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匹克的12位NBA代言人分别是谁?
2.中国篮球运动员薪水排名前五的都有谁?
3.怎样得到国家篮球二级运动员证?
匹克的12位NBA代言人分别是谁?
1、托尼·帕克:2001年NBA选秀中在以首轮第28顺位被圣安东尼奥马刺队选中,之后一直效力于圣安东尼奥马刺队。2018年7月7日加盟夏洛特黄蜂队,效力于NBA夏洛特黄蜂队
2、德怀特·霍华德:美国职业篮球运动员,司职中锋,绰号“魔兽”,曾被誉为NBA现役第一中锋,效力于NBA华盛顿奇才队。
3、乔治·希尔:美国职业篮球运动员,司职控球后卫/得分后卫,效力于NBA克利夫兰骑士队。于2008年通过选秀进入NBA,先后效力于马刺、步行者、爵士、国王和骑士等球队。
4、路易斯·威廉姆斯:美国职业篮球运动员,司职控球后卫,效力于NBA洛杉矶快船队。于2005年通过选秀进入NBA,先后效力于76人、老鹰、猛龙、湖人、火箭以及快船等球队。
5、马修·德拉维多瓦:2016年7月2日,马修·德拉维多瓦以4年3800万美元加盟密尔沃基雄鹿队。
6、米洛斯·特奥多西奇:司职控球得分后卫,绰号“欧洲魔术师”,效力于NBA洛杉矶快船队。
7、肖恩·巴蒂尔:18年9月9日出生于美国密歇根州伯明翰,前美国职业篮球运动员,司职小前锋,绰号“蝙蝠侠”。
8、贾维尔·麦基:美国职业篮球运动员,司职中锋,效力于NBA洛杉矶湖人队。
9、凯文·乐福:美国职业篮球运动员,司职大前锋、中锋,效力于NBA克利夫兰骑士队。
10、萨沙·武贾西奇:美国职业篮球运动员,司职得分后卫,效力于纽约尼克斯队。
11、凯尔·洛瑞:美国职业篮球运动员,司职控球后卫,效力于NBA多伦多猛龙队。
12、帕特里克·帕特森:美国职业篮球运动员,司职大前锋,效力于NBA俄克拉荷马城雷霆队。
扩展资料
一、匹克品牌诠释
匹克三角形图形标志代表着山峰,传递着不断进取的坚定信念,象征着匹克不断攀越高峰的自我挑战和创造未来。以“更快、更高、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塑造出体育运动品牌崇高的形象。
二、匹克品牌内涵
“PEAK匹克”,其精神内蕴,即挑战巅峰、执著追求中彰显自我,彰显魄力、能力与毅力。在运动领域里面,匹克是运动的图腾,是精神的信仰,是深厚的意识形态积淀;同时也是英雄荣誉的见证,胜利的标志。匹克热衷于挑战极限,以"更快、更高、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创造无限可能!
三、匹克品牌定位
匹克品牌主体消费群定位在18-30岁的篮球运动员和篮球运动爱好者,辐射范围为14-35岁的运动爱好者。产品定位是以专业、舒适、耐磨的专业篮球装备为主导,引导休闲时尚鞋服潮流。
倡导不断战胜自我、挑战极限的进取精神,崇尚执著为理想和目标奋斗,勇夺第一的人生境界。品牌目标定位是专业篮球装备第一品牌,在行业内扮演篮球运动装备专家的角色。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匹克
百度百科-托尼·帕克
百度百科-德怀特·霍华德
中国篮球运动员薪水排名前五的都有谁?
京晨报消息,新赛季CBA联赛将于下月重燃战火,刚刚过去的这个夏天对于中国篮坛而言堪称异常热闹,合同纠纷、互挖墙脚等风波此起彼伏。其中,巴特尔以天价年薪加盟新疆广汇一事备受关注,虽然当事双方均否认450万年薪这一说法,新疆队甚至还出具他们给大巴办理注册时的月薪6万元人民币的资料,但此事还是引起了人们对于CBA球员收入的兴趣。
现状·450万元身价 巴特尔堪称大佬
由于CBA球队分布在全国各地,各城市的经济状况有所不同,因此球员们的收入也不尽相同。不过,总体上说,目前CBA主力球员的年薪可以达到人民币三四十万元。当然,这是指打球所得,不包括广告代言费、转会费等额外收入。
目前,CBA球员中收入最高的(不含广告费)要数巴特尔,两年前他在北京首钢队时,年薪就接近300万元,如今转投新疆的他身价已接近450万元,在国内篮坛绝对属于大佬级的价码,即使是易建联这样的人气新贵也难以企及。据悉,易建联在广东宏远队时年薪大概在120万元左右,算上广告费也不到300万元。目前,多数俱乐部的主力球员平均年薪在三四十万元左右,国家队球员的年收入平均为40多万元。
就俱乐部而言,广东宏远、福建浔兴、浙江广厦都属于出手阔绰一族,这些球队的主力球员的年薪要高于CBA的平均水平,比如广东宏远的“双子星”杜锋和朱芳雨,他俩的年薪都接近百万元。相比之下,吉林队这些老牌劲旅的手头要紧一些。总体而言, 北方球队的球员收入要低于南方。
据了解,目前CBA球员收入支付形式不一,主要分为年薪制和月薪制。球员打球的收入主要包括月工资、训练费、联赛出场费、赢球奖、连胜奖、名次奖等。同时,CBA球员还有额外收入,例如接拍广告,参加商业比赛以及球员转会等。如果入选了国家队,每月还有至少2000元的国家队训练费。
历史·职业化12年 球员收入稳步上升
CBA联赛自1995年职业化以来,如今已走过12个年头。其间,经历了一系列改革,伴随这些改革,CBA球员们的收入也发生了变化,总体上是稳健上升。
据了解,CBA职业化之初,当时握有球员顶薪的是奥神队的马健,号称“中国篮坛第一狂人”的他年收入达到80万元左右(1999年便跻身百万身价之列)。同时期,八一队的刘玉栋也可以拿到50万元左右,吉林队的孙军大致也是50万元,首钢队的巴特尔则是60多万元。当时,国手中间不少人都能拿到30万元以上的年薪。当然,也有低于这个数字的,比如胡卫东、郑武、李晓勇等人,他们的年收入都徘徊在20万元左右。
1999年前后,CBA球员的薪水再度上涨,以出手阔绰的广东宏远为例,他们主力球员的年薪已经超过30万元,而不算有钱的山东队的主力队员年收入也达到了6位数。到了2005-2006赛季,名次靠前的几支球队的当家球星年薪一般都能达到60至80万元左右;一般的主力球员也能挣到20至30万元;替补及年轻队员的月薪则为2000至5000元不等。
这一时期,CBA球员最高年薪仍是巴特尔,易建联等偶像派球星年薪虽未过百万,但加上广告代言等收入后,每年也有近200万元的进账。
总体而言,CBA职业化改革以来,广东宏远一直都是球员们梦寐以求的东家,他们和新疆这两大豪门,每年俱乐部的投入都在1000万元左右。一般俱乐部则为700万至800万元。俱乐部投入大,花在球员身上的钱自然会多一些,尤其是当家球星的身价。据悉,不少俱乐部的当家球星其年薪都能占到球队总薪金的一半左右,例如胡卫东、孙军等人在当打之年便是如此。
尴尬·月薪1500元 “板凳”回流低级联赛
尽管CBA球员的薪水已经随着职业化改革的发展有所提升,不过论提升速度以及提升幅度,篮球远远不及提早一年进行职业化的足球。就球员收入而言,CBA球员的年薪可能有点拿不出台面。
自从足球职业联赛开始后的第二个赛季,“很多穷光蛋成了百万富翁”,这是中国足坛老人金志扬的话。可是,直到今天为止,CBA球员中年薪能达到100万的也不过就数得上来的那几个人。事实上,在多数CBA俱乐部中,主力球员能拿到30来万的年薪已经不错。在那些以年轻球员为主的球队中,最高年薪能达到10万的寥寥无几,不少人都是一个月才拿4000元左右,甚至还有少数球员只得到1500元的月薪。
此外,一些球队中打不上球的小球员的收入就更可怜,这使得不少有潜力的年轻球员放弃CBA,转投低级别联赛。据记者了解,由于教练员的战术安排,一名原本很有潜力的球员在一支CBA北方球队中上场机会很少,月薪2000元,为了谋求发展,此人随后转投低级别的联赛,月薪直接涨到8000元。
上述情况并非个例,CBA联赛改革12年来,出现如此的“回流”确实很尴尬。如何解决,恐怕更为尴尬——要杜绝上述现象就要加薪,指望本就不盈利或者盈利很少的俱乐部再拿钱给年轻人涨工资似乎不太现实,难不成要篮管中心掏腰包?如果听之任之,岂不是给中国篮球的倒退埋下祸根?所以说,这是个两难抉择。
怎样得到国家篮球二级运动员证?
国家二级运动员是在比赛中获得一定成绩就可申报。
篮球二级运动员技术等级标准
凡是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申请授予二级运动员称号。
(一)参加全国甲A联赛或全国运动会决赛的各队运动员;
(二)参加全国甲B联赛的各队运动员;
(三)参加全国青年联赛的各队运动员(从事二年以上专项训练、申请人数为:第一至四名的各队运动员,第五至八名不超过全队的70%,第九至十二名不超过全队的50%,第十三至十六名不超过全队的30%);
(四)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锦标赛中获得第一至四名的各队运动员(从事二年以上专项训练。申请人数不超过全队的50%);
(五)在全国各系统举办的全国锦标赛中获得前二名的各队运动员(从事二年以上专项训练。申请人数不超过全队的50%)。
扩展资料:
一、武术二级运动员技术等级标准
武术二级运动员(二级武士)
凡是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申请授予二级运动员称号。
(一)在省一级(含省一级)以上级别的套路比赛中,获得单项前十二名者;
(二)在地、市级(含地、市级)以上的套路比赛中,获得单项前六名者;
(三)在省一级(含省一级)以上级别的散打比赛中,获各级别前六名者;
(四)在地、市级(含地、市级)以上的散打比赛,获各级别前三名者。
二、乒乓球二级运动员技术等级标准
凡是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申请授予二级运动员称号。
(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举办的成年、青年比赛中获得团体前六名,获得各单项比赛前八名的运动员;
(二)在(地)市或相当于省辖市的比赛,以及在各省、市、自治区系统正式比赛中,获得团体赛前三名的运动员(申请的运动员必须在比赛中出场次数达到50%,或出场次数达到三分之一,其中获胜场次达到 50%,或在关键场次出场比赛为该队获胜作出贡献的),获得各单项比赛前六名的运动员;
(三)在各省、市、自治区举办的少年比赛中,获得单打前八的运动员。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国家二级运动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