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篮球裁判吹哨有什么技巧?
2.湖南青少年篮球决赛现场两队互殴,球场上的争议该如何解决?
3.那些考入清华大学的高考状元,毕业后去向了哪里?
4.介绍青春励志人物
篮球裁判吹哨有什么技巧?
作为吹罚两年,从不敢吹到现在敢到科大篮球联赛,湖南省级联赛等赛场上担任吹罚工作。其实除了中规中矩的裁判理论知识以外,还需要具备一下几个技能,能够帮助力完美的完成一场比赛的吹罚任务。
一、胆大心细,沉着冷静的心态。面对赛场球员还有球场观众,能够熟练的并且不紧张地从容面对,面对犯规和违例都能够有理有据响哨,不胆怯不畏惧,能够大胆的吹出来,但是不能过分的随意鸣哨。能够在激烈的比赛当中将理论知识充分运用。
二、动作专业,吹罚果断。裁判最能体现专业性的就是篮球专业动作,可以每天对着镜子多做几遍,练习久了会发现动作的效果有质的提高。其次就是吹罚时候哨子声音应该是短促响亮的,多多练习吹哨力度。
三、多积累实战经验,实战后多反思总结。理论终究是书本上面,真正锻炼裁判的是到球场亲自吹罚,不仅能够巩固理论同时也能强化理论的应用,其次能够更好的面对现场状况,积累比赛经验,为后面重要比赛积累丰富的临场经验。面对实战中的吹罚对与错应该及时与另外一个裁判积极沟通,确定吹罚激烈程度,及时纠正错误和巩固正确的缺乏,面对不确定的点应该及时解决和赛后反思。
总而言之,裁判需要的不仅仅是丰富的理论,还有从容不迫的心态、面对球场突发情况的处理办法、及时地纠正与反思
湖南青少年篮球决赛现场两队互殴,球场上的争议该如何解决?
我认为球场上面的争议让裁判去解决是最好的,因为裁判的作用就是来判定两组队员之间有没有问题。裁判一般都是非常的公正公平的,如果是让其他的人来讲的话,可能会有一点偏失的情况,但是如果是裁判的话,他们能够很清楚的看到是哪一方犯规了,哪一方的行为是不对的。其实在篮球的赛场上面,有的时候不小心碰到了一下,这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情,只要不是刻意的,我觉得都是可以理解的,因为你跑来跑去的,不能够完全保证不碰到别人。
但如果是刻意的或者是恶意的违规,那肯定就是不行的,那么这样的情况之下肯定是要得到一定的处罚的。如果谁真的这样子做了,裁判肯定是不会放过他们的,也不可能说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因为这是他的职责所在。当发生争议的时候,我们就让裁判来判定就可以了,千万不要觉得不服气或者是怎么样,人家在外面看到的更加的清楚,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两方在比赛的时候,你肯定是希望能够得到第一的,所以对方但凡是有一点点什么举动,你可能都会觉得人家是恶意的。
当然有一些举动的确是恶意的,但是不是所有的举动都是恶意的呀,那你不能够说直接打架吧?在赛场上他们竟然这样直接开始互殴了,对于双方来讲都是一个非常大的影响,而且也是一定会受到处罚的,这样的话对他们的职业生涯真的会有很大的一个影响,我觉得这是非常不对的一种行为。有些时候可能真的是很小的一件事情,但是如果变成了互殴,那这个事情可就大了,那不是三言两语就能够解决的,可能都要受到很严重的处罚,真的很不划算。
那些考入清华大学的高考状元,毕业后去向了哪里?
2004年到2010年考入清华的高考状元:刘也行,王浩然,石悦,高立力,杨山楷。
刘也行:出生河南省信阳市,2004年以719分考入清华大学,后来成为清华大学生命科学专业博士,现在是清华控股资产管理集团的一名投资总监,参加了一站到底,刷新了其开播以来的记录,而且是国家的二级篮球裁判。
王浩然:出生湖北恩施州,2005年以理科状元身份考入清华化学系本科,之后他去广州工作,曾尝试创业但都不尽人意,然后他又去了香港,2013年回国,工作在金融投资公司。
石悦:出生内蒙古,2006年以702分考入清华大学建筑系,之后在北大读了硕士,但毕业之后,他选择了一条与专业不同的道路,当游戏女主播,现在已成为了我们所说的网红明星。
高立力:出生贵州,2007年考入清华管理学院,在大学期间,他曾到日本,美国等各国高等学府参与交流活动,毕业后在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读经济学博士,同时,也读了一个计算机硕士。美国大学毕业后,他就拿到了美国十多家公司的就职邀请,高天立选择了全球知名的对冲基金公司AQR资本管理公司,而且还与2007年湖南理科状元戴天娇结为夫妻。
杨山楷:出生四川达州渠县临巴镇,2010年以676考入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但曾被公布说他被清华开除,具体情况未知,目前现状也未知。
以上是近几年考入清华大学的一些优秀学子,而今天7月7日正值高考,今年一定也会有像这样的一些优秀的学生,最后,希望今年的考生可以金榜题名,取得佳绩,考入自己理想的大学。
介绍青春励志人物
你为你的青春奋斗过吗?一起来看看这些为青春奋斗的人物吧。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青春励志人物:,供大家参阅!
青春励志人物:蒋磊
——北京铁血科技有限责任公司CEO的创业历程
蒋磊,年出生于四川南充,北京铁血科技有限责任公司CEO。
2000年保送进入清华大学材料系,后保送直接攻读博士学位;2001年创办铁血军事网站,任站长;2004年4月起筹建北京铁血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任CEO。下面一起来了解关于蒋磊的创业故事吧!
来听听蒋磊回顾他10多年来的创业经历。他说,创业最重要的是选择自己喜欢的行业,然后一直坚持下去。
600元广告费 赚第一桶金
戴黑框眼镜,一脸灿烂的笑容,北京铁血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创始人兼CEO、29岁的蒋磊性格开朗,健谈爱笑。他是地地道道的南充人,年出生在南充一个教师家庭。蒋磊天资聪颖,16岁被保送到清华大学,20岁再次被保送读博。除了学习,蒋磊平时十分喜欢军事,高中时就看许多军事杂志、研究军事武器。
保送进入清华大学后,蒋磊有更多的时间浏览军事网页,阅读军事。“当时发现很多军事网站很不人性化,阅读很不方便,于是就萌生了自己创办网站的想法。”说干就干,2001年蒋磊就创办了网站。没有资金支援,刚开始蒋磊的网站只能将自己的网页挂在其他网站上,使用免费空间,直到第一桶金的到来。
蒋磊的第一桶金来自于国外,是美国一家搜寻引擎网站,广告费用为600多元。虽然这笔钱不是很多,却派上了大用场。蒋磊用这笔钱购买下了域名,租了一个伺服器,为以后网站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果断休学 全身心投入创业
虽然忙着办网站,蒋磊的学习也没落下。因成绩优秀,2004年蒋磊被保送直接攻读清华大学博士学位。
大学期间,蒋磊都在不断尝试,为自己网站的使用者提供更好的浏览体验。面对公司不乐观的经营局面,蒋磊决定休学全身心投入创业,随着网站的扩展、使用者的增长,2004年蒋磊决定成立公司进行运营。在运营中,蒋磊尝试了多种方式,包括创办电子杂志、网路社群、开发网路游戏、网站广告等,其中的尝试有成功有失败,但网站的注册使用者呈直线上升,也为其攒下了一批非常忠实的使用者。
到底怎样才能实现盈利?这一问题困扰著年轻的蒋磊。蒋磊发现军事迷这一群体十分庞大,他们并不简单地满足于检视军事资讯、阅读军事,他们还有更多的需求,如购买军品服饰等。于是蒋磊联络了国外知名品牌,购进一些服饰用于销售,那时候网购并不流行,网友纷纷来到办公地点购买产品。从国外引入的经典军服很快销售一空,这成为军品电商的起点。
辛苦打拼 社群电商成功做大
随着网购的迅速发展,蒋磊销售的军事用品越来越受到军事迷的欢迎。与此同时,蒋磊也十分注重网站的建设,努力打造军事迷喜爱的网路社群,走出一条社群电商新模式。
经过12年的努力,目前蒋磊的公司拥有员工200余人,他创办的网站已成为能够提供社群、电子商务、线上阅读、游戏等产品的综合平台。据其透露,截至2012年12月,网站已有1000万注册会员,月度覆盖超3300万用户,正处于稳步且高速的增长中。
青春励志人物:潘晓婷
——成功,不在于赢了多少对手,而是能不能一直赢自己
潘晓婷,中国职业台球花式九球打法选手,就读于上海交通大学。是中国台球界第一位获得世界锦标赛冠军的选手,WPBA2008赛季排名第三 。
1998年参加中国国内第一次举办的女子“九球”赛荣获冠军。从1998年到2000年,潘晓婷在中国国内保持不败,连续荣获6项全国冠军。2002年11月,在第35届日本大阪九球公开赛上荣获女子组冠军。
2013年10月在CBSA国际美式台球冠中冠女子精英赛中,潘晓婷以9比6击败陈思明,加冕冠军,获得个人职业生涯的10个世界比赛冠军头衔、首枚亚运9球金牌、全国体育大会三连冠和大满贯记录。被誉为中国的“九球天后” 。
正文:
我一直觉得,性格很大程度上能够决定命运。我就是个内向、安静、骨子里要强的人,有人称我为“寂寞高手”。我小时候的理想是当个画家。我3岁开始学画,那时候,父母去上班,因怕我一人在家不安全,就把我反锁在家里,一锁就是一整天,而我就安安静静地呆在家里画画,一画也是一整天。从那时起,我就养成了独处和静思的习惯。至今,我的朋友也不多。朋友多的话难免要应酬,应酬就要进入嘈杂的公共场所和方方面面的人接触,这样既占用我练球的时间,也不符合我的个性。我一个人呆在家里看书、看搞笑碟片,吃点零食,偶尔陪妈妈逛街。压力特别大的时候练练瑜伽,一个人静静地打坐,听听轻松的音乐减压,就是我很享受的业余生活状态。
现在想想,安静的人真的很适合做职业台球手,因为打台球需要很专注,凝神思考,耐得住性子,不急不躁,心理素质要特别稳定……而这些,我都具备。如今,能耐得住寂寞的人不多,我偏是其中之一。所以说,先忍受寂寞,再当高手吧。好的心态是成功的必备条件。
有一次,我在美国打公开赛期间,和爱里森?费舍尔打的那场球,令我终生难忘。我曾经和这个世界排名第一的选手交过两次手,过往一胜一负的战绩,让我在比赛中得以轻装上阵。比赛进行到决胜盘8比8平时,局势对我来说是有利的,可我没把握好机会。再者,比赛主场在美国,美国人当然希望自己的选手能赢,所以在我击关键一杆时,主办方突然广播通知,说观众可以换票离场了,结果有些观众就开始在场上走动,这种混乱的局面影响了我的情绪,我最终输掉了本来可以胜利的比赛。
赛后,我沮丧极了!我跟爱里森这个世界排名第一的顶尖选手已较量到最后,但由于我的失误,没能战胜自己的偶像,这是我无法原谅自己的。当晚,我彻底失眠。和父亲通话时我说:“这场球,我会记一辈子!”睡不着的时候,我就重温一个故事:一个女孩在一望无际的沼泽里行走,但她却迷路了。聪明的女孩没有慌乱,而是沿着自己一路留下的脚印回到出发的地方,开始试走新的路线,最终,她离开了茫茫无际的大沼泽。这个故事再一次鞭策我,即使输了一场比赛,只要能从中找到失误和欠缺之处,总能回到起点重新开始。
人不可能事事顺利,一路走来,留下脚印,能找到来时的路就好。这件事之后,我思考过,也许,人能赢自己比赢别人要重要许多。
我的同行说过这样的话:“潘晓婷能有今天的成绩,在意料之中。”可能,他们知道我的付出是常人无法比拟的。我15岁开始在父亲的球馆里练球,一呆就是4年。球馆里有个小屋子,里面的一张单人床、一个衣柜就是我全部的财产。那4年里,父亲给我做了硬性规定,每天练球8至12小时,没有周末,一个礼拜只能休息半天。即使我病了,上午在医院打点滴,下午回到球馆还是要补足当天的练球时间。
以前,家里经济拮据,父亲陪我到北京参加比赛,我们就从山东济宁乘火车一路站到北京。在北京,因为没钱,我和父亲只能住18元钱一晚的地下室。地下室阴暗潮溼,推门就能闻到刺鼻的霉味儿。第一次拿了全国冠军,奖金只有4000元,为了能细水长流,我和父亲在全聚德只点了半份烤鸭。看着那半份香气扑鼻的烤鸭,我却痛哭不止。
所有这一切,我都忍受了。因为,我15岁开始摸球杆时,父亲就说过,要想做到最好,就要比别人付出更多、牺牲更多。父亲当过国家级的足球运动员、篮球裁判,后来改行当厨师,又被评为鲁菜特一级厨师。父亲希望我像他一样,做事要么不做,要做就要做金字塔尖上的人。
为实现这样的目标,人家练3个小时的球,我要多练好几个小时,这样才可能赶超别人。所以,吃不了这份苦,受不了这份罪,趁早放弃,另谋出路;但是,一旦选择了这条道,想要成功,吃苦就成了最基本的准备。就看人有没有对苦难的耐受力,耐受力强的人早晚都能品尝到成功的喜悦。说到底,一个人的成功,不在于赢了多少对手,而是能不能一直赢自己。
青春励志人物:王小丫
——危机感成就的央视名嘴
因为下岗,所以就会有危机感;因为有危机感,所以才会拼搏;因为拼搏,所以才会成功。
《开心辞典》开播以后,王小丫以趣味而又幽默的主持风格给亿万观众带来了启迪与欢笑。并因此一举成名,成为央视金牌节目的金牌主持人。然而,王小丫的成功却源于她的一段下岗经历。
王小丫出生在四川省凉山彝族地区一个普通的职工家庭。父亲是报社编辑,母亲是工厂工人。1990年9月,王小丫从四川大学经济系毕业后分配到四川《改革时报》当记者。记者的工作虽然辛苦,但是女承父业,又与自己学习的专业对口,她感到很满足。可是,一场改革的风暴使她不得不重新考虑自己的人生。
《改革时报》是四川省一家经济类报纸,后改名为《新经济时报》、《城市购物导报》。几易其名并没有彻底改变报社的厄运。发行量提不上去,经费困难,举步维艰,这种困境使报社不得不进行改革。这件事发生在1996年7月,当时的王小丫已经在这工作了6年。本来,科班出身的她留在报社应该是没有问题的,可是,那一刻,她犹豫了。面对几十位白发苍苍的老编辑老记者,她选择了放弃,把有限的机会让给了别人。
王小丫下岗后,单枪匹马到北京去谋生。那个时候,京漂似乎是一种时髦的职业。在北京,有数十万名来自全国各地的知识分子。要想在北京靠文字混饭吃,谈何容易,不少人混不下去,甚至流落街头。面对数十万的竞争对手,刚刚下岗的她更加充满了危机感。她决定重新学习,以此获得新的机遇。为此,她报考了北京广播学院广电文学系,研修电视文学。19年,她在北京广播学院广电文学系结业后,到中央电视台经济部实习。
她是一个性格内向甚至“不会说话”的人。她第一次去访的时候居然不知道怎么提问。然而,下岗的经历使她充满了危机感,每次访前,都要认真做好准备,强迫自已改变。好在是经济学科班出身,加之一年的电视文学研修,使她很快找到了访的感觉。她的出色表现引起了领导的注意,马上由实习记者转为正式记者。
1998年,央视经济栏目改版,开辟了《经济半小时》栏目。新栏目的筹建需要新的节目主持人。单位推荐她参加《经济半小时》主持人竞选。当时,她已经30 岁,并不是播音主持专业毕业。然而下岗的经历使她恐惧,同时,也激发着她的火一样的拼搏精神。她抓紧时间备战,虚心向有经验的导播请教。“经济”是一个学术性很强的名词,听起来冷冰冰的。为了能让自己与众不同,她硬是把那些深不可测的东西完全在生活中找到对应,把经济变得感性又通俗。所以,在试镜头的时候,她的娴熟而又通俗的播音风格赢得了评委的认可,她成功入住《经济半小时》。
真正让她在央视走红还是在《开心辞典》这个栏目。2009年,湖南卫视的《鲁豫有约》栏目走红荧屏。央视为了提高收视率,决定开办《开心辞典》。开始的时候,央视决定黄安为节目主持人,她只是黄安的助理,干些帮忙抱奖品之类的活。已经走红荧屏的她给黄安当助手?这在别人看来似乎有些不可思议。但是,她觉得这是很正常的。导演选不中自己,这说明自己的能力不行。这种意识使她充满了危机感。为了提高自己的能力,她不但仔细做笔记,还把节目录像带回家反复钻研。一次,黄安因故不能参加栏目制作,作为助理的她便代替黄安做了一期节目。这期节目受到了观众的好评,收视率直线上升。终于,她替代了黄安。事后,黄安说: “我早就知道我快要做不下去了,因为我己经被人家‘偷师’不少。她能够成功,我祝贺她!”
因为下岗,所以就会有危机感;因为有危机感,所以才会拼搏;因为拼搏,所以才会成功。下岗的经历锻造了王小丫,成就了一代央视名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