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中国足球改革-中国足球联赛改革

tamoadmin

1.2006中超(国内足球联赛新纪元的开始)

2.中超16队更名一览

3.中国足球内幕,管理机制,改革出路是什么?

4.中国足球改革总体方案出台后是不是对发展中国足球产业迎来春天

2006中超(国内足球联赛新纪元的开始)

2021中国足球改革-中国足球联赛改革

背景

2006年,中国足球正处于低谷期。国家队在2002年世界杯上表现糟糕,未能进入16强,而且在亚洲杯上也屡屡失利。这使得足球界和球迷们感到沮丧和失望。此时,中国足协决定对国内足球联赛进行改革,以提高中国足球的水平和竞争力。

操作步骤

第一步:设立中超联赛

2006年,中国足协宣布将原来的中国足球甲级联赛改为中超联赛。中超联赛由16支球队组成,其中包括原来的甲级联赛球队和几个新晋球队。中超联赛规定每支球队最多可以注册5名外援球员,其中一名必须是亚洲球员。

第二步:加强管理和监管

为了确保比赛的公平和规范,中国足协加强了对中超联赛的管理和监管。他们设立了一个专门的管理机构,负责监督和管理中超联赛的各项事务,包括球员转会、比赛裁判和纪律处罚等。

第三步:提高球员待遇和培训

为了吸引更多的优秀球员加入中超联赛,中国足协提高了球员的待遇和培训。他们设立了一个专门的基地,为球员提供更好的训练和生活条件。此外,他们还提高了球员的薪水和奖金,以激励他们更加努力地训练和比赛。

成果

2006年中超联赛的开始标志着中国足球联赛的新纪元的开始。中超联赛的设立和改革,为中国足球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推动力。中超联赛的比赛水平和竞争力也逐渐提高,吸引了更多的球迷和媒体的关注。此外,中超联赛的成功也为中国足球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范例和经验。

中超16队更名一览

中超16队更名一览如下:

广州恒大淘宝、北京国安、上海上港更名广州队、北京队、上海队;重庆斯威更名重庆两江竞技队;上海申花更名上海绿地申花队;河北华夏幸福更名河北队;河南建业更名河南嵩山龙门队;天津泰达更名天津津门虎队;

广州富力更名广州城队;大连人更名大连人队;深圳佳兆业更名深圳市足球队;青岛黄海更名青岛队;武汉卓尔更名武汉队;长春亚泰更名长春队;沧州雄狮更名沧州队;延边富德已解散退出,不再更名延边队;石家庄永昌已解散退出,不再更名石家庄队。

中国足球,简称中超,是中国最高级别的职业足球联赛,由中国足球协会组织,于2004年正式成立。

中超联赛涵盖了全国最优秀的16支职业足球俱乐部,其中包括了广州恒大淘宝、北京国安、上海上港等知名球队。

中超联赛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94年,当时中国足球开始实行职业化改革,成立了中国足球甲级联赛(简称中甲)。1998年,中甲联赛开始实行降级制度,以此促进联赛的竞争性和水平提升。

2004年,中甲联赛进行了重大改革,增加了6支球队并更名为中国足球(简称中超),由全国最优秀的16支职业足球俱乐部参加。

中超联赛的赛制和规则一般是每个赛季开始前由主办方公布。一般来说,每个赛季都会有16支参赛队伍,每个队伍要进行30轮比赛。

比赛用主客场制,即每个队伍要与其他15个队伍进行主客场比赛,共计30轮比赛。每个赛季通常持续3个月左右。

中超联赛是世界规模最大的职业足球联赛之一,吸引了大量国内外球迷的关注。每场比赛都有数以百万计的观众观看比赛,为球队和球员们加油助威。

中国足球内幕,管理机制,改革出路是什么?

反观中国足球,曾经至少是亚洲一流,曾经至少在亚洲是叱咤风云,但是,如今却沦落到了亚洲二流都还是勉强的程度,而且这还是在举全国之力的体制之下的朝代。按理说,我们的足球市场化并不比韩国与日本迟,当初的势头也并不比他们差,然而,之间的距离却是越来越远了。真的应了那句中国的老古话:播下的是龙种,收获的是跳蚤。中国足球这些年来的市场化改革、俱乐部制,除了造就了几个足协高层的贪官之外(当然,地方上的与俱乐部级的腐败者也不在少数),就是打球、,而那些场上所谓的“星”们除了足球不会之外,吃喝嫖赌样样都会。

中国足球职业化十年了,曾经如火如荼的联赛如今已是危机四伏。中国足球职业化的道路到底该如何走?中超联赛该如何组织和运作?一直是传媒、球迷关注和议论的焦点问题。

老百姓有句土话:不为三分利,谁起早五更。在人们的市场意识如此强烈的今天,无利可图的生意又有谁做?如何提升中超联赛的市场价值,于足球界来说,的确是一件火烧眉毛的事情了。

十年甲A改版成中超。中超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模式,大家议论很多,见仁见智。本人也画了个草图,由于是缺证的自由想象,故权且叫理想化的中超模式。

未来中超模式的主体框架由“五化”构建而成:一、多元化:就是职业俱乐部产权的多元化。我国职业足球俱乐部大多数是在体委管理、企业赞助的竞技运动队的基础上演变过来的。虽然基本上都是有限公司,但这些公司要么是一家企业绝对控股,要么是体委继续行使管理职能。股权或决策权的绝对集中,严重地影响了俱乐部的持续健康发展。一是俱乐部的工作目标完全服从于一家企业的发展战略,而这个目标是否符合俱乐部的长远发展,则完全取决于这家企业对足球产业的认识和对足球事业的责任心,其风险是显而易见的。同时处于从属地位的俱乐部也难以形成独立一贯的发展战略和价值取向,短期行为实难避免。二是许多企业都是由于撮合或企业品牌运作的需要而介入足球的,一旦没有了政策的扶持或合理的回报,企业必然退出。股东的更替往往给薄弱的俱乐部财务以沉重打击,直接影响了球队的稳定和长远建设。三是大股东大量资金的注入,造成了俱乐部对股东的过度依赖,市场化转变的过程极为缓慢。

俱乐部产权多元化后,可进一步开展俱乐部上市的试点。如果俱乐部上市成功,不仅对推动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有重大意义,而且对扼制足球腐败问题也会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二、企业化:就是中超联赛组织的企业化。成立由中超俱乐部组成的中超联盟,由它负责中超联赛的组织管理和经营运作。中超联盟按企业组织形式构建,其根本任务是维护各俱乐部的共同利益,实现联盟整体效用最大化。中国足协由对中超的具体组织管理变为宏观管理和信息服务。

三、市场化:就是俱乐部形成以市场为导向的管理机制和决策机制。“强队围着冠军转,弱队围着保级转”,十年联赛,年年都是这样的局面。俱乐部基本上都是以成绩为中心建立自己的组织架构和工作机制。甚至有的俱乐部只是简单地在专业运动队的管理模式上加一个广告公司。市场化要求俱乐部由成绩导向变为效益导向,成绩不再是目的,而只是获取效益的手段。要求俱乐部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管理机制和工作运行机制。

四、职业化:这里特指狭义的职业化,就是球员实现了由竞技运动员到职业运动员的角色转换。表面上看,专业运动员和职业运动员都是在踢球,没有什么不同。但竞技运动员和职业运动员的使命是有很大区别的,真正认识到区别并在思想深处完成角色的转换可不像变更工作关系那样简单。专业运动员的主要使命是取得比赛的胜利,职业运动员的使命则主要是吸引更多的球迷。处处爱护自己的公众形象,时时记得对球迷负责就是对自己的饭碗和前程负责,这才算得上一个基本合格的职业球员。

五、法制化:就是足协、联盟、俱乐部均实现依法管理,形成法制化、规范化的体育经济环境。足球职业化改革的过程就是足球作为一个产业进入市场的过程。足协要依法管理联盟和俱乐部,中超联盟要依章程、规则约束俱乐部,俱乐部要守法、依法经营运作。

“凡事有法可依,凡事有章可循,凡事有据可查,凡事有人负责”。职业联赛急需健全和完善这样一个法规、制度体系。

上述“五化”的形成、完善和不断发展取决于五个方面的成熟程度:一、对足球产业发展重大意义的认识程度。

职业足球俱乐部是一个具有二重性的组织,它具有一般意义上的企业属性,也具有一定的社会公益事业的性质。因此,的认识及由认识而决定的态度、政策,对处于起步阶段的中国足球产业起着重大影响。职业足球是社会生产力水平和足球运动水平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职业化使足球不仅在为国家和地区争光、振奋精神、身心等政治、文化领域产生着更大的影响,而且在带动传媒、旅游、餐饮和体育用品等行业发展的龙头产业地位也日益突出。现阶段,中国足球产业尚处在投入期,它能否更快、更健康地发展从而在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的社会生活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把足球经济当作新兴的龙头产业来对待和扶持。

二、群众性足球活动的发展程度。足球运动越普及,足球人才成长的基础就越扎实。参与足球活动的人口越多,足球市场的潜力就越大。有了优秀的职业球员,有了良好的市场,也就有了越来越好的职业足球发展的客观条件。

三、媒体、足球界对利益共同体的认知程度。职业足球的发展、高水平的联赛促进体育传媒的兴旺;体育传媒的推波助澜造就职业联赛的繁荣。两个行当是唇齿相依的关系。谁离了谁都可以活,但谁离了谁都活不“滋润”。足球界应主动与传媒沟通、交流,尽可能提供便利和服务,取得信任、理解和支持。体育传媒应给自己找到一个更高、更准确的定位,积极保护足球发展环境,努力培育和扩大足球市场。体育新闻如果成了“八卦”,毁掉的不光是职业足球,必定还有传媒本身。

四、体育中介组织发展的程度。体育中介组织是体育产业发展的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好比一台机器,职业俱乐部是主设备,中介组织是设备。再好的主机,失去辅机,它很难正常运转;辅机的质量不高,它无法高效运转。

五、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程度。职业足球的发展水平与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紧密相连,并受市场经济体制完善程度的制约。

总起来说,对中国职业足球管理体制的改革和机制的建设要放在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大背景下来认识和思考,许多问题并不是“足球”本身所能解决的。中国职业足球运作模式的改革完善要遵循职业足球发展的客观规律,要与中国政治、经济、文化改革与发展的进程相适应,要有先进的理念、积极的态度、总体的规划、稳妥的步骤和扎实的工作,它是一个没有终结的过程。

中国足球改革总体方案出台后是不是对发展中国足球产业迎来春天

  随着这份方案的出台,中国足球产业未来4至5年内有望迎来井喷式发展。

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于2015年1月26日经院审议通过,报由中央深改领导小组进行审议。2015年2月27日,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次会议上,审议通过了《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方案提出“三步走”战略,分为近期、中期和远期目标:

近期目标是要理顺足球管理体制,制定足球中长期发展规划,创新中国特色足球管理模式。

中期目标是要实现青少年足球人口大幅增加,职业联赛组织和竞赛水平达到亚洲一流,国家男足跻身亚洲前列,女足重返世界一流强队行列。

远期目标是要使中国成功申办世界杯足球赛,男足打进世界杯、进入奥运会。

方案要点

中国推进足球改革与发展包括进一步改革足球管理体制,推行“政社分开、政企分开、管办分离”,加快推进体育行业协会与行政机关脱钩。对于足协的领导机构,《方案》明确规定中国足协将不设行政级别,由院体育行政部门代表、知名足球专业人士、社会人士和专家代表等组成,保证足协领导机构的专业化。

成立中国足球发展基金会,鼓励各类企事业单位、社会力量和个人捐赠。另外,每年在体育**新增公益金收入中安排一定资金,资助中国足球发展基金会。同时积极研究推进发行以中国足球职业联赛为对象的足球**。

建立具有独立社团法人资格的“职业联赛理事会”,负责组织和管理职业联赛,合理构建中超、中甲、中乙联赛体系。中国足球协会对理事会进行监管,派代表到理事会任职。理事会派代表到中国足球协会任职,参与有关问题的讨论和决策。

地方创造条件,引导一批优秀俱乐部相对稳定在足球基础好、足球发展代表性和示范性强的城市,避免俱乐部随投资者变更而在城市间频繁迁转、缺乏稳定依托的现象。

各地中小学要把足球列入体育课教学内容,加大学时比重。全国中小学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在现有5000多所基础上,2020年内达到2万所,2025年内达到5万所,其中开展女子足球的学校占一定比例。

把兴建足球场纳入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明确刚性要求,由各级组织实施。同时,将推动学校足球场在课外时间低价或免费向社会开放,建立学校和社会对场地的共享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