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各大联赛阿迪耐克赞助越来越少了,这怎么回事
2.意甲是怎么打假球的?能不能举出典型的几场比赛?
各大联赛阿迪耐克赞助越来越少了,这怎么回事
飞火流星、团队之星、普天同庆、桑巴荣耀、电视之星······又一个世界杯年到来之际,这些熟悉的名字,是否又让思绪穿越回了某个遥远的夏天?或许相比日常的联赛,每届世界杯的比赛用球名称,更为脍炙人口。
阿迪达斯发布的世界杯比赛用球,已经在漫长的岁月里,与世界杯这个庞大的文化符号融为一体。然而除了名称和花纹,你是否真正注意过比赛用球背后赞助商的变化呢?
事实上,主流联赛的比赛用球,早已不再是阿迪达斯和耐克一统天下的盛况。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新兴品牌加入了比赛用球的竞争。
盘点:五大联赛用球哪家强?
6月16日,英超官方发布了2022-23赛季的比赛用球。这款足球的设计灵感,来自英超元年的1992-93赛季,为英超30周年纪念特别款——不仅复刻了上世纪90年代的球面图案设计,还在图案上加入皇冠和“30”的字样,在细节上遍布仪式感。
这也是耐克携手英超的第22个年头。1992年至2000年,英超联赛的比赛用球由本土运动品牌Mitre赞助提供。如今,这家本土运动品牌,依然是英冠、英甲、英乙等联赛以及足总杯和联赛杯的比赛用球提供方。
2000年之后,耐克成为英超联赛比赛用球官方赞助商。二十余年的时间,英超比赛用球在配色上更为大胆,在设计上被赋予了更深刻的时代内涵。
根据英超官方的表述,2021-22赛季的比赛用球不规则黑色条纹搭配亮橙色圆点的涂装设计,是为了凸显“英超联赛吸引、召唤和将五湖四海的球迷们连为一体的雄心壮志”。
在赛季的不同时间节点,耐克会发布不同的比赛用球:赛季初的标准款;进入冬季之后,更亮眼外观与视觉标识度的冬季比赛用球;进入收官阶段的冲刺时刻专用球。
5月25日,西甲官方公布了2022-23赛季比赛用球。这颗全新官方比赛球以白色为底色,辅以黑色、蓝色等鲜艳的配色,加上涂鸦泼墨风格的设计,拥有强有力的视觉效果,其设计灵感源自于万花筒的神奇视觉效果。
2019年6月30日,西甲联赛与耐克的23年合作到期。在此之后,西甲联赛的比赛用球转由彪马进行赞助。
彪马接手后,西甲联赛的比赛用球在球面设计和配色上显得更为前卫大胆。过去两个赛季,彪马都为西甲联赛设计了两款官方比赛用球,分别在不同比赛场合使用。
其中,颜色相对保守的白色用球,将在大部分比赛中使用;颜色鲜艳的特别款,将用于国家德比、同城德比以及其他焦点赛事,给本就激烈的比赛增添一抹亮丽的色彩。
5月19日,德甲官方公布了新赛季德甲、德乙联赛比赛用球。这款足球的突出亮点,在于以球迷为设计灵感——球面上的图案,是带有围巾和旗帜元素的彩色球迷剪影,象征球迷们每个周末在德甲以及德乙赛场上所释放的激情。
此外,色彩斑斓的图案,同样象征着征战德甲和德乙联赛俱乐部所拥有的多元化特征。
018-19赛季起,Derbystar取代阿迪达斯,成为德甲与德乙联赛官方比赛球供应商。
和阿迪达斯采用的依托热黏合拼接工艺制作的足球相比,Derbystar生产的足球最突出的特征,在于其采用纯手工缝制。
德国足球联盟发言人表示,“Derbystar长期以来代表着比赛球的最高质量”,这也是他们选择Derbystar作为全新合作伙伴的一大重要原因。早在 1970-71 赛季,Derbystar就已成为多家德甲俱乐部的合作伙伴。 1979-80 赛季,这家成立于1968年的运动品牌,更是为全部 360 场德甲比赛提供了比赛用球。
5月20日,法甲官方发布新赛季比赛用球。这款比赛用球,由法国连锁 体育 用品零售商迪卡侬旗下的团队运动品牌KIPSTA授权发布。
在球面设计上,颇具动感的图案,体现了法甲联赛作为法国足球最高水平的赛事所拥有的高水平与观赏性,以及“激烈与竞争”的核心价值观。值得一提的是,组成图案的蓝、白、红三色源自法国国旗,提醒人们——这是来自法国的企业首次为法国顶级联赛提供官方比赛球。
这是法甲联赛近年来第二次更换比赛用球赞助商。2017年上半年,阿迪达斯结束与法甲联赛合作。2017-18赛季至2021-22赛季,德国足球装备品牌Uhlsports代替阿迪达斯成为了法甲比赛用球赞助商。
截稿前,意甲联赛官方尚未发布新赛季的比赛用球。不过新赛季,意甲比赛用球也将正式走进“彪马时代”。今年3月7日,彪马与意甲联赛达成合作协议,自2022/23赛季起,彪马成为意甲职业联盟官方技术合作伙伴,并将成为意甲联赛、青年联赛、意大利杯、意大利超级杯以及意甲电竞赛事的官方比赛球赞助商。
至于杯赛,欧联杯与欧协杯官方比赛用球由日本知名球类制造商摩腾(Molten)提供。
欧冠联赛,以及欧国联、欧洲杯、世界杯等重大国家队赛事的比赛用球,依然是阿迪达斯的天下。南美解放者杯和南美杯,以及美洲杯,还有中超联赛,则依然是耐克的势力范围。
梳理欧洲五大联赛的比赛用球赞助商变迁,不难发现,耐克和阿迪达斯的垄断优势已经不复存在。以彪马为代表的新锐势力,正在加入比赛用球这片蓝海的争夺。
耐克的骄傲自大与固步自封,或许是他们失去信任的一大原因。2019年,西甲联赛决定更换比赛用球赞助商时,西班牙媒体《阿斯报》报道称,西甲联盟对耐克提供的官方比赛用球不甚满意。
因为西甲联赛的比赛球在外观上与英超和意甲比赛球太过相似,用球设计基本上采用同一个基础模板,再对颜色和联赛标志进行更改,很难展现出西甲的独特性。 而彪马则承诺,为西甲联赛提供的比赛球将拥有独特的设计。
阿迪达斯在足球市场的“收缩”,更多是出于战略性的。近年来,阿迪达斯风光不再,一直挣扎于各种危机和困难之中。2015年前后,阿迪达斯曾经历业绩困境期。
当时,公司对外表示, 希望将更多资源从联赛合作转移至球队和球员身上, “进一步加强与国际顶级球队,以及年轻有为的运动员合作。” 这或许可以解释,为何在2017年,阿迪达斯放弃了与德甲联赛以及法甲联赛的赞助合作。阿迪达斯对外公布的财报也显示,足球品类的业绩增长,出现了明显的后劲不足。
耐克积重难返,阿迪达斯增长乏力,这客观上给了其他品牌加入竞争的空间。
以彪马为例,近年来,这一品牌大举入局足球版图,以10年6.5亿英镑的天价合同拿下曼城的球衣赞助、携手意甲联盟进行技术合作、签约内马尔等举措,都体现了其“分一杯羹”的品牌决心。
KIPSTA与迪卡侬,也希望以赞助法甲和法乙比赛用球为跳板,更好地进军职业足球领域。
不仅如此,KIPSTA和迪卡侬,还将市场版图瞄准了比利时联赛。本赛季起,迪卡侬将与比利时职业联赛进行为期5个赛季的合作。
这究竟是 体育 品牌百花齐放的光明未来,还是昙花一现的短暂盛世呢?只有时间能揭晓最终的答案。
意甲是怎么打假球的?能不能举出典型的几场比赛?
在假球丑闻上,拥有号称世界上最好联赛的意大利同样蜚声海内外。这些问题在意大利一直屡禁不止,从中获得的巨大经济利益使很多球员继续加入到打假球的行列中去。在2004年,就有来自意甲和意乙的一共6名球员因为涉嫌与集团联合打假球受到处罚。
当然,与和谋求升级无关的默契球也在意大利存在。今年5月的意甲罗马队与拉齐奥的德比战最后打成0比0,比赛进行过程中就有球迷发出“你们事先约好了”的呼声,赛后罗马各大媒体也都纷纷形容这场比赛为“一场污秽耻辱的德比”。
令人稍微欣慰的是,大部分假球还是在意甲以下的联赛中流行,一本名为《卡斯特桑格罗奇迹》的书揭示了这一事实。卡斯特桑格罗俱乐部所在的小城只有5000人口,他们一路从低级联赛中杀进了意乙,在意乙联赛他们与巴里队的比赛前一天,书的作者美国人麦克格里斯偶然偷听到队员们之间的一段谈话,谈话的内容正是明天他们将如何输掉这场比赛。在第二天的比赛中,他们果真按“计划”输掉了比赛。
可惜,在甲级,假球同样屡见不鲜,并且更为我们所熟知
早在三十年代,尤文图斯队后卫阿莱曼迪受贿550英镑,在与都灵队比赛中出工不出力,不过他还是阻止了都灵队的一个必进之球。尽管如此,他还是受到了人们的质疑和指控,并因此被足协处以停赛的处罚,后来他复出参加了1934年的世界杯决赛。
1954~1955赛季,在甲级行列排名第三的乌迪内队因参与打假球被降至乙级,但他们仍乐此不疲,即使在乙级联赛中一场与帕特亚队的比赛也肆无忌惮地打假球,赛后执法的裁判表示自己当时就想放下哨子,任由球员们进行“假球”表演。同一个赛季,卡塔尼亚队也被指控打假球,但这只是假球丑闻的冰山一角。有消息称,1954~1955赛季意大利各级联赛有150场是假球,而在1957~1958赛季大约有7至12场甲级联赛的比赛结果令人怀疑。
1958年,亚特兰大队因行贿被强行降级,然而,被怀疑参与打假球的帕多瓦队国际级中后卫贾尼尼?阿齐兹却重新回到赛场,主要是因为指控他的女证人后来成为了他的女友,当时他曾许诺要娶她,但两人最终还是分道扬镳。1961年巴里队卷入假球丑闻被勒令降级,后来还被足协减去10分,此举是为了阻止巴里队在短时期内返回最高联赛的行列。
假球在国内联赛中如此横行,意大利人到国际赛场和欧洲赛场打假球就一点也不让人觉得奇怪了。1964年,“汽车大王”阿洛迪麾下的国际米兰队在一场至关重要的欧洲赛事中,雇佣匈亚利人索尔迪向裁判行贿,这位名叫特萨尼奇的南斯拉夫裁判在一场欧洲冠军杯半决赛中没有将一名踢人的米兰队球员罚下,使国际米兰队从中受益不少。据说,该裁判享受了由国际米兰俱乐部提供的假日消费,后来欧洲足联介入调查,但没有找到任何证据。
次年,利物浦队也在欧洲冠军杯半决赛中负于国际米兰队,利物浦队在安菲尔德球场3比1力克对手后,居然在客场0比3失利。赛后利物浦队主帅山克利指责主裁判蒙迪比尔操纵比赛,而利队后卫托米?史密斯在终场哨响后返回至更衣室的路上愤怒地追打裁判。之后,在1968年10月,许多令人生疑的比赛结果都对国际米兰队有利,其中国际米兰队与马尔默队的比赛是一场公认的假球,国际米兰队在失败的边缘最终反败为胜。
1984年,两名靠过日子的人找到罗马队主席迪诺?维奥拉,提出只要他付10万瑞士法郎即可收买裁判。维奥拉给了钱,但裁判并没有偏袒罗马队,罗马队在决赛中还是输给了利物浦队。收买裁判丑闻东窗事发后,现已故去的维奥拉被禁赛四年,两个骗子被警方监禁起来了。
1974年世界杯决赛中,意大利人炮制了轰动全球的假球丑闻,波兰队公开指责意大利球员给他们送钱,让他们在一场重要的小组赛中放水,因为当时意大利队极需一场平局才能晋级下一轮,但意大利人最终以1比2失利。数年后足球作家格兰维尔在《星期日时报》撰文披露,波兰队队长登亚和其他队员曾告诉他那天有6个意大利人在看台正面给他们塞钱,并声称在更衣室里将提供更多的里拉。
1980年意大利爆发了国内最大的假球丑闻,有人指控意甲的球员们受贿2万英镑打假球。罗马法官开始了调查,AC米兰、尤文图斯和拉齐奥等老牌劲旅均卷入其中,而被指控的球员中有该国最伟大的前锋保罗?罗西。
在其职业生涯的巅峰时期,罗西是全球最有天赋、收入最高的球星,但他也因被指控非法、打假球而成为被禁赛的30名球员之一。罗西被指控在佩鲁贾队与阿维利诺队的比赛中打假球,他坚称将自己列入打假名单是一个错误,但他还是被禁赛三年,只是后来足协为了让他参加1982年世界杯赛将他的禁赛期减到了两年。
与此同时,AC米兰队被勒令降级,该俱乐部主席费力斯?格伦波被终生禁赛,该队门将阿尔贝托西和拉齐奥门将卡西托里拉均被罚6000英镑,此外,佩鲁贾队与阿维利诺队被罚在接下来的一个赛季中减去5分,8名与此事有关的球员被禁赛三至五年。
在假球盛行的时期,意大利足坛的一些现象真是让人苦笑不得。尤文图斯队与博洛尼亚队的一场比赛比分在赛前就被指定为1比1,当尤文图斯队队员射门时,博洛尼亚队的门将漏接了对方的一个远射,这时进球队员跑到教练席惊慌地问道:“我们该怎么办?”结果,他得到的答复是自己制造一个乌龙球以维持原定的平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