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年中国八一队和美国国家队的篮球比赛
2.70年代两次击败美国明星队,男篮穆铁柱为何没能去NBA?
3.70年代两次击败美国明星队,男篮穆铁柱为什么不去NBA?
19年中国八一队和美国国家队的篮球比赛
19年4月7日至16日,由全美大学生篮球明星组成的美国国家男子篮球队来华访问。自视天下无敌的美国队派出了由全美大学明星组建的国家队(平均身高达到了当时让中国球员赞叹的2.01米)出访中国。要在这个有着世界上最多人口的国度里彰显一下美国篮球的强大无敌。要知道,当时NBA球员从不参加国际篮联组织的比赛,代表美国参赛的球队,即便是获得16年蒙特利尔奥运会男篮冠军的美国队,也都是由大学生球员组成。赛前,许多观看了美国队训练的人都说:“八一队至少要输30分。” 可是比赛结果却出人意料。 面对平均身高2.01米、9名队员在两米以上的美国队,时任八一体工大队大队长的鲁挺在准备会上问八一男篮全体同志:“有没有战胜他们的信心?”没有人接茬。鲁大队长等不及了,便指着队长吴忻水:“小吴,你说。”吴忻水望着全队投向自己的目光,斩钉截铁地表示:“拼了,拼了!” “我也拼了!”身高2.28米,被誉为“中国巨人”的穆铁柱跟着说。 “还有我。”“还有我,我和他们一样。”匡鲁彬、郭永林等也不甘落后地接上。 4月9日晚,八一队和美国队交上了手。一开场,八一男篮就打得很顺利。全队在吴忻水的组织下,穆铁柱在内线强攻,邢伟宁、李玉林交替上场,在二中锋位置上策应,神投手郭永林、匡鲁彬在外线开花,八一队开局不错,一路领先。美国队发现八一队的关键都在吴忻水这个小个子身上,便派专人对吴忻水进行压迫式的防守,对他进行重点“关照”。当时已经35岁、且浑身是伤的吴忻水,在场上十分活跃,他拼命摆脱防守,左突右冲。但毕竟年龄不饶人,耗费了大量体力的吴昕水,下半时比赛刚开始不久就在一次抢断中扭伤了脚。吴昕水已经记不起自己到底是第十几次在比赛中扭伤脚了,更记不起自己到底是几十几次在比赛中受伤了。他的头、鼻子、眼睛、腰、腿、膝盖、脚,直到小手指等身体的各个部位都负过伤,右锁骨还曾经在比赛进行中被摔成粉碎性骨折。 受伤以后,吴忻水给自己加油,“只要还能坚持,就绝不离开球场。” 他下场打了一针麻药,告诉教练:“我还能打。”就一瘸一拐地再度上场。没过多大一会儿,麻药渐渐失去了作用,他强忍着伤痛,经受着超出自己体能可以承受的负荷,一直坚持到终场的锣声敲响。这场球,八一男篮以104比96战胜对手,其中吴忻水、穆铁柱各得25分,郭永林得了23分,匡鲁彬得了14分,邢伟宁得了11分。美国队当然不服气,提出再打一场?中国人给了客人这个要回面子的机会。 六天后,八一男篮与美国队再度对垒,教练组分析,由于上一场球吴忻水的上乘表现,美国队必然要对吴忻水实施重点盯防,如果吴忻水不能上场,这场球不好打。根据教练的意图,受伤的吴忻水被再度首发出场,以吸引对手的注意力。果然不出所料,美国队把吴忻水作为防守的重点,正好落入八一队教练设下的用吴忻水吸引、钳制对手防守力量的圈套,为八一男篮的内线进攻创造了条件。只是苦了吴忻水,他拖着肿大的伤脚一直坚持到比赛结束,又一次圆满地完成了任务。这场球虽然他自己一分未得,但八一队却以72比69再次战胜美国队。八一男篮两胜美国大学生明星组成的国家队,成为中国篮坛的一段佳话。 让全场18000名观众大饱眼福。同时,也为中国篮球争足了面子。这场比赛受到了当时各界的极大重视,当时惟一的体育专业报纸《体育报》(现《中国体育报》)更是将八一队战胜美国国家队的新闻放在了头版头条,以极大的篇幅报道这条消息。 只有战胜对手才能赢的对方的尊敬! 在那支以大学生为班底的美国国家队接连输给八一队两场比赛的四个月后,美国人回来“寻仇”了。他们竟然派出了77-78赛季的NBA总冠军,以联盟MVP昂塞尔德领衔的华盛顿队访问中国,指明要与八一队再进行一场比赛。这场比赛八一队输了,85:96,输了11分。上半场结束时,八一队还领先1分,但下半场20分钟以后,明显体力跟不上了,漏洞百出,最后输了。
70年代两次击败美国明星队,男篮穆铁柱为何没能去NBA?
众所周知,中国篮球自古以来就盛产内线球员,像巴特尔、王治郅、姚明、易建联、周琦这些被NBA选中的球员无一例外都是内线。但除了这些已经登陆NBA证明自我价值的球员,中国仍有许多出色的内线球员,只是碍于种种原因没能前往NBA打球,像70年代统治亚洲篮坛的中锋穆铁柱,就是其中之一。
作为中国篮球最早统治亚洲的核心领袖,穆铁柱曾带领中国男篮三连庄赢得亚锦赛冠军,甚至还在职业联赛中单场砍下80分震惊整个中国篮坛,可以说在当时穆铁柱就是中国最好的中锋。不过即便强如穆铁柱,他也没有得到NBA球探的青睐,没能在世界最高水平篮球联赛效率。
至于穆铁柱为何无法打进NBA,原因其实很简单。首先穆铁柱虽然拥有2米20(坊间传言2米28)的身高和320斤的体重,静态天赋肉眼可见,但穆铁柱所处的篮球时代不比今日,早年间穆铁柱对篮球一无所知,在他20多岁前从未想过有朝一日会成为一名职业运动员,甚至还因身高饱受他人异样的眼光,直到后期遇到职业生涯的领路人余邦基,穆铁柱才正式走上篮球这条路。
考虑到在此之前穆铁柱对篮球一窍不通,所以余邦基用了很长一段时间才帮穆铁柱打下了还算扎实的篮球基本功,并且慢慢引荐他进入职业联赛,后在八一男篮打出令人叹为观止的表现后被国家队吸收。值得一提的是,在当时的比赛中,穆铁柱的身高起到了绝对性因素,放眼整个亚洲范围很少有中锋能与他抗衡,巨大的身高差距也让穆铁柱在内线如鱼得水,而穆铁柱最震惊全球的,一定要属19年,两次率八一队击败美国大学生全明星队,要知道当时的美国队虽然是大学生明星队,但实力仍然处于世界一流水平
但就像我前面所讲的,余邦基当初只是看中了穆铁柱的身高,后期经过一番调教就送去打职业联赛,所以穆铁柱的基本功非常粗糙,主要得分手段也是依靠身体在篮下强打,一旦比赛进入对攻或是需要快速的攻防转换,穆铁柱脚步笨重,速度缓慢的劣势就会暴露出来。
说的直白一点,穆铁柱虽然高,但除了高在开始就是“一无是处”了,这里我们可以参考NBA名宿波尔,他2米31的身高虽然在NBA拿到了两次盖帽王,但也仅此而已了,身高成就了他们,但同时也限制了他们,毕竟很少有球员能成为姚明,在拥有绝对身高的情况下还能开发出投篮和脚步。
70年代两次击败美国明星队,男篮穆铁柱为什么不去NBA?
中国篮球有制造高大内线的传统,穆是一个先驱。1949年,穆加入济南军区男篮,12年,次年调入八一男篮。2.28米的身高让他在篮球场上鹤立鸡群,巨大的身体优势让穆铁柱在篮下就有爆炸的威胁。虽然穆铁柱的身体条件无可挑剔,但是穆铁柱最大的伤病就是开始学篮球太晚了。直到19岁,他才被县体委选中。
穆铁柱19岁开始练习足球,他的骨骼发育良好。然而,仅仅经过一年半的训练,他就成为了八一队的肩膀。穆大叔,奥拉朱旺,恩比德都得靠边站!17年,穆入选国家男篮,并很快确立了主力中锋的位置。18年,他随队征战亚运会,中国队获得了第一个亚运会冠军。此后,穆连续代表中国队参加男篮亚锦赛和世锦赛,并在19年至1983年的亚锦赛中获得三连冠。
连续多年的国家队第一中锋的位置也说明了穆在中国队发挥的巨大作用。说到战绩,穆铁柱在八一队十几年了,可以说是全国无敌。曾经单场80分,创下中国/klock ?-3/历史单场最高纪录。职业生涯获得亚运会冠军,连续三次获得亚锦赛冠军。最棒的是,19年,打着美国国家队的旗号,美国大学生队来中国打友谊赛,两次被穆率领的八一队击败,在篮球界引起轰动。
相比现在,NCAA有全明星阵容和我们CBA冠军广东队抗衡,估计还得打广东队才能怀疑人生!最能体现穆与NBA中锋实力对比的是19年美国大学生联队访华对阵八一男篮。利用护框能力和篮下统治力,其他球员打出了?精神小、速度快?的特点,两次击败美队。同年8月,刚刚获得NBA总冠军的华盛顿队(奇才前身)再次发起挑战。在安塞尔(NBA职业生涯场均10.8分14.0篮板3.9助攻)的较量中,穆铁柱不被压制,一败涂地,最终险胜当年的冠军球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