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乒乓球,在历届世乒赛上,中国运动员屡次打球,让球,以前的庄则栋等等,为什么?
2.上海58岁阿姨获世乒赛铜牌,她是怎么做到的?
3.乒乓球国家队的陪练都是什么水平?
4.上海一位58岁的阿姨获世乒赛铜牌,这位阿姨有什么背景?
乒乓球,在历届世乒赛上,中国运动员屡次打球,让球,以前的庄则栋等等,为什么?
乒乓球在那个年代的特殊性和重要性,曾被集中体现在一个神秘的细节中——让球。而同为优势项目,羽毛球等其他的项目因为不具备这样的政治需求,“让球”的影响也小很多。
“让球”成为过去式
亲历乒乓外交的前国手梁戈亮在他的自述里说到:在比赛中,我们还经常让球,现在看来,大家可能不理解,但是当时让球也是为了国家利益,或者是乒乓外交的需要,是发展对外交往的需要。
最有名的案例,是1961年开始,连续三届世乒赛,李富荣三让庄则栋,当时不为政治原因,只为了炮制一个“三连冠”的神话,树起一个榜样。据说第26届世乒赛,庄则栋夺冠,李富荣让球,就是贺老总亲自安排的。
在往后,当政治因素逐渐弱化,“让球”成为中国运动员个体实力不够均衡情况下,保证中国队夺冠的一个重要策略。
80年代初的第36届世界锦标赛上,中国队首次囊括了全部金牌。那时,策略性让球,以便最大限度保证夺金,成为那个时代中国乒乓球不可回避的烙印。
当时中国乒乓球水平仍处于爬坡阶段,依靠打法相克,培养秘密武器,是险中求胜的一招棋。在那个国家和集体荣誉远远高于个人利益的年代,教练的这个做法在队员中得到了默认从。
直到1987年,在新德里第39届世乒赛上的那次“让球风波”,不但把始作俑者何智丽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也使大家开始重新讨论“让球”对于运动员及国家利益该如何轻重平衡。比赛中的个人利益开始被舆论谨慎地讨论。
1987年3月1日,何智丽因为队友陈静的让球,进入4强,另2名中国运动员和韩国的梁英子一起进入第39届世乒赛半决赛。因5个月前,何智丽刚刚惨败给梁英子,为确保金牌,教练组决定由当时势头正盛的削球手管建华来争金牌,因此要求何智丽在半决赛中让对手管建华胜出。何没有服从,而是真刀真枪上阵,3:0赢了毫无准备的管建华。尽管最终何在决赛中战胜了梁英子夺冠,但国内舆论并没有像以往一样,大张旗鼓地报道冠军。何智丽在队员中也逐渐受到孤立。次年,25岁的她自动离开了国家队。
随着中国乒乓球整体实力的进一步加强,和个人技术的全面化,“让球”,在国际大赛的中国乒乓队员中慢慢减少了。
首先,随着国际大赛的增多,以往所谓的秘密武器很难奏效了,像过去依靠削球手,出奇兵的策略没有了施展的余地。过去的队员可以两年不露面,就为了准备一次世锦赛,现在看来是很难想象的。
此外,现在运动员的能力和技战术水平与以往相比,更加全面,球员间的对抗充满变数。想和以前一样,依靠安排打法相克的队员取胜,实属不易,搞不好会弄巧成拙。
上海58岁阿姨获世乒赛铜牌,她是怎么做到的?
她是不断的努力坚持,良好乐观的心态以及始终对乒乓球运动的热爱然后在58岁的年龄获得世乒赛铜牌的。这位阿姨就是倪夏莲,在世乒赛的女子双打项目上与搭档德纳特一起获得了铜牌,而时隔36年再次获得世乒赛奖牌的这一壮举也创造了卢森堡国家队第一枚世乒赛女子奖牌的历史。
主人公倪夏莲倪夏莲是1963年出生于上海,16年加入上海业余体校学习,两年后加入上海队,一年后入选国家队,并于1983年加入中国***。回顾她的运动生涯可以说是充满了色彩,9岁开始接触乒乓球后一直在中国打球,而到23岁离开国家队去了欧洲打球,28岁开始代表卢森堡出战,获得过欧洲赛事的多项冠军。在中国比赛是1983年和搭档郭跃华获得东京世乒赛的混双金牌并帮助中国国家队取得女团冠军,在1985年和搭档曹燕华拿下过世乒赛的女双亚军,这样的经历和赛事成绩,自己都说人生像是前半生运动生涯为了比赛而打球,后半生运动生涯为了自己爱好打球的。
赛场表现在2021年世乒赛58岁的她参加了女子单打和双打比赛,从倪夏莲站在世乒赛赛场开始,就引起了很多观众的喝彩。而后在取得双打比赛铜牌后,接受记者访时表示自己能够参加世乒赛这样的大赛,也是很开心的,并没有什么压力,反而是更加享受比赛了,就连自己也没想到38年后还能站在领奖台,是做梦也想不到的,获得世乒赛铜牌这一成绩已经载入卢森堡史册了。而倪夏莲说她自己不是代表一个人的,是代表着作为中国人的形象,自己感到光荣和自豪。虽说自己已经不是中国国籍,从她戴着定制中国版的口罩和平时的做法,也让球迷们深深的感到她真心以中国人形象的骄傲和自豪。比赛时感受到球迷的加油助威,让本就以享受比赛心态的她更加的感动,更是表示自己会顺其自然的退休和更好的享受生活,而对于乒乓球比赛和运动,自己是很享受的,也变成了一种难以割舍的乒乓情结了。
看法和祝福58岁高龄的倪夏莲开心乐观的表现和真心喜欢乒乓球的举动让自己享受和感动的同时,也让人们感同身受,比赛的激烈竞争不仅是为了成绩,也能让人们从倪夏莲身上感受到温馨和愉快。在这里也衷心祝愿倪夏莲女士能够在以后的比赛再次站上领奖台,以后的生活更加的幸福开心。
乒乓球国家队的陪练都是什么水平?
陪练队员就是国家队成员。
男队的非核心队员都可以认为是“陪练”,当然他们如果在获得教练组认可后,参加某些比赛时候有突出表现,也可以上升为核心队员。
比如王皓最早是马琳的陪练,张继科曾经是王皓的陪练。都是因为在参加公开赛时候战胜过中国队的主要对手,渐渐成为重点培养对象,并上升为核心成员。
而以前的核心成员可能因为年龄关系水平下滑但是还没有退出国家队,也可以充当陪练队员,比如马作为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国家队头号主力在职业生涯末期就给孔令辉他们做过陪练。不得不说,老队员有这种甘于奉献的精神实在令人肃然起敬。
中国国家乒乓球队:
中国乒乓球队成立于1952年,中国乒乓球队队训是“你不要这一分,祖国还要这一分”。在全国人民的热情支持下,拼搏不息,攀登不止,经历了由弱到强、持久昌盛的发展历程。
自容国团1959年赢得第一个世界冠军,中国乒乓球队四十多年来共为祖国夺取124.5个世界冠军。
2018年2月25日,在伦敦举行的2018国际乒联团体世界杯团体决赛中,中国男队、女队双双夺冠 。2020年3月8日,在国际乒联世界巡回赛卡塔尔公开赛中,国乒收获4冠1亚,全体队员将246900美元奖金全部捐献给武汉抗疫前线。
2021年5月16日,中国乒协在正式公布国乒东京奥运会参赛名单。男乒方面,马龙、樊振东、许昕携手出战。女乒方面,陈梦、刘诗雯、孙颖莎获得参赛资格。7月26日,许昕、刘诗雯夺得2020年东京奥运会乒乓球混双银牌。
8月5日,在东京奥运会乒乓球女团决赛中,中国队3-0战胜日本队,获得金牌。8月6日晚,东京奥运会乒乓球男团决赛,中国队3-0战胜德国队,获得冠军。
北京时间2021年11月30日,在美国休斯敦进行的2021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女子单打决赛中,中国选手王曼昱战胜队友孙颖莎,夺得冠军。 同日,樊振东以4-0战胜瑞典队莫雷加德,首次捧起圣·勃莱德杯,为中国队斩获本届世乒赛第4金。中国男乒实现在世乒赛男单项目上的9连冠。
上海一位58岁的阿姨获世乒赛铜牌,这位阿姨有什么背景?
上海一位58岁的阿姨获世乒赛铜牌的消息引起了网友们的关注,然而细细了解后才知道,这个阿姨可不是普通的阿姨。她的名字叫倪夏莲,原是乒乓球国家队的成员之一,早在36年前就已经代表国家队登上了世乒赛的冠军奖台了,截止到现在已经参加了五届奥运会,可以说是乒乓球界里响当当的人物,也是乒乓球界非常让人敬佩的一位前辈。
据了解,倪夏莲从小学开始就爱了乒乓球,也开始了自己的乒乓球生涯,15岁就进入到上海市乒乓球队,次年就入选到国家队了,并在这一年获得了全运会女子单打亚军,随后的表现一直也都不俗。不过,随着国家队的人才辈出,倪夏莲在27岁时慢慢感到自己赶不上年轻一辈的运动员了,于是,她选择了从国家队退役,出国到卢森堡定居。
来到卢森堡之后,倪夏莲没有放弃自己的乒乓球事业,依然奋战在乒乓球的赛场上,成为了卢森堡非常器重的运动员,因此,即便人到中年,依然能在赛场上频频见到她的身影。
而且,相比于年轻时的成绩,中年后的倪夏莲反而在赛场上表现的越来越优秀。例如在52岁时击败了25岁的日本运动员福原爱,又在54岁时,击败了19岁的日本运动员桥本帆乃香。而且和桥本帆乃香的这场比赛还创下了乒乓球比赛时间最长的记录,俩人足足对抗了94分钟,给乒乓球赛事留下一段佳谈。
2021年,已经58岁高龄的倪夏莲,又斩获了世乒赛铜牌,成为了焦点,再次让大众了解并认识这位前国家队运动员的辉煌历史。虽然倪夏莲是代表卢森堡获得铜牌,但是倪夏莲表示自己永远都是代表中国人的形象出现在赛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