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篮球队名单简介-甘肃省篮球协会领导

tamoadmin

1.斯坦科维奇洲际篮球冠军杯的赛事历程

2.中国什么地方姓姚的最多

3.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是什么时候?

4.吴老师有什么事迹

斯坦科维奇洲际篮球冠军杯的赛事历程

甘肃省篮球队名单简介-甘肃省篮球协会领导

比赛场馆:兰州体育馆

比赛时间:2013年06月28日 —— 2013年07月02日

斯坦科维奇杯洲际篮球赛是目前在中国举行的最高级别的官方国际篮球赛事和中国迄今最顶级的洲际篮球比赛之一,是中国篮球宝贵的赛事。首届比赛从中国首都北京举行以来,至2013年已历经八届,前八届均在中国一线城市或东南沿海等城市举办,第九届比赛在激烈的市场角逐中,由甘肃省农村信用联合社在竞争中获胜,首次落户中国西部城市--甘肃省省会兰州市举行,2013兰州斯坦科维奇杯洲际篮球赛定于2013年6月28日开赛,7月3日结束。 2011斯坦科维奇杯洲际篮球赛2011年8月1日在浙江海宁拉开战幕。

当晚,中国男篮首战非洲冠军安哥拉。此役,易建联、王治郅、朱芳雨等七大主力均作壁上观,但中国队9名年轻队员表现出色,从半场26比31落后,再到末节一度反超,最后9秒,张庆鹏、张博和西热力江接连三分不中,中国队64比67惜败对手。 赛事全称: 2007澳门斯坦科维奇洲际篮球杯

赛事简称: 2007 澳门斯杯

主办单位:国际篮球联合会

中国篮球协会

澳门特别行政区体育发展局

广州市体育局

中国澳门篮球总会

协办单位: 杭州理想体育文化艺术策划有限公司

推广单位:亚洲职业篮球管理发展有限公司

盛澳国际体育文化发展推广有限公司

比赛日期: 2007 年7 月28 日至8 月2 日

比赛地点: 7 月28 日至7 月29 日广州天河体育馆;

7 月31 日至8 月 2 日澳门塔石体育馆

赛制: 比赛用单循环制,每天三场,共15 场比赛。

参赛队伍:非洲 —— 安哥拉

亚洲 —— 中国队

美洲——委内瑞拉

美洲 ——美国国家篮球发展联盟全明星队

欧洲 ——斯洛文尼亚

大洋洲——新西兰

冠名赞助商

冠名赞助商: 集团

指定赞助商: 雅居乐地产

指定运动服:匹克

指定用球: 摩腾

官方电视台: CCTV5

合作媒体: 篮球报

组委会媒体联系人:张冰 以下为2008斯坦科维奇洲际篮球杯赛程:

日期 时间 对阵

17日 15:30 安哥拉-俄罗斯

19:30 中国-塞尔维亚

19日 15:30 中国-安哥拉

19:30 俄罗斯-塞尔维亚

20日 15:30 塞尔维亚-安哥拉

19:30 中国-俄罗斯

2008斯坦科维奇洲际篮球杯参赛队伍简介

中国男篮:

7次参加男篮世锦赛,1994年获得男篮世锦赛第8名,2006年获得男篮世锦赛第15名,8次参加奥运会男篮比赛,1996、2004年获得奥运会男篮第8名,15次参加亚洲男篮锦标赛,夺得13次亚洲男篮锦标赛冠军。

安哥拉男篮:

4次参加男篮世锦赛,最高名次男篮世锦赛第10名。4次参加奥运会男篮比赛,最高名次奥运会男篮第10名。12次参加非洲男篮锦标赛,6次夺得非洲男篮锦标赛冠军。作为非洲篮球的一支劲旅,安哥拉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就一直是非洲篮坛的霸主球队。在过去的9次非洲锦标赛中,他们共拿下8次冠军。

俄罗斯男篮:

三次参加欧洲男子篮球锦标赛,07年、93年、年分别夺得欧锦赛冠军、亚军、季军。俄罗斯现世界排名第16位。正处于极佳的上升时期。在2002年的欧锦赛中,俄罗斯险胜法国队才抢到最后一个世锦赛欧洲区资格。直到07年的欧锦赛上,俄罗斯男篮一路杀进总决赛,最终将06年世锦赛冠军西班牙斩落马下,获得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入场券。这也是苏联解体之后,俄罗斯取得的第一个欧洲冠军。俄罗斯男篮是一支靠防守吃饭的球队,严谨的防守可以让每支球队都感到窒息,在北京奥运的舞台上没有人愿意碰到他们。

塞尔维亚男篮:

塞尔维亚从塞黑分离之后,在世界篮坛的表现并不差。在2012年的世界青年(19岁以下)男篮锦标赛上,塞尔维亚击败夺冠大热门美国队,获得冠军。很显然,如今的塞尔维亚实力雄厚,队中拥有多名在NBA效力的球员,诸如米利西奇、伊利奇、斯托贾科维奇、拉德马诺维奇、卡巴卡帕等等。

事实上,塞尔维亚男篮的前身南斯拉夫男篮在国际篮坛曾经是赫赫有名的。以世锦赛为例,他们曾先后10次获得奖牌,这其中有5块金牌。

在国际篮联的最新世界排名中,塞尔维亚高居第四位,这支塞尔维亚男篮拥有不少有实力的球员,且绝大多数是年轻球员。欧洲不少媒体表示虽然塞尔维亚男篮在球员配合,以及经验上还有待完善,但他们的确是一支很有竞争力的球队。

本届斯杯的各项奖项:

冠军:安哥拉队

MVP;安哥拉队的得分后卫卡洛斯.莫雷斯。

最佳阵容如下:

最佳控球后卫:俄罗斯队10号帕沃尔.瑟格耶夫;

最佳得分后卫:安哥拉队卡洛斯.莫雷斯;

最佳小前锋:塞尔维亚队的米兰.马克万

最佳大前锋:中国队易建联

最佳中锋:中国队姚明。 2015年斯坦科维奇杯赛赛程确定,比赛时间从8月3日至8月7日,比赛场馆在广东省清远市体育馆,8月3日中国队对战墨西哥,8月4日迎战委内瑞拉,8月6日迎战新西兰队。

中国什么地方姓姚的最多

姚姓人口最多的地方是安徽。

安徽为当代姚姓第一大省,居住了姚姓总人口的8.7%。全国形成了以皖浙苏、粤湘为中心的两个姚姓高聚集区。从明朝至今600年期间,姚姓人口流动由东南部向华中、华北、西部的回迁十分强劲,大于由北向南的迁移。

姚姓在人群中分布频率示意图表明:姚姓分布很广,但不均衡。在皖苏浙大部、上海、江西北部、湖北东部和西北、湖南西部和东北、广东大部、桂贵、云南东部、四川西南、重庆南部、福建南部、陕西中部、河南西部、宁夏南部.

甘肃东部、山西南端、黑龙江东部和西部,姚姓占当地人口的比例一般在0.44%以上,其中中心地区可达0.8%以上,以上覆盖面积约占了总国土面积的19.4%,居住了50%的姚姓人群。

在青海湖和云南横断山脉以东的其他地区,姚姓占当地人口的比例在0.22%-0.44%之间,以上覆盖面积约占了总国土面积的45.3%,居住了49%的姚姓人群。

扩展资料

姚姓名人:

1,姚彦

姚彦,女,1988年出生。右手横握球拍两面反胶打法。2002年进入上海市乒乓球队,2005年进入国家二队,2006年10月进入国家一队。2012年从国家队退役。

2,姚明

姚明(Yao Ming),男,汉族,无党派人士,1980年9月12日出生于上海市徐汇区,祖籍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震泽镇,前中国职业篮球运动员,司职中锋,现任亚洲篮球联合会、中国篮球协会、中职联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改革先锋奖章获得者。

百度百科-姚姓

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是什么时候?

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简称CUBA,是中国大学体育协会主办的高校间篮球联赛,其宗旨“发展高校篮球,培养篮球人才”,模式参照美国的NCAA大学篮球联赛形式

共分为四个阶段:预选赛,分区赛,十六强赛和四强赛

(一)基层预赛:(比赛地点由主办单位与承办单位协商确定)

每年9—12月: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所在地各高校组队进行预赛,比赛具体时间、地点及比赛办法均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的大体协、CUBA联赛组委会分会领导下的CUBA联赛预赛承办单位领导小组确定。基层预赛必须以学校为单位进行。有条件的地区,应用主客场制。

(二)分区赛:

承办单位(比赛地点)由参赛的会员院校提前一年申办,经CUBA组委会评议后选定。

基本上按照地域关系,全国共分东南、西南、东北、西北四个赛区。

东南区∶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福建、广东、海南;

西南区∶湖北、湖南、广西、贵州、云南、四川、重庆、西藏、澳门;

西北区∶山西、陕西、甘肃、新疆、青海、宁夏、内蒙古、河南;

东北区∶北京、天津、辽宁、吉林、黑龙江、河北、山东、香港。

东南区:翌年3月中旬——3月下旬;

西南区:3月下旬——4月上旬;

西北区:4月上旬——4月中旬;

东北区:4月中旬——4月下旬。

(三)十六强赛:

男子十六强赛承办单位(比赛地点):分区赛承办院校。

女子十六强赛承办单位(比赛地点):分区赛承办院校。

十六强赛时间:5月中下旬。

(四)四强赛:

承办单位:会员院校申请。

四强赛时间:6月中旬。

(五)冠军挑战赛:

承办单位(比赛地点):符合条件的参赛院校。

比赛时间:每年9月——11月。

注:每届联赛分区赛、十六强赛及四强赛的比赛日程以CUBA联赛组委会的比赛通知为准。分区有16支男篮和12支女篮参赛队伍,共计112支球队得以从预选赛中晋级。

经中国大学生篮球协会第四届常委会第三次会议(2006年1月3日)审议通过,符合教育部“六个独立”要求的独立学院可以组队参加CUBA联赛基层预选赛。

各类成人高等院校一律不得组队参加CUBA联赛。

关于运动员参赛资格的要求:

1) 参加CUBA联赛的运动员,必须是按照教育部关于全国高等院校统一招生考试、录取的有关规定,经考生所在地高等学校招生委员会(招生办)审核录取后进入普通高等院校(含高等院校体育教育专业),并有正式学籍的在校全日制本、专科学生及研究生。

2) 运动员参赛年龄为17至25周岁,运动员入所代表参赛的高校时年龄为16至22周岁;

3) 凡在国家体育总局篮球运动管理中心或中国篮球协会注册,参加过全国青年联赛及职业性质的全国联赛(如CBA联赛、CBL联赛、乙级联赛、俱乐部联赛等)的运动员,不得参加CUBA联赛;

4) 在校大员代表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参加全国运动会和城市运动会,必须经CUBA联赛组委会批准同意,未经批准参加上述比赛的运动员视为自动放弃CUBA联赛参赛资格;

5) 政治思想进步,文化课考试合格,并经医院证明身体健康者

6)每名运动员最多只能打五届联赛

符合CUBA参赛条件的大员在校期间如被地方体工队、俱乐部选中,不可以在保留CUBA参赛资格的同时,参加CBA、CBL等职业性质的全国篮球联赛。遇到这种情况,运动员必须做出取舍。

很多NCAA球员没有读完大学就通过选秀进入NBA,CUBA是否能考虑球员发展和用人单位(职业俱乐部)的需要,允许大学生球员在校期间参加职业联赛,有两点需要说明,第一,我国的高等教育体制与美国有很大不同,其中在学籍管理制度方面,美国取学分制,学生只要修满所需学分就可以拿到学位证书,对在校学习年限并无硬性要求,弹性空间很大;我国大部分高校实行学年制,某些高校推行的学分制并非完全学分制,而是在学年制基础上的学分制,在校学习年限最多可以延长2年。因此,美国的大学生球员可以中断学业加入NBA,并利用业余时间修完剩余学分,拿到学位证书,我国在校大学生除因病休学外,必须在国家规定的学习年限内通过相关科目的考试,才能拿到毕业证和学位证。如果大学生球员在校学习期间同职业俱乐部签定劳动合同,成为职业球员,应当视为自动退学;第二,凡根据《全国篮球运动员注册与交流管理办法》,以短期交流形式代表体工队、俱乐部参加CBL、CBA等职业篮球联赛的大员,视为自动放弃CUBA联赛参赛资格。NCAA联赛对此有更加明确和严格的原则性要求,包括对业余和非业余的明确界定和详细解释,其目的是为了维护联赛的公平、公正和业余体育赛事的纯洁性。

因此,有条件的大学生球员在校期间是否有机会参加职业联赛,取决于所在学校和个人意愿,CUBA联赛组委会确保所有大学生球员获得在公平、公正前提下参与CUBA联赛的权益。

吴老师有什么事迹

夏晓腊(温州商报记者)

在我三年多的记者生涯中,从来没有一次访象这次这样难以忘记,也从来没有一个人像吴若琳老师这样打动人心。近半个多月的访,留在我心中的是无限的感动,好几次泪水禁不住滑出眼眶。而那些被泪水浸湿的回忆,不曾模糊反而愈加鲜明。

2006年4月3日傍晚,天气有点阴沉,报社的热线电话响起,一位热心老伯来电称,自己的孙子晚上饭都不吃,硬是要去看一位老师,说那老师在学生的心中地位很高。记者的敏感驱使我动身前往医院一探究竟。

我赶到附二医时,已经是晚上7点,在病房里,见到了昏迷不醒的吴老师。她的鼻子上插着氧气管,这几天来,她就是靠氧气与鼻子进食来维持生命。医生说,吴老师患的是感染性疾病,目前病情非常严重,还未脱离危险。“已经五天了,她不能说话,不能睁开眼看看我们。”吴老师的丈夫洪海东心疼地说。

经过了解,这位老师就是温州十二中的英语老师兼政教处副主任——吴若琳。生了病的她还坚持拄着拐杖、坐着轮椅为学生上了三天的课,再也挺不住了,终于倒下了。

看着病床上昏迷不醒的妻子,洪海东对我说“当初爱上她,就是因为她有事业心,她就是这样,心中惦记的永远是学生,她平时在家不太爱说话,一拉家常,就说到学生,说到一些优秀教师是怎么上课的。”

在洪海东的心中,妻子是位工作狂。每说一句话,我发现海东的声音都在哽咽,但我能感受到她对妻子的工作是理解的。

就在我向海东了解吴老师病情时,60多名现就读于温州中学与温州二高的学生,请了,自发赶来了。顿时,附二医急诊室神经内科重症室4号病房及外面的走廊,被学生们挤得满满的。他们都是吴老师任教过的学生。

“老师,我们看你来了!老师,你能醒醒吗!老师,你听到下午我们在广播里给你的祝福了吗?”病床边,学生们轻轻地呼唤,这是来自全体学生发自内心的祝福。

可是,吴老师她没能睁开眼看一下这么多来看她的学生,没能回答学生们送给她的祝福。一个原本活跃在课堂上的吴老师,此时此刻在病床上却是那么地无力与无助。

面对此情此景,同学们的心都酸了,他们无法抑制眼中的泪水。我看到,每位同学的眼睛都是湿润的,我听到,病房内发出阵阵抽泣,好久好久没停止,他们的泪水是那么纯真,那么真诚。

看着他们哭了,我也好想哭出来。我拿出纸巾递给旁边的同学,她一边擦着眼泪,一连三遍对我说,“听到吴老师的消息,心真像塌下来一样”。

我问学生,在你们的心中,吴老师是怎么样的人。学生郑扬扬对我说“初三毕业那年,要考体育,吴老师每天早上6点多就来学校和我们一起晨跑,晚上还要到寝室问我们的生活学习情况,直到我们熄灯时间,她才回家,她对我们的关心和爱在我心中是永远无法抹灭的。”

学生吴振宇说“没有吴老师,我根本没有现在的成绩,吴老师是我的贴心良师,我生病了,老师总不会忘记问寒问暖,比我父母还关心我。”

随着我的提问,他们的哭声越加浓烈,泪水滑过他们的脸庞,也浸湿我的眼眸。我不敢继续问下去,我对他们说:“你们快回去休息吧,明天还要上学。有了你们的祝福,吴老师一定会好起来的。”“是的,我们祝福老师,您一定要好起来。”“有了吴老师病愈的好消息,我一定会通知你们的,你们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安心学习”。他们一一同我互换了****。

最后,学生们给吴老师留下了一份特别的礼物。这份礼物很简单,就只有一张纸,上面写满全体学生的名字。“不管怎么样,我们都在你身边。”“Come to life, We need you(好起来,我们需要你)”,写完这些字后,同学们才依依不舍地离开。

我正准备回报社,在医院楼梯口,碰到了来看望吴老师的同事陈方方,她这样评价吴老师:“她这个人和每位学生都很投缘,对待学生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正是因为每天不间断的接触和母子般的交往,很多学生后来都成了吴老师的忘年交。吴老师的爱岗敬业,在学校是出了名的,她严于律己,只要是她接手做的事,她总要做得最好。”

这是我第一次对吴老师的事迹进行访,此次访与我同行的还有一名摄影记者。在回报社的路上,她一直对我说:“晚上的情景真的好感动,学生对老师的那种感情真的很真诚,我的泪水都止不住了。”我说:“是呀,当我记下学生们对老师的那一句句问候与祝福的时候,我也哭了。”

访次日,首篇《吴老师,你快点醒来》的报道在《温州商报》头版见报。当天,报社的电话和我的手机一直没有停过,有询问吴老师病情的电话,有问候的电话,有祝福的电话;有学生打来的,有家长打来的;有在本地打来的,也有在外地打来的。更有不少省市媒体记者打来向我求证,问我温州真有位这样爱生如子的老师吗?我说:“真的,我在访中能感受到学生们对吴老师的敬重与爱戴。”

一位在浙江师范大学就读的女生打来电话向我询问吴老师的病情,我告诉她,吴老师暂时还是昏迷不醒,她是靠着氧气与鼻子进食来维持生命,我还没说完这一切,电话那头的她已经哽咽不止。

每个电话,每一种声音,我都能感受到电话那头的他(她)是那么充满沉痛,充满婉惜。

当我向我们报社领导汇报完访的所见所闻后,他们也被感动了。报社编委会马上召开编前会讨论决定,从吴老师的学生、同事、学生家长、校领导、家属等不同侧面深入访,挖掘典型事迹。

第二天中午,当我再次来到附二医的病房时,又被眼前的一幕感动了,泪水再次浸湿我的眼睛。我见到了吴老师现任班级初二(4)班同学带着一千只连夜亲手叠成的纸鹤,眼含热泪为吴老师默默祈祷。

我见到家长们自发赶来,默默地为吴老师流泪。就读于温州中学的小余母亲林女士回忆说:“儿子酷爱打篮球,就是静不下心来认真学习,当时英语成绩较差,对英语毫无兴趣,吴老师经常找我儿子谈心,并免费开‘小灶’。儿子中考时英语考了110分,全是吴老师的功劳。”林女士现在总是建议亲朋好友的子女入读吴老师的班级。

当我走进初二(4)班,问全班同学:“你们爱上吴老师的课吗?”全班同学响亮地告诉我:“喜欢,吴老师的英语课很活跃。”“上吴老师的课时间过得很快。”学生张琳对我说“吴老师不仅会教书,吴老师还会育人。她经常告诫我们,第一要学会做人,第二才是做学问。”

次日,我们又发表了《吴老师,捧出心来为学生》的通讯。从这次访之后,我对吴老师也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我知道,这位个头仅有1米49,94年毕业时在同事眼中还是“不起眼”的黄毛丫头是如何经过自身努力,2004年成为一名市级优秀教师;我知道,她是怎样勉励在温十九中教书的妹妹如何当好老师的;我知道,在家长的心中,他们是多么多么感激吴老师;我知道,在同事的眼中,吴老师是如何认真钻研她的业务的。我更加明白,吴老师是位怎样捧出心来教导她的学生成长的好老师。

吴老师在附二医重症病房的二十几个日日夜夜里,一批又一批的学生、家长、老师、市局领导陆续赶来看望她。

4月4日,市教育局林卫平局长来了,他要求尽最大努力医治吴老师;4月7日,市钱成良来了,他说,吴老师是教师队伍的优秀代表;4月10日,市委包哲东副书记来了,他说,吴老师在平凡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事迹,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吴老师你听到他们的问候了吗?你所有的亲朋好友都来了,你的家人整日整夜守护着你。我们多么希望你能睁开眼睛看一看,那窗台上大红的康乃馨,满地洁白的马蹄莲,和你一样灿烂的粉玫瑰,还有那振翅欲飞的千纸鹤,这是你的家人、你的领导、你的同事、你的学生还有学生家长给你带来的祝福、祈祷和思念啊!哪怕声音再轻你也回答我们。

吴老师生病期间,更有许多读者致电本报和我,问吴老师的医药费是不是足够,如果不够,他们愿意献出爱心。我们一再强调,吴老师是公费医疗,医药费不成问题。可他们却一再表示,这是他们的一点心意。最后我们还是收到了1700元的捐款,当我把这份热呼呼的“爱心”递给吴老师的家人时,我想吴老师一定也会地下有知感到宽慰。

在吴老师得病住院到离开人世的二十几天里,我们从首篇《吴老师,你快点醒来》报道刊发后一直在关注着吴老师的病情并作后续报导,共发表刊出12篇文章,几乎每篇文章我都是伴着眼泪结束访并写完每个字。在访中,我无时无处不感受着学生和老师对吴老师的挂念和敬爱。

我曾经答应过同学们,有了吴老师病愈的好消息,我一定会一一转达给他们的,可是我没能做到。

吴老师,35岁,一个风华正茂的年龄,就这样走了。正当她踌躇满志要把自己的教育思想付诸教育实践之时,多舛的命运无情地夺去了她的生命。

我依稀记得,4月25日,吴老师遗体告别会的那一天。

基安山殡仪馆外,飘起小雨,恰似人们的眼泪。在殡仪馆最大的5号长安厅里,鲜花簇拥下的吴老师安详地躺着,吴老师就这样永远沉睡了。 长安厅里,“勤俭耕耘捧出园丁追日心,鞠躬尽瘁化作桃李满园春”的挽联悬挂两旁,吴老师静静地躺在鲜花丛中。

在遗体告别会上,市教育局局长林卫平来了,副局长谢树华来了,纪委书记胡长林来了,市直中学的校长来了,学生、家长、同事及亲朋好友都来了,还有许多与吴老师素昧平生的市民也赶来了——原来只能容纳200多人的长安厅,涌进了400多人。在哀乐声中,所有人一起眼含热泪,述说着对吴老师的崇敬——

让我们在哀乐声中一起聆听大家对吴老师的哀悼:吴老师啊,你的人生太短暂了,仅仅拥有三十五个寒暑。春去秋来还有多少事等着你去做啊。二(4)班学生在等你上课,值周班还等你去安排,星级班评比的星还没贴上呐。妹妹的教学尚需你的指点,昔日的学生要跟你聊天。你还有多少的书没有读……,还有多少教育理想要去实现……

温十二中退休老师82岁高龄的叶青老伯感动得用“风范长存”四个字来形容吴老师。在我边上的一位姓周的家长,眼睛湿润了,她一直捂着鼻子对我说,没有吴老师的谆谆教诲,我的孩子不会有今天的成绩。

温州中学高二学生程协南抑制不住自己的感动,在硬纸板上写下一首诗:“一载师生教泽深,今朝闻耗泪淋淋。兢兢业业英才育,苦苦辛辛桃李耘”,表达对老师的敬意。

届初三(5)班学生李政章说,“吴老师,你去了很远很远的地方,可你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你的谆谆教悔,永远鞭策我更加努力地学习与工作。”

吴老师的丈夫洪海东说:“若琳,你安心地走吧,我会照顾好家庭。”

置身此情此景,又有谁会去吝啬自己的眼泪。在场所有的学生、家长、老师还有媒体记者都默默流泪。我也哭了……

在吴老师生病的这些天来,在温州的街头巷尾,我常常听到相同的词汇:“吴老师”、“优秀的人民教师”、“孩子的良师益友”……在温州BBS、社区论坛上,有无数条贴子短信诉说着大家对这位好老师的崇敬:师者如斯,何以求索?逝者已去,师德永存!吴老师 我们爱你。不管我们身在何处,心中永远充满对您的感恩之情,我们将用这份感恩之心回报社会,回报您的师恩。吴老师绝对是个好老师,这一点她的学生都可以证明。恨不得替她倒下。感动,敬佩。遇到这样的好老师是她的学生们的福气。所谓学为人师,从吴老师身上,学生们不仅可以受到文化知识教育,同时也从思想精神上感受到什么是敬业、什么是奉献,从而受到崇高的人生观教育。吴老师很让人钦佩。她一心扑在教学工作上,爱生如子,她的职业道德、敬业精神当属楷模,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拄着拐杖上课和我前期看过的跪着上课的报道一样感人。他们用自己的汗水哺育着一代又一代的学子健康成长。我祝愿吴老师能够早日康复出院,重新走上讲台。能有这样一心只想着学生的老师真的是很值得人尊敬。做老师的就应该像吴老师这样。这样的老师实在难得,这几天我都在看有关吴若琳老师的新闻,非常感动,好人一生平安!吴若琳老师的个人事迹感人大家都知道,报纸也报道了。我们应该通过这件事,懂得既要保养好身体,又要用吴若琳老师的精神为大家服务,做到两全其美,鱼与熊掌兼得。

吴老师的典型事迹感动了温州,也感动了浙江。浙江日报、钱江晚报、今日早报、温州日报、温州晚报和温州电视台教育时空零距离浙江电视台等媒体均对吴老师的事迹做了报道。

我听到,几乎所有的人对吴老师都是赞不绝口,推崇备至,为什么吴老师受到学生和家长如此的尊敬呢?吴步旭校长概括说,老师对学生付出多少爱,就会得到多少爱的回报。吴老师,就是最好的印证。

吴老师是位普通的人民教师,但她带给了我们巨大的精神财富。

吴老师永远活在我们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