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一梅回国家队了-王一梅回国家队了吗

tamoadmin

1.王一梅和魏秋月等都是同时期球员,大梅为啥不帮带呢?

2.王一梅既不宣布退役,也不露面打比赛,意欲何为?

3.郎平为什么弃王一梅不用?

4.中国女排元老王一梅不出面打比赛,为何不选择退役?

王一梅和魏秋月等都是同时期球员,大梅为啥不帮带呢?

王一梅回国家队了-王一梅回国家队了吗

因为大梅的经验没有魏秋月和徐云丽丰富,所以她才没有进入国家队帮带。且不说大梅呆在女排的时候,女排的成绩并不好,单是她因为受伤而隐退,就注定了她无法帮带年轻的球员们。

再说魏秋月,魏秋月在国家队呆的时间比大梅要长许多,且在大梅受伤隐退的时候,人家可是带领着队友们冲锋陷阵,她的经验比大梅要丰富许多,而且魏秋月还是里约夺冠的功臣呢。所以由魏秋月进入国家队帮带年轻的女排球员更加的合适。

不过,王一梅也是有过不错的成绩的。王一梅自己在女排当队员的时候,可是王牌选手,人称呼?重炮手?。只不过王一梅的运气差了一点,在她带领女排的那几年,女排的状态很不好,成绩当然也不理想。尤其是在朗平成为女排教练之后,王一梅就退出了国家队,也是那时候她在比赛中受了很严重的伤,不得不退出国家队。也有人说是因为朗平不爽王一梅在队里的表现,才把她踢出去的。退出国家队的王一梅回到了省队,又因为郑宗源,算是被雪藏了,一直到王一梅退役,她都没有上过几场比赛。

不过,没有进入国家队帮带也不见的是一件坏事,毕竟帮带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老前辈除了需要给年轻的球员们训练,还需要经常给她们进行心理辅导,缓解她们的压力。所以,王一梅没进入国家队帮带,也省了不少事情,想干啥就干啥,减肥、健身、恋爱等等,以前没做的事情,退役以后都有大把的时间可以去完成了。

王一梅既不宣布退役,也不露面打比赛,意欲何为?

王一梅在女排中的外号是“大梅”还有一个就是“重炮”他在1988年出生,有着1米9的身高,身体条件十分出众,而且力量,身体素质基础都很好,在球场上也是拼命厮杀,所以王一梅在女排中发生的是主攻的位置,很擅长进攻,也因为重炮般的强攻被人们称为重炮。不过她的年纪在女排运动员中已经算很大了,她在很长时间内都无球可打。自己的竞技状态也有很大的下滑,所以可能她马上就会退役了。

不过她现在既没有选择退役也无法上场,可以说处在一个很尴尬的处境。因为职业体育是非常残酷的,虽然说她已经为辽宁队取得了很多的荣誉,但是随着自己状态的下滑也只能接受现实。

王一梅的天赋非常好,所以在赛场上总是能够发挥出自己的全部水平。不过她最大的问题就是训练非常不努力,而且不服从管理。所以在国家队的时候王一梅就因为这些原因受到过处罚,在辽宁队中也是没有给教练留下一些好印象。

以前因为有实力的原因,所以队伍不能说她什么,不过现在状态下滑了,所以队伍也没有办法忍受她了。其实如果她的职业态度要是更好一些的话,也不会像现在一样被动,落得这样一个尴尬的处境。

现在的王一梅作为一名30多岁的老将,她已经是无法参加下个周期的全运会,也无法担任队伍的核心队员。因为联赛作为队伍的锻炼的舞台,她很容易就会被俱乐部排除在大名单之外,要给年轻人让路,所以现在在联赛中看不到她也非常正常。

郎平为什么弃王一梅不用?

王一梅是中国女排著名的重炮手,她在比赛中曾经两次暴扣将日本女排的木村纱织打得晕头转向,她的扣球是中国女排的得分利器。

2008年北京奥运会时,王一梅成了中国队的重要得分点,她是中国队得分最多的球员,在最佳得分榜上,她以总得分120分排名第二。

2012年伦敦奥运会中国女排表现不佳,止步于八强。王一梅作为主攻手的表现还是可圈可点。

2013年郎平再次出任中国女排的主教练,王一梅最初还是在郎平手下有一席之地,但是到了2014年王一梅却被排除在国家队之外。郎平为何放弃了队中的这一得分利器?

1.攻强守弱,成为球队软肋

不可否认王一梅的进攻能力非常强,但是她的弱点也很突出,就是防守不行,一传做得不好。

王一梅的这个弱点好比足球场上的前锋,有些前锋得分能力强,但是不愿参与防守,这样的球员教练是不喜欢的,毕竟足球和排球都是整体竞技项目,少一个人投入到防守,就会给对方多一个得分机会。

2.饮食不自律,喜欢吃零食,体重超重

运动员对饮食控制非常严格,如果不注意脂肪等容易超标,会影响到运动员的耐力、力量、弹跳力等各项运动指标。

这方面王一梅做得不够自律,她爱吃零食,还喜欢分享给队友。而许多零食是容易导致肥胖的,是国家队严令禁止的。

这样的结果是王一梅的体重经常超标,长期在100公斤左右。体重超标影响了王一梅的弹跳力、耐力和体力。

由于王一梅在零食方面管不住自己的嘴巴,也是郎平挥泪斩马谡,将王一梅排除在国家队之外的原因之一。

3.伤病问题

由于体重超标,也导致了王一梅伤病的问题,2012年伦敦奥运会时她的腰伤十分严重,还有其他方面的伤病,这也是郎平放弃王一梅的原因。

4.朱婷的崛起

王一梅那批球员基本功不够扎实,郎平在13年接手中国女排时感叹到:“没见过基本功这么粗糙的”。

最初王一梅虽然入选了郎平执教的中国女排,2013年亚锦赛中国女排仅仅获得第四名。

如此糟糕的成绩让郎平痛下决心,将王一梅、张磊、马蕴雯等老将清除出国家队,起用选手朱婷、袁心玥等年轻的优秀球员。

当时的朱婷尽管在一传方面也存在不足,但是她胜在年轻,当时年仅20岁,可塑性强。而王一梅已经26岁,技术已经定型,因此,郎平为了女排的长远发展,选择了朱婷而放弃了王一梅。

事实证明,郎平的选择是正确的,朱婷经过郎平的点拨后,迅速成长起来,她三获MVP,已经追平恩师郎平的纪录,并且在今年的女排世界杯上发挥出色,带领女排姑娘以11连胜的骄人战绩获得了冠军。

因此,王一梅被郎平排除出国家队,有其自身原因,技术不够全面、伤病、超重是王一梅自身的原因,而朱婷的崛起则是外因。

无论如何,王一梅还是为女排作出了贡献,在女排处于低谷时,正是依靠王一梅这个重要得分点,中国女排才有了和强队抗衡的底气,如今王一梅仍然在辽宁女排奋战,也希望她能保持状态,为自己的职业生涯划上圆满的句号。

技术粗糙,管不住嘴!

概括来讲就这两个原因,王一梅是2004年黄金一代之后,陈忠和看重并打造的人。可是陈导当时也陷入困难,随着黄金一代相继退役,中国女排无人可用。

因为陈导平时没有注意女排的断代问题,他打球几年不换一个人,一直打到雅典奥运会,七仙女就这么得名的。

坦率讲,当时冯坤等人已经是强弩之末,这是奥运会,球员们当时拼了"老命"干的,换个小赛式,那次真不一定能赢。

之后,陈导打造王一梅出现了偏差,他只看到大梅进攻很好,身体素质和条件都不错,一直朝暴力主攻方面培养,可暴力主攻必须有全面型小主攻和接应做支撑,可当时没有。陈导还讲过,为什么周苏红可以,王一梅不行。

这难怪了,周苏红是全能接应,攻守平衡,进攻快速暴力,六轮一传和防守密不透风。王一梅真没那天赋,她又是主攻,不能和接应完全比对。

久而久之,王一梅形成固有的技术形式,随着年龄的增大,不好改变了。除她暴力之外,其他点都不行。当时惠若琪才进国家队,远没有后来的全面厉害。也可以说,当时的中国女排就打大梅一点攻。并且在亚洲无敌,还有人们至今津津乐道的砸日本场子,砸晕木村纱织。其实说良心话,王一梅扣球好看,暴力,但得势不得分。

郎导2013年回归,国际女排已经变化很大,随着俄、美、巴等国的崛起,高大拦网封死王一梅还不是很困难。所以王一梅被限制,中国女排赢不了球,好像现在的意大利,封死或拖垮艾格努,意大利输球正常。

尽管这样,郎导开始还是留用了王一梅,但随着朱婷、惠若琪、张常宁等人的逐渐成熟,大梅技术明显落后。还有一条很要命,郎导对球员饮食进行科学控制,大梅我行我素,偷偷把零食带进宿舍吃,还让小队员也吃。

别小瞧这个事,让你控制饮食,就是科学控制体重。作为主攻超重,严重影响弹跳,时间长了,不用打,个人就气喘如牛,还怎么打球?影响不好呀。所以郎导选择把王一梅退回省队,同时退回的还有马蕴雯等人。

这个事可以这么讲,不是郎导不用,是大梅不太适合国家队郎导战术。也可以说陈导技战术方向有点问题。虽然人们至今怀念那个场上的大梅,可球迷毕竟外行,好看暴力不赢球,那个教练会用?

关注中国女排的球迷就一定知道王一梅这个人的,她是中国女排运动员,为国家队可以说是拿下很多荣誉,曾代表国家队参加过世界性顶级比赛,而且在现在的世锦赛结束之后,很多怀念王一梅的球迷们还是希望能不能用舆论的压力,使得王一梅能够重回赛场。

 

 但是之前随着里约奥运会的谢幕,王一梅以0分的成绩也彻底的说明,属于王一梅的 历史 再也不会回来了,而且自从北京奥运会之后,王一梅就成为中国女排教练的最大挑战,之后,郎平也给予了王一梅等球员机会,结果在亚锦赛第四的成绩使得郎平彻底放弃。

即便在之后的比赛中,没有重用王一梅而使王一梅的粉丝谩骂也不再少数,她其实并没有站在女排的对立面,但是为什么会被教练认为成“刺儿头”?这个答案我们可以在朱婷袁心玥得到,我们知道一个运动员就是要控制好自己的饮食,但是王一梅经常控制不了而且经常偷吃零食,还与队友分享,很是不好,但是朱婷袁心玥以及队长惠若琪能够严格控制好自己的饮食,这就是职业运动员的素养,如果选择了就必须遵守。

 

 自律对于运动员来说很重要,一个好的运动员不仅有努力,还要有职业素养,对于郎平弃用王一梅你们怎么看?

看了些朋友的评论发现有些贬低王一梅的很没有意思居然连什么技术粗糙的理由都想出来了,首先,年轻而有力的王一梅自陈忠和时代起,一直是重炮手大杀四方,这么有特点的队员在当时整体年龄偏大的队伍里算是大杀器,她是中国队当时不多的世界级重炮手,后来自08后,年龄加上女性身体发育原因体重进一步增加,加上朗导追求正常的国家队新陈代谢当然就慢慢淡出国家队了,我个人估计她的体型就是那种易胖体型,没办法的。

中国女排在伦敦奥运会上以第5名的成绩收官,当时是在与日本女排争夺4强门票的时候以2分之差兵败,这场激烈的比赛被球迷称之为“伦敦之殇”,从入选为球迷“最不愿回顾的比赛”之一,比赛失利,中国女排自此跌入谷底,郎平在13年开始接手中国女排,当时就感慨:“没见过基本功这么粗糙的”,需要花几个月时间好好打磨基本功,真正从零开始

而当时的女排主攻,中国女排头号的分手王一梅也是非常的再次入选了国家队,不过,由于技术已经成型,很难再做出改变,特别是对于一个攻手来说的一传能力,王一梅几乎是没有,曾经也尝试接一传,都是都以失败告终,中国女排13年的成绩并不好,亚锦赛只获得了第4,郎平下定决心重新打造女排阵容,王一梅那一批队员,大部分自此无缘国家队了

为什么这样的重炮手不用了?球迷很湿疑惑,其实,不用的原因也很简单,大致有以下几点吧,第一王一梅跟郎平打造的排球体系不符,郎平作为运动员的时候是世界级的主攻,这个世界级是建立在全面的基础上的,不仅能有暴力的扣球,关键在于技术的全面性,显然王一梅是不全面的,最最致命的因素是没有一传能力,当时的中国女排技术都很粗糙,没有人有黄金一代的那种稳定的一传能力来保障王一梅的进攻,加上王一梅受伤严重影响了弹跳,不能超手进攻,而且打法偏慢,这是一点

第二,朱婷的横空出世,王一梅一直在国家女排没有人可以取代的一个原因是,找不出谁能顶替她的位置,也就是说没有人可以有那种高点的暴力进攻,但是随着朱婷被发掘,王一梅的位置就变得可顶替了,尽管当时的朱婷也不怎么全面,但是年轻,可塑性强,关键是全面性可以练得出来

也不能说王一梅生不逢时,毕竟也遇上了黄金一代和陈忠和,她们这一代本来可以在伦敦大放异彩的,却因为伦敦周期三度换帅耽误了几年时间,如果陈忠和当时可以留任,如果当时郎平可以接手,说不定“那时花开”一代已经圆了自己的梦想了,毕竟伦敦奥运会,中国女排发挥还是非常好的,小组赛甚至差点送巴西女排回家,没有遇见一个好的教练,着实可惜了

打球要靠脑子!我相信看过雅典奥运会女排决赛的人会对她有正确的评价!我当时一看到她上场就急的骂:陈忠和!你不想拿冠军了!?过程不需多说,看看终场哨响后哭着庆祝的女排姑娘们,有谁拿她当回事!当时王一梅就一个局外人!

因为王一梅的伤病和状态,已经不适合目前国家队。大梅曾经的优秀大家有目共睹,郎导也肯定看在眼里,大梅的伤病真的不适合了,在国内打打联赛挺好的,曾经的光辉我们都留在心里可好

很简单,她是主教练,她为了升国旗唱国歌的目标,有权利决定用哪个队员

因为王一梅不适应郎导的战术体系!

王一梅是陈忠和教练手里的爱将,从06年世锦赛开始闪耀排坛,之后又参加了08年北京奥运会,当时的王一梅差不多被广大群众所知,原来中国女排有这么一名猛将,扣球非常凶狠,力量十足,砸的地板叮咚响,特别是与日本女排比赛的第一局,中国女排3:12落后时,王一梅凭一己之力力挽狂澜,前排轰到后排,砸的日本女排披头散发,逐渐追平并反超,随后带领中国女排3:0横扫日本女排。王一梅可以说是日本女排克星,日本女排每次面对她的扣球都痛苦不堪,拦不住也防不住,其主攻手木村纱织更是在赛场被她的扣球砸晕。

伦敦周期,中国女排频繁换主帅,导致中国女排青黄不接,参差不齐,王一梅就是中国女排低谷期的唯一遮羞布,多次在比赛中发挥出色,狂轰滥炸,赢下比赛。但是兵败伦敦之后,郎导重新出山,在第一年,王一梅还入选国家队,但是亚锦赛失利之后,郎导在第二年大洗牌,把王一梅,张磊,马蕴文等老将全都踢了出去。

王一梅因为不接一传,所以不符合郎导的要求,郎导曾表示不接一传的主攻不要,所以像朱婷,李盈莹这样优秀的选手,都把一传给锻炼出来了,而且王一梅随着年龄的增大,伤病增多,她的技战术水平已经定型,一传练不出来,而且她的进攻速度偏慢,由于身体沉,弹跳不是很高,进攻特别容易被拦,在大奖赛面对塞尔维亚,意大利等高拦网,她的进攻被限制的非常厉害,所以最终被郎导弃用。

只能说王一梅与郎导的时间是错开的,王一梅的巅峰期碰上了陈忠和,但是在自己的低谷期碰到了郎导,所以无奈,应了那句生不逢时,如果王一梅在晚个几年出生,说不定她在郎导手里会被打造成为一名世界顶级主攻手。

谢朋友邀请,这个问题回答起来其实很简单,王一梅的技术特点不适合现在这支中国女排战术体系,被教练弃用在预料之中。 王一梅是中国女排青铜时代的代表人物,中国女排在那段艰难岁月里,全靠王一梅一个抗起中国女排进攻大旗,很多球迷想念她是可以理解的。但球迷也应该清楚,王一梅司职主攻,最大的技术特点是进攻力量足,在中国女排队内不在一传体系内,也不参与后排主要区域防守,她只专注于四号位进攻。2013年,郎平再度接任中国女排主教练后,对球队进行大刀破斧的改革,使中国女排战术打法更接近国际化流行打法。 中国女排用两主攻+自由人主接一传的后排保障体系,所有主攻手都不例外,小主攻必须具备接六轮一传能力,大主攻最低需要接三轮一传,同时需要具备接六轮的一传能力。而王一梅从开始到结束都不在一传体系内,技术特点已经定型,再去训练一传基本功已是不可能完成的技术改进,再加上王一梅脚下移动速度慢,她适合慢节奏上步的球,这显然和中国女排新战术体系相背道而驰,教练放弃她也是无奈之举。 球迷再看当时的主攻阵容,朱婷,惠若琪,汪慧敏,刘晓彤,接应:曾春蕾,杨芳旭,从这个阵容也可以看出来,朱婷是新晋国家队主攻手,进攻实力强劲,同时,还具备接三轮一传能力,后排技术没有定型,有很大提升空间,3.30米的扣球高度明显优于王一梅,力量也还不弱。而惠若琪则是专注于后排技术保障,进攻实力还不弱。汪慧敏的入选是为了预防朱婷后排一传挺不住,可以轮换上场保一传。刘晓彤就不用多作介绍了,就是当奇兵使用。主攻线这样的配备是比较合理的。这样看来,教练放弃王一梅,确实是因为她的技术特点不适合中国女排新战术体系。

中国女排元老王一梅不出面打比赛,为何不选择退役?

这个一个原因就是因为她确实是岁数大了,而且有伤病,不适合上场,再有一个就是她和教练以及俱乐部之间有一些没有解开的心结。王一梅确实就像谜一样存在,说她退役了吧,她从来没有宣布自己已经退役了,辽宁女排俱乐部也没有说过王一梅已经退役了,说王一梅没有退役吧,她已经有很长时间没有在赛场上露脸了,似乎和退役也没有太大的区别。

王一梅作为元老级的员工,但是她确实是存在在一定的问题。对于大梅球迷们是了解的,她天赋很好,在赛场上也能够发挥出自己的水平,但是她的问题是训练不努力,同时不容易管理,在国家队的时候王一梅就因为这个受到过处罚,在辽宁队多年王一梅也确实没有给教练留下什么好印象,过去她实力突出,辽宁队也不能说她什么,如今她状态下滑,球队确实就不想忍着她了,而且之前忍着她的人现在也开始想找后账了。

王一梅现今岁数比较大,给年轻人多上场的机会也是非常有必要的。中国排球俱乐部目前并不是纯粹的职业化俱乐部,大多数球队的目标还是全运会,王一梅作为一名三十多岁的老将,她显然已经不是全运会的核心队员,联赛作为队伍最佳锻炼舞台,她自然就被俱乐部排除出大名单之外给年轻人“让路”,所以联赛上看不到王一梅也正常。

现在的王一梅非常的努力,也改变了自己的态度,所以在接下来的联赛她会参加。在2019年的休赛期,王一梅疯了一般的进行训练,她在网络上晒出的照片也引发了球迷大呼心疼。王一梅的努力也没有白费,她感动了辽宁女排的管理层,在9月份,辽宁女排和赞助商的签约仪式上,王一梅作为球员代表出席了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