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冯天薇的个人简历
2.张怡宁和邓亚萍谁更厉害?
3.仁川亚运会女乒单打对阵情况
4.兵败莫斯科成为他最大的遗憾,坦言对不起刘诗雯,为何却不提郭跃
冯天薇的个人简历
姓名:冯天薇
小名:乐乐
星座:处女座
生肖:虎
国籍:新加坡
原籍:中国
籍贯:黑龙江哈尔滨
职业:乒乓球运动员
打法:右手横板两面反胶
世界排名:第4名(2013年5月的最新世界排名)
最高世界排名:第2名
2008乒超俱乐部:山东鲁能·潞安集团
2009乒超俱乐部:北大方正
2010乒超俱乐部:大同金地矿业
2011乒超俱乐部:山东鲁能
2012乒超俱乐部:大同云冈·金地矿业 2002年全国青少年锦标赛女单冠军
2007年中国台北公开赛女单亚军
2007年中国台北公开赛21岁以下女单冠军2007松下中国公开赛21岁以下女单冠军
2007年奥地利公开赛21岁以下女单冠军
2007年利勃海尔瑞典公开赛 21岁以下女单冠军
2007年大众汽车职业巡回赛总决赛21岁以下女单冠军
2007年俄罗斯公开赛21岁以下女单亚军
2007年利勃海尔德国公开赛21岁以下女单亚军
2008年德国公开赛女团冠军
2008年波兰公开赛女单冠军,女双亚军(天薇第一个巡回赛冠军)
2008年第49届世兵赛女团女团亚军
2008年亚洲杯女单亚军
2008年北京奥运女团亚军,女单8强
2008年女子世界杯季军
2008年乒超女团冠军(山东鲁能)
2008年国际乒联巡回赛总决赛女单季军
2009年乒超女团第五名(冀中能源-北大方正)
2009年天津中国公开赛女单季军、女双季军
2009年韩国公开赛女单冠军(天薇第二个巡回赛冠军)
2009年女子乒乓球世界杯第四名
2009年女子乒乓球世界杯团体亚军
2009年英国公开赛女单季军,女双季军
2009年亚锦赛女子团体亚军
2009年波兰公开赛女单季军
2009年国际乒联巡回赛总决赛女单季军
2010年新加坡国内乒乓球比赛女单冠军、女双冠军、混双冠军
2010年德国公开赛女单季军
2010年亚洲杯女单季军
2010年国际乒乓球精英赛女单亚军
2010年第50届莫斯科世兵赛女团冠军
2010年韩国公开赛女单亚军
2010年乒超女团亚军(大同云冈-金地矿业)
2010年乒乓球世界杯女团亚军
2010年广州亚运会乒乓球女子团体亚军、女单八强
2010年乒联总决赛女单冠军
2011年第51届荷兰鹿特丹世乒赛女单八强
2011年中国公开赛女单亚军
2011年中国VS世界挑战赛女团冠军
2011年韩国公开赛女单冠军
2011年日本公开赛女单冠军
2011年乒超女团冠军(山东鲁能-潞安集团)
2011年世界杯女子单打四强
2011年乒乓球团体世界杯四强
2012年伦敦奥运会女单季军,女团季军
2012年乒联总决赛女单四强、女双冠军
2015年乒乓球亚洲杯冯天薇首夺女单冠军。 2007年韩国公开赛女单16强,21岁以下女单预选未过(第一次参加国际兵联巡回赛)
2007年日本公开赛女单32强,21岁以下女单16强
2007年中国公开赛21岁以下女单亚军
2007年中华台北公开赛女单亚军,21岁以下女单冠军
2007年松下中国公开赛女单16强,21岁以下女单冠军
2007年俄罗斯公开赛女单32强,21岁以下女单亚军
2007年奥地利公开赛21岁以下女单冠军
2007年利勃海尔法国公开赛女单16强, 21岁以下女单4强
2007年利勃海尔德国公开赛21岁以下女单亚军
2007年利勃海尔瑞典公开赛21岁以下女单冠军2007年职业巡回赛总决赛(北京)女单16强,21岁以下女单冠军
2008年科威特公开赛女单8强
2008年卡塔尔公开赛女单16强
2008年巴西公开赛女单16强,女双8强
2008年智利公开赛女单4强,女双16强
2008年中国公开赛女单8强
2008年日本公开赛女单16强
2008年韩国公开赛女单16强,女双16强
2008年新加坡公开赛女单4强,女双8强
2008年中国公开赛女单16强,女双16强
2008年德国公开赛女单8强,女团冠军
2008年波兰公开赛女单冠军,女双亚军
2008年职业巡回赛总决赛(中国澳门)女双8强,女单4强
2008年第49届世兵赛女团亚军(半决赛天薇第三场VS福原爱3:0胜 决赛第二场VS张怡宁1:3负)
2008年3月亚洲杯女单亚军女单决赛 0:4负于郭跃(1/4比赛时天薇第一次战胜张怡宁4:2)
2008年8月北京奥运女团亚军,女单8强(半决赛对阵韩国队顶住压力拿到关键两分,帮助新加坡队顺利进入决赛。女单1/4中1:4负于张怡宁,五局较量双方都将比分胶着至10-10,展示出冯天薇不惧强敌,勇于搏斗的精神。)
2008年9月女子世界杯女单季军(女单1/4中4:1胜郭跃 铜牌赛 4:0胜王越古)
2008国球大典世界乒乓球总冠军赛女单8强
2008年国际乒联巡回赛总决赛女单季军
2009年德国公开赛女单16强、女双8强
2009年第50届世乒赛女单八强 女双八强 混双十六强
2009年亚洲杯女单第六名
2009年苏州中国公开赛女单8强
2009年天津中国公开赛女单季军、女双季军
2009年韩国公开赛女单冠军、女双8强
2009年女子乒乓球世界杯第四名
2009年世界杯女团亚军
2009年英国公开赛女单季军,女双季军
2009年亚洲乒乓球锦标赛女团亚军 女双铜牌 女单16强
2009年波兰公开赛 女单季军 女双8强
2009年第25届东南亚运动会女团冠军 女单冠军 女双亚军 混双亚军
2009年国球大典世界乒乓球总冠军赛女单8强
2009年国际乒联巡回赛总决赛女单季军
2010年卡塔尔公开赛女单16强 女双16强
2010年科威特公开赛女单16强 女双8强
2010年新加坡国内乒乓球比赛女单冠军、女双冠军、混双冠军
2010年德国公开赛女单季军、女双八强
2010年亚洲杯女单季军
2010年国际乒乓球精英赛女单亚军
2010年第50届莫斯科世兵赛女团冠军
2010年韩国公开赛女单亚军
2010年苏州公开赛女单八强 女双八强
2010年乒超女团亚军
2010年乒乓球世界杯女单十六强
2010年乒乓球世界杯女团亚军
2010年第十九届英联邦运动会女团冠军、女单冠军、女双亚军、混双亚军
2010奥利地公开赛女单16强、女双8强
2010年国际乒联职业巡回赛总决赛女单冠军
2011年斯洛文尼亚公开赛女单八强
2011年英国公开赛女单八强
2011年卡塔尔公开赛女单32强
2011年迪拜公开赛女单32强
2011年波澜公开赛女单16强
2011年大众杯精英赛女单8强
2011鹿特丹世乒赛女单8强 女双16强
2011深圳公开赛 女双八强
2011年中国VS世界挑战赛女团冠军
2011年韩国公开赛女单冠军
2011年日本公开赛女单冠军
2011年乒超女团冠军(山东鲁能-潞安集团)
2012年亚洲乒乓球锦标赛女团亚军
2012年世界乒乓球团体锦标赛亚军
2012年伦敦奥运会乒乓球女单季军
2012年伦敦奥运会乒乓球女团季军
2013年科威特公开赛女单亚军 冯天薇出生在中国东北城市哈尔滨,那是一个冬天气候可以降到零下20几度的城市,闻名于世的是冰雕。
她由于性格开朗,一副乐天的模样,所以有个叫“乐乐”的小名。
来自哈尔滨,小名“乐乐”的冯天薇,5岁小就跟男孩一起打球。她是启蒙老师时亚洲的第一个女徒弟。也不知道为什么,她从小就是爱打乒乓球,在学校里的休息时间,就是喜欢和同学打打球。周日下午5点左右下课后再到体校训练到晚上9点,接着做功课,上床睡觉,周末都在训练场度过,几乎没有娱乐生活。由于她天资聪明,很多技术一点就会,上手很快,后来还打出了好成绩,2002年她15岁那年,获得参加全国青少年锦标赛的资格,这对于许多中国年轻选手来说,是一个非常难得的机会,因为只要在这项比赛打得好,就能直接进入国家二队! 天赋过人的冯天薇从少儿乒乓比赛打到市乒乓赛,11岁就被相等于中专级别的体校破格录取,16岁那年夺下中国全国青少年锦标赛女单冠军,由此进入了中国国家二队。她大约14岁时,父亲得了肌肉硬化症,母亲为多赚钱给父亲治病并支持冯天薇打球,换到了郊区的农场工作,每天路程要多3小时,一个月多赚100多人民币(约20新元),并且把父亲病重的消息瞒着女儿。当冯天薇知道时,父亲已病危,她在父亲临终前半小时回到家,看到父亲最后一面。20天后,她顶着丧父之痛,踏上全国青少年锦标赛赛场,夺下冠军。
其实,为了让家里唯一的掌上明珠能打球,爸爸妈妈已经非常辛苦地省下一分一毫,就是要把钱花在女儿身上。只是屋漏偏逢连夜雨,在家里经济已经捉襟见肘的时候,父亲在冯天薇13岁的时候生病,而且病情拖得很久,而冯天薇的母亲刘春萍,只好独自撑起这个家,为了让女儿打球能用上多一点钱,母亲换了一份工作,不惜每天到距离哈尔滨较远的郊区农场工作,每天来回3小时,就只为了多赚10元人民币!冯天薇说:“母亲很伟大,她含辛茹苦地工作,就是为了供我打球。我一定要好好地报答她。”
进国家队三年没进展被“淘汰”
人生的坎坷没有放过她。冯天薇在国家队里训练了3年没有明显进展,医生诊断她患上心肌炎。2005年的一天,教练找了她,问她有没有意思到日本打职业球。“教练当时说,你的身体,万一怕出什么事,可能也支持不了那么大压力和强度训练。”
说起那段被“淘汰”的经历,冯天薇没有埋怨:“随着年龄的增大,再往上冲,机会也不是很多了。在国家队生活机会也不是很大,有几次往上打的机会,也没有把握住,对自己打击也挺大的。(患上心肌炎)国家队对我还是不错的,给我一个月调整,身体也没有大碍了。后来有了一个机会去打球,也就接受了。”
那一个改变,原本意味着冯天薇从此告别了在世界体坛上竞赛的梦想。
直到2007年初,她一次在陕西参加训练时,意外遇到刘国栋。当时冯天薇已比原先胖了七八公斤,以致刘国栋一开始几乎认不出她是那个曾经在国家队见过的冯天薇。
“你怎么胖成这个样子呀?”这是刘国栋和她说的第一句话。一两天后,刘国栋主动找了冯天薇。当被问到这一幕命运的转折点,冯天薇嘘了口气说:“他没说太多,就说了你在哪儿打球?我说:日本;他说,你想不想来新加坡打球?来新加坡可以参加世界比赛,你考虑一下,我说,我考虑一下。”
“我觉得我还是特别幸运的,
2007年5月,在世界乒坛上不为人知,在世界排名一片空白的冯天薇,开始披上新加坡的战袍到处出征,受训、打比赛。排名从无到73,41,26,20到12,在奥运会举行之前,1年半里,她的排名已像直升机一样冲上第9了。
冯天薇的打法是右手横板两面反胶,在技术特点上与张怡宁非常像,而最为难得的是比赛无论输赢,冯天薇在场上都显现出了一副宠辱不惊的良好心态。北京奥运会,冯天薇连续战胜韩国球手唐娜、荷兰名将李佼,四分之一决赛与张怡宁展开一场别开生面的激烈大战,五局较量双方都将比分胶着至10-10,可以看出冯天薇不惧强敌,勇于搏斗的精神让人敬畏。虽然张怡宁以4-1最终获胜,但意义非常深远,冯天薇虽败犹荣。
张怡宁和邓亚萍谁更厉害?
当丁宁站在里约奥运会最高领奖台时,继邓亚萍、王楠、张怡宁、李晓霞之后,中国女乒大满贯“家庭”,又增添了新的成员,而邓亚萍、王楠、张怡宁、李晓霞和丁宁,无疑是女乒过去二十年来最一览众山小的高手,尽管她们不处在同一个时代,可人们还是不自觉为这几大高手的 历史 地位排序,而不吹不黑,这五大高手在你的心中又是怎样的顺序呢?
毫无疑问,竞技 体育 成绩是硬道理,尽管拿战绩、张怡宁世界冠军数量以及在世界三大赛统治力来作为参考标准,并不具备绝对说服力,可至少能体现出五大女乒高手的过人之处。
首先看世界冠军数量,邓亚萍堪称是女乒第一位“铁娘子”,她在14年的运动生涯中,共拿到18个世界冠军,而2009年世乒赛张怡宁逆转郭跃赢得女单冠军,这也是张怡宁的第19个世界冠军头衔,超越了邓亚萍的世界冠军数。但张怡宁还需要仰视王楠,后者退役时拥有24个世界冠军,不仅傲视国乒佳丽,也是中国获得世界冠军最多的运动员。李晓霞今年世乒赛女团夺冠,这是她所获得的第18个世界冠军,追平前辈邓亚萍的夺冠记录,而丁宁奥运圆梦后也拿到第12个世界冠军。
从世界冠军数量来看,王楠居首,张怡宁紧随其后,邓亚萍和李晓霞并列第三,丁宁排在最后一位。
再看奥运会、世乒赛和世界杯这三大赛单打统治力,尽管团体荣誉固然重要,但对于任何乒乓选手单打冠军才最有含金量。而如果以冠军数量为参照,这方面张怡宁和王楠做得最好,各夺得过八次世界三大赛的单打冠军,邓亚萍是六次世界大赛单打冠军,李晓霞是三次大赛单打冠军,丁宁在里约奥运会夺冠后单打世界冠军数量已经达到五个,赶超在李晓霞前面。
就三大赛单打冠军数量而言,张怡宁和王楠领跑榜单,邓亚萍排在后面,丁宁和李晓霞位居榜单第4和第5位。
当然奥运会单打金牌是每位选手梦寐以求,说这枚金牌最价值连城毫不为过,而在奥运会赛场上五位选手都一骑绝尘过。这其中邓亚萍夺得1992年巴塞罗那单打金牌,1996年亚特兰大实现卫冕,而1997年24岁的邓亚萍就宣布退役,王楠接过奥运权杖,2000年悉尼称霸。这之后张怡宁统领奥运乒坛,2004和2008年实现两连冠,而2012和2016年李晓霞和丁宁连续上演中国德比,结果两人各笑傲奥运一次。
由于李晓霞未能战胜丁宁,卫冕奥运会女单冠军梦破碎,迄今为止,只有邓亚萍和张怡宁在奥运会成功,王楠和李晓霞都未能实现卫冕,丁宁能否在四年后的东京奥运卫冕自然是后话。
毫无疑问,衡量一位球员是否伟大,单纯比较冠军数量有些简单粗暴,在大场面少输球也是决定一位球员有多强统治力。如果统计在奥运会、世锦赛、世界杯三大赛中的团体和单打,邓亚萍在三大赛输球4次,其中1989年世乒赛和1993年世乒赛分别不敌李粉姬和井俊泓,而对于邓亚萍最惨痛的失败就是1991年世乒赛不敌朝鲜联队,决赛首战首战,邓亚萍意外败在了俞顺福拍下没能迎来开门红,而高军丢了两分。
而王楠在世界三大赛输球15次,在雅典和北京奥运会上不敌李佳薇和张怡宁,而在团体赛上王楠3次输球。张怡宁在世界三大赛中的输球9次,其中五次在三大赛不敌王楠,而张怡宁在团体赛输球两次。
至于丁宁和李晓霞的时代,女乒在三大赛团体赛只输掉2010年世乒赛冠军,丁宁打头炮先赢两局的情况下惨遭冯天薇逆转,为后面输球埋下伏笔。在单打方面,李晓霞在2006年世界杯止步八强,2007年世乒赛女单亚军,2009年世乒赛女单季军、世界杯季军,2011年世乒赛亚军、直到2013年世乒赛才夺冠,而2016年奥运会决战不敌丁宁。至于丁宁,2009年世乒赛止步16强,2013年止步四强,世乒赛和世界杯各夺冠两次,而2012年奥运会决赛输给李晓霞。
五大高手到底谁最强,王楠怎么看?这位大满贯冠军球员在参加一档节目被问道自己与邓亚萍和张怡宁都处在同一时期谁最最强,“每个人的风格不同,最有运动员气质的是邓亚萍,她能为乒乓球付出所有精力。”
至于对于五大高手谁最强,相信球迷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看法,就像有的球迷认为邓亚萍尽管冠军数量少,但她要面对更多国外对手挑战,丁宁尽管没有奥运卫冕,世界冠军数量也不如前辈,但她还有未来。
“中国乒球团宠”“瓷娃娃”福原爱遭遇李晓霞。本以为告别了大魔王张怡宁,人生能够掀开新篇章。结果万万没想到这一章更加黑暗。比赛24分钟就结束了,4局加一起才得9分,两局差点被打零蛋。(要不是故意让分的话)可爱的爱酱差点又当场泪奔。
比赛一结束,中国网友集体表达了对瓷娃娃的惋惜,满满的关怀和遗憾。“躲过了王楠、张怡宁,却躲不过李晓霞。这真是,铁打的福原爱,流水的大魔王。这些年,你命苦了。”
和中国网友不同,日本网友表现出了一致的绝望:“现实就是这样,就安静的接受吧!”
来看看日本网友的留言吧:
もう终わったのか什么? 竟然已经结束了?
30分かからなかった 连半小时都没花
相手がおかしすぎる人间の反応速度超えてるだろあれ 对手开挂了吧……比人类正常反应速度还要快
全国の卓球少年少女达のトラウマになるレベル 让日本的乒乓球少年们陷入绝望的恐怖实力
子供と大人だったな 要我说就是小孩儿跟成年人打
中国のロボティクス技术は世界いちぃぃぃぃ 中国的机器人制造水平已经超越咱们了
完全にレイプだったこいつには永远に胜てないって刷り込まれた爱ちゃんにも见てた日本人にも 完全是单方面被按在地上任打不还手……面对中国人完全没有赢的可能,不管是福原爱还是任何日本选手
相手は人外気にすんな铜だけ获ろう 对手超越人类了,别在意。去争取铜牌吧
福原が弱いんじゃない相手が强すぎる 别再说福原爱弱了,明明是对手强得没天理
日本网友也好多段子手啊。最后想说,爱酱不哭,过4年再来。
有人说你知道乒乓球,可能你知道邓亚萍,而你了解乒乓球,那么你会喜欢张怡宁。因为从个人性格来说,邓亚萍性格比较强势,高调,打球的技术也是多用正手进攻得分。而张怡宁为人比较低调,打球的技术也是正反手同样突出,没有什么弱点。
有个段子说,“ 邓亚萍统一了人间,王楠打开了魔界,张怡宁统一了魔界 。”虽然是个段子,但不乏可以看出女乒的新老更替,以及各自的努力。
值得一提的是,当年张怡宁进入国家一队,是作为邓亚萍陪练的,当时邓亚萍输球给小山智丽,而张怡宁的技术恰巧和小山智丽很像,因此而进去国家一队。
邓亚萍毕竟统治世界乒坛长达八年之久,是世界上女子统治时期最长的运动员,但是邓亚萍时期的对手颇为强悍,也拥有强大的实力,所以,邓亚萍输外战也挺多的。
而张怡宁,“ 大魔王 ”的称号第一人,不仅是她的个人战纪,而在于她的个人气场,从雅典奥运会的孤军奋战夺得中国夏季奥运100冠,到北京奥运会用鞋底赢了冯天薇,我相信很多人以及运动员都难以做到,所以很多人都喜欢张怡宁。
邓亚萍的强势不仅体现在乒坛上,在学历上也是学霸,但由于工作的原因,也存在不少负面新闻,所以,张怡宁与邓亚萍,都是中国女乒一姐,奥运的双冠王,但是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两人各有各的长处与不足,但是就个人而言,我非常喜欢张怡宁,我觉得她是“ 大魔王 ”的代言人。
邓亚萍和张怡宁两人作为中国乒乓球 历史 上的两座高峰,在球迷中一直享有很高的人气。由于两位运动员的追随者甚众,且两人都取得了十分耀眼的成就,因此难免将两人放在一起比较。从两人的成绩和运动生涯来看,两人在成绩上难分伯仲,在运动生涯上几乎错开了彼此的巅峰期。
首先从成绩上看,邓亚萍是乒乓球届一系列纪录的缔造者:中国第一个乒乓球大满贯选手;世界乒坛第一个女子大满贯选手;18个世界冠军头衔得主;中国第一位夺得四枚奥运金牌的乒乓球选手,同时也是该纪录的保持者;邓亚萍拿下了6座世界单打冠军头衔;中国第一位女子全满贯得主;张怡宁的职业生涯战绩同样出色:她以八座世界单打冠军超越邓亚萍和王楠并列第一;追平了邓亚萍奥运四金的纪录;以19个世界冠军头衔超越了邓亚萍的18冠纪录;乒乓球史上唯一一位双满贯得主;全运会女团三冠、女单两冠得主;巡回赛斩获33冠。双方成绩都十分出色,但是由于两人所处时代间的器材和规则都已经千差万别,而且两人都创造了无数传奇纪录,因此很难评价孰高孰低。
其次从职业生涯的巅峰期来看,邓亚萍在1997年曼彻斯特世乒赛上拿下女单、女双和女团三冠之后,逐渐淡出了赛场,此时距离张怡宁进入国家队才仅仅过了四年。1991年—1997年是邓亚萍的职业巅峰期,张怡宁的巅峰时期则是从2004年至2009年。两人的巅峰期几乎完全错开,两人在国际大赛上也没有过直接交手,很难简单判定孰强孰弱。
迄今为止,在中国女乒的 历史 上,曾先后出现过数代大魔王,这其中,成名最早的邓亚萍、王楠、张怡宁,最为球迷所津津乐道。
众所周知,邓亚萍由于身高所限,护台的面积小,所以打球更依赖步法和移动。但是邓亚萍完美的克服了自己的短板,她球风强悍,速度极快,全台跑位,老辣凶狠。
而张怡宁则是另外一种风格,向来不以进攻出名,最大特点就是防守好,密不透风,令人无语,也无法可解。王楠曾经描述过张怡宁的球路,就两个字“不丢”,意思就是无谓的失误很少,无论对手如何进攻,就是“打不”的感觉。
国乒女队之中,属于邓亚萍的时代主要是在1991—1997,一共8年,获得过18个世界冠军,连续2届4次奥运会冠军,三次夺得世乒赛冠军,张怡宁时代是从2004年到2009年,6年时间,两次奥运会冠军,两次世乒赛冠军。三大赛单打冠军,两人几乎是不分伯仲。
张怡宁2009年退役,是年28岁。邓亚萍1997年退役,年仅24岁。24岁退役的邓亚萍已经统治了世界乒坛八年,而张怡宁在23岁之前还一直被王楠所压制。所以,如果要论“统治力“,张怡宁还是稍微逊色于邓亚萍的。
再看成绩,邓亚萍拿过两届奥运会女子单打冠军,三届世乒赛女子单打冠军,两届全运会女子单打冠军。而张怡宁呢,她拿过两届奥运会女子单打冠军,两届世乒赛女子单打冠军,两届全运会女子单打冠军。显然邓亚萍的成绩也是要比张怡宁更好一些。而且邓亚萍这些成绩都是在24岁之前取得的,如果不是过早退役,她还有可能创造更多辉煌。
综上所述,邓亚萍是世界女子乒坛上独一无二的女皇级人物,张怡宁虽然比不上邓亚萍,也足以进入中国女乒的 历史 前三,因为邓亚萍之后,张怡宁之前,还有个王楠!!
当然,不同时代运动员之间的相互比拼,确实有点“关公战秦琼“的意思,个人认为,邓亚萍,王楠,张怡宁同为中国女乒不同时代的****,精神的传承应该更重于成绩的比较!
个人认为还是邓亚萍实力更强些,在邓亚萍的时代,国际上时高手如云,比如韩国的玄静和、梁英子等,国内的乔红,都没有比过邓亚萍,有些还因此黯然退役,可见邓的实力之强。相比之下,张怡宁就略逊一筹了,国际上没有顶尖高手,最后的对手就是王楠,虽然也达到了孤独求败,但总给人以生逢其时的感觉,不象邓亚萍打败众多高手后达到顶峰让人信服。
邓亚萍是小球时代运动员,张怡宁是大球时代运动员,不能直接比较,张怡宁也不能与塑料40+大球现役顶尖运动员比较,从技术角度分析,邓亚萍正反手不平衡,个子矮,过多衣靠正手,嬴得艰苦,运动伤病累累,运动寿命短,优点,打球速度快,拉攻技术札实,正手杀板威胁大,是主要得分手段。张怡宁,技术全面正反手均衡,防守能力强,球感好,总比别人多打一板,正手卷拉不错,常得分,球稳失误少,是队的核心。不管是邓亚萍或张怡宁,由于年龄和塑料40+大球原因,他们要和现役队员比赛决胜负,我估计前八名女国乒运动员都不一定赢得了,所一个时代和另一时代运动员没有可比性,只能说,这些顶尖运动员在这个时留下宝贵的技术和
邓亚萍时代国家更需要那样的冠军,国家需要那样的人去证明祖国的能力,八九十年代那批冠军运动员名气都是响当当的。张怡宁那批运动员就是在展现自己,展示国家的实力。纯讲乒乓球实力张怡宁的技术我认为是最好的。。。时代不同冠军的意义也不一样,对于国家来说八九十年代的冠军更宝贵。
邓亚萍时代还是有不少高手的,比如朝鲜的李粉姬,那可是两届世锦赛亚军得主,奥运会上也曾把中国陈子荷打到毫无还手之力,此外还有乒坛传奇玄晶和等人,反观张怡宁时代,国外基本上没有什么高手,竞争主要在队内,所以打硬仗的能力还是邓亚萍强,邓亚萍参加过五次世锦赛就有三个单打冠军,张怡宁参加六次才两个,在队内的统治力也远不如邓亚萍
邓亚萍毫无疑问是第一 她是女子大满贯的第一人 奠定了中国女乒世界强队的基础 她对于别的国家的人来说就是中国女子乒乓球的代名词 所以毫无疑问 何况在中国人看来本来就是“文无第一,武无第二” 不要说别的在金牌和银牌上就是巨大的差距 西方人不是这样 在美国人看来迈克尔-乔丹和巴克利一样伟大 区别在于 乔丹有6个总冠军戒指而巴克利没有就这么简单 对于中国 体育 和任何东西来说都是“为实力论”,“为冠军论”的 作为中国女乒站上荣誉殿堂的第一人 邓亚萍的地位和其他女乒选手已经不能相提并论 讨论她是否是第一就和杨利伟在中国载人航天的地位一样 。
王楠第二 这有多方面的原因方面原因 也没有争议 第一她的冠军数量最多 第二她是中国女乒承上启下的关键人物 她是后邓亚萍时代中国女乒的新一代领军人 2000年22岁就获得了奥运单双打冠军 真正扛起了女乒的这个大旗 而且她是个有故事的人 职业生涯也相对传奇 有高峰有低谷 而且结束号非常的完美 2002年釜山亚运会中国乒乓球在走到了 历史 最低点 居然只拿了3个冠军 其中王楠在女乒决赛上仅仅获得亚军 作为女乒****的她回国后成为了千夫所指 这是她的低谷 确实对她造成了很大影响 对她的批评声铺天盖地 2003年的春节时任辽宁省薄以一个普通球迷身份给她写了一封信鼓励她,辽宁 体育 局局长也第一时间找到她并给与她鼓励 希望她早日走出困境 这在当时是个很出名故事 果然在同一年的第47届世乒赛上王楠上演了一出“王者归来”成为了最大的赢家,包揽了女单,女双和团体的冠军。 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在女单上面张怡宁已经接过大旗,但是在女双方面她再一次成为了冠军。 2006年世乒赛,她又包揽了女团的冠军。 2008年作为一个30岁的老将,先是卫冕了世乒赛女团冠军,之后再北京奥运会上她杀入了女单决赛输给了张怡宁获得亚军,之后在第一次在奥运出现的团体项目上和中国女乒分享了金牌。 王楠创造一个 历史 ,中国女乒获得冠军最多,参加世乒赛,世界杯最多最关键的是奥运会次数最多(和郭跃)的女乒选手。同时中国女乒拥有奥运金牌最多的选手有4枚金牌(女双卫冕,一个女单,一个团体)。
张怡宁排在最后是因为她从王楠手中接过女乒大旗的时候 中国女乒已经拥有了无与伦比的优势 她的所在的顶点已经高出了别人不少 其中她的巅峰最稳定也最强 实际上从03年世乒赛上她就已经开始有接班的迹象 但是那届世乒赛的主角是王者归来的王楠 世乒赛之后她开始了当之无愧的王者之路 从03年开始到08年她就垄断世界第一的位置 从来不会给任何人机会 这也是他被称为张大魔王的原因 可以说张怡宁的存在是中国女乒达到了一个史无前例的高度 但是苦于她没有对手 实际在08年之后她也一直维持高水平 卫冕了09年50届世乒赛冠军 她的退役也是为了中国女乒的未来 09年之后她就淡出了乒乓球舞台 但是我们不会忘记她有中国女乒选手中最长的巅峰 最长的世界第一 最大高度的表现 不过苦于她冠军数量 参加奥运会次数 而且没有邓和张的耕耘她根本不可能站在中国女乒 历史 最高的顶点 所以她只能第三
请问关公与秦叔宝斗谁输谁赢?
仁川亚运会女乒单打对阵情况
乒球女单朱雨玲4-0冯天薇 与刘诗雯会师决赛
2014年仁川亚运会乒乓球女单半决赛,中国两位选手会师决赛,刘诗雯和朱雨玲分别4-0击败梁夏银和新加坡的冯天薇,中国队提前锁定冠亚军。
女单中国队派出刘诗雯与朱雨玲出战。处在上半区的刘诗雯,首轮迎战一名老挝选手,只用时18分钟就连下四局以4-0获胜。第二轮刘诗雯遭遇朝鲜的李明顺,丢掉一局以4-1过关。1/4决赛,刘诗雯面对中国香港的李皓晴,4-0大胜轻松晋级四强。
半决赛刘诗雯的对手是韩国的梁夏银,刘诗雯的实力明显胜出对手一筹,首局11-3大胜先声夺人后,第二局以11-5再赢一局。第三局刘诗雯以11-1横扫,第四局虽然失误稍多,但还是以11-7胜出,总比分4-0轻取对手。
下半区的朱雨玲,首轮面对一位马来西亚选手,直落四局以4-0胜出。第二轮朱雨玲迎战中国香港选手吴颖岚,连赢四局以4-0取胜。1/4决赛朱雨玲面对韩国的徐孝元,同样4-0轻取对手,不丢一局顺利打进四强。
半决赛朱雨玲接受新加坡名将冯天薇的挑战,双方实力较为接近,前两局双方都战至11平,朱雨玲把握住机会,两个13-11获胜。第三局两人又激战至12平,朱雨玲又以14-12获胜。第四局双方比分交替上升至7平,进入局末阶段朱雨玲发力拉开分差,以11-8再赢一局,总比分4-0轻松获胜。
兵败莫斯科成为他最大的遗憾,坦言对不起刘诗雯,为何却不提郭跃
伦敦奥运会后,施之皓辞去了中国女乒主教练的职务。
在谈到自己的执教生涯时,施之皓满脸自豪,因为自从2005年他临危受命担任中国女乒主教练以来,他率领中国女乒获得了2006、2008、2012年世乒赛女团冠军,此外,还在北京奥运会包揽了女单前三,在伦敦奥运会包揽冠亚军。
然而,在谈到自己最大的遗憾时,施之皓还是不由自主提到了莫斯科世乒赛。施之皓将兵败莫斯科的责任揽到了自己身上,认为自己犯了轻敌的大忌。
同时,在谈到刘诗雯的时候,施之皓表示,自己执教生涯中,感觉最对不起的就是刘诗雯了。
为什么施之皓要专门谈到自己愧对刘诗雯呢?这对师徒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呢?
施之皓是在2005年中国女乒兵败釜山亚锦赛之后临危受命,成为中国女乒新的主教练。
在担任了女乒主教练之后不久,施之皓就提出了一个新的理论,那就是要弱化核心****的作用,打造一个强大的团体。
当时的王楠张怡宁是大满贯,也是当时队内的****,而年轻的郭跃则是被很多球迷视为王楠张怡宁之后,又一位新的****。
但是,王楠张怡宁毕竟不是施之皓一手培养起来的大满贯,而郭跃又是从陆元盛时代就开始被重点打造的接班人。
施之皓接手女乒之后,认为不应该强调某个人的领军作用,而是要打造一个强大的团体。
但是由于当时距离北京奥运会已经很近了,施之皓难以改变王楠张怡宁的核心地位。
北京奥运会后,随着王楠张怡宁的相继退役,施之皓终于可以着手打造自己培养出来的核心****了。
当然这个****,在施之皓心目中不会是郭跃,因为郭跃毕竟是陆元盛时期被培养出来的。
施之皓心目中最合适的核心领军人选就是当时不到20岁的小将刘诗雯。
在2009年的女子世界杯中,年仅18岁的刘诗雯就先后战胜了李晓霞和郭跃,展现出了非常不错的潜质,于是,施之皓决定将刘诗雯培养成新的国乒一姐。
机会来了,很快到了莫斯科世乒赛,这届世乒赛,也是王楠张怡宁退役之后的第一次世乒赛,中国女乒派出了郭跃、李晓霞、郭焱、刘诗雯和丁宁五名运动员参赛。
这其中,郭跃是大赛成绩最好,大赛经验最为丰富的运动员,她不仅是2007年世乒赛女单冠军得主,而且还从2004年开始,连续三届团体世乒赛决赛都上过场,也是五名运动员中唯一一个参加过团体世乒赛决赛的运动员。
然而,施之皓却不肯再用郭跃,同时被放弃的还有和郭跃同龄的李晓霞,两人均只在小组赛出场过一次,其余的时间只能坐在场边。
施之皓这一次重点打造的是刘诗雯,从进入到淘汰赛阶段,刘诗雯就开始雷打不动担任了第一单打。
但是却不料,在决赛中,这位最受施之皓器重的运动员,却先后不敌新加坡队的王越古和冯天薇,再加上丁宁输给了冯天薇,最终,中国女乒1-3的比分不敌新加坡队,无缘卫冕。
输球后的刘诗雯泣不成声,受到了很大的打击。
此后又在亚运会中输给韩国选手,在第二年的亚锦赛中再次输给新加坡队的于梦雨。
2012年,本来被视为希望之星的刘诗雯,没有获得伦敦奥运会的参赛资格,仅仅拿到了一个P卡的资格。
也正是因为莫斯科世乒赛的失利,对刘诗雯产生了极大的心理阴影,此后数年,刘诗雯始终不敢面对新加坡队,在此后团体赛中,只要是和新加坡交手,刘诗雯都避开,再也不和新加坡队交手。
看到刘诗雯留下的心理阴影,施之皓难免内心有愧,所以,直到退休,施之皓一直都认为自己非常对不起刘诗雯。
但是,对于莫斯科世乒赛的另一位受害者郭跃,施之皓却闭口不谈。
很多球迷对此表示,其实,施之皓最对不起的应该是郭跃。
自从郭跃在莫斯科世乒赛遭冷落之后,状态一跌千丈,从曾经被公认的天才少女,到最后,在26岁惨遭国家队开除。
如果郭跃不是受到施之皓的刻意打压,相信郭跃也不至于最终被开除。
对此,你觉得呢?施之皓究竟是对不起刘诗雯还是对不起郭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