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8奥运会110米栏给个总的介绍
2.伊巴卡到底是哪国人,为什么会代表西班牙出战?
3.刚果共和国
2008奥运会110米栏给个总的介绍
110米栏是110米跨栏的简称,属田径中的径赛项目的一种。110米栏由110米直道和跑道上的10个跨栏组成,运动员要分别跨过这10个栏并首先冲过终点才算获胜。现时奥林匹克运动会田径项目中,110米跨栏为男性竞赛项目。男子110米跨栏的栏高为1067毫米(mm)(若以英制方式计算为3英尺6英吋/3.5英尺)。比赛时,运动员必须跨越10个栏架,根据国际田径联合会(IAAF)之规则,男子110米跨栏的10个栏架在跑道上的设置方式如下:首个栏架与起点距离为13.72米,栏架与栏架距离为9.14米,最后一个栏架与终点距离为14.02米。除故意用手推或用脚踢倒栏架外,身体其它部位碰倒栏架不算犯规。有专家预测人类的110米栏的极限是12秒78。历史110米栏的出现是在100米跨栏跑1830年首先出现于英国后才有的。1864年,开始有109.72米(120码)的跨栏跑;1888年,法国人在109.72米基础上补充了28厘米成为110米跨栏跑,从此110米栏正式形成。1896年的首届奥运会就有100米跨栏径赛项目,但当时跨栏的水平十分落后,成绩仅17.6秒。110米跨栏跑正式进入奥运会始于第二届奥运会。110米栏传入中国大约于1900年前后,1910年中国将其被列为全运会比赛项目。初始的跨栏大多数的运动员是缩起双腿过栏的,而后美国跨栏运动员阿尔文(Alvin Kraenzlein)发明了三步过栏的技术。第七届奥运会(1920年),加拿大运动员厄尔·汤姆森(Earl Thomson)三步过栏的基础上,创造了单臂前摆协助上身前倾过栏的技术,凭借14.8秒成绩摘得桂冠。跨栏技术的提升以及橡胶跑道在后期的出现,成绩也有了质的飞跃。另外,女子跨栏跑是到1926年才出现,当时距离只有80米。1932年80米跨栏跑被列为奥运会项目。到1968年,国际田联才决定用100米跨栏跑代替80米,12年奥运会,100米跨栏被正式列入比赛项目。女子跨栏项目在中国则是于15年的第三届全运会起才有此项目。世界纪录目前的世界纪录为12.87秒,由古巴选手戴龙·罗伯斯在2008年6月12日捷克俄斯特拉发田径大奖赛男子110米栏的比赛中创造。原先的世界纪录为12.88秒,由中国的刘翔在2006年创造并保持的,在瑞士洛桑田径超级大奖赛男子110米栏的比赛中创造。刘翔12秒88成110米栏之王 刷新世界纪录。(来自Wikipedia?)
11时50分,一身红衣的“翔飞人”登场了,现场什么都听不见了!观众们近乎疯狂的喊叫形成鸟巢开赛以来最大的一次声浪分贝。刘翔赛前进行了热身跨栏,就在跨过第三栏时,刘翔突然因跟腱疼痛,跪在地上。准备起跑,鸟巢一瞬间突然冷却下来,这是一种令人期待的“静”。“啪”的一声鸣枪,有人抢跑,但是此刻的刘翔却一瘸一拐地回到起跑线。刘翔穿过起跑线,退场!刘翔说了一个词语:跟腱!刘翔因伤退出了北京奥运会。
现场很多观众为刘翔的努力流下热泪!虽然这是一个遗憾,但“翔飞人”在北京奥运会鸟巢的第一枪依然震撼,我们的“翔飞人”坚持到了最后一刻!他用一种顽强的战斗精神站在了鸟巢国家体育场,这种坚韧的精神令人感动,也永远留在国人心中!
孙海平教练发布会上泣不成声,他与刘翔情如父子:“刘翔今天到了准备活动场地,他一直在坚持,他一直在玩命。”孙海平教练表示刘翔实在无法支持:“我们现在有三个大夫在替刘翔做伤势处理,最后实在没有办法了,用冷冻、喷雾,都没用,没法撑起来,伤在最受力的地方,一撑就软下来,但是他始终在坚持。”
孙海平在发布会上失声痛哭
这是一个令人扼腕叹息的画面。在刘翔因伤退出北京奥运会后的新闻发布会上,他的教练孙海平强忍心痛,向到场的媒体记者透露着刘翔退出比赛的前前后后。他一边描述着爱徒在赛前最后时刻忍受剧痛,准备拼命参赛的情景,一边自己的情绪也逐渐变得难以控制起来,最后终于痛哭失声,让全场人眼眶红润。
在今天上午的110米栏首轮第六组比赛中,被寄予厚望的雅典奥运会和2007世锦赛双料冠军刘翔由于右脚跟腱伤痛发作而无法完成比赛,遗憾地告别了赛场。
发生后10分钟,赛会召开新闻发布会,中国田径队总教练冯树勇和刘翔的教练孙海平强忍悲痛,回答记者的提问。过程中,孙海平情绪一度非常激动,在回答问题时以泪洗面,令全场记者动容。
“在进检入处之前,实在没有办法,就用了一个办法,就请了我们体育医院的副院长……”
这句话还没说完,孙海平的眼泪已经完全抑制不住,在现场无数闪光灯的包围之下,他无法抑制内心的痛苦,抱头痛哭起来。
旁边座位的冯树勇也同样受到感染,伸手拍拍孙海平,想安慰他,但自己的眼泪也一度难以控制。
在回答问题时,孙海平一直强压悲痛,但眼泪一直在他熬红的眼眶里打转。在较为详细地介绍了刘翔伤病的情况后,他又描述了自己和刘翔今天上午在热身场准备比赛时的场面。
“刘翔今天到了准备活动场地以后,一直在坚持,他一直在玩命!”孙海平强忍着说:“现场有三个大夫在准备活动中,在帮刘翔做伤的处理,最后实在没有办法了,前面用了很多冷冻、喷雾等等办法都没用,因为这个伤的地方正好在跟骨,最受力的地方,只要脚一撑就软下来,但是他始终在坚持。”
他说:“自从刘翔从美国退出纽约牛津比赛以后,一直到现在。实际上我们每天都在努力。但是最终是这样的结果,我们也感到很难受。”
在孙海平的眼泪里,充满了长期坚持努力而最终无法完成目标的痛心,充满了对爱徒无法完成心愿的痛心。
刘翔退赛掴醒那些无知者 人性面前金牌实在太渺小
刘翔退赛,这是奥运会开赛以来最令人震惊的一条新闻,伴随着鸟巢9万1千观众巨大的叹息声,刘翔离开了跑道,走进了休息室--伤病让他无法坚持下去。
用美联社报道的话来说,刘翔和姚明是中国最受欢迎的体育明星。他选择退出奥运引起了不小的震动,在稍后的新闻发布会上,孙海平痛哭着介绍:“刘翔已经用尽了一切办法。”或许刘翔压根就不该带伤出战,不该站在这个跑道上。
在几天前的举重赛场上,当石智勇在抓举时扭伤了腰部之后,马文广随即勒令他退出随后的挺举比赛,在廖辉夺冠的巨大喝声中,这极富人性的一幕被当作一朵小小的花絮迅速淹没。几天之后,刘翔则是自己决定了退出自己期盼了7年的北京奥运赛场--人的价值,高于奥运,重于金牌,这是没错的。
或许我们已经对那些为了奥运金牌动辄十多年不回家,或是打着封闭以损耗自己职业生涯为代价冲击奥运金牌的事情习以为常,但在国外媒体看来,这是缺少人性的做法。尽管被我们无限上纲上线无限抬高,但奥运终究只是一种竞技,一项比赛。刘翔曾经表示:“北京奥运会并不是我生活的全部。”比起那些豪言壮语,这是一句实在话,著名评论家金汕对此评价道:“金牌并非他的唯一,不要把比赛看的唯此为大,这心态也决定了刘翔在跑道上的轻松。”
尽管如此,但刘翔仍然背负了巨大的压力,因为太多双眼睛在盯着他,因为这个原因,他需要带伤训练,也因为这个原因,关于他的伤势的消息尽管此前几天媒体报了,但都是遮遮掩掩,雾里看花,因为人们还是希望他能够带伤完成这440米。因此,他即便是这种状态依然还是站在了这条跑道上,试跑了两个栏,并起跑……但他显然距离一个健康的状态太远了。当现场宣布刘翔退赛的消息时,9万1千人的叹息同时响起,在这样的压力下,退赛其实比继续比赛需要更大的勇气。
刘翔的退赛,势必引起不小的争议,我们注定不会像美国人看待盖伊未进决赛那样以平常心看待刘翔的退出,因为我们赋予了奥运金牌太多的概念和含义,但这些概念和含义却都是畸形的,如冬日娜所说:“刘翔在转身离开的一瞬完成了伟大的超越。”这是概念上的超越:人是最宝贵的,如果没有人,也就无所谓金牌,无所谓奥林匹克。问题不在刘翔,而是在一些人的脑子里。
在那些人脑子里,在水立方用了35秒19才游完50米泳道的刚果人恩冈贡拉是否就不该参与奥林匹克?拒绝加入加拿大男篮的前NBA的MVP纳什是否就应制叛国罪?但实际上,每次做客多伦多对阵猛龙队时,纳什都会受到英雄般的欢迎!
最后,对于那些仅仅是因为白花了几千块钱看不到刘翔决赛而谩骂的人,笔者不想多说什么,在这里只有一句话:相对于那些运动员--哪怕是你们所鄙视的中国男足运动员--你们实在太渺小。
即使让你再设想一万遍,你也想像不到刘翔以这种方式退出梦想了四年的战场,惊谔中,全世界翔迷都神经质地捂住右脚跟腱,四年来的梦想,变成了刺痛,撕心裂肺的疼。
我想过刘翔以零点一秒战胜罗伯斯,想过他十二秒八六打破世界纪录,甚至也想像过他惜败给对手,可是没想到他还没开始,就结束了,傻子才会去怪罪那只跑鞋,我不相信一只跑鞋的传说,磨破脚后跟再磨损跟腿腱,如果那样它就不是一双飞鞋吗,是飞邪,非常之邪。
我们在赛前把溢美、担心、宽容全部给了刘翔,我们希望那个脚伤早已痊愈或者干脆就是烟雾弹,但当他慢慢地在鸟巢热身时,稍有专业常识就可以发现一些预兆,他眼神空洞,偶尔舌头,表情焦躁,不断地把衣服撩起来扇动试图降温,等他试着跨了两个栏后一瘸一拐后,其实真相就揭开了,只不过我们装奇迹可以发生,以为是刘翔制造出的烟雾弹。
孙海平,过去他那么冷静地述说各种技术指标和前景预测,但今天他完全是在失声痛哭、泣不成声,内心一定有隐情的他叙述着在检录处时三个医生怎样试图让刘翔治疗,中医院长怎样用中医重手法止痛,冯树勇打断了他并亲自回答记者的提问的做法,也许怕他说错什么话,但这更让我按不下心中那个巨大的问号:
刘翔是早已有伤只是在举国压力中按下不表,还是真如领导说的最后关头突然出现伤情?
如果是前者那么刘翔出场只是做出某种姿态以平复九万人、十三亿人对他的期待,男径队保密工作做得太好了,之前国家级通讯社发布的“刘翔跑出十二秒九五”的新闻也有水份,如果是后者,我们对伤病的控制还有待提高,为什么偏偏伤情复发在检录处,太巧了,太衰了。
冯树勇说“伤病一直恢复得非常好,没想到最后的伤情严重到这个地步”,也许真正的谜底是:刘翔已不是一个田径运动员,而是一个赋与更多复杂意义的符号,他必须出现在鸟巢,必须给九万人十三亿一个交待,而且必须热身、试跑、最后的命运就交给刘翔的脚后跟来决定吧。
很冤的是那些买了票来鸟巢看刘翔的人们,他们本想看到一个英雄的出场,想不到却看到一个偶像的倒塌……刘翔应该这样退赛吗,刘翔有资格退赛吗?
我看到很多人开始诅骂刘翔了,因为刘翔破坏了他们对偶像的想像,偶像是应该常胜不衰的,偶像不应该退缩,约翰列农的遭遇说明,对偶像的崇拜后来可以变成对偶像的枪击。
我一直致力于在奥运期间表达某种人性的评论元素,我看到我们这里对于金牌的无穷追求和对体育精神的淡漠,前几天可以表现为在射击场上喧嚣着庆祝中国选手夺金完全不顾别国选手还未完成比赛,表现为在赛场里狂用闪光灯干扰了别国运动员的视线,这一天就可以表现为,刘翔不可以退赛,哪所终生废了也不可以退赛,突然想起袁伟民说过的:我们是金牌大国,不是体育强国。
看看刘翔身上背的号码吧:1356,13亿人,56个民族,这压力全都背在他背上,只有我们才会这么有才。我们太看重某些东西了,我们太不看重某些东西了,有些中国人总愿意把运动员当成金牌机器,其实他们根本不懂体育,刘翔有没有资格退赛你可以去查一查新劳动法,对于110栏这个项目而言跟腱重要性无异射击运动员眼睛,所以我觉得刘翔根本就没有必要强努着参赛,在那儿压腿牵拉试跑,教练组已违反了专业规律甚至有点不人道。
数一数美国有多少名顶级巨星因伤或难言之隐退出过比赛,没人认为他在卖国,也没人过度去煽情说他带伤坚持训练显示伟大精神,这都不是在说运动员,而是在说黄继光董存瑞,所以,真正让我想说的是:按照劳动法和国际田径专业常识,刘翔有资格退赛,可我们有的部门做法却很不专业,他们首先在能不能蒙过这一回,中国式体育,中国式压力,中国式偶像。
我不觉得刘翔受伤退赛就是狗熊,我也不想像主流媒体那样跳出来进行英雄“诗朗颂”,我现在甚至不想说还有下一个四年,还有伦敦奥运会这种励志的话,我更关心的是,中国人是关心体育,还是关心金牌,是关心体育精神,还是关心门票打了水漂后为此抓狂发了体育神经。往极端了说,如果给中国人挣了那么多面子的刘翔因伤退赛都要遭到谴责,谢亚龙是不是应出去……了。
突然很关心一个传言,前田管中心负责人的谢,这次去了鸟巢……
各参赛者必须在自己的跑道内完成比赛,而且当参赛者跨越栏架时,若其腿或脚从低于栏架的水平线跨越,或跨越并非自己赛道上的栏架,均应被取消资格。若裁判员认为参赛者故意以手或脚撞倒任何栏架,也应取消其参赛资格。
奥运会比赛项目分男子110米跨栏、400米跨栏(1896年列入);女子100米跨栏(1932年列入,当时为80米跨栏跑,12年改为100米跨栏跑)、400米跨栏(年列入)。男子110米跨栏的栏高为106厘米,400米跨栏的栏高为91.4厘米;女子100米跨栏的栏高为84厘米,400米跨栏的栏高为76.2厘米。比赛时,运动员必须跨越10个栏架,除故意用手推或用脚踢倒栏架外,身体其他部位碰倒栏架不算犯规。
根据国际田联的规则,一个运动员是不可能故意推倒栏架,而奔向终点的,更不能用爬的,而刘翔跟腱的伤使得他根本不可能完成跨越的这一个动作,即便让刘翔走向终点,但是,面对这十个高于自己身高一半的栏架,以当时的状况根本不可能完成。
8月19腾讯 独家:刘翔致谢所有支持者
在刘翔因伤万不得已而退赛之后,我已经与刘翔多次进行交流和沟通。眼下对于刘翔来说,需要尽早调整过来,把脚伤治好。现在通过我的博客转达刘翔的心声。
致谢所有关心和支持我的人:
感谢那么多关心我的人给我的理解和支持,此时此刻我的心也还在为退赛和由此给大家的失望感到难过。
2001年7月13日北京申奥成功的那一天,正好是我18岁的生日,这让我的生日庆祝与申奥成功的喜悦联系在了一起。虽然那时我还是一名不为人知的运动员,但参加北京奥运会是每一名运动员的梦想,为此,我一直付出着百分之百的努力。
2004年雅典奥运会,我实现了奥运冠军的梦想,从那时起,在自己的祖国卫冕奥运冠军就是我心中不可动摇的目标。我一直喜欢面对挑战,从来不肯认输,这就是我的性格。其实在踏上希腊土地的时候,我就对自己的状态很有信心。
随着我夺得越来越多的冠军和越来越多的人给予我关注和支持,我同时也承受了越来越大的压力和生活上的困扰。我不能像同龄人那样与朋友毫无约束地轻松聚会,我也随时感觉到来自全国的期待的目光。
我知道昨天大家都在热情期待着我出场,我也很想像以前你们熟悉的样子冲过终点,但实在是我的脚……,请相信我心中的难过和疼痛不会比你们少,同时,也请相信我还是以前的刘翔。
在看到我受伤离场之后,非常非常多的朋友给我发来短信,给我打来电话。真心感谢这么多理解、支持和鼓励我的朋友。也要感谢全国人民这些年给予我的巨大支持和荣誉。
我相信自己还是很有实力。你们会看到跑得更快的刘翔。
伊巴卡到底是哪国人,为什么会代表西班牙出战?
说实话,2019年的篮球世界杯的确爆了一个大冷门,谁也没有想到最后西班牙夺得了最后的冠军,即便他当时的球队阵亡,正处于新老交替的阶段,但是还是以完胜的姿态击败了其他的队伍,最后他的球队主力小加索尔也拿到了双料冠军,这个时候很多球迷也不能忘记另外一个老将,那就是他们的主力内线伊巴卡。但是在这一次的世界杯比赛当中,他却并没有出现在赛场上,作为西班牙人的伊巴卡,为什么没有出现在这里呢?其实伊巴卡并不是西班牙人,他是非洲刚果人。在小时候跟随着自己的父母来到了西班牙,在11年的时候加入到了西班牙男篮,当年就带领西班牙的队伍赢得了欧洲锦标赛的冠军,12年伦敦奥运会伊巴卡更是帮助球队打进了决赛,但是最后还是输给了美国的梦之队,不过要论他当时的成绩,伊巴卡绝对是战队的顶梁柱。他之所以能在比赛中代表西班牙出现,就是因为他的实力得到了大家的认可,除了收获了大量的球迷之外,在战队当中他的微信也是极高的,他还在雷霆战队的时候,伊巴卡就拿到了场均9.1分7.5个篮板,3.7个封盖的神奇数据。大家别看这个得分不是很高,但他的篮板和盖帽却是远超过联盟其他球员的,再后来他的得分更高一点。也为各大球队看重,最后还是为国效力回归到了西班牙球队。之所以在后来的大赛当中他并没有出现,很可能是因为年龄到了,毕竟那个时候的他已经30来岁再加上一身的伤痛,所以就拒绝了西班牙球队的邀请,暂停了自己的比赛,到现在他没有出战,很可能就是要考虑自己今后的生活,毕竟他的一辈子都不能耗在篮球场上。
刚果共和国
不知道你要问哪一个“刚果”,当今世界上有两个叫“刚果”的国家,都在非洲,一个是刚果共和国(首都布拉柴维尔)通常简称(刚果 布),另一个叫刚果民主共和国(首都萨),通常简称(刚果 金)。以下是两个“刚果”的资料。
国名:刚果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Congo) (刚果 布),
独立日:8月15日(1960年)
国庆日:8月13日(1963年)
国旗:呈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3∶2。旗面由绿、黄、红三色构成,左上方为绿色,右下方为红色,一条**宽带从左下角斜贯至右上角。绿色象征森林及对未来的希望,**代表诚实、宽容和自尊,红色代表热情。
国徽:为一年轻黑人女子图案,铭牌上用法文写着“团结、劳动、进步”。
国家政要:总统德尼·萨苏-恩格索 (Denis Sassou-Nguesso) ,19年、年、1989年、19年、2002年几次当选总统。
自然地理:面积34·2万平方公里。位于非洲中西部刚果河及其支流乌班吉河下游右岸,赤道横贯中部,东、南两面邻刚果(金)、安哥拉,北接中非、喀麦隆,西连加蓬,西南临大西洋,海岸线长150多公里。东北部为海拔300米的平原,是刚果盆地的一部分,海拔300米左右,沼泽广布;南部和西北部是高原,高度在500-1000米之间;西南部是沿海低地;高原同沿海低地之间为马永贝山地。刚果河(扎伊尔河)及其支流乌班吉河的部分地段是同刚果金的界河。境内刚果河支流有桑加河、利夸拉河等,库依路河单独入海。南部属热带草原气候,中部、北部为热带雨林气候,气温高,湿度大。年降水量1,200—1,600毫米。刚果河及其众多支流和独流入海的奎卢—尼阿里河构成稠密水网,富水力。森林占国土面积55%以上,盛产乌木、黑檀木等贵重木材。
人口:278万(1994年)。有170多个部族,基本属班图语系。南方的刚果族,包括拉利族、巴刚果族、维利族,约占总人口的45%;北方的姆博希族占16%;中部太凯族占20%;北部原始森林里有少数俾格米人。南方讲刚果语、莫努库图巴语,北方讲林加拉语,官方语言为法语。全国一半以上居民信奉原始宗教,约50万人信奉天主教,20余万人信奉基督教新教,4万人信奉伊斯兰教。
首都:布拉柴维尔(Brazzille)
简史:13世纪末14世纪初,班图人在刚果河下游建立了刚果王国。15世纪起,葡、英、法殖民者相继侵入。1884年帝国主义瓜分非洲的柏林会议将刚果河以东地区划为比属殖民地,即今扎伊尔,以西地区划为法属殖民地,即现在的刚果。1910年,法国占领了刚果。1958年11月成为自治共和国,但仍留在“法兰西共同体”内。1960年8月15日,刚果获得完全独立,定国名为刚果共和国。1961年3月27日尤卢当选为第一共和国总统。1968年6月31日改国名为刚果人民共和国。19年3月刚果劳动党第三次特别代表大会选举德尼·萨苏-恩格索为党的,同时当选共和国总统。年7月刚果劳动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刚果现阶段革命是民族、民主、人民革命。”1990年7月,劳动党决定放弃,但坚持社会主义;主张政治多元化,实行多党制;放弃劳动党领导地位。1991年2月25日至6月10日,刚果举行全国会议,执政的劳动党和66个反对党及134个社会团体与会。会议通过了《根本法》,即临时宪法;决定将国名刚果人民共和国改为刚果共和国,同时恢复使用独立时的国旗和国歌。
政治:现行宪法于1992年3月15日全国公民投票通过。宪法规定:国家主权属于人民;实行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和半总统、半议会制政体;共和国总统由直接普选产生,是国家元首和军队最高统帅,监督宪法的执行和行政机构的正常运转;总统任命或解除由议会多数派产生的总理及其内阁成员的职务,主持内阁会议;总统有权在征询总理和国民议会议长意见后解散国民议会;总理为首脑,领导的活动并保证法律的执行。
经济:以农、林业为主。粮食主产木薯、稻米、玉米,经济作物有甘蔗、花生、烟草、油棕、咖啡、可可等。开钾盐、金刚石、石油、金、铅、锌、铜矿,还有铁、铝土、煤等矿藏。森林伐和木材加工业重要,还有炼油、钾肥、制糖、水泥、纺织、鱼罐头等工业。出口木材、石油、钾盐、蔗糖、咖啡、可可等;进口机械设备、车辆、日用品等。
外交:对外奉行捍卫民族独立、国家主权、睦邻友好和不结盟政策。反对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和种族主义,支持南部非洲民族解放运动,维护非洲团结和世界和平。
与中国关系:1964年2月22日,中刚两国建交。2005年9月,刚果(布)总统德尼·萨苏-恩格索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
刚果民主共和国(刚果 金)
1-国家基本情况
刚果民主共和国/The Democratic Republic of the Congo
国家元首 洛朗.卡比拉 总统 (19.5-)
首脑 洛朗.卡比拉 (1998.1-)
首都 萨
面积 23,544,885.00 平方公里
同北京时差 -7.00
国际电话码 243
人口 4669.1万人(19年)
语言 法语为官方语,多数讲斯瓦希里语、林加拉语和基刚果语等。
货币 扎伊尔
民族 非洲人占100%,扎伊尔有200多个部族,大部分是班图人。
宗教 信奉天主教的居民占50%,基督教占20%,伊斯兰教占10%,非洲原始宗教占20%。
国花
2-简史
原为比利时殖民地,称比属刚果。1960年6月30日获得独立,国名是刚果共和国。1964年8月改称刚果民主共和国。1965年11月24日,国民军总司令蒙博托发动后任总统,并宣布成立第二共和国。11年10月27日改国名为扎伊尔共和国。19年5月17日,洛朗.卡比拉领导的刚果解放民主力量同盟的武装部队攻占首都萨后,宣布就任总统,并将扎伊尔共和国易名为刚果民主共和国。
3-地理位置
地理位置 地处非洲中部。西北与刚果相邻,北同中非共和国和苏丹毗连,东与乌干达、卢旺达、布隆迪和坦桑尼亚接壤,南同赞比亚和安哥拉交界。有很短的海岸线,扎伊尔河(刚果河)由此流入大西洋。
4-国家主要城市
序号 主要城市 所在地区
1 萨 萨
2 卡南加 西开赛
3 卢本巴希 沙巴
4 姆布吉-马伊 东开赛
5 基桑加尼 上扎伊尔
6 布卡武 基伍
7 基奎特 基奎特
8 姆班达卡 赤道
5-国家民族节日
节日 日期 内容
新年 1月1日
独立殉难日 1月4日
劳动节 5月1日
人民革命运动成立日 5月20日
扎伊尔货币日和渔民节 6月24日
独立日 6月30日
双亲节 8月1日
青年节 10月14日
国名改名扎伊尔纪念日 10月27日
建军节 11月17日
第二共和国日 11月24日
圣诞节 12月25日
打字不易,如满意,望纳。