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奥运会烟花是谁做的?
2.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用的烟火是哪个炮厂出的?
3.08北京奥运户开幕式上用的什么牌子的烟花
4.为什么奥运会可以放烟花?
5.冬奥会的烟花是真的还是电子的?
奥运会烟花是谁做的?
奥运会烟花是蔡国强做的。奥运会烟花计者是蔡国强先生,蔡国强于1957年生于福建泉州,2008年,北京奥运会,蔡国强受邀成为了烟花特效总设计师,如何打造一个让世人感到惊艳的烟火表演。
燃放烟花的注意事项
燃放烟花爆竹极易引发火灾和炸伤人的事故。冬季天干物燥,燃放烟花爆竹,特别是在可燃物多的农村以及人口密集的城区,掉落的未及时熄灭的烟火,极易引发秸秆堆垛、居民房屋、加油站、粮库等易燃易爆场所火灾。
对危害禁放规定,非法燃放、生产、销售、存储和运输烟花爆竹的,由公安机关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用的烟火是哪个炮厂出的?
这是数亿观众难以忘记的一个夜晚:一张张圆圆的“脸”,月牙一样翘起的“嘴”,眯成一条缝的“眼睛”,如此美妙的“笑脸”,不是一张,而是2008张,同时在8月8日晚北京的夜空绽放。令长沙人骄傲的是,成就这梦幻般美的3家焰火燃放专品生产企业中,有2家来自浏阳,分别为浏阳的熊猫烟花有限公司、东信烟花集团有限公司。这些令人叹为观止的造型是怎么制造出来的?绚丽背后有些什么故事?本报记者昨日专访了刚刚从北京返回长沙的东信烟花集团董事长钟自奇。
8月8日晚,沿着“鸟巢”的弧度向上,沿着森林公园蜿蜒的龙形水系向上,沿着居庸关古朴厚重的长城向上,沿着永定门、天安门直到鸟巢的北京中轴线向上……各种奇妙的光影组合,在夜空绽放,美得令人窒息。
燃放人员资格审查比当兵还难
“笑脸”和“巨龙”出自他手
升国旗、唱国歌以后,红、黄两色牡丹礼花弹,沿着龙形水系上的22个燃放阵地奔腾,跨度长达3.5公里的巨龙奔腾从“鸟巢”横穿奥林匹克森林公园。钟自奇就是负责“龙行水系”燃放的总指挥。
记者:您这个总指挥具体指挥什么?
钟自奇:我们3家企业各有各的总指挥,也有各自负责的范围。像熊猫烟花有限公司的总指挥负责鸟巢焰火燃放,我负责“龙行水系”的燃放。
记者:8月8日当天您是怎么指挥的?
钟自奇:我在鸟巢4楼的指挥室,熊猫公司的总指挥赵伟平在鸟巢顶上。我们的奥运焰火产品在国际上首次使用了体现最新科技成果的芯片礼花弹,即把电脑芯片安放在礼花弹内,通过电脑控制,在规定的高度、方位、朝向爆炸。所以这个过程整个就是电脑编程,我就是发令。
记者:这次烟花生产和燃放过程都是您亲手操办的,是这样吗?
钟自奇:奥组委有一个创意团队,创意团队创意完了以后转到我们这儿,有运营中心,由运营中心跟我们签订协议,由我们全程实施,包括产品的生产。
记者:您带的燃放队伍是多大?
钟自奇:我带了100多人,个个都有燃放资格证,燃放人员资格审查比当兵审查还严格(笑)。我们一共申报了180多位,但是开幕式还没去那么多,闭幕式还要增加一些。闭幕式上我们除“龙行水系”的燃放任务外,还承担了3个区县的焰火燃放任务。
记者:开幕式当晚进入这个鸟巢指挥室,要带多少证件?
钟自奇:你看,这张是开幕式专用的,这是焰火燃放的专用证,这是到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的证……一共有七八张吧。就是说,焰火燃放,安全是第一的。
记者:您在现场是种什么样的感觉?
钟自奇:很自豪、很激动,也有种如释重负的感觉。这次燃放不仅是我们企业的事情,也不仅是浏阳的事,它是国家的大事,所以压力比较大。
记者:3.5公里的巨龙是怎么做出来的?因为电视直播很难显示一条完整的龙,请您再带着我们回顾一次。
钟自奇:从鸟巢一直到森林公园龙形水系的22个燃放点,在夜空中抛出千万朵大红牡丹,这些牡丹在火光中闪烁出一条升腾而起的金**飞龙,在10秒钟里横穿3.5公里。这条“牡丹”组成的“巨龙”是动态的,从地面上看,仿佛正在天空中蜿蜒直上,这代表了正在腾飞的中国。龙行水系的牡丹礼花弹,对颜色非常挑剔:红是国旗红、黄是国旗黄。
记者:那2008张空中笑脸挺像网上图标,这也是您公司做的,是不是那个笑脸烟花是按照网上标志来做的?
钟自奇:那个笑脸烟花,我们有的时候网上还没有笑脸标志。这是一个比较成熟的品种,需要由奥运这种平台推广这种效果和技术。但是作为奥运焰火,在空中燃放出2008张笑脸,它确实比平时的难度要大很多。平常我们做“笑脸”尺寸都是五寸(16.5厘米)以上,这次按照安全要求,2008张笑脸做的只有3寸(9.9厘米),笑脸又要均匀又要圆满,眉毛是眉毛,眼睛是眼睛。而且22个点在25秒钟内燃放完毕。在这方面我们下了很大的功夫,从原材料的选用、零部件的这个制作、量的精准,都是下了很大的功夫,最终笑脸的清晰度得到保证,只是规格小一点。
浏阳烟花3年申奥成功:赚到的是无形资产
记者:本届奥运火所用的烟花数量,是以往28届奥运会燃放总数的4倍。开幕式所用东信的烟花量是多少?
钟自奇:按发数计算,试放两次到开幕式总共用了十几万发了。
记者:都说奥运经济,一次北京奥运会,是不是赚大了?
钟自奇:实际上从经济上来说,我们的成本是很高的。为了保障产品质量,从原材料抓起,不惜成本,进最好的材料,做最严格的检验。价格可以不考虑,但是质量一定要有保证。我们自检环节也严格了很多。奥运产品,我们的抽检率达到了20%,比以前高了10倍!为了研制出令人满意的“笑脸”,我们试放了1000多发。看着那一个个制作精美的礼花被白白打掉,虽然有些心痛,但保证了每一个批次的质量。不过,算总账我们还是赚了。我们赚到的是无形资产!几千家花炮企业,选了3家,我们在其中!
记者:您刚才说到您是奥运会的选择。浏阳烟花也有个“申奥”过程?
钟自奇:2005年2月中旬,浏阳就成立了“申办2008年北京奥运会焰火燃放领导小组”。2005年10月,时任奥组委大型文艺活动部部长王宁,就来到浏阳观看了第七届中国浏阳(国际)花炮节开幕式,还到我们东信现场考察。这一次,奥组委官员深刻地感受到浏阳花炮的魅力,增强了对浏阳花炮的了解。
2007年6月,时任北京市陆昊又来到东信烟花集团考察,看完后,他竖起了大拇指称赞,表示会代表北京市委市,积极向奥组委推荐浏阳烟花。
当时,浏阳市委市领导有一种冲动:想承办北京奥运会倒计时一周年焰火燃放,把焰火放给北京的老百姓看!2007年8月8日,浏阳市主要领导纷纷到达一线指挥。这一次预演,让奥组委再一次近距离地感受到浏阳花炮的魅力。
今年3月,在观看了两场精彩的小型焰火燃放后,北京奥组委正式决定下单,将奥运焰火生产的重任托付给浏阳东信和熊猫两家企业。这个时候,东信已经为奥运燃放准备了足足3年时间!
记者:奥运烟花试放过几次?
钟自奇:两次:7月16日,首次在北京试放;8月2日,再次带妆彩排燃放。事实上,浏阳决定申办奥运会焰火燃放权之日起,把每一场焰火、每一个节日当成是奥运会上的预演。
记者:“申奥”已经有了眉目,如何才能在强手如林的花炮企业中胜出?
钟自奇:那肯定要以实力说话。浏阳市党政领导带领我们花炮厂老总,主动找到南京理工大学,表达希望与他们联手,共同解决目前制约烟花行业发展的安全、环保、燃放等技术难题,双方一拍即合。浏阳市委市与北京理工大学、南京理工大学这两所大专院校签订了长期合作框架型协议。
与玩火大师的磨合感悟:焰火是一种艺术
记者:开幕式上,普遍受到赞誉的是烟花的无垃圾、环保,这也是你们和大专院校联手的成果?
钟自奇:环保是奥运会的一大特色。这是比较重要的,当然在接这个任务以前我们已经知道,肯定要做到无垃圾,要环保。环保就是无残渣,打礼花弹我们从原材料上要求燃烧要完全,不能有东西掉下来,同时要尽量减少烟雾。
记者:鸟巢的焰火燃放是不能掉下一颗火星吧?
钟自奇:是这样的。但是一开始试验的时候这种情况还是有,最后这些问题还是都解决了。攻克一个难关,有时要做上百次试验。观众看到的是五光十色的绚丽,但是背后的艰辛,中间的复杂程度,大家付出的劳动,是很多人都看不到的。
记者:开幕当天你们有没有做下雨的预案?
钟自奇:防雨措施做得特别严谨,只要不把地上浸泡了,只要不是大暴雨,我们的烟花都可以打出,都没问题。我们做了“三保险”:从结构上就取防护措施,安装时从器材就做好防护措施,安装完了后,上面还有覆盖物。
记者:负责焰火创意的蔡国强导演被称为玩火大师,您跟他有直接交流过吗?
钟自奇:蔡国强大约亲自到浏阳来了五六次。有时我们用摄像机拍了从网上给他发过去,他再反馈建议,这样来来回回有几十回。每个产品蔡导说可以,就定了。蔡导首先要求的就是一种完美,他拿个国旗对我说:就要这种颜色。比如说笑脸,要求打三寸(9.9厘米),我们就必须做到。
记者:会不回觉得要求实在太苛刻了?
钟自奇:一开始有,我做了觉得行但他说不行啊。我认为蔡导还是很有创意、很有想象力。当然,出于安全方面的控制,他想的、说的不一定都能做到,但是应该说有70%-80%都做到了。
记者:这次奥运会给你带来什么启示?
钟自奇:焰火燃放不单纯是场景的问题,首先是要安全,然后要环保。更重要的,焰火燃放是一种艺术,一种节奏。像龙行水系,22个点都是联通的,不是独立的,每种颜色都有跑动的。所以说,这是一种艺术。(长沙晚报 记者 唐薇频 林俊 实习生 刘佳敏 刘琪)
钟自奇在鸟巢附近检查焰火产品。钟勇摄
这是数亿观众难以忘记的一个夜晚:一张张圆圆的“脸”,月牙一样翘起的“嘴”,眯成一条缝的“眼睛”,如此美妙的“笑脸”,不是一张,而是2008张,同时在8月8日晚北京的夜空绽放。令长沙人骄傲的是,成就这梦幻般美的3家焰火燃放专品生产企业中,有2家来自浏阳,分别为浏阳的熊猫烟花有限公司、东信烟花集团有限公司。这些令人叹为观止的造型是怎么制造出来的?绚丽背后有些什么故事?本报记者昨日专访了刚刚从北京返回长沙的东信烟花集团董事长钟自奇。
8月8日晚,沿着“鸟巢”的弧度向上,沿着森林公园蜿蜒的龙形水系向上,沿着居庸关古朴厚重的长城向上,沿着永定门、天安门直到鸟巢的北京中轴线向上……各种奇妙的光影组合,在夜空绽放,美得令人窒息。
燃放人员资格审查比当兵还难
“笑脸”和“巨龙”出自他手
升国旗、唱国歌以后,红、黄两色牡丹礼花弹,沿着龙形水系上的22个燃放阵地奔腾,跨度长达3.5公里的巨龙奔腾从“鸟巢”横穿奥林匹克森林公园。钟自奇就是负责“龙行水系”燃放的总指挥。
记者:您这个总指挥具体指挥什么?
钟自奇:我们3家企业各有各的总指挥,也有各自负责的范围。像熊猫烟花有限公司的总指挥负责鸟巢焰火燃放,我负责“龙行水系”的燃放。
记者:8月8日当天您是怎么指挥的?
钟自奇:我在鸟巢4楼的指挥室,熊猫公司的总指挥赵伟平在鸟巢顶上。我们的奥运焰火产品在国际上首次使用了体现最新科技成果的芯片礼花弹,即把电脑芯片安放在礼花弹内,通过电脑控制,在规定的高度、方位、朝向爆炸。所以这个过程整个就是电脑编程,我就是发令。
记者:这次烟花生产和燃放过程都是您亲手操办的,是这样吗?
钟自奇:奥组委有一个创意团队,创意团队创意完了以后转到我们这儿,有运营中心,由运营中心跟我们签订协议,由我们全程实施,包括产品的生产。
记者:您带的燃放队伍是多大?
钟自奇:我带了100多人,个个都有燃放资格证,燃放人员资格审查比当兵审查还严格(笑)。我们一共申报了180多位,但是开幕式还没去那么多,闭幕式还要增加一些。闭幕式上我们除“龙行水系”的燃放任务外,还承担了3个区县的焰火燃放任务。
记者:开幕式当晚进入这个鸟巢指挥室,要带多少证件?
钟自奇:你看,这张是开幕式专用的,这是焰火燃放的专用证,这是到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的证……一共有七八张吧。就是说,焰火燃放,安全是第一的。
记者:您在现场是种什么样的感觉?
钟自奇:很自豪、很激动,也有种如释重负的感觉。这次燃放不仅是我们企业的事情,也不仅是浏阳的事,它是国家的大事,所以压力比较大。
记者:3.5公里的巨龙是怎么做出来的?因为电视直播很难显示一条完整的龙,请您再带着我们回顾一次。
钟自奇:从鸟巢一直到森林公园龙形水系的22个燃放点,在夜空中抛出千万朵大红牡丹,这些牡丹在火光中闪烁出一条升腾而起的金**飞龙,在10秒钟里横穿3.5公里。这条“牡丹”组成的“巨龙”是动态的,从地面上看,仿佛正在天空中蜿蜒直上,这代表了正在腾飞的中国。龙行水系的牡丹礼花弹,对颜色非常挑剔:红是国旗红、黄是国旗黄。
记者:那2008张空中笑脸挺像网上图标,这也是您公司做的,是不是那个笑脸烟花是按照网上标志来做的?
钟自奇:那个笑脸烟花,我们有的时候网上还没有笑脸标志。这是一个比较成熟的品种,需要由奥运这种平台推广这种效果和技术。但是作为奥运焰火,在空中燃放出2008张笑脸,它确实比平时的难度要大很多。平常我们做“笑脸”尺寸都是五寸(16.5厘米)以上,这次按照安全要求,2008张笑脸做的只有3寸(9.9厘米),笑脸又要均匀又要圆满,眉毛是眉毛,眼睛是眼睛。而且22个点在25秒钟内燃放完毕。在这方面我们下了很大的功夫,从原材料的选用、零部件的这个制作、量的精准,都是下了很大的功夫,最终笑脸的清晰度得到保证,只是规格小一点。
浏阳烟花3年申奥成功:赚到的是无形资产
记者:本届奥运火所用的烟花数量,是以往28届奥运会燃放总数的4倍。开幕式所用东信的烟花量是多少?
钟自奇:按发数计算,试放两次到开幕式总共用了十几万发了。
记者:都说奥运经济,一次北京奥运会,是不是赚大了?
钟自奇:实际上从经济上来说,我们的成本是很高的。为了保障产品质量,从原材料抓起,不惜成本,进最好的材料,做最严格的检验。价格可以不考虑,但是质量一定要有保证。我们自检环节也严格了很多。奥运产品,我们的抽检率达到了20%,比以前高了10倍!为了研制出令人满意的“笑脸”,我们试放了1000多发。看着那一个个制作精美的礼花被白白打掉,虽然有些心痛,但保证了每一个批次的质量。不过,算总账我们还是赚了。我们赚到的是无形资产!几千家花炮企业,选了3家,我们在其中!
记者:您刚才说到您是奥运会的选择。浏阳烟花也有个“申奥”过程?
钟自奇:2005年2月中旬,浏阳就成立了“申办2008年北京奥运会焰火燃放领导小组”。2005年10月,时任奥组委大型文艺活动部部长王宁,就来到浏阳观看了第七届中国浏阳(国际)花炮节开幕式,还到我们东信现场考察。这一次,奥组委官员深刻地感受到浏阳花炮的魅力,增强了对浏阳花炮的了解。
2007年6月,时任北京市陆昊又来到东信烟花集团考察,看完后,他竖起了大拇指称赞,表示会代表北京市委市,积极向奥组委推荐浏阳烟花。
当时,浏阳市委市领导有一种冲动:想承办北京奥运会倒计时一周年焰火燃放,把焰火放给北京的老百姓看!2007年8月8日,浏阳市主要领导纷纷到达一线指挥。这一次预演,让奥组委再一次近距离地感受到浏阳花炮的魅力。
今年3月,在观看了两场精彩的小型焰火燃放后,北京奥组委正式决定下单,将奥运焰火生产的重任托付给浏阳东信和熊猫两家企业。这个时候,东信已经为奥运燃放准备了足足3年时间!
记者:奥运烟花试放过几次?
钟自奇:两次:7月16日,首次在北京试放;8月2日,再次带妆彩排燃放。事实上,浏阳决定申办奥运会焰火燃放权之日起,把每一场焰火、每一个节日当成是奥运会上的预演。
记者:“申奥”已经有了眉目,如何才能在强手如林的花炮企业中胜出?
钟自奇:那肯定要以实力说话。浏阳市党政领导带领我们花炮厂老总,主动找到南京理工大学,表达希望与他们联手,共同解决目前制约烟花行业发展的安全、环保、燃放等技术难题,双方一拍即合。浏阳市委市与北京理工大学、南京理工大学这两所大专院校签订了长期合作框架型协议。
与玩火大师的磨合感悟:焰火是一种艺术
记者:开幕式上,普遍受到赞誉的是烟花的无垃圾、环保,这也是你们和大专院校联手的成果?
钟自奇:环保是奥运会的一大特色。这是比较重要的,当然在接这个任务以前我们已经知道,肯定要做到无垃圾,要环保。环保就是无残渣,打礼花弹我们从原材料上要求燃烧要完全,不能有东西掉下来,同时要尽量减少烟雾。
记者:鸟巢的焰火燃放是不能掉下一颗火星吧?
钟自奇:是这样的。但是一开始试验的时候这种情况还是有,最后这些问题还是都解决了。攻克一个难关,有时要做上百次试验。观众看到的是五光十色的绚丽,但是背后的艰辛,中间的复杂程度,大家付出的劳动,是很多人都看不到的。
记者:开幕当天你们有没有做下雨的预案?
钟自奇:防雨措施做得特别严谨,只要不把地上浸泡了,只要不是大暴雨,我们的烟花都可以打出,都没问题。我们做了“三保险”:从结构上就取防护措施,安装时从器材就做好防护措施,安装完了后,上面还有覆盖物。
记者:负责焰火创意的蔡国强导演被称为玩火大师,您跟他有直接交流过吗?
钟自奇:蔡国强大约亲自到浏阳来了五六次。有时我们用摄像机拍了从网上给他发过去,他再反馈建议,这样来来回回有几十回。每个产品蔡导说可以,就定了。蔡导首先要求的就是一种完美,他拿个国旗对我说:就要这种颜色。比如说笑脸,要求打三寸(9.9厘米),我们就必须做到。
记者:会不回觉得要求实在太苛刻了?
钟自奇:一开始有,我做了觉得行但他说不行啊。我认为蔡导还是很有创意、很有想象力。当然,出于安全方面的控制,他想的、说的不一定都能做到,但是应该说有70%-80%都做到了。
记者:这次奥运会给你带来什么启示?
钟自奇:焰火燃放不单纯是场景的问题,首先是要安全,然后要环保。更重要的,焰火燃放是一种艺术,一种节奏。像龙行水系,22个点都是联通的,不是独立的,每种颜色都有跑动的。所以说,这是一种艺术。(长沙晚报 记者 唐薇频 林俊 实习生 刘佳敏 刘琪)
08北京奥运户开幕式上用的什么牌子的烟花
来自 湖南浏阳 ~ 7月23日,北京奥组委发布了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焰火燃放方案。根据该方案,8月8日开幕式当天将燃放焰火约3.5万发,总时长20分钟左右。也许很多人不知道,本届奥运用烟花大多数是由国内烟花生产企业供应的。 据国际烟花协会的李忠诚介绍,北京奥组委对于烟花技术标准的要求非常严格,首先是安全,要保证烟花燃放过程中不会对鸟巢内外,特别是顶棚的纳米防护涂层造成损害。其次是环保,开幕式燃放的烟花全部使用新型的无烟烟花,烟花燃放后的降解物要达到环保标准。除此之外,技术也是奥运烟花的一项重要要求。开幕式燃放的烟花需要有精确的特定图案和颜色,如五环、笑脸等等,这对平面图案和角度变换要求很高,涉及到烟花燃放过程中定向和定位问题。本届奥运会开幕式将首次使用计算机程控技术来控制烟花燃放,可以使烟花燃放更加精确安全,这是历届奥运没有的。在奥运会烟花供应商公开竞标活动中,浏阳的两家企业之所以能够脱颖而出,正是因为在以上几个方面领先于其他企业。 奥组委指定烟花供应商之一,东信烟花集团自友分厂厂长刘章勇介绍说,从安全方面来说,通过与浏阳质量技术检测中心合作,东信集团成为了国内目前唯一一家对烟花原材料进行质量安全检测的企业。从科技方面,东信集团有一个专门的科研中心在从事烟花产品的技术研究,人力上整合了外聘专家与本厂核心技术人员,这次在奥运会开幕式将使用的焰火燃放控制系统就是科研中心的技术成果,可以称得上是我国烟花产业在电子设备上的一次突破。 李忠诚表示,奥运烟花的高标准、高要求,促进了我国烟花产业质量与点火技术的双提升。这是中国烟花产业的一次新突破,为我国甚至世界范围内的烟花产业树立了一个新标杆,将促进烟花产业向更高层次发展。 据李忠诚介绍,世界烟花的发源地在中国,中国烟花的发源地在浏阳。中国是全世界烟花的生产中心,全球约95%的烟花都在中国生产。虽然美、日等国家的烟花产业也在发展,但总体实力远远无法与中国比肩。中国烟花产业在世界上占据领先地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历史悠久、市场需求巨大之外,中国丰富的劳动力也为烟花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 另据国际烟花协会刘水帅介绍,浏阳烟花距今已有约1400年的历史,如今已经进入了产业化、标准化的发展阶段。浏阳出台的一系列烟花爆竹标准,对烟花爆竹生产环节、工序、具体技术参数和使用要求都做出了规定。花炮作为浏阳的支柱产业,不仅带动了经济的全面发展,同时,还带动了印刷、包装、造纸、化工、服务等上下游产业的蓬勃发展。 李忠诚认为,虽然中国烟花产业产销两旺,但不能因此忽略中国烟花产业存在的问题。总体来看,烟花产业从全国产业来看仍属于一个小产业,利润低,抗风险能力较小。另外,中国的烟花生产企业品牌意识还不够,产品多为中低档,在高档烟花市场中的竞争力还有待加强。 北京市汇源北路工贸有限公司的陈金武经理认为,目前我国烟花产业内部仍存在不正当竞争的问题。个别销售商利用烟花一次性消费无法当场检测质量的特点,销售产品质量不合格的烟花,给消费者的安全造成隐患,扰乱烟花市场的秩序。这些问题都需要有关部门尽快解决,以促进烟花产业进一步健康快速发展。
为什么奥运会可以放烟花?
因为烟花汇演可以起到一定的渲染氛围的作用。
一般的礼花是礼花弹,而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使用的烟花是一种发光体,相当于信号弹的性质,但它是以点阵形式发射到空中的。
每个“礼花脚印”都由32发礼花弹构成,整个图案造型新颖,意义深刻。29个“礼花脚印”一步步迈向“鸟巢”,象征着北京奥运会一步一个脚印地向我们走来。
焰火重量精准到毫克 燃放零残留
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点点“星光”汇聚成“梦幻五环”惊艳世界。时隔14年,“奥运五环”焰火在“鸟巢”绚烂绽放,将北京冬奥会开幕式推向高潮。正是为了这绽放的一瞬间,李亮亮和团队“精打细算”了8个月。
‘奥运五环’焰火,让它们同一高度,同一立面同时绽放很难。
来自安平河北圣姑烟花制造有限公司的李亮亮,是北京冬奥会高空特效焰火研发生产及燃放活动总工。他解释道,由于“奥运五环”五种颜色的原料不同,升空高度、燃烧时长也不同,每个发射点位都要精确到厘米。
同时,高空特效发光体的重量要精准到毫克,才能保证呈现效果。
为此,他们在安平县1:1还原北京冬奥会的燃放环境,经过反复实验,终于换来“奥运五环”的完美升空。
从2008年北京奥运会,象征奥运历史足迹的29个巨大“焰火脚印”,到今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的高空特效焰火,安平烟花与奥运结缘已久。
尽管经验丰富,但直到焰火腾空的前一秒,李亮亮和他的团队一直都“捏着把汗”。
“必须一次成功!”自2021年7月接到北京冬奥会开、闭幕式高空特效焰火燃放任务后,李亮亮立即成立实验研发专项小组,不断试验药物配比和高空特效发光体药球颜色,以求达到最佳效果。
同时,团队特意调配出微烟、零残留的高空特效发光体,焰火打上去后,不会掉下来任何东西,而普通烟花爆炸后会掉落纸屑、木屑等。
据李亮亮介绍,目前国际上能做到这种用高空焰火打字的团队非常少,而与中、低空特效焰火相比,高空特效焰火打出来更大、更壮观。
例如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燃爆”全场的焰火造型“立春”,腾空高度达280米,展开后宽110多米,长近200米。因此,高空特效焰火是重要庆祝活动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除了上述问题,李亮亮的团队还需要面临更多来自天气的挑战。
“生产高空特效发光体需要用水和原材料像滚元宵一样滚在一起,冬天生产时原料容易冻住,送入烘干室后容易开裂。”
李亮亮说,生产烟花最好的季节是春季和秋季,而此次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的高空特效焰火生产时最低气温超过零下10摄氏度,如果处理不好温差,会影响高空特效发光体的强度。
“如果强度不够,以调试好的力度助推就达不到预期的腾空高度。”李亮亮说,保证焰火的高度并不难,难在保证高度的同时,还要确保每个高空特效发光体的完整性。
经历了无数次实验,李亮亮和团队最后用阶梯增温、阶梯降温法解决了温差问题。
当“奥运五环”与“立春”相遇,一场充满活力的冬奥会也将为饱受肺炎疫情困扰的世界带来希望与力量。
目前,李亮亮和他的队友正在为北京冬奥会闭幕式,以及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式的高空特效烟花造型做准备。他笑称,不会让大家失望。
冬奥会的烟花是真的还是电子的?
冬奥会的烟花是真的。一开始的烟花结构是比较简单的,在里面只有两层,一层是外筒,在外桶中一般可以装入火药,而内筒球里一般会有引爆药,火药和光珠等等组成。和火箭升空时的几层推进装置是很类似的。有外桶的火药,将整个烟花送上半空之后,内部在炸开,然后里面的光珠就会扩散,就形成了一些简单的烟花图样。
冬奥会的烟花的设计
北京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天空中的烟花“大脚印”至今令人印象深刻,作为本次冬奥会开幕式的视觉艺术总设计,蔡国强再次与张艺谋搭档,用独具匠心的烟花,为开幕式增光添彩。他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在“简约、安全、精彩”的创作原则下,这次烟花的燃放总量不到2008年奥运会的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