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汉斌为何离开国家队-歌手何汉忠百度百科

tamoadmin

1.中国国家队的所有队员的简介!

2.目前国家队羽毛球队有哪些人?

3.郑波能否重返国家队

4.中国羽毛球国家队海南籍队员有哪些

5.于洋的运动生涯

中国国家队的所有队员的简介!

何汉斌为何离开国家队-歌手何汉忠百度百科

中国羽毛球队的全体队员名单  男单一队:林丹 鲍春来 陈金 龚伟杰 李煜 吕轶 杜鹏宇 文凯 陆启成 邱彦博  男单二队:游昊 史宏 陈天宇 谢鑫 朱伟伦  男双一队:蔡赟 付海峰 郑波 徐晨 孙君杰 谢中博 郭振东 沈烨 何汉斌 男双二队:魏大中 徐世峰 李锐 张瀛东 胡文卿 李田 女单一队:谢杏芳 张宁 蒋艳皎 卢兰 朱琳 朱晶晶 王琳 王仪涵  女单二队: 李雯 邰艺 陈珏露 荣博 陈兰婷 王荣 女双一队: 张亚雯 赵婷婷 杜婧于洋 成淑赵云蕾 田卿潘攀 王思韵张晋康 马晋王小理  女双二队:冯晨 廖婧梅林丹(Lin Dan)(图) 性别:男 国籍:中国  籍贯:福建龙岩 生日:1983.10.14 身高:1.78米 体重:70公斤 项目:羽毛球男子单打  女友:谢杏芳  男子单打世界排名:1  所使用的球拍:YONEX AT—700姓名:鲍春来 性别:男 英文名:Sea  出生年月:1983.02.17 星座:水瓶座  血型:AB  身高:191cm 体重:78kg 国籍:中国 籍贯:湖南长沙  项目:羽毛球  握拍:左手握拍  BLOG: ://user.qzone.qq/95002046   ://v35.blog.sina.cn/baochunlai姓名:陈金(Chen Jin) 性别:男 籍贯:河北 邯郸  生日:1986.1.10 身高:1.86米 体重:65公斤 奥运会报名项目:羽毛球 绰号:老板/金子  技术特点:右手握拍,拉开突击  所用及用过球拍:yonex mp99 yonex mp100 yonex AT700 yonex arc10  所穿及穿过球鞋:yonex shb98mx yonex 99 Ltd yonex shb91mx(中国公开赛上第一次亮相)YONEX SHB57C(中国锦标赛和丹麦赛上面亮相)  所用球线:yonex bg65 31——35磅(多数是拉31)  陈金是中国羽毛球极具潜力的男单新秀,技术特点为右手握拍,拉开突击,跑动能力强。连续进攻能力强,在关键时刻敢于下手去打,心理素质比较好,能在大多数比赛发挥出自己的水平。  陈金原名陈鹏飞,原籍河北,但河北并没有专业的羽毛球队,所以后来到江苏南京打球。姓名:蔡赟  英文名:Lance 别名:蔡子乔  性别:男 籍贯:苏州  出生地:江苏苏州  常住地:北京 生日:1980年1月19日 身高:1.82米  体重:68公斤 从事运动项目:羽毛球  握拍:右手握拍  最高世界排名 - 男子双打:第一名  爱好:音乐、阅读

目前国家队羽毛球队有哪些人?

男单一队:林丹 鲍春来 陈宏 陈郁 夏渲泽 陈金 龚伟杰 李煜

男单二队:游昊 史宏 陈天宇 杜鹏宇 文凯 陆启成 邱彦博 谢鑫 吕轶 朱伟伦

男双一队:蔡云付海峰 郑波桑洋 徐晨孙君杰 谢中博郭振东 陆健张军 沈烨张伟

男双二队:魏大中徐世峰 李锐张瀛东 胡文卿李田 何汉斌

女单一队:周密 谢杏芳 张宁 蒋艳皎 卢兰 朱琳 陈莉 王琳

女单二队:王仪涵 李雯 邰艺 陈珏露 荣博 陈兰婷 王荣

女双一队:杨维张洁雯 高凌黄穗 张丹张亚雯 魏轶力赵婷婷 杜婧于洋

女双二队:田卿赵云蕾 冯晨潘攀 成淑廖婧梅

郑波能否重返国家队

之前李永波曾经说,世锦赛上的成绩将决定郑波能否重返国家队。成绩好,自然是指夺冠。但李永波又把话收了回来,主要是看场上的表现。1/4决赛干掉头号两届世锦赛冠军印尼组合后,郑波一只脚已经迈进了国家队大门。昨天的半决赛中,他与马晋以2∶1逆转韩国组合高成炫/河贞恩,昂首挺进混双决赛与何汉斌/于洋胜利会师。这一刻,郑波成为帮助国羽时隔9年重温混双冠军梦的功臣,重返国家队应该不再是问题。  国羽上一次夺得世锦赛混双冠军,还要追溯到2001年。那次在西班牙,夺冠的是张军/高崚。没有人想到,国羽再次触碰混双金牌会这么久,这一等,足足有9年之久。1/4决赛中,郑波/马晋打掉了最大的拦路虎印尼组合维迪安托/纳西尔。昨天的半决赛对阵韩国组合高成炫/河贞恩,前一天的女双1/4决赛中,马晋刚刚战胜了河贞恩。再次遭遇,获胜的依然是马晋。2∶1实现逆转,用郑波的话说就是,打到最后没有想赢怕输的想法,就是想怎么把技术发挥出来。另一场半决赛中,何汉斌/于洋战胜中华台北组合李胜木/简毓瑾,确保国羽九年来重夺世锦赛混双金牌。  世锦赛女单四强,中国队小花占据三席。能否挡住丹麦名将拉斯姆森,决定着国羽能否提前包揽冠亚军,而这个重任就落在了王琳的肩上。21∶11、21∶8,王琳将拉斯姆森“打哭”。这一刻,中国女羽提前实现了世锦赛七连冠。5月份落选尤杯阵容的王琳,此刻用胜利宣告自己是女单领军人的有力竞争者。王琳一直期待着穿上新战袍出战,昨天她终于如愿了。蓝色是她喜欢的颜色,身着蓝色的连衣裙出战的她获得了完胜。“赛前,我做了特别艰苦的准备,对各种可能出现的困难都进行了准备。对她的特点进行了细致的分析,我要占据主动,更多地限制她的进攻。她不像中国选手这样技术全面,当她没有进攻的时候就很容易犯错。她打得顺的时候很凶,如果不顺就会失误很多。”王琳赢得这场外战,就能确保中国女单夺冠,所以半决赛她完全当成了决赛打,她将对手研究得很透。两局比赛仅得到19分,拉斯姆森伤心地哭了。“我没有期望能够赢得比赛,但是怎么也应该拿下一局,没想到输得这么悬殊。”  陈金以2∶1逆转丹麦名将盖德,延续了国羽男单夺冠的希望。自2007年世锦赛以来,陈金已经3年大赛外战保持不败,豪取外战21连胜,成为继林丹之后第二位连续闯进男单决赛的选手。

中国羽毛球国家队海南籍队员有哪些

国家队队员——单打:林丹、鲍春来、陈金、龚伟杰、杜鹏宇、谌龙、吕铁、周文龙等。

双打:蔡贇、付海峰、郭振东、徐晨、谢中博、郑波、柴飚、刘小龙、何汉斌、沈烨等。

如果要查个人资料或户籍,直接百度个人名字,呵

于洋的运动生涯

9岁多的小于洋有着很好的身体素质,特别喜欢体育运动。小于洋经常和男孩子一起弹玻璃球、玩警察抓小偷。那时于洋的一个表哥在体校练习乒乓球,小于洋没事就去看他打球。 于洋的阿姨看于洋好动,身体素质好,建议她妈妈到体校找专业的教练来培养试试。那时候于洋已经9岁多了,于妈妈想会不会晚了点。用行家的话说,于洋在快到10岁的时候才开始学习羽毛球是有些晚了。可她凭借出众的身体素质和顽强的毅力成就了今天的成绩。

到了鞍山市体校,眼力好的羽毛球教练张强,一眼就看好于洋了。就对她们的父母说,孩子有这方面的气质,虽然起步晚了一点,让她留下试试,看看各方面能不能跟上。

于洋的父亲于起金说,小于洋学习羽毛球的时候,正值暑,他们送孩子去,也只是想让孩子去玩,并没有多想。暑过去了,夫妻俩就打算不让小于洋去了。可是夫妻俩没有想到,在这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小于洋已经表现出她的天赋,进步得非常快。

就当他们决定不再让小于洋训练的时候,教练张强特意找到夫妻俩,并告诉他们,小于洋在体校学得不错,如果抓紧练、多努力将来应该有出息。为此,夫妻俩最后决定让小于洋继续练羽毛球。 小于洋跟着张强教练开始接受羽毛球训练,而在那里便认识了自己搭档杜婧。“这两个孩子我的感觉,从小在这儿练的时候,有点男孩子的特点。她们俩在练的过程中,包括父母对孩子的训练非常重视。我以前说过,练孩子等于练家长一样,家长坚持不下来,孩子可能有很多才能够的、好的练到一半就有可能退役了。反反复复的小孩没有一个连续性,训练不系统。这俩孩子从到这儿练习基本上不缺课。”张强说道。

于洋的刻苦,让她的启蒙教练张强印象深刻。“于洋的每堂训练课,出的汗都比其他运动员出的多。一堂课下来,上衣就成了‘雨衣’。”

于洋10岁那年的一天在鞍山一场大雨中,湖水水线都已经没过了地面,鱼都蹦到了岸上。雨水已经没过了人的膝盖,马路上几乎看不到行人。下午训练的时间快到了,于洋的爸爸推着自行车带着于洋赶到了训练馆,两人从上到下都湿透了。回忆起这一幕,张强的眼睛仍忍不住湿润了。“那时我就断定,于洋这孩子,将来肯定能出息。”张强说道

为了让小于洋有更好的体力,于起金每天早上5时许,就将小于洋叫醒,带她到家附近的学校跑10多圈,同时还训练她蹦台阶。

一开始,父亲于起金每天骑着自行车送小于洋去体校打球,后来于起金由于生病动了手术。术后不久,他忍着疼痛继续送于洋练球。小于洋知道后,坚持不让爸爸送她,但父亲仍然坚持着。

从那时开始,为了让于洋增加锻炼,晚上训练结束后,父亲就会在前面骑自行车,于洋就跟在后面跑,一直跑回家,这一跑每晚至少3公里。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于洋离开鞍山。 在张强教练手下,杜婧于洋打的最大型的比赛就是省运会。在2000年的省运会上,杜婧和于洋配的女双,是她们俩第一次配,也为鞍山创造了成绩。虽然年龄很小,但是成绩很突出,很快便被辽宁省队看中。之后在一系列的比赛里二人凭借出色的成绩被选入国家队,并于2003年正式配对。

杜婧、于洋崛起速度之快超出外界的预想。在2005年举行的羽球大师赛上,两人联手击败了世界冠军高崚/黄穗获得女双冠军。不到半年时间,她们又在亚锦赛上蟾宫折桂。势头不减的相继夺得2006年瑞士羽毛球公开赛女双冠军、2006年优霸杯等多个世界冠军。接二连三的好战绩使杜婧、于洋成为中国羽毛球队真正的“希望之星”。二人擅长的“速度力量型”打法是国际羽坛发展的主潮流。在国际羽联重新施行21分制,对球员的耐力、体能标准要求愈高的今天,杜婧、于洋的年龄优势与打法特长也越发引人注目。杜婧、于洋的特点属于互补型,杜婧力量超群,后场的大力劈砍杀伤力惊人,而游弋于前场的于洋跟进速度很快,网前移动灵活、下球线路富于变化,力量与速度的完美结合使二将的组合配对日臻成熟,在竞争激烈的国家队女双组合中站稳脚跟。并被列为2008北京奥运女双的候选人。

“我”是女生

都称她们为“小子”,甚至于洋与何汉斌搭档混双时,被人误认为男双。只是因为干练的短发和不爱穿裙子的特征,让她们少了女孩子的妩媚。其实这都是太专注于打球和为了比赛方便的结果。骨子里她们可是很女人。于洋是羽毛球队公认的大美女,杜婧也说自己有很多女孩子的梦想。两个人的房间和球包是全队最整齐的。 从2006年末开始,杜婧和于洋就一直处于受伤、停练、复出参赛、再受伤的恶性循环中。2006年10月的世界杯赛,于洋在混双比赛中不慎将膝关节内侧韧带拉伤,后停练两个月。她和杜婧因此放弃了多哈亚运会;奥运积分赛首站,杜婧的脚底肌膜意外断裂,两周无法正常训练,使得她们在新加坡超级赛上无缘前四。

随着杜婧脚伤的好转,杜婧和于洋好不容易恢复到较好的竞技状态,在接下来的印尼公开赛、泰国公开赛等比赛中表现不俗,先后拿过一个冠军、一个亚军,奥运积分的增长势头喜人。然而,就在两人全力准备世锦赛时,一个噩耗从天而降。

世锦赛的前几天,在队里安排队员进行的每年一次的例行体检中,杜婧被查出腹部有囊肿,必须立即做手术。听到医生的诊断后,一向大大咧咧的杜婧被惊呆了,对着父母大哭起来。

术后,杜婧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尽快恢复,争取早日回到比赛场上。急得火烧火燎的杜婧手术后第二天就咬着牙,挣扎着下地,开始恢复性锻炼。住院7天,她在病床上根本躺不住,每天一睁眼,就开始在医院里来回走动。

杜婧手术后不到一个月,就回到了训练场上。留给她们争取奥运积分的比赛只有六七个,而且她们必须要在这些比赛中都打进四强。皇天不负有心人,奥运的梦想让杜婧、于洋动力无限,马不停蹄地在仅有的几次积分赛中挣够了积分,搭上了奥运末班车。从手术后的世界排名第16位,到奥运前的世界排名第三位,08瑞士公开赛后一度世界排名第一。这其中的艰辛可想而知。

而于洋, 这位2004年世青赛女团、女双、混双的三料冠军,已经成长为国家队女双和混双的必备人选,为了更大限度发挥中国军团的实力,李教练特地将谢中博/张亚雯(各自只负担一项)的混双二号组合抽出,而将于洋/何汉斌加入,于洋就成为中国队内唯一兼项的选手。

小子的性格和发型,十分充沛的体力,让于洋已经成为了葛菲、高凌之后的兼项双打选手,但是否能达到前辈的高度,北京奥运会是很好的检验舞台。 第一次征战奥运赛场的杜婧/于洋,在中国队的三对女双组合中是最不起眼的一对。在人们的印象中,这对留着一头短发的年轻组合,虽然拥有男孩子般凶狠的球风,凌厉的攻势,但要夺取奥运会冠军,似乎还稍欠些火候。

然而,正是这对并未被寄予太大希望的“小子”组合,凭着一股初生牛犊的冲劲,为中国羽毛球军团守住了最稳的一片阵地。回顾她们的夺冠之旅,用完美来形容也并不为过。身为赛会二号,杜婧/于洋被分在对手偏弱的下半区。初战惊险击败韩国组合河贞恩/金旼贞,让她们解除了作为新人的紧张情绪。随后两人愈战愈勇,四分之一决赛战胜世锦赛季军日本组合小椋久美子/潮田玲子,半决赛,又将队友魏轶力/张亚雯淘汰出局。

孤身闯入冠军争夺战,这对小将所承受的压力可想而知。面对曾在全英公开赛击败过自己的李孝贞/李敬元,杜婧/于洋霸气十足,即使处于落后的不利境地,也毫不犹豫地努力打出自己的战术风格。素以顽强著称的韩国组合,在杜婧/于洋的高昂斗志面前很快败下阵来,赛后,李孝贞/李敬元坦言:“杜婧/于洋的夺冠让我们心服口服。”

在另一场混双的争斗中,于洋还和何汉斌取得了奥运会铜牌的好成绩。

通过北京奥运会的加冕,杜婧、于洋却表示一切要从头开始,奥运冠军已是过去。奥运后女双主力纷纷退役,本还年轻的她们不得不担起了“老将”的重担,让国羽女双再续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