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奥运会是哪一年-瑞典奥运会主题曲是啥

tamoadmin

1.第1届到第29届的奥运会各在那里举行的,各自的主题是什么?

2.奥运常识

3.2014年北京举办的夏季奥运会是第几次,吉祥物是什么,主题曲是什么

4.奥运开幕式瑞典的旗手是谁?

第1届到第29届的奥运会各在那里举行的,各自的主题是什么?

瑞典奥运会是哪一年-瑞典奥运会主题曲是啥

奥林匹克运动有一系列独特而鲜明的象征性标志,如奥林匹克标志、格言、奥运会会旗、会歌、会徽、奖牌、吉祥物等。这些标志有着丰富的文化含义,形象地体现了奥林匹克理想的价值取向和文化内涵。今天,随着奥林匹克运动的不断发展壮大,奥林匹克标志也已经在全世界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奥林匹克宪章》规定,奥林匹克标志、奥林匹克旗、奥林匹克格言和奥林匹克会歌的产权属于国际奥委会专有。国际奥委会可采取一切适当措施使奥林匹克标志、旗、格言和会歌在各国和国际上获得法律保护。为了加强对奥林匹克知识产权和奥林匹克标志的保护,保障和维护奥林匹克知识产权人和奥林匹克标志权利人的合法权益,我国先后颁布了《北京市奥林匹克知识产权保护规定》(2001年10月11日北京市政府令第85号发布)和《奥林匹克标志保护条例》(2002年2月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令第345号发布)。

当今世界上流传最广的标志要数奥林匹克五环了,随着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它已成为奥林匹克精神与文化的形象代表,五环“转”到哪里,奥林匹克运动就在哪里生根开花。

说起五环的来历,曾经有过这样一个有趣的故事。 1936年第11届柏林奥运会第一次举行火炬传递活动,火炬的传递路线自奥林匹亚开始,从希腊北部出境,沿多瑙河穿过奥地利,最后进入德国。为了烘托这一具有象征意义的活动,奥运会组委会主席卡尔?迪姆及其同事几乎完全按照古奥运会的情景来布置沿途经过的古希腊遗址。火炬到达德尔菲帕那萨斯山的古代运动场时要举行一个特别仪式,这时,迪姆突发奇想,在一个高约3英尺的长方形石头的四面设计并刻上了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五环标志,放在了古运动场的起跑线一端。仪式结束后,火炬继续北上,而这块作为道具的石头却被留在了古运动场。

由于极少有人知道这块刻有五环标志石头(后被称做“迪姆之石”)的真实身份,此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它被当做了“有3000年历史的古代奥运会遗迹”。这个以讹传讹的错误直到20世纪60年代才被德尔菲的希腊官员指出。1972年5月,这个假文物被送到德尔菲的另一个地方——古罗马广场入口处。

事实上,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五环标志出自现代奥运会创始人顾拜旦之手。顾拜旦认为奥林匹克运动应该有自己的标志,这个念头在他的脑海里盘桓已久。1913年,他终于构思设计了五环标志和以白色为底印有五环的奥林匹克旗,打算在国际奥委会成立20周年之际推出这个标志。

1914年6月15日~23日,国际奥委会在法国巴黎索邦学院举行代表大会,同时庆祝国际奥委会成立20周年。在纪念大会上,顾拜旦兴致勃勃地拿出自己设计的五环标志和一面印着五环的旗帜向大家展示,并建议将它们作为奥林匹克运动的标志。听了顾拜旦对五环标志的说明后,会议确定将奥林匹克五环和奥林匹克旗作为奥林匹克标志。

奥林匹克五环标志由5个奥林匹克环从左至右套接而成,可以是单色,也可以是蓝、黄、黑、绿、红5种颜色。最初的解释是五种颜色代表各国国旗的颜色,后来又将5个不同颜色的圆环解释为五大洲的象征。

奥运会会旗,3米长,2米宽,以白色为底,象征纯洁。蓝、黄、黑、绿、红五环,环环相扣。1914年,在巴黎举行的奥林匹克大会首次悬挂了奥林匹克旗。1920年,奥林匹克旗第一次飘扬在安特卫普夏季奥运会体育场。这届奥运会后,比利时奥委会赠送了国际奥委会一面同样的旗,在奥运会期间悬挂,后成定制,历届奥运会开幕式上由上届举办城市转交此旗,由举办城市保存,比赛期间主运动场仅悬挂代用品。1952年,奥斯陆市赠送国际奥委会冬季奥运会会旗,交接、保存和使用方法与夏季奥运会相同。

1979年6月,国际奥委会正式宣布了会旗和五环的含义:根据《奥林匹克宪章》,奥林匹克旗帜和5个圆环的含义是:象征五大洲的团结以及全世界运动员以公正、坦率的比赛和友好的精神在奥运会上相见。

至今为止一共举行了27届奥运会

第一届雅典奥运会

第二届巴黎奥运会

第三届圣路易斯奥运会

第四届伦敦奥运会

第五届斯德哥尔摩奥运会

第七届安特卫普奥运会

第八届巴黎奥运会

第九届阿姆斯特丹奥运会

第10届洛杉矶奥运会

第11届柏林奥运会

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14届伦敦奥运会

第15届赫尔辛基奥运会

第16届墨尔本奥运会

第17届罗马奥运会

第18届东京奥运会

第19届墨西哥城奥运会

第20届慕尼黑奥运会

第21届蒙特利尔奥运会

第22届莫斯科奥运会

第23届洛杉矶奥运会

第24届汉城奥运会

第25届巴塞罗那奥运会

第26届亚特兰大奥运会

第27届悉尼奥运会

第28届雅典奥运会

历届奥运会口号大致分为三类:

一类是根据这届奥运会的时空特点,写出有很强的时间性,本国有特殊的意义的口号

第二类就是将主办城市的心声、感受,感悟传达给世界的

第三类就是奥林匹克主题精神的一种延伸

1984年洛杉矶 Play part in History 参与历史

1988年 汉城 Harmony and Progress 和谐、进步

1992年巴塞罗那 Friends for life 永远的朋友

1996年亚特兰大 The celebration of the century 世纪庆典

1998年长野(冬) From around the world to flower as one

让世界凝聚成一朵花

2000年悉尼 Share the spirit 分享奥林匹克精神

2002年盐湖城(冬) Light the fire within 点燃心中之火

2004年雅典 Welcome Home 欢迎回家

2006年都灵(冬) An Ever Burning Flame 永不熄灭的火焰

历届奥运会主办国在筹备奥运时都有其独特的举办理念,而奥运会口号是奥运会举办理念的高度概括和集中体现。奥运口号的任务是把奥运会举办理念浓缩为一句更加简单有力和容易记忆的话,一句更富于视觉表现能力和感彩,能被各种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广泛接受的口号。各届奥运会都精心设计打动人心的奥运口号以使其广泛传播,深入人心,并使其成为奥运会各种文化和视觉设计活动(场馆建设、文化活动、形象与景观、开闭幕式等等)的创作依据。

在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之前,为一届奥运会提出口号的做法并不普遍。在该届奥运会上,最终也没有形成一句总的口号。参与历史(Play part in History)应该是组委会提出的很多口号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个。

1988年汉城奥运会的理念是“和谐、进步(Harmony and Progress)”。这个理念最终成为汉城奥运会的口号。它强调了韩国追求和平的基本国策;旨在体现汉城奥运会对奥林匹克宪章的遵从、对和谐之追求,同时论及人类的进步;意在强调韩国卓越的民族文化及其出色的奥运会举办水准;力图暗示汉城奥运会的非凡意义。

当国际政治中的阴云和奥运赛场上的敌视一同消散时,1992年西班牙巴塞罗那奥运会响亮地喊出了“永远的朋友”这一口号,它不仅强调了奥林匹克精神中友谊与和平的永恒主题,表达了全世界人民所共同的期盼与心声,更试图以此来赋予巴塞罗那奥运会荣耀的历史地位,那就是,巴塞罗那奥运会将作为和平与友谊的见证者和纪念物而永存于奥林匹克的历史之中。

“分享奥林匹克精神”这一口号是由悉尼在1992年提出的。当时,悉尼正在申办第27届奥运会,因此,这一口号实际上是首先作为申办口号出现的。悉尼试图通过“分享奥林匹克精神”这一口号来反映奥林匹克精神举世共享的特性和理想,也试图以此来鼓舞悉尼及澳大利亚人申奥的热潮,并将此作为对全世界人民前来参与和分享悉尼奥运会的邀请。从1992年悉尼仍在申奥时起,这句口号一直被沿用到2000年悉尼奥运会落幕。

1995年,美国盐湖城获得了第19届冬季奥运会的主办权,但盐湖城随即陷入了申办丑闻之中。经过调整,新的盐湖城奥组委认为,盐湖城冬奥会迫切需要重新树立和端正自己的公共形象。“点燃心中之火”的口号便是在这种背景下走上了舞台,“圣火”是正义与纯洁的象征,而燃烧在内心的“圣火”当然也就暗喻了本届冬奥会正义的内在心灵。2002年冬奥会开幕之际,又恰逢911事件余波未平,“圣火”所寓意的激情和希望也起到了振奋美国人精神的效用,这时候“心中的圣火”又自然被理解为了“心中的希望”。“点燃心中之火”成为近年来奥运会口号中的经典之作。

在第28届奥运会上,希腊人热情而自豪地喊出了“欢迎回家”的口号。雅典奥运会从“遗产、人本、参与、庆典”的理念归结出了“欢迎回家”的口号,这其中不仅包含了雅典奥运会对全球奥林匹克大家庭所有成员最诚挚、最热烈的欢迎盛情,更充分表达了希腊作为奥林匹克发祥地对奥运会重归故里的喜悦和自豪之情。

奥运常识

奥运会开幕式上的火炬点燃仪式,起源于1936年柏林奥林匹克运动会。

综观历届奥运会的开幕式,点睛处在于一个“火”字,点火也是开幕式的压轴大戏。在古希腊的神话传说中,主神宙斯藏起了天地间所有的火,没有了火的人类也就难以发展文明。同情人类的普罗米修斯决定帮助人类,从天庭里偷火种。他注意到宙斯没有藏起太阳中的火,于是在太阳经过的时候,把一支茴香杆伸到太阳里点燃,取得火种回到地上,人类才得以使用火。盗火的普罗米修斯却因此被宙斯锁到了高加索山上,后人就祭祀时点燃圣火以纪念这位英雄。在人类发展的历史上,火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它让人类告别了茹毛饮血的时代,并让人类有了抵抗黑暗的最用力工具,火使人类活动的时间和空间都大大地扩展了,人类文明的进程也因有了火而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即使在今天世界很多民族依然有崇拜火的仪式。比如在中国的彝族、白族等有“火把节”鄂温克族有“簧火舞”,而摩梭族等一些民族,每天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升火,并把火奉献给神灵和祖先。正因为人类对火是如此尊重,自古代奥林匹克运动诞生的那天起,圣火就在人类的手手传递中变得永恒而神圣。在公元前778年,在第一个被人所知的古代奥运会上,就有了点燃了圣火的仪式。到现在奥运会,点火仪式更被赋予了更深刻的内涵。

奥运会开幕式简介

[编辑本段]

开幕式(Opening Ceremony)历来都是奥运会的重头戏。在开幕式上既要反映出以和平、团结、友谊为宗旨的奥林匹克精神,也要展现出东道国的民族文化、地方风俗和组织工作的水平,同时还要表达对世界各国来宾的热情欢迎。开幕式上,除了进行一系列基本的仪式外,一般都有精彩的富有民族特色的团体操和文艺或军事体育表演。

现代开幕式流程

[编辑本段]

1、进场

奥运会组委会主席宣布开幕式开始。国际奥委会主席和奥运会组委会主席在运动场入口迎接东道国国家元首,并引导他们到专席就座。各代表团按主办国语言的字母顺序列队入场,但希腊和东道国代表团例外,希腊代表团最先入场,东道国最后。

2、讲话升旗

奥运会组委会主席讲话,国际奥委会主席讲话,东道国国家元首宣布奥运会开幕。奏《奥林匹克圣歌》,同时奥林匹克会旗以水平展开形式进入运动会场,并从赛场的旗杆上升起。

3、点燃火炬

奥林匹克火炬接力跑,进入运动场,最后一名接力运动员沿跑道绕场一周后,点燃奥林匹克圣火,然后放飞鸽子。

4、运动员宣誓

各代表团的旗子绕讲台形成半圆形,主办国的一名运动员登上讲台。他左手执奥林匹克旗的一角,举右手,宣读以下誓言:“我以全体运动员的名义,保证为了体育的光荣和我们运动队的荣誉,以真正的体育道德精神参加本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尊重并遵守指导运动会的各项规则”。

5、裁判员宣誓

紧接着,主办国的一名裁判员登上讲台,以同样的方式宣读以下誓言:“我以全体裁判员和官员的名义,保证以真正的体育道德精神,完全公开地执行本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的职务,尊重并遵守指导运动会的各项规则”。

6、奏乐退场

奏或唱主办国的国歌,各代表团依次退场。

7、文艺表演

这些仪式结束以后,是团体操或其他文艺表演。这是历届奥运会开幕式工作量最大、准备时间最长、花费最多的项目。东道国往往提前一两年即开始准备,并挖空心思,以期能以恢弘的气势、独特的民族精神吸引来宾。开幕式的成败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团体操和表演的效果。

8、运动员入场

占时比较长,在雅典奥运会上开幕式总长3.5个小时,运动员入场占了大概2个小时。

每个国家出场时播放的音乐都不同,基本上是播放出场国家的民族性的音乐,并且有现场DJ的伴奏。

奥运会开幕式发展史

[编辑本段]

最早的奥运开幕式

早期的奥运会开幕式,除了基本的礼仪,文艺表演完全属于“陪衬”,所以多为因陋就简。1896年在雅典举行的首届现代奥运会,各种“规定动作”之后,只是演奏了希腊的古典弦乐《奥林匹克圣火》。这首乐曲后来被国际奥委会确定为奥林匹克会歌。

合唱团加入

直到1924年在巴黎举行的第8届奥运会,开幕式文艺表演也只是由四个乐队、两个合唱团进行集体演奏而已。

豪华型开幕式

上世纪五十年代之后,奥运会逐渐走向豪华,开幕式也越来越被重视;文艺表演更是成为其中工作量最大、准备时间最长、花费最多的部分。有人甚至冠之为“奥运会之花”。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开幕式耗资700万美元;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便增长到三倍多,达到2500万美元。

民族装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这一精辟的结论,成为历届奥运会开幕式大型艺术表演主创者恪守的一大要素。汉城奥运会开幕式筹备伊始,韩国人就制定了“以我们自己的文化为中心,广泛吸收其他外国文化的长处”的指导思想。在他们规定的诸多原则中,除了写着“富于韩国的特色”,还有“避开扇子舞和舞龙那样老一套的表演形式”。就是说,开幕式文艺表演中要突出的是本国文化中最有新鲜感、冲击感、愉悦感的内容。该届奥运会开幕式,序幕和最后的文艺表演共72分钟。运动员退场后,文艺表演以“美好的日子”开头,将特技跳伞表演和朝鲜传统舞蹈“降福舞”、“花舞”巧妙地融于一体。两千多表演者翩翩起舞,表现了人们对和平与幸福的期盼。

最成功的开幕式

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开幕式被视为最成功的开幕式之一。组织者向全世界推出了一台融西班牙民俗、历史和欧洲文化于一炉的精彩表演。开幕式开始阶段,360名鼓手敲起西班牙人庆贺丰收的阿拉贡鼓,穿透力极强的鼓声在体育场内回荡,节奏分明、激荡人心。著名女舞蹈家在场中央的平台上表演最具西班牙特色的弗拉门戈舞。世界十大男高音歌唱家之一的多明戈引吭为之伴唱。他们酣畅淋漓的表演,让人们感受到了西班牙人民火一般的激情。文艺表演的最后一部分,是西班牙著名的叠罗汉。2174名身着红、绿色上衣和白色长裤的表演者,在场内跑道上搭起了12座6层“人塔”,象征着欧洲共同体12个国家。接着,多明戈、卡雷拉斯等6名世界级歌唱家一展歌喉,联唱欧洲著名歌剧中的精彩片断,使全场数万观众为之倾倒。

着力弘扬奥林匹克精神

既然是奥运会开幕式,就责无旁贷地担负着传播团结、友谊、和平的奥林匹克思想的任务。在历届奥运会开幕式中,主创者煞费苦心,其中不乏此方面的大手笔。汉城奥运会开幕式筹备阶段,曾经因奥运会主题歌的创作发生了激烈争执。有人认为,既然是韩国主办奥运会,主题歌就应该出自韩国音乐家之手。但汉城奥运会组委会却认为,主题歌的精髓是传播奥林匹克思想,是唱给世界上每一个人听的,应该由世界上最好的音乐家来创作。他们选择了曾经为洛杉矶奥运会主题歌谱曲、并三获奥斯卡**音乐奖的意大利作曲家莫罗德尔,与美国著名词作家汤姆怀特洛克合作,结果大获成功。一曲《手拉手》使汉城奥运会开幕式大为增色,并将团结、友谊的奥林匹克思想传遍了全世界。以致于当时的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曾经提议,要将《手拉手》定为奥运会的永久性主题歌。

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是现代奥运会的百年华诞,该届盛会的主题歌即为《世纪召唤》。开幕式文艺表演一开始,在主题歌昂扬的旋律中,五个奥运五环色彩的高大“精灵”腾空而起,500名身着各国服装的男女青年在场地中央组成了五环图案,400名儿童则在五环下方组成了“100”。《世纪召唤》的主题得到了体现和升华。

只有创新才有生命力

2000年悉尼奥运会开幕式的总导演,为曾经参与三届奥运会开幕式创作的澳大利亚人里克·伯奇。以往奥运会的文艺表演者大多局限于本国,而悉尼奥运会开幕式中,伯奇别出心裁地推出了20个国家2000名音乐家的行进间集体演奏。开幕式上,在奥运会会歌的伴奏下,当他们浩浩荡荡地迈步走进会场,演奏出雄浑、动听的一首首乐曲时,其本身就是在演绎着不同国籍、不同肤色人民友爱、团结、奋进的奥林匹克之歌。悉尼奥运会开幕前,组委会特意从世界各地征集歌曲,参选的有4000多首。开幕式上,2000名各国音乐家演奏的几首歌曲,除了主办国澳大利亚的国歌,其它几首皆为4000首参选歌曲中选出的佳作。这无疑更增加了演奏的世界意义。 不过,若论创新,还是推2004年雅典奥运会开幕式最为大胆、也最为成功。该届奥运会的开幕式大型文艺表演以“希腊海洋”命名,主创者甘脆将“爱琴海”搬进了开幕式会场。体育场中央场地内灌装了2000多吨水,俨然一片“人造爱琴海”。 奥运会开幕式背景便在“海水”与陆地之间神奇地变幻着。加上效果极佳的高科技光影手段和绚烂多彩的烟花交相运用,奥运会开幕式变成了梦幻之境。古希腊文明的的发展与演进、神话传说、建筑文明和雕塑等,都在开幕式上得以神奇地相“重现”。就连运动员入场式也被赋予了浪漫色彩。各国参赛者不是如同以往那样依次进入场地中央,而是迈上“海洋”畔的椭圆性台阶,经过绕行才进入场地,场上的气氛顿时变得更为热烈、活跃。

当然,雅典奥运会也为这一切付出了昂贵的代价。其开、闭幕式的总开销达到8100万欧元,创奥运会开、闭幕式费用最高纪录,受到了希腊国内外众多行家的批评。

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除了宗教这一古老的社会文化现象外,奥林匹克运动可以称得上是一个历史最为悠久的社会文化现象。奥林匹克运动的起源从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776年。但在此以前,古奥运会可能已经存在了几个世纪。奥林匹克运动会简称“奥运会”,是由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主办的世界性综合运动会。

奥林匹克运动会起源于古希腊,因举办地点在奥林匹克而得名。传说古代奥运会是由众神之王宙斯所创始的。第1届古代奥运会于公元前776年举行,到公元394年共举行了293届。运动会每隔1417天即4年举行一届。后来人们将这一周期称为奥林匹克周期。随着近代体育的兴起,希腊人民希望恢复古代奥运会。在1859――1889年,希腊曾举办过4届奥运会,做了初步尝试。自1883年开始,法国人顾拜旦致力于古代奥运会的复兴。经他与若干代人的努力,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于1894年6月23日成立。顾拜旦制订的第一部奥林匹克宪章强调了奥林匹克运动的业余性,规定在奥运会上只授予优胜者荣誉奖,不得以任何形式发给运动员金钱或其他物质奖励。1896年4月6――15日,第一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在雅典举行。

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基本上是每四年举行一次,这一周期被称为“奥林匹亚德”。按此周期算,则从公元前776年到公元394年间共应举办293届;但实际上召开的次数要少得多。不过,古代奥运会有规定,一个奥林匹亚德为一届,不管举行与否次数照算。

古奥运会初期,竞赛项目不多,所以前22届时间仅一天。后来随着比赛项目的增加,又延长为两天。从第37届增加少年比赛项目后,时间又延长到5天。其中第一天是开幕式,举行献祭和宣誓仪式,第二、三四天是比赛的具体内容,第五天是闭幕式,进行发奖和敬神活动。

目前奥运会的比赛项目有(未含冬奥会项目):田径、游泳(含跳水、水球、花样游泳)、射击、举重、自行车、射箭、篮球、排球、足球、手球、曲棍球、体操(含艺术体操)、击剑、国际式摔跤(自由式和古典式)、拳击、柔道、赛艇、皮艇和划艇、帆船(含帆板)、马术、现代五项、乒乓球、羽毛球、网球、棒球等。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不论从发展规模,还是从发展水平上来看,都已为举世所瞩目。奥林匹克精神得到了广泛传播。人们看到,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奥林匹克主义以竞技的形式,将不同肤色、不同文化背景的民族紧密联系在一起,对人类的社会活动,对人类的文明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作为一种体育现象,奥运会是人类探索体能极限的最引人入胜的赛场,奥运会纪录、奖牌成为运动员追求的崇高目标,奥林匹克运动已成为参与国家和地区众多、具有巨大吸引力、穿透力和凝聚力的一项全球性活动。

1893年,根据“奥运之父”顾拜旦的建议,在巴黎举行了讨论复兴奥运会问题的国际性体育会议。1894年1月,顾拜旦草拟了复兴奥运会的具体步骤和需要探讨的10个问题,致函各国体育组织和团体。6月16日,"国际体育运动代表大会"在巴黎索邦神学院开幕,到会代表79人,代表着12个国家的49个体育组织。有2000人参加了开幕式。大会通过了《复兴奥林匹克运动》的决议。6月23日成立了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的成立,标志着奥林匹克运动的诞生。

北京开幕式时间安排

17:45--19:00 有1小时15分钟的仪式前表演,共有28个富有地域特色和民族风情的精彩节目演出。

19时左右 将进行观众辅导

19:56 开幕式进入倒计时。

20:00--23:30 开幕式正式开始,持续约3.5小时

流程 |

三大部分环环相扣

根据奥运会的惯例,开幕式的主要流程分为三大部分。张和平介绍说,这三大部分分别是:一、文艺表演前仪式部分。包括欢迎仪式、展示奥运五环,中国国旗入场,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等。这部分时间长度约14分钟。

二是核心部分——文艺表演,名为《美丽的奥林匹克》,分为上、下两篇,约一个小时。上篇名为《灿烂文明》;下篇名为《辉煌时代》。三是文艺表演后仪式部分,包括运动员入场式、北京奥组委主席致辞、国际奥委会主席致辞、中国宣布奥运会开幕、奥林匹克会旗入场、奏奥运会会歌、升奥林匹克会旗、运动员代表宣誓、裁判员代表宣誓、放飞和平鸽、场内火炬传递及最终的点火仪式等。这部分将近两个半小时。

风格 |

用世界语言讲述中国故事

对于所有人而言,开幕式的文艺表演风格一直是举办国用来展现本国文化和艺术的舞台。开幕式如何表现?主要内容和艺术风格都是什么?这些问题也成为所有人关注的焦点。“在开幕式的表现内容上,将重点展示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灿烂文化,当代中国改革开放的建设成就和当代中国人民的精神风貌。”张和平表示奥运会开幕式的表现内容就承担了这一重要的特性。

对于所有人而言,开幕式的文艺表演风格一直是举办国用来展现本国文化和艺术的舞台。

在艺术风格上,用张和平说开幕式坚持用世界语言讲述中国故事。“开幕式充分体现民族特色、时代特征,以中国特有的‘绘画长卷’为线索,以中国美学的写意精神展现东方文明的底蕴,用绚烂的色彩展示当代中国的勃勃生机,用富有创造性的当代艺术表现形式,赋予开幕式以现代性和国际性风貌。”

入场 |

中国在赞比亚之后

运动员入场将占近两个小时左右的时间。而205个体育代表团究竟以什么样的原则排序也一直被人关注。张和平说:“运动员入场式的顺序,将依照205个国家或地区代表团名称的简化汉字笔画顺序进行排列。也就是以中文翻译国名的第一个汉字的笔画为准。”

这个方法也是依据国际惯例,根据“主办国语言排序”。此次奥运会在北京举办,自然就依简体汉字笔划为排序。如果第一个汉字笔画数字相同,则以第二个字为准,以此类推。但希腊代表团和东道主中国例外,希腊代表团最先入场,中国代表团最后一个入场。张和平还透露,第二个出场的是几内亚代表团;而在中国代表团之前出场的则是赞比亚代表团。

焰火 |

15000发烟花光耀开幕式

奥运开幕式烟花燃放贯穿整个开幕式,配合仪式演出共同进行。在主体育场释放的总量大概在15000发左右,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释放烟花数的总量大概在14000发左右,这将会为8月8日当晚的开幕式增加很多色彩。

演员 |

三分之一来自部队

演职人员大概在15000人左右。这里面没有包括仪式人员,总数加起来大概不到两万人。在演职人员中有三分之一来自部队。

焦点 |

开幕式可能没有汶川元素

5月12日四川汶川大地震举世震惊,此后不少人猜测,在奥运会开幕式上,可能会加入汶川地震的元素。对此,张和平昨日明确表示,开幕式中不会有汶川地震的元素。

他表示:“四川汶川地震对于全中国人民来说是一场深重的灾难。在抗震救灾、重建家园的过程中。我国人民形成了万众一心、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的抗震救灾精神。我国从中央领导到普通人民都表现出了这种精神,这种民族精神也将为开幕式注入新的精神,但是奥运会的开幕式毕竟是一个庆祝体育竞赛的欢乐的盛事,不应该也不必承载更多的东西。我们相信奥运会开幕式的成功必将进一步振奋民族精神,同时,也是有利于做好下一步抗震救灾、重建家园的工作。”

奥运会开幕式制作团队:总导演:张艺谋,副总导演:张继刚等

奥运圣火

[编辑本段]

火,是人类文明的重要原动力,也是先民们心中的圣物。而火炬作为运动会的重要环节出现,已经有了2700多年的历史。传说古希腊的奥林匹亚山是众神的栖息之所,当地人为了纪念为人类盗得火种的火神普罗米修斯,每隔四年都要在祭台前举行一次祭祀仪式。 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点燃圣火的仪式,起源于古希腊人类自上天**火种的神话,在奥林匹亚宙斯Zeus神前,按宗教的仪式在祭坛上点燃火种,然后持火炬跑遍各城邦,传达奥运会即将开始的讯息,各城邦必须休战,忘掉仇恨与战争,积极准备参加奥运会的竞技比赛,因此火炬像征着和平、光明、团结与友谊等意义。 依据奥运的传统,火炬应该于开幕前一天抵达主办城市,于开幕式当天引燃。火炬在旅途中,或是抵达主办城市的各项庆祝活动,必须遵守奥林匹克的礼制仪式,不得被利用而作为广告宣传之用。然借着奥林匹克火炬,各主办国常在最后一段路程中,安排具有代表性与特色的人物,如为国争光的奥运金牌选手等,在狂热赞赏的观众前高举火炬,绕场一周后,跑上圣火台点燃圣火。 圣火必须位于大会场的明显位置,并应具有良好的视野,最好在大会场外也能看到圣火为宜。在奥运期间,圣火不可熄灭,当圣火熄灭时,奥运会即告正式结束。 1936年 柏林 奥运火炬首次燃起 在奥运历史上,由于柏林奥运会被利用,成为了宣扬纳粹主义的工具,因此这一届奥运会成了奥林匹克历史上为数不多的几个污点之一,但是正是在1936年的柏林奥运会上,世人才首次看到奥运圣火的点燃,而也正是从这一届奥运会开始,奥运圣火才开始了它光耀寰宇的传递之旅。 7月20日,在奥林匹亚举行了隆重的火炬燃点仪式,12名身着希腊民族服装的少女在乐曲伴奏声中点燃了第一支火炬。国际奥委会前主席顾拜旦亲临会场,并发表了演说,随后正式开始了每人手持火炬跑1公里的火炬接力。火炬传递先后经过了希腊、保加利亚、南斯拉夫、匈牙利、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于8月1日凌晨到达柏林。从奥林匹亚至柏林运动场,全程3075公里,参加接力的共3075人。从本届奥运会起,点燃奥林匹克火焰是每届奥运会开幕式不可缺少的仪式之一。 1956年 墨尔本 奥运圣火首度照亮南半球 第16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于1956年11月22日在澳大利亚首都墨尔本召开,这是第一次由南半球的国家来承办奥运会。本届奥运会最令人难忘的就是民主德国和联邦德国联合参赛,他们在《欢乐颂》的伴奏下,使用有五环标志的黑、红、黄三色旗为团旗共同入场。 1964年 东京 奥运火炬首次在亚洲点燃 10月10日,第18届奥运会在日本东京开幕。此前一周一直阴霾的天气在当天突然转好。美国甚至发射了“辛克姆”卫星向全世界转播奥运盛况,这在历史上还是首次。 本届奥运会进行了盛大的火炬接力跑活动。8月21日火炬于奥林匹亚点燃,9月9日空运到日本鹿儿岛,然后分四路传递。四条路线全长84公里。最后点燃奥林匹克火焰的是日本19岁的早稻田大学学生坂井义则。他出生于广岛爆炸那天(1945年8月6日)。奥林匹克火焰是和平的象征,由坂井点燃火焰,其用意是非常明显的。 1976年 蒙特利尔 卫星传递奥运圣火 运动会于7月17日正式开幕。本届奥林匹克火焰传递采取了与以往不同的作法。7月13日于奥林匹亚点燃,火种传到雅典后,不象以往用轮船、飞机或接力传递,而是利用卫星激光技术传到加拿大首都渥太华:当时在希腊点燃的圣火通过一个捕捉离子化火焰微粒的传感器传送到地球另一端的渥太华,通过对卫星传过来的脉冲信号进行解码而复制了奥运圣火。 这种传递方式看似新颖,但在后来却受到了诸多非议。后来的历届奥运会再也没有沿袭这一做法。 2000年 悉尼 奥运圣火水下传递 本届奥运会在火炬传递路线的设计上可谓独具匠心,赛会组织者充分的利用了海、陆、空等各种传递方式,奥运会的火炬甚至还被潜水员带到了海底进行水下传递。 2004年 雅典 五洲共享奥运荣耀 奥运会开幕前的圣火传递开创了多项第一。为了纪念奥运会重新回到故乡,组委会对火炬传递路线进行了精心设计。本次奥运会火炬首次传遍了全世界的五大洲,并首次到达了非洲和南美洲,使世界各地的人们都有机会参与并体验这一盛大活动。圣火传遍历史上举办过夏季奥运会的所有城市,使这些城市有机会再次亲眼目睹奥运圣火,再次体验到奥运会带来的快乐。 此外,火炬还到达了一些有特殊意义的城市,如欧盟中心城市布鲁塞尔、国际奥委会总部所在地洛桑以及下届奥运会主办地北京等。整个火炬传递过程共用78天,在全世界传递了78000公里,并传遍希腊所有行政大区和所有州。

2014年北京举办的夏季奥运会是第几次,吉祥物是什么,主题曲是什么

2008年北京奥运会,是第29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于2008年8月8日20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北京国家体育场鸟巢开幕,并于2008年8月24日闭幕。

吉祥物是五个福娃:贝贝,晶晶,欢欢,迎迎,妮妮(北京欢迎你)

会 歌:You and Me(我和你),演唱者:刘欢、莎拉布莱曼

奥运开幕式瑞典的旗手是谁?

克里斯蒂安·奥尔松

克里斯蒂安·奥尔松(瑞典语:Christian Olsson,1980年1月25日-),瑞典田径运动员,主项为跳高和三级跳远。至今为止,奥尔松获得过一枚奥运会金牌,三枚世界田径锦标赛金牌和两枚欧洲田径锦标赛金牌。

奥尔松出生在瑞典哥德堡,在蒙道尔的林多姆度过了他的少年时代。

1995年,第五届世界田径锦标赛在奥尔松的家乡-瑞典哥德堡举行,在目睹了英国三级跳远名将爱华士打破三级跳远世界纪录(18.29米)后,奥尔松开始对三级跳远产生了兴趣。

2001年,奥尔松参加了在加拿大埃德蒙顿举行的第八届世界田径锦标赛,获得了一枚银牌,开始在国际田径舞台崭露头角。2003年,在法国巴黎举行的第九届世界田径锦标赛上,奥尔松更是惊人地跳出五个决赛最好成绩,轻松夺冠。

2004年3月7日,他在匈牙利布达佩斯举行的第十一届世界室内田径锦标赛跳出17.83米的好成绩,平了世界纪录。同年8月23日雅典奥运会,他跳出17.79米,打破瑞典全国记录,并获得金牌。这样他实现了奥运会、世锦赛(室内和室外)、欧锦赛(室内和室外)的大满贯。

2004年奥运会决赛时,奥尔松的脚受了伤,之后的秋季和冬季伤势加重,使他不能在跳跃时全力以赴。更糟糕的是伤势愈合得很慢,直到2006年初依旧困扰著他。2006年6月,奥尔松伤愈复出首次参加比赛,跳出17.09米的成绩。之后不久的8月,在他的家乡哥德堡举行的欧洲田径锦标赛上,他再度轻松获得该项目的冠军。

奥尔松是室外三级跳远瑞典记录保持者(17.79米),他一共获得7次瑞典三级跳远冠军,并且在国内比赛中,他的跳高成绩也很出色。

2003年,奥尔松和瑞典七项全能名将卡罗丽娜·克鲁弗特双双当选欧洲年度最佳田径运动员。

2004年,奥尔松再度获得欧洲年度最佳田径运动员,也是第一位蝉联该奖项的运动员。

三级跳远

奥运会

2004年 雅典 - 17.79米 - 金牌

世界田径锦标赛

2003年 巴黎 - 17.72米 - 金牌

2001年 埃德蒙顿 - 17.47米 - 银牌

世界室内田径锦标赛

2004年 布达佩斯 - 17.83米 - 金牌

2003年 伯明罕市 - 17.70米 - 金牌

欧洲田径锦标赛

2006年 哥德堡 - 17.67米 - 金牌

2002年 慕尼黑 - 17.53米 - 金牌

欧洲室内田径锦标赛

2002年 维也纳 - 17.54米 - 金牌

欧洲U23田径锦标赛

2001年 阿姆斯特丹 - 17.24米 - 金牌

欧洲青年田径锦标赛

1999年 里加 - 16.18米 - 银牌

跳高

欧洲青年田径锦标赛

1999年 里加 - 2.21米 - 金牌

个人最好成绩

三级跳远

室内 - 17.83米(与世界记录相同)

室外 - 17.79米

跳高 - 2.28米

跳远 - 7.71米

PS:我昨天看开幕式的时候,也对他影响很深~~呵呵!!原来楼主和我一样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