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北京奥运会中国运动员的故事?
2.乒乓球工资表一览表
3.中国国家队的运动员生活是什么样的?
4.高红波的个人简介
5.介绍下谢亚龙贪污的经过
北京奥运会中国运动员的故事?
1.奥运故事:刘长春第一个走进奥运赛场
1932年7月31日15时,美国洛杉矶市,第10届奥运会的第二天,男子100米短跑预赛正在田径场上进行。起跑线前,在那些高大魁梧的欧美运动员中间,突然出现了一个身材矮小、肤色黝黑的中国选手,吸引了众人好奇的目光。他就是第一位走进奥运赛场的中国人,也是代表当时4亿中国人单刀赴会的——刘长春。此时,他的家乡东北已沦陷在日本侵略者的铁蹄之下达10个月之久。
发令枪响。仅仅11秒钟之后,这个陌生的中国青年,便被淘汰出局。在6名参赛者中,他只取得了第5名的成绩。历史将这瞬间永久地铭刻下来。赛后,刘长春靠华侨资助才回到祖国。
在此后的漫长岁月里,每当有人要回顾中国参加奥运会的艰辛历程,便一定会提及这个名字:刘长春。
2.奥运故事:郑凤荣在女子跳高创造奇迹
当万千“翔迷”争相向创造12秒88的刘翔献上数不尽的鲜花和掌声时,他们是否知道,一个名叫郑凤荣的女孩曾经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条件更艰苦的条件下,就创造了不亚于刘翔的奇迹? 1957年,郑凤荣曾在一年内七次跳过1.70米,成绩直逼当时世界纪录——1米76,受到世界瞩目。1957年金秋十月,总理陪同外宾观看郑凤荣的表演,结果她没跳好,难过地流下了眼泪。总理鼓励她:“你还年轻,以后时间还长着呢,要继续努力创造好成绩。”过后27天,郑凤荣跃过了1.77米的世界新高度。当时,评论界称她为“宣布中国体育运动春天降临的一只燕子”。
3.奥运故事:奥运会女子80米栏铜牌纪政
1968年第19届墨西哥奥运会上,来自中国台北的女选手纪政在女子80米栏比赛中,凭借东方女性特有的灵巧和坚韧,将身边一干强壮的欧美选手甩在身后,以10秒4的成绩获得铜牌,成为“炎黄子孙”在奥运会上获得的第一枚奥运奖牌。外国媒体用“东方羚羊”来叹服她的速度和灵巧。到10年,纪政创造了7项世界纪录,风头甚至压倒了当年夺得世界杯的球王贝利。国际体育新闻界把那一年称做“纪政年”。
4.奥运故事:“乒乓王国”奠基人容国团
他是“乒乓王国”的奠基人,他是新中国第一个世界冠军。他的名字就是一个里程碑——容国团。
1937年,他出生在香港的一个工人家庭。1957年,同那个时代诸多海外、港澳爱国者一样,他怀着一颗赤子之心,回到了祖国大陆。1959年第25届世乒赛上,容国团运用自己独特的直拍快攻打法,在当时不可一世的日本、匈牙利强手的包围中连闯八关,“龙的传人”第一次站到了世乒赛、也是世界大赛的最高领奖台上。从那时至今,新中国的体育成就史,都要从这个名字讲起。
5.奥运故事:世乒赛乒球男单冠军庄则栋
即使把他的名字放到世界乒乓球历史上难以计数的世界冠军群中比较,也是最闪耀的之一。连续三次世乒赛男子单打冠军的辉煌,至今无人能够复制。更重要的是,他发展的“快、准、狠、变”的近台快攻打法,影响了几代中国乒乓球运动员,成为中国乒球几十年来的看家法宝。有点惋惜的只是,他活跃在了一个乒乓球还不是奥运项目的时代。
6.奥运故事:第一位女子世界冠军邱钟惠
中国第一位男子世界冠军是容国团,而第一位女子世界冠军就是她——邱钟惠。她的辉煌创造于1961年4月14日晚的北京工人体育馆,当时是第26届世乒赛女子单打决赛。邱钟惠面对匈牙利名将高基安,决胜局0比4落后的情况下,沉着地将追成9比9。此后两人战至18平。关键时刻邱钟惠大胆发球抢攻,以21比19取得胜利,拉开了此后中国女子乒乓球长达四十余年长盛不衰的序幕。
7.奥运故事:男乒的“拼命三郎”郭跃华
这位六年内八次夺得世界冠军的乒乓球名将,不仅技术精湛,敢打敢拼的比赛作风更是令人称道。在一次训练中,郭跃华由于跳得过高,用力过猛,竟然把三寸厚的地板踹断,等教练和队友把他的腿拔出来时,早已是血肉模糊了。然而,还没等队医包扎好,他又一瘸一拐地投入了训练。正是凭着这股“踹断地板”的劲头,郭跃华迈进了国家队的大门并且创造了中国乒乓球的第二个高峰。后来这位拼命三郎先后五次被国家授予体育运动荣誉勋章。
8.奥运故事:十项全能奥运会银牌杨传广
1960年罗马第17届奥运会上,十项全能是田径比赛中争夺最激烈的项目,参赛的有当时田坛世界十项全能“三杰”之称的美国选手拉"约翰逊、前苏联名将瓦"库兹和中国台北运动员杨传广。年轻气盛的杨传广当时虽然还没有与拉"约翰逊和瓦"库兹一较高下的绝对实力,但他对于两位名将而言也已是个很有威胁的人物。比赛开始,三人之间的竞争立即出现白热化。比赛中杨传广与约翰逊咬得很紧,最后,尽管杨传广在十个项目中的七个项目分数超过约翰逊,但约翰逊仍以总分8392分打破奥运会纪录并夺得金牌,杨传广获银牌,成绩是8334分,这是中国人所获得的第一个奥运会奖牌。
9.奥运故事:心胸阔达的女排名将孙晋芳
19年夏天,中国女排访日比赛的最后一场,第三局中国队处于逆境,新手郎平的重磅扣杀屡不奏效。孙晋芳提醒她:“郎平,注意攻球线路!”郎平竟然毫无反应。过了一会儿,郎平冲着她说:“给球高一点!”孙晋芳心里掠过了一丝不悦的阴影。最终由于她与主攻手配合失调,中国队输掉了这场球。后来孙晋芳经过了解才知道,原来当时比赛场内嘈杂,郎平没有听见她说什么。从那以后,孙晋芳开始磨练自己的心胸,并最终带领队友获得了世界冠军。
10.奥运故事:第一个跳水世界冠军陈肖霞
被美国《世界游泳》杂志誉为“跳水皇后”的陈肖霞在18年世界大会上,成为中国第一个跳水世界冠军。可惜在奥运会上,她却成了悲剧人物。1980年的巅峰时期,中国没有参加奥运会。到年洛杉矶奥运会上,她又因为心理紧张导致动作变形,只得了第四名,失去了最后一次奥运夺金的机会。好在,她的失利成就了当时19岁的周继红,冠军仍然没有跑出中国人的手心。
11.奥运故事:男足的“正面典型”容志行
在中国男子足球运动员里,容志行是不多的“正面典型”人物。他的“志行风格”,足球圈内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虽然1982年的新加坡附加赛是球迷心中永远的痛,但是那几场酣畅淋漓的胜利,让人们看到了身为国家足球队队长的容志行的精彩表现: 4比2破朝鲜,4球中他助攻其3;3比0大败科威特,他拖着刚缝了十几针、被纱布裹得密密麻麻的小腿上阵,并首开纪录,下场时候全体观众起立鼓掌致敬,高呼“祖国感谢你,人民感谢你”。可惜,在1980年莫斯科奥运会足球预选赛中,他领衔的中国队2胜2平1负小组赛遭淘汰。尤其最后一战不敌弱旅新加坡,大概开了中国足球“阴沟翻船”的先河。
12.奥运故事:中国球王自筹经费参加奥运
1936年柏林奥运会,中国共派出69名运动员参赛,其中包括李惠堂率领的足球队。由于当时的国民财政困难,无法支付运动员参加奥运会的费用,足球队不得不提前两个月到东南亚各国进行表演赛。在近两个月的27场比赛,取得24胜3平的不败战绩,共筹得近20万港币的收入,解决了经费问题。但是两个月的征战,也耗尽了球员体能,加上这两个月的食宿条件极其恶劣,到达柏林后,众多球员出现伤病和体力难支,首战对阵英格兰便以0比2失利,惨遭淘汰。但中国队的表现得到了整个欧洲的肯定,当时的法国职业足球强队巴黎红星队以及英国的阿森纳队都邀请李惠堂加盟,但被其拒绝。图为中国球王李惠堂。
13.奥运故事:中国田径的“神话”邹振先
还记得日本人说的“中国的馒头战胜外国的黄油面包”这句话吗?创造这个“神话”的就是邹振先。1981年的第三届世界杯田径赛上,邹振先大放光彩,以0.03米的微弱差距获得跳远的亚军。在最后一跳中,邹振先跳出17.34米的新的亚洲纪录。这项纪录,直到26年后的今天,依然沉睡不醒。当时,邹振先每天的生活费是1元8角钱,此外没有任何营养补充,也没有多少现代化训练设施,只有“为国争光”的信念,支撑着他去战胜外国的“黄油面包”。
14.奥运故事:84年奥运会女篮铜牌宋晓波
她是中国女篮历史上第一位世界级球员,16年,年仅17岁的宋晓波即入选国家队,在当年亚锦赛决赛中,在一场令人窒息的比赛中战胜了世界强队韩国队第一次站在亚洲之巅。年洛杉矶奥运会预选赛中,中国女篮在众多的欧洲中杀出重围获得预选赛冠军,宋晓波获得最佳球员称号。在奥运会决赛阶段比赛,是宋晓波作为球员最后一次参加世界大赛,一枚铜牌也划上了比较圆满的句号。
15.奥运故事:新中国首位游泳冠军吴传玉
吴传玉,中国男子游泳运动员,1928年出生于印度尼西亚沙拉笛加,原籍福建。是新中国第一个在国际比赛中获得金牌的运动员。
1951年吴传玉回到祖国,1952年作为中国体育代表团成员参加第十五届奥运会游泳比赛。1953年在罗马尼亚布加勒斯特举行的第一届国际青年友谊运动会游泳比赛中,以1分8秒4的优异成绩夺得100米仰泳冠军,为新中国首次在国际体育比赛中获得金牌,五星红旗第一次在国际比赛上升起。然而令人痛惜的是,1954年10月,在去匈牙利学习途中,吴传玉因飞机失事而罹难,年仅26岁。
16.奥运故事:陈镜开屡次破举重世界纪录
陈镜开是中国第一个打破世界纪录的运动员,1956年6月7日在上海举行的中国、苏联举重友谊赛中,以133公斤的成绩打破了美国运动员温奇保持的56公斤级挺举世界纪录。但在西方却认为陈镜开是中国人,不可能打破世界纪录,不予承认。陈镜开说,他当时很气愤,决定要到奥运会上与世界选手比一比,证明自己的实力。
1956年墨尔本第16届奥运会,中国决定正式组团参加。但当时国际奥委会一小撮人在奥运会上搞两个中国的阴谋,中国代表团退出奥运会,陈镜开的奥运金牌梦破灭了。之后,他又4次打破世界纪录,但始终没有踏进奥运会赛场。
17.奥运故事:中国奥运会零的突破许海峰
年7月29日,这是改写历史的一天,在男子慢射50米比赛中,当许海峰的60发全部打完,报靶员报出了566环成绩的时刻,多少中国人激动得热泪盈眶,人们记住了零的突破四个字,和创造这四个字的民族骄子许海峰。谁也没料到初次参赛的许海峰会一举夺魁,以致美国根本没有准备中国国旗,升旗仪式因找不到五星红旗而推迟了45分钟……如今那枚激励了整整一代中国人的金牌,已被珍藏在了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也珍藏在了每个中国人的心中。
18.奥运故事:84年奥运会跳水皇后周继红
现在的许多人知道周继红,是缘于她与“跳水王子”田亮的恩恩怨怨。但是时光倒流23年,在年的洛杉矶奥运会上,周继红可以说是一位风比之田亮有过之无不及的“跳水皇后”。在10米跳台比赛中,当世界冠军陈肖霞发挥失常时,是年仅19岁的周继红以撼人心魄的艺术美和妩媚的东方式微笑征服了裁判,征服了大洋彼岸的观众,拿下了金牌。这枚金牌,开了日后中国跳水“梦之队”的先河。
19.奥运故事:中国女排“铁榔头”郎平
郎平至今清楚地记得,年洛杉矶奥运会女排决赛开始前,她在运动员入口处看到的一个美国人事先制作的电视画面:画面上,美国队主教练塞林格和三大主力海曼、格林、克罗克特的头像已经挂上了奥运会金牌!当时郎平指着屏幕对身边的队友说,瞧她们多想拿金牌呀,咱们得把挂在她们脖子上的金牌摘下来!”果然,她们把金牌从美国人脖子上摘了下来。直到今天,郎平生活中最常用的数字,都是。
20.奥运故事:奥运乒球女单首枚金牌陈静
1988年奥运会上,陈静的金有特殊的意义,不仅仅在于她拿到的是奥运会历史上的第一枚女单金牌,也不仅仅在于这枚金牌在“兵败汉城”的大背景下显得犹为珍贵,更因为,陈静夺冠那天,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庆节!在领奖仪式上,望着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陈静哭了,她说:“这是献给国庆节最好的礼物。”
21.奥运故事:“跳水女皇”高敏所向披靡
从1986年开始,凡是有高敏参加的世界大赛,冠军几乎无一归属别人。汉城奥运会女子三米板,在其他战线中国选手纷纷折戟的严峻形势下,18岁的“跳水女皇”依旧傲然挺立。当她第八轮最后一个出场时,前面选手都完成八轮的情况下,仍没有一个人超过高敏前七轮的积分,即使最后一跳高敏不跳,也是冠军。到1992年,伤病缠身的高敏头一跳就砸了,一度排到12名运动员里的11名。但是,十轮比赛结束后,冠军依然是高敏的。在颁奖仪式上,被称为“笑冠军”的高敏哭了,因为自己这最后一枚金牌的艰难,也因为自己22年的艰辛付出。
22.奥运故事:中国体操“奥运神话”李宁
李宁在洛杉矶举行的第23届奥运会体操单项决赛前的一天,不慎在练习中拉伤胸大肌,疼得连手都抬不起来,深夜两三点钟还合不上眼,可到了决赛场上,李宁决心拼死一搏,为国争光,让五星红旗高高飘扬在奥运会赛场上。比赛中,他全然忘记了伤痛,显露出一副生龙活虎的气势,跳越腾空、连翻带旋、动作惊美异常,夺得三枚金牌,让五星红旗多次飘扬在奥运会赛场上。领奖后,李宁在回答记者时说:“我们尽了最大努力报答全国人民,十亿人民会和我们一样欢笑的。”
23.奥运故事:力挽狂澜的“跳马王”楼云
汉城奥运会上,中国体操队遭到空前惨败,团体和个人全能比赛均跌出三甲。这种严峻时刻,是“跳马王”楼云力挽狂澜,以一枚跳马金牌捍卫了中国体操的颜面。当时,他的第一跳不很理想,第二跳必须要得到9.5以上的分数才能夺冠。巨大压力下,楼云镇定自若,助跑、起跳,用他独创的“直体前空翻转体540度”一举征服了所有的人,得到了9.5分,蝉联奥运会跳马冠军。刹时,中国体操队若干天来的所有耻辱,一扫而空。
24.奥运故事:84年奥运会花剑金牌栾菊杰
23年前,第23届奥运会女子花剑决赛的击剑台上,栾菊杰“扬眉剑出鞘”,从欧洲人的夹缝中抢走了一枚宝贵的花剑金牌,用血汗在洛杉矶奥运会上奏响了《义勇军进行曲》;23年后的今天,年以半百的老剑客再度拔剑出鞘,为北京奥运会参赛资格而奋战。如果说她精湛的技术感动了中国一代人,那么她执着的精神则感动了中国两代人。
25.奥运故事:马燕红带病夺体操奥运冠军
马燕红的金牌同样是在洛杉矶奥运会上取得的,当时,她阑尾炎发作,是硬撑着被队友扶上了场。上场后的她依然如飞燕般穿梭在高杠、低杠之间,最终以自己独创的“马燕红下”完成了比赛,走上女子体操高低杠冠军领奖台。如今回忆当年的场景,马燕红说:“我现在都记不起来奖牌的样子了,只是记得当时我赢得了冠军”。
26.奥运故事:“世界第一副攻手”汪嘉伟
这位上世纪七十年代的“世界第一副攻手”,似乎与奥运无缘。1980年,他带领中国男排杀进莫斯科奥运会决赛阶段,但由于历史原因,中国最后抵制了那届奥运会;到年洛杉矶奥运会前夕,中国男排在亚洲区预选赛上失利。就在男排将士懊悔不已的时候,天上掉下大馅饼——由于苏联等东欧国家抵制洛杉矶奥运会,中国男排搭上了末班车。可惜,当时汪嘉伟在预选赛失利后就退役出国,未入选奥运阵容,再次与奥运擦肩而过。而中国男排也只得了第八名。
27.奥运故事:84年奥运会举重冠军吴数德
洛杉矶奥运会举重56公斤级比赛金牌的争夺战是在两位中国选手之间进行的。赛前的吴数德一直在降体重,已经减了5公斤,比赛当天阴雨绵绵,他感觉身体轻飘飘的,力量不足,举了一把后身体开始发虚。吴数德在先输抓举的不利形势下,最终在挺举中超越了队友赖润明,以267.5公斤的总成绩,举起了奥运会的金牌,也举起了自己人生的一枚金牌。
28.奥运故事:女子奥运射击首金吴小璇
许海峰是中国第一位奥运冠军。他的队友、同样是射击选手的吴小璇则是中国第一位女子奥运会冠军。23年前洛杉矶奥运会射击赛场,在腰部剧烈疼痛干扰,拿手的气发挥失常只获铜牌的情况下,她在弱项——小口径标准比赛中以581环的总成绩获得第一名。
29.奥运故事:年奥运跳高铜牌朱建华
刘翔之前,中国男子田径选手在奥运会上的最好成绩属于另一个上海人朱建华。年洛杉矶奥运会,他夺得跳高铜牌。赛前,国人都认为他能够夺金牌,毕竟,在1983年6月到年6月整整一年时间里,朱建华三次打破跳高世界纪录。何况,洛杉矶奥运会男子跳高冠军成绩是2米35,跟朱建华保持的2米39的世界纪录有相当差距。即使在20年后的雅典奥运会,男子跳高冠军也只跳过2米36,但朱建华当年只跳过了2米31。这次比赛不仅成了他终生的遗憾,也使得中国男子田径完全跌入低谷,直至20年后刘翔的横空出世。
30.奥运故事:陈龙灿/韦晴光挽澜于极危
什么叫做英雄?摧锋于正锐,挽澜于极危。汉城奥运会上,陈龙灿和韦晴光力取男双金牌就是这句话的经典诠释。都直握球板,一个正胶一个反胶,一个把持近台一个负责中台,配合默契,球路灵活,势不可挡。更重要的是,他们的冠军,取得于中国“乒乓长城”开始坍塌的整体背景下,取得于中国男单选手无一进入奥运四强的危急之中。比之日后乒球鼎盛时期的金牌,能加弥足珍贵。
乒乓球工资表一览表
乒乓球工资表一览表如下:
1.国家队领队:月工资20万元;
2.国家队教练°:月工资15万元;
3.国家队运动员°:月工资10万元;
4.国家队助理教练°:月工资8万元;
5.国家队技术顾问:月工资6万元;
6.国家队训练员°:月工资4万元;
7.国家队营养师:月工资3万元。
扩展资料:
根据向媒体公布的乒乓球国家队薪资清单,国家队领队刘国梁每月收入20万元,是全队收入最高的球员。排在第二位的是年薪15万元的国家队教练马琳和邱一轲,排名第三的是年薪高达10万元的国家队球员。他们的身后是球队的助理教练、技术顾问、训练师、营养师和心理咨询师,薪资从2万到8万不等。
刘国梁——团队中的领队
作为国家队的领队,刘国梁无疑是团队中最高薪的成员。据报道,他的月薪工资高达20万,相当于整个团队薪酬的最高级别。作为领队,刘国梁承担着管理整个国家队的重要职责,他的丰厚薪酬也体现了其在乒乓球界的地位和贡献。
马琳和邱贻可等主教练——培养下一代冠军
马琳、邱贻可等人作为国家队的主教练,在国乒的培养体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据了解,他们的月薪工资为15万,位居整个团队的第二档次。作为主教练,他们负责培养下一代乒乓球冠军,并指导国家队成员在训练和比赛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国家队运动员——奋战在赛场的战士
国家队运动员是乒乓球战队的核心力量,他们每月的薪酬最高可达10万。这些运动员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汗水,代表着中国在国际赛场上的荣耀。他们通过参与比赛和获得奖金来增加收入,同时也会得到一部分集体代言费。
陈梦——商业价值超越成绩的标杆
陈梦作为国乒女队的队长,个人的比赛成绩虽然有所下滑,但凭借其夺得女单奥运冠军的荣耀,陈梦在个人商业价值上远超其他队员。她拥有更多的品牌代言数量,使她在国乒收入的前三名中占据了一席之地。
刘诗雯和马龙——商业价值与历史地位并存
刘诗雯和马龙分别排在国乒收入榜的前两名。刘诗雯虽然近年来很少出现在赛场上,但凭借她手中的十个代言广告,她的收入遥遥领先其他女子球员。至于马龙,尽管他已经面临退役,但作为史上最成功的乒乓球运动员之一,他在国内享有顶级的商业价值。马龙拥有十多个代言合作,包括各种豪车、奢侈品牌等,使他的年度收入无人能及。
中国国家队的运动员生活是什么样的?
中国国家队的运动员生活是非常严格和充实的。他们每天都要进行多个小时的训练,以保持自己的竞技状态。此外,他们还需要遵守严格的饮食和休息规定,以确保身体的最佳状态。
用装修报价器,只需输入面积+城市,3秒算出最实惠的本地市场报价:土巴兔大平台算报价,不再担心公司抬价漏项增价。
装修小白必备装修指南,请关注公众号?新房装修流程步骤
想知道更多装修知识干货,请关注公众号?兔厂装修顾问拥有专属顾问
想获取不同装修风格设计的预算,请关注公众号?装修就上土巴兔
更多装修经验分享请关注我们的公众号?土巴兔分享家
在中国,国家队的运动员享受着许多特殊待遇。首先,他们通常会被提供免费的住宿。这些住宿条件非常好,通常是专门为运动员设计的。这些住宿设施通常配备了先进的健身设备和设施,以满足运动员的训练需求。
此外,国家队的运动员还享受着免费的饮食。他们通常会有专门的厨师为他们准备营养均衡的餐食,以满足他们的训练需求。这些餐食通常包括高蛋白质和高能量的食物,以帮助他们恢复体力和增强肌肉。
国家队的运动员还享受着免费的医疗保健。他们通常会有专门的医生和理疗师为他们提供医疗和康复服务。这些专业人员会定期对运动员进行体检,并提供必要的治疗和康复措施,以确保他们的身体状况良好。
此外,国家队的运动员还享受着一定的经济。他们通常会获得一定的奖金和津贴,以鼓励他们在比赛中取得好成绩。这些奖金和津贴的数额通常根据运动员的成绩和贡献而定,可以说是非常可观的。
总的来说,中国国家队的运动员生活非常充实和舒适。他们享受着免费的住宿、饮食和医疗保健,同时还获得一定的经济。这些待遇为他们提供了良好的训练和竞技环境,使他们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自己的运动事业中。
了解更多的装修资讯,上累计业主4100多万的国内最大的装修平台之一:土巴兔装修大平台,输入您的房子面积与所在城市,免费为您1对1在线报价,在线推荐装修公司。
除此之外,还有不同城市装修攻略,关注下列?公众号直接帮您一步到位。
昆明——昆明装修攻略宝典
苏州——苏州装修攻略宝典
合肥——合肥装修攻略宝典
福州——福州装修攻略宝典
北京——北京装修攻略宝典
大连——大连装修攻略宝典
杭州——杭州装修攻略宝典
上海——上海装修攻略宝典
天津——天津装修攻略宝典
更多其他城市的装修攻略可以关注?公众号装修就上土巴兔,直接回复城市名即可快速获取。
高红波的个人简介
高洪波简历
籍贯: 北京
生日: 1966年1月25日
身高: 179厘米
体重: 66公斤
★球员经历
一路走过北京少年队、青年队及成年队;1989年入选徐根宝的国家二队,后入选施拉普纳的国家队,是1993年世界杯赛中国队的最佳射手;先后两次获职业化之前中国甲A联赛的最佳射手;1994年赴新加坡踢球,错过中国职业联赛第一年比赛;1995年回到北京国安,率北京队获联赛亚军,同时在当年射手榜上仅次于范志毅排名第二;19年投奔恩师徐根宝,效力甲B的广州松日,带领松日成功升级。
★执教经历
1999年成为松日队主教练;2000年当选国家少年队主帅;2003年上调国家队任阿里·汉的助理教练;2004年开始执掌厦足。
初当教练两尝失败
1998年,32岁的高洪波在广州松日挂靴。在这之前,他已经拿到了那时候还比较少的A级教练员证书。
由于外教没有到位,刚刚退役的高洪波在准备并不充分的情况下被推到主帅的位置上,成为甲A最年轻的主教练。结果9轮联赛过后只拿到12分,高洪波辞职。
失败让高洪波认识到自己需要充实的东西还很多,于是他成为了年轻教练中第一个自费出国留学的人。他到英国的南安普敦、阿森纳、水晶宫学习了三个月,又在施拉普纳的帮助下到德国的法兰克福、曼海姆跟队学习,并现场观摩学习勒沃库森、拜仁的训练。回顾这半年“贴身紧逼”的学习经历,高洪波感慨道:“要干好一件事情,必须要投入。我跟队学习世界著名教练的训练、指挥、管理等,还可以随时请教,收获很大。现在我是有机会就出去走走,要不断学习现代足球的理念来充实自己。”
2000年,刚回国的高洪波执掌U17国少队。他在韩国亚少赛预选赛上,率队淘汰东道主出线。但决赛阶段输给日本7球,最终小组赛惨遭淘汰。
厦门开始如鱼得水
2001年,作为徐根宝的助手,高洪波协助根宝带当时的上海中远冲A成功,次年随根宝一起离开了中远。2003年阿里·汉来到中国,高洪波进入中方教练组。但在2004年国家队打完对科威特的第一场比赛之后,对过程极度不满的足协决定“充实”国家队教练组,带申花刚刚夺冠的吴金贵高调入阁,这时厦门正好向高洪波发出了邀请,于是他来到了厦门。
2004年2月23日,高洪波只身一人来厦门上任。次日下午的第一堂训练课结束之后,有球迷说道,“高指导,今年厦足不要前八名,要进前五名怎么样?”高洪波爽朗地回答:“好,第五名!”联赛开始后不久厦门队便陷入低迷,很多人习惯性地对高洪波下了“狂妄”的定论。但2004赛季结束时,高洪波用令人惊讶的第三名让所有怀疑他的人闭上了嘴巴。
不过高洪波的确是有野心的。去年夺得中甲半程冠军之后,高洪波接受媒体访时说:“区区一个中甲联赛,好意思提什么半程冠军吗?太鼠目寸光了吧。这不是自己笑话自己吗?要是中超拿个半程冠军,还可以写一写。”
也许只有把高洪波请来的厦门队总经理卢光瑞真正知道狂妄背后的高洪波是怎样的一个人:“我接触到的众多教练中,还从来没有像高洪波这样有追求的。他的电脑里,国内外各个知名俱乐部的资料一应俱全,蓝狮队球员的技术统计和分析也非常翔实。每隔一段时间,他总会带领球员进行生理机能的测试,随时根据球员的身体状况调整训练量,制定训练。”高洪波的目标是执掌中国男足,卢光瑞丝毫不怀疑高洪波会当上国家队的主帅,他甚至公开表示,给高洪波的执教打100分。
■关于执教
涅波教诲铭记在心
金志扬经常夸奖高洪波是队里最爱动脑筋的球员。高洪波的进球也从来都是恰到好处,每一脚射门都有他的智慧,他认为:“一个教练或者一个男人的成功不全是专业能力,主教练就像导演,要把节目编排好,所以要具备综合能力,不仅把训练、比赛打好,更要适应环境、利用环境,协调好所有的关系,会借力,还要会推销自己的球队。体育项目同时也是项目,所以球队的成功和其他行业的成功其实是一样的。”
之所以能在两年的时间就将厦门队带进中超,高洪波有自己的一套东西,这其中有他从松日主教练到自费出国学习到国少、国家队教练的阅历累积,但是他更强调团队和环境的因素:“能冲进中超主要还是俱乐部所有人的功劳,球队的内部环境和球迷、媒体的外部环境都非常支持我们。”
高洪波一直记得申花队主教练涅波的话:中国有很多优秀的球员,之所以成绩不好,是因为团队精神不够。所以高洪波时刻注意培养队伍的团队精神。教练组从来都和他一条心地提高队伍战斗力,因为他对他们比对自己还好。见过了形形教练的卢光瑞感慨地说:“高导从来不跟我谈钱的问题,两年里我从来没有见到他来俱乐部报过一次账。每次发奖金,他总是让助理教练拿得更多。去年董事长额外奖励他个人,他也是拿出来与教练组平分。”高洪波表示:“我们的集体有团队精神。老板支持我,教练班子拧成一股绳,队员们完全信任并执行教练的技战术安排,所以我们队能一直往上走并最终冲进中超。”
■关于中超
首个赛季不求名次
高洪波在球队管理方面也有一套。厦门队实行走训制,结婚的球员训练后可以回家,有朋友来的球员可以在训练后出去招待朋友,“因为我希望让球员更多的接触社会,这既可以提高球员适应社会的能力,也能让他们调整好自己的状态。”
高洪波用人不疑、雷厉风行。他看准的队员发挥有失误,还一场接一场继续用,而个别老队员场内外表现不符要求,高洪波很少跟他们正面冲突,屡教不改就动用俱乐部授予的“尚方宝剑”。张骏、阿格鲍等人先后被打发离队,原健力宝队员张永海和郑燚也提前回家。连续服务3年的队医、师也因后勤不力问题中途下岗,耐人寻味的是赛季初队医还称赞高洪波“善解人意”,但高洪波为整顿队纪丝毫不留情面。
2005赛季结束后,回到北京的高洪波接到了几家中超俱乐部的邀请,而且提供的条件都很优厚,但他无法割舍与厦门队两年的“爱情”。高洪波对厦门队本赛季的目标很务实:“中超联赛上体现厦门的精神是我们的任务。”至于比赛的名次,高洪波认为现在谈还早了点:“每场比赛都要打出好成绩,这是足球比赛的竞技追求,但是要理性看待这支球队的能力,我们不喊名次,但是要打出我们的精神和战术水平。”
■关于家庭
无时间和儿子踢球
足球教练是高付出的职业,敬业的教练几乎常年在外,高洪波的事业成功离不开妻子程卫的无悔付出。
高洪波的夫人程卫在足协工作,儿子刚刚10岁,家庭的重担都压在程卫身上,但是程卫非常支持高洪波的工作,从来不会抱怨更不会拖他的后腿,所以高洪波平时每天都要给家里打电话。回到北京,高洪波就拼命补偿,每天都早晚接送儿子上学,有时候甚至为老婆、儿子烧几个好菜。
对于儿子,高洪波倒没有希望子承父业,他只是希望自己的儿子成为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他很歉疚地表示:“男孩子嘛,受父亲的影响多一些,我每天都要和他在电话里聊天,学习啊生活啊等,我希望帮助他培养自己的性格,让他能成为一个真正的男子汉。至于踢球,我也没有时间训练他,他只是业余时间瞎踢,水平不怎么样,至于以后的职业,要看他自己是否喜欢,是否有天赋。”
介绍下谢亚龙贪污的经过
谢亚龙1955年12月生于中国重庆市,曾任中国足协副、中国足球运动管理中心主任,党委副书记。2009年1月,被调任中体产业公司董事长。谢亚龙从2005年出任中国足协副,到2008年黯然下课,短短三年时间里,中国足球变得一片狼藉。
2010年9月初被公安机关立案侦查的原中国足协副谢亚龙因涉嫌操纵足球比赛收受贿赂犯罪,经检察机关批准,已被依法执行逮捕。
谢亚龙自己交代,在接触足球之前就曾经有过触犯法律的行为。之前有一个老板事后感谢他,给了他一笔钱。但谢亚龙认为双方的相处很不错,觉得对方是真心实意,并没有构成交易关系,就收下了这笔钱。
北京时间2013年2月18日,中国足协公布反赌案处罚结果,原中国足协副,足管中心主任南勇、谢亚龙,原中国足协副杨一民,原国足领队蔚少辉;原中国足协官员张建强、李冬生、邵文忠,范广鸣;原国际级裁判陆俊、黄俊杰、周伟新、万大雪;原中国国家队球员申思、祁宏、江津、小李明等33人终身禁止参加足球活动处罚。
扩展资料
谢亚龙执政的这段时间,女足也沦为亚洲二流球队,中国男足彻底沦为亚洲三流球队。
2015年1月12日下午,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在司法部燕城监狱对罪犯谢亚龙减刑案进行了公开开庭审理,并当庭宣判,裁定减去一年有期徒刑。
2016年10月北京法院发布了《关于审理罪犯谢亚龙减刑案件的公示》,称刑罚执行机关以罪犯谢亚龙获得6表扬为由,建议将其刑期减去一年,这名前足协副将在2019年3月3日刑满释放。
百度百科-谢亚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