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0广州亚运会台球的最新比赛结果是?
2.2023年女排奥运会资格赛赛程赛果
3.2010广州亚运会棋类的最新比赛结果是?
4.求第48届IMO赛果
2010广州亚运会台球的最新比赛结果是?
广州亚运会台球13日-20日已经全部结束
台球奖牌榜
男子美式8球单打奖牌 运动员/运动队 国家/地区 成绩 相关资讯
郭柏成 中华台北 快讯:台球美式8球单打决赛 中华台北获金牌
易卜拉欣·阿米尔 马来西亚 查看最终赛果>>
阿洛克·库马尔 印度 查看最终赛果>>
伊萨尔·阿夫林内扎·纳苏蒂安 印度尼西亚 查看最终赛果>>
女子斯诺克6红球团体奖牌 运动员/运动队 国家/地区 成绩 相关资讯
中国香港 [队员名单] 叶蕴妍 、 吴安仪 、 苏文欣 中国香港 快讯:女子斯诺克6红球团体决赛 中国队获银牌图集
中国 [队员名单] 陈雪 、 毕竹清 、 陈思明 中国 查看最终赛果>>
中华台北 [队员名单] 詹雅庭 、 赖慧珊 、 柳信美 中华台北 查看最终赛果>>
泰国 [队员名单] 尼差·巴吞-埃蒙 、 素威努·蒙金 、 玛利万·桑拉 泰国 女子斯诺克团体中国队3-1泰国队 与香港队争金
男子美式9球单打奖牌 运动员/运动队 国家/地区 成绩 相关资讯
丹尼斯·奥尔科略 菲律宾 快讯:男子美式9球单打 菲律宾摘金
沃伦·基阿姆科 菲律宾 查看最终赛果>>
郑荣和 韩国 查看最终赛果>>
柯秉逸 中华台北 查看最终赛果>>
男子斯诺克团体奖牌 运动员/运动队 国家/地区 成绩 相关资讯
中国 [队员名单] 丁俊晖 、 梁文博 、 田鹏飞 中国 丁俊晖救场梁文博锁胜局 男团3-1印度成功卫冕图集
印度 [队员名单] 布里杰什·达马尼 、 阿迪蒂亚·阿内哈尔·梅赫塔 、 亚辛·礼萨·麦钱特 印度 查看最终赛果>>
泰国 [队员名单] 贴猜亚·温努 、 诺巴东·诺巴冲 、 拉差汶·布奥翁 泰国 亚运斯诺克男团丁俊晖完美 中国3比2泰国晋决赛
巴基斯坦 [队员名单] 苏海尔·沙赫扎德 、 沙赫拉姆·钱盖齐 、 伊姆兰·沙赫扎德 巴基斯坦 查看最终赛果>>
女子斯诺克6红球单打奖牌 运动员/运动队 国家/地区 成绩 相关资讯
陈思明 中国 女子斯诺克陈思明封后 中国台球金牌数升至第一
赖慧珊 中华台北 查看最终赛果>>
毕竹清 中国 快讯:女子斯诺克6红球单打 陈思明进决赛图集
吴安仪 中国香港 快讯:女子斯诺克6红球单打 陈思明进决赛图集
男子斯诺克单打奖牌 运动员/运动队 国家/地区 成绩 相关资讯
傅家俊 中国香港 丁俊晖失好局2-4负傅家俊 无缘缔造亚运3连霸业图集
丁俊晖 中国 查看最终赛果>>
阿迪蒂亚·阿内哈尔·梅赫塔 印度 丁俊晖大玩心跳4-3险胜 入斯诺克决赛PK傅家俊图集
德差瓦·蓬曾 泰国 快讯:男子斯诺克单打半决赛 傅家俊晋级图集
男子比利单打奖牌 运动员/运动队 国家/地区 成绩 相关资讯
潘卡杰·阿德瓦尼 印度 快讯:台球男子比利单打决赛 印度潘卡杰获金牌
乃兑吴 缅甸 查看最终赛果>>
觉吴 缅甸 查看最终赛果>>
彼得·爱德华·吉尔克里斯特 新加坡 查看最终赛果>>
男子三边开伦单打奖牌 运动员/运动队 国家/地区 成绩 相关资讯
铃木刚 日本 快讯:台球男子三边开伦单打 日本铃木刚摘金图集
甲斐让二 日本 查看最终赛果>>
李世荣 越南 查看最终赛果>>
杨英武 越南 查看最终赛果>>
女子美式9球单打奖牌 运动员/运动队 国家/地区 成绩 相关资讯
潘晓婷 中国 潘晓婷美式9球7-5胜周婕妤 取得突破圆梦亚运图集
周婕妤 中华台北 查看最终赛果>>
林沅君 中华台北 潘晓婷完胜林沅君闯决赛 静候对手期待染指金牌
付小芳 中国 快讯:女子美式9球单打 付小芳惜败无缘决赛
女子美式8球单打奖牌 运动员/运动队 国家/地区 成绩 相关资讯
刘莎莎 中国 神勇刘莎莎大逆转金佳映 勇夺女子美式8球金牌图集
金佳映 韩国 查看最终赛果>>
周婕妤 中华台北 快讯:女子美式8球单打 刘莎莎晋级决赛图集
张舒涵 中华台北 查看最终赛果>>
://info.2010.163/medal/disciplineevent/BS.html
2023年女排奥运会资格赛赛程赛果
2023年女排奥运会资格赛赛程赛果如下:
2023年女排奥运会资格赛于2023年3月13日至3月24日在波兰罗兹体育宫体育馆举行。以下为2023年女排奥运会资格赛赛程赛果:
一、预选赛:
共有中国、中国香港、日本、韩国、哈萨克斯坦、泰国、澳大利亚、越南、荷兰、德国、波兰、加拿大、波多黎各、土耳其、多米尼加、克罗地亚、捷克、墨西哥和保加利亚等16支队伍参加。
二、小组赛:
共有意大利、巴西、日本、韩国、塞尔维亚、中国等6支队伍参加。
三、淘汰赛:
共有意大利、巴西、日本、韩国、塞尔维亚和中国等6支队伍参加。
中国女排资格赛成绩如下:
小组赛中国女排以1胜4负的成绩排名小组第4,无缘淘汰赛。
以下是相关介绍和知识扩展:
女排奥运会资格赛是指奥运会女子排球比赛的资格赛,该资格赛共分为两轮。第一轮资格赛于2023年1月7日至1月9日进行,共有8支队伍参加,包括中国女排在内的12支队伍直接进入第二轮资格赛。
第二轮资格赛于2023年3月13日至3月24日进行,共有16支队伍参加,比赛分为预选赛和小组赛两个阶段,预选赛前两名将晋级小组赛,小组赛前两名将晋级淘汰赛阶段比赛。淘汰赛阶段比赛将于2023年3月27日至3月29日进行,共有6支队伍参加,比赛用单败淘汰制,胜者将获得奥运会参赛资格。
中国女排在第一轮资格赛中以3胜1负的成绩排名小组第2,直接晋级第二轮资格赛。在第二轮资格赛中,中国女排在预选赛中以4胜2负的成绩排名小组第3,无缘晋级小组赛阶段比赛。在小组赛阶段比赛中,中国女排以1胜4负的成绩排名小组第4,无缘晋级淘汰赛阶段比赛。
尽管如此,中国女排在比赛中展现出了顽强拼搏的精神和较高的技术水平,为观众们带来了一场场精彩的比赛。
女排奥运会资格赛是世界女子排球比赛的重要赛事之一,各支队伍均有机会通过比赛获得奥运会的参赛资格。本次资格赛吸引了来自亚洲、欧洲、美洲和非洲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顶尖女子排球选手参赛,为观众们带来了一场激烈而精彩的比赛盛宴。
2010广州亚运会棋类的最新比赛结果是?
广州亚运会棋类比赛全部结果
国际象棋奖牌
男子团体赛奖牌 运动员/运动队 国家/地区 成绩 相关资讯
中国 [队员名单] 王皓 、 倪华 、 王玥 、 卜祥志 、 周健超 中国 查看最终赛果>>
菲律宾 [队员名单] 韦斯利·苏 、 小罗赫略·安东尼奥 、 约翰·保罗·戈麦斯 、 达尔文·莱洛 、 欧赫内·托雷 菲律宾 查看最终赛果>>
印度 [队员名单] 阿迪班·巴斯卡兰 、 萨希基兰·克里希南 、 苏里亚·塞卡尔·甘古利 、 哈里克里希纳·彭塔拉 、 戈帕尔·吉塔·纳拉亚纳 印度 查看最终赛果>>
女子个人赛奖牌 运动员/运动队 国家/地区 成绩 相关资讯
侯逸凡 中国 8.5 国象16岁天才少女侯逸凡夺冠 实现金牌零突破图集
赵雪 中国 7.5 查看最终赛果>>
哈里卡·德罗纳瓦利 印度 6.5 查看最终赛果>>
女子团体赛奖牌 运动员/运动队 国家/地区 成绩 相关资讯
中国 [队员名单] 侯逸凡 、 赵雪 、 黄茜 、 居文君 、 王瑜 中国 国象女团中国队险胜夺冠 侯逸凡收获亚运第二金图集
乌兹别克斯坦 [队员名单] 纳菲莎·穆米诺娃 、 奥莉加·萨比罗娃 、 娜迪拉·纳迪尔贾诺娃 、 胡勒卡尔·塔希尔焦诺娃 、 尤尔杜兹·哈姆拉库洛娃 乌兹别克斯坦 查看最终赛果>>
越南 [队员名单] 黄氏宝簪 、 阮氏梅兴 、 阮氏青恩 、 阮氏祥云 、 范丽滔源 越南 查看最终赛果>>
男子个人赛奖牌 运动员/运动队 国家/地区 成绩 相关资讯
鲁斯塔姆·卡西姆贾诺夫 乌兹别克斯坦 7.5 快讯:国际象棋男子个人赛 乌兹别克选手夺冠
黎光廉 越南 7.5 查看最终赛果>>
卜祥志 中国 6.5 查看最终赛果>>
://info.2010.163/medal/disciplineevent/CH.html
围棋奖牌
男女混合双人赛奖牌 运动员/运动队 国家/地区 成绩 相关资讯
朴廷桓 / 李秀拉 韩国 围棋混双中国屈居亚军 韩“搅局”组合惊险夺冠
谢赫 / 宋容慧 中国 查看最终赛果>>
崔哲瀚 / 金仑映 韩国 查看最终赛果>>
女子团体赛奖牌 运动员/运动队 国家/地区 成绩 相关资讯
韩国 [队员名单] 李秀拉 、 赵惠连 、 李玟真 、 金仑映 韩国 围棋女团决赛芮乃伟落败 中国不敌韩国屈居亚军图集
中国 [队员名单] 芮乃伟 、 宋容慧 、 唐奕 、 王晨星 中国 查看最终赛果>>
中华台北 [队员名单] 谢依旻 、 黑嘉嘉 、 张正平 、 王景怡 中华台北 查看最终赛果>>
男子团体赛奖牌 运动员/运动队 国家/地区 成绩 相关资讯
韩国 [队员名单] 李昌镐 、 李世乭 、 崔哲瀚 、 朴廷桓 、 姜东润 、 赵汉乘 韩国 围棋男团决赛中国惨败韩国 孔杰再胜小李亦徒劳图集
中国 [队员名单] 古力 、 孔杰 、 常昊 、 刘星 、 谢赫 、 周睿羊 中国 查看最终赛果>>
日本 [队员名单] 山下敬吾 、 井山裕太 、 高尾绅路 、 山田君雄 、 结城聪 、 秋山次郎 日本 快讯:围棋男子团体赛 日本胜中华台北获得铜牌
://info.2010.163/medal/disciplineevent/WQ.html
象棋奖牌
女子个人赛奖牌 运动员/运动队 国家/地区 成绩 相关资讯
唐丹 中国 14分 快讯:象棋女子个人赛 中国队唐丹摘金图集
王琳娜 中国 11分 查看最终赛果>>
高懿屏 中华台北 10分 查看最终赛果>>
男子个人赛奖牌 运动员/运动队 国家/地区 成绩 相关资讯
洪智 中国 11分 快讯:象棋男子个人赛 中国选手洪智提前摘金图集
阮成保 越南 11分 查看最终赛果>>
吕钦 中国 10分 查看最终赛果>>
://info.2010.163/medal/disciplineevent/XQ.html
求第48届IMO赛果
我所认识,同时也认识我的,现在健在的著名科学家,叶笃正,是我们大学时的老师,我的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的指导老师。去年2月,我在上海交通大学《科技英语学习》上发表的一篇文章中曾经提到过。
第一个获得“气象诺贝尔奖”的中国人-叶笃正
新华网 2004-2-24 肖红
新华网北京2月24日电 24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专门仪式上,中国大气物理学家叶笃正从世界气象组织别德里茨基博士手中接过了第48届世界气象组织奖,成为第一个获得这个“气象诺贝尔奖”的中国人。
1916年出生的叶笃正与中国的第一份气候纪录同年。88年后,作为中国大气物理研究奠基人、中国近代动力气象学创始人之一的叶笃正因其对地球命运的长期关注和杰出贡献,获得了国际气象学界的最高荣誉。“科技工作如同一出需要众多演员协调表演的戏剧,没有别人的帮助,我不可能完成研究”,叶笃正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
在这位将“求实、认真”奉为人生信条的科学家看来,无论是那面印有世界气象组织徽章、14克拉的金牌奖章、还是10000瑞士法郎的奖金都不属于他个人,而属于中国大气物理科学家群体。
叶笃正如今已是一位“广受尊敬、世界闻名”(世界气象组织秘书长米歇尔·法罗语)的科学家,但他最引以为豪的始终是自己“中国人”的身份。
1940年,叶笃正从清华大学毕业,随后留学美国。1948年,叶笃正在美国芝加哥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并得到了一份年薪4300美金的工作。当时,美国的大学教授年薪不过5000美金左右。
然而,优厚的待遇并没有将叶笃正留在美国。1950年,叶笃正经香港回到中国大陆。在踏上祖国土地的一刻,叶笃正泪留满面,心中只有一个想法,“到家了”。
也许是故乡的土地为叶笃正提供了源源不绝的灵感,在超过半个世纪的科学研究中,叶笃正在大气动力学、大气环流、气候学以及全球环境变化等领域成就卓著,取得了众多开创性的研究成果。他最先提出的大气长波频散理论至今仍用于天气预报,而“夏季高原为热源”和“大气环流有季节性变化”的理论均已成为大气科学方面的经典。现在,年事已高的叶笃正仍然没有停止自己钟爱的研究工作,“我每天工作八个小时,可是时间总是不够用”,他说。
近年来,叶笃正一直从事旨在充分利用全球变暖的正面效应、降低其负面效应的研究,并在2003年首次提出了“有序人类活动”的概念。
这位年近九旬的老人多年来总是随身带着本子,将自己想到的问题和偶尔出现的灵感记下来,并敦促自己尽快行动。“我想做的事情实在太多,如果在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能够完成大部分,人生将没有遗憾”,他说。多年来,作为学术大家的叶笃正不遗余力地培养学生、提携后辈,至今桃李满天下。世界气象组织秘书长法罗在24日的颁奖仪式上特别提到,“一直以无尽的热情和善良帮助学生的叶教授得到了他遍及世界各地的弟子们的高度尊敬和感激”。
拿到多项国外科技奖项和中国几乎所有科技大奖的叶笃正已经记不得自己确切的获奖次数,但却始终对把奖金捐出来乐此不疲。1995年,叶笃正把自己获得的“何梁何利基金科学技术成就奖”的100万元奖金捐给了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所,用于奖励在大气研究领域有杰出贡献的青年学者。
叶笃正认为,目前中国在许多气象研究领域仍然比较落后,只有对年轻学者多作鼓励,才可能尽快提高中国相关研究的水平,缩小和先进国家的距离。“我要把世界气象组织的这10000瑞士法郎也捐出来,”叶笃正说。
2005年国家最高科技奖获者叶笃正、吴孟超简介
.XINHUANET 2006年01月09日 12:48:24 来源:中国
在今天上午举行的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叶笃正与吴孟超两位科技工作者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以下是这两位获奖者的介绍:
叶笃正
叶笃正,男,1916年2月出生于天津市,1948年11月在美国芝加哥大学获博士学位;气象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历任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研究室主任,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所长,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等职;现任中国科学院特邀顾问,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名誉所长;美国气象学会荣誉会员;英国气象学会会员;芬兰科学院外籍院士;曾在许多国际国内学术组织中担任重要职务。
叶笃正院士的主要科学技术成就如下:
(1)开创青藏高原气象学。叶笃正首先发现围绕青藏高原的南支急流、北支急流及它们汇合成为北半球最强大的急流,严重地影响着东亚天气和气候;他与国外气候学家Flohn各自指出了青藏高原在夏季是大气的一个巨大热源,叶笃正还首先指出青藏高原冬季是冷源;他同时还深入地研究了夏季青藏高原热源及其对东亚大气环流的影响。由于他的研究工作,国际上才接受了大地形热力作用的概念,为青藏高原气象学的建立奠定了科学基础。
(2)创立大气长波能量频散理论。提出了大气平面Rossby波的能量频散理论,从理论上证明了西风环流中的能量可按远大于风速的群速度向下游(或上游)传播,为现代大气长波的预报提供了理论基础;同时,也对阻塞高压天气系统的生成、维持和移动给出一种动力学解释。这个理论31年后才由B.Hoskins的“大圆理论”所推广,成为对遥相关和遥响应的理论解释。
(3)创立东亚大气环流和季节突变理论。叶笃正与陶诗言等发现东亚和北美环流在过渡季节(六月和十月)有急剧变化的现象,这一发现对中国天气预报有重要意义。他们还发现阻塞形势的建立和崩溃常伴随着大范围环流形势的强烈转变,它的长期维持则带来大范围气候反常现象,从而证明了阻塞高压在持续异常天气预报中的重要性。这些发现和理论成为研究东亚气象学问题的重要文献,奠定了中国天气预报的重要基础。国外的学者在10多年后,由于16年冬季北美出现极其寒冷的天气,才开始提出各种系统理论,并形成了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4)创立大气运动的适应尺度理论。大气环流中究竟是气压场还是风场为主导是学术界长期争论的问题,也是天气预报的关键之一。叶笃正等通过一系列工作建立了大气运动适应尺度理论:对不同空间尺度的运动都存在着特征尺度,当实际运动的空间尺度大于这个特征尺度时,气压场起主导作用;当运动的空间尺度小于特征尺度时,风场起主导作用;对中小尺度的大气运动,同样存在适应问题。这个独创的理论完善了大气运动各分量的相互作用过程的物理解释,在天气预报业务上有重要的应用。
(5)开拓全球变化科学新领域。上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叶笃正积极组织并领导中国开始气候变化的研究。他积极参加全球变化科学组织(IGBP)的创立,并发挥了重要作用,并贡献了一系列科学思想,如:气候和植被过渡带的敏感性、全球变化中大气化学的作用和“有序人类活动”适应全球变化等。他通过模拟计算后指出,大范围的灌溉对气候和水文的影响时间可长达3-6个月,从而证明了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的可能性(被称为“陆面记忆”)。
(6)对中国现代气象业务事业发展的卓越贡献。叶笃正的理论研究成果对提高气象业务水平起到重要作用,有些至今仍在发挥作用,如大气长波能量频散理论在业务天气预报中俗称为“上游效应”;阻塞高压形成和维持的理论,一直是业务上对持续异常天气预报的重要理论基础;青藏高原气象学理论,在中国气象业务中不仅是天气预报的重要基础之一,更是气候预报的主要基础;大气运动的风场和气压场的适应的尺度理论至今仍是天气分析和预报的主要理论基础之一。此外,他积极参与和指导建立中国气象业务系统,为中国气象局的“气象中心”、“气候中心”和“信息中心”的建立做出了实质性贡献。
叶笃正的科学贡献得到了国内外一致承认,也为他赢得许多荣誉,主要有: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成就奖;陈家庚地球科学奖;世界气象组织最高奖-第48届IMO奖等。世界气象组织在授予叶IMO奖时确认叶笃正获奖理由为:建立青藏高原气象学;大气环流的突变的发现;提出大气能量频散理论;倡导与可持续发展相联系的全球变化研究和人类有序活动对全球变化影响的适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