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德国球队的雇佣军
2.1992年上丹麦队上演的足坛“安徒生童话”是怎么回事?
德国球队的雇佣军
放眼当今的世界足坛,国家队征召具有别国血统的优秀球员早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而相对于法国、荷兰等国“黑白分明”的球队阵容而言,同样作为传统足球强国的德国队似乎保守了许多,人们往往津津乐道于例如穆勒、海因里希这样传统日耳曼姓氏里所体现的顽强意志与钢铁神经。但事实上,德国国内的移民数字比英法荷中的任何一个都多,而伴随着时间的推移,移民球员们的身影也开始逐渐活跃在德国国家队的集训营中。
德国的移民来源众多,其中多数为赴德打工的外籍工人或因国内政局动荡而外逃的难民,这些人的后代今天则在为推动德国足球的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德国队里最早为我们熟知的移民球员估计是1990年世界杯冠军队成员“小旋风”利特巴尔斯基了,这名小个子盘带天才据说是波兰后裔,早在1982年西班牙世界杯上,利特巴尔斯基就凭借着自己闪电般的速度与梦幻舞步征服了无数球迷的心,而由此引发的德波两国关于优秀的球员的争夺战也一发不可收拾。
让我们把目光移回到三年前的德国世界杯,在小组即遭到淘汰后,有一种说法在波兰球迷中很有市场,那就是波兰队前场锋无力的原因并不在于本国没有优秀人才,而是“卑鄙的”德国人把他们的前锋们都“抢”走了。这显然是在指德国队前锋线上的波兰双星克洛泽和波多尔斯基,两人都出生在波兰,但又不约而同地选择了为德国效力。所不同的是,克洛泽虽然是在今天的波兰境内出生,但他的父母都是德国血统,而波多尔斯基在血缘和情感上似乎与自己的“祖国”波兰更加亲近。有趣的是,在06世界杯和08上,德国和波兰两次分进同一小组,而波多尔斯基也用拒唱德国国歌和进球后放弃庆祝来表达自己对波兰的敬意。不过话虽如此,两人并没有对自己的同胞们脚下留情,去年夏天的正是凭借着他们的出色发挥,德国队以2:0轻松拿下波兰队。
事实上,波兰裔球员在德国足球发展历程中所扮演的角色还远不仅于此,较早的还有重炮手沃茨,这位来自MZ德国的球员虽然国家队生涯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但在俱乐部的表现足以成为德甲历史上最伟大的中场之一。另一个之前并不为我们所了解的波兰天才是马克斯,这名34岁才老树开新芽拿到最佳射手的慕尼黑1860前锋身上也流淌着波兰的血。在他们身后,又涌现出弗赖尔、辛基维茨等一大批入选过德国国家队的“波兰制造”,虽然他们中的绝大多数都只是来去匆匆的流星,但是德国足坛里的波兰力量却由此可见一斑。最近,波兰人不得不痛苦地发现第三名他们的前同胞已经在德国国家队里站稳脚跟,那便是特罗霍夫斯基。同样是优秀的技术型中场,同样出生在波兰,特罗霍夫斯基早在拜仁青年队时便被德国记者们称为未来之星,而在汉堡队打拼数年以后,这名波兰小伙子终于入选了德国国家队,成为了利特巴尔斯基真正意义上的接班人。特罗霍夫斯基身材矮小但技术扎实,善于远射和任意球攻门,是德国队过于粗犷的风格里的有效补充与调剂。
对这种尴尬体会最深的莫过于波兰足协,其实早在2001年波兰主教练恩格尔就对克洛泽发出过召唤,但是并没有收到任何响应,而波多尔斯基在入选德国队之前,时任波兰主帅亚纳斯更是直接把印有10号的波兰国家队球衣寄到德国,结果他们又一次失望了。最近对于类似情况再也忍受不下去的波兰人开始在德国国内向有波兰血统的青年球员们发出号召,希望他们代表波兰效力,然而收效甚微,只有几名没有什么名气的球员表示支持,而包括已经在西甲的打上主力的后腰波兰斯基、不来梅边后卫伯尼施在内的许多优秀的波兰后裔依然在为进入德国国家队不懈努力着。
多安之后,德国足协更加重视对土耳其裔球员的控制,最着名的例子是沙辛,土耳其人为了让他不再有机会代表其他国家队出战,甚至在16岁那年就让他为国家队打了一场无关紧要的比赛,这也激怒了德国足协的负责人,他甚至亲自打电话到沙辛父亲那里“兴师问罪”。不过虽然土耳其人得了手,沙辛所效力的多特蒙德队却从此把他扔到了替补席上,最终埋没了这名天才的前途,不知道德国人有没有报复的嫌疑。虽然土耳其人无所不用其极,但德国足协也有胜利的时候,斯图加特的天才中后卫塔什彻就是个很好的例子,德国人成功地把他留到了德国。而关于土耳其后裔的争夺战还远没有到尽头,最近随着不来梅的20岁小将厄齐尔在德甲和冠军联赛的惊艳发挥,土耳其主帅特里姆又早早地向他投递了橄榄枝,但是厄齐尔经过深思熟虑之后还是选择了德国。不过由于德国队主帅勒夫并没有及时把厄齐尔召进国家队,厄齐尔本人的态度也有所松动,令人意外的是厄齐尔的父亲倒是全力支持他为德国效力,因为厄齐尔的父亲甚至在不记事的时候就已经来到了德国,他本人已经是某种意义上的第二代移民了。随着勒夫将厄齐尔招进国家队大名单,有关于的他的争议也最终圆满地划上了句号。而德土的人才大战到底会发展成什么样,让我们轼目以待,毕竟在厄齐尔身后还有纳基、埃基奇等一大批天才等待着土耳其和德国去争夺。
除了波兰和土耳其人以外,来自前南地区和前苏联的德国球员也不在少数,德甲历史上的神射手博比奇就是斯洛文尼亚人,后来移民到德国,他和巴拉科夫、埃尔伯一起书写了德国足坛历史上最为的神话-斯图加特三架马车,并代表德国参加了1996和2004年两届。与之同时代的还有勒沃库森前锋布尔达里奇,他的爷爷是塞尔维亚或者黑山人,布尔达里奇的辉煌时代莫过于代表勒沃库森获得三亚王的2002年,但即使在那一年,他也同样没有入选德国国家队出战世界杯,他的国家队生涯只限于几场无足轻重的友谊赛。而之前又传出德国国家队主教练勒夫相中塞尔维亚籍的优秀中后卫苏伯蒂奇的消息,虽然国际足联最后否决了德国足协的要求,但是德国人对于前南移民的重视还是让我们感到吃惊。同时德国人也不是一无所得,同样来自塞尔维亚的天才边锋马林就成了德国队未来的最大希望,勒夫在2008年将当时只有19岁的小将马林召进国家队,虽然没有参加,但是在那以后马林便成了国家队的重点考察对象,而在德甲里马林的表现同样出色,首次出战德甲便已成为仅次于拜仁国王里贝里的联赛第二号边锋,他的前途真的不可限量。本赛季,霍芬海姆队在德甲强劲崛起,球队主力右后卫贝克也抢尽了眼球,出身斯图加特青训的他防守凶狠,助攻犀利,尤其是对于里贝里的防守让人大开眼界。然而很少有人知道,贝克其实是在前苏联出生的,他与前面提到的许多人一样,也是一名外来的移民国脚,同时另一名俄罗斯裔的球员康斯坦丁·劳施也在德甲打上了主力。
对于德国国家队来说,或许另外一个最大的球员产地是非洲,这不能不提到一个人,那就是沙尔克04前锋阿萨莫阿,这名加纳后裔可谓是黑得“瓷实”,他也是为德国成年队在正式比赛中出场的第一位非洲裔黑人球员。在德国足球青黄不接的时期,阿萨莫阿的出现颇有矮子里拔将军的味道,他为德国出战了02世界杯,并在决赛中上场,这也创造了另一个记录。在他之前入选国家队的南非鳄鱼邓迪虽然改动国籍费了不少工夫,但他甚至只打了几场友谊赛,所以不能计算在内。有阿萨莫阿成功的例子作榜样,后继的快马奥东科尔已经代表德国参加了2006世界杯和2008,突尼斯后裔赫迪拉则是07年的新晋国脚,而有了来自加纳的大小博阿滕、来自刚果的前锋帕苏和来自乌干达的右边锋恩塞雷科先后表示愿意为德国出战,相信阿萨莫阿和奥东科尔身后的空白很快会被填补。
美国虽然是足球荒漠,但是具有美国血统的后腰琼斯还是入选了国家队,与其他移民国脚不同,琼斯是土生土长的德国人,但他的父亲是驻德美军士兵,更多的一些入选过国家队的德国球员则来自南美。比如第一位为德国效力的巴西后裔保罗-林克,他代表德国参加了2000年,林克的爷爷是德国人,显然他在人才济济的巴西是不可能入选国家队的。相比波兰、土耳其军团的来势汹汹,林克的追随者可谓寥寥,虽有林肯、埃尔顿等人主动投怀送抱,但对于纯粹的雇佣军德国人似乎不感兴趣。唯一和巴西沾点边的估计就是库兰伊了,然而这名前锋的血统杂乱无章,球风也找不到半点桑巴味,实在不能算是什么正面教材。
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在德国U21国家队里居然还找到了亚洲人的身影,那就是来自伊朗移民的后代德贾加,这不能不说是个奇迹。
我们前面所说的都是些足球第三世界国家,而来自其他发达国家的移民国脚虽然数量不多,但同样不可小看。比如勒沃库森的右后卫卡斯特罗的父母都是西班牙人,西班牙足协也对他产生过兴趣,但他却放弃了为西班牙效力的机会,并在英德大战中代表德国成年队出场。类似经历的还有戈麦斯,斯图加特前锋的父亲是地道的西班牙人,母亲则是德国人。曾经代表德国队效力多年的诺伊维尔其实是意大利和瑞士混血,入选德国国家队时甚至德语都说不好。更加令人难以想象的是,不来梅天才边锋洪特的母亲居然是英格兰人,而英德两国国家队的宿怨尽人皆知。
外国血统球员大量涌入对于德国队究竟是利还是弊目前还不好说,虽然他们大多数技术细腻,可以丰富德国队的风格和套路,但是传统的日耳曼精神在逐渐丧失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课题,到底如何在保存原来德国队传统的情况下吸收其他民族的优秀球员,德国足协显然需要开动脑筋,否则08年上的戈麦斯闹剧还会不断重演。
相对于后知后觉的波兰人,土耳其足协的动作显然快得多。土耳其人是德国移民大军里最重要的一支,他们人数最多,对自己祖国的认同感也最强,土耳其足协在德国设有专门的办公室,目的就是为了防止的德国国内的土耳其青年才俊们抛弃自己的祖国。截止到现在,这个部门的工作卓有成效,包括巴斯图尔克、阿尔滕托普兄弟和达瓦拉等一批优秀的球员放弃了德国转为土耳其效力,其中巴斯图尔克等人甚至只会说德语,正是依靠这些从德国来的海归们,土耳其足球进入到了一段相当长繁荣的阶段。然而,即使这样,也避免不了更多的土耳其移民为德国效力,其中的佼佼者就是大名鼎鼎的绍尔。绍尔曾经在1996年和2000年代表德国出战,并为拜仁慕尼黑队效力接近30个赛季,先后获得过德甲冠军、冠军和联盟杯冠军,他也由此成为俱乐部历史上最伟大的7号。绍尔球风飘逸,技术细腻,俊朗的相貌为他在球迷中获得了不少的人气,对俱乐部几十年如一日的忠诚更让他成为了球队荣誉室里永远的,这是第一位为德国效力的土耳其人。99年的联合会杯上,里贝克召进了第二名代表德国出战的土耳其人穆斯塔法·多安,然而与绍尔的辉煌不同,多安显然注定只是一颗流星,联合会杯后他再也没有入选过国家队。
1992年上丹麦队上演的足坛“安徒生童话”是怎么回事?
1992年,我还在读高二,中央电视台全程直播了全部比赛。因为时间的关系,我只是看了其中的两场,一场是荷兰对德国的小组赛,一场是荷兰半决赛输给丹麦,但对这届可以说是记忆犹新。
预选赛丹麦和南斯拉夫一个小组,两队的直接交锋一胜一负,因为多一场平局落后南斯拉夫一分名列第二。
南斯拉夫总统米洛舍维奇在巴尔干半岛的种族,使得国内形势日益严峻。国际足联和欧足联在本届开赛前痛下决心,取消了南斯拉夫的决赛资格,改由丹麦顶替。消息传来,丹麦足协根本没有准备,赋闲在家的穆勒.尼尔森在没有任何征兆的情况下值起教鞭,临时拉起一只国家队,丹麦的头号球星大劳德鲁普甚至因为茅盾没有入选。
其他任何球队都没有把这支丹麦国家队放在眼里。小组赛首战,丹麦与英格兰队互交白卷。第二场0:1不敌东道主瑞典,布洛林射进致胜一球。最后一场被逼入绝境,面对本届夺冠热门,预选赛八战全胜的法国,必须取胜才能出线,逆境下的丹麦爆发出惊人的能量,三军用命,最后2:1力克对手,以小组第二与瑞典携手闯进半决赛,两只热门法国和英格兰则黯然回家。
半决赛是一场更为严峻的考验,因为对手是卫冕冠军,由正值鼎盛时期的三剑客率领的荷兰国家队,荷兰队在小组赛中两胜一平,特别是3:1轻取世界杯冠军德国,表现出了不俗的竞技状态,是本届赛事的头号热门。但一上来,丹麦就先声夺人,亨里克.拉森梅开二度,两度领先,虽然荷兰队由博格坎普和里杰卡尔德先后破门把扳平,但在点球大战中范巴斯滕罚失,而丹麦弹无虚发,定格在6:5。
爆冷闯进决赛的丹麦获得了极大的自信,决赛踢的反而游刃有余,延森和维尔福特各入一球,2:0,干净利落的击败德国,获得了本届冠军。值得一提的是,门将施梅切尔在比赛中扑出了克林斯曼一个势在必进的射门。
这是一届真正的丹麦童话,丹麦队在决赛阶段先后遇到三只夺冠热门,无一例外的把对手斩于马下,他们的成功也是有目共睹,那就是非同寻常的,超强的奔跑能力和强大的心理素质,从而弥补了技战术上的差距。比起后来的希腊神话,个人觉得更胜一筹。
最后谈谈丹麦夺冠的几个功臣:小劳德鲁普,用整届比赛证明了他是这个世界最出色的防守反击战术的执行者之一,埃芬博格甚至说“如果他是一个女人,我愿意马上和他结婚。”施梅切尔,28岁的他当 时尚 未成名,但在决赛中的表演堪称无敌,抵挡住了德国队的狂风暴雨般的进攻。亨里克.延森,跟丹麦队一样,以替补参加赛事,在主力受伤后牢牢抓住机会,对法国和荷兰连进三球,而他的位置仅仅是中场。
丹麦能够参加那届纯属意外,由于与当时的主帅尼尔森出现分歧,劳德鲁普兄弟拒绝为国家队效力,丹麦队也以1分之差落后于南斯拉夫队无缘1992年。但是由于当时南斯拉夫遭到联合国制裁,丹麦队被临时顶替南斯拉夫参赛,欧足联作出这个决定离开赛只有10天。可以说当时丹麦队的球员们都处于放松状态,据说当时丹麦主帅尼尔森正在装修厨房,接到电话后立即通知球员参赛,从这里也可以看出球队的准备有多么仓促。另外,劳德鲁普兄弟中一人的回归也让丹麦队有了创造奇迹的可能性,当时大劳德鲁普继续拒绝为国家队效力,而小劳德鲁普则决定参赛。
丹麦队的夺冠之路也是跌跌撞撞的,在小组赛中,他们没有获得一场胜利,首先丹麦 0-0 英格兰,随后又瑞典 1-0 丹麦,最后一场小组赛法国 0-0 丹麦,凭借着三张两平的战绩,丹麦队进入了淘汰赛。而在半决赛中,丹麦的对手是荷兰队,由于对手在小组赛中表现出色,几乎所有人都认为荷兰队和德国队会在决赛中相遇。但是比赛过程却出人所料,丹麦队首先取得了领先,拉尔森接到小劳德鲁普的传球头球攻门首开记录。但是博格坎普为荷兰队扳平了。不过丹麦队再次取得了领先,拉尔森为丹麦人梅开二度。而荷兰人踢的很顽强,在终场前2分钟,里杰卡尔德将拯救了荷兰队。不过在最后的点球决战中,舒梅切尔将丹麦队带入了最后的决赛。在决赛中,凭借着门将舒梅切尔的神勇发挥和其他球员的出色发挥,丹麦队2比0战胜了德国队最终捧得冠军,而他们的夺冠之路也被称为丹麦的“安徒生童话”。(W)
这支丹麦的神话之旅从小组赛阶段就显现了出来:他们0比0逼平英格兰、0比1负于瑞典,小组赛末战2比1击败了拥有德尚、坎通纳和帕潘等球星的法国队,最终与瑞典分列小组前两名晋级,早先被人看好的英法两强则双双倒在了小组赛。
半决赛丹麦遭遇的是卫冕冠军荷兰,当时荷兰不但拥有三剑客古力特、巴斯滕和里杰卡尔德,还有所谓的新三剑客——博格坎普、罗伊与维茨格,其整体实力甚至被认为超过了1990年的世界冠军德国队,但就是这样一支志在卫冕的荷兰队,却在点球大战中输给了丹麦,舒梅切尔在对决中扑出了巴斯滕主罚的点球,因此一战成名。在淘汰了荷兰之后,丹麦已经成为了本次的最大黑马,因此决赛中2比0击败德国并不让人感到意外。
外界普遍认为,丹麦能创造奇迹,一方面因为他们拥有很强的整体实力,却被低估,另一方面球队始终保持着平稳的心态,加之不错的运气,终于最终夺冠,但这次夺冠,的确可以说是一次奇迹,因为当时荷兰与德国的实力,都是世界最顶尖的。
这是三个人的,当然,也可以说是一个人的。
三个人,那就是丹麦主教练尼尔森、前锋布莱恩-劳德鲁普、门将彼得-舒梅切尔。
如果说是一个人,那无疑就是舒梅切尔了。
赛前匆匆集结完毕的丹麦人只有8天时间集训,最 搞笑 的是,由于当时欧洲主流联赛早早结束,被视为夺冠大热门的德国队——他们是世界杯新科冠军,到揭幕战那天,已经集训了快一个月。
没有哪一支球队的磨合期能有他们这般充裕,特别是柏林墙被推倒、联邦德国和民主德国合并之后,日耳曼战车实力大涨。
丹麦童话从南斯拉夫因内战被禁赛的那一刻,就已经埋下了命运的注脚。
尼尔森的确是居家装修厨房而被打断,但这不是最能体现题材的内容。
得到欧足联的征召令时,距离揭幕战还有两周。
然而尼尔森发现,国家队“只剩下一堆流着鼻涕嘎巴的毛孩子”。许多国家队球员结束了职业联赛准备度或者已经在飞机上,期待着享受阳光、海滩、啤酒、烤肉。舒梅切尔自英格兰曼彻斯特回国,和布隆德比俱乐部的青年队一起训练,面对其他已晋级决赛圈的国家队发出的友谊赛邀请,无欲无求的丹麦足协乐得让彼得带领布隆德比的小年轻去练级涨经验。
当时媒体报道,亨里克-拉尔森接到主教练的电话,第一个反应就是:“这不可能,除非南斯拉夫打仗了。”
“南斯拉夫真的打仗了,来吧。”
多么 搞笑 的对话啊。
大批被征召的国家队队员草草结束休、安抚家人,赶往布隆德比的新手村。对这个天上掉下来的馅饼,很多人是如获至宝。谁也没想到,等待他们的是一个史无前例的瑰丽梦想。
效力拜仁慕尼黑的小劳德鲁普膝伤刚好没多久,正规训练都没几次,当季德甲联赛就结束了。他整个赛季只出场11次,打进了2球,就开始吃伤号饭。接到电话的时候小劳德鲁普正在德国,自己根本无法相信能参加,最终帮助他坚定信念的,是大他7岁的太太。
埃斯特鲁普的感情是复杂的,他对于临时离开家庭满怀歉疚,对能参加又是欣喜若狂,当本应属于大劳德鲁普的10号球衣给到他手上,又感觉受宠若惊。
上帝当时就是喜欢丹麦人,你能怎样?埃斯特鲁普决赛替补上场,第一次触球就打进了丹麦队的第一个进球。
灰姑娘的童话当中还有一位伟大的父亲维尔福特(丹麦队18号),他的女儿患有白血病,期间他两次抽空回去看望。幸好瑞典离丹麦并不太远。这位倔强的小胡子没有向命运低头,决赛首发出场,策动第一个进球,又单枪匹马攻陷德国人大营。
坚强的他参加了1988、1992、1996三届。
其实丹麦童话是这样开始的:
尼尔森在国家队集结后的第一次训话,说出了“我现在唯一的目标就是赢得”的豪言,结果所有人的反应是哄堂大笑。
头号球星大劳德鲁普在美国度,干脆找不到人。他不满尼尔森保守的战术思路,拒绝为国家队效力。当赛季他率领巴塞罗那梦一队拿到和西甲双冠王,贵为欧洲最好的攻击型中场之一,有充分的理由对尼尔森的战术不满。
于是胞弟小劳德鲁普成为球队头号球星,不过德国队的埃芬博格觉得他不成,这两人在拜仁是队友,埃芬博格对小劳德鲁普的伤情非常了解。决赛前夜小劳德鲁普很悲观,打电话给埃芬博格诉苦“我们甚至凑不齐11名首发”,理由是队里很多人过分疲劳,四名主力后卫有三名不能上场。
埃芬博格信等人信以为真,结果决赛被愚弄了……
舒梅切尔凭借那届杯赛,从此成为20世纪最后十年的世界头号门神。
小组赛第三场对法国队,此前闷平英格兰、一球小负东道主瑞典的丹麦必须击败帕潘和坎通纳领军的高卢鸡。结果亨里克-拉尔森和埃斯特鲁普纷纷进球,将19场不败的法国人推进了地狱。
同组的瑞典为了出线必须战胜英格兰,他们做到了,也成全了丹麦人,半决赛面对德国奋勇打入2球,以2:3憾负,把日耳曼人吓出一身冷汗。
丹麦和拥有三剑客、科曼的荷兰队狭路相逢。于是的高潮就此开始。亨里克-拉尔森竟然梅开二度,差点在常规时间就杀死荷兰人。
舒梅切尔一战成名,包括点球大战扑出了范-巴斯滕的射门,被称为“20世纪最后十年最伟大的一扑”。而丹麦出场五人弹无虚发,将荷兰人赶回了阿姆斯特丹。
半决赛和决赛,小劳德鲁普踢出了伤愈之后的最高水准,他依靠跑位牵扯荷兰、德国的防线,被尼尔森几度称为“国宝”。
决赛是两名小人物的大舞台:延森,他为国家队打入的唯一一个进球就是在决赛上,命硬,没办法。
维尔福特已经介绍过了,他现在在布隆德比担任青训主管。
“彼得,你觉得尤尔根(即克林斯曼)怎么样?”决赛之前,尼尔森在更衣室问道。
“我尽全力。”
没有硬汉彼得力抗克林斯曼、里德尔、哈斯勒,就没有最后的冠军。
当时最经典的段子是:
英国球迷:“上帝,英格兰队被彼得零封了……”
德国球迷:“这算什么?连德国队都被他零封了!”
感谢丹麦,感谢1992年,让很多人相信了奇迹。
哦哦哦,满满的回忆呀!
首先说一句,我不是足球球迷。我不太喜欢看足球,当年偶然看到的这场,是被同学硬拉住才看的。
1992年是我的毕业季,6月份基本上快要离校了,学校对我们这帮臭虫也懒得理会,只要别闹出什么大乱子,就爱咋咋地吧。
所以,教学楼二楼的电教室就被几个同学占领了。因为夜里的教学楼只有那里有电,也只有那里有台电视机,可以看球赛。
作为非足球迷,我是不知道当时正在踢的,我的注意力在毕业之后、报到之前的七八月份就要开幕的巴塞罗那奥运会上呢。到现在还不能忘记和同学趴在课桌上一起讨论,那届奥运会能拿几块金牌,每块金牌出自什么项目,哪个运动员,最后得出结论是大约16块左右吧,有板有眼的。
一天晚上,正窝在宿舍里百无聊赖的时候,有同学提议,出去溜达溜达,再看看校园的夜景,几天之后就看不到了,以后也只能在梦里看了。
我深表同意。
几个人一路逛到教学楼前,眼尖的同学发现二楼的电教室里有灯光,抬腿就往电教室去,想看看都要毕业了,还有哪个呆子还在用功呢。
进了电教室才发现没有人在用功,都围在电视前看电视呢。打听了一下,说是在等半夜时直播的决赛,德国对阵丹麦。
我没兴趣呀,转身想回宿舍会周公去。被一起来的同学硬拉住,说来都来了,疯狂一次呗。
同学是个不折不扣的足球迷,我怀疑他是不想一个人来,有预谋地把我引过来看球赛的。
那就疯一回吧,没什么大不了的,再不疯就老了,没机会疯了。所以,我也没表示太大的不愿意,就留了下来。
这我就不服了,我骨子里天生就有不轻易附和,不轻易随大流的基因,我暗暗期盼丹麦队能打这群呆子的脸。
比赛还得半夜才直播,我找张课桌躺下来闭目养神,不知不觉就睡着了。被同学叫醒时,比赛已经进行了一段时间。
比赛的进程我就不详细描述了,直到现在我也叫不出那些在足球迷口中脱口而出的球星的名字,也讲不出他们有多么神奇的经历,多么辉煌的 历史 ,更看不懂场上的阵型和战术。
但是,那场比赛我记住了一个名字——舒梅切尔,丹麦的门将。他在我眼里已经不是门将那么简单了,他应该是门神才对。
德国战车一次次轰隆隆地推进到丹麦球门前,一次次地无功而返。丹麦的门神舒梅切尔一次次地左扑右档,惊险至极地化解了德国人的攻势,让德国人屡屡功败垂成。
电视机着的叹息声也随着德国队得势不得分的场面,一次次响起,一次比一次大声。
直到丹麦队第一次攻破德国队的球门时,他们仍然坚信,德国队一定会取胜。我估计,这群人里只有我一个人是希望丹麦取胜的。
并不是我对丹麦有多大的好感,我根本就是无感!前面也说了,我就是那种不愿意随大流,不愿意附和别人的性格。这个和身边的人有点格格不入、显得不合群。
这个性格不好,以致让我在后来的工作和生活中吃了大亏。
但是这个性格也不是一无是处,在这个弱肉强食的 社会 上,它能让人保持良知,不做附庸和爪牙,下辈子再来到这个世上时没有前生的债。
扯远了,回到本话题上。
如果不是从开场就一直在看,那场面一定不会有人想到,竟然是丹麦队领先。
失了一球后的德国队,攻的更猛了,我仿佛听到丹麦人被德国人按在地上摩擦,但是却发出了不屈的呻吟声,整个球场在我眼里只剩下丹麦门将舒梅切尔左扑右挡的身影。
随着丹麦队第二粒进球的到来,支持德国队的那些同学开始摔桌子、砸板凳了。我表示不理解,但我心底里暗喜,因为我的想法要实现了。丹麦队2:0把德国队教训了,也把电视机前支持德国队的那帮呆子教训了。
直到今天,每次想到足球比赛,我脑子里仍然只有这一场有印象,舒梅切尔拼命扑救,力保球门不失,是丹麦捧杯的第一功臣,居功至伟。舒梅切尔这个名字,是我能知道并记住的为数不多的足球运动员之一。
这场比赛被当时的媒体喻为“安徒生童话”,比喻很贴切、传神。
丹麦队从这届赛事的临时替补,一路黑马到底,捧走了,让所有人都大跌眼镜。就像安徒生童话故事里的丑小鸭变成天鹅一样,被人们赞美、夸奖,觉得无比励志,让人备受鼓舞。
但是,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想过,鸭子真的能变成天鹅吗?它会基因突变,还是它有魔法?应该都不是吧! 真实的情况其实应该这样的:它本来就是一只天鹅崽,只不过流落到了鸭窝里。它没有沉沦,没有放弃,努力做好自己,于是时间就给了它最公正的结果。
丹麦队也一样,他们也不是就在那届上发生基因突变的, 他们具备夺冠所需要的技术、战术、球员、组织、环境等等一切要素,不急功近利,既不因一时的困难和挫折就自暴自弃,也不病急乱投医,整天换教练。而是从从容容地做着一切准备,静待花开,结果自然就水到渠成了。
这值得中国足球好好学习,14亿人的泱泱大国,足球运动搞不好主要原因还应该在自身。
丹麦捧走了,和我仅有的一丝丝可能算得上联系的是,他夺冠了,我青葱的学生时代一去不返了,变成了今天遥远的回忆。
如今,半生已过,前路未知。我仍然 在路上不急不徐地前进着,静待属于自己的那朵花或者那片花海的出现。花或者花海可能会有,也可能一直都没有,但不论有还是没有,都不妨碍我继续前进。
今天看到这个问答,心里着实激动了一下。就写下了上面这些胡言乱语,自己也不知所云。就当是借着这个问题,纪念一下自己的青春小鸟吧!
以上。2021.05.21
92年时候名额只有8个队。要比拿到世界杯名额更少。那届比赛瑞典是东道主,与法国 英格兰 南斯拉夫分在A组。后来由于南斯拉夫内战由预选赛第二名丹麦顶替。瑞典2胜一平积5分小组第一 丹麦一胜一平一负积3分小组第二出线(那时候胜一场为2分)半决赛对小组第一的卫冕冠军荷兰,拉尔森打进两球 ,2:2进入加时赛,最后点球决战中舒梅切尔扑出了范巴斯滕的点球,使丹麦队进入决赛。决赛中2:0胜了德国队拿到冠军,丹麦童话由此诞生!
花絮: 我本来装修厨房,但却被召回国家队,到瑞典去参赛。”丹麦主帅
内尔森
南斯拉夫
巴尔干
1992年的,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丹麦与荷兰那场半决赛。因为丹麦不是欧洲传统强队,充其量也就是欧洲二流球队,是顶替受禁的南斯拉夫获得参赛名额。在一般人眼中,丹麦能参加已经很不容易了,能晋级半决赛更是奇迹了。
所以,半决赛前,广大荷兰球迷纷纷低价收购丹麦球迷的门票,甚至提前开始庆祝本队晋级。本人在观看半决赛时也持有相同的看法。荷兰当时拥有AC米兰的“三剑客”耀眼球星,几乎势不可挡,面对名不见经传的丹麦,他们更是有足够的信心。
然而,事实证明,足球是圆的,足球的魅力就如人生,永远都不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AC米兰的“三剑客”超级射手范巴斯滕本届状态低迷,表现一般,开赛以来未进一球。半决赛中,荷兰队一直处于被动,在一比二落后的情况下,一直到临近终场结束前,才由里杰卡尔德扳平。
加时赛中,荷兰队全场紧逼、全力压制,多次制造进球机会,然后直到120分钟结束,仍为二比二。
双方进入了点球大战,只能把希望交给命运了。逢点球不胜一直是荷兰队的魔咒,大概就是从这一届开始的。
点球大战中两个重要看点:一个是苏梅切尔扑出了头号射手范巴斯滕的点球;一个丹麦队最后出场的选手罚进点球,最后7:6胜出,宣告“安徒生童话”的开始。
此后,丹麦一路黑到底,夺得冠军,将“安徒生童话”完美呈现给世界。
是的!那一届,本来没有丹麦队什么事,但是,世事难料,丹麦队在开赛前竟然获得替补参赛的机会,仓促上阵,谁也没看好它,它竟然最后夺冠,仿佛丹麦文学大师安徒生再世,抒写了一部现实版的丑小鸭变白天鹅的童话故事!
我记得当时丹麦队在预选赛中是与南斯拉夫队同组,结果南斯拉夫晋级决赛圈,而丹麦队没有进入决赛圈,球队也就解散,主教练也辞职走人,队员放休息,很多队员都想在电视机前欣赏上它国足球同行的风。
然而,谁也没有想到,开赛前,南斯拉夫队被取消了参赛资格,国际足联和欧足联决定改由丹麦顶替南斯拉夫参赛。而此时的丹麦队都已经解散,主教练辞职走人,队员早就放了,根本就没有准备参加。
为了凑足参赛球队数,丹麦足协让赋闲在家的本土教练穆勒.尼尔森临时拉起一只国家队,而因为与该教练有矛盾,当时丹麦的头号球星大劳德鲁普没有入选国家队。这样一只丹麦队,可以说谁也没把它放在眼里,包括丹麦足协也没对国家队抱多少希望,毕竟,本身就连决赛圈都没有入围,如今毫无准备地来参加决赛凑数,谁也不会对这样的球队抱什么希望。丹麦队与英格兰、瑞典、法国一个小组,这三个对手更是事先将丹麦队作为取分对象。
丹麦队小组赛首战对阵英格兰队,丹麦队摆正位置,拼命防守,硬是没有让英格兰队进球,互交白卷,拿到一分。第二场对阵瑞典队,瑞典队是东道主,最终丹麦队0:1输球,没有大输给东道主,人们都觉得丹麦队算是保住了面子。第三场,面对夺冠热门法国队,丹麦队如果输或平局都将回家,只有战胜法国队才能小组出线,当时几乎没有人认为丹麦队能战胜法国队。然而,丹麦队最终却以2:1战胜了法国队出线。
之后,丹麦队又神奇打入半决赛。半决赛的对手,是荷兰队,当时的荷兰队,由大名鼎鼎的“三剑客”领衔,正值鼎盛时期,是那届的头号夺冠热门。然而,丹麦队硬是将比赛拖入点球大战,在点球大队中,丹麦队全部罚进,而荷兰队“三剑客”之一、大名鼎鼎的范马斯腾将点球罚失,丹麦淘汰了荷兰挺进决赛。
丹麦决赛的对手是德国队。有意思的是,决赛前,人们都不敢再小看丹麦队,觉得丹麦队有一股神秘的力量在帮它,这个队太神秘啦,决赛它可能还要创造奇迹。果然,丹麦队在决定里如有神助,特别是丹麦队门将施梅切尔,一战封神,将大名鼎鼎的克林斯曼的一个必进射门神奇般扑出,丹麦队最终以2:0战胜德国,夺得。
由于丹麦队夺冠太过神奇,加之童话大师安徒生是丹麦人,所以,人们都公认丹麦队在这届上上演了足坛“安徒生童话”!
足球这个东西是有很大的偶然性可是不可能每场都是偶然吧……丹麦的实力还是有的……当年的老舒算世界第一了吧……有老舒一个人后防线就没那么大的压力!前场更敢放开了踢,丹麦的童话是有运气成分,但是实力也展现了出来
的 历史 上,1992年的丹麦童话和2004年的希腊神话都是奇迹式的夺冠剧本,不过相比之下,丹麦童话还更神奇一些。因为当时的丹麦队预选赛遭淘汰,本来没有资格参加当年决赛阶段的比赛,但南斯拉夫因为战争遭制裁,被禁止参赛 ,丹麦的顶替入围。
没想到这一顶替直接顶替出了一个现代足坛的“灰姑娘”,一个活生生的安徒生童话就在1992年的夏天上演了。
“我本来装修厨房,但却被召回国家队,到瑞典去参赛”丹麦主帅内尔森在后来回忆说。丹麦队确实也非弱旅,队中虽然有舒梅切尔和劳德鲁普这样的一流球星,但是中场指挥官米歇尔-劳德鲁普决定不随队参赛。
在小组赛,“灰姑娘们”并没有显露出多少神奇,首战与英格兰互交白卷,次战0-1输给了东道主瑞典,只是小组赛最后一场2-1击败法国队小组出线,令人感到有些意外。要知道,当时的法国队明星云集,普拉蒂尼统帅着帕潘、坎通纳、吉诺拉等巨星。
就这样,凭借小组一胜一平一负的战绩,丹麦紧随东道主瑞典闯进了半决赛。
半决赛对阵荷兰,丹麦人面对的是拥有三剑客以及超级新星博格坎伯的无冕之王。博格坎普和里杰卡尔德各为荷兰队打入一球,丹麦队则由拉尔森打进两球。双方进入加时,但加时赛双方都没有进球,被迫进入点球大战。
这时候就出现了童话故事的第一个小高潮,王牌对王牌,舒梅切尔扑出了范巴斯滕的点球,将丹麦带进了决赛。
在哥德堡,丹麦队的决赛对手是老牌劲旅西德队,德国人是在半决赛3-2淘汰了东道主瑞典队。
童话故事在第18分钟就定下了基调,决赛第18分钟,延森为丹麦首开纪录,此后维尔福特打进第二球,最终完成了丹麦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