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那一年开始盛行奥运会
2.如何发挥奥运会对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
3.历届奥运会的亏赚情况...
4.奥运会是从那一届开始盈利的?
那一年开始盛行奥运会
公元前776年希腊人在奥林匹亚举办一次运动会,我们称之为古代奥运会。
公元1896年4月在希腊首都雅典举行第一届现代奥运会。
公元1996年美国亚特兰大奥运会开始了商业化运作,因此使奥运会被广泛接触,以至于盛行于世,所以说奥运会应该算是从1996年开始盛行!
如何发挥奥运会对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
举办奥运会可以产生出巨大的间接经济效益。近年来,对绿色奥运的强调,使举办奥运会成为环境保护的促进因素,从而产生明显的经济效益。奥运会还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奥运会对市政建设有重要的促进作用。由于奥运会具有国际性、综合性和大型化的特点,需要全社会各个部门的参与和协作,于是也就带动了各相关部门,特别是旅游、电子、通讯、体育用品等产业部门的发展。不仅如此,举办奥运会还为一个国家树立良好的国际形象提供了难得的机会。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由于奥运会组织者开始按市场经济的规律举办奥运会,奥运会对举办国的经济发展显示出不容忽视的促进作用。这主要是通过以下几方面实现的:
举办奥运会的直接经济效益
1、国际奥委会给奥运组委会的拨款
近年来,由于国际奥委会营销计划的成功实施,分配给奥运会组委会的份额十分可观,一般占到组委会预算的60%。这主要来自以下两种渠道:
1)奥运会电视版权收入。出售电视版权是国际奥委会最大的一笔收入。2002年以前,电视版权收入的60%分配给奥运会组委会,如1998年长野冬奥会组委会和2000年的悉尼奥运会组委会因此分别获得4.45亿和7.91亿美元。为了使更多的经费用于促进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国际奥委会作出决定,2004年后奥运会组委会得到电视版权的收入将由60%降为49%。但是,由于电视版权售价的上升,如2008年奥运会电视版权预计售价为16.97亿美元,主办城市分得的金额数量仍然呈增加趋势。
2)国际奥林匹克营销计划。1985年3月28日国际奥委会与设在瑞士的国际体育和余暇营销公司(ISL)签订协议,开始实施该计划,即著名的“TOP”计划。该计划以4年的奥林匹克周期为界,已经连续实施了4期,即TOPI(1985~1988)、TOPII(1989~1992)、TOPIII(1993~1996)、TOPIV(1997~2000)。目前正在实施的是2001~2004年的第5个奥林匹克营销计划(TOPV),实施该计划的公司由原来的国际体育和余暇营销公司改为设在美国俄亥俄州的梅里迪安管理公司。参加该计划的均为实力雄厚的跨国公司,如可口可乐、柯达、IBM、施乐等。该计划收益可观,如TOPIV收益5.5亿美元,其中2亿美元分给悉尼奥运会组委会。
国际奥委会从其出售电视版权及全球专营权的收入中拨出11亿美元给悉尼奥运会组委会,占其预算的60% 。
2、奥运会组委会的商业开发
1)出售门票。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共售出约1100万张门票,平均票价40美元。2000年悉尼奥运会的门票收入高达5.51亿美元。
2)发放营销许可证。国家奥委会和奥运会组委会发证给商家,准许其在产品上使用奥林匹克标识。获得该证的商家需将其产品10~15%的营销额上交国家奥委会和奥运会组委会。许可证主要用于纪念品领域,如钥匙链、装饰品、汗衫、遮阳帽等。历史上,奥林匹克许可证计划一般是短期的,仅限于奥运会主办国。在筹备2000年悉尼奥运会期间,国际奥委会和悉尼奥运会组委会决定将获准的各种产品推向世界市场,在100多个国家销售,从而使这一商业活动国际化,营销额估计为10亿美元,国际奥委会与悉尼奥运会组委会从而获得5000~6000万美元的收入。
3)发行奥林匹克纪念币和纪念邮票。1951年芬兰政府为筹办次年的赫尔辛基奥运会,发行了面值500芬兰马克的银币19000枚,首开现代奥运会纪念币的先河,这也是一种无需增加税收而集资的办法,为后来的历届奥运会组织者所仿效。
1895年在筹办首届现代奥运会时,希腊政府以古希腊奥林匹克竞技为题,设计了8种图案共12枚一套的奥林匹克纪念邮票,以筹集资金。从1920年安特卫普奥运会开始,发行奥运纪念邮票成为惯例,成为奥运会主办国一项稳定的经济来源。
澳大利亚本土的营销计划,包括本国的赞助商、出售门票、发放经营许可证等,产生近11亿美元收益,超出其申办计划目标3.79亿美元两倍多。
举办奥运会的间接经济效益
举办奥运会可以促进关联产业,如通讯、交通、旅游、餐饮等行业的发展,从而产生出巨大的间接经济效益。1984年9月美国经济研究协会调查了洛杉矶奥运会对南加利福尼亚地区经济的影响后发现,奥运会对这一地区的经济促进作用高达32.9亿美元,远远超过1962年西雅图的世界博览会和1982年诺克斯维尔的世界博览会。这两次博览会各历时6个月,总经济效益分别为10亿和15亿美元。巴塞罗那筹办1992年奥运会时,正处于西班牙从80年代全国范围的经济危机中开始复苏的时期。筹办奥运会明显地加速了经济复苏。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给美国带来的经济效益在6年间(1991~1997)约为51亿美元。1998年长野冬奥会,营销获得5亿美元收益,超过原来预期的5倍。据澳大利亚旅游部报道,2000年来澳的旅游者增加了11%,同年9月份悉尼的旅游者增加了15%,在11万名专程为奥运会而来的国际旅游者中有88%会成为回头客,在奥运会结束后的4年中,澳大利亚还会增加110万观光者。由于举办了奥运会,预期奥运会结束后澳大利亚2001年的出口收入会增加5600万美元。美国经济学家估计,2002年盐湖城冬奥会将给犹他州带来近20亿美元的收益,会使当地的餐饮业、旅馆业、汽车租赁业等行业的收入每年提高10%,直到2005年。
近年来,对绿色奥运的强调,使举办奥运会成为环境保护的促进因素,从而产生明显的经济效益。如悉尼奥运会采用循环用水系统,每年可节约用水85亿立方米,就地处理了400吨污染物,在奥运会期间减少3万吨温室气体的排放,50%的能源来自太阳能,开辟了830公顷绿地,比亚特兰大奥运会少用了1600万张纸。
奥运会还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在筹办奥运会的七年中,各种体育、交通、通讯、服务等设施的营建需要投入大量劳力,因此,奥运会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举办国,特别是举办城市失业人口的压力。如洛杉矶奥运会创造就业机会共2.5万个,汉城奥运会给3.4万人提供了工作。2002年盐湖城冬奥会预计会增加2.3万个全日制就业机会。
奥运会对市政建设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如汉城为举办第24届奥运会,扩建了国际机场,整修了公路,治理了汉江,改善了城市环境、下水道和水质管理,并开展了防止公害等工作。巴塞罗那奥运会组委会计划中最重要的一项举措就是改善城市环境和设施,约耗资362亿比塞塔,建成了5公里长的海滨沙滩,改造了港口,修建了两条环形公路、两条隧道,改建了飞机场,改建了城市的排水系统,建成了提供水、电、气和电话服务的网络。1989~1992年,巴塞罗那的道路设施增加了15%,绿化带和海滨旅游区增加了78%,人工湖和喷泉增加了268%。
由于奥运会具有国际性、综合性和大型化的特点,需要全社会各个部门的参与和协作,于是也就带动了各相关部门,特别是旅游、电子、通讯、体育用品等产业部门的发展。
不仅如此,举办奥运会还为一个国家树立良好的国际形象提供了难得的机会。韩国由于成功地举办了奥运会,其国际形象得到极大改善。随之而来的是进出口贸易扩大,经济、技术交流加速发展,国际信用评价部门对韩国的信用评价指数也相应提高。
历届奥运会的亏赚情况...
1976年第21届蒙特利尔奥运会。该市最初的预算为1.25亿美元,但这个预算后来完全失去控制。组委会大兴土木,在城北地区开辟奥林匹克中心,新建大型主体育场、游泳馆、自行车场、奥运村等,这些豪华的基础设备耗费了巨额财政资金。据魁北克政府估计,这届奥运会实际开支为24亿美元。净亏损达12亿美元。
1980年第22届莫斯科奥运会。因为受到抵制,损失更为巨大,总体耗资90亿美元。
1984年第23届洛杉矶奥运会。45岁的彼德·尤伯罗斯为该届奥运会筹委会主席。在此之前主办奥运会经常会给主办国带来巨额经济亏损。尤伯罗斯在既无政府补贴、又不能增加纳税人负担,以及不能发行**的情况下,通过出售电视转播权等市场化手段广开财源,不仅花费5亿美元顺利地举办了奥运会,还实现了赢利1.5亿美元。奥运会从此成为一个诱人的大蛋糕。
1988年第24届汉城奥运会。这届奥运会的特点是充分利用现有场馆,对不够水准的场馆进行翻修改造后继续使用。这届奥运会建设了16座新馆,翻修利用了原有18座旧场馆。通过这样的方式,节约了大量经费。汉城组委会直接用于奥运会的投资约10亿美元。不过,韩国政府拨出20亿美元用于汉城的城市建设等非直接投资,大大改善了这座城市的基础设施。汉城也通过举办奥运会一举成为世界名都。
1992年第25届巴塞罗那奥运会。从1986年开始着手筹办建设工作,巴塞罗那市一共投入94亿美元,其中60%为民间自筹,再加上其他方面的直接和间接投资,总额达到240亿美元。完善的筹备工作吸引了全部172个奥运会成员国和地区参加盛会,成为迄今为止最圆满的一届赛会。巴塞罗那奥运会组委会在开支计划中的最大一宗是城市环境的设施与改善,耗资362亿比塞塔。
1996年第26届亚特兰大奥运会。这是一届经营角度上非常成功的奥运会。组织者的商业开发令赞助商倍加赞扬,其中9家企业在赛会结束后,又同国际奥委会签订了新的赞助合同。收看本届奥运会的电视观众创下新纪录。不过过分商业化的做法也引起了争议。
2000年第27届悉尼奥运会。这届奥运会依靠出售电视转播权、门票等各种收入,赚了7.65亿澳元(约35亿人民币)。悉尼奥运会的成功之处在于,他们在赢利的同时,对奥林匹克公园的体育场馆和设施作了长远的规划,还利用霍姆布什湾一块760公顷的河边废地,包括一块不能使用的沼泽地,一个砖厂、屠宰场和一个军需品废料场,兴建了奥运村,大大节省了成本,因此被称为最好的一届奥运会。
链接地址:
年,洛杉矶奥运会赢利2.5亿美元;1988年,汉城奥运会赢利3亿美元;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赢利5000万美圆;2000年,悉尼奥运会收入17.56亿美元。2004年雅典奥运会,到底花了多少钱,是否能够赢利?希腊官方给出了一个权威数字。
希腊财政部初步估计,举办奥运会的成本,很可能多达70亿欧元,超出了46亿欧元的预算。整个奥运开支总额,占希腊国民生产总值的2.5%,这将直接导致今明两年希腊预算赤字超过3%,超出了欧元区《稳定与增长公约》允许的最高比例。
而35个新场馆和媒体大楼,在2005年之后,也是一个不小的预算负担。这些场馆每年的维修费用,将在5千万欧元至1亿欧元之间。
但是,也有人对奥运会后的希腊经济,表示乐观。希腊最大的私人银行宣布,雅典奥运会给希腊2000-2004年的国内生产总值,增加了近100亿欧元的活力,从2000年到2008年,奥运会的积极影响可能达到250亿欧元。
链接地址:
style="font-size: 18px;font-weight: bold;border-left: 4px solid #a10d00;margin: 10px 0px 15px 0px;padding: 10px 0 10px 20px;background: #f1dada;">奥运会是从那一届开始盈利的?
1984年洛杉机奥运会以前,举办奥运会基本上是赔本的,举办国更多地将其视为“形象工程”。1984年,洛杉矾创造性地提出了“以奥运养奥”的新思路,盈利2.5亿美元,向世人阐释了体育产业的新理念。从1984年开始,人们才更多注意奥运带来的经济效益。20多年来,举办奥运会的城市玩出了各具特色的奥运地产。 1984 洛杉矶奥运会 在那个时代,1984年以前, 美国加州的地产市场整体下滑。虽然奥运会即将举办,但之前的历届亏损影响到地产市场的不景气。但经过历史上第一次赚钱奥运会后, 洛杉矶市的房地产市场逆势上扬。 其效果如同城边山谷里刮着的那种风一般明显。 1988 汉城奥运会 奥运会前,汉城旧城区十分局促,位于汉江以北。通过举办奥运会,扩建了机场,整修了公路,治理了汉江,大大改善了城市环境。奥运会后,汉城房地产市场一直涨,火爆状况一直持续到1995年。由于奥运会的大量体育设施都在汉江以南,配套建设的大批运动员村、公寓、新闻中心使得江南新区成为新生活的象征,形成了新的住宅区,成为商业繁华地带,并最终使江南成为汉城主要的居民居住区。创造了一个全新的汉城新区,改变了整个汉城的城市布局。 1992 巴塞罗那奥运会在这界奥运会之后,人们终于开始认识到奥运地产也是有泡沫的。因为在1986-1993年,巴塞罗那住宅价值增长250%-300%,之后转跌,直到1998年才扭转跌势。这样的跌宕气势,大概也就是奥运这个概念才能给予。在这期间,很多人因为炒房地产发了财,但也有很多不能及时出手的人在1993年之后被套牢。当然,在这样的跌宕中,也有让感到自豪的地方,巴塞罗那这个城市在奥运会后在欧洲城市的排名一下从10几名到了第7名。 1996 亚特兰大奥运会 这一界的奥运会,给地产带来了两个地产新含义:商业地产与郊区住宅。虽然奥林匹克公园周边房地产的升值,普遍都超过30%。但更重要的,市中心的旧城区得到大规模的改造,写字楼和商业物业蓬勃发展。在这时,投资商业地产的收益更加明显。奥运会期间留下的先进通讯设备和宾馆,使很多会议选址与此,亚特兰大成为“会议之城”。另外,奥运会后其后续效应十分明显,经济持续稳定增长,人们消费信心大增,如果你那时在郊区购得房产,之后的结果就是这种居住形式成为当地的热点,甚至,亚特兰大郊区住宅已成为当地著名旅游景点之一。 2000 悉尼奥运会 萨马兰奇称赞悉尼奥运会是历史上最完美的奥运会,悉尼的房价因2000年奥运会涨了一倍。自1993年到1999年的连续7年中,悉尼的房价一直保持着增长的势头,城市的房价平均每年递增超过了10%,悉尼市个别中心地区和重要地区的土地房屋的价格增长甚至超过了30%,特别是靠近主会场馆周边地区的房价近3年的时间就增长了一倍多,平均增长在30%以上。 2004 雅典奥运会 奥运这个概念,对于发展中国家地产市场在价格上的影响远比发达国家大。雅典琼斯·兰·拉萨尔房地产投资公司研究表明,主办奥运会将给奥运比赛场馆附近的民用住房价格带来长期的深远影响。“参照前四届奥运主办城市的经历,奥运会给雅典居民住房价格带来的影响远远比亚特兰大和悉尼受到的冲击大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