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亚运会金牌榜历届
2.第11到17届亚运会上中国和韩国获得金牌的数量
3.亚运会金牌排行榜历届名单公布
亚运会金牌榜历届
亚运会金牌榜历届如下:
第一届:1951印度新德里,日本24块金牌。
第二届:1954菲律宾马尼拉,日本38块金牌。
第三届:1958日本东京,日本67块金牌。
第四届:1962印尼雅加达,日本73块金牌。
第五届:1966泰国曼谷,日本78块金牌。
第六届:10泰国曼谷(未举办)。
第七届:14伊朗德黑兰,中国和日本争夺金牌榜第一。
第八届:18泰国曼谷,中国获得15块金牌。
第九届:1982印度新德里中国获得30块金牌。
第十届:1986韩国汉,年中国获得51块金牌。
第十一届:1990中国北京,中国获得183块金牌。
第十二届:1994日本广岛,中国获得125块金牌。
第十三届:1998泰国曼谷,中国获得125块金牌。
第十四届:2002韩国釜山,中国获得109块金牌。
第十五届:2006卡塔尔多哈,中国获得165块金牌。
第十六届:2010中国广州,中国获得199块金牌。
第十七届:2014韩国仁川,中国获得151块金牌。
亚运会的意义
1、促进体育发展。
亚运会是展示亚洲体育水平和实力的重要舞台,可以激发各国和地区对体育事业的重视和投入,提高体育教育和训练水平,培养更多优秀的运动员和教练员。
2、增进友谊交流。
亚运会是促进亚洲各国和地区之间文化交流和友好合作的重要平台,可以增进相互了解和尊重,消除偏见和隔阂,建立信任和友谊。
3、展示国家形象。
亚运会是展示主办国和参赛国在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发展成就和特色的重要窗口,可以提升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力,增强国家自信心和自豪感。
4、传播奥林匹克精神。
亚运会是传播奥林匹克精神(即“更快、更高、更强”)的重要载体,可以鼓励人们积极参与体育活动,追求卓越表现,展现公平竞争、友好合作、尊重规则、追求和平的良好风貌。
第11到17届亚运会上中国和韩国获得金牌的数量
在第十一到第十七届亚运会上中韩获得金牌的数量对比:
11届:中国183枚 VS 韩国54枚
12届:中国125枚 VS 韩国63枚
13届:中国129枚 VS 韩国65枚
14届:中国150枚 VS 韩国96枚
15届:中国165枚 VS 韩国58枚
16届:中国199枚 VS 韩国76枚
17届:中国151枚 VS 韩国79枚
扩展资料
亚运会是亚洲运动会的简称,是亚洲规模最大的综合性运动会。
由亚洲奥林匹克理事会的成员国轮流主办,每四年举办一届,与奥林匹克运动会相间举行,分为亚洲夏季运动会(亚运会)、亚洲冬季运动会(亚冬会)、亚洲青年运动会(亚青会)、亚洲残疾人运动会(亚残会)。
自1951年开始第1届,截至2018年共举办了18届,每四年一届。参赛国主要分布在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中亚,包括中国,日本,韩国,泰国,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印度,巴基斯坦等国。
亚运会金牌排行榜历届名单公布
亚运会金牌排行榜历届名单公布如下:
1、第一届:日本(24枚)、印度(15枚)、伊朗(8枚)。
2、第二届:日本(24枚)、印度(15枚)、新加坡(8枚)。
3、第三届:日本(67枚)、菲律宾(9枚)、韩国(8枚)。
4、第四届:日本(71枚)、印度(10枚)、印尼(9枚)。
5、第五届:日本(77枚)、韩国(12枚)、泰国(12枚)。
6、第六届:日本(74枚)、韩国(18枚)、泰国(9枚)。
7、第七届:日本(72枚)、中国(32枚)、伊朗(26枚)。
8、第八届:日本(70枚)、中国(51枚)、韩国(18枚)。
9、第九届:中国(61枚)、日本(57枚)、韩国(28枚)。
10、第十届:中国(94枚)、韩国(93枚)、日本(70枚)。
11、第十一届:中国(183枚)、韩国(80枚)、日本(74枚)。
12、第十二届:中国(183枚)、韩国(144枚)、日本(62枚)。
13、第十三届:中国(199枚)、韩国(79枚)、日本(59枚)。
14、第十四届:中国(199枚)、韩国(93枚)、日本(58枚)。
15、第十五届:中国(199枚)、韩国(76枚)、日本(58枚)。
16、第十六届:中国(199枚)、韩国(76枚)、日本(48枚)。
17、第十七届:中国(151枚)、韩国(79枚)、日本(47枚)。
18、第十八届:中国(132枚)、日本(75枚)、韩国(49枚)。
19、第十九届:中国(201枚)、日本(52枚)、韩国(42枚)。
亚运会的发展历程
亚洲运动会的前身是远东运动会。1911年由菲律宾体育协会发起每两年举办一次,轮流在菲律宾的马尼拉、中国的上海和日本的大阪举行。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亚洲许多国家先后摆脱了殖民统治获得了独立和解放建立了新的社会制度。随着战争创伤的平复人民生活日趋安定,体育运动也逐渐活跃起来。因战争而中断了12年的奥林匹克运动会又再次恢复举行。1948年伦敦奥运会举办期间,中国与菲律宾的体育界人士恢复远东运动会并与亚洲各国体育界人士商讨。
1949年2月,亚洲各国体育界代表在新德里召开会议,会上正式成立了亚洲业余体育联合会。该联合会后来更名为亚洲运动会联合会,1981年更名为亚洲奥林匹克理事会。
1951年3月,第1届亚运会在印度首都新德里举行,当时只有489人参加。到18年第8届时,参加人数已超过了4000人,亚洲运动员已成为世界体坛上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而中国更是世界的体育大国和亚洲的体育霸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