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为什么欧洲球队打不过美国队?
2.每次我们的篮球队伍和美国队打时,都以很大的差距输了比赛,那么美国队到底强在哪里呢!!~~、、
3.女篮世界杯:中国女篮63-77不敌美国,为何会有这样的“落差”?
为什么欧洲球队打不过美国队?
一件事隔着大西洋就能色彩暗换。就拿篮球来说:美国人当作乐舞,欧洲人当作棋。美国人在篮球里看到美感、速度与一对一,欧洲人则看到了纪律、战术与算计。欧洲篮球没有美国那些为而特设的繁文缛节——防守三秒、三分线长度的调整、进攻合理区。他们也从来不像美国般,用一些规则来束住巨人的双手,借以平衡这项运动。欧洲篮球是军人的游戏,没有剧院老板似的商人来购剧情与英雄。
90年代的FIBA与NBA,四点决定性的不同:更短的三分线,没有防守三秒的限制,允许联防,每次进攻限时30秒。毫厘之差,千里之别。
因为三分线更短,防守区域也就小了。对进攻方来说,防守更密。
没有防守三秒的限制,导致FIBA的巨人们可以长驻篮下。90年代初FIBA内线一高兴就摆一群两米开外的前场,集体在禁区列阵,不必如NBA似的,巨人们时不时为了躲防守三秒而出禁区,专为给突破大师们让路秀扣篮。
允许联防,于是FIBA的防守套路比NBA复杂多了。2001年以前的NBA,比如今是一加一减:防守尺度更大,动作更凶恶,但因为限制联防,所以不像现在阅读防守这么费力。说穿了,就是身体上更轻松,脑子上更费力了。FIBA允许联防,客观上是缩小了单防能力的差距,扩大了协防、默契、站位意识等等的影响力。
每次进攻限时30秒,则允许FIBA推演更复杂的进攻。更多的掩护、更多的无球跑动、更多的后续变化。
如是,规则的不同,使FIBA与NBA产生了巨大的反差。在FIBA规则下,内线们的单对单攻防能力被缩小了;对防守的阅读和判断要求更高;进攻内线更困难;有更长更复杂的进攻时间。FIBA更倾向于深谋远虑的精确计算,更准确的投篮,更快速的传递球,而不只是比谁单打内线强、谁单防好。
尤其要附加的一点是:
自从2005年NBA对手部动作严吹以来,外线突破遂成主流。在FIBA不可一世的内线,到了NBA就束手:防守时动辄挨吹犯规大王,进攻时地位远不如突破型外线只好去当肉墙。
比如,在FIBA,迪瓦茨的单防不够敏捷、姚明的活动范围不大这些弱点,是能够被无防守三秒和联防所掩盖的。因此在NBA都知道用挡拆对付姚明,而在FIBA规则下姚明屹立禁区基本一柱擎天。同样,2009-10季NBA常规赛,易建联单防对方内线时,站位、细节,都有不妥帖处,而且频繁移动,很容易后场篮板篮板失位。于是犯规频繁,防守效果也不佳。但到了9月世锦赛,中国一摆联防,易建联坐镇内线,送盖帽、抓篮板、协防保护,俨然是内线一霸:这就是FIBA规则对大个子们的防守补益了。
与此同时,由于FIBA对内线的保护更好,内线单打手地位下降,投篮精准的内线便受益良多。德克在FIBA几乎无解不提。克雷扎在掘金不过一介快下偷跑+三分手,2010年世锦赛代表立陶宛出赛时却所向无敌,几乎无人能防。易建联打遍世锦赛,就是一手练到精纯的中投。须知在NBA,中投已是失传的艺术了。也就是在FIBA依然管用。
身体、规则之外,最后的一点影响因素:评价球员的方式。
NBA数据齐全,因此大家习惯性觉得,内线是否打出来,和数据有关。比如吧,还是萨博尼斯的例子:19-98季他场均16分10篮板3助攻,同一季,二年级的安托万·沃克场均22.4分10.2篮板3.3助攻。这数据横看竖看,都是沃克比萨博尼斯出色。
但表现则并非如此。
评价一个内线的表现非常困难。伟大的巨人对比赛的影响力远不只数据一途。掩护、传球、对对方内线的威慑力、对防守的牵制力、卡位、干扰对方投篮、挡拆时施压、篮下单防,这一切统统是数据无法体现的。就像你单看鲨鱼1999-2000季场均29.7分,会觉得“哎,还不如1993-94季大卫·罗宾逊场均29.8分哪!”这就是典型的数据谎言。对比赛的影响,只能通过比赛来阅读。
萨博尼斯在NBA有许多华丽的时刻:运用背身步伐掩入篮下完成勾手;活动到弧顶做掩护然后投出三分球;虚晃动作后用垫步试探随即切入篮下超手扣篮完成进攻。但这一切都不足以形容他的强大。他最可怕的时分,是他在45度腰位拿到球,用单手将球像玩一只苹果一样挥扬。这个时刻,你不能眨眼。因为在下一个瞬间,球就可能悄无声息的传到了某个奇怪的角落。这是他、迪瓦茨、加索尔们最被数据忽略的部分:他们那些没有直接转化为助攻的策应。
用比尔·拉塞尔的话说,作为内线,好的传球不是形成助攻的传球,而是“使局势变化的传球”。这是外籍内线们极擅长的事,
但是在NBA这个数据见真章的环境下,马克·加索尔的掩护、安德鲁·博古特的策应、保罗·加索尔的各种魔术师传球、姚明逼迫对手绕前的同时对对方整个内线防守的牵制、迪瓦茨老奸巨滑的指挥,都无法在数据上完美体现。因此,只有球队在谈合同价格时才能真正评估他们的价值,而外界则很容易被数据左右,觉得“他们的数据不如在FIBA那么好看”。
每次我们的篮球队伍和美国队打时,都以很大的差距输了比赛,那么美国队到底强在哪里呢!!~~、、
美国队打得并没有好好,命中率很低,科比这些基本没有用上,但是,中国队还是输了.这个从第2节开始就注定了,体力不如人,技术不过关,没有他们那种断球的意识,没有强硬的内线能力,别人打快攻,速度没发跟上! 1.体力下降(锻炼不佳,体质不好) 2.心理素质不行(分一上来就慌了,乱打一通) 3.失误太多(面对侵略性很强的美国队,失误连连) 就是这些!~、、、
女篮世界杯:中国女篮63-77不敌美国,为何会有这样的“落差”?
我个人认为之所以有这样的?落差?,是因为我们女篮从身体到战术方面,都不如美国女篮厉害,这是很正常的,没必要说什么。
怎么说呢,打篮球,不管是男的还是女的,还真的没有国家可以比得过美国,美国仅次于橄榄球的运动项目,也就是篮球了,也就是NBA。不说其它的吧,你就问一下你身边的人,有多少人知道NBA,CBA就是仿照NBA建立的,但是吸金能力远不如NBA,很多NBA的球员即使在NBA坐冷板凳也不会来CBA,因为CBA的平均实力太差,但很多CBA球员的梦想之地就是NBA了,能去NBA打篮球就是荣誉。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女篮打不过美国女篮是很正常的,因为美国在篮球方面的发展,真的是比我们强很多,不管是战术还是身体,毕竟美国黑人多。
有一说一,这个?落差?已经算是好的了,差距没有被来开很大。很多懂篮球的人,都不期待着中国女篮战胜美国女篮,只期盼双方的比数差小一点,因为大家都知道,美国本身就是篮球的发源地,而且美国的篮球文化很强,很多人从小就开始打篮球,再加上美国的黑人多,黑人的优点就是身体运动能力强,所以我们女篮想打败美国女篮并不容易,比数能拿到63-77已经算是虽败犹荣,所以不要觉得有什么奇怪的。如果你觉得很失败,那么只能证明你是真的不懂篮球,也不看篮球,只是看到这个新闻就觉得不爽。业内人士都对此没说什么,你一个外人说什么。
总的来说,这种?落差?之所以存在,是因为我们的篮球文化不如美国的强盛,并且我们本身的体力就没办法和美国黑人相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