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目前看哪位能预测中国伦敦奥运会能得多少块金牌?
2.最近奥运会中国还会拿那么多金牌吗?
3.就东京奥运会目前形势来看,我们的金牌数有机会超过30枚吗
4.奥运金牌是一个“陷阱”吗
目前看哪位能预测中国伦敦奥运会能得多少块金牌?
45左右。
中国军团能否收获足够数量的金牌,六大强项的表现至关重要。这6个项目是乒乓球、羽毛球、跳水、体操、举重、射击。北京奥运会,中国选手夺得的51枚金牌中,有36枚金牌来自于六大强项。
伦敦奥运,六大强项有可能为中国军团贡献30枚左右的金牌,其余项目再获得10几枚金牌不成问题
所以总是大概在45枚左右,美国队上届是38枚,预计本届40枚左右。
最近奥运会中国还会拿那么多金牌吗?
楼主你好,目前中国已经获得第四十五枚金牌,中国代表团,暂居金牌榜第一位。 第28届雅典奥运会:中国:32枚金牌,17枚银牌,14枚铜牌,奖牌总数为63枚 第29届北京奥运会:中国:不断刷新,永不止步,梦想突破50枚。 李宁:一切皆有可能。 中国将继续谱写辉煌,用胜利征服全世界的观众。分析突破50枚,只有努力,才有希望,13亿中国球迷点亮一个希望,中国会取得成功的。中国的传统优势项目包括射击、乒乓球、羽毛球、跳水、举重、体操、柔道和女排,此8项在雅典奥运会上收获了24枚金牌。北京奥运会上,中国依然主要靠这几项打天下,如果发挥理想,有望达到26枚金牌。秉承奥运精神“更快、更高、更强”,奥运精神的境界升华。奥运会不仅是世界性的体育竞技比赛,而且象征着世界的和平、友谊和团结,这就是奥运精神。奥运是友谊、团结和公平竞争的,目的是让我们更加了解对方,并且是让队友们更加团结努力取得胜利的精神。 奥林匹克精神是“更快、更高、更强”。支撑和造就“更快、更高、更强”的是什么?是“自信、自强、自尊”。这既是奥运精神的原动力,更是奥运精神的境界升华。奥运会不仅是世界性的体育竞技比赛,而且象征着世界的和平、友谊和团结,这就是奥运精神。奥运是友谊、团结和公平竞争的,目的是让我们更加了解对方,并且是让队友们更加团结努力取得胜利的精神。奥运会是集体育精神、民族精神和国际主义精神于一身的世界级运动盛会,宗旨为“Faster,Higher,Stronger”。其比赛过程不仅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竞技体育运动水平,而且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综合实力和民族素质的具体体现。奥运精神旨在鼓励人们应该在自己生活的各个方面不断地超越自我、不断地更新,永远保持勃勃的朝气。 客观分析,发扬奥林匹克的精神,奥运竞技场上从来就没有绝对的冠军。所以,预测的目的主要是梳理一下中国竞技体育的实力和潜力,激发中国选手的斗志。虽然国家体育总局历来是赛前低调处理,从未提要夺2008年奥运金牌总数第一,但这个目标已经藏在所有中国人的心底,相信中国选手也一定会朝着这个目标稳步前行。 中国代表团,目前获得四十五枚金牌。 第1金 2008年8月9日 陈燮霞(女子举重48公斤级) 第2金 2008年8月9日 庞伟(男子射击10米气) 第3金 2008年8月10日 郭文珺(女子射击10米气) 第4金 2008年8月10日 郭晶晶/吴敏霞(女子跳水3米双人跳板) 第5金 2008年8月10日 冼东妹(女子柔道52公斤级) 第6金 2008年8月10日 龙清泉(男子举重56公斤级) 第7金 2008年8月11日 林跃/火亮(男子跳水10米双人跳台) 第8金 2008年8月11日 陈艳青(女子举重58公斤级) 第9金 2008年8月11日 张湘祥(男子举重62公斤级) 第10金 2008年8月12日 男子体操团体 第11金 2008年8月12日 王鑫/ 陈若琳(女子跳水10米双人跳台) 第12金 2008年8月12日 仲满(男子佩剑个人) 第13金 2008年8月12日 廖辉(男子举重69公斤级) 第14金 2008年8月13日 女子体操团体) 第15金 2008年8月13日 陈颖 女子25米(30+30发) 第16金 2008年8月13日 王峰/秦凯(男子跳水双人跳板) 第17金 2008年8月13日 刘春红(女子举重69公斤级) 第18金 2008年8月14日 刘子歌(女子200米蝶泳) 第19金 2008年8月14日 杜丽(女子50米3种姿势) 第20金 2008年8月14日 杨威(男子体操个人全能) 第21金 2008年8月14日 张娟娟(女子射箭个人) 第22金 2008年8月14日 杨秀丽(女子柔道78公斤级) 第23金 2008年8月15日 曹磊(女子举重75公斤级) 第24金 2008年8月15日 陆永(男子举重85公斤级) 第25金 2008年8月15日 佟文(女子柔道,78公斤以上级) 第26金 2008年8月15日 杜婧/于洋(羽毛球女子双打) 第27金 2008年8月16日 张宁(蝉联奥运羽毛球女单金牌) 第28金 2008年8月17日 邱健(男子50米三姿比赛中夺冠) 第29金 2008年8月17日 中国赛艇队夺得女子四人双桨的冠军 第30金 2008年8月17日 王娇(自由式摔跤女子72公斤级比赛中获得冠军) 第31金 2008年8月17日 邹凯(男子自由体操) 第32金 2008年8月17日 肖钦(男子鞍马) 第33金 2008年8月17日 张怡宁、王楠和郭跃(乒乓球女团冠军)超越2004雅典奥运会时32枚金牌。 第34金 2008年8月17日 林丹(羽毛球男子单打) 第35金 2008年8月17日 郭晶晶(跳水女子三米板) 第36金 2008年8月18日 陈一冰(体子吊环) 第37金 2008年8月18日 何可欣(体子高低杠) 第38金 2008年8月18日 何雯娜(女子蹦床) 第39金 2008年8月18日 马林,王励勤,王皓(乒乓男团) 第40金 2008年8月19日 (男子双杠) 第41金 2008年8月19日 邹凯(男子单杠) 第42金 2008年8月19日 陆春龙(男子蹦床) 第43金 2008年8月19日 何冲(男子三米跳板) 第44金 2008年8月20日 殷剑(女子RS-X帆板) 第45金 2008年8月20日 吴静钰(女子跆拳道49公斤级)
就东京奥运会目前形势来看,我们的金牌数有机会超过30枚吗
我认为有机会超过30枚金牌,中国健儿在东京奥运会刚开始的表现确实不尽人意,完全超出了大部分国人的预判。我们自身在竞技场上的失误与欠佳表现不无直接的关系。下面我们分析一下金牌得数和局势。
预测金牌奥运会刚开始那阵,很多人在网上预测了中国队将在东京奥运会上,斩获历史上最好成绩的金牌数的预判,这个预测的根据就是基于我们庞大的代表团、疫情下我国的相对优势、毗邻地缘优势、参加的竞技项目数量等等。
但预测终归是预测,很多项目出现颠覆之后,让我们的认知也越来逼近真实。
我认为尚余的奥运赛场上,我们应该正视中国队优势项目正逐渐变少,欧美强项正渐渐出炉。目前东道主日本和中国、美国分别暂列金牌榜一、二、三位,而且每家之间的金牌数差距甚小,因此,本届奥运会美国仍可能雄霸金牌榜第一,中国代表团可能屈居第二,日本第三。其它各国闯入前三名的几率已经甚小。
从我国现已斩获的金牌数和下一步的优势项目看,中国队如果表现尽人如意,金牌榜仍有到32枚的可能,但竞技场上变数太多,突破30枚金牌的后续项目还要看实力和运势说话。
所以,我预测,中国代表团金牌榜排行第二位置应该没有更多的悬念,但金牌数可能就在28或者32之间。
我个人认为还是有可能超过三十枚金牌的,我们中国队暂时位居金牌榜第一位,金牌总数也是第一位。
东京奥运会的比赛已经接近三分之二的赛程了,这几天我们中国队有好几个项目都错失了金牌,像刘诗雯和许昕的乒乓球混双,廖秋云的女子举重,还有肖若腾的男子体操全能项目等,这些金牌没能得到真是有些遗憾啊!
虽然日本暂时位列金牌榜第三名,但是我感觉他们并不光彩,乒乓球场地改小、随意更改比赛规则,还有昨天的男子体操全能他们的选手没站稳,向前迈了一步都能得到那么高的分数,属实让观众心里都不服气,这样的不公平、不公正对待,真是气愤。
我们现在金牌数是24枚,只要我们正常发挥,肯定能超过三十枚金牌的。
只要我们中国队每一名运动员都全力以赴了,就无怨无悔,因为我们输和赢都光明正大,问心无愧!
东京奥运会存在的一些问题对中国队貌似不是那么友好,例如乒乓球的场地和吹气问题,体操的裁判不公,以及日本给自己设置了多个重量级的柔道冠军(6块金牌)不能说有幕后操弄,但至少有心术不正的小心思。但是呢,中国体育健儿们见多了也从来不会害怕这些小动作,他们一定会用真正的实力打脸主办方,所以我相信30金绝不是中国队此次运动会的门槛。
金牌榜第一梯队的另外一个代表性国家,俄罗斯今年受到国际奥委会制裁,不能以国家名义参赛,只能以奥委会名义参赛。从整体来看其实也只能说表现一般,但是大体上止住了,在上次里约奥运会当中出现的较为严峻的金牌下滑趋势。不过就目前的情况来看,依然不能突破排名。
这和苏联时代长期力压美国排名第一,解体后俄罗斯又连续多次维持排名第二的水准来看还是有本质的差异的。这其实也是俄罗斯国力的一种整体反应,毕竟和巅峰时代的苏联有巨大的落差,能够不下滑就已经是最好的结果了。
金牌榜第二梯队的代表性国家澳大利亚,英国,法国和德国。澳大利亚相对表现出色。英国在举办伦敦奥运会的时候,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对本国运动员进行扶持,在上届里约奥运会上表现强势,但是这个红利期已过,本届奥运会表现中规中矩。法德两国的表现则不尽如人意。此后的整体表现就一直在下滑之中。
最值得谈的就是日本。从过去几届奥运会的成绩来看,日本的整体水准处于第二梯队的中下。大部分时候的金牌数是维持在刚刚达到两位数的水准。
自雅典奥运会自雅典奥运会,中国进入第一梯队以后,中日之间在奥运会金牌榜上的较量,其实就已经没有任何悬念了。自那以后日本无论是国内媒体还是民众更多的时候适合另外一个邻国,也就是韩国进行比较。大部分时候日本是险胜韩国。
但此次日本有东道主的优势,就日本截止目前的表现来看还是比较出色的。我个人认为这种估算过于乐观。就整体来看,中日两国的竞争焦点恐怕会集中在共同的优势项目,也就是乒乓球和羽毛球上。中国选手如果在这两个项目上能够对日本选手形成压制,就能够产生一种此消彼长的效应。最后借助优势,领先日本。
奥运金牌是一个“陷阱”吗
中国代表团携32枚金牌圆满结束雅典奥运会的征程。有一种“研究”非常热门,那就是计算中国代表团的金牌“成本”几何。其中一种说法是,中国的金牌成本是俄罗斯的32倍,每一枚金牌的成本是7亿元人民币。“体育强国梦”已经使中国陷入了“奥运金牌的陷阱”。而实施这个“梦”的就是《奥运争光纲要》。为此,记者特意访了中国奥林匹克委员会副,10年前负责起草纲要的吴寿章。
有人说一块金牌7亿元
记者:你知道中国每一块金牌的成本吗?有人说一块金牌需要投入7亿人民币,还有说需要2.5亿或者6000万到8000万的。
吴:一块金牌竟然会要这样多的钱?我还是把账本摊开来说吧。就国家体育总局系统来说,上个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每年的财政拨款是4个亿一年。加上各省的投入,每年为16个亿。90年代末期以来,全国每年总投入为20多个亿。现在体育总局系统的拨款是8个亿。
全国的投入还必须兼顾竞技体育和全民健身两头。即使是竞技体育的投入,也不可能仅仅是为了奥运金牌。
记者:你能不能算出一枚金牌到底需要多少投资?例如有人计算,围着刘翔转的有5个人,他多次出国比赛,因此,培养刘翔需要300万至500万元。
吴:实在很难作这样的计算。因为我知道即使刘翔,为他服务的还有医生、科研人员、营养师、场地工作者、资料工作人员等。更不用说上海早期的投入。我们的投入不是给某一个人的,而是瞄准项目的发展的。谁也不能未卜先知哪一位最后能获得金牌,但是项目的总体水平提高了,金牌就有可能。
当然,还有一些项目的投入,是为了推广奥林匹克运动。2008年,我们准备参加全部的28个大项比赛。很多项目我们不可能获得金牌,但是有中国参加就能推动这个项目在国内的发展。奥运争光和全民健身之间是一个有机的关系。奥运争光对全民健身能起到引领和示范的作用,而全民健身又是奥运争光的基础和最终目的。
记者:从国家这个角度确实很难将某一块金牌的“投资”多少计算出来。而将全部的投入除以32枚金牌,又是很不公平的。例如上海出现过3位游泳世界冠军,庄泳、杨文意和乐靖宜。但是那些年对于游泳这个项目的投入,收获的不仅仅是3块金牌,还获得了沈坚强、蒋丞稷这样的优秀男选手,并且至少使10万儿童学会了游泳。
吴:西方的体制和我们不一样。商业社会里,运动员什么都需要自己出,一下子就可以算出投资多少。例如张德培的哥哥学网球,将他爸爸的家产学掉了一半。幸亏后来成功了一个张德培,这才不至于倾家荡产。
最近我读了一些资料,发达国家对于发展体育是很认真的,投入同样不会少。越是发达的国家就越是重视国民的健康。美国对于场馆的投入主要是国家的,对于选手的培养,一部分是在学校,由教育经费投入;另一部分由俱乐部进行经济运作。社会资金总的投入肯定不会少。NBA联赛的投入就是一个天文数字。我们是举国体制,和他们的比较成熟的商业运作不同。他们的收获可以体现在俱乐部的账本上,而我们的收获则在整个社会。
金牌不是用钱堆出的“强国梦”
吴:赛前有不少国外经济学家对本届奥运奖牌进行了预测。美国达得矛斯学院商学院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教授曾经预测中国将获得57枚奖牌,英国著名经济学家波纳德也预测了奥运会金牌榜的国家排位。他们的预测是比较准的,对此我很感兴趣。
记者:你本人就是一个奖牌预测专家,因此你提到他们一定有特别的道理。
吴:他们预测的方法和我是不一样的。我的主要依据是选手全部比赛的成绩,以及从大量国际比赛中总结出来的概率。而他们的依据是:国家人口、个人平均收入、以往的成绩。附加因素就是东道主的效应。他们的模式很使我深思。因为他们已经将经济指标引入了预测。
记者:你是不是想说,中国在本届奥运会上获得金牌数第二和奖牌数第三从经济上看是有其必然性的?
吴:是的。按照他们的模式,中国比一些发达国家成绩好是因为人口众多。中国比一些同样人口众多的国家金牌多是因为个人平均收入比较高。这里一个重要的指标是GDP。当然,这不仅是一个经济指标,还是一个社会进步的综合指标。
中国体育经费的来源是三个:国家投入、体育产业,还有社会。国家对于体育的投入和国民经济有一个比较恒定的比例。中国2003年国内生产总值是11.67万亿元。投入体育20亿元多,占2/10000左右吧。经济上的起飞使国家对体育的投入不断会有增加,也必然会对体育的发展有更高的要求。
记者:这种要求会不会形成“体育强国梦”?发展中国家为了要在体育上体现强国,就落入了不断加大资金投入的“金牌陷阱”。而一些发达国家,例如美国人,就不大会关心金牌多少。
吴:你一定不会这样想,更多的群众也不会这样想。改革开放使中国强盛,体育不过是把现实在赛场上表现出来罢了。
赛场能更加感性地表现出一个国家的形象。可以说,一枚金牌,不仅是个人能力的体现,还表现了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国民的体质,科学研究的程度,教育的成果,民族的素质,艺术的水准,以及国民的精神状态等等。所以,没有一个国家的民众会不关心本国在奥运会上的金牌,即使是总统。你不是说过在亚特兰大曾经看到过克林顿亲自到赛场看体操比赛?
记者:是的,当天,他们一家坐在赛场的最高一层,四面包围着保镖,而且不时被人喊出去处理公务。我想,他当天不是以总统身份出席在体操赛场的。他和成千上万从美国各地来到亚特兰大的美国民众一样,希望看到美国的选手获得那枚奥运金牌。
吴:可以这样说,金牌不可强求,它不是用钱堆出的“梦”,而是有规律的。当刘翔得到金牌的时候,我曾经想到了朱建华。20年内,上海出了两个在田径上有突破性的人物。这使我想到上海这个城市的改革开放的步伐。而刘翔和姚明这样的人物,只能出现在改革开放更深入的今天,而且出现在发展比较快的上海。
能不能不要金牌去造希望小学
记者:还有一种说法,认为金牌毕竟需要投入。我们还不如将这笔资金武装一支现代化舰队,造希望小学,造载人飞船……
吴:这些当然需要。但是,体育并不是和经济建设,和教育事业对立起来的。一个健康发展的社会是均衡有序的,需要有不断发展的精神生活。试想一下,我们如果没有了**,没有了演出,没有了书籍出版,没有了电视,没有了音乐,那将是怎样的一种生活状态?
奥运期间,为什么每天后半夜有那么多的人起来看奥运的转播?为什么人们会情不自禁在天还没有亮的时候为了中国欢呼?反过来想一想,中国女足让人家踢了一场0比8,让多少人流泪!民族感情会在这样的时候自然流露出来。因此,我们不能取消体育,也不能让我们的选手永远只有业余的水平。
我前面说过,金牌也并不是只有投入没有产出,但是效益更多体现在社会。20年前报道体育才多少版面?今天有多少版面?有多少份专门报道体育的报纸?全国数十家电视台的体育报道时间增加了多少?这些都是在流动中的资金。从全国媒体报道中增加的广告和税收不会是一笔小钱。投入的是体育,但是一部分效益出在媒体这一头。
上世纪60年代的乒乓热是因为容国团得了世界冠军,70年代的排球热是因为中国女排5连冠,80年代到90年代的足球热,是因为出了一批优秀选手,现在正在持续的篮球热和羽毛球热,是因为出了姚明和一批羽毛球的冠军。由于金牌选手的示范,体育消费也在大幅度的增加。
记者:最近几年在实施“119工程”,也就是增加在田径、游泳、水上等119枚金牌的投入,而这些项目都是欧美的强项。有一种说法认为,中国要在这些项目夺金,必然会陷入一个更特别的资金陷阱中去。倒不如像日本一样,利用修改规则,一下子重新回到柔道的顶峰。
吴:我不知道本届奥运会日本的重新崛起是不是因为规则的原因。但是我倾向规则不可能是获胜的根本原因。据我所知,日本体育界确实在备战上下了功夫。
对田径、游泳和水上项目,我们不能取视而不见的鸵鸟政策。你不参加,田径和游泳就不比赛了?这样的项目影响大,对于弘扬奥林匹克精神有很重要的意义,119工程一个重要的出发点是田径和游泳等项目对国民的健康有很大的作用。推广项目也需要明星。我一直有深刻的印象,在你们上海,为什么五届全运会和八届全运会的田径场爆满?因为前有朱建华,后有马家军。在江苏召开的下一届全运会田径场一定会满座,因为有刘翔。刘翔的出现,打破了某种传统的思维定势。世界已经知道了黄种人在田径也完全可以有一席之地。当然,这也让人看到了我们的119工程并不是异想天开的。
记者:访前,我一直担心这些问题过于敏感。
吴:怎么会呢!举国体制符合目前的国情。正如我们在研究西方的俱乐部制;西方也正在研究我们的举国体制。有些专家公开说他很羡慕中国人,他们才不认为我们正在“金牌陷阱”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