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肾的足球运动员-法国换肾篮球运动员

tamoadmin

1.NBA里的发展联盟是什么

2.打篮球后第三天腰疼事怎么回事

3.NBA的商业模式

4.NBA五大神话是什么?

NBA里的发展联盟是什么

换肾的足球运动员-法国换肾篮球运动员

1946年,十一家冰球馆和体育馆的老板们共同发起成立了一个叫BAA的组织,这个组织的全称是美国篮球协会(Basketball Association of America),在1949—1950赛季,BAA吞并了NBL,改为现在的名字NBA(National Basketball Association)。

成立BAA的初衷是为了让体育馆在冰球比赛以外的时间不至于空闲冷场,但是实际上背后真正的商业理由是:当时二战刚刚结束,人们需要从紧张的气氛中解脱出来,体育和娱乐正是人们的消费热点,当然也是投资热点,因此,联盟的成立与其说是一项竞赛,不如说是投资一档生意。

BAA的主要发起人之一,沃尔特·阿·布朗为联盟奠定了理论基础,这个理论基础就是四条原则:1.球队的拥有者必须具有一定规模资产,职业联盟必须有足够的财力支持。2.用高收入保证运动员全身心地投入训练和比赛,不为生计所困。3.一名选手只能为一家俱乐部效力并要签订严格的合同。4.联赛还要建立选手储备制,以备现役选手受伤或者因故无法比赛时,球队的整体实力不受损失。

从NBA的成立和原则可以看到:

1.NBA是个商业机构,而不是政府机构,或者是什么事业单位

2.NBA是股东投资行为而不是投机行为,NBA原则的中心思想就是必须保证联盟有最好的老板、最好的球员,并通过长期持续经营以形成规模效益。“有恒产者有恒心”,NBA也确实是经历了将近30年的惨淡经营才走向繁荣的。

俱乐部和联盟的委托代理关系

NBA联赛经营体制由俱乐部(Club)和“联盟(Association)”双重构成。

联盟和俱乐部的关系:各俱乐部是以盈利为目的的独立法人,是公司;而联盟是一个非营利性的商业组织,联赛现在有29个俱乐部参加。联盟负责组织、推广、经营赛事,处理涉及俱乐部之间的公共事务。但是,无论赚多少钱都是联盟成员—29个俱乐部的,参加联盟的俱乐部共同为联盟支付管理费用和管理人员工资,仅此而已。

联盟:联盟是一个严密的契约,这个契约规定了联盟和俱乐部双重经营体制。俱乐部的公共产品、公共事务必须完全交给联盟管理。如果你不认可这个契约,你可以去别的地方玩。联盟会出版一个简称为CBA(目前使用的是1999年版本)的谈判指引,规定了涉及联盟一切有关人员(包括联盟、俱乐部、球员、球员工会、经纪人)的权利和义务,这是一切谈判的基础。按这个指引谈判,双方的余地非常有限,不可能漫天要价、坐地还钱,非常节约交易成本。联盟经营收入包括转播费、联盟标志产品销售、联盟衍生产品开发(比如网络游戏、服装、玩具、食品、儿童用品、甚至餐厅和大巴)、全球推广活动如日本和中国赛事等。联盟收入的48.04% 用于返还给各俱乐部支付球员工资(2005-2006赛季以后这一标准将调至51%),另有一个固定比例用于联盟费用支出。

联盟有一个6人委员会为最高权力机构,但是,联盟总裁有很大的决定权,在很多问题上有一票否决权,可以否决委员会的决议。但是,如果他的工作不能使俱乐部满意,委员会可以炒他的鱿鱼。如果认为他干得好,可以加他的薪水,现在Stern的年薪大约1000万美元,相当于50个的年薪。

联盟除了负责联盟公共产品经营外,还负责竞赛规则制定与修改,联盟管理制度的制定与修改,裁判员的雇佣和培训,代表联盟与球员工会谈判,开展联盟推广活动,扩大联盟影响等。

俱乐部:俱乐部经营范围:球票销售(门票收入:常规赛上缴联盟6%、季后赛税后上缴45%)、场内广告(联盟规定广告位置和数量)、球衣广告(联盟规定位置和大小)、球衣等纪念品销售收入。纪念品销售不使用联盟标志的,不受联盟限制,只上缴联盟一个很小比例的“税”。但是,如果销售联盟标志的产品,销售范围不得超过比赛场馆半径70英里,而且销售收入的一个很大的比例要上缴联盟。俱乐部之间收入差距主要表现在:1、能不能进季后赛;2、大牌球星的号召力,比如76人队Iverson一人的球衣一年就销售20万件;3、球场广告费收入等。

俱乐部在成为联盟成员后,必须缴纳一定数额的保证金给一个托管银行,以防俱乐部万一在解散、倒闭时支付尚未支付的球员工资、经纪人费用、场馆费用、拉拉队工资等。俱乐部股权的转让也要经联盟的批准,最近一次俱乐部股权转让是联盟批准了亚特兰大老鹰队的控制权从时代华纳转到Spirit的手中。

NBA的这一整套联赛组织管理制度,非常严密合理。

首先,将俱乐部的“私权利”和联赛的“公权利”切分得非常干净。俱乐部是联盟的主人,但是,将联赛的公共事务完全委托给联盟处理,联盟也不干预俱乐部的“私权利”范围内事务。

其次,平衡了富有的俱乐部和贫穷的俱乐部之间的收益。联赛是由多个俱乐部组成的,如果俱乐部之间收益差距过大,那么,联赛将会呈现一边倒的局面,竞争性和观赏性将会变差,市场一定不会好。实行联盟总收入平均分配的制度,是俱乐部实力再弱,也有一个基本收入能雇请球员。但是,这也不意味着“大锅饭”,实力强、投入大的俱乐部收入多,实力弱、投入少的俱乐部收入相应少。体现了既有公平,又有竞争的精神。

第三,联盟除了成员的利益外,没有自身的利益。联盟如果有自身利益就可能会出现和俱乐部争夺利益的倾向。按NBA的架构,联盟自身不是盈利机构,没有自身利益,只代表成员利益。

第四,保证金制度,合理防范了俱乐部经营风险可能会带给球员和其他人员的影响。俱乐部股权转让审查制度,也尽可能保证NBA能有最好的股东。

NBA球员工资制度

国际五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的德勤咨询有限公司,对1999年至2000年度英国足球经济状况的调研报告显示,在92家英国足球俱乐部中,有16家出现了球员工资超出俱乐部收入的状况,不少低级别的联赛俱乐部已经处于破产边缘,这几年随着“博斯曼法案”推行,情况更加严重。

1984年NBA聘请大卫·斯特恩担任联盟总裁时,NBA面临相似的情况,23支球队有17支亏损,面对这样的局面,1984—1985赛季,斯特恩引进了球员工资封顶制度,这就是著名的“工资帽制度”和“奢侈税”制度。

在工资帽和奢侈税之外,NBA还设立了一些例外条款,如伯德条款、中产阶级条款、小鸟条款、100万美元工资条款、底薪条款、新人条款等条款,使俱乐部支付球员工资在一定条件下超过工资帽也不必支付奢侈税。主要目的是鼓励球员尽量忠诚于一个俱乐部,而不是经常“跳槽”。

工资帽制度的实施,很好的平衡了俱乐部与球员之间、俱乐部之间的关系。

1.象乔丹那样的天才球员总是稀缺的,是一种自然垄断,而俱乐部总是数量较多的。如果无序竞争,必然会形成明星球员工资高企侵蚀俱乐部利益的事情。工资帽制度限制了俱乐部漫天开价的能力。

2.俱乐部之间资本实力不可能完全一样,如果强的俱乐部可以象皇家马德里俱乐部那样买尽天下奇才,那么,竞赛就完全没有悬念。

3.如果俱乐部可以随意压低球员工资,那么,联赛将得不到最好的人力资源。

4.如果球员为获得高收入而经常跳槽,一方面,俱乐部的利益受损;另一方面,联赛质量也会受到影响。

“工资帽”的设立,很好的解决了这些问题。但是,需要说明的是,工资帽并不是从一开始就如此合理,是通过多年实践中联盟与球员工会、俱乐部和联盟之间的不断博弈而日臻合理,表现在不断通过例外条例修订“工资帽”。

球员选拔、球员转会和经纪人制度

NBA俱乐部的球员市场来自选秀、自由球员签约和球员交换

新球员是通过选秀进入联盟成为签约球员的。

注册的球员又分为自由球员和非自由球员两种。有合同在身的为非自由球员,没有合同在身的为自由球员。自由球员可以通过与原来俱乐部签约或与新的俱乐部签约获得工作合同。

而非自由球员的转会,NBA联盟规定,球员转会费最高不得高于200万美元,几乎没有什么像样的球员能够在这样的转会费条件下转会,球员转会实际上实行的是球员交换制度。

球员在合同期,无论生老病,收入都是有保障的,以莫宁为例,这位球员合同期内年薪是2000多万美元,但是因病需要换肾,不能参加比赛,但是薪水却一分钱不少拿。

在经纪人制度方面,NBA的制度既简单明确又十分有效。NBA规定无论任何人只要缴纳1000美元注册费,同时在NBA球员中又至少有一个代理球员的人即可成为NBA注册经纪人。经纪人收入为不超过球员合同工资的4%。实际上既保证了经纪人的收入,又保证了球员的利益不受经纪人损害。姚明的与第一个经纪人的合同为姚明要付给经纪人姚明工资的33%,这份合同就因违反NBA规定而作废。

这一整套制度,很好的解决了俱乐部之间、俱乐部与球员之间、球员与经纪人之间的利益关系,使NBA联盟能够保证俱乐部之间实力的大致均衡,又避免了如同欧洲足球那样,由于转会费和球员工资高企,吞噬俱乐部利润,使联赛陷入泡沫化的局面。

NBA的竞赛规则一年一个样

篮球运动诞生之初,规则非常简单,只有13条。这13条规则有很多明显的缺陷,比如没有两次运球的限制、每次进球后必须到中圈跳球而使比赛不断中断、不允许教练员临场指挥等,这些在NBA成立之前就已经有所改变了。

NBA成立之后,为适应市场和观众需要,对篮球竞赛规则进行不断地调整,这一活动延续至今,其中,很多内容被业余篮球赛采纳,同时NBA也接受了业余篮球赛制的精华。最重要的是NBA比赛规则每年都进行调整,而不像国际篮联那样每4年调整一次。正是这些规则的调整,保证了职业篮球好看。

经过近60年的发展,现在NBA的篮球竞赛规则已经从当初的13条,发展成为13章、几百条。这些规则的采用,使NBA更好看、更好玩、更有商业价值。从NBA规则变化的路径看,NBA将竞赛看作为是产品,不断通过修改规则使之好看、精彩、赚钱。竞赛规则不是“天条”,而是产品设计。

最成功的营销

NBA经常作为成功的案例出现在各商学院营销教程里,这些教程讲述的是NBA如何运用大牌明星的品牌效应推销联赛、如何运用现代媒体手段推销联赛、如何运用国际化战略走向全球化,他们把NBA联盟总裁大卫·斯特恩塑造成全球最佳推销员。

我非常怀疑一个商业组织能完全靠营销手段就获得成功。

大卫·斯特恩,一个出身于犹太香肠商人家庭的律师,最擅长的是制度设计和谈判,如果说他是一个能干的推销员的话,他最成功的推销首先是将NBA俱乐部的股权卖给投资人。

NBA俱乐部老板都是些什么人?

我们可以看到,这些老板都是在其他领域赚到大钱以后投入到职业体育领域的,这些俱乐部老板可以肯定的说不是傻子。他们有的是耐心,短期投机、短期盈利并不是他们追求的目标,他们追求的是俱乐部的长期价值。作为长期投资,他们肯定先考虑风险。他们敢于在NBA投入巨资绝不是因为他们特别有钱而满不在乎。

库班个人资产13亿美元,初次买入小牛队80%股权时就花费了2.8亿美元,以后他又收购了一些小股东的股权,总花费3亿多美元,相当于他总资产的20%强。如果他在NBA的投资失败了,他的资产会大幅度贬值,个人商业信誉也会大幅度下降。库班敢于在NBA投资,首先是因为在NBA制度是合理的,规则是透明的,这样的投资才是安全的。

资本的逐利性使得大卫·斯特恩要想成功的推销股权,必须设法使NBA赚钱,他做到了。

NBA俱乐部老板很多都是烧钱能手,保罗.埃伦仅仅是2004年交纳联盟奢侈税就花掉2000多万美元。湖人的老板是NBA里最能烧钱的,可是这个家伙自从1979年花了2000万美元买入湖人队以后,到2004年,湖人的价值为4.47亿美元,暴涨22.35倍,就是零头也比买入值高两倍以上。创造了公牛神话的杰里,1985年买入公牛时只花了区区900万美元,2004年时,没有了乔丹、皮蓬、罗德曼三巨星的公牛只是NBA的垃圾球队,公牛年度盈利却仍高达3000万美元。NBA联盟的总资产,也比1984年大卫·斯特恩上台时增加了5倍。

充足的资金,是现代商业成功的关键。即便你是比尔·盖茨那样的科技天才,没有资本的力量也是无法获得成功。资本是大胆的,没有风险就没有投资成功;资本又是胆怯的,它不会进入规则不明的领域。

1891年,詹姆士·奈史密斯博士在麻省的春田学院,为了给学生们找一个冬季体育锻炼的方式,用2只破筐和一只代用的足球创造了篮球运动。从奈史密斯教授以后,世界篮球运动的发展是沿着两个方向进行的:一个是业余篮球体制,代表是国际篮球联合会和美国大学生篮球联赛(NCAA)。另一个是职业篮球体制。业余篮球强调的是比赛的竞技性;而职业篮球强调的是观赏性和商业性。职业篮球本质上是通过篮球比赛娱乐观众,从而获得商业利益。与业余篮球体制相比,职业篮球实际上是一种“秀”。

工资帽制度

“工资帽制度”就是全联盟的工资总额以上一年度联盟收入X48%,再除以联盟球队数量,为各球队的工资总额。工资帽制度避免了老板实力悬殊造成比赛一边倒,同时,又避免了球员工资过高影响俱乐部收入。

但是,工资帽制度也不鼓励俱乐部老板恶意压低球员工资,因为实际上是各俱乐部球员的工资由联盟支付,如果俱乐部不雇佣好的球员,球员工资支付数额在工资帽以下,俱乐部并不能得到多少好处。以2004—2005赛季的“工资帽”4387万美元为例,如果俱乐部只支付球员1487万美元工资,那么节省下来的2900万美元要由29个俱乐部平均分配,该俱乐部只能获得100万美元的好处,但是,由于缺乏大牌明星,俱乐部的收入有可能大幅度减少,所以片面减少球员工资也是对俱乐部的伤害 。

奢侈税

“工资帽”是一种工资封顶,但是这个帽不是“硬”的,而是“软”的。NBA联盟规定,俱乐部花费的球员工资可以超过工资帽,但当俱乐部工资总额超过联盟收入的55%除以俱乐部数量的数值时,超过部分必须向联盟交纳“奢侈税”。“奢侈税”的税率为100%,即每多花一块钱,就要向联盟交纳一块钱,这部分计入联盟收入用于大家分配。例如2004—2005赛季工资帽=前一年联盟收入X48%/29=4387万美元,奢侈税征收起点=前一年联盟收入X55%/29=5460万美元。

选秀制度

NBA联盟设立了新秀选秀制度,为了使NBA比赛的各队水平不致太悬殊,增加比赛的精彩和激烈,NBA在每年度的总决赛之后,大概在6月下旬就举行一年一次的“新人选秀”大会。参加“选秀”的新人一般是全美各大学的学生,均为NCAA全美大学生篮球联赛上的佼佼者。NBA根据他们在大学期间(高中阶段)的比赛表现打分排名。然后,NBA各球队按照本年度在常规赛中的胜率排名,按由弱到强的顺序依次挑选,每一队每一轮只能选一个新人,一般共进行2-3轮。为了公平起见,NBA从前两年开始,在选秀前,先分发1000个乒乓球,上面注明挑选的顺序号,列常规赛成绩最差的球队可挑250个,他们中首选权的机率是25%;以下依次类推。上个赛季未进入季后赛的11支球队中,成绩最好的机率最小。NBA还规定,以抽签方式决定挑选权,只适用于“新人选秀”的第一轮。

自由球员

又分受限制球员和非受限制球员两种,一个非限制的自由球员可以完全自由的同别的球队签约,母队没有任何办法阻止他。受限制自由球员给了他的母队匹配其他球队开出的合同的机会,如果受限制球员的母队开出了与其他队同样的条件,球员必须和母队签约。俱乐部可以通过与自由球员签约的办法获得球员,现在,巴特尔、王治郅就是自由球员。7

24秒进攻违例

在早期的篮球比赛中,当一支球队领先时,他们会放慢进攻速度——只要球权在自己手里,对手就休想得分。

1950年11月22日的一场比赛这种情况发展到了顶点,韦恩堡活塞队和明尼阿波利斯湖人队进行的一场NBA比赛,双方比分为19:18,合计只得分37分。观众在哈欠连天中忍耐到了极点,开始向场内投掷杂物。

球队打得无精打采,观众看得哈欠连天,严重影响了比赛的收视率,进而影响到NBA的生存。NBA马上采取行动。1954—1955赛季NBA采取了24秒规则,一旦一方控制球权,必须在24秒内出手投篮,否则失去球权。

而NCAA直到1985年才采取行动将进攻时间限制在45秒,1993年才限制在35秒。

6次犯规限制:

在1954年以前,没有对比赛队伍犯规次数限制。投篮时被犯规,记1分,不执行罚球。一些聪明人很快就发现,对投篮技术好的球员实施投篮犯规,很划算——让对手的1分,不让对手跳投命中或者上篮成功之后的2分!于是故意犯规成为一条比赛策略。

3秒区的设定和扩大

在乔治.麦肯统治时代,2.08米麦肯在篮下一站,其他人就没有办法防守住他。为了限制麦肯的作用,1952—1953赛季将三秒区由6英尺扩大到12英尺。到了1964—1965赛季,为了限制张伯伦对篮下的控制,又将三秒区扩大到16英尺。

比赛时间

NBA成立时从NCAA学习了很多篮球竞赛规则,但是,NBA从成立起,NBA的比赛时间为48分钟,分为4节,每节12分钟。这样,就有了更多的中断可以使用。

暂停

NBA除延长期外,全场每队有7次暂停,其中有两次为广告暂停,剩余5次又分为长暂停和短暂停。延长期比赛双方各自有3次暂停机会,每队必须使用2次暂停。

暂停的规定,和为了保证转播必须的广告时间,转播商也是NBA重要的客户。

1953年波士顿凯尔特人队和锡拉丘斯国民队进行的一场季后赛,将故意犯规战术演绎到极点。 双方共有107次犯规,130次罚球,双方各11名队员6次犯规下场。比赛不仅无聊,而且浪费转播时间。

1954—1955赛季开始,NBA实行新规则—每节比赛每队最多允许犯规6次,第7次犯规后,对手将获得添加一次罚球机会。这条新规则有效地提高了比赛质量。双方交换犯规再也没有什么价值了,比赛的节奏加快了,笑容回到了观众的脸上..

打篮球后第三天腰疼事怎么回事

没事,成天不运动,没有做好热身,肌肉酸痛,很正常,你想,你投篮不得弯腰捡篮球投吗?而且计分,精神紧张,导致肌肉紧张,以后没做好热身,运动之后,肌肉绷紧,用双手拍打绷紧肌肉处,可以缓解这种状况。

NBA的商业模式

1946年,十一家冰球馆和体育馆的老板们共同发起成立了一个叫BAA的组织,这个组织的全称是美国篮球协会(Basketball Association of America),在1949—1950赛季,BAA吞并了NBL,改为现在的名字NBA(National Basketball Association)。

成立BAA的初衷是为了让体育馆在冰球比赛以外的时间不至于空闲冷场,但是实际上背后真正的商业理由是:当时二战刚刚结束,人们需要从紧张的气氛中解脱出来,体育和娱乐正是人们的消费热点,当然也是投资热点,因此,联盟的成立与其说是一项竞赛,不如说是投资一档生意。

BAA的主要发起人之一,沃尔特·阿·布朗为联盟奠定了理论基础,这个理论基础就是四条原则:1.球队的拥有者必须具有一定规模资产,职业联盟必须有足够的财力支持。2.用高收入保证运动员全身心地投入训练和比赛,不为生计所困。3.一名选手只能为一家俱乐部效力并要签订严格的合同。4.联赛还要建立选手储备制,以备现役选手受伤或者因故无法比赛时,球队的整体实力不受损失。

从NBA的成立和原则可以看到:

1.NBA是个商业机构,而不是政府机构,或者是什么事业单位

2.NBA是股东投资行为而不是投机行为,NBA原则的中心思想就是必须保证联盟有最好的老板、最好的球员,并通过长期持续经营以形成规模效益。“有恒产者有恒心”,NBA也确实是经历了将近30年的惨淡经营才走向繁荣的。

俱乐部和联盟的委托代理关系

NBA联赛经营体制由俱乐部(Club)和“联盟(Association)”双重构成。

联盟和俱乐部的关系:各俱乐部是以盈利为目的的独立法人,是公司;而联盟是一个非营利性的商业组织,联赛现在有29个俱乐部参加。联盟负责组织、推广、经营赛事,处理涉及俱乐部之间的公共事务。但是,无论赚多少钱都是联盟成员—29个俱乐部的,参加联盟的俱乐部共同为联盟支付管理费用和管理人员工资,仅此而已。

联盟:联盟是一个严密的契约,这个契约规定了联盟和俱乐部双重经营体制。俱乐部的公共产品、公共事务必须完全交给联盟管理。如果你不认可这个契约,你可以去别的地方玩。联盟会出版一个简称为CBA(目前使用的是1999年版本)的谈判指引,规定了涉及联盟一切有关人员(包括联盟、俱乐部、球员、球员工会、经纪人)的权利和义务,这是一切谈判的基础。按这个指引谈判,双方的余地非常有限,不可能漫天要价、坐地还钱,非常节约交易成本。联盟经营收入包括转播费、联盟标志产品销售、联盟衍生产品开发(比如网络游戏、服装、玩具、食品、儿童用品、甚至餐厅和大巴)、全球推广活动如日本和中国赛事等。联盟收入的48.04% 用于返还给各俱乐部支付球员工资(2005-2006赛季以后这一标准将调至51%),另有一个固定比例用于联盟费用支出。

联盟有一个6人委员会为最高权力机构,但是,联盟总裁有很大的决定权,在很多问题上有一票否决权,可以否决委员会的决议。但是,如果他的工作不能使俱乐部满意,委员会可以炒他的鱿鱼。如果认为他干得好,可以加他的薪水,现在Stern的年薪大约1000万美元,相当于50个的年薪。

联盟除了负责联盟公共产品经营外,还负责竞赛规则制定与修改,联盟管理制度的制定与修改,裁判员的雇佣和培训,代表联盟与球员工会谈判,开展联盟推广活动,扩大联盟影响等。

俱乐部:俱乐部经营范围:球票销售(门票收入:常规赛上缴联盟6%、季后赛税后上缴45%)、场内广告(联盟规定广告位置和数量)、球衣广告(联盟规定位置和大小)、球衣等纪念品销售收入。纪念品销售不使用联盟标志的,不受联盟限制,只上缴联盟一个很小比例的“税”。但是,如果销售联盟标志的产品,销售范围不得超过比赛场馆半径70英里,而且销售收入的一个很大的比例要上缴联盟。俱乐部之间收入差距主要表现在:1、能不能进季后赛;2、大牌球星的号召力,比如76人队Iverson一人的球衣一年就销售20万件;3、球场广告费收入等。

俱乐部在成为联盟成员后,必须缴纳一定数额的保证金给一个托管银行,以防俱乐部万一在解散、倒闭时支付尚未支付的球员工资、经纪人费用、场馆费用、拉拉队工资等。俱乐部股权的转让也要经联盟的批准,最近一次俱乐部股权转让是联盟批准了亚特兰大老鹰队的控制权从时代华纳转到Spirit的手中。

NBA的这一整套联赛组织管理制度,非常严密合理。

首先,将俱乐部的“私权利”和联赛的“公权利”切分得非常干净。俱乐部是联盟的主人,但是,将联赛的公共事务完全委托给联盟处理,联盟也不干预俱乐部的“私权利”范围内事务。

其次,平衡了富有的俱乐部和贫穷的俱乐部之间的收益。联赛是由多个俱乐部组成的,如果俱乐部之间收益差距过大,那么,联赛将会呈现一边倒的局面,竞争性和观赏性将会变差,市场一定不会好。实行联盟总收入平均分配的制度,是俱乐部实力再弱,也有一个基本收入能雇请球员。但是,这也不意味着“大锅饭”,实力强、投入大的俱乐部收入多,实力弱、投入少的俱乐部收入相应少。体现了既有公平,又有竞争的精神。

第三,联盟除了成员的利益外,没有自身的利益。联盟如果有自身利益就可能会出现和俱乐部争夺利益的倾向。按NBA的架构,联盟自身不是盈利机构,没有自身利益,只代表成员利益。

第四,保证金制度,合理防范了俱乐部经营风险可能会带给球员和其他人员的影响。俱乐部股权转让审查制度,也尽可能保证NBA能有最好的股东。

NBA球员工资制度

国际五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的德勤咨询有限公司,对1999年至2000年度英国足球经济状况的调研报告显示,在92家英国足球俱乐部中,有16家出现了球员工资超出俱乐部收入的状况,不少低级别的联赛俱乐部已经处于破产边缘,这几年随着“博斯曼法案”推行,情况更加严重。

1984年NBA聘请大卫·斯特恩担任联盟总裁时,NBA面临相似的情况,23支球队有17支亏损,面对这样的局面,1984—1985赛季,斯特恩引进了球员工资封顶制度,这就是著名的“工资帽制度”和“奢侈税”制度。

在工资帽和奢侈税之外,NBA还设立了一些例外条款,如伯德条款、中产阶级条款、小鸟条款、100万美元工资条款、底薪条款、新人条款等条款,使俱乐部支付球员工资在一定条件下超过工资帽也不必支付奢侈税。主要目的是鼓励球员尽量忠诚于一个俱乐部,而不是经常“跳槽”。

工资帽制度的实施,很好的平衡了俱乐部与球员之间、俱乐部之间的关系。

1.象乔丹那样的天才球员总是稀缺的,是一种自然垄断,而俱乐部总是数量较多的。如果无序竞争,必然会形成明星球员工资高企侵蚀俱乐部利益的事情。工资帽制度限制了俱乐部漫天开价的能力。

2.俱乐部之间资本实力不可能完全一样,如果强的俱乐部可以象皇家马德里俱乐部那样买尽天下奇才,那么,竞赛就完全没有悬念。

3.如果俱乐部可以随意压低球员工资,那么,联赛将得不到最好的人力资源。

4.如果球员为获得高收入而经常跳槽,一方面,俱乐部的利益受损;另一方面,联赛质量也会受到影响。

“工资帽”的设立,很好的解决了这些问题。但是,需要说明的是,工资帽并不是从一开始就如此合理,是通过多年实践中联盟与球员工会、俱乐部和联盟之间的不断博弈而日臻合理,表现在不断通过例外条例修订“工资帽”。

球员选拔、球员转会和经纪人制度

NBA俱乐部的球员市场来自选秀、自由球员签约和球员交换

新球员是通过选秀进入联盟成为签约球员的。

注册的球员又分为自由球员和非自由球员两种。有合同在身的为非自由球员,没有合同在身的为自由球员。自由球员可以通过与原来俱乐部签约或与新的俱乐部签约获得工作合同。

而非自由球员的转会,NBA联盟规定,球员转会费最高不得高于200万美元,几乎没有什么像样的球员能够在这样的转会费条件下转会,球员转会实际上实行的是球员交换制度。

球员在合同期,无论生老病,收入都是有保障的,以莫宁为例,这位球员合同期内年薪是2000多万美元,但是因病需要换肾,不能参加比赛,但是薪水却一分钱不少拿。

在经纪人制度方面,NBA的制度既简单明确又十分有效。NBA规定无论任何人只要缴纳1000美元注册费,同时在NBA球员中又至少有一个代理球员的人即可成为NBA注册经纪人。经纪人收入为不超过球员合同工资的4%。实际上既保证了经纪人的收入,又保证了球员的利益不受经纪人损害。姚明的与第一个经纪人的合同为姚明要付给经纪人姚明工资的33%,这份合同就因违反NBA规定而作废。

这一整套制度,很好的解决了俱乐部之间、俱乐部与球员之间、球员与经纪人之间的利益关系,使NBA联盟能够保证俱乐部之间实力的大致均衡,又避免了如同欧洲足球那样,由于转会费和球员工资高企,吞噬俱乐部利润,使联赛陷入泡沫化的局面。

NBA的竞赛规则一年一个样

篮球运动诞生之初,规则非常简单,只有13条。这13条规则有很多明显的缺陷,比如没有两次运球的限制、每次进球后必须到中圈跳球而使比赛不断中断、不允许教练员临场指挥等,这些在NBA成立之前就已经有所改变了。

NBA成立之后,为适应市场和观众需要,对篮球竞赛规则进行不断地调整,这一活动延续至今,其中,很多内容被业余篮球赛采纳,同时NBA也接受了业余篮球赛制的精华。最重要的是NBA比赛规则每年都进行调整,而不像国际篮联那样每4年调整一次。正是这些规则的调整,保证了职业篮球好看。

经过近60年的发展,现在NBA的篮球竞赛规则已经从当初的13条,发展成为13章、几百条。这些规则的采用,使NBA更好看、更好玩、更有商业价值。从NBA规则变化的路径看,NBA将竞赛看作为是产品,不断通过修改规则使之好看、精彩、赚钱。竞赛规则不是“天条”,而是产品设计。

最成功的营销

NBA经常作为成功的案例出现在各商学院营销教程里,这些教程讲述的是NBA如何运用大牌明星的品牌效应推销联赛、如何运用现代媒体手段推销联赛、如何运用国际化战略走向全球化,他们把NBA联盟总裁大卫·斯特恩塑造成全球最佳推销员。

我非常怀疑一个商业组织能完全靠营销手段就获得成功。

大卫·斯特恩,一个出身于犹太香肠商人家庭的律师,最擅长的是制度设计和谈判,如果说他是一个能干的推销员的话,他最成功的推销首先是将NBA俱乐部的股权卖给投资人。

NBA俱乐部老板都是些什么人?

我们可以看到,这些老板都是在其他领域赚到大钱以后投入到职业体育领域的,这些俱乐部老板可以肯定的说不是傻子。他们有的是耐心,短期投机、短期盈利并不是他们追求的目标,他们追求的是俱乐部的长期价值。作为长期投资,他们肯定先考虑风险。他们敢于在NBA投入巨资绝不是因为他们特别有钱而满不在乎。

库班个人资产13亿美元,初次买入小牛队80%股权时就花费了2.8亿美元,以后他又收购了一些小股东的股权,总花费3亿多美元,相当于他总资产的20%强。如果他在NBA的投资失败了,他的资产会大幅度贬值,个人商业信誉也会大幅度下降。库班敢于在NBA投资,首先是因为在NBA制度是合理的,规则是透明的,这样的投资才是安全的。

资本的逐利性使得大卫·斯特恩要想成功的推销股权,必须设法使NBA赚钱,他做到了。

NBA俱乐部老板很多都是烧钱能手,保罗.埃伦仅仅是2004年交纳联盟奢侈税就花掉2000多万美元。湖人的老板是NBA里最能烧钱的,可是这个家伙自从1979年花了2000万美元买入湖人队以后,到2004年,湖人的价值为4.47亿美元,暴涨22.35倍,就是零头也比买入值高两倍以上。创造了公牛神话的杰里,1985年买入公牛时只花了区区900万美元,2004年时,没有了乔丹、皮蓬、罗德曼三巨星的公牛只是NBA的垃圾球队,公牛年度盈利却仍高达3000万美元。NBA联盟的总资产,也比1984年大卫·斯特恩上台时增加了5倍。

充足的资金,是现代商业成功的关键。即便你是比尔·盖茨那样的科技天才,没有资本的力量也是无法获得成功。资本是大胆的,没有风险就没有投资成功;资本又是胆怯的,它不会进入规则不明的领域。

1891年,詹姆士·奈史密斯博士在麻省的春田学院,为了给学生们找一个冬季体育锻炼的方式,用2只破筐和一只代用的足球创造了篮球运动。从奈史密斯教授以后,世界篮球运动的发展是沿着两个方向进行的:一个是业余篮球体制,代表是国际篮球联合会和美国大学生篮球联赛(NCAA)。另一个是职业篮球体制。业余篮球强调的是比赛的竞技性;而职业篮球强调的是观赏性和商业性。职业篮球本质上是通过篮球比赛娱乐观众,从而获得商业利益。与业余篮球体制相比,职业篮球实际上是一种“秀”。

工资帽制度

“工资帽制度”就是全联盟的工资总额以上一年度联盟收入X48%,再除以联盟球队数量,为各球队的工资总额。工资帽制度避免了老板实力悬殊造成比赛一边倒,同时,又避免了球员工资过高影响俱乐部收入。

但是,工资帽制度也不鼓励俱乐部老板恶意压低球员工资,因为实际上是各俱乐部球员的工资由联盟支付,如果俱乐部不雇佣好的球员,球员工资支付数额在工资帽以下,俱乐部并不能得到多少好处。以2004—2005赛季的“工资帽”4387万美元为例,如果俱乐部只支付球员1487万美元工资,那么节省下来的2900万美元要由29个俱乐部平均分配,该俱乐部只能获得100万美元的好处,但是,由于缺乏大牌明星,俱乐部的收入有可能大幅度减少,所以片面减少球员工资也是对俱乐部的伤害 。

奢侈税

“工资帽”是一种工资封顶,但是这个帽不是“硬”的,而是“软”的。NBA联盟规定,俱乐部花费的球员工资可以超过工资帽,但当俱乐部工资总额超过联盟收入的55%除以俱乐部数量的数值时,超过部分必须向联盟交纳“奢侈税”。“奢侈税”的税率为100%,即每多花一块钱,就要向联盟交纳一块钱,这部分计入联盟收入用于大家分配。例如2004—2005赛季工资帽=前一年联盟收入X48%/29=4387万美元,奢侈税征收起点=前一年联盟收入X55%/29=5460万美元。

选秀制度

NBA联盟设立了新秀选秀制度,为了使NBA比赛的各队水平不致太悬殊,增加比赛的精彩和激烈,NBA在每年度的总决赛之后,大概在6月下旬就举行一年一次的“新人选秀”大会。参加“选秀”的新人一般是全美各大学的学生,均为NCAA全美大学生篮球联赛上的佼佼者。NBA根据他们在大学期间(高中阶段)的比赛表现打分排名。然后,NBA各球队按照本年度在常规赛中的胜率排名,按由弱到强的顺序依次挑选,每一队每一轮只能选一个新人,一般共进行2-3轮。为了公平起见,NBA从前两年开始,在选秀前,先分发1000个乒乓球,上面注明挑选的顺序号,列常规赛成绩最差的球队可挑250个,他们中首选权的机率是25%;以下依次类推。上个赛季未进入季后赛的11支球队中,成绩最好的机率最小。NBA还规定,以抽签方式决定挑选权,只适用于“新人选秀”的第一轮。

自由球员

又分受限制球员和非受限制球员两种,一个非限制的自由球员可以完全自由的同别的球队签约,母队没有任何办法阻止他。受限制自由球员给了他的母队匹配其他球队开出的合同的机会,如果受限制球员的母队开出了与其他队同样的条件,球员必须和母队签约。俱乐部可以通过与自由球员签约的办法获得球员,现在,巴特尔、王治郅就是自由球员。7

24秒进攻违例

在早期的篮球比赛中,当一支球队领先时,他们会放慢进攻速度——只要球权在自己手里,对手就休想得分。

1950年11月22日的一场比赛这种情况发展到了顶点,韦恩堡活塞队和明尼阿波利斯湖人队进行的一场NBA比赛,双方比分为19:18,合计只得分37分。观众在哈欠连天中忍耐到了极点,开始向场内投掷杂物。

球队打得无精打采,观众看得哈欠连天,严重影响了比赛的收视率,进而影响到NBA的生存。NBA马上采取行动。1954—1955赛季NBA采取了24秒规则,一旦一方控制球权,必须在24秒内出手投篮,否则失去球权。

而NCAA直到1985年才采取行动将进攻时间限制在45秒,1993年才限制在35秒。

6次犯规限制:

在1954年以前,没有对比赛队伍犯规次数限制。投篮时被犯规,记1分,不执行罚球。一些聪明人很快就发现,对投篮技术好的球员实施投篮犯规,很划算——让对手的1分,不让对手跳投命中或者上篮成功之后的2分!于是故意犯规成为一条比赛策略。

3秒区的设定和扩大

在乔治.麦肯统治时代,2.08米麦肯在篮下一站,其他人就没有办法防守住他。为了限制麦肯的作用,1952—1953赛季将三秒区由6英尺扩大到12英尺。到了1964—1965赛季,为了限制张伯伦对篮下的控制,又将三秒区扩大到16英尺。

比赛时间

NBA成立时从NCAA学习了很多篮球竞赛规则,但是,NBA从成立起,NBA的比赛时间为48分钟,分为4节,每节12分钟。这样,就有了更多的中断可以使用。

暂停

NBA除延长期外,全场每队有7次暂停,其中有两次为广告暂停,剩余5次又分为长暂停和短暂停。延长期比赛双方各自有3次暂停机会,每队必须使用2次暂停。

暂停的规定,和为了保证转播必须的广告时间,转播商也是NBA重要的客户。

1953年波士顿凯尔特人队和锡拉丘斯国民队进行的一场季后赛,将故意犯规战术演绎到极点。 双方共有107次犯规,130次罚球,双方各11名队员6次犯规下场。比赛不仅无聊,而且浪费转播时间。

1954—1955赛季开始,NBA实行新规则—每节比赛每队最多允许犯规6次,第7次犯规后,对手将获得添加一次罚球机会。这条新规则有效地提高了比赛质量。双方交换犯规再也没有什么价值了,比赛的节奏加快了,笑容回到了观众的脸上..

NBA五大神话是什么?

张伯伦,拉塞尔,伯德,约翰逊,乔丹

威尔特·张伯伦

1936年8月21日出生,身高2米16。1978年,入选美国篮球名人堂。1999年10月12日,这名美国篮球历史上、50名伟大球员之一的名宿,在家中因心脏病去世,享年62岁。

1956年张伯伦加盟NBA的费城武士队(后转会至湖人队),开始了他传奇式的职业生涯。虽然他只获得过2次NBA总冠军,但他完美的全才之一的技能却很少有人接近:

·7次成为NBA得分王

·11次成为NBA篮板王,1968年还当了一回NBA助攻王

·在1961-1962赛季,他创下单季4029分的得分纪录,在82场比赛中平均每场得分50.4分,在1962年3月2日,张伯伦在和纽约尼克斯队比赛中一人得了100分,以后再也无人能够接近这个纪录,共有5次单场比赛得分超过70分。

·张伯伦还保持着23924个篮板球的NBA纪录。

·他是第一个突破得分3万分大点的NBA球员。

·在他14年的NBA生涯中,共得了31419分,后来贾巴尔用了16个赛季才突破这一纪录。

比尔·拉塞尔

运动项目:篮球

球队:凯尔特人队

英文名:Bill Russell

生于:1934-2-12

身高:206

体重:100公斤

国家:美国

[个人历史]

比尔·拉塞尔1934年出生,身高2米06,1956年获奥运会篮球金牌,11次获NBA冠军,其中包括一次8连冠军,5次当选NBA最有价值球员,1967年成为NBA历史上第一位黑人主教练。拉塞尔是篮球历史上最伟大的防守型中锋,1974年进入美国篮球名人堂。

拉塞尔虽然作为一名中锋,身高不出众,但他的身体素质非常出色:100米成绩10.06秒,400米成绩49秒。跳高成绩2.09米。他的爆发力惊人,轻轻松松就可摸到篮板的上沿,这些都为他成为NBA超级巨星打下了良好基础。然而更重要的是当在篮球名校旧金山大学就读时,拉塞尔掌握了日后改变了篮球面貌的防守观念和技术。这所大学的教练任尔波特把拉塞尔的身体素质和一套非常权威的防守理论结合在一起,使得拉塞尔率旧金山大学队创下了连胜55场的神奇纪录,他本人也多次荣获全美最佳球员称号。

1956年,为了参加墨尔本奥运会,拉塞尔推迟了一年加入了NBA,带领了美国男篮在奥运会上八战全胜,平均每场净胜对手53分。加入NBA的波士顿凯尔特人队后,拉塞尔11次夺得NBA的总冠军。其中8次连续夺冠,这2个纪录是后人无法超越的两座高峰。拉塞尔在防守时总是等对手投篮出手后再起跳,然后和篮球一起上升,像扣排球似的将球打飞,或者拍向自己的前场,让队友发动快功。他进功时大多是抢得前场篮板球二次补篮。他的勾手投篮可以左右开,令人防不胜防。1959年他和“篮球皇帝”张伯伦在两人平生的第一次交锋中抢得35个篮板球。在和锡拉丘斯民族队的一场比赛中勇夺51个篮板球。

13 年内为凯尔特人队摘下 11 次冠军的拉塞尔说:“对我而言,最美好的一件事就是看着一群人相互合作、相互打气,共同朝向冠军的目标一齐迈进;我努力过,队友也都努力过,我想我们的确是成功了。”

拉塞尔5次获MVP奖,在1970年被选入NBA25周年最佳阵容,在1980年入选NBA35周年最佳阵容,同年,他被美国职篮作家协会票选为本世纪最伟大的球员。1998年当选NBA历史五十大球星。

拉塞尔用他那神话般的防守才能和盖帽技巧改变了篮球运动一个基本观念--只重视进攻,不重视防守。他的成就实践告诉人们,用出色的防守照样可以赢得冠军。1967年,拉塞尔被凯尔特人队任命为队员兼教练。成为NBA历史上第一位黑人主教练。

拉里·伯德

[伯德的基本资料]

全名: Larry Joe Bird

出生: 12/7/56 in West Baden, Ind.

高中: Springs Valley(French Lick, Ind.)

大学: Indiana State

选秀: Boston Celtics (1978, 6th)

身高: 6-9

体重: 220 lbs.

外号: Larry Legend

[伯德的个人荣誉]

入选奈史密斯篮球名人堂成员(1998年)

入选NBA历史50大球星(1996年)

3届NBA总冠军(1981,1984,1986年)

2届NBA总决赛MVP(1984,1986年)

3届NBA常规赛MVP(1984-86年)

9届NBA第一阵容(1980-88年)

1届NBA第二阵容(1990年)

3届NBA防守第二阵容(1982-84年)

NBA年度最佳新秀(1980年)

3届NBA三分球大赛冠军(1986-88年)

12次入选全明星阵容(1980-88年,1990-92年)

1届奥运会篮球冠军(1992年)

在波士顿凯尔特人效力的13个赛季中,从79-80赛季到91-92赛季,伯德在球场上的各个方面都表现得相当完美——无论是作为一位得分手,一位传球手,一位篮板手,一位防守者,一位团队核心,又或者是一位关键先生而言。伯德总是如此自信,正如大家所知道的,这位老兄在大战前常常会跳着华尔兹来到对手的板凳席告诉对手他将在比赛中轰下40分,没人敢把这当作是一句笑话。伯德是一位致命的射手,他甚至在练习三分球时常常故意把眼睛闭上来达到训练效果。在伯德当道的年代里,也许只有魔术师约翰逊在传球上做得他更出色一点。魔术师是伯德最伟大的敌人,同时也是一生的朋友,这两位巨星在80年代共同上演的黑白争雄已然成为NBA不灭的经典。

伯德是凯尔特人荣誉的化身,他是一名集优雅,自信,勤奋于一身的球员,喜欢在压力下迎接挑战,同时帮助队友们做到最好。就如同鲍勃.库西, 比尔.拉塞尔, 约翰.哈夫利切克和戴夫.考恩斯这些前辈一样,伯德身上也流淌着一种无私的团队精神,与个人荣誉相比,伯德更关注如何能帮助队友和球队打出最好的水平。而和那些前辈传奇巨星相比,伯德在波士顿花园球场上更善于调动起球迷的情绪,并由此掌控比赛。

作为凯尔特人重建的关键,伯德帮助球会从70年代末期的拙劣成绩和低靡球市中摆脱出来。球队在他的率领下日趋完美,共赢得了3次NBA总冠军以及10次大西洋分区冠军。在得到3枚戒指的同时,伯德也收获了无数个人荣誉。他是NBA有史以来第三位连续三届赢取常规赛MVP奖项的球员,同时也是获此殊荣的第一位非中锋球员。他12次入选全明星阵容,两次成为总决赛MVP,9次入选NBA第一阵容,并且还是四届联盟的罚球王。

对于篮球伯德是一个固执的完美主义者,这点让波士顿球迷和很多正统篮球的追随者把他视为偶像。他在球场上拥有超凡的视野,常常能在对手的严防下不可思议地做出35ft+的远射,使球迷们为之倾倒。

“拉里.伯德改变了整整一代篮球迷欣赏NBA的口味和理念。”当伯德1992年随梦之队获得了巴塞罗那奥运会篮球金牌,因背伤不得不选择退役时,联盟总裁大卫.斯特恩对他做出了如此崇高的评价。

伯德的传奇起始于一个叫French Lick的小镇,那是他出生的地方,与印第安那州的玉米产地相邻,在那里他们全家人过着简朴的生活。French Lick小镇共有2,059个人口,当地的Springs Valley高中每次有主场男子篮球比赛时,镇上的绝大多数人都会去看球,去给一个名叫拉里.伯德的金发小伙子助威。

尽管在Springs Valley高中上二年级时由于脚踝受伤,伯德不得不缺席大半个赛季的比赛,但他仍然成为大家所关注的一颗新星。随着Springs Valley取得了19胜2负的成绩,年轻的拉里也成为当地的小名人。虽然伯德家还买不起自己的汽车,但镇上的球迷都很乐意搭载他们。在伯德毕业那年,他创造了学校新的得分记录。当最后一次参加学校的主场比赛时,有大约4,000名球迷前来为他捧场。

伯德随后发现适应大学生活要困难得多,最初他选择的是印第安那大学,那是一所拥有NCAA传奇教头Bobby Knight的篮球名校,但只待了两天就离开了。然后他回到了家乡的Northwood专科学院,但很快又离开了,最后他来到印第安那州立大学并在那里一直到毕业。

伯德在印第安那州立大学的第一个主场比赛大约有3,100名观众,正如他在Springs Valley高中时所做的,伯德凭一己之力使球队反败为胜。在加入无花果队(印第安那州立大学篮球队名)后打的第一项赛事,拉里得到了场均得分30+和篮板10+的惊人数据。由于他的出色表现,球队整个赛季的球票销售翻了3倍,电视台也用拉里的赛场集锦取代了广告。而很多学生则是早早就逃课前去排队购票。

“拉里伯德篮球”是当年Terre Haute(印第安那州立大学所在城市)最风靡的体育运动

在大学最后一年,伯德率领无花果队在NCAA所向披靡,取得了33连胜的娇人战绩,直到在总决赛中遇到了由一个名叫Magic Johnson的身高6-9的控卫率领的密歇根州立大学校篮球队。那是NCAA历史上最知名的决赛之一,也是之后25年中收视率最高的一场大学篮球比赛。虽然无花果球队最终输了决赛,但伯德还是赢得了年度最佳大学篮球球员的奈史密斯奖以及约翰·伍登奖,他也是NCAA历史上得分第5多的球员。在拥有伯德的几年中,无花果球队创造了81胜13负的惊人战绩。

波士顿凯尔特人队早在1978年就在第六顺位选中了伯德,当时他们认为伯德已经完全具备了打NBA的能力,因此极力劝说他放弃大学的最后一年直接进入职业篮球。伯德拒绝了这样的建议,尽管如此,球队为他多等一年无疑是完全值得的。77-78赛季凯尔特人的战绩是32胜50负,这已经是自1949年以来球队的最差战绩,由于伯德要完成学业而推迟一年加入NBA,78-79赛季凯尔特人更创造了29胜53负的新低。但随着伯德1979年来到波士顿,标志着NBA联盟历史上最伟大的一次翻身仗打响了。

在接下来的79-80赛季里,凯尔特人整整多赢了32场比赛,以61胜21负的佳绩重夺分区冠军。在总共82场比赛里,菜鸟伯德在得分(场均21分)、篮板(场均10.4个)、断球(143个)、出场时间(2,955分钟)上都雄踞全队之首,同时在助攻(场均4.5个)和3分球(58个)两项数据上列球队次席。尽管同年进入NBA的魔术师约翰逊也有着惊艳的表现,帮助湖人队赢取了总冠军,但伯德仍然当选为赛季最佳新秀并首次入选全明星阵容。

在随后的赛季休整期里,波士顿凯尔特人通过一桩被认为是NBA历史上最超值的球员交易,获得了中锋Robert Parish和第六人Kevin McHale,他们和伯德,Cedric Maxwell组成的超级锋线终于把凯尔特人带上了80-81赛季总冠军的宝座。其中与费城76人队的东部决赛堪称史上经典,凯尔特人先是以1:3落后,随后在悬崖边上居然连胜3盘反败为胜。在总决赛上,凯尔特人又以4:2击败摩西.马龙率领的休斯敦火箭队。伯德在他的NBA第二年里,同样在得分(场均21.2分)、篮板(10.9)、断球(161个)、出场时间(3,239分钟)四项数据上位居全队第一。

伯德的球技不仅吸引了大批球迷到波士顿花园球场看他打球,在他客场比赛时同样人满为患。他和魔术师一起挽救了此前已经惨淡不堪的NBA球市,帮助联盟实现了其新口号:难以置信的NBA演出。仅仅两个赛季,球迷、教练、球员们就都知道伯德这个名字意味着什么:大数据和关键时刻的表演。他在比赛中所体现出的专注和镇定使其难以被击败,而他从小练就的精妙射术则帮助他在进攻时所向披靡。在那个年代里,没有第二个射手能像伯德表现得那样出色而且稳定。

伯德是凯尔特人荣誉的化身,他是一名集优雅,自信,勤奋于一身的球员,喜欢在压力下迎接挑战,同时帮助队友们做到最好。

从1981-82赛季起,伯德连续三届入选了NBA第二防守阵容,尽管他看起来有点慢,也不是最好的一对一防守球员。不过凭借超强的预判和卡位使他成为一名优秀的防守者。他对比赛的洞察让他总能比对手早一拍行动。

从1983-84赛季起,伯德连续三年当选为常规赛MVP,这是NBA历史上继拉塞尔和张伯伦之后获此殊荣的第三人。在1984年对洛杉矶湖人的总决赛中,伯德和凯尔特人最终赢得了第七场决战的胜利。这也是他和魔术师自1979年NCAA决赛后第一次在季后赛相遇。其中第5场比赛中伯德独中34分助凯尔特人以121-103取胜,而关键的第七场伯德拿到20分12个篮板助球队以111-102获胜。凭借在七场总决赛里场均27.4分14个篮板的贡献,伯德当之无愧成为总决赛MVP。

在1984-85赛季,伯德的场均得分达到了28.7的新高,在联盟中位列第二,这也是伯德整个职业生涯中第二高的赛季得分。其中在对亚特兰大鹰队的一场比赛中更是创下了独得60分的个人记录。同时伯德的赛季三分球为131投56中,以42.7%的命中率位居联盟第二。由于伯德的肘部和手指受伤,凯尔特人在这一年的总决赛里最终以2:4不敌湖人,不过伯德仍然在赛季结束时收到了他的第二座常规赛MVP奖杯。

在接下去的一个赛季,凯尔特人赢得了其历史上的第16个总冠军,而伯德也达到其职业生涯的颠峰。这一年里他得到的个人荣誉包括:常规赛MVP,总决赛MVP,年度体育风云人物,美联社年度最佳男运动员。除了在三分球和罚球率两项位居联盟第一外,其他个人数据也都位列前茅。他甚至还到全明星周末的三分球大赛上表演了一把神投绝技,拿到了他的第一个三分球大赛冠军。在伯德的带领下,凯尔特人创造了67胜15负的历史最佳战绩。在总决赛里,伯德以场均24.0分9.7篮板9.5助攻的准三双表现再次帮助球队以4:2击败休斯敦火箭,其中关键的第六场比赛中,伯德独得29分11个篮板12次助攻,毫无疑问他第二次成为了总决赛MVP。

1986-87赛季,伯德的表现同样惊艳。他成为NBA史上第一位单赛季投篮命中率超过50%(实际为52.5%)并且罚球命中率超过90%(实际为91.0%)的球员。而此后的一个赛季,他又以经典的伯德方式来证明这绝非昙花一现——52.7%的投篮命中率和91.6%的罚球命中率再破记录。与此同时,他在这两个赛季里还保持着场均得分28+篮板9+助攻6+的个人数据。

正如我们所知道的,伯德是一名狡猾的防守球员,而他最著名的一次表演就是在1987年东部决赛对阵底特律活塞的第5场比赛中,当时比赛还剩5秒,凯尔特人以106-107落后一分,底特律人拥有发球权。伯德预判到托马斯的边线球要发给兰比尔,就抢在兰比尔之前出手断到了球并快速分给队友Dennis Johnson,由后者投中压哨球转败为胜。经此一役,凯尔特人最终在七场胜负中击败活塞成为东部冠军,并连续第四次进入总决赛。

此时的伯德已经是一位30岁的老将,日趋严重的背伤和脚伤阻止了其赢得第四枚总冠军戒指的梦想。但他仍然在比赛中不时会有超人的表现。

在1987-88赛季,伯德成为凯尔特人历史上第一位单场得分40+且篮板20+的球员,那是在一场和印第安那步行者队的比赛中,伯德拿到了42分20个篮板。而这一年他29.9的场均得分也是其职业生涯的最高记录。在这个赛季,伯德还实现了他连夺三届三分球大赛冠军的壮举,这一记录只有后来芝加哥公牛队的Craig Hodges达到过(1990-92)。

在这一年与亚特兰大鹰队的东部半决赛里,伯德和鹰队的Dominique Wilkins第四节互拼得分的决斗场面堪称经典,伯德在最后一节里独得20分,使凯尔特人最终获胜——尽管他此时还患着严重的支气管炎。

在88-89赛季由于动手术去除脚跟骨刺,伯德只打了6场比赛。而在接下来的赛季里,伯德连续罚球71中,这是NBA历史上第三高的记录。在90-91赛季伯德又因为背部神经痛缺席了22场比赛,这个疾病最终迫使伯德在1992年选择了退役。在90-91赛季季后赛首轮与印第安那步行者的第5场比赛中,伯德在第二节重重摔倒导致面部和背部都受了伤。但第三节他又重新上场帮凯尔特人最终以124-121取胜。在赛季结束后医生在他的背部动了手术,但似乎并没有起到多少实效。

1991-92赛季是伯德的最后一个赛季,因为背伤他缺席了整整37场比赛。在3月份对波特兰开拓者队的一场全国转播的比赛中,伯德再现了其关键先生的本色——他在第四节独得16分,包揽凯尔特人最后的9分,其中包括比赛还剩最后两秒时一个改变胜负的三分入帐!经过两次加时,波士顿最终152-148获胜。伯德在这场比赛中得到了49分14个篮板12次助攻以及4次抢断。

“无论何时只要伯德还在场上,就有可能创造奇迹。”波特兰开拓者队中的巨星德雷克斯勒在比赛后对波士顿快报如是说。

如果说伯德职业生涯中有唯一一次明显的低级失误,那就是在其最后一个赛季季后赛对克利夫兰骑士的第四场比赛里,伯德在加时赛一次普通的上篮失手了,这导致凯尔特人以112-114输了比赛。而克利夫兰骑士最终以4:3的总比分淘汰了凯尔特人。在凯尔特人输掉的四场比赛中,有三场伯德因为背伤都无法上场。

现在是伯德该要说退役的时候了,不过在此之前他还要了结一个心愿,那就是加入1992年美国的梦一队,夺得巴塞罗那奥运会的篮球金牌,为其职业球员的生涯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

当1992-93赛季开始靠近之时,伯德做出了最终的决定,八月18日他对媒体正式宣布退役。在长达13个赛季的897场比赛中,伯德共得到21,791分,8,974个篮板,5,695次助攻,场均得分24.3篮板10.0助攻6.3。其职业生涯的投篮命中率为49.6%,罚球命中率为88.6%。

伯德随后选择了在凯尔特人球会里担任一名管理官员,他的职责主要是评估球员的能力和表现。事实上,他退役后5年的绝大多数时间都是在佛罗里达的高尔夫球场上消磨的。有时他也会参加一些商业活动,或是在**中客串一把,比如迈克尔.乔丹的“空中大灌篮”。

尽管如此,伯德的生活因为缺少竞争而开始变得乏味,那种希望回到NBA担任更富挑战性的职务的想法与日俱增。当凯尔特人在1996-97赛季成绩跌入谷底时,伯德曾经希望自己可以成为球队重组的教练人选。不过当凯尔特人任命Rick Pitino为新的球队主席兼主教练时,伯德知道他在波士顿已经没什么可供选择的职务了,于是他决定辞职回家乡印第安纳州另谋发展。

1997年5月12日,伯德被任命为印第安那步行者队的主教练,尽管此前他从来没有执教过一场比赛,但没人会怀疑伯德的指挥才华。

“我每天殚思竭虑所想得到的一切这家伙全都具备了”步行者的主席Donnie Walsh这样评价伯德。“我希望我们这里的高中,大学以及职业篮球事业可以共同发展,相辅相成,而伯德就是这样一位标志性人物。我完全相信他将成为一名优秀的主教练。“

“他有一种令人着迷的魅力,当他讲话时,你会不知不觉被带入他的世界。这是一位主教练必须具备的。”

“作为一个教练我还是新手,不过我感觉自己有能力把这份工作做好。”伯德这样对媒体说“关于篮球我拥有足够丰富的经验和知识,我会带领大家做正确而且必要的事来赢取比赛。”

在伯德三年的主教练生涯中,其带队成绩可谓斐然。第一个赛季,步行者以雷吉.米勒为主要得分机器,取得了58胜24负的球队历史最佳常规赛战绩,并一路杀入东部决赛,苦斗7盘才最终以3:4不敌乔丹率领的卫冕冠军芝加哥公牛队。伯德本人荣获当年的NBA最佳教练。98-99赛季,步行者队再次杀入东部决赛,这次他们输给的是纽约尼克斯队。99-2000赛季,伯德率步行者又卷土重来,在东部决赛中终于6战击溃尼克斯队,报了一箭之仇。虽然在总决赛不敌KO领衔的洛杉矶湖人队,但伯德给步行者队带来的巨大变化可说是有目共睹。

在总决赛失利后伯德辞去了主教练的职务,休息了3年后,伯德又以步行者队篮球部总裁的身份再度出山。而他上任伊始就炒掉了球队主教练伊塞亚.托马斯,并以当年担任步行者队主教练时的助手里克.卡莱尔取而代之。虽然2005年步行者队走了老将雷吉.米勒,但杰梅因.奥尼尔、罗恩.阿泰斯特、斯蒂芬-杰克逊、贾马尔-汀斯利等一批年轻球星已经日臻成熟,球队在各个位置上都实力不俗,球员年龄结构也相当合理,是联盟中公认的一流强队。以伯德的为人心气,他瞄准的目标无疑只有一个——就是带领球队赢取总冠军,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英文名:Earvin Johnson

出生:1959年8月14日

身高:2.06米

NBA生涯:1979—1992年,1996年

司职:后卫

主要荣誉:

①3次获得年度MVP;

②3次获总决赛MVP;

③5次获NBA冠军。

篮球运动诞生一百多年以来被“巨星”统治了近90年。直到80年代“魔术师”约翰逊用他令人惊叹的球艺彻底改变了篮球的面貌,他将更多的理念,智慧和技巧带到了篮球场上,使得这项运动的观赏性和竞争性在80年代都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而“魔术师”约翰逊前所未有的新打法,更使篮球运动的组织后卫发生了一场影响深远的革命。

“魔术师”身高2.06米,体重100千克。在1979年以第一轮第一位入选NBA洛杉矶湖人队。在他加入湖人队的第一个赛季,便帮助球队夺得1980年的NBA总冠军。当时在7战4胜的总决赛中,湖人队和费城76人队打成了3比2后,湖人队主力中锋“天钩”贾巴尔把脚严重地扭伤了,结果在第六场比赛中,20岁的约翰逊接替贾巴尔站到了中锋的位置上。那场激战中,年轻的约翰逊独得42分,夺下15个篮板球,还有7次助攻和3次抢断,整个体育馆成了“魔术师”一人的表演舞台,他带领全队击败了76人队,夺得了他第一个NBA总冠军戒指,约翰逊同时也获得了总决赛最有价值球员称号。

埃文·约翰逊出生于1959年8月14日,他的家乡是密西根州的兰辛市。约翰逊从小就入迷似地苦练篮球,在他上中学的时候,就因为出色的篮球技术被当地报纸的记者称为“魔术师”,以至后人忘了他的真实名字埃文,而“魔术师”代之。

“魔术师”约翰逊在NBA生涯中得过3次最有价值球员奖(1987,1989,1990年),在1980,1982,1985,1987,1988年5次为洛杉矶湖人队夺得NBA总冠军。1992年他和拉里·伯德两人作为联合队长,带领NBA第一支“梦之队”横扫巴塞罗那,那是他们两人篮球生涯中第一块也是最后一块奥运会金牌。

约翰逊是NBA历史上最高的组织后卫,他技术极为全面,可以胜任场上任何一个位置,是一个全能的球星。他的推进速度极快,传球的技巧变化多端,常常为队友创出十分舒服的进攻机会。特别是他能像下盲棋一样打篮球,在根本不看队友的情况下也能将球传到处于投篮位置上的队友手中。他是一名将激情和理智,表演和实战完美的结和起来的一名革命性的组织后卫,他不但能为队友制造进攻机会,而且自己也有犀利的得分能力。

1991年,“魔术师”不幸染上艾滋病,不得不告别NBA。但是他没有在绝症面前屈服,他首先勇敢的面对这一残酷的事实,用自己的真诚和正直换来了人们的理解和尊重,继而从事篮球运动的训练和比赛,并且在1992年先后参加了东西部全明星赛和巴塞罗那奥运会。1996年,在天皇巨星乔丹从棒球场回到NBA之后,“魔术师”约翰逊也在中断了4个赛季之后重返湖人队,为使年轻的湖人队加速成熟尽到了自己的全部力量。1997年3月,经过检查之后,艾滋病毒在他的体内几乎找不到了,他奇迹般地战胜了这一绝症。

约翰逊的加入,使得NBA出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辉煌时期。他的篮球技术和意识,他的成就和刻苦,他的正直和坚韧,成为世界篮坛的一笔重要财富。

迈克尔。乔丹

英文名:Michael Jordan

位置:得分后卫

出生日期:1963年2月17日

身高:1米98

体重:216 lbs. / 98.0kg

1984年NBA选秀大会第一轮被芝加哥公牛队选中,

1991-1993年率公牛完成NBA总冠军“三连冠”霸业。随后宣布退休,转而投身美国职业棒球联赛,加盟芝加哥白袜队。但篮球天才并非放之四海而皆准,棒球生涯受挫的乔丹于1995年3月19日重返NBA,第一场比赛对印第安那步行者队,得了19分,抢得6个篮板球,6佽助攻和3次抢断。之后1996-1998年又带领公牛队又3次夺得NBA总冠军。1999年1月13日,乔丹宣布正式退役,他的23号球衣也在联合中心体育馆永久退役。2000年1月19日开始担任华盛顿奇才队执行总裁。乔丹的妻子叫胡安尼塔,生有三个孩子。

主要战绩: 6次获得NBA总冠军:(1990-91, 1991-92, 1992-93, 1995-96, 1996-97 和1997-98)

2次夺得奥运会冠军:1984年、1992年

荣誉: 1985年获NBA年度最佳新人奖 6次当选NBA总决赛最有价值球员:(1991, 1992, 1993, 1996, 1997, 1998)

5次当选NBA最有价值球员:(1988, 1991, 1992, 1996, 1998)

3次当选NBA全明星赛最有价值球员:(1988, 1996, 1998)

主要技术统计:

NBA职业生涯总得分:29,277 列NBA第4位

单场得分纪录:69分(1990年3月28日对骑士队)

乔丹职业生涯基本数据:

---------------

效力时间:13赛季参赛场次:930场

出战时间:35887分钟平均得分:31.5分

平均篮板:6.3个平均助攻:5.4次

前场篮板:1547个后场篮板:4289个

篮板总数:5836个助攻总数:5012次

抢断总数:2306次盖帽总数:826次

犯规总数:2480次命中总数:10962个

出手总数:21686个命中率:50.5%

远投命中:555个远投出手:1670次

远投命中率:33.2%罚中总数:6798个

罚球总数:8115次罚球命中率:83.8%

总得分:29277分单场最高得分:69分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