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华北煤炭医学院冀唐
2.中国人口十四亿,为什么中国培养不出一个梅西、C罗?
3.诚基国际中心属于哪个小学片?
华北煤炭医学院冀唐
学院介绍
华北煤炭医学院冀唐学院是由华北煤炭医学院申办, 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独立学院, 归属华北煤炭医学院统筹管理, 实行经费自筹, 独立核算。
冀唐学院招生指标由省教育厅在普通高校统招内下达, 列入华北煤炭医学院招生; 学院面向全国招生, 目前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近3300人; 学院依托华北煤炭医学院的综合办学优势,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不断增加社会急需的专业, 现有临床医学、医学影像学、口腔医学、中医学、护理学、生物技术、药物制剂、英语、法学等十个专业, 学科涉及医学、理学、文学、法学四个学科门类。
教学由学院院本部(华北煤炭医学院)统一制定, 全部课程由学院院本部选聘的教师讲授; 学生在校期间的奖、助学金等各方面待遇与学院院本部的在校生相同; 学生完成学业,考试合格者颁发华北煤炭医学院冀唐学院毕业证书, 符合学士学位授予者授予学士学位。
教学管理
学院认真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牢固树立人才培养质量是高等学校生命线的观念,始终坚持以教学工作为中心,以人才培养为宗旨,严格执行教学,组织和开展各项教学活动,达到各专业培养目标。
1 、聘任教师队伍及结构
学院从建院之初开始,一直从华北煤炭医学院聘任业务精湛、教学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教师授课,较好地保证了教学质量,目前聘任专任教师 258 人,生师比为 16 : 1 ,其中副高职以上教师占 90.7 %,具有硕士以上学位教师占 31 %。 通过 老师们的辛勤工作,学生的学习成绩,尤其是英语四级和计算机的过级率逐年提高。
2 、合理制定 教学, 完善教学规章制度
在上级主管部门和华北煤炭医学院的大力支持下,学院党政一把手作为教学质量的第一责任人亲自抓教学质量,经常召开教学工作座谈会,及时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不断推进观念创新、制度创新和工作创新,将全院教育质量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学院组织了有关专 家和 教授,参照华北煤炭医学院相关专业的教学,制定了可操作性强、符合学生特点的教学和专业培养目标。严格按照各专业培养目标要求,组织和开展各项教学活动,规范教学行为。办学五年来,不断总结和积累教学管理经验,吸取华北煤炭医学院和其他兄弟院校的优秀教学成果,制定了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完善了对教师教学情况的考核和评价制度,落实教学检查评估制度,使学院的各项教学活动做到了有章可循,秩序井然。
3 、加强和促进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课程设计上,参照华北煤炭医学院的做法,临床医学专业改革临床教行模式,在不影响教学质量的前提下,对该专业的教学和培养方案进行调整,学生提前半年进入实习医院,在毕业前半年返回学校,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学生就业和考研的压力;考虑到学生扩招后教学紧张的情况,尤其是针对医学生实践教学场所有限、见习机会少的情况,取对学生加强临床技能培训和利用模拟病人进行见习的做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4 、 强化教学质量监督和教学评价工作。学院汇同各系部加强教学全过程的监督和教学质量的监控,成立了以老专家、老教授为成员的教学督导组,充分发挥他们的教学督导作用。以课堂教学为重点,定期对教学工作进行全面检查。在华北煤炭医学院教务处和高教研究室的指导下建立了教学评估指标体系,对理论课、实验课的教学效果进行综合评价。经常召开教学座谈会,认真听取教师们的意见,同时要求每位任课教师充分认识到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要以“对学生负责,对学校负责,对社会负责”的态度做好教学工作,努力将教学工作的各个环节落到实处。这些措施保证了教学的顺利实施,也使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5 、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和实习基地建设,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在实践教学环节上,首先保证实验课的开出率达到本科教学合格评估标准,同时要求学生参加必要的社会实践。如 2001 级药学专业最后半年的专业实习,让学生参与老师的科研活动,培养他们初步的科学思想和科研能力, 2005 年组织开展了优秀毕业论文评比活动。
高度重视学生的毕业实习工作,加强实习基地建设,目前已建立实习医院 12 个:华北煤炭医学院附属医院、唐山人民医院、唐钢医院、唐山工人医院、唐山丰润人民医院,遵化市人民医院、河北保定第二医院、河北秦皇岛第二医院、北京军区总医院、山东龙口矿务局医院、山东枣庄中心医院、山东兖州总医院,与唐山太阳石药业等签署了教学实习基地协议。
学生工作
冀唐学院学生工作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以素质教育为重点,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思想。 制定了学生辅导员工作条例,建立与 学生 家长联系制度,不断完善辅导员谈心制度,发挥先进典型的教育作用,有针对性地做好学生思想教育工作。
1 、队伍建设:学院按照上级有关规定配备学生工作干部,建院初期从事学生管理工作的都是退休返聘同志,他们在身体条件、知识结构等方面不能完全满足工作的要求,经过改革、充实、调整,目前有专职学生辅导员 19 人,他们的年龄结构、知识结构都比较合理,为学生管理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 、学风及校园文化建设
优良的学风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也是保证教育质量的重要前提。学院在加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素质教育的同时,坚持以学习为中心,以活动为载体,用灵活多样的形式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组织学习互助小组、英语口语演讲比赛、基础知识竞赛、“口才秀”等活动,努力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2005 年 4 月,邀请华北煤炭医学院许文博、袁聚祥、朱勇等院领导主讲, 开展了“大学生成才导航” 活动 , 弘扬努力学习、刻苦拼搏的精神,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成才观、就业观。
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学院分团委、学生会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 2003 年 12 月,组织开展了 “心向煤医,情系冀唐”大型文艺演出; 2004 年 6 月,联合唐山三所高校组织了 “ 校园文化衫艺术节 ”活动; 2004 年 12 月,组织了“欢送 01 级学生实习文艺晚会”; 2005 年组织了“十二月”文艺晚会和社团节“ Dreamer 乐队”演唱会、健美操比赛等活动; 2005 年 9 月,组织并协办了唐山高校“七校篮球联赛”并取得良好成绩; 2004 年、 2005 年连续两年赴丰润区宋禾麻庄组织了“共创未来暑期三下乡活动”。通过这些活动,营造了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陶冶了学生情操,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充分展示了冀唐学院的精神风貌。
学生历年受奖励情况
日期
姓名
班级
称号
2002 年 11 月
代晓强
01-4
省级三好学生
2004 年 11 月
李明
02-6
省级三好学生
2004 年 11 月
刘星
01-1
省级优秀学生干部
2004 年 11 月
03-6
省级先进班集体
03 级赵建辉老师 2004 年 11 月获“省级优秀辅导员”荣誉称号。
3 、招生情况:按照冀教发 2000 〔 180 〕号文件要求, 2001 、 2002 年招生工作由华北煤炭医学院统一负责,学生在校期间待遇和总院学生相同,毕业时由华北煤炭医学院颁发毕业证书;从 2003 年开始,依据教发 2003 〔 8 〕号文件要求,开始独立招生,毕业证书由冀唐学院独立颁发。
历年招收学生生源地统计表
省份
2001 年
2002 年
2003 年
2004 年
2005 年
北京
3
天津
7
29
河北省
242
421
5
733
413
山西省
2
2
9
内蒙古
15
辽宁省
3
10
12
吉林省
35
17
50
黑龙江省
17
江苏省
4
13
14
浙江省
5
9
江西省
17
山东省
12
19
19
河南省
19
湖北省
32
湖南省
9
重庆
16
陕西省
9
总计
242
421
668
794
689
历年招生分专业学生人数统计
专业
2001 年
2002 年
2003 年
2004 年
2005 年
临床医学
181
309
399
401
286
医学影像学
29
57
45
54
60
药学
32
55
56
54
44
口腔医学
64
61
60
中医学
56
86
60
生物技术
48
57
31
法学
52
41
英语
29
26
药物制剂
40
护理学
41
合计
242
421
668
794
689
4 、 就业工作:为加强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学院建立了学生就业工作领导小组,依托华北煤炭医学院,不断加强与用人单位的联系,通过参加人才招聘会,拓宽就业信息渠道,为学生就业服务。经常举办就业指导讲座,宣传就业形势,讲解求职技巧,这些使学生受益匪浅。 2005 年,学院首届 01 级药学专业 32 名学生毕业,就业率达到 100%, 30%以上的同学被三甲医院录用。其中李进、石卿、陈鑫、刘长明 4人考取了公务员,分别被唐山、廊坊、沧州、承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录用;刘楠、毕瑞、绳晶伟 3人考取了硕士研究生,考研率为9.4%。
中国人口十四亿,为什么中国培养不出一个梅西、C罗?
其实也不是不可能, 不过按照现在这样的发展真的很难。
有这么几点:
1,中国足球的青少年培养只重在形式上,很多学校开展的足球课程,也并没有真正的打算让孩子爱上足球,往培养孩子踢球的方面考虑。只是因为现在政策的需要,开展课程也是为了迎合当今社会的需要。所以这样怎么能够从根本上培养一些好的足球苗子呢,其实很多孩子还是很有天赋的,但是没有机会和平台,最多学校里踢踢野球,在学校里小有名气,又有几个人打算将孩子送去足球学校的。
2,足球学校少,而且收费高。中国球员留洋成功的没有几个,国足的水平也一直处于亚洲中游水平,已经阔别世界杯多年,不管是球迷还是媒体都不看好当前的国足以及未来几年的发展。就这样的状态,又有几个家庭愿意把孩子送去足球学校,做一个赌注呢。就这么比较下来,还是高考出人头地的机会更大一点。
3,如果真要打算培养孩子走体育这条出路,除了足球,还有乒乓球、羽毛球这类中国传统的强势项目。家长肯定更放心将孩子送到这样的地方进行培养,毕竟已经有多位成功的世界冠军、奥运冠军的先例,而且中国在这上面优势明显,作为家长和孩子,如果想要靠体育走出一条出路,难道不是应该选一个成功概率高一点的吗?
4,中国普遍的足球水平相对较低,在这样的情况下,真正优秀的人也很难得到足够的上升空间。可能小时候真有一些天赋很高的球员,未来也有可能成为一代球星。但是这样的球员,在中国足球这样的大环境下,最后也只能沦为普通的球员,没办法将其天赋发挥出来。
诚基国际中心属于哪个小学片?
根据多方情况分析,有部分业主买房是为了孩子就近上个好学校。我下午特地去了一趟售楼处,拿回了一个开发商给和平区人民打的报告的复印件。在报告上,开发商就业主子女入学问题,提出了小学就读学校为:岳阳道小学、西安道小学、万全道小学、和平区中心小学,中学就读学校为:61中学、汇文中学、21中学、第二南开中学。和平区教育局在报告上批示说,原则上同意报告申请,在诚基中心居住并有正式户口的适龄儿童,在本学区片内的公办小学可以就读,不再收取学杂费以外的费用,不再提出建设教育配套项目。
但据我了解,诚基中心属于体育馆街鹏寿里街区,我同事的孩子户口就在这,前两天,她问过和平区教育局,对口小学是长沙路小学。我查了一下,长沙路小学还不错,是市级3A学校,好象游泳挺强。
我在网上查了这些学校的情况,都还不错,资料不是很全面,仅供参考。西安道小学我没查到,有知道的帮忙介绍一下。
岳阳道小学始建于1911年,前身为私立竞存学校,1952年由人民接管学校后不断发展。目前学校办学体制除国办校外,还有一所依托于国办校的民办公助校,名为逸阳小学。现有学生4000名,教师240人。
二十多年来,岳阳道小学致力于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的改革实验,创立了以学校教育为主导,家庭教育为基础,社会教育为依托的开放式办学模式,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创设了优化的环境。
学校注意从小打好学生立身之本,在教学领域里,开展了以“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为主题的教学改革。学校拥有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能力多面,在社会上享有较高声誉的教师队伍。各方面工作取得丰硕的成果,学校曾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等18项国家级表彰。并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状”,1998年被教育部命名为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实验校。
学校曾多次接待美国、日本、澳大利亚、泰国、台湾、香港及友好代表团来访,并与日本、美国、澳大利亚的学校建立友好校。
目前,岳阳道小学正朝着建设21世纪具有中国特色的和一定对外开放能力的一流校继续努力,为实现教育现代化做出更大的贡献。
万全道小学是一所社会声誉高,影响较大的学校,中国教育报曾就《建章立制,强化管理,天津万全道小学事事有规有矩》为题做了全面报道。该校曾荣获天津市三A学校、教育示范校、落实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示范校、艺来教育特色校等光荣称号,是天津市两所获得“文明学校标兵单位”称号的小学之一。
万全道小学坐落在万全道96号,是和平区一所百年老校,它素以“治学严谨,管理规范、教学扎实、校风优良、质量上乘”而著称。学校师资力量雄厚、曾涌现出一批知名教师。现在,国家级骨干校长,国家级、市级、区级学科带头人以及市级、区级兼职教研员等骨干教师占一线教师的比例在全区处于领先地杜。学校教学设备完善。专用教室齐全,班班实现教学手段四个现代化(闭路电视、实物投影仪、幻灯机、录音机)。
学校连续12年毕业生合格率达100%,优等生率在和平区居于前列,其中英语毕业成绩连续几年居全区榜首,语文和数学成绩也位于全区前列。
和平区中心小学是天津市普教系统三A学校、天津教育科学研究院实验基地。教学基础雄厚、科研兴教蔚然成风。早在十年前。学校就把办学目标锁定为:培养三自(自主学习、自我教育、自我管理)、两创(创造精神、创造能力)、一专一代新人。学校十年来致力于创造性教学研究,以新的理念让学生主动发展,卓有成效。国家教育部召开的全国中小学创造教育典型经验会在该校设分会场。教育部领导及兄弟省市百名教育专家来校调研,得到首肯。近年来.学校教师撰写论文1200篇,其中280篇在区、市、全国专业报刊发表内专业会议上获奖,《整体构建小学创造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科研课题,获天津市首届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
天津市第六十一中学始建于1956年,是天津市和平区重点完中校,天津市首批"义务教育示范校"、市级国防教育和"三育人"先进单位,和平区素质教育先进校,和平区文明学校。华光中学是依托六十一中学建立的公办民助完中校。
学校地处市中心区"五大道"环围之中,校园分南北两个校区,现有教职工280人,教学班51个,学生2770人。
学校有一个团结、奋进的领导班子,有-支师德高尚、治学严谨的教师队伍。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培养学生成才始终是学校的办学宗旨。在德育工作中坚持从基础文明抓起,培养学生良好的文明习惯和搞好校风建设。严格的管理,优良的校风,文明的学生,美观、整洁、有序的校园环境,被社会誉为"让家长放心满意的学校"。
学校视学生的前途为自己的生命线,教师以教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学生成才为己任,以提高自身"教书育人"能力为根本,在积极推进素质教育中,狠抓教学质量的提高,积极开展课堂教学改革,学校荣获天津市"高中课改优秀课题组"称号。连续六年初中毕业班成绩居全区前列,高考成绩逐年提高,录取率已达到%以上。
学校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每年的体育节、艺术节、科技节、读书节以及丰富多样的教育活动,为学生展示才华、发展特长提供了天地。
近年来,学校以"精品战略"构想为指导,投资200多万进行校园建没和现代化教学设备的更换,为把学校办成"高标准、高质量、现代化"的目标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为师生创造了优良的工作、学习环境与条件。
汇文中学是我国创建最早的一所中学,创建于1888年,曾更名为天津十八中学,百年校庆后回复原名。是我国近代第一所中学。曾培养过一二九运动***,以及解放后天津最早的和很多文艺曲艺体育界的很多知名人士,其中著名的相声表演艺术大师马三立就曾经就读于该校。
第二南开中学是天津市首批市重点中学。这是一所历史悠久、富有优良传统的学校,她的前身是由著名爱国教育家严范荪、 张伯苓先生继南开中学、南开大学之后,于1923年创办的南开中学女中部。 从学校一成立就注人了坚实的南开精神,这种开拓进取、自强不息的精神也就成了第二南开中学校史的主旋律。
1937年7月天津南开中学女中部校舍被日寇飞机轰炸焚毁,当时的南开人没有在侵略者面前屈服,他们克服重重困难,辗转入川,在重庆又树起了南开学校的光辉旗帜。抗日战争胜利后,1946年南开中学女部迁至甘肃路校址。1949年1月天津解放,杨坚白同志继张伯苓之后任南开校务委员会主任。1952年12月女中改为市立第七女子中学。l958年女七中更名为天津医科大学附属中学,1962年恢复南开女中之名称,1966年学校更名为当时历史色彩浓重的东方红中学。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学校的教育教学事业得以恢复和发展,18年被定为天津市首批办好的市级重点中学。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和国际交往的需要,1985年在海内外校友的强烈要求下,经市人民批准,学校正式更名为天津市第二南开中学,并由当时全国政协副赵扑初先生题写了校名。更名后的第二南开中学进一步加强了与全国南开系统以及海内外校友的联系。学校与全国一百余所重点中学建立了固定的联系,交流经验、交换资料,进行互访,及时了解最新信息,促进了学校的全面发展。学校还加强了国际交往,了解世界教育的动向与发展,先后与美国罗曼瑞中学。日本四日市市西陵中学,新加坡南洋女中,澳门濠江中学等建立了友好校关系。
改革开放,进一步给这所具有悠久历史的老校带来勃勃生机,i992年被列为《中国名校》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1995年建立了以第二南开中学为依托的民办公助学校“兴南中学”,1998年经市教育局批准,第二南开中学改为市重点高级中学,初中的招生工作则由兴南中学完全承担。2000年原汇文中学并入第二南开中学。为争创全国千所示范校,市、区人民投巨资兴建了第二南开中学新校舍,2001年8月学校迁入位子和平区南门外大街的新校址。这 标志着第二南开中学在新世纪又进入了全面发展的新阶段。“允公允能,日新月异”的校训和“团结、砺志、求实、创新“的新时期校风口号鼓舞着全体教职工敬业、爱生、辛勤耕耘;鼓舞着学生在成才的道路上拼搏、进取、实践、创新。在“三个面向”精神指引下,第二南开中学全体师生在市人大代表、市劳动模范潘天佑校长带领下。将谱写新世纪更加辉煌的新篇章。
天津市二十一中学的前身为法汉学校。从清朝光绪21年(1895年)始建,历经变化,特别是随着共和国的脚步发展,迄今已有110年了。
光绪21年,由法国驻华大使及驻津总领事授意紫竹院教堂创办,初为法国学堂,专收华人子弟,培养通晓法语人员。1902年改名为工部局学校。1916年在本校现址扩建校舍,并改名为法汉学校。先后虽几次易名,但始终隶属法国工部局。
建国后,两所私立中学并入法汉学校,1952年被天津市接管,才成立公立学校,更名为天津市第二十一中学。
该校素有反帝爱国的优良传统,许多热血青年曾在天津反帝斗争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一个世纪以来,这所学校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现在,二十一中学是天津市市级重点完全中学,也是天津市中学生行为规范示范校、艺术教育示范校,国家级现代教学技术实验基地。
二十一中地处天津市政治文化教育的中心——和平区,与华北地区最大的天主教堂毗邻,学校教学主楼保留着与教堂外观一致的建筑风格,校园环境典雅别致,中西合璧,别具一格。镌刻在教学楼中央的校训“求真、求实、求新、求异”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增添了校园的时代气息和浓厚的学习氛围。学校占地面积10.1亩,建筑面积10,300平方米,校舍内部结构更加合理。有设施齐备的理化生实验室,计算机房和语音室,有装备现代化的音乐、美术教室,有标准的健身房和乒乓球馆。继以现代技术武装了电教中心和全部教室之后,最近又形成了“千兆校园网”,有利于教师备课教学、学生自学和管理现代化,将实现与兄弟学校网上共享。学校的教育教学与管理又在现代化的进程中迈进了一步。
百余年来,二十一中的管理体制多有变化,校长也多有更迭。法汉学校第一任校长许日升先生。现任校长为赵麟祥同志,书记为萧琛同志。目前学校实行的是校长责任制,党总支把关定向,校长带领着团结、务实、高效的中层干部,充分发挥教职工代表大会和民主党派的作用,加强年级组管理,上下齐同,拼搏进取。二十一中虽然始终是完中校,但办学规模已由建国初期的12个教学班发展成为55个教学班,现有学生近3000人,教职工总数258人,拥有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的教师队伍,其中有特级教师2人,名教师4人,市级青年学科带头人1人;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1人,天津市劳动模范1人。以54名高级教师和95名中级教师组成了强大的阵容,特别是一批青年教师崭露头角,都极大的促进了教育与教学工作。近年来,二十一中建立了培训教师的系统工程:一方面抓紧青年教师学科基本功的培训,狠砸教学功底,并取得明显成效。99年面向全市的“基本功展示”,普遍受到好评。另一方面更加注重现代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的培养,以“带出一支科研创新型教师队伍”为宗旨,强调教师在照亮别人时,首先应照亮自己,在科研中加深理论修养,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迎接新世纪的挑战。多年来,教师科研硕果累累。仅 98至99学年度,学校承担的“九五”国家级重点课题《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的研究与实践》的子课题《校园文化在学生思想品德中的作用》就有25人次获奖,其中15人获一等奖;另一个国家级重点课题《素质教育运行机制与实践模式研究》的子课题《课堂教学过程中教与学的和谐研究》又有10人获一等奖。科研、学术和教师水平相辅相成,促进教师队伍整体水平的提高。
多年来,二十一中形成了“团结、文明、严谨、勤奋”的优良校风,并因良好的校风而蜚声天津。学校有健全的学生思想教育管理系统,职责分明,分工合作。德育工作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要求学生“做国家的主人,做学校的主人,做学习的主人”,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让学生学会做人。校园里有形成传统的运动会、艺术节、文艺会演,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发展特长;学生中有共青团组织、校学生会,放手学生管理自己;“校园之声”有线广播和“校园TV”是学生的自己的喉舌和舆论阵地。学生们在宽松的氛围中健康成长,学校的德育工作也成绩斐然。
学校以“扎实基础,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为办学思想,以“争创现代化高质量的一流名校”为发展目标,遵循“求真、求实、求新、求异”的校训,在提高质量中求生存,在办出特色中求发展。多年来,坚持向教学改革要质量,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又在探索“主体发展型”育人模式和构建“改革探索型”课堂方面下大功夫,引导教师给学生创造自我发展的时空和主动生动发展的氛围。校园里,“勤学、乐学、会学、博学”的学风十分浓厚,特别是现代化教学手段的普遍使用,学生在课堂中获取更多生动直观的知识,教学质量逐年提高。自高考制度恢复以来,学校为高等院校输送了大批优秀人才,2000年学校高考的一次进线率达100%,本科进线率达98.6%,重点进线率达76%,在天津市同类学校中居领先地位。
学校始终坚持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群众体育蓬勃开展,并努力创建具有二十一色的体卫工作体系——总体规划,强化管理,突出重点,锐意进取。学校素以篮球、排球、田径、游泳见长,曾先后被认定为排球、篮球体育传统校。近年,乒乓球又有很大的发展,在98、99年两年获得“天津市乒乓球联赛”男子团体冠军;在天津市“九运会”上,校乒乓球队又获男团第一名,游泳比赛夺得了两金两银的优异成绩。学校也在99年被评为“天津市贯彻体卫工作条例示范校”和“天津市体卫工作先进单位”。学生的卫生保健、慢防治和控烟促进健康等活动,持之以恒,效果显著,年被评为“天津市红十字会首批达标学校”,99年获“天津市卫生先进单位”称号。
二十一中以课外小组为主的科技活动有声有色,尤以艺术教育见长,各种文艺社团成为学校文化活动的骨干。87年至今始终坚持开设高中艺术教育课,普遍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水平和审美能力,高中百人合唱团连续两年获天津市中学生歌咏比赛一、二等奖。全国不少艺术团体都有二十一中的毕业生。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学校的大门也进一步向社会敞开,先后接待全国许多省市的教育同仁达上千人次,并同日本神户、加拿大的多伦多等城市的学校建立了姊妹校关系,进行友好交流与互访。
目前,天津市第二十一中学正在继承昨天,发展今天,规划明天,按照教代会通过的“三年发展规划”,确立起符合时代发展的新观念,办好学校,迎接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