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举办过奥运会吗-泰国举办过奥运会吗

tamoadmin

1.奥运会各项记录之最

2.第1届到第29届的奥运会各在那里举行的,各自的主题是什么?

3.泰国得过多少枚金牌?并且详细讲述是在哪个奥运会上获得的?

4.历届奥运会举办时间,地点,各国运动员参加人数

奥运会各项记录之最

泰国举办过奥运会吗-泰国举办过奥运会吗

盘点历年奥运之最

伦敦奥运的脚步已临近,你,准备好了吗?哪一届的会徽最好看?哪一届的奥运你最记忆犹新?英伦迷、体育迷,各种迷...通通动员起来,一起回顾集体吐槽,盘点形形色色奥运之最。

2012年梦幻伦敦碗

奥运会举办之最

1、最混乱的奥运会

1900年在法国巴黎举办的第2届奥运会与世界博览会同时举行。除赛会安排失当外,大多数选手在比赛结束后才获悉自己参加的是奥运会而不是博览会,奇怪的是射击冠军甚至在比赛结束后也不知道自己是冠军

2、最漫长的奥运会

1908年第4届奥运会的比赛哨声早在4月27日就已吹响,直到10月31日才闭幕,前后6个多月时间,是历届奥运会时间最长的一次。

3、最浪费的主办国

1976年在加拿大蒙特利尔举办的第21届奥运会全部经费约为15亿美元。主办方规划出的奢华场馆最终为城市带来8亿美元以上的赤字,在奥运会开幕时这座体育馆还未完工。因造价猛增开支过大,原计划尚未实现已造成了八亿美元以上的赤字,市政府不得不让市民缴纳“奥运税”。蒙特利尔奥运会是最浪费的一次奥运会,也是首次出现市民缴纳“奥运税”的奥运会。

4、最大规模的奥运会

规模最大的奥运会是1988年在南朝鲜汉城举办的第二十四届奥运会。这是第二次在亚洲举办的奥运会。来自160个国家和地区的9581名运动员相聚在一起,这是东西体育强国相隔12年后的再重逢。本届奥运会共设23个比赛大项,237个单项,共同争夺234枚金牌。其中包括新增设的乒乓球和网球两个运动项目。因此,无论从人数看,还是从比赛项目看,本届奥运会都是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一次。

5、最小规模的奥运会

规模最小的奥运会是1904年7月1日到10月29日在美国圣路易城举行的第三届奥运会。参加比赛的只有来自12个国家的625名运动员,其中女运动员8名。而东道主美国队就占了533人。这是因为前往圣路易城的交通不便,旅费昂贵,因此,法国及其他几个欧洲国家都没有派人参加。即便是派队参加的英国、澳大利亚、德国、瑞士、匈牙利、希腊等几国,也只派了几名代表,加在一起只有39名运动员。由于上述原因,导致了一些项目如拳击、自由式摔跤、射箭、水球等,成为美国选手内部之间的竞争。这次奥运会是参赛国家和参赛人数最少的一次。

6、花费最多的奥运会

花费最多的第二十二届莫斯科奥运会。据报道,原苏联为主办这届奥运会,总耗费92亿美元。这是奥运会史上的创纪录数字。这届奥运会使菲科体育场馆有了极大的发展。据统计,大型体育场从原先稳50多个增到近70个,人工游泳池从30多个发展到60多人,体育馆由1300多个增加了1600多个……与此同时,还整饰了城市建筑,改善了交通运输网。

7、举办奥运会最多的国家:美国(共举办过四届,圣路易斯一届,洛衫玑两届,亚特兰大一届)

8、举办奥运会最多的城市:伦敦(1908年第4届、1948年第14届、2012年第30届)

9、纬度最北的城市:芬兰赫尔辛基(1952年第15届)

10、纬度最南的城市: 墨尔本(1956年第16届)

11、海拔最高的城市: 墨西哥城(1968年第19届)

12、最不成功的一界奥运会: 美国圣路易斯(1904年第3届)

2012伦敦跑起来

历届奥运申办之最

从1896年第一届奥运会开始,至今已经经过了106年的时间。在这106年申办的29届奥运会中,除个别一两届以外,奥运会主办权之争,成了奥运赛场之外又一个激烈竞争的地方。

1、申办城市最多的一届

从第一届到第二十九届奥运会,申办城市总计144个,平均每届5个。其中申办城市最多的是第十七届,共有罗马、雅典、布鲁塞尔、布达佩斯、布宜诺斯艾利斯、洛桑、里约热内卢、东京、底特律、洛杉矶、明尼阿波利斯、纽约、旧金山、费城、芝加哥等15个城市参与申办。

2、独家申办的奥运会

第二届的巴黎、第五届的斯德哥尔摩、第九届的阿姆斯特丹、第十届的洛杉矶、第十四届的伦敦、第二十三届的洛杉矶,都没有竞争对手,轻轻松松地就申办成功了。实在是够幸运的!

3、拥有申办城市最多的国家

拥有申办城市最多的国家是美国,圣路易斯、克利夫兰、洛杉矶、底特律、芝加哥、费城、明尼阿波利斯、旧金山、纽约、亚特兰大,共 l0个城市。当然了,在这些城市中,有的至今也没申办成功。第十七届奥运会,美国的洛杉矶、底特律、芝加哥、费城、明尼阿波利斯、纽约、旧金山7个城市同时申办,创奥运史上一个国家多座城市同时申办一届奥运会的记录。还有第三届奥运会,只有两个城市申办,这两个城市是芝加哥和圣路易斯,同属美国。

4、首次申办就被选中的城市

这样的城市有10个,它们是:第一届的雅典、第三届的圣路易斯、第四届的伦敦、第五届的斯德哥尔摩、第七届的安特惠普、第十二届的东京(因第二次世界大战未举行)、第十六届的墨尔本、第二十届的慕尼黑、第二十四届的汉城、第二十六届的亚特兰大。

5、多次申办最后获选的城市

罗马在第四、八、十一、十二届申办失败后,最终在第十七届申办成功;蒙特利尔,分别在第十二、十三、十六、二十届申办失败后,在第二十一届获选;第十届奥运会在洛杉矶举办后,洛杉矶又申办第十六、十七、二十一、二十二届奥运会,在第二十三届又被选中。这几个城市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它们都锲而不舍地申办了5次,终于在最后一次获选。

6、申办成败、荣辱兼有的城市

希腊是奥运会的发源地,1896年第一届奥运会在雅典隆重举行。自此以后,雅典又多次(第十二、十三、十五、十七、二十六届)申办,均未能如愿。特别是第二十六届奥运会(1996年)是现代奥运会举办100周年,雅典以为稳操胜券,甚至作好了庆祝准备,但事与愿违,最终败给美国的亚特兰大。不过,值得欣慰的是雅典终于在1997年成功地申办了2004年第二十八届奥运会。

7、获得主办权最多的城市

巴黎(第二届、第八届)、伦敦(第四届、第十四届)、洛杉矶(第十届、第二十三届)、柏林(第六届、第十一届,第六届因“一战”未举行)、东京(第十二届、第十八届,第十二届因“二战”未举行)、雅典(第一届、第二十八届)。

8、获得主办权后又放弃的城市

第四届奥运会,意大利的罗马被选中,但后因意大利多次发生地震,财政困难,不得不宣布放弃,后由英国伦敦承办。第十二届奥运会,日本东京获选,后因“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无意举办奥运会,宣布放弃,此届奥运会不得不停办。

2012年伦敦火炬效果图

冠军之最大盘点

1、比赛历史最长的男冠军

参加奥运会比赛历史最长的男运动员,是匈牙利花剑选手阿.格列维奇。他从一九三二年第十届奥运会一直到一九六零年第十七届奥运会中,共参加了六届奥运会(其间因第二次世界大战有两次未举办),共夺得奥运会的七枚金牌、一枚银牌和两枚铜牌,比赛历史竟达二十八年之久。

2、比赛历史最长的女冠军

参加奥运会历史最长的女运动员,是罗马尼亚的女子铁饼选手马诺礼乌。从一九五二年第十五届奥运会至一九七二年第二十届奥运会,先后共二十年,她参加了六次奥运会。第一次只获得第六名,第二次是第八名,第三次和第四次都取得铜牌,第五次终义五十八点二八的成绩取得金牌。她高兴地说,上帝不负库信人。但在最后一次只列为第九名。

3、年龄最大的冠军

年龄最大的奥农户冠军,是瑞典射击运动员奥?斯万。他在一九零八年第四届奥运会时已经是六十五岁高龄,但仍以三十八环的成绩获得双发射击的第三名。他是迄今在奥运史上获得冠军称号的年龄最大的运动员。

4、年龄最小的冠军

年龄最小的奥运会冠军是美国跳板跳水比赛的女选手马?杰斯特林。她在参加一九三六年第十一届奥运会时,战胜了所有的“姐姐”,获得跳板跳水冠军。当年,她仅十三岁,成为迄今奥运史上年龄最小的冠军。

5、最轻松的冠军

一九零八年第四届奥运会男子四百米决赛时,竟有四名运动员出现角逐情况,其中美国选手三名英国选手一名。在中途时,美国的卡宾特把身子靠向与他并跑的英国选手因而犯了阻人前进,当时被取消比赛资格。这时其余两名美国选手即大吵大嚷抗议,结果他们三个人都在中途退场没能参加比赛。于是只剩下英国选手做了一次一人决赛,步行终点取得金牌。从这次时间以后,规定四百米比赛改为“分跑道”。

6、最玩命的冠军

一九六四年在日本东京举行的第十八届奥运会上,美国游泳选手迪希洛夫,急性阑尾炎忽然发作,需要马上动手术治疗,但他非要坚持参加比赛不可,而且拒绝服用止痛药。他叫着牙,脸上冒着汗,游完了四百米全程,出人意料的是他以四分十五秒四的成绩打破世界纪录。赛毕,医生说,太惊险了!快去动手术吧!你是一个最玩命的冠军。

7、最早的男冠军

获得现代奥运会第一个冠军的运动员,是美国的詹·康诺利。一八九六年四月六日,在希腊举行的第一届奥运会上,他以十三点七一米的成绩夺得三级跳远比赛的冠军。当时,授予冠军的奖励是“月桂冠”和一个象征和平的橄榄枝环,另外还有一枚银质奖章。现在的第一名称为“冠军”即从月桂冠的“冠”而来。

8、最早的女冠军

一九零零年在法国巴黎举行的第二届奥运会,已有女运动员参加比赛。英国女选手夏·库珀在女子网球单打决赛中,以二比零战胜法国的海。普雷沃斯特区的冠军,成为现代奥运会的第一个女冠军。

9、成绩最接近的冠亚军

在联邦德国慕尼黑举行的第一届奥运会,首次装置了最先进的电子计时设备,其精确程度十分惊人。因为在四百米混合泳比赛中,瑞典选手根莫尼逊和美国选手丁麦奇都是以四分三十一秒八九的成绩到达终点究竟谁十第一名呢?无法判定。但在精密的电子仪器计算下,根莫尼逊的成绩是四分三十一秒八九一,而丁麦却是四分三十秒八九三,两人仅差千分之二秒。这两个纪录,可算是在奥运会冠亚军纪录中最接近的一次。

盘点历年运动员之最

1、蝉联冠军最多的运动员

蝉联奥运会统一项目金牌次数最多的运动员,是美国铁饼选手阿·厄特。他从二十岁开始参加第十六届奥运会,夺取了铁饼金牌,从此一举成名。后来,在第十七届、第十八届、第十九届奥运会上又夺得了铁饼冠军,成为在同一项目蝉联冠军次数最多的运动员,拥有“铁饼之神”的美称。

2、创世界纪录最多的男运动员

在一九二零年第七届奥运会上,当时美国的田径优势受到了芬兰的很大冲击。芬兰长跑运动员雷美连连告捷,他在第七、第八、第九届奥运会上,先后夺得一万米(成绩是三十一分四十五秒八)五千米(成绩是十四分三十一秒二)和以千五百米(成绩是三分五十三秒六)三项长跑冠军,夺得金枚、创二十二次世界纪录,成为奥运是上第一个创世界纪录最多的运动员。

3、创田径纪录最多的运动员

沃·雷美是本世纪最优秀的长跑家。矗立在芬兰赫尔辛基奥林匹克运动的全身雕像、陈列于芬兰博物馆的美国人民赠送给他的“金鞋”都标志着这位传奇人物在二十年的奥运会上取得的辉煌成就。由于他一生共创了二十二次世界田径纪录,为体育界立夏了不朽的功绩,芬兰天文学家把新发现第一千九百四十一颗太阳系行星命名为“雷美”,用以纪念自己的英雄同胞。这也是世界上第一颗以运动员命名的行星。

4、夺得奖牌最多的运动员

获得奥运会奖牌最多的运动员,是苏联优秀女子体操选手拉·拉蒂尼娜。她多次获得欧洲和世界性比赛的体操冠军。在一九五六年、一九六四年两届奥运会上又夺得团体、个人全能和单项比赛中的十八枚奖牌,其中金枚、银牌五枚、铜牌四枚。她是迄今奥运史上夺得奖牌最多的女运动员。

5、满分最多的体操运动员

在一次奥运会体操比赛中,获得满分(十分)最多的运动员是罗马尼亚的体操明星纳?科马内奇。她在一九七六年第二十一届奥运会的高低杠比赛中,以优美的动作、神奇的表演,特别是她那钉子般稳定的落地,博得了裁判员和观众的好评,从而赢得了第一个满分。接着,她又在这届奥运会上连续得了六个满分,成为奥运史上满分最多的体操运动员。

6、身材最高的女运动员

苏联女子篮球主力、世界著名的篮球中锋伊.谢苗诺娃。她作为苏联女篮随员之一,于一九七一年、一九七五年、一九八三年三次参加世界女篮冠军争夺战。早一九七六年第二十一届奥运会上,一九八零年第二十二届运动会上两次参加奥运会女篮冠军决赛。她身高二点一零米,是奥运会冠军中身材最高的女运动员。

7、在一次奥运会的比赛中,摘取金牌最多的运动员

是美国男子游泳选手“飞鱼”史必兹。一九七二年。第二十届奥运会上,经大会批准他参加了七个项目的比赛,即四个单项和三个接力项目。要夺得七个项目的全部金牌,不但要个人成功地完成每一项每一个动作,而且在竭力比赛中还要保证全队四个成员的胜利,而史必兹却成功的夺取了七个项目的金牌,创造了奥运史上的在一次奥运会上夺取金牌最多的纪录。

8、一次破纪录最多的选手

在一次奥运会的比赛中,破世界纪录最多的运动员是澳大利亚的十六岁游泳选手沙·古尔德。她在一九七二年第二十届奥运会上,连续打破了六项世界纪录,即一百米、二百米、四百米、八百米、一千五百米自由泳和二百米个人混合泳。人们称她为“世界美人鱼”、“天才的游泳家”。她是奥运史上唯一能在一次奥运会上打破世界纪录最多的女选手。

9、最早点燃火炬的运动员

奥运会第一个马拉松冠军、希腊运动员鲁易斯,一九三六年柏林举行第十一届奥运会时,被邀请点燃火炬。他是现代奥运史上第一个点燃火炬的人。奥利匹克运动会的火炬都是由东道国的著名选手或经过挑选的人担任这项光荣任务。由于柏林奥运会是第一次点燃火炬的奥运会,当时没能考虑到以东道国选手担任,所以特请了希腊的鲁易斯在柏林奥运会上点燃火炬,使它成为奥运史上第一个点燃火炬的运动员,也成为由外国人点燃火炬的唯一例外。

奥运趣事

1、最重的食物

1976年在加拿大蒙特利尔举办的第21届奥运会上,美国摔跤运动员法里纳赛前称体重时,指示灯显示他的体重超过级别标准。他赶紧脱去背心、扔掉太阳镜……直到吐掉了嘴里的口香糖,体重计上的指示灯才熄灭。

2、最传奇的门票

1956年在澳大利亚墨尔本举办的第16届奥运会的跳高比赛开始前,美国的黑人选手杜马由于找不到领队和教练而无法入场,他只好自己买了一张门票进场,没有做准备活动就投入了比赛,最后竟以2.12米的成绩夺得冠军,并打破了世界纪录。

3、最业余的教练

1968年在墨西哥举办的第19届奥运会上,美国游泳队夺得了男子10项冠军、女子11项冠军。赛后队员们纷纷把自己的奖牌挂在教练查伏尔的胸前,并把他扔进了游泳池。意外的是,教练竟然不会游泳,队员们只好再将教练抢救上来。

4、最浪漫的姻缘

1956年在澳大利亚墨尔本举办的第16届奥运会上,美国的康诺利获得了链球金牌;而24岁的捷克斯洛伐克的菲科托娃则夺得本届女子铁饼冠军。两人在一次练习中偶然相遇,并一见钟情。一年以后,他们举行了隆重的婚礼。

5、最混乱的奖项

1925年在荷兰阿姆斯特丹举办的第9届奥运会上,裁判工作漏洞百出,瑞士自由式摔跤选手汉斯·明德尔在比赛刚结束时被宣布为冠军;可在授奖时,他得到的却是银牌;而最后的成绩公布中,又成了第3名。

6、最尴尬的失误

1932年在美国洛杉矶举办的第10届奥运会上,两名拳击运动员披着拳击袍精神抖擞地走上了拳击台。当比赛正式开始时,两名拳击手脱下身上的战袍准备开战,刹那间,整个拳击馆如炸开了锅一般喧闹起来,原来一名拳击手因过度紧张,拳击袍下竟然忘了穿裤子。

第1届到第29届的奥运会各在那里举行的,各自的主题是什么?

奥林匹克运动有一系列独特而鲜明的象征性标志,如奥林匹克标志、格言、奥运会会旗、会歌、会徽、奖牌、吉祥物等。这些标志有着丰富的文化含义,形象地体现了奥林匹克理想的价值取向和文化内涵。今天,随着奥林匹克运动的不断发展壮大,奥林匹克标志也已经在全世界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奥林匹克宪章》规定,奥林匹克标志、奥林匹克旗、奥林匹克格言和奥林匹克会歌的产权属于国际奥委会专有。国际奥委会可采取一切适当措施使奥林匹克标志、旗、格言和会歌在各国和国际上获得法律保护。为了加强对奥林匹克知识产权和奥林匹克标志的保护,保障和维护奥林匹克知识产权人和奥林匹克标志权利人的合法权益,我国先后颁布了《北京市奥林匹克知识产权保护规定》(2001年10月11日北京市政府令第85号发布)和《奥林匹克标志保护条例》(2002年2月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令第345号发布)。

当今世界上流传最广的标志要数奥林匹克五环了,随着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它已成为奥林匹克精神与文化的形象代表,五环“转”到哪里,奥林匹克运动就在哪里生根开花。

说起五环的来历,曾经有过这样一个有趣的故事。 1936年第11届柏林奥运会第一次举行火炬传递活动,火炬的传递路线自奥林匹亚开始,从希腊北部出境,沿多瑙河穿过奥地利,最后进入德国。为了烘托这一具有象征意义的活动,奥运会组委会主席卡尔?迪姆及其同事几乎完全按照古奥运会的情景来布置沿途经过的古希腊遗址。火炬到达德尔菲帕那萨斯山的古代运动场时要举行一个特别仪式,这时,迪姆突发奇想,在一个高约3英尺的长方形石头的四面设计并刻上了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五环标志,放在了古运动场的起跑线一端。仪式结束后,火炬继续北上,而这块作为道具的石头却被留在了古运动场。

由于极少有人知道这块刻有五环标志石头(后被称做“迪姆之石”)的真实身份,此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它被当做了“有3000年历史的古代奥运会遗迹”。这个以讹传讹的错误直到20世纪60年代才被德尔菲的希腊官员指出。1972年5月,这个假文物被送到德尔菲的另一个地方——古罗马广场入口处。

事实上,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五环标志出自现代奥运会创始人顾拜旦之手。顾拜旦认为奥林匹克运动应该有自己的标志,这个念头在他的脑海里盘桓已久。1913年,他终于构思设计了五环标志和以白色为底印有五环的奥林匹克旗,打算在国际奥委会成立20周年之际推出这个标志。

1914年6月15日~23日,国际奥委会在法国巴黎索邦学院举行代表大会,同时庆祝国际奥委会成立20周年。在纪念大会上,顾拜旦兴致勃勃地拿出自己设计的五环标志和一面印着五环的旗帜向大家展示,并建议将它们作为奥林匹克运动的标志。听了顾拜旦对五环标志的说明后,会议确定将奥林匹克五环和奥林匹克旗作为奥林匹克标志。

奥林匹克五环标志由5个奥林匹克环从左至右套接而成,可以是单色,也可以是蓝、黄、黑、绿、红5种颜色。最初的解释是五种颜色代表各国国旗的颜色,后来又将5个不同颜色的圆环解释为五大洲的象征。

奥运会会旗,3米长,2米宽,以白色为底,象征纯洁。蓝、黄、黑、绿、红五环,环环相扣。1914年,在巴黎举行的奥林匹克大会首次悬挂了奥林匹克旗。1920年,奥林匹克旗第一次飘扬在安特卫普夏季奥运会体育场。这届奥运会后,比利时奥委会赠送了国际奥委会一面同样的旗,在奥运会期间悬挂,后成定制,历届奥运会开幕式上由上届举办城市转交此旗,由举办城市保存,比赛期间主运动场仅悬挂代用品。1952年,奥斯陆市赠送国际奥委会冬季奥运会会旗,交接、保存和使用方法与夏季奥运会相同。

1979年6月,国际奥委会正式宣布了会旗和五环的含义:根据《奥林匹克宪章》,奥林匹克旗帜和5个圆环的含义是:象征五大洲的团结以及全世界运动员以公正、坦率的比赛和友好的精神在奥运会上相见。

至今为止一共举行了27届奥运会

第一届雅典奥运会

第二届巴黎奥运会

第三届圣路易斯奥运会

第四届伦敦奥运会

第五届斯德哥尔摩奥运会

第七届安特卫普奥运会

第八届巴黎奥运会

第九届阿姆斯特丹奥运会

第10届洛杉矶奥运会

第11届柏林奥运会

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14届伦敦奥运会

第15届赫尔辛基奥运会

第16届墨尔本奥运会

第17届罗马奥运会

第18届东京奥运会

第19届墨西哥城奥运会

第20届慕尼黑奥运会

第21届蒙特利尔奥运会

第22届莫斯科奥运会

第23届洛杉矶奥运会

第24届汉城奥运会

第25届巴塞罗那奥运会

第26届亚特兰大奥运会

第27届悉尼奥运会

第28届雅典奥运会

历届奥运会口号大致分为三类:

一类是根据这届奥运会的时空特点,写出有很强的时间性,本国有特殊的意义的口号

第二类就是将主办城市的心声、感受,感悟传达给世界的

第三类就是奥林匹克主题精神的一种延伸

1984年洛杉矶 Play part in History 参与历史

1988年 汉城 Harmony and Progress 和谐、进步

1992年巴塞罗那 Friends for life 永远的朋友

1996年亚特兰大 The celebration of the century 世纪庆典

1998年长野(冬) From around the world to flower as one

让世界凝聚成一朵花

2000年悉尼 Share the spirit 分享奥林匹克精神

2002年盐湖城(冬) Light the fire within 点燃心中之火

2004年雅典 Welcome Home 欢迎回家

2006年都灵(冬) An Ever Burning Flame 永不熄灭的火焰

历届奥运会主办国在筹备奥运时都有其独特的举办理念,而奥运会口号是奥运会举办理念的高度概括和集中体现。奥运口号的任务是把奥运会举办理念浓缩为一句更加简单有力和容易记忆的话,一句更富于视觉表现能力和感彩,能被各种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广泛接受的口号。各届奥运会都精心设计打动人心的奥运口号以使其广泛传播,深入人心,并使其成为奥运会各种文化和视觉设计活动(场馆建设、文化活动、形象与景观、开闭幕式等等)的创作依据。

在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之前,为一届奥运会提出口号的做法并不普遍。在该届奥运会上,最终也没有形成一句总的口号。参与历史(Play part in History)应该是组委会提出的很多口号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个。

1988年汉城奥运会的理念是“和谐、进步(Harmony and Progress)”。这个理念最终成为汉城奥运会的口号。它强调了韩国追求和平的基本国策;旨在体现汉城奥运会对奥林匹克宪章的遵从、对和谐之追求,同时论及人类的进步;意在强调韩国卓越的民族文化及其出色的奥运会举办水准;力图暗示汉城奥运会的非凡意义。

当国际政治中的阴云和奥运赛场上的敌视一同消散时,1992年西班牙巴塞罗那奥运会响亮地喊出了“永远的朋友”这一口号,它不仅强调了奥林匹克精神中友谊与和平的永恒主题,表达了全世界人民所共同的期盼与心声,更试图以此来赋予巴塞罗那奥运会荣耀的历史地位,那就是,巴塞罗那奥运会将作为和平与友谊的见证者和纪念物而永存于奥林匹克的历史之中。

“分享奥林匹克精神”这一口号是由悉尼在1992年提出的。当时,悉尼正在申办第27届奥运会,因此,这一口号实际上是首先作为申办口号出现的。悉尼试图通过“分享奥林匹克精神”这一口号来反映奥林匹克精神举世共享的特性和理想,也试图以此来鼓舞悉尼及澳大利亚人申奥的热潮,并将此作为对全世界人民前来参与和分享悉尼奥运会的邀请。从1992年悉尼仍在申奥时起,这句口号一直被沿用到2000年悉尼奥运会落幕。

1995年,美国盐湖城获得了第19届冬季奥运会的主办权,但盐湖城随即陷入了申办丑闻之中。经过调整,新的盐湖城奥组委认为,盐湖城冬奥会迫切需要重新树立和端正自己的公共形象。“点燃心中之火”的口号便是在这种背景下走上了舞台,“圣火”是正义与纯洁的象征,而燃烧在内心的“圣火”当然也就暗喻了本届冬奥会正义的内在心灵。2002年冬奥会开幕之际,又恰逢911事件余波未平,“圣火”所寓意的激情和希望也起到了振奋美国人精神的效用,这时候“心中的圣火”又自然被理解为了“心中的希望”。“点燃心中之火”成为近年来奥运会口号中的经典之作。

在第28届奥运会上,希腊人热情而自豪地喊出了“欢迎回家”的口号。雅典奥运会从“遗产、人本、参与、庆典”的理念归结出了“欢迎回家”的口号,这其中不仅包含了雅典奥运会对全球奥林匹克大家庭所有成员最诚挚、最热烈的欢迎盛情,更充分表达了希腊作为奥林匹克发祥地对奥运会重归故里的喜悦和自豪之情。

泰国得过多少枚金牌?并且详细讲述是在哪个奥运会上获得的?

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

上,泰国拳击选手S·卡姆辛格在57公斤级比赛中折桂,为泰国实现了金牌零的突破,他自己也成为了泰国的民族英雄。

还有,雅典,泰国女子举重有两金,北京也有女子举重,两金

历届奥运会举办时间,地点,各国运动员参加人数

历届夏季奥运会举办地

届次 举行地点 年 份

1 雅典 希腊 1896

2 巴黎 法国 1900

3 圣路易斯 美国 1904

4 伦敦 英国 1908

5 斯德哥尔摩 瑞典 1912

6 柏林 德国 1916 (因第一次世界大战未办)

7 安特卫普 比利时 1920

8 巴黎 法国 1924

9 阿姆斯特丹 荷兰 1928

10 洛杉矶 美国 1932

11 柏林 德国 1936

12 赫尔辛基 芬兰 1940(因第二次世界大战未办)

13 伦敦 英国 1944 (因第二次世界大战未办)

14 伦敦 英国 1948

15 赫尔辛基 芬兰 1952

16 墨尔本 澳大利亚 1956

17 罗马 意大利 1960

18 东京 日本 1964

19 墨西哥城 墨西哥 1968

20 慕尼黑 原西德 1972

21 蒙特利尔 加拿大 1976

22 莫斯科 原苏联 1980

23 洛杉矶 美国 1984

24 汉城 韩国 1988

25 巴塞罗那 西班牙 1992

26 亚特兰大 美国 1996

27 悉尼 澳大利亚 2000

28 雅典 希腊 2004

29 北京 中国 2008

30 伦敦 英国 2012

参与过的国家:

中国(CHN、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中国香港(HKG、 Hong-Kong)

中国澳门(OMA、 Oman)

中国台北(TPE、 Chinese Taipei)

阿富汗(AFG、 Afghanistan)

巴林(BRN、 Bahrain)

孟加拉国(BAN、 Bangladesh)

不丹 (BHU、 Bhutan)

文莱(BRU、 Brunei Darussalam)

柬埔寨(CAM、 Cambodia)

朝鲜(PRK、 Democratic People's Republic of Korea)

印度(IND、 India)

印度尼西亚(INA、 Indonesia)

伊拉克(IRQ 、Iraq)

伊朗(IRI、 Islamic Republic of Iran)

日本(JPN、 Japan)

约旦(JOR、 Jordan)

哈萨克斯坦(KAZ、 Kazakhstan)

韩国(KOR、 Korea)

科威特(KUW、 Kuwait)

吉尔吉斯斯坦(KGZ、 Kyrgyzstan)

老挝(LAO、 Lao People's Democratic Republic)

黎巴嫩(LIB、 Lebanon)

马来西亚(MAS、 Malaysia)

马尔代夫(MDV、Maldives)

蒙古(MGL、 Mongolia)

缅甸(MYA、 Myanmar (ex Burma until 1989) )

尼泊尔(NEP、 Nepal)

巴基斯坦(PAK、 Pakistan)

巴勒斯坦(PLE、 Palestine)

菲律宾 (PHI、 Philippines)

卡塔尔(QAT、 Qatar)

沙特阿拉伯(KSA、 Saudi Arabia)

新加坡(SIN、 Singapore)

斯里兰卡( SRI、 Sri Lanka)

叙利亚(SYR、 Syrian Arab Republic)

塔吉克斯坦(TJK、 Tadjikistan)

泰国( THA、 Thailand )

东帝汶(TLS、 Timor-Leste)

土库曼斯坦(TKM、 Turkmenistan)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UAE、 United Arab Emirates)

乌兹别克斯坦(UZB、 Uzbekistan)

越南(VIE、 Viet Nam )

也门( YEM、 Yemen)

非洲奥委会协会(ANOCA) (Association des Comités Nationaux Olympiques d'Afrique):

阿尔及利亚(ALG、 Algeria)

安哥拉(ANG、 Angola)

贝宁(BEN 、Benin)

博茨瓦纳(BOT、 Botswana)

布尔基纳法索(BUR、 Burkina Faso)

布隆迪(BDI、 Burundi)

喀麦隆(CMR、 Cameroon)

佛得角(CPV、 Cape Verde)

中非(CAF 、Central African Republic)

乍得(CHA、 Chad)

科摩罗(COM、 Comoros)

刚果(CGO、 Congo)

科特迪瓦 (CIV、 Cote d'Ivoire )

刚果民主共和国(COD 、Democratic Republic of the Congo)

吉布提(DJI、 Djibouti)

埃及(EGY、 Egypt)

赤道几内亚 (GEQ、 Equatorial Guinea)

厄立特里亚 (ERI、 Eritrea)

埃塞俄比亚(ETH 、Ethiopia)

加蓬(GAB、 Gabon)

冈比亚(GAM、 Gambia)

加纳(GHA、 Ghana)

几内亚(GUI、 Guinea)

几内亚比绍(GBS 、Guinea-Bissau)

肯尼亚(KEN、 Kenya)

莱索托(LES、 Lesotho )

利比里亚 (LBR、 Liberia)

利比亚阿拉伯加马西里亚(LBA、 Libyan Arab Jamahiriya)

马达加斯加(MAD 、Madagascar)

马拉维(MAW、 Malawi)

马里(MLI、 Mali)

毛里塔尼亚(MTN 、Mauritania)

毛里求斯(MRI、 Mauritius)

摩洛哥( MAR、 Morocco)

莫桑比克(MOZ、 Mozambique)

纳米比亚(NAM 、Namibia)

尼日尔 (NIG、 Niger)

尼日利亚 (NGR、 Nigeria)

卢旺达(RWA、 Rwanda)

圣多美和普林西比(STP、 Sao Tome and Principe)

塞内加尔(SEN、 Senegal)

塞舌尔(SEY 、Seychelles)

塞拉利昂 ( SLE、 Sierra Leone)

索马里( SOM 、Somalia)

南非(RSA 、South Africa)

苏丹(SUD、 Sudan)

斯威士兰(SWZ、 Swaziland)

多哥(TOG、 Togo )

突尼斯(TUN、 Tunisia)

乌干达(UGA、 Uganda )

坦桑尼亚 (TAN、 United Republic of Tanzania)

赞比亚( ZAM 、Zambia)

津巴布韦(ZIM 、Zimbabwe)

欧洲奥委会协会COE/EOC (Les Comités Olympiques Européens)

阿尔巴尼亚 (ALB、 Albania)

安道尔(AND、 Andorra)

亚美尼亚( ARM、 Armenia)

奥地利 (AUT、 Austria)

阿塞拜疆(AZE、 Azerbaijan)

白俄罗斯(BLR、 Belarus)

比利时(BEL、 Belgium )

波黑(BIH、 Bosnia and Herzegovina)

保加利亚(BUL、 Bulgaria)

克罗地亚(CRO、 Croatia)

塞浦路斯(CYP、 Cyprus)

捷克(CZE、 Czech Republic)

丹麦(DEN、 Denmark)

爱沙尼亚(EST、 Estonia)

芬兰(FIN、 Finland)

马其顿(MKD 、Former Yugoslav Republic of Macedonia)

法国(FRA、 France)

格鲁吉亚(GEO、 Georgia)

德国(GER、 Germany)

英国(GBR、 Great Britain )

希腊(GRE、 Greece)

匈牙利(HUN、 Hungary)

冰岛(ISL、 Iceland )

爱尔兰(IRL、 Ireland )

以色列(ISR、 Israel)

意大利(ITA、 Italy )

拉脱维亚(LAT、 Latvia)

列支敦士登( LIE、 Liechtenstein )

立陶宛(LTU、 Lithuania)

卢森堡(LUX、 Luxembourg)

马耳他( MLT、 Malta)

摩纳哥(MON、 Monaco)

荷兰(NED、 Netherlands)

挪威(NOR、 Norway)

波兰(POL、 Poland)

葡萄牙(POR、 Portugal)

摩尔多瓦(MDA、 Republic of Moldova)

罗马尼亚(ROM、 Romania)

俄罗斯( RUS、 Russian Federation)

圣马力诺(SMR、 San Marino)

塞黑(SCG、 Serbia and Montenegro)

斯洛伐克(SVK、 Slovakia)

斯洛文尼亚(SLO、 Slovenia)

西班牙( ESP、 Spain)

瑞典(SWE、 Sweden )

瑞士(SUI、 Switzerland )

土耳其(TUR、 Turkey)

乌克兰(UKR、 Ukraine)

大洋洲奥委会协会 ONOC (Oceania National Olympic Committees) :

美属萨摩亚(ASA、 American Samoa)

澳大利亚(AUS、 Australia)

库克群岛(COK、 Cook Islands)

密克罗尼西亚(FSM、 Federated States of Micronesia)

斐济(FIJ、 Fiji)

关岛(GUM 、Guam)

基里巴提(KIR、 Kiribati)

瑙鲁(NRU、 Nauru)

新西兰(NZL、New Zealand )

帕劳( PLW、 Palau)

巴布亚新几内亚(PNG 、Papua New Guinea)

萨摩亚(SAM、 Samoa (until 1996 Western Samoa))

所罗门群岛(SOL、 Solomon Islands)

汤加(TGA、 Tonga)

瓦努阿图( VAN、 Vanuatu)

泛美体育组织 PASO/ODEPA (Organización Deportiva Panamericana) :

安提瓜和巴布达(ANT、 Antigua and Barbuda)

阿根廷(ARG、 Argentina)

阿鲁巴(ARU、 Aruba)

巴哈马(BAH、 Bahamas)

巴巴多斯(BAR、 Barbados)

贝利塞(BIZ、 Belize)

百慕大(BER、 Bermuda)

玻利维亚(BOL、 Bolivia)

巴西( BRA、 Brazil)

英属维尔京群岛(IVB、 British Virgin Islands)

加拿大(CAN、 Canada)

开曼群岛(CAY、 Cayman Islands)

智利( CHI、 Chile)

哥伦比亚(COL、 Colombia)

哥斯达黎加(CRC、 Costa Rica)

古巴(CUB、 Cuba)

多米尼加(DMA 、Dominica)

民主多米尼加(DOM、 Dominican Republic)

厄瓜多尔(ECU、 Ecuador)

萨尔瓦多(ESA、 El Salvador)

格林纳达(GRN、 Grenada)

危地马拉(GUA、 Guatemala)

圭亚那(GUY、 Guyana)

海地(HAI、 Haiti)

洪都拉斯(HON、 Honduras)

牙买加(JAM、 Jamaica)

墨西哥(MEX、 Mexico)

荷属安的列斯(AHO、 Netherlands Antilles)

尼加拉瓜(NCA、 Nicaragua)

巴拿马(PAN、 Panama)

巴拉圭(PAR、 Paraguay)

秘鲁(PER、 Peru)

波多黎各(PUR、 Puerto Rico)

圣基特和内维斯(SKN、 Saint Kitts and Nevis)

圣卢西亚(LCA、 Saint Lucia)

圣文森特和格林哪达(VIN、 Saint Vincent and the Grenadines)

苏里南(SUR、 Suriname)

特立尼达和多巴哥(TRI、 Trinidad and Tobago)

美国(USA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乌拉圭(URU、 Uruguay)

委内瑞拉( VEN、 Venezuela)

维尔京群岛(ISV 、Virgin Isla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