发展和学生发展”为中心,遵循“科学·绿色·人文”的管理理念,让每一名老师和学生都能在学校得到最适宜、最充分的发展。

3、社团活动

学校有DV社、锦鲤社、漫画社、模联社、乒乓球社团、摄影社、唯舞社等

北京二十二中和陈经纶学校哪个好

就教学质量来说显然是陈经纶呀!陈经纶是市重点,北京首批示范校,怎么说也是朝阳区最好的公立学校吧。。。

那孩子是初中还是高中的呢?陈经纶的初中不太容易进去呀~~~高中的话老师非常好,非常负责任,老师自己本身都是有故事的人,身怀绝技什么的~而且还有合唱团,如果对唱歌有一点兴趣的话在里面会有很好的发展,然后就能降分上大学什么的。。。

陈经纶有好几个分校呢,本部在东大桥,就是蓝岛,朝阳医院旁边,非常繁华,坐车特别方便,28路,420路,110,846,855,120,43,350等等,太多的车可以坐了,基本上就是一个交通枢纽。

22中就是东城区的一所普通中学,连区重点都不是。。。虽然说教育方面

东城整体比朝阳强吧,但是从这几年开始朝阳区已经在大力发展教育了。。。22中篮球打得真的是比较厉害,它是属于体育重点校,其他方面就是比较中规中矩,没什么突出的特色了。

22中在交道口东大街,附近的公交车:107,204,635,没有东大桥那么繁华,交通也没那么方便。

22中升学率是70%,陈经纶光重点率就85%了,我认为不太具有可比性。。。

现在北京22中和北京25中哪个更好

现在北京22中好。

北京二十二中前身为北京市私立大中公学,首任校长蔡元培,董事长李石曾。1930年更名为北京市私立大中中学,1949年9月更名为北京市私立育德学,1952年9月更名为北京市第二十二中学。北京市第二十二中是一所有80多年历史的学校,从1983年开始实行校长负责制、教职工聘任制、结构工资制、岗位目标责任制等管理体制改革,促进了学校的发展。

该校是六年完全中学,现有教学班51个,学生2260余人,教职工225名。其中,特级教师2名,市区学科带头人18名,中学高级教师50名。

美术教室

历史上,不少文化名人曾在该校任教。如鲁迅先生、著名女作家谢冰莹曾应聘高中新文艺学科教员、国文教员。著名的支持者蔡元培先生也担任过学校校长。学校育德时期有北京市著名校长郝仲青。二十二中时期有“北京市中学模范校长”成希春,第九届代表、“全国师德标兵”、“北京市人民教师”、特级数学教师孙维刚等。

多年来该校已形成一个务实、锐意改革、不断进取的领导班子,建设了一支业务扎实、作风严谨、敬业爱岗的教师队伍,青年教师迅速成长,有的已成为市区业务骨干。

北京市第二十二中学的办学条件

多年来该校已形成一个务实、锐意改革、不断进取的领导班子,建设了一支业务扎实、作风严谨、敬业爱岗的教师队伍,青年教师迅速成长,有的已成为市区业务骨干。截止2015年12月,学校有教职工218人。其中,特级教师4名,市区学科带头人8名,中学高级教师58名。

特技教师(4人):田名凤、董俊娟、季茹、柴荣

学科带头人(8人):李红、柴荣、董进、李江、付文、马金辉、冯彬、黄群 1999年学校被北京市绿化委员会评为“花园式单位”。

1999年学校被北京市人民政府、首都绿化委员会评为1999年绿化美化花园式单位。

2000年学校被北京市教委认定为“北京市基础教育系统电化教育优类校”。

2006年7月学校被北京市政府命名为“北京奥林匹克教育示范学校”。

2006年4月学校被评为2006年度“北京市爱国卫生先进单位”。 2006年12月每年一次的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综合评价结果公布:学校综合评价获特等奖。

2007年4月9日,交道口、安定门学区在学校举办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模式多样化的研究展示活动,参加学校有:一中、二十一中、综合高中、五中、五中分校、五十四中学、国子监中学、翔宇中学等。

2007年学校被评为首都文明单位;被北京市教委授予北京市文明礼仪示范学校。

2007年学校金帆交响乐团获北京市第十届中小学生艺术节西乐类集体项目一等奖。

北京市第二届“登陆杯”中小学生篮球超级联赛男子高中组冠军

谷士成老师获得了全国音乐教师一等奖

北京市第二十二中学六年蝉联“蓝天杯”高中男子组冠军

在北京市东城区2011年中小学生定向越野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 北京市第二十二中学一贯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学有特色。学校教学常规管理规模、教育质量稳步提高。1996年高二学生阎君在第37届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中夺得金牌。2004年北京第二十二中学的藏鹏远同学以第一名的成绩获得第四届“明天小小科学家”称号。

历年来,中、高考成绩居市区先进行列。在市区各学科竞赛中,学生成绩优异。

2005年,北京第二十二中学中、高考取得优异成绩。80%的学生考入重点大学。

2006年7月,北京第二十二中学高考取得优异成绩,司梁同学取得数学150分满分,叶航同学以695(不加分)的成绩取得东城区第二名。李芃芃同学取得693分(不加分)的好成绩,共11名同学考入北大、清华,全区列第三名。

2009年,该校高考取得喜人成绩,姚希俊同学被北京大学录取,有6名学生高考成绩超过600分。

2012年北京高考中,本科上线率已近100%,其中理科一本上线率已达60.4%。首届课改实验班甚至100%一本上线,近30%的同学在600分以上,全班平均分达到585分,其中杨宇霁同学以695分的好成绩位居全东城区第三,为学校再度争光。另有五名学生已被加州大学、密歇根大学等国外知名大学录取。该校小提琴首席任中玉同学也已被美国最著名的音乐学院之一——曼哈顿音乐学院录取,姚安泰同学在清华大学双簧管专业测试中取得排名第一的好成绩。这些同学在这一年里,为母校争光,为自己的未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普通班的学生也毫不逊色,相信在同学们的努力下,北京市第二十二中学将会更加的绚丽光彩。 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师是关键,该校教师队伍,公开课、论文在区、市、国家级获奖的超过60多人次,多个教研组被评为区先进教研组。

部分教师取得成绩介绍

田名凤:撰写论文《教学中注意利用学生的认知结构》;《谈谈学生的主体参与》;《高三复习的研究与实践》;《立体几何的教学研究与实践》等。

董俊娟:

1、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

2、《高考地理综合思维专题突破独创1+1解决方案》

3、《高考试题评析》

4、《精编中学地理读图能力训练》

5、《全国高考地理真题精解》

6、《高三总复习精编》

7、《最新中学地理学习与考试图册》

8、《高考二轮导航》

9、《从2004年春考看地理能力考查的变化》

10、《耕地资源开发》教学设计

11、《新时期高中班主任工作的新趋势》

12、《建立多元的教育思想,培养智慧的学生大脑》

季茹:

论文《等效方法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获市级一等奖;教学设计《限流和分压电路》荣获北京市教科版普通高中物理教学设计评比一等奖;论文《在物理 教学中实施新课改的“重过程”教学》获北京市物理学会年会优秀论文一等奖;论文《“实践活动”和“课题研究”教学实施研究》获北京市“京研杯”二等奖;论 文《新形式、新理念、新课堂》获北京市首届“智慧教师”二等奖;论文《新课程物理教学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获市级二等奖。

柴荣:

撰写论文发表、获奖共计百余篇。2012年至今写的高考考试研究的文章18篇发表在北京考试报、现代教育报上。2013年7月参与《2013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研究报告》一书的撰写工作,写论述文部分,完成4万字,已由未来出版社出版。2013年、2014年由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了两本个人专著《凝语思教辙迹深》和《语文如玉道如虹》, 2014年3月参加市教委组织的高考作文社会舆论引导工作,作为点评专家团成员,参与市基教研在新浪网组织的“微写作,言大义”微写作征集及评选工作,个人简历及点评内容刊登在新浪网上,评点主题四投稿80篇。参与大作文评点工作,评点发表在2014年4月29日的北京晚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