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美国的篮球和中国的乒乓球,在世界上谁的统治地位更高?
2.奥运会几号 有 美国队 的篮球比赛呢 急!非常感谢啦 。。
3.篮球运动的起源
4.美国大学篮球水平多强!乔丹场均17.7分 威少12.7分 那杜兰特呢?
美国的篮球和中国的乒乓球,在世界上谁的统治地位更高?
中国的兵乓球,在乒乓球这个领域,中国是没有对手的,而美国篮球在世界上还是有不少对手的,而且也不只是一次的输掉重要比赛了。
虽然乒乓球论影响力和篮球是无法相比的,但是要说统治力的问题,中国的乒乓球队或许是所有项目里,统治力最强大的问题。
有一种说法,世界乒乓球的比赛,中国的全运会要比奥运会难打多了,毕竟中国优秀的兵乓球运动员是在是太多了。
而美国男篮,虽然也有任何一支NCAA的球队都可以单挑国家队的说法,但随着时代的发展,美国在篮球领域的统治力已经大不如前了,看看现在NBA的最佳阵容和优秀球员,国际球员已经占据了很大一部分,而现在NBA的很多未来之星,也都是国际球员。
比如雄鹿队的字母哥,爵士队的戈贝尔,独行侠的东契奇,掘金队的约基奇,这些当家球星都是国际球员。
而乒乓球运动中国的地位,以为乒乓球还包含单人项目和团体项目,要做到统治力其实是很不容易的,但是中国的乒乓球依然是无敌的统治地位。
不管男女单打,双打、混双、团体,还是奥运会、世乒赛世锦赛,中国队都能对冠军实现包揽,而且是长期的包揽,极少出现意外。
而美国男篮呢,之前是用大学球员出战,就多次被苏联击败,在88年奥运会惨败之后,组织了NBA最强阵容出证,垄断了很长一段时间的冠军。
但之后国际水平提升了,他们也不少丢掉冠军,最惨的一次甚至在本土举行的比赛上,前四都没进,可谓是丢尽了脸面。
这种情况在中国乒乓球身上是不可能出现的,所以要比统治力,美国男篮还真的没有办法和中国乒乓球相比。
奥运会几号 有 美国队 的篮球比赛呢 急!非常感谢啦 。。
7月29日 21:30 小组赛 美国-法国;
7月31日 05:15 小组赛 美国-突尼斯;
8月2日 05:15 小组赛 美国-尼日利亚;
8月4日 21:30 小组赛 美国-立陶宛;
8月6日 05:15 小组赛 美国-阿根廷;
8月8日 男篮1/4决赛;
8月10日 男篮半决赛;
8月12日 男篮铜牌赛、男篮决赛。
小组赛后美国男篮的具体比赛时间需要根据美国男篮在小组中的排名和今后的比赛结果决定。
篮球运动的起源
篮球运动是在1891年,由美国马萨诸塞州斯普林菲尔德市基督教青年会训练学校体育教帅詹姆士·奈史密斯博士发明的。当时,在寒冷的冬季,缺乏室内进行体育活动的球类竞赛项目。奈史密斯从工人和儿童用球向“桃子筐”投准的游戏中得到启发,设计将两只桃篮分别钉在健身房内两端看台的栏杆上,桃篮口水平向上,距地面 10英尺,以足球为比赛工具向篮内投掷,入篮得1分,按得分多少决定胜负。因这项游戏最初使用桃篮和球遂取名为篮球。
1883年铁质球篮取代了桃篮并挂上了线网。1895年篮筐开始固定在4×6英尺的篮板上并逐渐深入场内,到1913年将篮网剪开,形成了近似现代的篮板和球篮。
1891年12月21日,由美国马萨诸塞州斯普林菲尔德基督教青年会训练学校(现译名为美国春田大学,Springfield College)体育教师詹姆士·奈史密斯发明 [2] 。1896年,篮球运动传入中国,并且2002年姚明以状元的身份入选NBA,开启了中国篮球新的狂潮。
1904年,圣路易斯奥运会上第1次进行了篮球表演赛。1936年,篮球在柏林奥运会中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 [1] 。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开始,职业选手可以参加奥运会篮球比赛
主要的国际性篮球组织是成立于1932年总部设在瑞士日内瓦的国际篮球联合会(国际业余篮球联合会)。 当今世界篮球水平最高的联赛是美国篮球职业联盟(NBA)比赛。 代表中国的水平最高的联赛是中国职业篮球联赛(CBA)比赛。
美国大学篮球水平多强!乔丹场均17.7分 威少12.7分 那杜兰特呢?
最近,一场杜克与 冈萨加的美国大学篮球比赛吸引了众多篮球迷们的注意,这是2022届最有状元呼声的两位年轻人班凯罗和霍姆格伦之间的较量,据说这场比赛的球票最高已经炒到了8000美金,最终的比赛结果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已经见识到了美国大学篮球的热度和深厚底蕴。
说起美国大学篮球联赛,多数NBA球员都是出自那里,整个NCAA联赛的竞争水平极高,这点我们可以参考那些过往NBA球星的大学数据就可见一斑 。10届NBA得分王迈克尔.乔丹,大学平均数据只有场均17.7分,要知道乔丹NBA新秀赛季的得分就已经达到了场均28.8分,但在美国大学篮球的环境他的得分却连20分都不到,数据怪兽拉塞尔.威斯布鲁克在进军NBA前的那个赛季场均数据只有12.7分3.9篮板4.3助攻,这和进入联盟后大杀四方的威少数据大相径庭。
同样是得分王级别的球员,詹姆斯.哈登在大二赛季的数据是场均20.1分5.6篮板4.2助攻,凭借这样一份高效数据他在2009年首轮第三顺位被雷霆队选中;而当年在大学联赛中以大一生身份带队夺冠的卡梅隆.安东尼的赛季数据则为场均22.2分10.0篮板,进攻和篮板一手抓,甜瓜也是罕见的以大一生身份带队夺冠的球员。另外一位得分王德怀恩.韦德在大三赛季贡献了场均21.2分4.4助攻的数据后才敢试水NBA选秀大会,终于也获得了比较理想的选秀顺位。
当然,在大学时期就成为数据狂魔的也很多,比如凯文.杜兰特,在任何规则下都没有办法限制他的得分,大一赛季杜兰特就砍下场均25.8分11.1篮板的数据,同年他也被评选为全美最佳大学生球员,不过即便如此,那时在美国的学生篮坛还是有一位比他呼声更高的球员,那就是奥登,奥登在大学赛季就是缺勤率很高的球员,但他的身体条件实在太出色,流量热度仅次于当年的勒布朗.詹姆斯,所以即便数据只有场均15.7分9.6篮板3.3封盖,他还是盖过了杜兰特成为了同年的NBA状元秀。
同样一位在大学时期无坚不摧的球员是斯蒂芬.库里,大一赛季就贡献了场均21.5分的数据,大三赛季更是精进到了场均28.5分,成为当时的全美第一得分手,那时候库里在美国也非常有名,NBA当红球星詹姆斯和杜兰特都经常去观看库里的比赛,但或许他们那时候还不会想到,这个瘦弱的男孩后来会成为他们生涯的苦主。
不过,也不是所有球员都能在NBA超越大学时期的自己,一些曾经在大学篮坛大杀四方的球员到了NBA比赛却打了个寂寞,比较典型的有大学时期场均26+12的迈克尔.比斯利、大一赛季就场均16+8的安东尼.本内特、还有场均23+5+5的富尔茨;例子太多就不一一举例了,总之对大学联赛的适应度和NBA之间往往有着一定差异,有些人是一步登天,有些人却是寸步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