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王皓之父王忠全:我见证了儿子的泪与痛,最大心愿是儿子婚姻幸福
2.大学生入伍提干的条件是什么
3.我儿子12岁,被足球俱乐部看上了,让他踢球还是读书,你怎么看?
4.如何进入巴塞罗那青年训练营
王皓之父王忠全:我见证了儿子的泪与痛,最大心愿是儿子婚姻幸福
随后王皓在网上辟谣,说自己没有离开国乒队,依然担任世界冠军樊振东的主管教练。
王皓共夺得18个世界冠军,曾3次打进奥运会男单决赛,却收获3枚银牌,职业生涯充满着悲情和坎坷。
王皓的父亲王忠全见证了儿子的心痛和眼泪。而今王父最大的心愿,就是希望儿子婚姻幸福……
王皓1983年12月出生于吉林春市,父亲王忠全在冰激凌厂上班,母亲刘志英是长春专用 汽车 制造厂的职工。
王皓小时候特别淘,又机灵可爱。只要妈妈不注意,他就将家里翻得一团糟。担心妈妈用笤帚打他,他事先就将笤帚藏起来,结果妈妈掐他大腿处罚他。
后来再犯错妈妈要打他,王皓就撅着小屁股说:你用笤帚打我吧,别掐我了。
儿子呆萌的样子将刘志英逗笑了。
1986年,王皓3岁多时,妈妈带他去姥姥家玩。趁大人不注意,他像泥鳅一样溜出了家门,在小区里玩双杠滑梯。
结果王皓从滑梯中间漏了出来,摔成了轻微脑震荡,当场晕了过去。父母眼泪汪汪地将王皓送进医院,结果他昏迷了两天才苏醒过来。
担心儿子再出去疯玩受伤,王忠全给儿子买了一辆3个轱辘的童车。王皓天天在自己的房间里骑车玩,在两三平米的空间里,王皓熟练地转一圈又一圈。
就是这些不起眼的小爱好,提升了王皓身体的协调性和灵敏度,为他后来走上乒乓球之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90年,王皓7岁了,王忠全在电视里看到长春市少年宫招收乒乓球学员,便想让儿子学打乒乓球。
王忠全年轻时是一名乒乓球运动员,因种种原因没能入选国家队,这是他一辈子的遗憾。他想让王皓替自己圆梦。
于是他带着王皓来少年宫找自己当年的乒乓球老师刘宏祺。刘教练见王皓虎头虎脑,机灵可爱,将他留了下来。
当时乒坛流行横板打法,王皓手握直板,但他无师自通地直板横打。王忠全一度很担心,从没有运动员使用过直板横打,儿子这条野路子走得通吗?
他将顾虑告知刘教练,对方也没有把握,但觉得只要能赢球,这种打法就行得通。王皓也由此成了世界乒坛第一个直板横打的运动员。他成名后,很多直板运动员也用这种打法。
王皓是乒乓球天才,练球才3个月,很多高年级的孩子就不是他的对手了。
为让儿子适应各种打法,王忠全遍访长春市民间乒乓球高手,然后骑着自行车载着王皓去跟对方练球。
一年中,王忠全为儿子找了17名陪练,这些陪练都是从国家队、省队退役下来的。王皓由此适应了正胶、反胶、生胶、削球等各种打法。
上小学时,王皓早上练球,上午上文化课,下午再练球。每天早上5点王忠全就叫醒儿子,然后骑自行车送他去长春市少年宫练球。
从家到少年宫有40多分钟的车程,冬天寒风吹在脸上像刀割。王忠全骑车累,身上出汗了,可冷风一吹,全身又湿又冷。
遇到下雨的时候,王忠全给儿子头上套个朔料袋子,然后骑车在雨中奔走。
早上儿子练一个小时乒乓球,王忠全又送儿子去学校上文化课。王皓上午上完课,王忠全又赶到学校,送儿子去少年宫练乒乓球。
他工作的单位在郊外,距少年宫和王皓的学校都很远,由于接送儿子,上班经常迟到。王皓上小学三年级时,王忠全被单位免职了。
儿子学球开支很大,王忠全又找了一份工作,新单位离儿子和少年宫都不远。这样一来,王忠全不再迟到了,工作也稳定下来了。
1996年,王皓升入小学六年级,王忠全开始为儿子的未来做抉择:是打球还是一心一意读书?
王皓成绩不错,一直担任班长,老师希望他放弃打球,专心读书,将来能考上重点大学。
王忠全希望儿子专心打球,刘志英却担心儿子打不出来,以后学业也耽误了,会一生卑微。
夫妻俩意见相左,便让王皓拿主意。王皓说:“我要打球。”
如果想在乒坛走得更远,就必须到专业队伍去。1996年12月,王忠全带着儿子来到北京的八一乒乓球队。
八一乒乓球队出了王涛、刘国梁等世界冠军,队里实行军事化管理,队员的意志品质相当顽强。
儿子如果能在这里接受训练,也许会有光明的前途。然而,当年八一乒乓球队不招收新队员,教练让王忠全带儿子回去。
王忠全不甘心,便找教练磨,结果教练让王皓跟八一队3位专业运动员打比赛。结果王皓赢了两场,输了一场。
王忠全很激动,问球队能不能破例留下儿子,教练让他们回家等消息。
回到长春后,王忠全心里总惦记着这事。大半年内,他先后5次请去北京八一乒乓球队探听消息。
这样频繁请影响了本职工作,王忠全不想让单位领导为难,自动办理了离职手续。为了儿子打球,王忠全年纪轻轻就失去了工作,这份代价确实有些大。
的是,19年秋天,王忠全接到了八一乒乓球队打来的电话,让王皓自费来队里试训一个月。如果他有前途就留下来,没有前途就回长春。
王忠全将家里不多的积蓄全部拿出来,再次带着儿子来到北京。他想在北京陪伴儿子,王皓知道父亲待在北京开支太大了。
于是他对父亲说:爸爸,你回长春吧,我会努力的。
王皓试训的一个月内,八一队举行了两次队内循环比赛,王皓两次都进入了前8名。一个月试训结束,他正式留在了八一乒乓球队,成为一名专业乒乓球运动员。
喜讯传来,王忠全流泪了。
王皓基本功扎实,打法先进,头脑灵活,很快成为八一队的主力队员。
1999年,16岁的王皓进入国家队。王忠全觉得儿子替自己圆梦了,激动得哭了。由于王皓的直板横打技术很先进,他成为国乒队的重点培养对象。
2002年,王皓的排名进入世界十强,与德国的波尔、的庄智渊,并称世界乒坛最具潜力的3大新星。
2004年,21岁的王皓地参加雅典奥运会。当时他是国乒男队的第三号主力,队里给他的任务是:守住自己那条线,能进前八就算完成了任务。
谁知王皓在半决赛中胜了队友王励勤,闯入决赛。决赛的对手是韩国选手柳承敏,在此前的世界大赛中,王皓从没有输过柳承敏。
由于在思想上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加上准备不足,及缺乏舍我其谁的霸气,结果王皓在决赛中的表现让人大跌眼镜。他以2比4不敌柳承敏,丢掉了分量最重的男单金牌。
这是王皓不能接受的,也是事先没有想到的。比赛结束后,他给父母打了6次电话,也哭了6次。王忠全和妻子在电话里怎么劝,也止不住儿子的眼泪,夫妻俩也在家里流泪了。
王皓从雅典回国那天,王忠全和妻子特意赶到北京首都国际机场,迎接儿子归来。
当儿子的身影出现时,王忠全迎上去,紧紧将儿子抱在怀里。他对儿子说:在我心目中,你就是最优秀的,你是冠军。父亲的安慰,缓解了王皓内心的失落和痛。
然而,雅典失利给王皓带来的打击太大了。2005年乒乓球世界杯,王皓在决赛中负于德国选手波尔。
这年10月,在第十届全运会上,王皓在团体赛、单打决赛中连续输球。特别是与王励勤的单打决赛,打成了一边倒,他4局仅得15分。
王忠全知道,这不是儿子的真实水平,是心理出了问题。为了给儿子解压,王忠全每天晚上等儿子训练结束后,都要给他打电话做心理。
在父亲的开解下,王皓渐渐走出了雅典输球的阴影。
2006年多哈亚运会,王皓战胜队员马琳,夺得男单冠军。特别是在单打和团体赛中,他两次战胜韩国选手柳承敏。儿子的竞技状态终于回升了,王忠全泪中带笑。
2008年北京奥运会,王皓再次拿到了宝贵的单打名额。雅典失利,王忠全和王皓憋着一口气,都希望在北京奥运会能够圆梦。
然而在王皓与马琳的男单决赛中,王皓再次掉链子,以1比4不敌马琳,再次收获男单银牌。
其实王皓与马琳的水平不相上下,平时互有胜负,可关键时刻他还是心理出现了障碍。
虽然输给了自己队友,但王皓还是陷入遗憾和失落中,王忠全心里也不好受。但他还是在电话里安慰儿子:“你没有输给外国选手,金牌还是咱们中国队的,不必难过。”
放下电话,王忠全不知不觉落泪了。
这时王皓已经25岁了,正是一个运动员出成绩的黄金年龄。他想再搏一届奥运会,王忠全又开始充当儿子的编外教练。
他经常在电话里与王皓的主管教练取得联系,了解儿子的训练情况,然后给儿子打电话解压。
2009年横滨世乒赛,王皓夺得男单、男双两枚金牌。王忠全刚舒了口气,谁知王皓接下来的状态又陷入低迷。此后两年多时间里,王皓的状态一直起起伏伏。
2012年伦敦奥运会,每支运动队只允许两名单打运动员参赛。国乒队经过慎重考虑,最终确定由王皓和张继科参加男单比赛。
这时王皓已经29岁了,心理、技术和经验都要优于张继科。然而在最终的男单决赛中,王皓又以1比4不敌张继科,第三次收获男单银牌。
王皓哭了:自己不可能再参加奥运会,奥运男单金牌成为永远无法实现的梦。
球场失利的王皓却收获了一场甜美爱情。2013年6月29日,王皓与女友闫博雅在老家长春举行婚礼。
王忠全夫妇将儿子的婚礼操办得热热闹闹。这年10月,闫博雅在北京诞下儿子海苔,王皓喜做爸爸。
这时王皓已经30岁了,萌生了退役的念头。2014年9月,王皓正式从国乒队退役,担任八一体工大队的乒乓球教练。
看到儿子婚姻幸福,王忠全和妻子心中的失落有所缓解:儿子运动生涯有遗憾,可感情生活却很圆满。
2015年,海苔已经两岁了,闫博雅希望重返舞台跳舞。王皓却希望妻子做全职主妇,夫妻俩因意见相左产生了矛盾。
两人应邀在电视台做节目时,闫博雅说想出去工作,结果王皓当场与妻子翻脸,引发舆论疯狂炒作。
这一切,让王忠全与妻子的血压骤升。几天后,他与妻子来到北京,给儿子儿媳做调解工作。
他首先批评儿子不对,然后对儿媳说:“如果你想出去工作,我们就把海苔接到长春照顾,或者来北京帮你们带宝宝。”
公婆的慈爱和理解,让闫博雅感动了。她终于明白,夫妻俩总得有一方要为家庭做出牺牲,王皓的职业前景比自己广阔,那自己就退居幕后吧。
王皓感谢妻子的牺牲和理解,也更有家庭责任感了。2017年,闫博雅在北京诞下二胎男宝海螺,王皓成为两个儿子的爸爸。
这时他已经在国乒队执教,担任世界冠军樊振东的主管教练。在他的指导下,樊振东成为中国男队的一号主力。王皓的执教能力,得到了领导和球迷的广泛认可。
双休日国乒队放一天,王皓会赶回家陪妻子和两个儿子。
闫博雅不让王皓做家务,王皓就与两个儿子做 游戏 。每次王皓离家时,闫博雅都会带着两个儿子将他送到小区门口。
王皓与他们一一拥抱,内心也更多了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王忠全此前的最大心愿就是儿子婚姻幸福,现在儿子做到了,他和妻子的心也彻底踏实了。
2022年4月,王皓的大儿子海苔已经9岁了,王忠全与儿子儿媳商量,以后每年寒暑,他就将孙子接到长春,陪他练乒乓球。王皓和妻子答应了。
王忠全曾在儿子身上花费很多心血,现在王皓人到中年,他又把更多的爱分给孙子!
-END-
大学生入伍提干的条件是什么
? 大学生士兵提干需要满足的条件为有坚定的政治立场、是中国***党员或入党积极分子、本科以上学历、理工科专业、入伍时间超半年、平时表现优异、年龄不超过26周岁、身体健康、心理正常。在服役期间有突出表现、授予过奖章的大学生士兵,可以享受特殊待遇,优先提干。 ?
? ?大学生士兵提干条件
一、基本素质
? 政治立场坚定,军事素质过硬,文化基础扎实,有发展潜力,志愿献身国防事业,是中国***党员或者入党积极分子。
二、学历要求
大学本科毕业的,主要是参加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经省招生办公室第一批、第二批统一录取且取得全日制本科学历和学士学位的毕业生且服役期间表现特别优秀的毕业生。
三、专业要求
男大学毕业生士兵提干推荐对象专业不限。女大学毕业生士兵提干推荐对象主要是理工类以及会计学、审计学、财务管理类,临床医学、药学、生物医学工程类专业。其中,非理工类专业入伍、从事通信专业的女大学生士兵且通信专业分业科目考核成绩达到良好以上的,可以纳入通信类专业选拔范围。
四、入伍时间
入伍1年半以上,服役期间取得学历和学位的应当入伍2年以上,且在推荐的旅团级单位工作半年以上。
五、现实表现
被评为优秀士兵或者被旅团级以上单位评为先进个人;三本毕业的还应当担任班长或副班长,或荣立三等功以上奖励,或被旅团级以上单位评为军事训练标兵。
六、年龄要求
本科毕业的年龄不超过26周岁。其中,获得二等功以上奖励的,被军区级以上单位树为重大典型、表彰为英模人物的,驻国家三类以上艰苦边远地区少数民族聚居区部队且为少数民族的,年龄可以放宽1岁。
七、身体心理
身体和心理健康,符合军队院校招收学员体格检查和心理测试标准。
我儿子12岁,被足球俱乐部看上了,让他踢球还是读书,你怎么看?
各位大佬,我儿子12岁,被足球俱乐部看上了,让他踢球还是读书?心里好犯难?
在这个地方要跟你说一点,设孩子今后进了国家队可能跟你一起要受到很多人的问候。
国足让我们太多中国人心寒,真的是有一种恨铁不成钢的感觉。
问题本质也只有期望后面一些新生的主力军能够渗入,去除现有队伍的一些蛀虫,方能给我们中国人更多的惊喜。
好了,现在我们回归主题,读书或者踢球,其实两者都可兼得。只不过说书读的好与差,球踢得好与差罢了。
在当今社会,不管你是做什么事情,如果你离开了,去接受知识的机会机会,那么终将你会变得碌碌无为。
像这种特长可以发展。没有问题。但是你要将其中的利害关系跟孩子讲清楚,如果选择为自己的爱好或者为自己的梦想去奋斗,那么你要付出比别人更多的汗水,更多的努力才行。
像这种事情,孩子目前12岁。治理能力不够以及对于事物的认知判断不够,那么作为监护人的你就要充分帮他分析发挥好才行。
我们作为局外人也不知道你目前的家境以及人脉关系如何,所以不能妄自评论猜测。
抉择在这里想告诉你一点的,就是如果真的天赋异禀,那么就可以去接受一个比较好的训练与指导。
读书不是唯一的出路,但是读书却是一个最好的出路。这一点相信在座的各位家长都有这样的认识吧?不管是如何,如果你一味的去发展足球,那种肯定不行的,你肯定也要一定的文化知识,就像很多人的举例。
某家孩子学习成绩不是很好,但是也能够靠特长进入985、211的大学。
总结但是这样真正的特长生有多少呢?多少个人里面能出一个特长生呢?这个比率应该比多少个人里面能出一个清华北大,难度应该更大吧?
最后想说一句,希望某天某日国足能够带给我们丝毫惊喜也就够了。
如何进入巴塞罗那青年训练营
直接送去恐怕很难,记得好像每年有几次招收青少年学员的机会。你可以让孩子去试一下,不过国外俱乐部不像国内球队有那么多幕后的因素,所以天份是第一位的,天份不足恐怕很难留下。而且由于国外的法律要求,青少年在入营训练的同时要保证学业,所以你还需要联系好孩子就读的学校问题,不能像国内足球学校那样把孩子扔那就行了。
另外,由于巴萨青训的名气恐怕竞争也更激烈,个人还是建议你找一些小俱乐部让孩子去感受足球,而且小俱乐部的好处是孩子更容易得到上场的机会更容易树立自信。比如一些荷兰或者法国的俱乐部,这些国家的联赛都是以输出足球人才而闻名的。如果你认定技术足球的道路那么葡萄牙也是可以去的,克里斯蒂亚诺和纳尼可都是别人从葡萄牙挖出来的。当然一定去西班牙的话可以先去巴萨试下,不行就换家小俱乐部吧。如果你孩子真的很喜欢足球,那么只要融入那个氛围,并且有个良好的心理健康(这个很重要,过早离开亲人对孩子的心理伤害其实很大的,所以真要送孩子出去最好也要有亲人陪在孩子身边)一定会成功的。
最后祝你好运,希望你的孩子热爱足球达成你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