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体操天才陆莉,16岁夺奥运会冠军,巅峰时因肝炎退役如今怎样?
2.体操天才陆莉:16岁获奥运冠军,却因病退役,如今赴美创业成
3.体操冠军陆莉
4.陆莉的职业生涯
体操天才陆莉,16岁夺奥运会冠军,巅峰时因肝炎退役如今怎样?
爱迪生曾经说过:“天才无非就是百分之一的天赋外加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人们总是习惯性地认为那些天资好的人随随便便都能成功,却不愿去了解每一个真正做到成功的人的背后付出了多少努力。他们的成功之路也许比普通人要更加坎坷难行。
2019年,哪吒一句“我命由我不由天”燃爆全网,人们都纷纷为那他不屈于命运摆布的精神所点赞。在现实中当然也存在这样的“哪吒”,有这样一个人,她从小就体弱多病,却靠体操运动让自己的身体好转,16岁夺下奥运冠军,惊愕众人,无奈因病退役却不甘命运摆布以一种新的姿态回归到体操运动中去,她就是我国最年轻的奥运体操冠军陆莉。
自幼体弱,因此接触体操
16年8月三十日,陆莉出生在湖南沙市的一个普普通通的家庭中,陆莉自小就被查出了患有肝炎,所以从小就体弱,儿童时期陆莉要比其他同龄的小孩子都要瘦上一圈,让人看了都忍不住心疼。身体上的毛病还并不是最主要的,童年的孩子最怕缺少伙伴,而陆莉整个童年都没有人陪伴,一直孤单一人。因为肝炎的关系,大人们都唯恐避之不及,也都不让自己的孩子去和她玩耍。
陆莉的童年就是在这样身体和心灵的双面摧残之下度过,陆莉的父母看到女儿的情况也十分痛心,但是他们只是普通的工人没有办法改变女儿的现状,也都为此痛苦不已。经人推荐说女子最适合练习体操运动,对改善身体条件也有很大的帮助,于是陆莉便被父母送去学习体操。
陆莉在练习体操中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快乐,学习中不再有没有朋友的孤独,也不再有身体上的不适,陆莉喜欢上了这种感觉,从此体操就如同陆莉最亲密的伙伴一样一直陪伴着她。
加入国家队,体操由爱好变为职业
陆莉天生身材娇小,柔韧度也高,正是一个练习体操的好材料。她在首次跟随老师学习时就被老师看中,成为了老师的重点照顾对象,对她的关注远超其他人。
陆莉本人也是刻苦训练,与其说是训练倒不如说是享受,陆莉就这样享受着体操带给他的快乐被选中到了湖北省体操学校体操班。在这里陆莉逐渐绽放自己的光芒,她每次的体操成绩都会远远高出其他同学,俨然有一种鹤立鸡群的感觉,于此同时因为长期练习体的身体也越来越好,虽然肝炎无法医治,但也不似以前那样看着就让人心疼了。
毕业之后陆莉进入了湖南省体操队,从此开启了她的职业生涯,此时她只有14岁。陆莉的职业生涯非常顺利,一路上参加很多比赛也拿过大大小小的奖项,唯独在进入国家队之时遇到了坎坷。
陆莉从湖南省体操队进入到国家队完全是因为自己的老师。当时陆莉的老师熊景斌从湖南省体操队被调入国家队,他想起了自己的学生陆莉,因为看中陆莉的天赋,所以便想把她留在自己身边。
熊景斌向领导提出了申请,虽然获得了同意却引来体操队的各个队员十分忌讳。陆莉患有肝炎早已是体操行业几乎人尽皆知的事情了。虽然肝炎不会影响体操训练,但是一个肝炎患者依旧会引起人们的避讳。
所以当时的国家队除了熊景斌一人外几乎没有人想让陆莉进来,但是最终熊景斌力排众议,陆莉才得以进入国家队训练。陆莉把老师的恩情都记在了心里,期望有一天可以用自己的成功来回报他,因此她的训练比以前更加努力。
16岁满分获奥运冠军,证明自己
功夫不负有心人,陆莉的刻苦训练终究是没有辜负了她。1992年巴塞罗奥运会上陆莉当时在队里只是一名替补,只有首发队员受伤无法上场之时她才能上去顶替,没有人会对这个替补有太大的信心。
但是陆莉不出手则已,一出手就惊愕了世人,陆莉替补上场时,凭借着一套行云流水的动作直接斩获了高低杠的金牌,以满分的成绩夺冠,她那标准的动作甚至被国际奥委会命名为“陆莉动作”。毫无疑问,这个16岁的小女孩创造了奇迹,一个属于她的奇迹。
夺冠后的陆莉一下子成为了时政关注的焦点,一时间访不断。但是没过多久,陆莉却宣布退役,因为她的肝炎已经不允许她再次参加体操比赛了,这对她无疑是一个巨大的遗憾,突然间离开自己热爱的舞台,一时间她自己也没法接受。退役后的陆莉在北京体育大学修读之后,深思熟虑之下决定前往美国。
陆莉即使到了美国依旧热爱体操事业,她担任了北加州的体操教练。在一次各州之间举办的体操赛事上陆莉遇见了同样热爱体操运动的肯姆·加森霍温,两人可谓是不打不相识,在体操运动中两人是对手,但在运动之外两人却成为了好朋友。
相处不久,两人的感情就开始升温,结成了一对。经过三年的恋爱,陆莉和肯姆结婚了,陆莉曾经的老师熊景斌漂洋过海送来自己的祝福。因为两个人都特别喜欢体操事业,也是因为体操而相识,所以婚后二人决定举办一个体操运动的俱乐部,命名为ACC俱乐部。
如今的陆莉在美国生活,已经有了自己的儿子,生活的幸福美满,但她的初心未改,一直经营着自己的ACC俱乐部,为那些喜欢体操的人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自己也时常练习体操以此来锻炼身体,这样的生活也真是足够让人羡慕了。
陆莉从出生起就患有肝炎饱尝痛苦,但她并没有抱怨命运不公,而是通过体操这一条路用自己的努力改变了自己,也为自己证明,她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我命由我不由天”,可谓是现实版的哪吒。
体操天才陆莉:16岁获奥运冠军,却因病退役,如今赴美创业成
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的主场地上传来一片惊呼。
一位来自中国的16岁替补体操选手陆莉,凭借一套完美连贯的动作,斩获了6位评委齐刷刷的满分打分。
满分冠军,这样的好成绩惊呆了在场的所有的观众。
国家队同样大吃一惊,但看着台上的小陆莉,更多的还是叹息,这样好的苗子却注定无法在体操上大放异彩,实在是令人惋惜。
他们的预料没有出错,奥运会结束后不到两年,肩负着满分冠军荣誉的陆莉就选择了退役。
此时的她,年仅18岁,正处于一名体操运动员的黄金年龄,也应该是她距离赛场上最高的荣誉、鲜花与掌声最为接近的一刻。
显然,在这个时候决定退役,绝不是一个明智之举。
可对于陆莉以及她的教练而言,她能咬牙坚持到此刻才决定退役,就已经是不易了。
再激动的掌声与美丽的鲜花都无法磨灭病痛给陆莉带来的折磨,她的体操生涯早已被上天裁断。到此为止,就已经是最好的结果了。
事实上,陆莉患有肝炎,已经折磨了她数年,早在她12岁时,在一次寻常的体检中就诊断出了肝炎。
对于如今的医疗水平而言,肝炎并不算重病,但它所带来的临床症状对于任何运动员来说,都是一种致命打击。
为了面对各种各样的比赛,运动员不得不时刻保证自己在赛前与赛时都能保持着充足的精力与良好的状态,随时会造成疲倦、呕吐的肝炎自然是他们运动生涯中的一颗不定时。
此时的陆莉才刚刚加入湖南体操队不久,年幼的她不了解肝炎的严重程度,却明白这张单薄的诊断单无疑意味着她的体操生涯即将面临终结。
陆莉向来是乐观积极的,但此刻心里却彻底地丧了气。
她学习体操已经整整7年了,对于体操的热爱也与日俱增,如今因为一场意外,要离开这个她热爱的训练场,她又怎么舍得。
得知陆莉病情的体操中心主任燕呢喃也叹了口气,从陆莉进入体操队后,这个训练刻苦、总是笑眯眯的小姑娘赢得了所有人的喜欢。
更何况,从训练情况来看,陆莉的成绩一次比一次优异。
这样难得一见的好苗子,要因为肝炎就这样被埋没吗?
燕呢喃陷入了沉思,她不舍得天才无名,更不舍得这个天真的小姑娘失去自己热爱的梦想。
思来想去,燕呢喃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她要帮陆莉隐藏病情。
为此,她将陆莉带回自己家中居住,自掏腰包为小陆莉抓药熬药,一边艰难地隐藏着陆莉的病情,一边盼望着陆莉能在自己的照顾下病情有所好转。
除了照顾陆莉身体,得知陆莉情况的指导教练熊景斌还特意为小陆莉设计了一套三D相连的高低杠高难度新动作。
事实上,这样高难度的动作对于刚入队的陆莉来说颇有难度,肝炎也让她的训练注定比旁人更加辛苦费力。
但陆莉却没有辜负他们二人的信任与期盼,此后一年多的时间里,她都心无旁骛,专注于体操训练。
任何同龄人喜爱的 游戏 、玩具,在陆莉这里都宛如空气,她近乎将自己所有的时间都投入到了训练当中。
一个动作没做好,她便一遍又一遍地重复训练,只为追求完美。
有时因动作失误而负伤,小陆莉也不愿意多加休息,没几天便又回到了训练场上,开始自己的训练。
陆莉太清楚,自己身为一位肝炎患者,病情随时都有可能终结她所热爱的体操运动。她想要不辜负旁人的期待,更不愿自己的梦想陨落,那她就必须争分夺秒的训练。
皇天不负有心人,1989年,陆莉在第二届全国青运上首战告捷,夺得了女子高低杠的冠军。
一年后,陆莉又荣获了全国青少年体操锦标赛高低杠的冠军。
这样的好成绩,让燕呢喃倍感欣慰,坐在电视机前观看陆莉比赛的周晓林也格外喜悦。
老话说,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如果说燕呢喃是陆莉的伯乐与恩师,那周晓林就应该是是陆莉的第一位伯乐。
1981年,父母看着瘦小的陆莉,担忧女儿未来的身体,决定将她送去参与体操训练。
事实上,他们只盼望女儿能够在训练中长得更加强壮 健康 一些,任谁也没想到,他们的无心之举,竟然将自己的女儿送上了奥运冠军的奖台。
刚到省直业余体校体操班报名处,一蹦一跳、灵气十足的小陆莉便引起了一个人的注意,她便是体操班里的高级教练周晓林。
抱着试探的想法,周晓林便将陆莉放到了一个1.3米高的高木马上,鼓励这个瘦小的女孩从上面跳下来。
不负所望,小陆莉没有丝毫的害怕,直接飞快地扑进了周晓林的怀抱,这下让周晓林体会到了如获至宝的感觉。
胆量,在体操运动中向来是顶顶重要的关键,不够勇敢,运动员又如何能够完成那些惊险的高难度动作?
而在日后的训练中,陆莉逐渐显露出来的体操天赋也让周晓林倍感欣慰。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没过多久,一个难题便横亘在了小陆莉与周晓林面前,陆莉的父母决定让她放弃对体操的学习。
原因也十分简单,体操队距离陆莉家实在太远,每天的接送对于陆父陆母来说,实在难以消受。
更重要的是,陆莉在体操队的训练对于这个本就不富裕的工人家庭来说,是一笔额外昂贵的支出,长期的训练,他们实在难以承担。
那个年代的父母与如今提倡“鸡娃”教育的父母截然不同,孩子能够无病无灾的 健康 长大就已经是他们最大的期望了,陆父陆母因为经济压力而放弃陆莉的体操学习也情有可能。
但了解了情况后的周晓林却极力阻挠陆莉父母的决定,她身为教练自然深知天才在这个领域中的宝贵。
为了挽留陆莉,周晓林向陆莉父母提议,陆莉可以同自己的女儿住在一起,这样既免去了陆父陆母每天接送陆莉的辛苦,也能够帮他们减轻一些经济负担。
在训练中逐渐爱上体操的陆莉也缠着父母,希望父母能够支持自己继续学习体操。
一旁是教练的慷慨帮助和晓之以、情动之以理的劝说,一旁是女儿撒娇的小脸,陆父陆母也再难拒绝,这场风波也就此有惊无险的度过了。
有了父母的支持与教练的帮助,陆莉在训练上越发刻苦,进入湖南省体操队自然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前有周晓林的帮助,后有燕呢喃的隐瞒,陆莉的体操之路虽然不太顺利,但有这两位恩师的帮助也算是。
不过,陆莉的实在有限,燕呢喃与熊景斌两位教练的关心与照顾并没有让陆莉的病情好转,甚至都没能控制住病情,陆莉的肝炎仍在恶化。
更糟糕的是,纸终究包不住火,任他们再努力地隐瞒,陆莉的病情还是暴露了。
就在大家人担忧陆莉即将被开除时,湖南体操队选择了留下她。
想来,大抵是陆莉的天赋与刻苦实在令人感动。
但不了解情况的国家队却并没有选择抓住这个好苗子,肝炎是他们一向忌讳的疾病,陆莉的名字也就这样从原先备好的集训名单中划掉了。
但陆莉的指导教练熊景斌对此却相当不满,一位体操运动员的黄金时期本就短暂,如今国家队却因为对肝炎的忌讳,放弃一位天才,实在不是一个明智之举。
为此,熊景斌甚至向队里申请,只要他在哪,陆莉就在哪。
巧合的是,省里同意申请后,国家队正要调熊景斌到国家队担任教练,陆莉也就这样破例进入了国家队。
不过,虽是进了国家队,集训中却以陆莉的肝炎为理由,拒绝她参加。一同进入国家队的队员们也对肝炎心有余悸,在平常的社交中也会刻意回避陆莉。
久而久之,无论是训练,还是日常活动中,陆莉始终都是孤零零的一个人。
见状,熊景斌的内心有些愧疚,是他的执着才让陆莉陷入到了这种尴尬的境地。
敏感的陆莉察觉到了教练的担忧,常常宽慰教练,又暗自加强了自己的训练。
事实上,如今的陆莉也不过是一个15岁的少女,她时常也会埋怨上天的不公,为什么患上肝炎的偏偏是她?为什么这么努力的治疗,肝炎依旧没有好转呢?
可每当她重新站到训练场上时,心中的不解与埋怨便又瞬间烟消云散了,想来,肝炎或许就是她能够站在这里的代价吧。
看着如此乐观的陆莉,熊景斌也少了担心,心中对陆莉的关心更甚,训练场上对她的要求也更加严格。
很快,他们的努力便有了成果。
1991年,也就是陆莉进入国家队的同年,在全国体操锦标赛中,她夺得了高低杠冠军和全能的第四名。
次年,表现突出的陆莉被派出参与世界体操单项锦标赛,并拿到了第四名的好成绩。
此时的她,刚刚16岁。
或许是陆莉的每一滴汗水都被国家队的教练看在了眼里,又或许是她在各项比赛中一次又一次的好成绩,陆莉作为替补选手,参加了第25届奥运会体操比赛。
女神再一次眷顾了陆莉,当时体操队的主力石丽颖赛前突然旧伤复发,经过讨论,队里决定派出陆莉上场。
事实上,那时不管是做出决定的中国队,还是得知人员变动情况的国内观众,没有人看好这个瘦小的姑娘。
更何况,在中国队上场之前,美国选手就已经获得了9.987的高分,不可能会有比美国更高的分数了,这是所有人都默认了的事情。
大约是旁人少了些期待,陆莉身上的压力放轻,又思及从前没日没夜地训练,她鼓起勇气,一口气连贯地完成了那套专门为她量身打造的三D相连的高难度动作。
满堂的喝彩让陆莉从紧张的情绪中缓过神来,看着评委们不约而同打出的满分成绩,她脑海中浮现出了四个大字,
她成功了!
她的努力没有白费,教练的期望没有辜负,她真的做到了!
陆莉激动地与教练拥抱,直到领奖时,她也没能平复自己激动的心情,大大的笑脸,高举的双手,还有金色的奖牌,这是她的第一张奥运冠军的照片,也是最后一张。
1994年,陆莉宣布退役,身体越发的疲惫与不适,让她早早地预料到了这一天即将来临。
没有失望,没有埋怨,陆莉带着笑脸与特有的乐观,离开了自己最热爱的地方。
得益于之前辉煌的战绩,陆莉先是在北京 体育 大学学习,后受北大招生办的照顾,如愿来到北京大学国际学院中就读。
在学校期间,不少人认出了这位奇迹般的满分奥运冠军,陆莉却从不张扬,微微一笑后,便急忙离开。
奥运冠军已经成为了过去,她无需执着于过去的成就,也不需要靠过去的辉煌为现在谋取特权。
她在运动上不惧困难,在生活上也无畏挑战,周围人的优待只会成为她前进的阻碍。
正如她自己所说一般,“如果我不出去,就会一直生活在别人的拥护中。帮我的人太多,会让我失去自我,失去真正成长的机会。”
抱着这样的想法,从北大毕业后的陆莉没有留在国内,而是选择远渡重洋,在美国一所俱乐部当中担任体操教练。
工资不高,工作也并不轻松,但陆莉却相当满意,她带的几个学生也在她的教导下表现出众。
但一个女孩子离家太远,父母少不了担心。尤其是2002年后,陆莉的母亲去世,陆莉的父亲一人在家中更是格外思念女儿。
得知女儿在担任教练的同时,又建立了一家俱乐部,整日忙得不可开交,陆父再也忍不住对陆莉的担忧与思念,费尽千辛万苦赶到美国,开始了照顾女儿的生活。
有了父亲在生活上的帮助,陆莉的生活也从一团糟变得井井有条,她在事业上的投入也更加 专注。
创业的旅途上,陆莉还地认识了如今的丈夫,美国跳马名将肯姆·加森霍。
两人一见如故,不仅在体操上有不少共同话题,在日常生活上的观点也是不谋而合,二人相识相恋自然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有了丈夫的帮助,陆莉创办的俱乐部发展也肉眼可见的好了起了,蒸蒸日上的除了俱乐部的发展状况,还有陆莉的钱包,如今的她也算得上是一位创业成功的了。
陆莉的生活也同样美好,思念的父亲陪伴在身边,与丈夫步入婚姻殿堂的第二年,陆莉便生下了一个可爱的混血宝宝。
如今已经46岁的陆莉,三世同堂,在美国的生活平淡而幸福,从前奥运冠军的光环也再鲜为人知。
想来,这也如了陆莉的心愿,她终究靠着自己的努力,远离了旁人的保护,成为了真正独立、强大的自我。
体操冠军陆莉
陆莉,女,汉族,16年生于长沙,祖籍湖南省宁乡县。1983年开始接受体操训练,1988年进入省队训练,1991年被选入国家队。1992年8月在巴塞罗那举行的第25届奥运会上,陆莉以满分10分夺得体操高低杠冠军。1994年,年仅18岁的陆莉结束了13年的体操运动生涯。
退役后,陆莉去了美国,现任美国国家女子体操队教练。带领队员参加了2008北京奥运会。
陆莉的职业生涯
在1992年巴塞罗纳奥运会高低杠比赛中,陆莉的“反握大回环转体360度成扭臂握杠后接反吊大回环,再接反吊分腿前空翻抓杠”动作,在女子体操史上创下了3个高难度动作连接的先例,而且编排难度大于D组,是她创造的这个高难度动作,所以将这套连接动作以她的名字命名(陆莉连接)。她以近乎完美的表演征服了当时的6位裁判,以至出现奇迹,6位裁判全部亮出了最高分10分,至今也是史无前例。
在陆莉之前只有赫赫有名的体操皇后罗马尼亚名将科马内奇享有过此项殊荣,而当时只是4名裁判执法,而陆莉这次是6名裁判不约而同地给了她最高荣誉10分。当时这也是陆莉为中国体操队夺得那接奥运会的首枚金牌。10分钟后,她又在平衡木的比赛中以9.912的高分夺得一枚银牌。
那一年陆莉只有16岁,那届奥运之后她便宣布退役,进入北大读书,毕业后赴美发展,如今她在美国有了属于自己的俱乐部,一个不知世故的天真女孩一步步走出了自己的人生轨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